中班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优秀的中班教案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教学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中班科学教案西瓜(实用19篇)篇一
1、学习用放大镜观察西瓜虫,感知西瓜虫的主要外形特性及其生活习性。
2、产生对小虫子产生探索的兴趣,能用绘画表征等方法记录。
3、能积极参与户外活动同伴协商合作,愿意接受同伴的意见和建议。
放大镜、画纸、笔、塑料透明小瓶若干。
教师出示西瓜虫的图片,引出话题:
你们认识西瓜虫吗?你知道西瓜虫哪些有趣的`事?你知道西瓜虫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
(二)讨论怎样去捉西瓜虫。
1、幼儿园里什么地方有西瓜虫?我们到什么样的地方才能捉到西瓜虫?
2、我们捉西瓜虫需要哪些工具?捉西瓜虫时需要注意什么?
你们找到西瓜虫了吗?怎么发现的?是在哪里找到的?
教师小结:西瓜虫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五)观察西瓜虫并进行交流。
西瓜虫这么小,我们能看得清吗?可以用什么工具让我们看清它?
2、引导幼儿自由观察。
你发现了什么?
3、教师带领幼儿自由观察。
(六)引导幼儿画西瓜虫,并记录自己的观察发现。
今天西瓜虫跟我们一起玩,我们给这位小客人画个像吧!
幼儿边观察边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中班科学教案西瓜(实用19篇)篇二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放大镜观察西瓜虫,感知西瓜虫的主要外型特性及其生活习性。
2.对小虫子产生探索的兴趣。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放大镜、画纸、笔、塑料透明小瓶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论西瓜虫。
1.教师出示西瓜虫的图片,引出话题:
二.讨论怎样去捉西瓜虫。
1.教师:“幼儿园里什么地方有西瓜虫?我们到什么样的地方才能捉到西瓜虫?
2.教师:“我们捉西瓜虫需要哪些工具?捉西瓜虫时需要注意什么?
三.幼儿在园内自由寻找西瓜虫。
教师鼓励幼儿结伴去找西瓜虫,并提醒幼儿听到信号就结合。
四.交流捉西瓜虫的经历。
1.教师“你们找到西瓜虫了吗?怎么发现的?是在哪里找到的?
2.教师小结:西瓜虫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五.观察西瓜虫并进行交流。
1.引导幼儿借助放大镜观察西瓜虫。
教师:“西瓜虫这么小,我们能看的清吗?可以用什么工具让我们看清它?
2.引导幼儿自由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3.教师带领幼儿自由观察“西瓜虫的头上有什么?是什么样的?西瓜虫的身体是什么样的?(教师可让幼儿自由说)。
六.引导幼儿画西瓜虫,并记录自己的观察发现。
教师:“今天西瓜虫跟我们一起玩,我们给这位小客人画个像吧!
活动反思:
让他们了解它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并让他们知道泥土有很多的养分,是许多动植物生存的基础,活动中幼儿乐于发现、主动参加科学活动,学会运用各种感官观察、比较。幼儿对本次活动充满了积极探索的乐趣。
关注幼儿的兴趣与需要,教学活动中也体现幼儿的经验。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体现教学目标的适宜性、个性化。依据本班幼儿的实际,在研究和把握本班幼儿身心发展的实际水平、发展需要和可能性的基础上,确定幼儿进一步发展的潜力、方向和步伐。同时,老师们关注本领域的核心价值,给孩子们一个最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中班科学教案西瓜(实用19篇)篇三
1、学习用放大镜观察西瓜虫,感知西瓜虫的主要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产生对捉西瓜虫的探索兴趣。
【教案准备】。
小铲子、盛西瓜的器物、放大镜。
【教案流程】。
活动第一阶段:
活动第二阶段:
1、幼儿分组自由在院内寻找西瓜虫。
2、半小时后请幼儿交流捉西瓜虫的经历。你是怎样发现西瓜虫的?在哪里找到的?
教师小结:西瓜虫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4、请幼儿模仿西瓜虫的样子、尤其是遇到危险后缩起来的样子。
中班科学教案西瓜(实用19篇)篇四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吃西瓜》中班科学课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1、感知、探索西瓜的特征。
2、通过比较、品尝,体验新品种无籽西瓜的优点。
[评:目标2体现了科技、发明与人们之间关系密切的观点。]
1、外形各异的普通西瓜及其他瓜果若干。
2、无籽西瓜若干。
3、餐巾、点心盘人手一份;刀、抹布各一。
4、课前请幼儿洗净双手。
教师讲述故事《猴王吃西瓜》,提问:
1、猴王是怎样吃西瓜的?
2、你们是怎样吃西瓜的?
二、请幼儿在许多瓜果中挑选出西瓜进行观察、品尝
1、这里有许多瓜果,哪些是西瓜呢?
[评: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幼儿知道西瓜的多样性,同时也锻炼幼儿的分析、思考能力。]
2、西瓜是什么样的?
(1)请各组幼儿观察桌上的西瓜,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并进行适当引导。
(2)请幼儿表述各自的探索过程和结果。
小结:有的西瓜是圆圆的;有的瓜皮是深绿色的,有的是浅绿色的,还有的是带花纹的;西瓜是滑滑的、凉凉的、硬硬的;敲一敲会“砰砰”地响,推一推还会滚动。
3、西瓜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可让幼儿猜测,以引起他们对观察、探索西瓜内部特征的兴趣。)
(1)你们喜欢吃西瓜吗?为什么?
(2)根据幼儿的表述教师小结:西瓜水分很多,甜甜的,很好吃,能解渴、祛暑。
三、引导幼儿感受无籽西瓜的`优点
1、请幼儿品尝无籽西瓜,说说它和刚才的西瓜有什么不一样。(特别甜,吃起来特别方便。)
2、根据幼儿的讨论作一小结,让幼儿感受科技新产品的优点。
附:猴王吃西瓜(故事梗概)
很久以前,山上住着一群猴子。有一天,一只猴子捡到一个大西瓜,就把它送给了猴王。
可猴王不会吃西瓜,于是它就招来许多猴子问:“谁知道怎么吃西瓜呀?”其中一只小猴就叫道:“我知道,我知道,西瓜是吃瓤的!”可另一只老猴子却说:“不对,不对好像是吃皮的!”“是吃皮的!”“不对,是吃瓤的!”于是猴子们就争吵起来。
最后,猴王听信了老猴子的话,啃起了西瓜皮,而那些小猴子则吃到了甜甜的瓤。
中班科学教案西瓜(实用19篇)篇五
西瓜虫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五)观察西瓜虫并进行交流。
1.引导幼儿借助放大镜观察西瓜虫。
西瓜虫这么小,我们能看得清吗?可以用什么工具让我们看清它?
2.引导幼儿自由观察。
你发现了什么?
3.教师带领幼儿自由观察。
(六)引导幼儿画西瓜虫,并记录自己的观察发现。
今天西瓜虫跟我们一起玩,我们给这位小客人画个像吧!
幼儿边观察边画。
中班科学教案西瓜(实用19篇)篇六
(1)小朋友看这是什么?(西瓜)。
(2)它是从哪里来的?(地里长出来的)。
(3)是怎样长出来的?(西瓜籽)。
(4)西瓜籽藏在西瓜的什么地方呢?(西瓜肚子里)。
(5)解剖西瓜让幼儿观察。
2、观察。
将一粒西瓜籽放在投影上让幼儿详细观察。
师:你观察到的西瓜籽是什么样的?幼儿描述。
过渡:刚才我们和西瓜籽是用眼睛做朋友的,你们还想和他怎样交朋友?
3、分组接触西瓜籽,让幼儿在看、摸、闻的过程中进一步的了解西瓜籽。
(1)集中,让幼儿说说你是怎样和西瓜籽较朋友的?(看、摸、闻)。
(2)让幼儿说说看、摸、闻到了什么?
小结并过渡:小朋友和西瓜籽交朋友时发现了这么多的秘密,西瓜籽闻起来香香的,摸上去很光滑,西瓜籽还有许多的秘密,小朋友猜猜西瓜是怎样往土里种的。
4、幼儿猜想种子的种植方法并记录。
结束:今天小朋友真棒发现西瓜这么多的秘密,过几天我们就要一起去种西瓜。
中班科学教案西瓜(实用19篇)篇七
1、学习用放大镜观察西瓜虫,感知西瓜虫的主要外形特性及其生活习性。
2、产生对小虫子产生探索的兴趣,能用绘画表征等方法记录。
3、能积极参与户外活动同伴协商合作,愿意接受同伴的意见和建议。
放大镜、画纸、笔、塑料透明小瓶若干。
(一)谈论西瓜虫。
教师出示西瓜虫的.图片,引出话题:
你们认识西瓜虫吗?你知道西瓜虫哪些有趣的事?你知道西瓜虫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
(二)讨论怎样去捉西瓜虫。
1、幼儿园里什么地方有西瓜虫?我们到什么样的地方才能捉到西瓜虫?
2、我们捉西瓜虫需要哪些工具?捉西瓜虫时需要注意什么?
(三)幼儿在园内自由寻找西瓜虫。
教师鼓励幼儿结伴去找西瓜虫。
(四)交流捉西瓜虫的经历。
你们找到西瓜虫了吗?怎么发现的?是在哪里找到的?
教师小结:西瓜虫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五)观察西瓜虫并进行交流。
1、引导幼儿借助放大镜观察西瓜虫。
西瓜虫这么小,我们能看得清吗?可以用什么工具让我们看清它?
2、引导幼儿自由观察。
你发现了什么?
3、教师带领幼儿自由观察。
(六)引导幼儿画西瓜虫,并记录自己的观察发现。
今天西瓜虫跟我们一起玩,我们给这位小客人画个像吧!
幼儿边观察边画。
文档为doc格式。
中班科学教案西瓜(实用19篇)篇八
教师出示西瓜虫的图片,引出话题:
你们认识西瓜虫吗?你知道西瓜虫哪些有趣的事?你知道西瓜虫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
(二)讨论怎样去捉西瓜虫。
1.幼儿园里什么地方有西瓜虫?我们到什么样的地方才能捉到西瓜虫?
2.我们捉西瓜虫需要哪些工具?捉西瓜虫时需要注意什么?
(四)交流捉西瓜虫的经历。
你们找到西瓜虫了吗?怎么发现的?是在哪里找到的?
中班科学教案西瓜(实用19篇)篇九
1.学习用放大镜观察西瓜虫,感知西瓜虫的主要外形特性及其生活习性。
2.产生对小虫子产生探索的兴趣,能用绘画表征等方法记录。
3.能积极参与户外活动同伴协商合作,愿意接受同伴的意见和建议。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中班科学教案西瓜(实用19篇)篇十
1.学习用放大镜观察西瓜虫,感知西瓜虫的主要外形特性及其生活习性。
2.产生对小虫子产生探索的兴趣,能用绘画表征等方法记录。
3.能积极参与户外活动同伴协商合作,愿意接受同伴的意见和建议。
放大镜、画纸、笔、塑料透明小瓶若干。
(一)谈论西瓜虫。
教师出示西瓜虫的图片,引出话题:
你们认识西瓜虫吗?你知道西瓜虫哪些有趣的事?你知道西瓜虫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
(二)讨论怎样去捉西瓜虫。
1.幼儿园里什么地方有西瓜虫?我们到什么样的.地方才能捉到西瓜虫?
2.我们捉西瓜虫需要哪些工具?捉西瓜虫时需要注意什么?
(三)幼儿在园内自由寻找西瓜虫。
教师鼓励幼儿结伴去找西瓜虫。
(四)交流捉西瓜虫的经历。
你们找到西瓜虫了吗?怎么发现的?是在哪里找到的?
教师小结:西瓜虫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五)观察西瓜虫并进行交流。
1.引导幼儿借助放大镜观察西瓜虫。
西瓜虫这么小,我们能看得清吗?可以用什么工具让我们看清它?
2.引导幼儿自由观察。
你发现了什么?
3.教师带领幼儿自由观察。
(六)引导幼儿画西瓜虫,并记录自己的观察发现。
今天西瓜虫跟我们一起玩,我们给这位小客人画个像吧!
幼儿边观察边画。
中班科学教案西瓜(实用19篇)篇十一
1、认识西瓜的外形特征,知道西瓜的味道,它是夏天的水果。
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有目的地观察。
西瓜一个。
1、教师出示西瓜,让幼儿观察,提问:看看西瓜是什么样子的?
2、摸一摸、敲一敲、推一推、压一压,有什么感觉?
3、讨论各自探索过程和结果。
小结:西瓜有的是圆圆的,有的是椭圆的。有大的,有小的。有的瓜皮是深绿色的,有的瓜皮是浅绿色的,还有的瓜皮上有一条一条的花纹。西瓜摸上去凉凉的、滑滑的、硬硬的,敲一敲会砰砰响,推一推还会滚。
小结:西瓜有瓤、有皮,瓜瓤里有瓜子,瓜瓤甜甜的水分多;开始吃的时候很甜,越往下吃就不大甜了;瓜瓤有红的,也有黄的,瓜皮有点绿;吃完了手上、嘴上有点黏……三、讨论吃西瓜的好处。
你喜欢吃西瓜吗?为什么?
小结:西瓜水分多,甜甜的,很好吃,能解渴,祛暑,还能防止生痱子呢!
1、出示无籽西瓜,让小朋友尝一尝,和刚才吃的西瓜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2、请幼儿讨论。
教师根据幼儿的讨论小结,让幼儿感受到科技新产品好。(人们吃西瓜时要不停地吐瓜籽,很麻烦,所以科学家动脑筋,试验出了新品种——无籽西瓜。吃起它来就很方便,不用吐瓜籽,大家都喜欢吃。)
本页就是育儿天堂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文章的例文内容,涉及到小班优质科学教案相关的工作内容,读者们可以根据幼儿园的情况进行调整,大家的意见可以直接反应给小编,还有相关的几篇同样优秀的教案例文推荐给你,小班科学教案树叶,小班科学教案小树叶的妈妈在哪里,更多的相关内容可以参阅小班科学教案。
中班科学教案西瓜(实用19篇)篇十二
买,买,买西瓜,买来一个大西瓜。
切,切,切西瓜,我把西瓜一切断。
规则及注意事项在游戏中被切到的两名幼儿影立即松手,绕圆圈快跑一圈后,回到自己原来的位置,最先跑回原处的幼儿就当新的"切瓜"者,与原来的"切瓜"者替换位置继续游戏。
提醒幼儿在跑的时候小心不要摔倒。
中班科学教案西瓜(实用19篇)篇十三
本次的美术活动来源于大班的绘本故事《蚂蚁和西瓜》。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的教育建议,要求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因此,我尝试让幼儿了解蚂蚁身体结构的基础上,用粘贴和添画的方式,表现蚂蚁搬西瓜的各种动态姿势。
中班科学教案西瓜(实用19篇)篇十四
夏天,西瓜是幼儿经常吃、喜欢吃的瓜果之一,但家长平时往往不能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感知西瓜的特征以及西瓜与人们之间的关系。我们选择西瓜作为教学内容,是为了引导幼儿在观察和品尝的过程中,发现西瓜的主要特点,了解怎样吃西瓜、为什么吃西瓜、什么样的西瓜更好吃等内容。
1、感知、探索西瓜的特征。
2、通过比较、品尝,体验新品种无籽西瓜的优点。
3、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评:目标2体现了科技、发明与人们之间关系密切的观点。]
1、外形各异的普通西瓜及其他瓜果若干。
2、无籽西瓜若干。
3、餐巾、点心盘人手一份;刀、抹布各一。
4、课前请幼儿洗净双手。
二、请幼儿在许多瓜果中挑选出西瓜进行观察、品尝
1、这里有许多瓜果,哪些是西瓜呢?
[评: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幼儿知道西瓜的多样性,同时也锻炼幼儿的分析、思考能力。]
2、西瓜是什么样的?
(1)请各组幼儿观察桌上的西瓜,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并进行适当引导。
(2)请幼儿表述各自的探索过程和结果。
小结:有的西瓜是圆圆的;有的瓜皮是深绿色的,有的是浅绿色的,还有的是带花纹的;西瓜是滑滑的、凉凉的、硬硬的;敲一敲会“砰砰”地响,推一推还会滚动。
3、西瓜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可让幼儿猜测,以引起他们对观察、探索西瓜内部特征的兴趣。)
(1)你们喜欢吃西瓜吗?为什么?
(2)根据幼儿的表述教师小结:西瓜水分很多,甜甜的,很好吃,能解渴、祛暑。
三、引导幼儿感受无籽西瓜的优点
1、请幼儿品尝无籽西瓜,说说它和刚才的西瓜有什么不一样。(特别甜,吃起来特别方便。)
2、根据幼儿的讨论作一小结,让幼儿感受科技新产品的优点。
附:猴王吃西瓜(故事梗概)
很久以前,山上住着一群猴子。有一天,一只猴子捡到一个大西瓜,就把它送给了猴王。
可猴王不会吃西瓜,于是它就招来许多猴子问:“谁知道怎么吃西瓜呀?”其中一只小猴就叫道:“我知道,我知道,西瓜是吃瓤的!”可另一只老猴子却说:“不对,不对好像是吃皮的!”“是吃皮的!”“不对,是吃瓤的!”于是猴子们就争吵起来。
最后,猴王听信了老猴子的话,啃起了西瓜皮,而那些小猴子则吃到了甜甜的瓤。
这次活动不是用本班的幼儿来上的,对幼儿的已有经验不了解。所以重点认识休止符“0”,知道休止符“0”的出现表示停止。把重点设得太简单了,当提问到“0”在音乐里表示什么,幼儿能很快的回答出来。而难点已基本突破,幼儿能自己编动作来表现吃西瓜的经过。
可是,在引导幼儿怎么样才能吃到好吃熟的西瓜这一环节,由于我的引导语用的不好,幼儿很难说出什么样的西瓜才是好吃的。
中班科学教案西瓜(实用19篇)篇十五
一、开始部分。出示西瓜图,引出蚂蚁。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看起来怎么样?师:这么诱人的西瓜引来了谁呢?逐一出示蚂蚁身体部位的卡片,添画触角和脚,帮助幼儿了解蚂蚁的结构。
二、基本部分。摆出蚂蚁各种搬西瓜的动作。
1、师:这只小蚂蚁发现了这些西瓜以后,它会怎么做呢?有什么办法可以把西瓜搬回家?
2、请幼儿上台模仿蚂蚁动作,教师操作图片,摆出蚂蚁的动作。小结:我们把小蚂蚁的头变化不同的方向,就能摆出不同的动作来。3、师:蚂蚁除了顶西瓜,还会用什么动作?谁愿意上来做一做4、师:还有其他不同的动作吗?我请小朋友自己来摆一摆。幼儿讨论各种动作。
小结:原来只要变一变蚂蚁的头和腹部的方向,就可以摆出各种各样的动作来。
三、操作巩固:
1、交代要求。师:你们看,我这儿还有这么多西瓜想不想都搬回去?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许多小蚂蚁卡片,请你们把想到的动作都摆出来,然后用固体胶贴好,再有记号笔画出触角和脚。
2、幼儿自由操作,师巡回指导。
四、结束部分:
1、幼儿自由欣赏、表述。
2、教师点评。
中班科学教案西瓜(实用19篇)篇十六
1、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2、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3、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1、已认识西瓜,了解西瓜的外形特征。
一、讨论西瓜的外形特征。
1、西瓜长得什么样?
2、我们想个什么好办法,让大家一起变成一个大西瓜?
二、手拉手变成大西瓜。
1、变成一个大西瓜。(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
2、变成一个小西瓜。(幼儿手拉手,碎步朝圆心走,变成一个小西瓜)。
1、幼儿围成圆圈,师幼共同有节奏地念儿歌:“切、切、切西瓜。我们的西瓜香又甜,要吃西瓜切开来。”与此同时,教师边走边有节奏地在幼儿拉手处做切西瓜状。儿歌念完时,教师的手停留在哪两位小朋友中间,这两位小朋友就把手放开,拉着其余小朋友的'手往圆心跑,表示西瓜被切开了。此时,大家做吃西瓜状,游戏继续开始。
2、游戏进行若干次后可由幼儿来切西瓜。
这个游戏让小班的孩子明白玩游戏要遵守规则,这对以后小朋友参加其它各项活动都有个前瞻意识,明明白做任何事都有一定的规则。以后进行其它游戏活动也更顺利。
中班科学教案西瓜(实用19篇)篇十七
1、引导幼儿看出事件发展的逻辑顺序,能用较完整的语句讲述图片内容。
2、发展幼儿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体验乐于助人的'美好情感。
《西瓜船》的动画课件一套,幼儿每人一套《西瓜船》的图片。盛有水的塑料盆10个,玩具若干。
重点引导幼儿看出事件发展的逻辑顺序;难点是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句讲述图片内容。
一、导入:
1、组织幼儿坐好,准备上课。
2、出示水盆及玩具。(小朋友,今天老师用许多小盆排成了一条小河,在小河的岸边有许多玩具,老师想请小朋友帮老师想个办法,把这些玩具送到河对岸去,而且玩具不能弄湿。你们能想出办法来吗?能。好,下面请小朋友来帮助老师把这些玩具送过小河。)幼儿动手帮老师运玩具。
3、请部分幼儿说一说是怎样把玩具运过小河的。
二、展开:
1、出示课件画面(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上有什么?西瓜船、小河、两只老鼠。今天两只老鼠〈吱吱和闹闹〉和西瓜船之间发生了一个小故事,下面我们就一起看一看发生了什么事。)。
2、请小朋友拿出粘有兰花的图片(图一)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图上有什么?老鼠吱吱在哪儿?闹闹在哪儿?两只老鼠怎么在小河里?(对画面的前引进行想象,鼓励幼儿向的不一样)。
3、图一讲述完后出示图三图四,请幼儿分别讲一讲图上有什么;然后引导幼儿动脑筋将三张图排一排,说一说。(这三张图怎样排?谁在前,谁在后?为什么这样排?)着重讲图三、图四的顺序及理由。
4、排好、讲好后,出示图二进行插图讲述:请小朋友打开粘有红花的图片看一看,这张图片应该插在哪里?为什么?(引导幼儿将出图二排在图以图三中间的理由,最后将四张图排好完整地讲述一遍)。
5、请小朋友给排图讲述起名字。
6、请小朋友观赏动画课件《西瓜船》(大家看看、听听和小朋友编的故事一样吗?)。
1、讲完后问一问幼儿的感受:你喜欢图中的谁?为什么喜欢它?(从中体验乐于助人的美好情感。)。
2、教育幼儿养成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的好品质。
3、请幼儿帮助老师把上课的用品收好。(自然下课。)。
中班科学教案西瓜(实用19篇)篇十八
我们常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教师通常会准备好下节课的教案,为了防止学生抓不住重点,教案就显得非常重要,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幼儿园教案内容吗?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小班科学教案认识蒲公英,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1、知道蒲公英是一种野花,有很特别的花朵和有趣的茎,叶子.
2、用自己的认识表达对蒲公英的认识.
1、课件-照片:蒲公英。
2、幼儿用彩笔,画纸。
一、以让幼儿猜花的形式,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小朋友,有一种花呀,就像一个绒绒毛的圆球,很轻很轻的,风一吹,
这些绒绒毛就随风飘呀飘,飘到哪里在哪里安家。
你们想知道这是什么花吗?
二、认识蒲公英的外形特征。
1、出示照片:蒲公英(花)。
(1)蒲公英的花是什么颜色的?(黄色)。
花瓣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幼儿观察,认识蒲公英花瓣的形状)。
(2)蒲公英的叶子是什么样的?
引导幼儿观察后发现,蒲公英的叶子是绿色的锯齿形的,含白色乳汁。
(3)它的茎是什么样子的?
2、出示照片:蒲公英(种子)。
(1)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告诉幼儿像绒绒毛一样的圆球就是蒲公英的种子)。
(2)蒲公英生活在什么地方呢?
让幼儿知道蒲公英是一种野花,生于路旁、田野、山坡。
蒲公英的种子随风飘落到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安家。
三、了解蒲公英的作用。
1、蒲公英能吃吗?
告诉幼儿蒲公英可生吃、炒食、做汤、炝拌、风味独特。
2、蒲公英的花非常漂亮,可供人们观赏。
四、绘画:蒲公英。
1、蒲公英非常好看,现在,我们把它画下来,举办一个蒲公英画展好吗?
2、幼儿绘画。
通过画蒲公英加深幼儿对蒲公英的认识。
中班科学教案西瓜(实用19篇)篇十九
1、知道蒲公英是一种野花,有很特别的花朵和有趣的茎,叶子.
2、用自己的认识表达对蒲公英的认识.
1、课件-照片:蒲公英。
2、幼儿用彩笔,画纸。
一、以让幼儿猜花的形式,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小朋友,有一种花呀,就像一个绒绒毛的圆球,很轻很轻的,风一吹,
这些绒绒毛就随风飘呀飘,飘到哪里在哪里安家。
你们想知道这是什么花吗?
二、认识蒲公英的外形特征。
1、出示照片:蒲公英(花)。
(1)蒲公英的花是什么颜色的?(黄色)。
花瓣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幼儿观察,认识蒲公英花瓣的形状)。
(2)蒲公英的叶子是什么样的?
引导幼儿观察后发现,蒲公英的叶子是绿色的锯齿形的,含白色乳汁。
(3)它的茎是什么样子的?
2、出示照片:蒲公英(种子)。
(1)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告诉幼儿像绒绒毛一样的圆球就是蒲公英的种子)。
(2)蒲公英生活在什么地方呢?
让幼儿知道蒲公英是一种野花,生于路旁、田野、山坡。
蒲公英的种子随风飘落到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安家。
三、了解蒲公英的作用。
1、蒲公英能吃吗?
告诉幼儿蒲公英可生吃、炒食、做汤、炝拌、风味独特。
2、蒲公英的花非常漂亮,可供人们观赏。
四、绘画:蒲公英。
1、蒲公英非常好看,现在,我们把它画下来,举办一个蒲公英画展好吗?
2、幼儿绘画。
通过画蒲公英加深幼儿对蒲公英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