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中国的交通枢纽,拥有发达的地铁、高速公路和机场,方便人们出行。在北京,你可以感受到不一样的夜生活,以下是一些推荐的夜场去处。
游北京故宫初二(优质17篇)篇一
暑假,我来到了期盼已久的北京。那天,我们商量好了目的地——故宫。
到了天安门广场,那时,已经是人山人海了。北面是天安门,南面就是毛主席纪念堂。远远望去,毛主席纪念堂前已经排了像龙一样长的队。
接着往前走,只见广场中耸立着一座纪念碑,那里就是人民英雄纪念碑,是新中国成立时,党和人民为了纪念在抗日战争中为牺牲的烈士而修剪的。它更像是昂首挺立在那里的共和国卫士。
再往前走就到了我们这次的目的地:故宫。听讲解说:它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在古代,它也叫“紫禁城”。
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由黄色和红色相间的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它们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八米高的工字形基台上,基台三层重叠,每层台上都装饰有汉白玉雕刻成的栏板,望柱和龙主,设计的比世界上最美丽的宫殿还要精美。
用这样多的汉白玉装饰成的三台,造型重叠起伏,这真是中国古代建筑上具有独特风格的装饰艺术。而这种装饰在结构功能上,又是台面的排水管。在栏板的木伏石下,刻有小洞口;在望柱下伸出的龙头也刻有小洞口,每到雨季,三台雨水逐层由各小洞口下泄,像一条透明的项链,水从龙头流出,千千万万的“龙喷水”,一想就特别壮观。
故宫,有好多好多精美的建筑,不仅仅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反映了当时中国的宏伟历史、文化和能工巧匠们的精美工艺技术,有许多建筑所用材料至今仍是个谜,等待你、我解开和传承!
游北京故宫初二(优质17篇)篇二
各位游客们:
大家好!我叫吴xx,也可以叫我小吴,我今天要带领大家去在“世界遗产列表”当中的一处景物——北京故宫!
我来简单介绍一下:故宫位置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
大家看!这就是故宫!这是多么雄伟啊!故宫是在公元1406年建的,在1420年差不多竣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建的。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约为723,600平方米,可真大啊!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相传故宫一共有9999间房,实际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7间,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2米,长3400米的宫墙,形式为一个长方形城池,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大大的城堡。故宫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可以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
看!故宫一共有4个门,门可真多,显然表示出故宫的大,正门名字叫做午门,东门名字叫做东华门,西门名字叫做西华门,北门名字叫做神武门。面对北门的神武门,有用土块和石头建筑成的大景山,满山松柏成林。在整体布局上,景山可以说是故宫建筑的天然屏障!
接下来给两个钟头的时间游玩,请注意下面的提示:
1、不要随地吐痰!
2、不要乱扔垃圾!
3、不要乱动东西!
两小时后回到原地,准备上车回宾馆。
游北京故宫初二(优质17篇)篇三
列宁说: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北京这座历史名城,荟萃了自明清以来中华文化,从未因历史逝去而停滞不前。
7月26日这天,我们怀着无比期待心情踏上了去北京旅程。经过几个小时路程,我们到达了首都北京。从未离北京这样近,只是环顾四周,便能感受到它伟大气势,从每一扇旧窗溢出,从每一块古砖溢出,从每一道彩画溢出,从每一棵古树溢出。
故宫,这座金碧辉煌宫殿,曾经只在课本上读到过。如今我亲身来到了这里。站在大门外,头顶上阳光正散发着金色光芒,晨曦中紫禁城神秘而诱惑,它庄严地立在这朗朗乾坤下,以一种傲视群雄王者风范,无声地向人们宣告它威严。
走进故宫,映入眼帘是红墙黄瓦,雕梁画栋,琉璃照壁。那高大城墙,厚重城门,庄严圣殿,其雄伟庄严,恢宏厚重气势震撼了我,噤若寒蝉是最好解释。据介绍,故宫有宫殿九千多间,全部为木质结构,以青白石为底座,屋脊、琉璃瓦上到处是龙图案,并饰以金碧辉煌色彩。所有宫殿,都沿着南北向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这条中轴线贯穿紫禁城内,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中轴线上。
沿着中轴线,故宫被平分成两部分,就像数学里几何图形对称轴一样,左右相同。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威严肃静,大有雄视天下之气,极具大丈夫之气概。凭栏而望,一切尽收眼底。琉璃瓦在蓝天白云衬托下,显得格外晶莹柔和。烟云起浮金黄瓦脊,清风拂过微翘房檐,印证着紫禁城亘古不变悠悠岁月。不变是白玉般精美雕塑,是金水桥下潺潺流水,是廊间精彩壁画,是硕大豪迈斗拱。原来这历尽沧桑宫殿里,还藏着一股蓬勃生命力,它没有随着时间流逝而流逝,而且经过时光考验,愈加充满了无法遮掩光辉。
夕阳西下,最后一抹余晖斜射在故宫金色琉璃瓦上,虽已暗淡,却丝毫掩盖不了那里溢出王者气度。归巢倦鸟擦过黄昏,与那道温柔绚烂云霞一道,构成了故宫苍凉华丽。高大城墙,威严殿堂,厚重城门……五百多年历史,古老故宫见证了一个国度沧桑变幻,让人扼腕叹息,让人浮想联翩。
繁华落尽终有时,而今迈步创辉煌。古老血脉,将永远流淌在中华大地上……。
游北京故宫初二(优质17篇)篇四
8月7日,我们游览了被誉为“东方最大的宫殿”的故宫。
穿过天安门,游人如潮,都向故宫涌去。我们随着人流兴致勃勃地由南向北依故宫中轴线游览。
过了端门,就是故宫的正门——午门了。午门有五个洞。其平面为凹形,宏伟壮丽。午门后有五座精巧的汉白玉拱桥通往太和门。午门是皇帝下诏书、下令出征的地方。午门当中的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可以出入,皇帝大婚时皇后进一次,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从此门走出一次。
我们先游览前朝三大殿,走进太和门,一眼就可望见一座富丽堂皇的建筑,就是太和殿了。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太和殿高35。05米,东西63米,南北35米,面积2377㎡。长宽之比为9:5,寓意为九五之尊,面积是紫禁城诸殿中最大的一座,太和殿有直径达1米的大柱72根,其中6根围绕御座的是沥粉金漆的蟠龙柱。殿内有沥粉金漆木柱和精致的蟠龙藻井,殿中间高2米的台上安放着封建皇权的象征——金漆雕龙宝座,御座前有造型美观的仙鹤、炉、鼎,背后是雕龙屏。太和殿是故宫中最大的木结构建筑,是故宫最壮观的建筑,也是中国最大的木构殿宇。整个大殿装饰得金碧辉煌,庄严绚丽。太和殿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元旦等都在这里庆祝。看到这么雄伟壮丽的宫殿,我会想到:五百多前,无数劳动人民深入原始森林,从四川、广东等地采回木材,历尽千辛万苦从距京郊二三百里的山区,运回重达几吨几十吨甚至几百吨的石材,精心施工,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筑造了这样一座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我们的祖先真了不起!
在保和殿西庑《天府永藏展》,陈列着皇室用过的金银玉器和地方官员进献的`贡品。有大玉盘、金碗、如意、瓷器、紫砂壶、投壶等皇室用的生活器具,有的晶莹剔透,有的雕刻精美,有的古朴大方,显示出皇室奢侈的生活;也有浑天仪、康熙用过的几何书和画图用具等,让我们感受到科技的发展和皇帝的勤政好学。
最后,我们重点游览了御花园。御花园是皇帝游玩的地方,有岁寒不凋的苍松翠柏,有秀石迭砌的玲珑假山,楼、阁、亭、榭掩映其间,优美而恬静。那儿有座堆秀山,高达数十米,山上建有亭子,每到重阳节,皇帝就登高远望,尽赏园林美景。
游过故宫,我不禁为故宫杰出的建筑艺术成就而感到骄傲,也为皇帝无比奢华的生活而感慨,更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能和创造才能而自豪!
游北京故宫初二(优质17篇)篇五
中国的文化历史悠久,具有历史韵味,中国的美景不计其数,具有各种特色,美不胜收。我游过许多风景名胜。故宫的那一次游历却令我记忆犹新。
刚踏进故宫的大门,首先看到的是高大威风的午门。午门四周红墙绿柱,金色的琉璃瓦让人眼花缭乱。走近仔细一看,这个房间的做工非常细致,那一片片红瓦都是通过巧匠做出来的。走过午门,就看见了一条宛若玉带的飘带。上面又有用汉白玉造成的金水桥。
站在广场上,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这座宫殿就是有名的太和殿。太和殿内有一个金光闪闪的宝座,宝座的四周有六根潘龙金柱,气势磅礴。
参观完太和殿,我们来到了乾清宫。乾清宫的正门也有一个气势雄伟的宝座,两头有暖阁,是皇帝的寝室,也是皇帝处理政务与批阅奏章的地方。
故宫,我赞美你!我爱你!
游北京故宫初二(优质17篇)篇六
来到北京,我发现这里有许许多多的名胜古迹,但最让我难以忘怀的就是紫禁城。
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故宫博物院,这座“宫殿之海”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有大大小小的宫殿70多座,房屋大约有9000多间,它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呢。
故宫内部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庭两个部分,有雄伟的大殿和开阔的广场,又有华丽的后宫和机密的议政处所。外朝的中心方为政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泰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文化殿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呢!这些房屋的装饰大都华丽,朴实,我深感皇家的气派。
除了这些场所,还有后三宫和东西六宫。以及供皇帝和妃子游玩儿的御花园,御花园内苍松翠柏,奇花异石,楼阁亭台,曲池水榭,如天然的画卷,使人流连其中。
北京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且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游北京故宫初二(优质17篇)篇七
每当我回想起今年暑假我们去北京的.时候,我情不自禁地想起去故宫的那天。
到了故宫,我和母亲就被人流冲散了,我在人山人海中费了一番周折找到了母亲。我不禁地说;“真是世界著名的景点呀,人好像草原上的草一样茂盛,唉!”
过了午门,就到了金碧辉煌的太和殿。太和殿的前面有两个威风凛凛的青铜狮子,时刻守护着太和殿。太和殿的门上、窗上和屋顶上都镶嵌了金黄色的龙,十分华美,突显了皇室的尊贵。屋顶上的黄色琉璃瓦,映衬着太阳的光辉,屋角上有十一只小兽,突显了太和殿皇权的尊严。站在太和殿的前方,便可想象出皇上上朝时文武大臣和宫女跪地遵命的情景。太和殿虽然经历了千百年岁月的沧桑,还是能把从前的雄姿展现给游客。古代皇宫的建筑十分精美,十分坚固,足以证明我国古人的勤劳和聪慧。
接下来我们又游览了中和殿、保和殿、养心殿等精美的古代宫殿。最后我们来到了皇家花园——御花园。御花园中种植了上百种名贵花草树木,有高大苍翠的老者——柏树,有纤细碧绿的少女——紫藤,还有雄伟威风的士兵——白皮松。花园中矗立着一座名叫堆秀山的假山,山上有一座小凉亭,这就是中秋节时皇上和妃嫔宫女们赏月的地方。皇上能够在如此美丽的地方赏月,而劳动人民却只能默默为皇上效劳,古时候劳动人民和皇上的生活环境真是天壤之别呀!御花园里的每一棵树和每一枝花都是古代劳动人民用辛劳的汗水浇灌而成的,我们应该好好保护这里,让游客们欣赏这美好、洁净的花园。
故宫之行让我明白了要珍惜文物古迹,保护重要文化遗产,让世人看到博大精深的中国是有着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游北京故宫初二(优质17篇)篇八
北京故宫,原名“紫禁城”,始建与明永乐年间,历时14年建成。它规模非常宏大,占地7.2平方千米,建筑面积为1.5平方千米,有房屋9000多间,黄色琉璃瓦屋顶,红色的围墙和蓝色护城河把它与外界隔开。从建成到封建帝制结束,近500年间共有明、清24位皇帝在此登基。它是一座壁垒森严、巍峨壮观的宫殿,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是最大的历史博物馆。
故宫的建筑是严格遵守对称的规则,沿南北走向的中轴线排列。而这条中轴线的建筑,更是故宫的中心,这些建筑都坐北朝南,处处体现着皇帝的尊严。故宫可分为前朝和内廷两部分,二者界线在乾清宫,因南为前朝,北为内廷。前朝与内廷的建筑无论从风格和用途上完全不同。
故宫的前朝包括最南端的午门,后面的太和门以及所谓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前朝高大宽敞,富丽堂皇,是皇帝会见群臣,处理政事,举行重大庆典的地方;保和殿的北面就是故宫的内廷,这里是真正的皇家禁苑。从前到后包括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内廷房间相对狭小紧凑,是皇帝皇后及嫔妃生活起居的地方,并且后宫等级分明,都体现在建筑规模,形式,间数,屋顶装饰及所在位置上。单说位置吧,皇后住在坤宁宫,在知道你刚刚后宫最中。东西六宫分别有两个正殿,四个偏殿,若干侧殿。分别由两位贵妃统领妃嫔等人居住。而贵人、常在,答应则只能住在东西六宫的侧房。
乾清宫是进入乾清门的第一个内廷大宫殿,正中设有宝座,分东西暖阁,是明、清两个朝代皇帝的寝宫和活动场所。
坤宁宫建于明永乐年间。清顺治二年则按照满族的风格习惯重新改建,宫内格局完全依照沈阳清朝故宫清宁宫的样式布置。内有东暖间,这是皇帝大婚的洞房。坤宁宫在明代就是皇后的寝宫,到清代虽有所改变,但仍是“正宫”。
紫禁城历经500多年,是封建社会的见证,其传统的建筑艺术和丰富的珍贵历史文物,更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游北京故宫初二(优质17篇)篇九
最让我难忘的就数故宫了。故宫建于1420年,是永乐皇帝修建的。它位于北京市中心,前通天安门,后倚景山,东近王府井街市。
故宫也叫“紫禁城”。因为当时皇帝下令任何人的房子都不能比自己的宫殿高,都建了平房,所以又称“平房之都”。
一走进故宫我就看到了一面高大雄伟的午门,走过午门,我就见了太和门。穿过太和门在我眼前呈现的是一做红墙黄瓦、雄伟壮丽、金碧辉煌的太和殿。太和殿是过去皇帝上朝的地方。走近一看,它分为三层,屋顶上分别雕刻着十一只珍禽异兽。我再往里面看:里面的摆设跟古装电视剧里的一模一样。
走过太和殿就是中和殿。中和殿是皇帝休息的地方,然后才更衣到太和殿。
中和殿的后面是保和殿。我凑近一看,活见鬼了!怎么什么都没有?听导游说,这是以前殿试的地方,只有全国前十名才能到这里来,让皇帝亲自给他们出考题,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离开了“考场”我们又来到了乾清宫。乾清宫是明代十四个皇帝和清代两个皇帝生活过的寝宫。后来,我们又到后面参观了皇帝的御花园,皇后的寝宫等许多地方。要出故宫了,我恋恋不舍地感叹道:“这凝聚了多少人的智慧和汗水啊!”
游北京故宫初二(优质17篇)篇十
暑假,我和奶奶、姑姑、姐姐一起去北京玩,第一站就是游故宫。
听导游说,故宫非常大,有12万平方米,故宫的房子也很多,一共有999间半房子。为什么有999间半房子,据说的天上玉帝有1000间房子,为了对天神的尊敬,所以故宫就比天上少半间。
进入故宫所要经过的`第一座城门是天安门。走进天安门,就能看到一座高大的城墙,这就是午门。午门有三个门洞,在古时候,只有皇帝才能走正中间的那一个最大的门洞。在午门之后就是整座故宫的核心部分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明清的皇帝就生活在这三座宫殿之中。故宫博物院里有些铜锅,锅的两侧都有一条金龙,可这些金龙和锅上都有着一道又一道的刀痕,导游说,这是因为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时,把故宫里能带走的东西全都带走了,这些锅太重了,他们就用刀把镀在锅和龙身上的金子刮下来带走,因此,在它们的身上就留下了这些刀痕。看到这些,我真恨那些外国军队。
我们还去了皇上、皇后的寝室、皇帝上朝的地方,傍晚时分,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故宫。
今年暑假,爸爸和我去参观举世闻名的北京故宫。
淘宝精品穿过书斋,就到了乾清宫,这是皇上上早朝的地方,乾清宫的正前方摆着一张镀金做的精美的龙椅。龙椅上刻有许多龙,有的双龙戏珠,有的互相缠绕,真是维妙维肖。我抬头往上一看,墙上有一块大大的匾,匾上写着“正大光明”四个大字,每当上朝时,“正大光明”这块匾就面对着各位大臣,仿佛告诫这些大臣们:“凡是做事,都要正大光明的做。”我站在乾清宫中间,仿佛看到了当时的皇上和众位大臣商议朝政时的气势。随后,导游还带我们参观了中和殿、保和殿等地方,最后,就到达了故宫的正门。
游北京故宫初二(优质17篇)篇十一
暑假,我们去了北京,游玩了故宫。
到了北京故宫,看到来游玩的人山人海。我看到了雄伟的天安门。便迫不及待地走进那厚重的红漆大门——天安门,来到了故宫的第二道门——端门。进了端门,我看到了很多富有北京特色的四宅院。
出了端门,然后又进了午门。这故宫可真大啊!大的你一天都逛不完。连皇帝的婚房也特别大。皇帝的婚房名字叫乾清宫,它不仅房子大,设计也很特别很讲究。房子里有皇帝专用的床,这床又瘦又长,我感到很奇怪,于是我就去问导游,导游说,这寓意着皇帝长寿。我这才恍然大悟。
我们一直往前走,走到了御花园,它特别大,里面的树也特别老。到处都是古木参天,绿树成荫。很多奇花异树都叫不出名字来。里面还有一个人工瀑布,给人一种古雅幽静的感觉。这里是给皇帝和他的妃子休息,游赏的地方。
去故宫之前我有很多的想象,到了故宫我发现比我想象的要大的多,也精美的多。每一栋建筑都是金碧辉煌,雄伟壮观。我来到故宫以后,深深地感受到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古代人们的智慧。
文档为doc格式。
游北京故宫初二(优质17篇)篇十二
故宫在北京的中心地区,是中国古代明朝和清朝皇帝的家,也是皇帝工作的地方。
故宫很大。听爸爸说,故宫有8700间房间,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坤宁宫等等,在里面走一天也看不完,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宫殿群。
故宫很漂亮。故宫的房子和我们现在的房子都不一样,金色的屋顶,红色的墙,屋顶上、房檐下、门框上、栏杆上……好多地方都雕刻着或者画着龙、各种神兽还有云的图案,十分的漂亮。
故宫很古老。故宫已经有快600年的历史了,有24位明清皇帝在里面居住过,里面发生过很多很多的故事。
故宫有许多的国宝。故宫里的一草一木、每一件家具、每一个摆设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是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的精品。
我爱北京的故宫,我爱北京,我更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游北京故宫初二(优质17篇)篇十三
今天下午,辅导员姐姐带领我们参观了世界历史建筑学的奇迹——北京北京故宫。北京北京故宫,是明清两朝的皇宫。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清、明朝时称紫禁城,1925年始称北京故宫。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是全世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宫建筑群,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最高水平的杰作。
北京故宫的正门是午门。午门从正面看有三个门洞,可是走进去转过头再看,却成了五个门洞,这就叫做”明三暗五“。进了午门,就看见五座洁白无瑕的桥,叫金水桥。它们象征五德,就是仁、义、礼、智、信,意思是皇帝集齐所有的好的品质为一身的意思。中间的桥最宽,是专门给皇帝用的。
再向前走,只见前边全都是既华丽、又高大、还古朴典雅的大宫殿。使人觉得自己好像走进了神话故事中一般。然而此时,那一个个摆放在宫殿旁的大水缸引起了我的主意,它是干什么用的,为什么下面还有火炉,是煮汤的嘛?后来听导游讲解才知道,原来当初的北京故宫全是木质结构,皇帝怕着火,才放了这些水缸,至于下面的那些火炉,则是在冬天水结冰时,用来化冻的。之后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富丽堂皇的太和门。以前我从电视剧看到皇帝上早朝的地方是太和殿,因此被误导了,经过导游的讲解我才知道,原来皇帝上早朝的地方就是我面前这高大的太和门。
在北京故宫里,最引人注目的要算是太和门后边的”三大殿“了——太和殿、中和殿还有保和殿。它们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第一座太和殿是整个北京故宫中最华丽的建筑,人们称它为”金銮殿“,这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28米高,63米长,35米宽。前有造型优美的仙鹤、玄龟、炉鼎,后面是精雕细刻的围屏,它们将整个大殿装饰得金壁辉煌,既庄严又典雅。
过了一道红墙,就进入了生活区。这里有皇帝住的华丽的乾清宫、皇后住的秀丽的坤宁宫。北京故宫的最后边是御花园。里面有挺拔的松树、常青的柏树和巨大的榕树。在御花园里还有一座山,它的名字叫堆秀山,是用米汤、鸡蛋清把石头粘在一起堆成的,听起来容易垮,其实十分坚固。
北京故宫景美物博,我们短时间没法一一细赏,只能粗略浏览,最后恋恋不舍地从神武门出了北京故宫。
游北京故宫初二(优质17篇)篇十四
公元xxxx年,明代永乐帝开始修建故宫。《明史》上说,历时xxxx年才最后完成。此后的明清皇帝又多次重建和扩建,但整体面貌幵无多少改动。
故宫里一共居住过24位皇帝,第一位是明永乐皇帝朱棣,最后一位皇帝是清宣统皇帝溥仪。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殿均建筑在8米。
宽的巨大平台上,总面积约85000平方米。其中的太和殿最为高大。辉煌,皇帝登基。大婚。册封。命将出征等都要在这里举行盛大仪式,其时数千人山呼“万岁,数百种礼器钟鼓齐鸣,极尽人间气派。太和殿后的中和殿是皇帝出席重大典礼前休息和接受朝拜的地方,最北面的保和殿则是皇帝赐宴和殿试的场所。
三宫六院。在居住区以北还有一个小巧别致的御花园,是皇室人员游玩之所。明朝和清初的皇帝均住在乾清宫,皇后住坤宁宫,交泰殿则是皇后的活动场所。清朝中后期,皇帝和皇后都搬至西六宫等地去了,最著名的.是养心殿,从雍正皇帝起,这里就成为帝王理政和寝居之所,慈禧太后也在此垂帘听政,时间长达40余年。
皇帝的居所又称紫禁城。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这座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xxxxx年)落成。在这前后五百余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这里生活居住为保护国家疆土而在此作出的决定。它为巩固我国的国防做出过巨大贡献。故宫的建筑,使我感到它是历代统治阶级生活,工作的一个完美的人间天堂。
游北京故宫初二(优质17篇)篇十五
6月2日,我和爸爸来到了北京故宫,那里真是美不胜收。
走进天安门,看自己的脚下,你会发现有三条路,第一种,很宽,直着摆的,那是皇上走的路;第二种,很窄,也是直着摆的,那是太监走的路;第三种,也很宽,但是斜着摆的,那是大臣走的路。哇!这皇宫走路居然这么有规矩!我立刻踏上皇上走的路,嗬!就是不一样!感觉我就向皇帝一样,江山就是我的了,哈哈哈!返回现实,继续游。
再往前走,到了太和殿门口,由于大家都想进去看上朝时黄帝坐的座位,搞的太和殿水泄不通。每个大殿都不能进去,大家只能在外面张望。
每个大殿都是那么雄伟,那么壮丽。到了御花园,有花,有水有珍惜的树,确实是个袖珍的花园。
啊!故宫,你真让人流连忘返!
游北京故宫初二(优质17篇)篇十六
故宫位于北京的天安门内,是明朝明成祖朱棣建造的。也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又称“紫禁城”。
“故宫规模宏大。明代皇帝朱棣,以南京宮殿为蓝本,从大江南北征调能工巧匠和役使百万夫役,历经14年(1407年??1420年)时间建成的。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城墙环绕,周长3428米,城墙高7.9米,底部宽8.62米,上部外侧筑雉牒,内侧砌宇墙。城外有一条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构成完整的防卫系统”。
故宫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不知不觉,我们跟导游已经穿过了午门,跨过了太和门,来到一个大宮殿面前。牌子上写着“太和殿”三个大字。听导游介绍:太和殿是故宫中最大的宮殿了,殿高35米多,横十一间,纵五间,正中设宝座,每逢皇帝就位,以及生日、元旦、冬至三大节和调兵遣将等大朝会,大庆典的活动,都在这里举行。那时,皇帝高踞宝座,文武百官排列殿外。九龙壁的色彩鲜艳。它建于清乾隆38年(1773)。
壁高6米,长31米,表现9条不同颜色,各具姿态的游龙,腾越于汹涌的浪涛之中。之后,我们又游览了许多地方,我也从导游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故宫的宮殿建筑,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它标志着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500余年前我国在建筑艺术上的卓越成就。
游北京故宫初二(优质17篇)篇十七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来到向往已久的北京旅游。在北京的第二天,我们来到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皇家建筑群——故宫。
走过金水桥穿过雄伟的天安门,昂起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金漆蓝底的牌子——“午门”,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从这个门可以见得古代帝王的威风。穿过午门走过太和门就是太和殿。太和殿是故宫三大殿(中和殿、保和殿)之一,建在高约五米汉白玉台基上,前后各有三座石阶。
中间是刻着蟠龙、流云的“御路”。大殿里面的金漆蟠龙围屏和金漆蟠龙宝座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精湛的工艺。殿前左右列有象征皇权的嘉量、日晷和象征江山万代的铜龟、鹤。这座宫殿是中国规格和等级最高的最壮观的古建筑,在阳光的照耀下金碧辉煌,巍峨壮观。
在参观的路上还参观了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它们是皇帝的寝宫和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交泰殿的名字是这样取得,因为交泰殿的前面乾清宫,后面是坤宁宫,也就是皇后居住的地方,天地交合,皇上代表天,皇后代表地,所以取名交泰殿。
我们一路上挤着空位摆着姿势留影。走过养心殿,来到御花园。哇!我为这里的秀丽的园林风光感到震惊。参天的苍松翠柏,有三四层楼高,树干四五人才能够合抱。奇花异石,亭台楼阁,松涛竹影,花木扶疏。御花园是故宫里面最大的花园。在参观的路上我们还观看了许多宝贵文物。有皇上用过的器具、衣物、古时的武器,在武器中我最喜欢红夷大炮。它是荷兰人造的,由于当时管荷兰人叫红夷人,所以把这些荷兰大炮红夷大炮。
我们最后来到神武门。故宫我们基本上就游览完了。通过游览故宫,我不仅增长了很多知识,了解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同时也更赞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技巧。每一个房间,都渗透着劳动人民的精力、汗水…在当时社会上能够建造出这样雄伟、庞大的建筑群,充分体现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