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将阅读的喜悦和思考的成果转化为文字,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阅读过程。在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读后感的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读后感(专业15篇)篇一
通读全诗,我们可以发现,海子想要的幸福很简单――“喂马,劈柴,周游世界”,“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些是海子为自己设定的“幸福标准”。当他按照这种既定的方式去活时,他发现:这种幸福离他很远。
海子在诗中说,他想“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但在诗人生活的世界,每一条河每一座山都有名字,尽管它们并不是全部“温暖”。这样看来,海子所说的山河并不属于现实世界,也许是他“创造的那个世界”(或是他即将去的那个世界)。这样,海子就可以如愿以偿的“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名了。也可以“喂马,劈柴,周游世界”,有一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房子。而且“只需”关心粮食和蔬菜(而不是其他的东西)。在这个世界里,海子就可以象他设想的那样――“做一个幸福的人”。而这一切,只需“从明天起”(“明天”不是一个特定的时间,而是一个“时间的概念”)。
海子决定了,“明天”就去“那个世界”,去实现自己的幸福。于是海子“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自己的幸福(因为他此时已经是“一个幸福的人”)。他和每一个亲人通信,不仅是为了让亲人分享他的幸福,也是为了让亲人放心,因为他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所以海子“毫不吝啬”的“为陌生人祝福”,愿他们在“尘世”获得幸福(海子无法获得“尘世的幸福”,但是他不希望别人和他一样,所以在他即将离开“尘世”时,他祝福别人)。并把幸福的闪电告诉自己的告诉给每一个人(也许“幸福的闪电”就是“从明天起”这个决定,而“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或许就是“做一个幸福的人”)。海子在即将去“那个世界”实现自己幸福的同时告诉世人:要做一个幸福的人!
海子走了,但我相信,在那个世界的海子可以“面朝大海”,静待“春暖花开”。他想做“一个幸福的人”,就一定可以幸福。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读后感(专业15篇)篇二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读起来让人亲切,温暖,即使不知其意,这或许是初味吧!
诗人“幸福”的内容很朴素:喂马,劈柴。也让人向往:周游世界。这里不难看出诗人追求简朴,自由的凡人生活。诗人从明天起要“关心粮食和蔬菜”,难道诗人“昨天”就不关心吗?还是他过着违心的生活,虚伪的浪费着“粮食和蔬菜”?从这里我似乎隐隐现现感觉到了海子那“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心了。
如果前一章在“对自己”,那下一章则是在“对他人”。“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最后诗人还将“告诉没一个人”。这里我记起老师的话:这首诗是海子的“绝命诗”,诗毕后,他就走了。依此说,这是诗人的“遗书”,诗人从明天起才能与亲人通信,或许海子的“亲人“都在在另一片幸福的土地,又或许诗人生前是孤独的身影,世上没有人理解,他已经没有了”亲人“。诗人追求幸福的生活,他明天就要实现了,他”将告诉没一个人“,他是多么快乐啊!
最后一章时,诗人已沉醉在了幸福中。诗人要“给没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不管是“陌生人”“我”都为你祝福,诗人祝福“让我不幸福的地方的每一个”,愿你前程灿烂,爱情完美。如果诗人有不中意的“亲人”在世,可见诗人并没有忘记“亲人”,还叫他们别“难过”,我很幸福;也祝福你。诗人虽然对这个“昨天的地方”充满“不幸福”,但诗人坚信:我虽然不能,但你能获得幸福。诗人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也只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才能获得幸福。可见海子也是“不凡中的凡人”;大海是“博大,深邃的”,诗人向往;诗人追求温暖的春天,在春天“我”才开放。
诗人也许有太多的情感需要表达,有太多的情思需要抒发。也许生活压累了诗人,或许诗人太向往幸福。但不管如何,除去所有的情感碰撞和艺术上不可言传的意,《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只是诗人的理想或期望。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读后感(专业15篇)篇三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谁也无法读懂海子。
爸爸在网上看海子的诗,我在无意中看到,有人说:有意思的是,20年来,不同时期、不同人群的阅读接受的差异,使得这首诗也如同一面小小的棱镜,折射出当代社会文化的变迁。
那时,我忍不住去看。才知道,这诗的确是像那人说的,我的理解是,海子外界的清新和自然太会让诗人产生去拥抱它的冲动。像别人说的:如李白一样周游名山,即时行乐;如陶潜一般守着自己的几尺小地,怡然自得。他甚至为自己今后的生命做好了一切打点:以劳动来愉悦自己和别人。
我不能像别人一样读的很深,爸爸从网上的一句话来总结:在美国的林语堂说过这样的一句话:“生活是一场大闹剧,每个人都是其中的玩偶。”而海子走出这场闹剧,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至少他完成了生命的绝响,至少他摆脱了自己如玩偶一样被生活操纵的命运。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读后感(专业15篇)篇四
我总觉得海子是一个很特别的人,不说别的,有几个想自尽的人会选择卧轨自杀?在我眼里,海子不仅是个扑朔迷离的诗人,更是最接近灵魂的人,他好像能感受到一般人感受不到的东西。百度一下,一句“他是中国90年代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概括得多么简洁明了啊。
通读全诗,给我感觉特别清新温暖,通过查阅资料,不禁让我有了个疑问,为什么在写完读来如此温馨的诗后诗人便卧轨自杀了呢?带着疑问我又细细品读全诗,发现“从明天起”这四个字出现了三遍。我想,诗人把美好的愿望都寄托在明天,是因为他觉得现在的灵魂受到了束缚吧。慢慢感受,温暖之意不再,悲伤和忧郁却扑面而来,他不满意现在的生活,他无法解答他脑海中的种种困惑,他内在发生了种种分离和矛盾,他无法解脱、无法释然、无法赎回自己原本自由的灵魂。全诗都是将来时,他盼望解脱,可又无法逾越心中的那道道坎。他想要过的是没有尘世纷扰的生活,超脱的生活,理想中的生活。诗的最后一段,他把美好的尘世的祝愿都给了人们,他自己却无法接受现代生活的喧嚣,只是一味地保持着坚守自我的姿态。于是,他不堪内心的追问与拷打,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我作为一个现代人,也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和乐观主义者,我无法完全理解他的心境。但是我明白,一个深深陷入精神泥沼的人是很难找到出路的。他思考的孤独感和焦虑感让他一步一步越陷越深,最后导致自杀也并不奇怪。
我喜欢海子的诗,但我希望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乐观的,积极向上的,就像向日葵总是朝着有太阳的地方微笑,热爱我们的生活吧,它来之不易。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读后感(专业15篇)篇五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读这首诗已经好久了,不知道为什么,写出这些幸福诗句的人往往是并不让人感到他过得很幸福,起码我知道,在写下这首诗后三个月,海子就被火车碾碎在山海关轨道冰凉坚硬的石块上,血肉成灰了。
在学校的课上听说过海子,这位在死前一直在我母校工作的诗人,平常给人的印象确是“沿着墙根灰溜溜地走过”的一个普通人而已。但其貌不扬的外表竟能写出最张扬、炙热的诗句,实在弄不懂在他瘦弱的身体包裹着什么样的心脏。或许那不是一颗心而是一座火山吧,脆弱的地表压抑不住,始终要喷薄爆发出来,开始是通过笔尖一点点流出生命的熔岩,然而能量太大,火焰太盛,笔管又太细,放佛如同练功走火入魔般,霎那间,山崩海裂,激涌而出,一切的一切,来自泥土,最终又重归泥土。
阅读这样一个人的幸福实在有些困难,他的眼睛,总是刺破碌碌尘世的迷雾,追寻那些绽放于天地宇宙间最不可思议的事物,我们没有这样的能力去追问这些远离凡俗的秘密,更多的是像在探讨之前引述圣经,让这首诗做为指引,让我们不要忘却属于我们的那些平凡的幸福。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读后感(专业15篇)篇六
一个阳光明媚得陶醉人心的早晨,我骑着小车,唱着小曲儿,又一次来到了书店。
在小说类书架那儿浏览时,一本书的封面将我的目光勾住一个纯情少女趴在窗台上,窗外是水天一色的大海,海的那边是春暖花开的世外桃源。真是美得难以言表,我内心深处也想成为那位少女,也想得到大海的青睐。
翻开书,我走近了作者海子,他是一位渴望恬淡、悠闲的生活的'作家。
在他看来,人要学会面朝大海,忘记浮夸的生活。现在的人越来越迷恋钱权,而海子却选择到海边的小木屋里,每天倾听悦耳的海风亲吻海水的声音,偶尔还会有几只海鸟停在窗边与他细语,陪他玩耍,他的心中一片澄净和安然。
在他看来,人要学会面朝大海,忘记人生的失败。海子曾经失败过,也曾经几度要放弃写作,但一次无意的旅行让他立马摒弃了这个愚昧的想法。当他面朝大海,将心扉敞开时,很想用笔写下这美丽的一切,可爱的鸟儿和晶莹的海水。于是他便整装重发,用心灵记录下了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
在他看来,面朝大海,将心置于这天地间,才会发现所经受的压力根本算不上什么。可以到海滩边等待潮起潮落,将心灵彻彻底底地清洗干净;可以悠闲地看几只虾的征途,给它们设置点回家的障碍,当它们认输后选择另辟良道时,你可以骄傲地大笑几声;可以躺在沙滩上,与沙子、海水和虾蟹来个亲密接触……面朝大海,压力会烟消云散。
在他的笔下,最让我难忘的便是海边的阳光了。海边的阳光,简单而又单纯,一笔一画,一丝一缕,清晰可见。它从沙子间的缝隙中渗漏下圆润的心事,不必去猜疑;它从海面上反射,直抵我们敞开的心扉,宁静而淡泊;它在海子的屋顶缀满生活的清香,用双手将生活的音符奏响。
已近正午,我恋恋不舍地放下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来到书店外,抬头舒展颈部时看到了天空春暖花开,而花丛的尽头竟是一片晶莹宽广的海。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读后感(专业15篇)篇七
海子的诗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备受人们的喜爱,甚至还作为了高一的选修教材内容。全诗轻柔而淡泊,读来心头暖暖。那童话般的意境,那明丽、恬静却充满活力的田园生活,让人仿佛远离了尘世的喧嚣步入了一个“世外桃源”。
海子顾城的故事让人感叹,让人唏嘘。他们给我们造就了一个个诗的天国,却在红尘俗世中把自己禁锢起来,孤独而脆弱地生活着。其实在熙攘的红尘里,谁都不可避免不会有些许挫折与磕磕碰碰,更夸大一点地说,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面对痛苦与烦恼,心态才是最为重要。想它一次说它一遍,则是增长几分;与其如此,倒不如慢慢学着释放。卡耐基不是有语道“决定自己的幸与不幸、快乐与否的,不在于你是谁,你在哪里,你在做什么,而在于你怎么想”?在我们的生活中亦有一句俗语“好死不如赖活”!既然要幸福,既然要好好的活着,能指望着的,只有自己。因而在人生的旅途中,当我们遇到生命中一些不能承受之轻时,应学着不时地调整自己的心态,走出心灵的篱笆,走出人性中灰暗的一面,因为旅途的突破取决于我们自身的突破。当一根刺扎在你手上的时候,不是想着疼痛难受,而是微笑着说:还不错,幸亏没扎在眼睛里;当你穷困潦倒时,不是想着自己是如何落魄,而是微笑着说:虽然比不了前面,但不如我者甚众。心无所往,又无所不往,于此,虽然做不到“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的境界,但至少我们在磨砺中却学会了于荒凉中寻找风景,于黑夜里寻找光明的方法,让自己的那片天空始终沐浴在一片明朗之中。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读后感(专业15篇)篇八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便痴迷于这首诗中所描绘的是生活情景简单,平凡,却赋有诗意仿佛是一杯淡淡的茶,光是那挥不去的香便足以引我进入自由的梦的空间于是,心情便在那时刻变得悠然自得起来了!
我总觉得,人活着,平平凡凡便是幸福!依稀记得,六七月份的天说变就变,但戴望舒雨巷中的姑娘却不曾改变!一柄油纸伞,一条悠长悠长的巷子,一个丁香般的姑娘!近了,近了,终于擦肩的一回眸闪过!
这情景是常发生的,是多见的,也摆弄可以称得上平凡了可是,为什么,我的脑海中却可以清楚的回想起姑娘的笑,耳边也可以有数不尽,渐远的脚步声呢?戴望舒描绘的是很平凡的一个情景,却可以让我这么个半懂不懂的丫头记忆清楚,遐想千篇这,也许就是平凡中的不平凡吧,再简单的故事把握在不简单的人手中,也可以变成音符,动起来!
暗暗祈祷着,希望我也可以做一个活在平凡中的带着那么点儿不寻常的人吧!生活因简单平凡而赋有诗意!
外婆的膨湖湾,一年四季,温暖如春河边的芦苇,一丛一丛,沙滩上的伙伴,一群一群,笑着晒太阳远远望去,外婆在那边洗着衣服,时不时的抬头,一束慈祥的光闪过,扫过老人脸上的皱纹,于是,皱纹都笑了!
慢慢地回味着,意犹未尽!其实生活总是那样,神气而又少了些魔法,会哭,会笑,甚至还会诉说,至于说了些什么,那就要看倾听者听到了什么!
我还是我,一个丫头,望到了南山的菊,望到了巷中的丁香女,望到了膨湖湾外婆的笑渐渐地,我也望到了我的是生活,一片田野,一间木屋,一只忠于我的狗简单平凡赋有诗意!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读后感(专业15篇)篇九
一座面朝大海的房子视野开阔,视野开阔的环境人的心胸会开阔些。
春暖花开的时节莺飞草长,自然界活力勃勃处处充溢活力,人的心境就会开朗很多。
特别盼望这两样阐明他缺!心境忧郁憋闷。
和每个亲人通讯,是我们应该经常做的,当然短信电话也差不多啦。
专门想起要做这件事阐明此人需求沟通,盼望沟通,换言之,十分自闭。
祝愿他人的通常是希望本人也取得的。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暖和的名字-----诗人盼望暖和。
生疏人,我也你祝愿-------诗人盼望给于。
愿你有一个绚烂的前程-------诗人感到迷茫。
愿你无情人终成眷属------诗人孤单。
愿你在尘世取得幸福------诗人心底能够疑心在尘世基本不能取得幸福。
结论:这个诗人十分的忧郁。
不理解海子这团体,十几年前看见这首诗就十分喜欢,觉的画面很美,还专门画了一副画,一个长头发的女孩子牵了一匹黑马,在沙滩上漫步,天空挂着一弯彩虹,女孩子穿着粉白色的长裙,披着白色的大披肩,是春天的装束嘛,春暖花开,哦,呵呵。
拓展阅读。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读后感(专业15篇)篇十
这星期,我读了海子的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感悟非常之强烈,我的感觉,海子是一个破朔迷离的,几近疯狂的诗人,他是中国90年代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这个对他的评价再合适不过了。
阅读全诗,都是温暖,欣欣向荣充满朝气的样子,可谁又曾想,这是他患抑郁症最严重的时候,当他写完这首诗后没多久,就卧轨自杀了。就是这样一个已经接近死亡的人,竟写出这么美的诗句“我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我们所有人都向往的生活,仔细品读完全文,我发现这首诗有很多次出现了“从明天起”诗人把所有美好寄托在明天,是不是他的今天很痛苦,在幻想明天的美好,也有可能是在幻想天堂的美好,无时无刻都想去天堂。人间已经没有任何留恋。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读后感(专业15篇)篇十一
第一次读海子这首诗的时候,心里有什么东西立刻被融化了。有一些很温情很温暖的小细节浮上了心头,心被温热了。很大很大的温暖包裹着我,让我心安理得。
简洁的东西总能够更深入地感动每一个人,比如海子的这首诗,看着他简单而美丽的幸福,我感动得想哭。没有华丽张扬的辞藻,没有无聊的故做深沉或呻吟,淡淡的.、一字一句的叙述着。
在诗里,我几乎看到了海子明亮的笑容,露出他白净的牙齿,对我说:“从明天起做个幸福的人。”这个明净单纯似孩子的海子这样固执地守着他美好而质朴的小幸福――他要“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呵呵,多么可爱的固执。他又张扬着他的小幸福,就象他在诗里说的那样“和每个人通信”、“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这是一个被所有温暖包裹的孩子。他善良、他纯洁、他小心翼翼,他还开心地对每个人微笑并祝福他们。
面对着大海,海子要开始幸福的生活了!我看见他在海边,不停地唱着动听的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两个人的世界,可以是朋友,可以是仇人,可以擦身而过,但如果他们相爱了,结果只有走上灭绝的命运。
就像飞鸟恋上鱼,拼命想厮守在一起却是害了对方,毁了自己,然而越是天差地别的两个越能互相吸引,越是困难阻碍的环境越是奋不顾身。
大海是海子诗中的核心意象,广阔浩荡,心旷神怡,生机勃勃,是安魂之乡,是搏斗之乡,是理想之乡,是海子作为“海之子”的精神归宿,是他可以找到真正的幸福感的地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当然是一种海市蜃楼,然而这是海子所能感受到的一种明丽的幸福感受。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读后感(专业15篇)篇十二
回到这首诗的本身来说,它丝毫没有颓唐、堕落的`痕迹,诗歌透出的全是幸福和美好的气息,可是,结果却是那么的出乎意料,让我的思想和心灵来不及躲闪„„这首诗共三章,第一章是虚构了一幅自由独立,远离尘世喧嚣的生活图景,一股清新潮润的气息铺面而来,那样悠闲惬意的生活或许是每个人都向往的,他一开始就把我带进了一方净土,在这样的环境里,我可以摆脱尘世的束缚,张开想象的翅膀,在只有属于我的天地里翱翔。接着,这首诗两次说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都表达美好的情感,在人生观、价值观上既有肯定世俗生活,又不甘于堕入尘世成为俗人。诗人始终心怀始而热情开放,始而收合封闭,收张自如。这首诗在清纯、明净、世俗化的背后蕴藏着某些复杂性、矛盾性的东西。“面朝大海”本来是面对空旷、虚无,但海子独具慧眼,竟然看出了“春暖花开”,“春暖花开”是诗人的心画,是梦想的温柔之乡,寄托着诗人无限渺远的情思遐想。
一直以来,孤独寂寞是人类一个永恒的话题,是一个无法回避,必须正视的问题。海子选择了自己忍受这种莫名的、不可排除的孤独和寂寞,却把幸福给了他人,这就是他,一个让人捉摸不透却让人景仰的北大的诗人。
我觉得,海子的抒情短诗具有一种超越时空和侵入血液和灵魂的巨大力量,加上其身世经历的悲剧性,更促使了其短诗的不朽。可以这样说,海子的离去,是中国现代诗坛上一颗巨星的陨落,标志着中国当代诗歌纯粹歌咏时代的终结,直至今天,我也没有看到比海子这首抒情诗更纯粹的抒情诗出现。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读后感(专业15篇)篇十三
粉红色的书皮,给人温馨感的书页,让人想起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依旧是在绚烂的水粉色融入澄澈的梦。
寂地的绘本总是给我莫名的安慰。有时会在想着,她是否也在寂寞地盛开着。她说:“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幸福的道路。”这样的人,仰望着摩天轮仰望着幸福,是她在黑暗中打了一束爱的流光,让人看清前进的方向。
故事让人心静静的思考,忘记了时间的过往,自己也仿佛停留在那些春暖花开的日子,那些抱着气球眼神纯纯的孩童,那些相信童话寻找四叶草的人们,那些为爱奔波等待的人们。所有的一切都用爱做背景,永远不会褪尽铅华。
书的封皮上有许多鱼,我想起这样的语句“鱼是很单纯的动物,这家伙住在水里,一辈子不哭”就突然很想落下泪来。封面上朵朵的花瓣让我想起那一季一季盛开的桃花,那一年的桃花,它是落寞的绽开着,还是早已腐坏?花儿为谁绽放,花儿为谁枯萎,都是她意犹未尽的思念,所有看见的看不见的都在眼前。
最感动的是hidemyheart,她说:“幸福不一定是我们笑得很灿烂,悲伤不一定是嚎啕大哭,其实在这旅途上,总有感动和收获。所以我很快乐。上帝在创造耶路撒冷的时候,把世界上百分之九十的痛苦给了那个地方,但同时也把百分之九十的幸福给了它。因为上帝偏心地宠爱它,就给了它爱恨强烈的绚烂的生命。
最后,她用这样的话送给大家:“我能了解你是如何的灰心,但请在最后不要灰心。”也希望每个人,在阳光下回头看看,对过去的一切都释然,然后,找到一个巨大的幸福。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读后感(专业15篇)篇十四
无数个烦闷的夜晚,总会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引导着,让我跨入一个相同的梦境。没有暴风骤雨,没有电闪雷鸣,但空气中总有一种粘稠得化不开的抑郁,像无数张蜘蛛网同时将世界洪荒密闭,纵有盘古开天辟地之力,也无法逃离。在这时,总有一双手,将我轻轻托起,带我飞行。身下是高峰险峻,水流湍急,时而路遇深涧,云烟四起……沿途之险峻令我无心观赏,于是闭上眼,忍受着身旁的乌烟瘴气。不知过了多久,我被轻轻放下,我强掩心中的忐忑,小心翼翼地睁开眼睛,眼前是大海,辽阔坦荡,蔚蓝清澈,深不见底,一群海鸥在海面上轻轻划过,没有留下一丝痕迹。刹那间,心头的乌云四散而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常常不由自主地感叹,造物主的神奇。将原本寂寞四处弥漫的荒野之地,变成了美丽人间,有千山万水,森林湖泊,还有广阔海洋。最爱的便是海洋,不是因它的风景秀丽,也不是因它的气候宜人。有一个词,将我对海洋的感受概括得淋漓尽致——海阔天空。爱海洋,只是因为它的广阔大气。
小时候,很爱海子的诗,尤其是那句“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那时,并不了解作文海子,只是单纯地通过这首诗,揣度他的个性,那时固执地认为,他必是一个坦荡开朗、豁达幸福的人,后来,不知是通过什么方式,我知晓他居然选择卧轨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不禁愕然,而又过了些时候,我得知他的自杀仅仅在写过这首诗两个月之后,当时的心情恐怕不能用愕然来形容。我不解,可以写下这首诗的人,怎么会用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在这首诗里,我看到的是温暖、是幸福、是祝愿、是善良、是豁达……“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说出这句话的人,却最终看不开这个世界、看不透这个人间,或者他完全看透了、看开了,因此也就无畏生死,无分得失。可无论是哪种,结果都令我无法接受,诗中是摄人心魂的温暖,而现实却是沁人心骨的冰冷。但无论怎样,我依旧欣赏诗中的那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其实,有时候,人真的需要那一种大气,即使没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也应该拿出包容的品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像海包容一切污秽与黑暗一样,包容身边的缺陷与不完美,用海一样开阔的胸襟,看待生活的美好与丑恶,当生命中遇到无法愈合的创痛时,当生命被一条无形的绳索牢牢缚住无法解脱时,闭上眼,深呼吸,触摸到海的灵魂,将心中的冰山融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读后感(专业15篇)篇十五
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非常熟悉的诗,在徐涛老师的演绎下,变得更加温情,从第一句起,就直入人心。有时候一首诗是需要来自音乐、声线、氛围、画面、表情的共同渲染才能够得到再度升华。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巧妙地运用了“我”的角度,从“我”的视野去审视一种画面,最后再落到“你”的上面。似乎是依依惜别,又似乎是默默祝福,似乎是大隐于市,又似乎是驻扎在人群。这也许就是诗的魅力吧,没有什么套路,只有无限的遐思,每一次品读,都有每一次的不同感受。
作者是属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的“一代人”,亲身经历了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扼杀物欲、只讲精神,到80年代末期的摒弃精神、物欲横流的社会转型过程。面对现实,理想主义者的作者困惑了,希望破灭了,觉得不能“诗意地栖居于世”了。同别人盲目沉醉于物质生活享受的幸福感比较起来,他更多地感到来自内心分裂矛盾的痛苦。这篇诗歌便是他人生痛苦体验的结晶。
这首诗的创作契机也有可能包含”情诗“的成分,“大海”也可能有具体所指。海子在去世之前一段时间里,与已经分手并移居深圳,还打算移民海外的初恋女友保持着友情性质的通信。据此推测,这一“大海”意象,应与对海边的深圳或太平洋彼岸的初恋女友的想象有关。
这首诗以朴素明朗而又隽永清新的语言,唱出一个诗人的真诚善良。抒情主人公想要做“一个幸福的人”,愿意把“幸福的闪电”告诉每一个人,即使是陌生人他都会真诚的祝愿他“在尘世获得幸福”。诗人想象中的尘世,一切都那样新鲜可爱,充满生机与活力,字里行间透出积极、昂扬的情感。整首诗乍看是以淳朴、欢快的方式发出对人的真诚祝愿。
大海是作者诗中的核心意象,广阔浩荡,心旷神怡,生机勃勃,是安魂之乡,是搏斗之乡,是理想之乡,是作者作为“海之子”的精神归宿,是他可以找到真正的幸福感的地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一种海市蜃楼,然而这是作者所能感受到的一种明丽的幸福感受。这个题目的意蕴张力在于,它将人们现实中的思维定势扯得七零八落,然后万花筒式地重组,用自己强烈的主导意念使它明丽起来。当然,花应该开在炎热的土地上,作者却让他固执地(“我只愿”)开在自己的幸福之海上,开在自己的理想的追求中,现实中的一切(“喂马,劈柴,关心粮食和蔬菜”),只为了养活自己的躯体,以使自己的心能够跳动,使自己的想象能够飞扬。
全诗有两套系统。一套系统是由“喂马,劈柴”开始,经由“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到“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结束。作者通过自己的描述,将明天的幸福生活降低到俗世生活的最低限,点明了今天的生活太为世俗繁琐所羁绊了,主要讲营造幸福生活所做的物质层面的事。全诗末尾一句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这套押韵系统的一次遥远的回响。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句诗就外部意义而言,可以视作这套押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把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内部意义的探究与分析,十分显然,“面朝大海”与 “春暖花开”这两个短语也是存在押韵关系的。这套押韵系统以日常生活的画面的精心描绘,揭示了一种较为朴素的愿望与真挚的情感。另一套系统由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开始,到“愿有情人皆成眷属”结束。这套系统承上启下,既是对第二小节中“告诉他们我的幸福”的承继,又是第三小节倒数第二句的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的先声。它所抒发的是抒情主人公的美好愿望与博爱的胸怀。
这首诗的第一段,全部是述说“我”;而第二和第三段,也就是第二部分,全部是述说“我和他人”。第二部分第一句是“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从这里开始, “我”的沟通范围不断扩大,从亲人到每一个人,到每一条河每一座山,最后到陌生人,随着范围的扩大,否定性和矛盾性逐渐渗入诗歌,直到最后形成“祝愿”与“只愿”的对立。他给熟悉者通信,给陌生者祝福,目的都是希望他们幸福,和自己一样的幸福,如果幸福的形式不同,但幸福的体验应该是一样的,所以最后一句,海子表达对自己所感受到的幸福的绝对自信。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两个部分的总结,一个是对“我”的生活和希望的总结,一个是对“我”和他者之间关系的总结。在第一段结尾,“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显得积极乐观,在整个诗句内部没有否定性的因素,这所房子令人陶醉,她装满幸福,朝向广阔的海,她的温度是春天,面容是鲜花。作为第一部分的总结,这一句勾画出明天的“我的幸福”。当只涉及“我”的时候,“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与世俗生活是和谐的,亲密的,它们共同构成我的幸福,我的幸福既有喂马、劈柴、关心粮食和蔬菜,也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第二个部分,当涉及到我在“世界中”与他者关系的时候,就出现了某种分裂,他人与我形成了某种对立,在这种对立中,“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不能与世俗生活和谐一致,反而成为“我”离开世俗生活之后的庇护,是“我”最后的立足之处,最后的温暖、最后的安慰。因此,“我”的矛盾是因为出现了他者,在他者出现之前,明天都是和谐美好的。
全诗所有句子的主语都是“我”,一共有五个,而且每一段结束诗句都是以“我”开头:“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将告诉每一个人”,“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三句诗表现了三种不同的状态,我从拥有,到告诉,再到回归。最后一段的“春暖花开”与第一段构成了一个循环,幸福从我的天地出发,逐渐去拥抱外面的人和世界,然而,最后还是回到我的“大海和春天”。在第一段,“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我的世界的状态,是满心欢喜的总结,而在结束时,它成为我的最后一片天空和立足之地。当我试图把春天的温暖播撒给世界的时候,突然发现,我的阳光只有我自己才真正需要。整首诗歌,主语全部是“我”,主体间的交流是缺失的,我向外传递,放光,撤回。这一切都是我自己的想象、动作和表情。从诗歌的第二段开始,诗歌的主题词就是交流,从告诉到祝福,然而,一切都是单向的,只有“我”,没有主体间的对话,甚至没有对其他主体的想象,因此这个世界是陌生的。
诗歌的最后一段,“陌生人”是一个有趣的称呼。陌生人本来也属于第二段中的“每一个人”,从语义的角度,他们是同样的人,然而却与“我”构成了两种不同的关系:一种是要传递幸福的每一个人,另一种是“也为你祝福”的陌生人。他们既属于我的圈内,同时又在圈外,形成某种含混。我试图告诉他们我的幸福,让他们进入我的圈内,但是最终,在我的心灵中,他们依然只属于圈外。“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根据本弗尼斯特的语言学理论[9],“我/你”是交流的基本结构,有我与你,就有交流。然而在诗歌中,这个交流却被“陌生人”的称呼破坏了。日常生活中, 我和你在交流之后,就不再是陌生人。在这里,“我/你”始终保持陌生人的身份,也就意味着交流的未完成。而且,每一位面对诗歌的人马上都被纳入到“陌生人”的称呼之中,成为受到海子祝福的“你”。如同“你”这个字一样,陌生人也是表现“相互性”的词,当海子称呼“你”是陌生人的时候,实际上也是把自己作为“你”的“陌生人”,把自己作为所有人的“陌生人”。陌生在交流和祝福中凸显出来,这不是日常生活中拉近距离的祝福,它表明了不同的愿望和价值。
在时间上,这是一首从明天开始的诗歌,三个诗段第一句都是祈使句,祈使的对象都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是向自己发出的召唤,诗歌的开始就是站在明天的角度召唤自己的行动,召唤自己的幸福和世界的幸福。这首诗的前面两段的动作都是属于将来的时间,而在第三段,则进入了当时。前面两段的祈使句都是具体的动作,“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以及“和每一个亲人通信”,这都是“我”规划中的动作,第三段的祈使句却使诗歌进入想象性行为,为山河取名,这不是需要“明天”完成的动作,在“我”写下这句诗的时候,取一个温暖的名字就已经完成。同样的,祝福和愿望也是所想即所成,都是在想象的同时完成,而不再需要“明天”。诗歌从明天开始,却走向了今天,当最后说“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时候,我回到了我的心灵的现实。我真正能够愿望,能够得到的只有那“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房子,那是只住我一个人的房子。诗歌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完成了一个循环,空间上走向外面的世界,最后回归自己的小世界;时间上从明天走向今天。在这个空间扩散的过程中,诗歌中的时间无可奈何地失落了,本来属于明天的世界转变为在空间上不可及的世界,一个不可能的世界。时间被放弃。时间向空间的转换在这首诗最重要的句子也表现出来。“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结构和语义上分析这句诗,“面朝大海”和“春暖花开”都是对房子的描述,用面朝大海修饰房子很普通,然而春暖花开是非常奇特的,因为它本身是对时间的描述,而不是对空间的描述,春暖花开本身是一个时间中的过程,而不是空间中看到东西,因此当人们说春暖花开的时候,并不表明他所看到的花朵树木,而是表达季节的来临。在汉语中常用的说法是“待到春暖花开时”,这是对时间的叙述,但是诗人却用季节来形容一所房子,使这个时间凝固在空间中,时间空间化了。
诗歌第一段的动词是行动,第二段的动词是告诉,第三段的动词是祝福(愿望)。三个诗段的开始都是祈使句,是愿望和行动的结合,然而到了诗歌的末尾,则只有愿望: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动词的角度分析,“我”从行动回归到愿望,从“做”一个幸福的人,到确认当时的状态——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在最后放弃了行动,如今天一样,我拥有心灵的美丽,却没有尘世的幸福生活。诗人放弃了“明天”。不少批评家在评论中,强调“明天的幸福”意味着今天的不幸福,例如杨文军在《忧郁的海子,忧郁的诗》中写道:“所谓‘从明天起,做个幸福的人’,是一个反讽的陈述句,意即现在并不幸福,‘明天’也仅仅只是一个渺茫的时间指向。”这些评论是有道理的,然而诗歌所表现的更加复杂和隐秘。事实上,无论是今天的春暖花开,还是明天的周游世界都是精神想象之境界,而人的幸福也并不总是一种持续的状态,总是处于对昨天的回忆,对今天的感受和对明天的期盼之中。对明天的向往固然意味着对某种对现实的否定,然而也闪烁着幸福的希望。这首诗真正的哀伤之处,不是述说当下的不幸福和对明天的寄托,而是对明天的放弃,“我”最终感受到我设想中的行动对于世界没有价值,甚至于想象中也不再有我的行动的位置。“只愿”是一个肯定,对当下的肯定,然而这个肯定是以对明天的否定为代价的。诗歌的第一段是对明天的肯定,“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隐含对今天的否定,在诗歌结束的时候,“只愿”是对现实的肯定——隐含对明天的否定。如果说今天的不幸福是令人惋惜的,那么对明天的否定才是真正的悲剧。明天作为照亮今天的一束光,在诗歌中如闪电般逝去,它不能温暖这个世界,不能温暖陌生人,也不能照亮我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