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知道读后感怎么写才比较好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海底两万里十五章读后感篇一
近日拜读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此书英文名为“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可直译为“平淡的1587年”。黄仁宇先生并非如传统史记般琐碎地描写该年事记,而是以1587年为支点,将明后期的历史支撑开来,更大的意图在于从人性角度阐释中国文明史。我不是学历史的,所谓“门内看行道,门外看热闹”,在热闹之余,渐觉历史大潮从心中涌过,一时感慨万分,以求一吐为快。
一 历史
历史本无所谓错与对,但人们在讨论历史的时候总爱如此评论:“如果当年韩信在汉中自立为王……”,“假如元朝大军向日本进发不遇到海难……”,这些言论无法改变已过去的事实,有意义的在于总结经验,以改造未来。昆德拉所言“永远隆起的硬块”意亦如此。
历史是欲望推动的,众多的欲望组成之合力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力量之源。人类开始住在树上,想到地面生活更好,就到了地面。先是打猎为生,后觉得植物也不错,于是开始了种植。当然,这其中固然有很多冲突和矛盾,比如在有的人想从树上跑下来的时候,其他的强烈反对,“野兽来了怎么办?”“在地上怎么睡啊?……,这些反对和赞成冲突融合,推动了人类的进步。
最初的人类公社,是人类最团结的时刻,因为那时人常常挨饿,用马斯洛的理论来说,就是人的需求还处于最低层——生理需求。要吃饱饭这统一的欲望就是团结的基石,同一团队的人必须要相互配合才能猎取到食物。但通常这仅局限于内部,在部落与部落之间,如何获得更多的食物就不再是能靠协作解决的问题,资源争斗(抢地盘)则成了更能解决问题的手段,战争和掠夺由此而生。
在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更高层次需求相应而生。得到尊重变成了理所当然的追求。由于得到尊重的主体必然是个人的,这种欲望彻底破坏了团结,成员之间相互冲突,出现了社会等级。
二 道德
等级制度的确立并没有彻底解决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欲望的冲突,这种用暴力或者其他强制性力量对冲突进行缓冲,这种冲突急迫地需要解决,同时胜利者希望自己的地位能够长久保持,因而道德呼之而出。
道德实际上就是对欲望的抑制,是对欲望冲突最有效的协调中和。
道德是神秘主义的法律,法律则意味着工具性,这种神秘主义色彩和工具性相互矛盾的两大特性同存。神秘主义是人类思维的黑洞,是超越人类理性思维之外的东西,中间蕴涵着最强大的能量,这就是道德这个工具难以控制的根源。希特勒从这个黑洞里舀了一点能量出来便世界大乱,拉登沾了一点就能制造“9.11“。
道德自然而然地成为抑制人的欲望的工具,道德本身的神秘主义特点就意味着对道德的理解的多样性。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对如何吃面包都做了严格的规定,这让今天的我们感到好笑;伊斯兰教的妇女们个个是蒙面大侠,让汉人望而生畏;纵欲主义和禁欲主义的争论今天依然激烈,这说明了道德由于其神秘主义特性,无力完成对欲望的彻底控制,道德只是神秘主义的法律,而不是单纯的法律,有时相反成了欲望冲突中的武器工具。
事实上中华帝国从古到今,道德都成为了最美妙的工具,自大汉王朝开始,就以道德为根基建构社会制度,但德治始终是美丽的梦想,当管理体系中的大多数成员都把道德当成有效手段,整个社会呈两幅画面,一方面,道德追求是人人挂在口头的目标,然而私下大家都非常默契对追求自己的私欲。出了清官就是楷模——楷模本身就意味着稀有罕见,然后大家都怀着万分景仰的心态仰望海瑞,心中却想着自己的勾当,却谁也不肯去做海瑞,这就是中国政界的现状。这也是中国整个社会状况的缩影,绝大多数人都将仁义道德披上,穿上这件漂亮绚烂的衣服,以高尚的名义,行苟且之事。
中国古代的德治,毕竟是种境界,全民景仰,只因无法实现而不去要求自己的生活,然而现在的情况是,以国家的名义公然撒谎,在大家都知道是谎言的情况下,搞政治教育,三个代表,事实上连统治者自己也知道是个谎言,公然推行与所言不符之政策,此实为世界奇观之最。
总结:当道德变成谎言的时候,对欲望的抑制无能为力的时候,何不撕掉这层厚厚的包袱,以获新生?欲望是动力,过分地抑制欲望,也让一切都变得死气沉沉,自春秋战国之后,中国从此败落,盖为此。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三)
海底两万里十五章读后感篇二
我读过很多书,每一个故事都使我深有感触,《十五万双鞋垫》是我最受感动的一篇文章。
读了上面的内容,你很想知道省略号是什么内容吧?告诉你,下面就是我受感动的内容。我来继续讲给你听吧。她想:自己一天能做四双鞋垫,一双鞋垫能卖五毛钱,四双鞋垫就能卖两元钱,自己每天生活费只要五毛钱就够了,剩下的钱养活孙女没问题!即使这样她还如此乐观!后来,她的壮举感动了一个商人,商人送她一台织布机,她却不要,商人和她谈条件,于是,这位奶奶做了十年的鞋垫,才换了这台织布机。一天,孙女悄悄的走进奶奶的房间,发现奶奶房间的灯还亮着,走进去一看,奶奶还在做鞋垫,便就去帮忙,她们一边说一边笑着。此时是多了感人哪!我的眼泪不知不觉的落了下来。忽然,孙女看到奶奶的手,那是怎样的`一双手啊!全部都是裂口,小的用蜡封着,大的用胶布贴着,孙女的眼泪不知不觉也落了下来,奶奶笑了,说:“孙女长大了,知道心疼奶奶啦!”孙女并没有笑,而是哇哇大哭起来,“奶奶挣的钱都被我花了,奶奶却一分钱不用,奶奶真坏!”孙女一边哭,一边说。这时,我的眼泪便夺眶而出,像是文中的孙女一样哭的更厉害了。以后孙女拼命努力,考进了好学校。奶奶的一只眼被累瞎了,已经挣了十万元,她也没去治,因为这十万元是给孙女的,绝对不能动!在另一只眼没瞎之前,再给孙女挣十万元,后来,孙女成家了,把老人也接过去,在一起生活。这个故事并没有结束,而是被记者采访了,当记问奶奶:“您做了多少鞋垫”时,奶奶却苦笑说:“俺不知道。”于是,记者便含着泪帮她数。先是一天做四双,做了十年,后来每天做三十双……数完了,结果是这位奶奶至少做了十五万双鞋垫,这是多么惊人的数目啊!
爱像空气、阳光和水。爱看不见,但它无处不在,爱是神奇的;是永恒的;是伟大的!
海底两万里十五章读后感篇三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审美阅读十五讲》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收到美卢老师工作室寄来的书,内心雀跃不已!但是一看到《审美阅读十五讲》这个书名,心就开始颤抖,担心书里讲述的都是甚为难啃的高深理论。毕竟是第一本不用自己掏钱的名师推荐的专业书籍,内心难免兴奋,还是忍不住充满期待的翻阅起来,直到把序看完后,了解了这本书大都采用学术讲座的风格,还有意保留讲课的口气和生动的文风,有“讲”的现场感,这才稍微放下心。
这本书共有十五讲,主要是从审美的角度,阐述了诗歌、小说、散文等不同文体的美学赏析原则和方法,学习的载体既有古典的、也有现代的,最珍贵的是作者孙绍振老师信手拈来的'大量文本赏析案例,有时候读着读着就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绝!没错,是不带夸张却带感叹号的“拍案叫绝”!相信,当你发现自己小时候学的很多诗歌散文都白学、白背的时候,你也会是这种反应。
就拿李白那首家喻户晓的经典诗歌《静夜思》来说,还没进入幼儿园的我就已经熟读成诵,加上自己现在还当了几年低年级的语文老师,这首诗也教了好几遍,但直到读完孙老师的解析后,我才发现,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教学,一直停留在表层的语言文字层面,诗里意脉转折的美妙之处,之前并没有捕捉到。
要把古诗上出美感来,我常常会在诗句理解上下功夫、在吟诵上下功夫、在营造意境上下功夫……最后常常发现依然上不出美感来,反思的方向往往是在教法上找原因、在平时的朗读习惯上找原因、在配乐上找原因……万万没想到,是认知、能力的浅薄导致的文本解读不到位。然后还草草安慰自己,低年级的古诗教学嘛,能读通读顺就行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自然会明白诗里的妙处。
依然以《静夜思》为例。从诗的前两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我们明白,李白看到床头皎洁的月光,不禁怀疑:这么亮这么白的光不像是月光,有没可能是霜啊?第三四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们也明白,他抬头看月亮,低下头时却想起了自己的故乡。那么,这首诗美在哪里呢?美在第三句,意脉的转折之处:李白抬头看月亮……为什么要看月亮?他本来抬头看月亮是为了搞清楚,这地上又白又亮的光到底是月光还是霜?结果一看到月亮就把刚才的疑惑抛出脑后了,他沉浸在思乡的绵长思绪里,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愁……乡愁不就是这样敏感嘛!哪怕你无意触动,它也会冒出来。然后再联系李白生平遭遇,我们就可以领着孩子把李白还原出来。“立象以尽意”,我们要让孩子知道,李白写月亮是为了表达什么,什么样的遭遇让他看到月亮时想到的却与我们不同。古诗之美,美在意脉转折处,美在人物还原时!
这就是阅读本书,明白了古典诗歌中意象、意脉、意境之间的联系与作用后,带给我关于“致美诗歌”教学的启发。当然,书中像这样令人恍然大悟、瞠目结舌的赏析篇目还有很多,如《下江陵》、《念奴娇.赤壁怀古》、《再别康桥》、《死水》等,涉及的解读方法和概念孙老师都阐述的十分具体,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撇开收获不说,这本书我读了两遍,有些章节除了圈圈划划之外,还有自己的阅读笔记,或摘抄、或转述,都是阅读过程的思维痕迹,思考见证。孙老师强大丰厚的文学底蕴令我深深为之震撼,里面作为例子的好多诗歌都是我所喜欢且没有读过的,一边读,一边百度原文,真的很享受!但是小说题材的文本赏析让我读起来略微吃力,大概是因为小时候的阅读大都是基于应试的需要,只读过片段,还因时间久远而变得模糊,所以读起来不仅容易走神,产生的共鸣也大大减少。感谢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自己阅读的浅薄及努力的方向。
最后,真诚地感谢美卢老师推荐与监督!
海底两万里十五章读后感篇四
早年,我的语文老师为我推荐了余秋雨先生的散文——《出走十五年》,当时读后并未有多少感悟,最近得了空,又重新细读了一遍,感悟颇多。
余秋雨先生检视漫漫旅程的每一个脚印,把最精彩的风景留在这部《出走十五年》里。
当你听到三毛写的“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时你会有何感悟?在没有看《出走十五年》前,我只是觉得这首歌写得不错而已,并未像书中写的那样耳膜一震,百脉俱开。也许只有一个真正的旅行者才能体会词中之意吧!通过语境,我设想自己以一个东方人的形象不断出现在一个个西方小镇的情景,每双眼睛、每个窗户都在向你发问:“你从哪里来”,心中涌现的那句话必然是歌词中的“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吧!我也体会到先生十五年寂寞长途中的“艰难”。
有的人为了赏景而旅行,在游遍闻名遐迩的胜地后兴奋地振臂;有的人为了成名而旅行,在行过危险神秘的地域后自豪地炫耀;但也有人,耗费了一生最好的年华,怀揣微薄的盘缠和口粮,却带着满心的虔诚、满脑的思考,走访那一个个大城、小镇,走着,记录着,沉淀着,不畏艰险,周而复始。先生便是这样的人,他用脚,用脑,用笔在旅行,现实与历史的碰撞,和平与战争的交替,繁华与萧条的反差,在他的心中激起层层波浪。于是,他迫不及待地道出他的兴奋、愉悦、惊叹、感动,因为这是一种责任,一种神圣的使命。我细细读完了这本游记,震撼之余,我的心也得到了无与伦比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