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种土豆篇一
;今年搬家时,我妈把一堆从我抽屉边缘搜刮出来的蒙尘的“垃圾”扔给了我,让我自行决定它们的去留。
这本密码本早从小学六年级就找不着了,但是我对土豆的喜欢却一直延续到初中结束。
那时候的乡村中小学,学风依然十分保守,男生女生同桌,必须要有三八线,像是一种庄严的仪式般画上去,认真地约法三章。哪张桌子要是没有三八线,舆论就会渐渐冒出芽儿来。
更夸张的是,男生女生之间不能叫名字,叫了名字就显得太“亲昵”,也要遭人异样的目光,所以班上几乎每个人都有绰号。
那时候,他是一颗时不时来点儿小嘚瑟的土豆,我是一朵略显沉闷的油菜花。我们在这种扭曲诡异的学风下成为了一对有着奇妙相处方式的同桌。
犹记得那年,少年们上了初中,但依然喜欢过儿童节,特别是男生们,总爱在儿童节那天弄点玩意儿整蛊女生。
儿童节那天,土豆突然问我:“你玩不玩喷雾?”
“不……玩儿。”我答得犹豫,虽然心里痒痒,但那天特殊,我怕延伸出别的事,只好违心答他。
那时我摸不着头脑,后来才明白,他是个男生中的“叛徒”。
放学后男生拿着小卖部买来的彩色喷雾喷女生,我靠着那瓶“武器”躲过了一劫。兴高采烈地将喷雾拿回家,结果将家里的小黑板给玩儿坏了。
那年刚读初一,我们不是在青春年少初见,更没有火山爆发般炙热的情感。那些年,在同个小镇里,无数次一起换班换级换校,喜欢就像花一样乖巧地迎合季节,缓慢绽放。
直至初一那一年,我已经认识土豆八年了。
那时候,没人听出不对劲儿。
可花就那样开了。
那年6月的凤凰花开得火热,知道毕业后必须离开小镇分道扬镳的我们,开始到处发同学录。
土豆把同学录密密麻麻写成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我的油菜花同桌》,控诉了十年来我捉弄他的所有“罪行”,什么把粉笔灰蹭他脸上,上课时挠他痒痒害他笑出声被罚站……我笑得不能自已。
日记里是无数细碎的心思,同学录再也找不到踪影,那份悸动已经消散,记忆中那个长着八字眉的飞扬少年,我再也没有见过,正如我不曾再见过当年的我。那是因一堵时光的墙残酷地阻断。可我怀念他,也怀念着墙后的一切。
(朵朵摘自《中学生博览》 图/槿喑)
相关热词搜索:;种土豆篇二
;家乡最常见的粮食就是土豆,最常见的菜也是土豆,家乡那点瘦地里也就只能产土豆。
土豆是从小吃土豆长大的,所以他爹就给他取名叫土豆。土豆是村里唯一的高中生,高中毕业那年考上了大学,但家里没有钱,土豆就把录取通知书往怀里一揣,到广东打工去了。
他的工作是扛电线杆,在新开发的大街两旁,几个人一起把汽车运来的电线杆卸下,每隔20米放下一根,再由其他人来挖坑立栽起来。干这份工作每天20块钱,管吃管住,住的虽然是工棚,但能遮风挡雨,总比露宿街头要好。吃得虽然差些,但管饱,最主要的是每顿都有他爱吃的土豆。
“当真!”土豆回答。
老板说:“好,今天你就去厨房,让大家吃吃你的‘贵族土豆。”民工一阵哄笑,说吹牛的遇上较真的了。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土豆立即就去了厨房。下午,民工们就吃上了凉拌土豆丝和小瓜焖土豆,还有土豆泥汤。土豆也因此一直留在了厨房。
由于伙食办得好,其他工地的工人都来投奔,也有的工地想用高薪把土豆“挖”走。
老板说:“我知道你的价值不只是当一个民工,也不只是在厨房做土豆。”
“你想把肯德基、麦当劳弄到那里去炸薯条吗?”老板问。
“不一定要炸薯条,但一个土豆一定要卖十块钱。”土豆坚定地说。
“是!”土豆坚决地说。
摘自《知识窗》 编辑/刘杨
相关热词搜索:;种土豆篇三
;跑前跑后,检查取药治疗
照顾婆婆,她耗尽了力气
此时,高大的她
像一件外套,将瘦小的婆母裹住
车窗外,白雪将残冬覆盖
车窗里,她漂亮的眼皮
将白雪覆盖
智慧的脂肪
像土地一样厚重而沉稳
像土豆一样饱满而慈祥
他不生产粮食,他生产诗
一首首悟性极高的诗
被他,像土地生产土豆一样
生产出来
他说,我要用这些食粮
喂养你们的灵魂,他所言不虚
他的食粮也够多
他写诗似乎很容易
好像只是伸手,从他的身体
抽出多余的脂肪
褪掉的坚硬
早餐摆在餐桌上
西装烫好了挂在衣架上
像往常一样出门
她淡淡地说,下周一
我在民政局门口等你
她说这话时,是面上含笑的
她已褪掉所有的坚硬
像一枚秋天的柿子
完完全全软下来
这是她真正走掉的那次
轻轻关上门而已
连枝上的麻雀,都不知道
发生了什么
她,在院里喂鸡、剥玉米
晒豆子,打扫院落
浅黄的长围裙,裹住圆圆的身体
像一枚滾来滚去的土豆
妈妈,小小的女孩抱着她的腰
从她身后探出头
像一枚老土豆
长出它的芽
屈金华,陕西潼关人,现居咸阳,教师。有合著《鸟哺诗》。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