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教案有助于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想要编写出一份好的一年级教案,除了充实的知识内容外,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教案要点,供大家参考。
小学数学一年级数学以内的加法教案范文(23篇)篇一
教学目的:
使学生通过实物的辨认,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能识别这些形体。
引导学生认识相应的图形与名称,初步认识这些形体的主要特征。
教学准备:积木玩具、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合作交流。
1、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说出图上意思。
2、分一分,帮助学生把积木按形状分成四类:
3、假如学生把长方体和正方体分在一起,圆柱和球分在一起,要先肯定是对的,然后再引导可以细分。
4、看一看,摸一摸:感知每类形体的特征,在这基础上再抽象出相应的立体图形。
5、教学各形体的名称。
6、感知认识:(1)可以由老师说名称,学生拿出相应的形体。
(2)也可以由老师拿出形体,学生说出名称。
二、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1)通过实物和图形的连线,联系生活中的物体,加深对不同形体的认识,并通过举出实例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2)让学生说出在生活中和它们相似的朋友。
2、“想想做做”第2题。
观察图里的物体可以分成几类,再独立地数一数、填一填,然后交流。
3、“想想做做”第3题。
第(1)题,可以填一填,再相互交流。
第(2)题,只要求口答,不必进行书面回答。
三、总结拓展。
四、能力检验:练习与测试。
小学数学一年级数学以内的加法教案范文(23篇)篇二
1、经历整理书包的过程,明白分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2、通过大量的时间活动,体会分类这一数学思想存在于我们身边。
3、初步培养有条理、有序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能按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体会分类标准不同匪类结果也不相同。
教学难点。
学会按不同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具)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红、黄蜡笔和水彩笔。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
二、整理书包,学习别人的整理方法。
三、练一练。
1、与老师对话,看图片。
2、根据老师的问题提示,自由对这些小动物进行分类。
3、汇报分类结果。
按退的多少分。
按生活习性分。
按拿花的颜色分……。
大声回答老师:有信心。
1、整理书包。
把书包里的物品都放在桌面上,想想它们的用途,再想想如何方便平时取用。
2、积极汇报。
我的书有大、小两种,我就把它们分成两类,文具盒、水彩笔、学具核分为一类。
我分了五类,课内书是一类,作业本是一类,练习册是一类,课外书是一类,文具盒、学具盒、水彩笔为一类..
3、小组讨论交流:这两位小朋友的分类标准分别是什么?他们这样分各自有什么好处?
4、踊跃上台进行操作。
两名学生按颜色分类。
三名学生按长短分类。
1、独立观察,汇报分类标准和结果。
2、独立完成,自由分类,全班汇报交流。
2、图上都有哪些动物?它们各有几条腿?生活习性怎样?分别拿着什么颜色的花。
3、组织学生汇报分类结果。
1、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活动:整理自己的书包。
巡视,适时个别点拨。
2、组织多名学生汇报整理方法及结果。
3、出示教材主题图,引导:你能看出图上的两位小朋友是怎样整理书包的吗?
1、出示第1题图,提问:有几种分类标准?可以怎样分?
课对学生进行必要指示。
创设生动活泼的情景,让学生分类,初步体会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相同。
整理自己的书包,经历不同标准下的分类过程,体会统一标准下的确。
定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巩固新知,进一步体会不同分类标准下结果的多样性。
四、全课小结。
自由谈这两节课的收获,全班交流。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形成知识体系。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整理书包。
给动物分类:根据腿的多少分;根据生活习性分;根据拿花的颜色分。
给红、黄色的蜡笔和水彩笔、粉笔分类:根据颜色分;根据长短分。
备注:
小学数学一年级数学以内的加法教案范文(23篇)篇三
教学目的:
1、巩固5、6、7以内的加、减法,有关0的加、减法;
2、一方面重视加、减法含义的理解,另一方面注意让学生正确地进行计算;
3、使学生对数学的体验更深一些,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逐步培养发现、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小黑板、圆片、挂图等。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二、计算练习。
1、第1题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加、减法口算。指导学生做数字卡片,在小组活动中练习。
2、第2题从几号房子里抽出的卡片,算式的得数都是几。根据得数说出其他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培养学生逆向思考的能力。
3、第3题要注意计算的正确,不宜提速要求。计算后,要了解学生都算对没有,及时帮助他们改错。
三、解决实际问题。
1、第4题列出算式后要组织学生交流,对自己的算式作简单的解释,并交流算法。
2、第5题让学生自己确定方法,要求比前面的高了些,可以先让学生说图意,再列出算式,然后交流自己的想法,讨论两题的算法为什么不一样,感知实际问题与数学方法之间的联系。
3、第6题先启发学生提出(1)、(2)两个问题并解决,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启发他们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并解决。
四、找规律。
第7题先让学生看图找出第一行各种形体排列的规律:即按“长方体、球、正方体、圆柱”这种次序重复,再看图说出3个箱子里各是什么形状的物体。第二行让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回答。
五、课堂小结。
六、能力检测。
(小黑板出示)。
3+4=7–1=2+2=4–3=。
7–2=6–0=6–3=0+4=。
小学数学一年级数学以内的加法教案范文(23篇)篇四
1、从活动中体会加法交换律,培养学生数感。
2、使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能看图列出两个不同的加法算式。
3、能熟练计算5以内的加法。
4、利用各种游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得数不变。
教学难点。
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问题。
教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设计意图。
一,复习引入。
二、探索新知。
三、课堂练习。
做了。
1、我买了2件衣服,妹妹买了1件衣服,我们一共买了几件衣服。
1+2=5。
2、树上原来有2只小鸟,又飞来了2只,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2+2=4。
3、我家有3多花,妈妈又买回来2朵,一共有多少多花。
3+2=5。
有小孩,有车。
书中有一个小女孩和一个小男孩,小女孩这边停了3辆车,小男孩这边停了2辆车。
一共有多少辆车?
小组交流,讨论,小组代表汇报本小组的学习成果。
小女孩这边停了3辆车,小男孩这边停了2辆车,一共停了几辆车?
3+2=5。
2+3=5。
一个同学先看的前面2辆车,再看的后面3辆车。
另外一个同学先看的后面3辆车,再看的前面2辆车,所以列出的式子不同。
1、两个算式中相加的数相同,得数相同。
2、两个加数的位置不同。
3、两个算式加数的位置调换了,但得数不同。
左边有1多花,右边有2多花,一共有多少多花?
加法。
1+2=3。
拔萝卜。
孩子们上节课老师布置的作业你们做了吗?
那我找几个同学起来说一说,在你的生活中,你都发现了哪些加法问题。
注:对于孩子们所提出的有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都应该给与鼓励。
5以内的加法(板书课题)。
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翻到24页,看着书上这幅图,看一看你观察到了些什么?
你能说的更具体一些吗?
孩子们真棒,观察的非常仔细。
那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呢?
小组合作讨论。
注:在此过程中,老师要进行巡视,可以对个别小组进行必要的指导。
指导学生用完整的语言进行表述,先提出问题,在提出解决的方案和最后的结果。
有不同的意见吗?
问什么同样一幅图,同学们列出的式子不一样呢?
同学们真棒,也就是说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我们可能会列出不同的式子。
但是不管你是先看的前面还是先看的后面,车的总数是不变的,停车场一共有5辆车。
小组讨论。
请同学们看着摆一摆。
根据第一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用完整的话进行叙述。
用什么方法计算?
请同学们自己列出式子。
接着看第二幅图,按照刚刚的方法来做。
看着试一试。
图中的小兔子们在干什么呀?
检查作业,导入新课,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训练孩子看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和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让学生经历观察、计算、对比的过程,初步体会加法交换律。
根据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语言表达能力。
四、课堂小结。
一共有几只兔子?
一共有几个萝卜?
引导学生总结本课。
那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自己列出式子,请同学起来回答。
按照上面的要求做第二幅图。
在老师的引导下,从加法交换律、带0的加法计算等方面对本节课进行总结。
通过总结,加深对本堂课知识的理解。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5以内的加法。
3+2=52+3=5。
3+2=2+3。
备注:
小学数学一年级数学以内的加法教案范文(23篇)篇五
1.让学生初步感知两个或三个物体之间的高矮关系,体会高矮的相对性。
2.掌握比较物体高矮的方法。
3.渗透助人为乐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高矮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比较高矮的方法。
教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一、图片出示,创设情景。
二、引导操作,探究新知。
三、拓展性学习。
四、小结。
学生独立观察,思考问题。
同桌交流。
全班反馈。
集体汇报数数的方法。
学生独立观察,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讨论。
生思考,得出结论不能。
小组交流。
同桌之间开始交流。出示“帮助盲人过马路”情景图。
师:从这副图上你们看到了什么?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现在老师有问题问你们,图中哪些物体高?哪些物体矮?
1、讨论图中什么物体高?什么物体矮?
2、探索比较高矮的方法。
师:谁愿意上来比较高矮?
请一名小朋友上来,大家能看出他的高矮吗?
请各组同学讨论比较高矮的方法。
3、比较高矮游戏。
请一名学生上台和老师比高矮,然后学生自己选择高矮的对象。
小结:注意比高矮,比大小都是相对的,我们比高矮和比大小要用同一标准来衡量。
选用哪个钉子好?
(根据生活经验,厚的木版用长一些的钉子,薄一点的木板用短一点的钉子。)。
哪跟绳子最长,哪根最短?
说一说,比较的方法以及理由。
今天同学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物体有、有短,有人高有人矮,通过小组同学的讨论,发现了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各种方法,真的很了不起。
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
独立完成课后的练习题。
板书设计:高矮。
注意比高矮,比大小都是相对的,我们比高矮和比大小要用同一标准来衡量。
备注:
小学数学一年级数学以内的加法教案范文(23篇)篇六
1、能熟练确定物体的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能有条理地进行表述。
2、培养初步的比较、推理、想象等思维能力,认识位置的相对性。
3、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性。
教学重点。
综合运用“位置与顺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难点。
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关系。
教学(具)准备说一说、练一练的主题图。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
二、师生互动,巩固知识。
1、配合老师进行谈话。
2、看图,先以小女孩为标准,再以小男孩为标准,分别说说他们的前后左右各有什么。
1、先在小组内自由交流,然后全班汇报,有序地说。
2、多名学生发言,说一说自己家中物品的位置关系。
3、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做。
1、同学们,大家到过游乐园吗?游乐园里好玩吗?现在老师就带同学们到游乐园去玩一玩!
2、出示游乐园情境图,引导学生说:你看到了什么?你能用前后左右说点儿什么吗?
1、出示教师图,或根据教室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说说教室里有什么。
2、让学生结合自己家里的情况,自由说说家中物品的位置关系。
3、组织学生做以下游戏。
排队游戏,明确前后关系。
听要求拿放物品,明确上下关系。
正说反做:教师说口令,学生做相反的动作。
让学生拿出文具盒,摸一摸,指一指,说一说它的上、下、左、右、前、后六个面。
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自由发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通过多种游戏训练学生对位置和方位反应的灵敏性。
三、拓展训练。
四、课堂小结。
4、独立思考,全班汇报。
5、看图,全班交流。
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答案:淘气的前面有1个人,后面有2个人。
学生积极发言。
4、出示练一练第2题图,让学生说一说到火车站的路线。
答案不唯一,学生说出的路线正确即可。
5、出示学校所在地的地图,让学生用前、后、左、右、上、下说一说图中有哪些建筑物。
孩子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路线图,发展空间观念。
拓展训练,给不同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平台,训练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教室。
教室的前面有:
教室的后面有:
教室的左边有:
教室的右边有:
备注:
小学数学一年级数学以内的加法教案范文(23篇)篇七
教学目的:
1、能正确地计算6、7的加法。
2、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里有很多计算的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数学意识。
教学准备:学具、挂图、图片、小黑板、卡片。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二、教学例题。
1、通过生活情境和直观图、让学生认识两道相应的加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1+6=76+1=7。
这两个算式都是求一共几个同学,都是把1个同学和6个同学合起来,体会两个算式结果相同的合理性。
2、教学例2。有括号和问号的题这里是第一次出现。理解后,要让学生讨论能列出哪些算式,计算后讨论两个算式之间的联系。还要交流不同的算法,如果能从3+4=7想到4+3也得7,应该表扬。
3、让学生自己摆学具,然后遍题。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6题。先通过摆一摆的操作和直观图,让学生学习其余的一些得数是6、7的加法,再通过学生感兴趣的练习形式,巩固和是6、7的加法计算,以及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课堂总结。
五、课堂能力检测。
(小黑板出示)。
2+5=4+3=3+3=2+4=。
5+1=5+2=1+6=6+1=。
小学数学一年级数学以内的加法教案范文(23篇)篇八
1、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认识加法的含义。
2、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3、能根据提供的情境,提出简单的加法问题并进行解答。
教学重点。
初步感知加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根据加法的意义,正确列出加法算式。
教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激情引趣。
二、探索新知,认识加法。
学生一起回答:铅笔。
学生可能提出:左手和右手拿的铅笔,哪边多,哪边少?
右手拿的铅笔比左手拿的多。
学生回答:对。
学生回答:能。
上黑板表示。
仔细思考提出一共有多少枝铅笔。
小组内交流、谈论,并汇报本小组的学生成果。
学生可能会回答:可以用加法来进行计算。
学生回答:同意。
3枝。
学生写出。
1+2=3。
“=”和“+”
没有。
知道,表示合在一起的意思。
学生一起数。
3枝。
是
等号。
会
加法。
书中的小朋友左手拿了2枝铅笔右手拿了3枝铅笔。
一共有多少枝铅笔。
加法。
2+3=5。
3+2=5。
可以。
三加二等于五。
二加三等于五。
有3个苹果,妈妈又给了我2个,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花丛中有2只蝴蝶,又飞来了3只,一共有多少只蝴蝶。
教师拿出一些铅笔问:孩子们,看看老师手中都拿了些什么?(左手1枝,右手2枝)。
看到老师手中的铅笔,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注:及时肯定并鼓励孩子们提出的问题。
孩子们真聪明,那谁来说说,哪只手拿的铅笔更多呢?
换句话说,也就是左手拿的铅笔比右手少,对不对?
那根据咱们前边所学的知识,你们能用比较简单的方法来表示这种关系吗?
找学生上黑板表示,可以让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还能提出更多的问题吗?
认识加法(板书课题)。
新课标第一网。
小朋友们想一想,怎样表示3枝铅笔和2枝铅笔合在一起是多少枝铅笔呢?
小组合作讨论一下。
老师巡视,可作一些小提示。
刚刚这位同学提出,可以用加法来进行计算,孩子们,你们同意吗?
那1枝铅笔和2枝铅笔和在一起到底有多少枝铅笔呢?
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能用一个式子将它表示出来吗?
孩子们,仔细观察这个式子,你从这个式子中发现了哪些符号?
孩子们真会观察,“+”咱们学过没有?
那你们知道它的意思吗?
这个算式,咱们就称之为加法。
咱们再一起来数一数,老师手中是不是有三枝铅笔。
有多少枝?
那1+2是不是和3相等?
所以它们之间用什么符号连接?
在这个式子中1和2都是加数,3是得数。
非常棒,那以后咱们再看到合在一起的问题,咱们会解决了吗?
用什么方法计算?
现在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翻到第22页,看看书中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
那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注:对于孩子们提出的其他对的问题,要及时给与肯定和鼓励。
用什么方法计算?
那请小朋友们拿出你们的练习本,在上面写出式子吧。
注: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所在。
谁把你的式子写到黑板上去。
有不同的式子吗?
可以吗?
一起读一读。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可以用3+2=5来表示?
对于孩子们所说出的例子一定要给与鼓励。
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及提出问题的能力。
复习前边所有的知识。
引出本课课题让学生初步体会“合在一起”
培养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活动中不断提高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对前面所有等号的概念引出复习。
根据算式找对应的情景,加深对加法的理解,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孩子叙述的能力。
三、课堂练习,加深理解。
四、全课小结。
五、布置作业。
妈妈给了我一个桃子,爸爸又给我了三个,一共有多少个桃子?
加法。
学会了加法。
看着书中的摆一摆,第一幅图,你能用一句话来描述它吗?
用什么方法计算?
自己列出式子。
用刚刚的方法解决第二幅图和第三幅图中的问题。
孩子们,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找一找生活中有关加法的问题。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并且同过此环节深化学生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理解。
巩固本堂课所学。
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认识加法。
1+2=32+3=5。
3+2=5。
备注:
小学数学一年级数学以内的加法教案范文(23篇)篇九
1、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位置,理解其空间位置的向对性。
2、在具体活动中,体验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初步培养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在活动中知道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懂得要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
理解前后的位置概念,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体会由于参照对象不同,前后顺序具有相对性。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
二、探索新知。
三、练一练。
1、知道这个故事的学生起来大声的讲给大家听。
2、大胆想象,说出不同的情形。
3、初步认识前和后。
1、看图,在小组内交流看法,全班汇报,用前和后介绍比赛情况。
3、交流、汇报:
小兔的前面是小松鼠,后面是小乌龟,小乌龟的前面是小兔,后面是蜗牛。
4、积极参加赛车比赛。
踊跃报名参加。
做游戏,说说自己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配合指令全部向后转,再说一说自己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5、看图,独自完成填一填,不会早的及时请教老师或同学。
6、积极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如:
3号车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4号车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1、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指名全班说。
2、看图回答,小红的前面还有3个人。
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并尝试解答。
1、同学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谁来给大家讲一讲。
2、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4、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现在我们来进行赛车比赛。
让5名学生沿教室过道进行赛车比赛。
在某一时刻停下,让其中的学生说出自己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再让其余同学说出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说得越多越好。
如果发家全部向右转,前后顺序有什么变化呢?是怎样的情况呢?
5、小动物们也在进行赛车比赛,咱们快去看看他们的比赛情况怎么样?
6、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你能回答这些数学问题吗?
指多名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决。
1、第1题: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前面是谁?后面又是谁?
2、第2题。
小红的前面还有几个人?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又怎么解答呢?
按照以上的方式做剩下的练习。
通过讲故事、续故事引入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看图获取信息,用前和后进行描述,发展空间观念。
始终让学生在生动的情景中学习新知,体会前后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训练学生提出问题、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前后的认识和理解。
四、数学故事。
出示数学故事主题图,引导学生根据这两幅图讲一个有趣的故事。
要求:讲故事时,要用到前和后。
讲故事,活跃课堂气氛,巩固新知。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前后。
森林运动会:
小鹿在最前面,谁在它的后面?小松鼠跑第几?小兔跑第几?小兔的前面是谁?
后面是谁?小乌龟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备注:
小学数学一年级数学以内的加法教案范文(23篇)篇十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3页例题及“做―做”,完成练习三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号和“=”号,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能通过操作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看图说数字。
2.示图(幻灯片)。
师: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画,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了小熊在打鼓。
生2:我看到了5只小动物在跑步比赛,小兔跑在最前面。
生3:我还看到一只小鸟在喊。
师:这只小鸟说了些什么呢?
教师领读,学生读:一二三四五”……。
如果这一幅图制作成课件,配以动态展现,效果就更好了。
二、探究新知。
1.引题。
师: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这时的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老师反复操作活动片,如右图)。
生1:小狗和小猫赶上了小兔。
生2:现在小狗、小猫和小兔排在一起跑。
生3:原来小兔跑在最前面,现在小狗、小猫和小兔一起跑在最前面。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1只小兔和2只小狗、小猫跑在一起,就是合起来的意思(老师一边说一边用手势表示合起来)。
它们合起来有几只?
生:它们合起来有3只。
师:你们知道这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吗?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认识它。
(板书:加法)。
2.直观演示,感知含义。
师:1只小兔和2只小狗、小猫合起来用数字表示,就是几和几加起来?
生1:1和2加起来等于3。
师:×××同学真聪明!在数学上,1和2加起来,用“+”表示,等于3,用“=3”表示。
板书:1+2=3。
加号等号。
读作:1加2等于3。
教师领读,学生读。
师:我们今天认识了两个新朋友,你准备怎么记住它们?
生1:加号像一个+字架,等号像一双筷子。
生2:我是这样记的:原来就有一横,后来又有一竖,它们合起来就成了加号啦,上下两横一样长,是相等长的`就是等号。
师:同学们的想法形象又神奇。
3.观察画面,体会含义。
让学生看书上气球图。
师:谁来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生:3只红气球,1只蓝气球,合起来有4只气球。
师:与同桌一边说一边用手势表示,并且讨论怎样列式计算。
根据回答板书:3+1=4。
让学生读一遍算式。
4.发散联想,理解含义。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并用加法算式表示。
生1:我妈妈给我买回1个本子,我爸爸又给我买回2个本子,我一共有3个本子,1+2=3。
生2:我们家有2个大人,1个小孩,一共有3个人,2+1=3。
生3:我们学校一年级有3个班在二楼,1个班在三楼,一年级一共有4个班,3+1=4。
生4:我们教室讲台上面有1盏灯,我们座位上面有4盏灯,一共有5盏灯,1+4=5。
三、巩固提高。
1.动手操作。
(1)第23页“做一做”。
学生一边摆一边说,然后一学生上台在磁性黑板上演示。
(2)看算式,摆小棒。
2+11+12+2。
教师出示口算卡,学生用小棒摆,同桌互相相检查。
小学数学一年级数学以内的加法教案范文(23篇)篇十一
会填写未知加数。
填写未知加数的方法。
图片。
1.看盒里有几只果茶?(7瓶)再放几瓶就是10瓶了?(3瓶)你是怎么算的?(从7数到10,还有3个。10-7=3)。
注意几减0还的几。
猜一猜左右手凑10。左右手凑9。
1.观察哪一队跑得快?为什么?
2.你能提出什么算术问题?(两队共有几人?哪一队快?男生几人,女生几人,共几人?
练习10以内加减法口算卡片。
板书:8块糖。
飞机图2块糖。
10-2=88+2=10。
多数学生计算较快。
小学数学一年级数学以内的加法教案范文(23篇)篇十二
1、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环保意识。
2、巩固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
教具准备:数字卡片。
第1题:比一比,谁先爬到顶峰。
小明和小华还要到沙漠里去玩,让我们一起来算算他们的足迹吧。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在集体订正的过程中指名说说其中几道算是的计算方法。
第2题:小游戏,看谁对得多。
1、学生看插图:你能说出这个游戏的规则和做法吗?
学生看图,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理解讲解游戏的规则和方法。
2、学生进行游戏活动,教师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小组。
第3题:
带领学生读题目,再指名说说题目要求,最后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4题:看图解决问题。
1、看图,图中有什么?
2、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3、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4、解决问题。
你知道吗?了解七巧板的由来。
课堂: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小学数学一年级数学以内的加法教案范文(23篇)篇十三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4页例1、试一试,第45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经历练习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假发的含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填写加法算式。
2、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
3、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学会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
4、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产生学习计算的兴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学会解释自己的思考方法和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加法的含义。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些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原来有3人在浇花,又来了2人,一共有5人在浇花。
提问:一共有5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说明:把3人和2人合起来,可以用加法计算。(板书“3+2”)一共是5人。3和2合成5,也就是3加2等于5。(板书:=5)。
认识加号,带领学生书空“+”,并读算式。
指名学生结合图意,说说“3+2=5”表示什么意思。
回顾整理:回想一下,我们是怎样知道一共有5人的?
小结:算3+2时可以这样想,因为3和2合成5,所以3+2=5。
二、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
1、依次出示“试一试”中的二副图,请学生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完整的题意:左边来了1个女孩,右边来了2个男孩,现在3人一起在玩秋千。
2、追问:把1人和2人合起来得到一共有3人,可以写成什么算式?
互相说一说,教师板书算式,再让学生在课本上填写算式的得数。
组织学生交流计算的思考过程,引导学生说出:因为1和2合成3,所以1+2=3。
3、变换角度看图意:右边来了2个男孩,左边来了1个女孩,秋千上现在有3人在一起玩。从中引出2和1合成3,也就是2+1=3。
4、回顾小结:回顾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可以从分与合的知识角度说到加法,也可以从加法角度回到分与合的知识】。
小学数学一年级数学以内的加法教案范文(23篇)篇十四
1、结合具体的操作活动,进一步探索7,6,5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计算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
3、能运用进位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
能正确计算7加几、6加几、5加几、4加几、3加几,掌握口算方法。
培养迁移能力,会举一反三。
尝试指导法。
cai课件,小棒。
生:(回答算式,并说说计算方法。)。
(2)如果树上有8只小鸟,又飞来6只,一共有多少只呢?这次谁又会算?(学生根据创设的`故事情境,继续思考并回答。)。
(3)请你们继续接受挑战:如果树上有7只小鸟,又飞来6只呢?怎么提问?怎样计算?
(4)小结:今天我们将用前几天学习的计算方法继续学习7、6、5、4、3加几。(板书课题)。
1、共同学习7+6.
(1)同桌之间动手摆小棒,说一说可以怎样想?
(2)指名汇报。(指名到讲台前,边操作边讲解,师点拨)。
(3)根据学生回答,师相应板书。
2、做一做,说一说。
(能看懂多种形式的操作活动阐释出的算理。)。
3、圈一圈,算一算。
进一步体会“凑十”的策略和计算过程。
4、想一想,填一填。
指导学生完成练一练习题。
(教师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独立探究,开拓思维。)。
如: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你是怎样圈的?那种方法最简便?说一说你是怎样快速做完的,有什么巧办法?你还发现了什么规律?)。
今天我们发现可以用很多种方法来计算7、6、5、4、3、2加几,你能说一说这些方法吗?你觉得那种方法简便就用哪种方法来计算。
板书设计有几只小鸟(7、6、5、4、3加几)。
7+6=137+6=13。
小学数学一年级数学以内的加法教案范文(23篇)篇十五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教科书62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材简析:
本课教学是学生基本掌握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整十数加、减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有了这些知识储备,对于整十数加、减法算理的理解会相对容易些。新授内容的计算方法同10以内数的加、减法基本相同,只是计数单位是以“十”为计数单位的,运用旧知迁移,直观操作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和算理,便于学生形成口算技能,也是为后面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奠定扎实基础。
教学问题诊断:
可能会有教师提出:对于单元主题图在第一课时是否有必要进行认识,分析?
单元主题图是对本单元所学知识提供一条主线下的各种情境图,为各课时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既有生活中情境再现,体现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也有知识间层次推进,从编排上来看:(发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写大字)两位数加、减;(剪五角星)理解小括号的意义,都离不开情境的支撑。单元主题图的认识是遵循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学生学习数学提高兴激发探究欲望。整体情境内容与第一课时关联不大。放在第一课时进行认识既有生活情境的素材支撑,也为后面课时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方法,并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2.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独立思考的意识,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口算的算法和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旧知复习,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新知学习找准生长点。
(课件出示)。
(一)说一说。
1.10、20、30、()、
2.80里面有()个十,()个十是50。
3.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
(二)拨一拨。
1.拨出8,1个1个地拨,拨到10,再10个10个地拨,拨到40.。
2.先拨出20,再20个20个拨,拨到80。
3.先拨到60,十位上拨去一个珠子是几十,再拨去一个是几十。
(三)算一算。(让学生做在练习卡上)。
3+5=2+7=5+4。
30+5=20+7=50+4=。
让学生以开火车的方式轮流汇报结果,教师给予鼓励。
设计意图:
三道复习题,对数的组成,数数、拨数、计算等知识的回顾,唤起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促进对本课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中计数单位“十”的强化。计算题的复习则是通过计算比较,发现数位不相同两个数,计算时方法有所变化的意识。
小学数学一年级数学以内的加法教案范文(23篇)篇十六
1.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使学生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便的方法。
3.通过观察、操作、表述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4.初步培养学生用数学合作交流的意识。
小学数学一年级数学以内的加法教案范文(23篇)篇十七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在教学时做到了以下几点: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比如,借助教材设计的运送鲜花场境提供的资源,让学生提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探讨计算方法。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置入有事物情境、有情节的探索中,使计算含有丰富、生动的具体内容。再如,借助教材设计的“发新书”、“买玩具”等,给学生创造结合实际情境提出计算问题和进行计算的空间。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教学时,我结合教材,精心设计,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这样,就给了学生充分探索、思考、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就能实现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知识才能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逐渐领悟数学,促使学生与同伴合作交流,才能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组织好练习,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本单元的口算,学生应做到能正确进行计算,绝大多数学生应达到每分钟做5~6题。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掌握算法,还需要组织好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小学数学一年级数学以内的加法教案范文(23篇)篇十八
在教学中,我觉得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是:
1、创设了有趣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引入部分,我选择了学生感兴趣的小羊图,然后让学生根据小羊图提出数学问题,从而顺利地引出新课,使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重视算法多样化。虽然学生还没有正式学过进位加法,但是根据学生已有的计算经验,肯定会有好多小朋友能正确地算出得数。在学生列出9+3=12时,我就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是记大数,再接着数小数的;有的是从3只小羊中拿来一只,和9只合起来是10只,再加2只是12只;有的说一只一只数出来的。
上完了这节课,我觉得需要在下次上课时要注意的地方是:优化算法不应太早,应该暴露不同方法的弱点,使学生对方法的优劣有切实的体会,作出自己的选择,真切地体会到“凑十法”的优越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数学一年级数学以内的加法教案范文(23篇)篇十九
3、各种图片每人一张。
一、老师示范。
1、老师拿出红气球3只,说:“小朋友,你们看我手上有多少个气球啊?”(答:3个)。
“刚刚我又买2只兰色气球,现在我一共有几个气球啊?”(答:5个)。
“你们真聪明,那么现在有谁可以照着我说的样子说一遍?”(指导幼儿模仿老师的叙述,初步学习描述应用题。)。
2、老师再拿出4个男娃娃说:“我这里有4个男娃娃,小明又送了我1个女娃娃,那你们知道我现在一共有多少个娃娃吗?”(请小朋友回答,表扬答的好的,鼓励答的不好的。)。
“刚刚几位小朋友已经学着我的样字说了一遍,现在还有谁想试一试的?看看谁编的最有趣?”(指导鼓励幼儿编题,肯定幼儿编的好。)。
提出新要求:“刚刚你们都编的很好,可是现在呀,我们编题的小朋友不要告诉别的小朋友你有多少个娃娃,考考他们,好吗?”(老师示范一次。)。
3、每个幼儿都发一张图片,让幼儿根据内容编应用题。“现在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张图片,看看上面有什么,有多少个,想想应该怎样提出问题,每人编一道加法题考考旁边的小朋友。(老师巡视,检查幼儿是否学会,纠正错误的,鼓励正确的。)。
在活动中我采用挂图作为教具,在此过程中还进行多重游戏亦配合这次教学活动,所以幼儿很容易产生兴趣。而且整个活动都以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所以整个活动幼儿都精神饱满,而且也充分的体现了纲要的精神————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学习自编5以内口头加法数学应用题,在这样的游戏环节中幼儿不仅掌握了5以内加法应用题的自编,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培养了幼儿的创新的意识。
通过今天的活动,让我体会到游戏是幼儿的最爱,是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最佳手段,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为幼儿创设了宽松、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幼儿在各种游戏活动中一边游戏一边学习,玩中学、做中学,寓教于乐。
我发现在活动中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活动中试着让幼儿自己创编应用题,细节方面处理的不够经验。我想针对这个问题,在以后的活动中可以引导孩子们去丰富。
小学数学一年级数学以内的加法教案范文(23篇)篇二十
(1)刚才我们看到的这3幅图,第一幅图是要把1和1合起来,第二幅图是要把2和1合起来,第三幅图是把1和2合起来。这三幅图都是表示把两个数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都要用加法计算。
(2)齐读黑板上的3个算式。
小学数学一年级数学以内的加法教案范文(23篇)篇二十一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会读加法算式,弄懂计算过程,理清思路。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思想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友爱、学会倾听别人说话,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进一步认识加法的意义,正确读加法算式,弄懂计算过程。
教学准备:小圆片、小棒、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拍手接力游戏。
2、看图说图意,并列式计算。
3、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
二、新授:
1、小黑板出示画图:树上有3只鸟,飞来了2只。根据这幅图,你能提什么问题呢?
2、那么你怎么列式呢?先和小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再指名回答,请学生上来板书列式。
3、小组内交流:3+2得几?你是怎么算的?和组里的小朋友交流,每个小朋友都说自己的想法,是怎样得出结果的`。
4、汇报情况:指名小老师上来教大家计算的过程(提倡算法多样化,教师可以有意识请想法不同的学生上来说一说)。
5、抽象出计算过程:引导学生如果不看图,不数手指,你会计算3+2得几吗?(引导学生用数的组成知识来计算)。
6、用小圆片摆出用加法算的图,让学生在小组内用类似的方法学习。并汇报学习结果,能完整地说出计算过程。
7、同桌让一人任意说出一个加法式子,先和同桌交流计算过程。然后指名你认为你同桌方法好的介绍给大家听。
三、练习:
1、p24做一做第1、2题,学生先说想法,或先动手摆一摆再写答案。
2、p27练习三第3、4题。
四、小结:
小学数学一年级数学以内的加法教案范文(23篇)篇二十二
教科书第44页的例,第44~45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1、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和是6、7的加法算式。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发展初步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初步感受简单的函数的思想。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发展初步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初步感受简单的函数的思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是6、7的加法。(出示课题:和是6、7的加法)。
1、操作学具。
2、教学例1。
电脑演示学生植树的动画,让学生说说动画的意思。
提问:要算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可以怎样列式?
质疑:为什么同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不同的算式,而得数却相同?
教师左手拿2支笔站在学生中,分别叫前后的学生列算式,得到不同的算式。(2+5=7,5+2=7)。
提问:从这两道题中你发现了什么?
3、教学例2。
电脑出示例2图:3个青辣椒,4个红辣椒,再出示括线和问号,告诉学生:这是括线和问号。
让学生猜括线和问号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请学生互相说一说整个图的意思,再指名说。
4、“想想做做”第2题——说一说。
让同桌学生说一说图画的意思,再指名说,然后把算式写在书上。
5、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提问:黑板上的算式有点乱,谁来整理一下?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整理。
叙述:小朋友表现很好,老师带你们到动物世界去轻松一下,好不好?(完成“想想做做”第3~5题)。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吗?
1、学生基本上能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2、学会通过数的分合来学习新知识。
3、对于利用加法求减法,还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利用。
4、计算的时间太长,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快的反应出来。
小学数学一年级数学以内的加法教案范文(23篇)篇二十三
1.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
2.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复习准备,导出新知。
口算:9+6=5+5=6+8=。
8+6+1=8+2+1=6+5+1=。
求385与705的和。
全班齐练,教师巡视,做完后集体订正。
你能不能自己写出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算式呢?
笔算不进位加法要注意什么呢?
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
教师强调: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师:刚才的复习,是前面刚刚学过的.进位加法,同学们掌握得很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进位加,但和前面学的稍有不同,今天要学习的是连续进位加。
板书课题:连续进位加。
学生尝试摆小棒求得98+25的结果(允许有各种方法。)。
小组合作讨论喜欢哪种方法,引导研究课本中的方法。
提问:
师:先加哪一部分,单根的8根和5根怎样加?给8根小棒凑几根就是10根?(8+2+3=13)。
满了10根可以捆成一捆,捆好举起来让大家看看,放在哪里呢?10个1根捆成1捆,也就是1个十,放在整捆小棒下面。再加整捆小棒,9捆加2捆再加这1捆,一共有12捆小棒零3根。指着图问:这一捆小棒哪里来的?把单根小棒合起来,满了10根就捆成一捆,放在整捆小棒下面。
教师小结:单根合起来满十就可以捆成一捆,放在整捆下面,表示1个十。
列竖式计算。
学生自由书写竖式,再讨论哪一种合理。这道题的竖式怎么写?(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
从哪一位加起呢?(从个位加起。)。
那么竖式中个位相加的得数怎样写呢?
想一想:小棒应该怎样摆?
独立完成计算。(两个学生板演,其余同学在书上完成。)。
讲评:同桌口述并检查,在进位时“1”写的位置对不对,做进位加法时,是否漏写1或忘加1。
做一做。
1、直接在书本上计算,指明学生板演,集体讲评。
2、求出每一个胡萝卜上的算式的得数。
3、练习四,第一题,连一连。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估算的方法。
在掌握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3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1、列竖式计算。
59+7785+6859+89。
问:谁还记得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列竖式时要注意些什么?你注意到了吗?
2、口算。
600+800900+1001000+100。
3、估算。
599+800900+101⑨89+112。
问:不用笔算,你能很快地算出大概的答案吗?你是怎么想的?
估算。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把数字转化成整百整千的数字进行计算,很快估计出了上面的3道算式的大概得数,这也是一种估算的方法。下面让我们在估算一道算式的得数。
爬行类376。
两栖类284。
师:你能估计出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吗?
四人小组讨论,要求每人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方法。
师:376最靠近哪个整百的数字?(400)。
师:284最靠近哪个整百的数字?(300)。
问: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大约一共有多少种?(700)。
问:如果精确计算,你认为会比700多还是比700少呢?为什么?
(376不到400,284不到300,所以它们的和肯定不到700)。
笔算。
师:请同学们列竖式做精确计算,看看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指明学生板演,集体讲评。
教师强调: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在计算到前一位的时候不能忘记加进位1。
巩固发展。
学生自由找出表中的数量关系,形成问题,并列竖式解决问题。
做一做。
课本18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
通过教学,学会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整理知识的学习方法,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
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
(把两箱物品加起来)。
师:请你动手列竖式算一算,这六艘船的排列顺序是不是和你估计的一样?
师:有什么办法即不用在稿纸上列竖式有能够将上下两个加数的和算得准确呢?
问:在这道题目中哪座建筑高?我们应该怎么考虑问题?
锁头上有得数,钥匙上有算式,请将算式和相应的得数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