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是为了明确学习目标、规划教学过程和评估学习成果而制定的一份计划。下面是一些优秀的教学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能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四年级数学下期学科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到
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中的策略的多样性,
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
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教学难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教具准备:硬币、若干张圆纸片(涂上正反不同颜色)、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同学们早上你们的家人给你们做了什么好吃的?老师的家人给老师烙的饼。你们知道吗厨房里也有数学问题。想知道是什么吗?(课件出示例1图)小华妈妈正在为全家人做自己的拿手绝活——烙饼。(板书课题:数学广角——烙饼问题)
(一)师:从图上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学生观察、理解图中的内容。(目的让学生了解一个锅可以烙两张,每面都需要烙。)
师:妈妈烙饼的一面需要几分钟?一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
生:3分钟、6分钟(学生对饼需要烙两面有直接的了解)
师:“如果妈妈要烙2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怎样烙?”
生:12分钟、6分钟(让学生讨论出6分钟是对的)
让学生用圆纸片在黑板演示。(其他学生用硬币操作)
师:那么烙4张饼那?
生讨论并让同学黑板演示。(其他同学用硬币操作)
师引导6张饼、8张饼、10张饼需要多少分钟。(将上述张数和总用时对应板书黑板上)
师:同学们看黑板上的这些张数和总用时,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讨论总结出双张数×3=总用时
(二)师:爸爸、妈妈和小丽各吃一张饼,一共要烙3张饼呢,烙3张饼需要多少时间,看看谁用的时间最短,能最早让他们吃上饼。(提示学生每次锅里同时能烙两张饼)
1、学生操作,探究烙3张饼的方法。(让学生用发的硬币烙一烙,同桌之间、小组之间说说用了几分钟,是怎样烙的。)
2、学生演示烙饼法。
师:谁愿意把你烙饼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几位不同意见的学生上黑板动手烙,边烙边解说)让大家来比较:“这些烙法,哪一种能让大家尽快地吃上饼?” 生得出结论:9分钟是烙3张饼所用的时间最短的。
师:谁能再把如何9分钟就能烙好饼的方法再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学生黑板边演示边解说)
师:使用这种方法时,你发现了什么?(使用快速烙饼法,锅里面必须同时放2张饼。)
让学生用烙3张饼的快速烙饼法再烙一次,边烙边给同桌解说(烙3张饼的最佳方法是解决烙饼问题的关键。我让学生演示烙饼过程,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尝试,再进行比较,既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师引导:那么烙5张饼需要多少分钟那?7张、9张那?
学生自己动手并同桌间讨论,得出结论。教师板书张数与总用时。(生得出5张饼可以先烙2张,再烙3张。7张、9张同理)
师提问:同学们发现黑板上单数饼与总用时存在怎样的关系?
生总结出单张数×3=总用时
(由3是单面时间)进一步总结出张数×单面时间=总用时。
课件出示114页做一做第1题。
教师:“现在美味餐厅的厨师也遇到了难题,餐厅里来了三位客人,每人点了两个菜,而餐厅里只有两位厨师,假设两个厨师做每个菜的时间都相等,怎样安排炒菜的顺序才比较合理呢?”
1、引领理解题意。
2、全班交流(一般会从等待时间考虑,可以提示中间桌子是一位老伯伯。)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让学生自己总结)
2、师:同学们回家后可以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
四年级数学下期学科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二
知识技能:在解决问题和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括号里的必要性。
过程与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加强小组合作。
情感态度: 灵活运用所学计算方法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含有括号的四则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掌握含有括号的四则运算的顺序。
教学准备:微视频、微练习题
1、将《含括号的四则运算》微视频发布到班级qq群,请家长督促孩子观看学习。
2、根据微视频内容进行学习,并完成微练习题。
一、导入
1、根据对微练习第一题1、2、3小题的讲评复习已学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关内容。
2、在四则混合运算中,为改变运算顺序,需要用到什么符号?(小括号),如果用到了小括号,还是不能达到理想的运算顺序的话,我们就需要引进一个新的数学符号,那就是中括号“[ ] ”。今天我们在大家已自学了《括号》微视频的基础上来深入学习《含括号的四则运算》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新课学习
(一)利用微练习第二题,教学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小组讨论,说说计算顺序
2、学生汇报计算顺序
3、教师小结
4、总结计算顺序
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二)深入学习,根据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1、计算上述算式
2、教师提示: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3、学生小组讨论,计算
4、学生展示
5、师生共同总结
(三)提升训练
根据微练习题第三、四题进行训练,使学生能准确列出文字题的算式,能根据分部算式列出综合算式。
三、课堂作业
四、课堂总结通过学习,谈谈收获。
五、课后作业
通过反复的计算训练,使学生对计算有一个好的热身过程,方便后面的学习。
四年级数学下期学科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三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发现,掌握加法交换律的意义。
2、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初步感知代数思想。
3、会运用加法交换律验算加法。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加法交换律的发现过程,体验观察比较,举例论证,总结归纳的学习方法。
2、经历加法交换律的应用过程,体验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和它的广泛应用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发现知识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的交换律。
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在计算式灵活应用加法运算律。
教学工具。
多媒体、板书。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理解题意。
求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就是求上午和下午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用加法:40+56或56+40。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加法运算的定律。
板书:加法运算定律。
(2)解决问题。
40+56=96(km)或56+40=96(km)。
(3)观察算式,发现定律。
观察40+56=56+40,发现,等号左、右两边的加数相同,只是交换了位置,但结果不变。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4)验证定律。
是否所有的加法算式交换加数的位置,和都不变呢?可以举例验证。如:
0+200=200;200+0=200所以0+200=200=0。
11+78=89;78+11=89所以11+78=78+11。
发现:任意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的交换律。
(5)用字母表示定律。
在数学当中通常用字母表示定律,若用a,b分别代表两个加数,则加法交换律就可以表示为a+b=b+a(a,b代表任意数)。用字母表示更加直观、方便。
板书:加法交换律:a+b=b+a。
归纳总结1: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b+a。
随堂练习:
小红有24支水彩笔,小刚有16支水彩笔,小红和小刚一共有多少支水彩笔?
答案:24+16=40(支)或者16+24=40(支)。
探究新知2:加法结合律。
情境导入:
问李叔叔这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1、理解题意。
2、解答:
方法一:按从左往右的顺序:
88+104+96。
=192+96。
=288(千米)。
方法二:观察算式中96+104正好等于200,所以可以先把后两个数加起来,再加上他们的和。
即:88+104+96。
=88+(104+96)。
=88+200。
=288(千米)。
答:李叔叔这三天一共骑了288千米。
3、发现规律。
可以写成等式(88+104)+96=88+(96+104)。
归纳总结2: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个叫加法结合律。
4、用字母表示定律。
如果用a,b,c表示任意三个数,那么加法结合律可以表示为:(a+b)+c=a+(b+c)。
板书:加法结合律(a+b)+c=a+(b+c)。
活学活用:
有三块布,第一块长68米,第二块长59米,第三块长41米,那么三块布一共有多长?
68+(59+41)。
=68+100。
=168(米)。
答:三块布一共有168米。
探究新知3:加法中的简便运算。
下面是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
1、理解题意。
2、观察算式特点。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发现,115与85能凑成整百数,132与118能凑成整数,因此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就能把式子改写为:
115+132+118+85。
=115+85+132+118。
加法交换律=(115+85)+(132+118)。
加法结合律。
=200+250。
=450。
3。解答。
115+132+118+85。
=115+85+132+118。
=(115+85)+(132+118)。
=200+250。
=450(千米)。
归纳总结:
在加法算式中,当某些数可以凑成整十,整百数或者多个相同数时,运用加法交换率或者加法结合律改变式子的运算顺序,可以使运算更方便。
活学活用:
答案:62+93+138。
=(62+138)+93。
=200+93。
=293(页)。
答:这本故事书一共有293页。
探究新知4:连减的简便运算。
情境导入。
一本书一共有234页,还有多少页没看?
1、理解题意。
师:已知总页数是234页,减去昨天和今天看的,就是剩下的。
2、列式子。
解法一:(1)今天看的66+34=100(页)。
(2)剩下的234—100=134(页)。
解法二:从总页数中减去今天看的34页,再减去昨天看的66页,
剩下的就234—34—66=134(页)。
3、比较发现。
比较以上解法得数是一样的,可知:从一个数中连续减去两个数,也就相当于从被减数中减去两个减数的和,在连减算式中任意交换减数的位置,差不变。
即:a—b—c=a—(b+c);a—b—c=a—c—b。
活学活用:
妈妈拿100元去超市购物,买蔬菜花了26元,买水果花了24元,还剩多少钱?
答案:100—26—24=50(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四年级数学下期学科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四
1、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2、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
笑笑和淘气数小正方体的情境,学生读图,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1、指导学生看图,数一数下面共有多少个小方块,并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2、一个大方块有一千个小方块,十个大方块有一万个小方块。
3、在此基础上,引出一百个大方块有多少个小方块的概念。然后按照一万、二万、三万、……的顺序,让学生数一数。
4、在数的过程中,用计数器上的珠子“拨一拨”,以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
5、当学生数到九万时,教师可以提出:“再加上一万是多少?”的问题,以供学生思考。
6、在学生充分的讨论中,引出“十万”的计数单位。
7、说一说:你知道十万有多大吗?
(1)十万名学生大约组成20xx个班级。
(2)十万张纸摞在一起大约有3层楼高。
(3)十万步大约在400米的跑道上走130圈。
(4)十万天大约是274年。
1、 10个十万是多少万?10个百万是多少万?
2、在学生认识“亿”的计数单位时,可以让学生充分地想象。当说到10个千万是多少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命名新的计数单位,在学生各种命名中,教师然后才引出“亿”的计数单位。
3、在计数器上进行操作,并把每一次认识的新的计数单位都与计数器对应起来。这样,既可以理解各计数单位仧间的关系,又能较直观地认识计数单位的大小。
1、说一说,拨一拨。
让学生自己尝试操作,在多次尝试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归纳“满十进一”的方法。
2、第2、3、4、5题是直接对抽象的数进行数数,在数的时候首先需要学生审题,明白数数的要;其次学生在数到“满十进一”时,教师作一些追问,以明确什么时候进位,什么时候是按顺序数。
3、第6题让学生自己填写,交流自己的想法。
4、第7题是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比较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有直观的图像结构作支撑。所以,在开展本题的活动时,可以运用计数器的直观性特点,从计数器上前后两档珠子所代表的不同含义,来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1、阅读你知道吗?小组交流想法。
2、每人收集5个生活中的大数,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3、在计数器上拨数、读数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大数
千
百
十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亿
亿
亿
万
万
万
计数单位
10个一万是十万,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四年级数学下期学科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五
1、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准备:三角尺
教师准备:多媒体投影、课件、三角板、礼物盒(内含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各一个)、作业单(每人2份)
1、理解三角形的特性。
2、在三角形内画高。
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一、联系旧知
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了一份礼物(出示盒子,摇一下)咦!里面有东西!大家想不想知道里面有什么?生答。师:那让我们来摸摸他里面的东西,好不好?生答。师:老师需要一位小助手蒙眼睛,谁愿意帮帮老师?准备就绪,宣布活动规则:将你摸到的东西大声地说出来并告诉大家你是如何判断出来的。
活动结束后教师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我们已经学习过了,所以大家能够根据他们的性质准确的认出他们,三角形大家也能够认出来,但是今天我们还需要更进一步地学习三角形,看看三角形有哪些特性? (板书课题)
二、情境导入
师:大家在生活中见过三角形吗?生答。师:那现在老师给大家出示一组图片,看看大家能不能找出图中的三角形(课件出示图片)。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样三角形形状的东西一直陪伴着大家,你们知道吗?生答:红领巾。师:没错,是红领巾(课件出示)今天老师就把同学们的红领巾画到黑板上,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看看它有哪些特点(黑板上画三角形)。
三、探究新知
1、发现三角形的特征
师:同学们知道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吗?指名说一说。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画的三角形标出各部分的名称(课件展示)。
现在请同学们继续观察这个三角形,你能看到什么?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2、概括三角形的定义
师:同学们请看老师摆成的图形是不是三角形?为什么?那什么叫三角形呢? (学生边总结,教师边板书)
师:请你们帮助老师判断下面的图形是不是三角形?(课件出示练习题)
3、学习三角形的命名
师:通常我们用字母a、b、c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面这个三角形就可以表示为三角形abc。 (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看这个图形由几个三角形组成,用字母分别怎么表示? 指名说一说。
4、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师;以前我们学过怎么画平形四边形的高还记得吗? 请一生上台给平行四边形作高。
师:三角形也是有高的,我们来学习一下。(课件出示三角形的高的定义和画法)
5、学画三角形的高。
师:现在同学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的高,你会画三角形的高吗?
(1)要求学生在作业单上画出三角形制定底边上的高。指名学生展示,并讲解画高的方法,教师适当给予点评。
(2)分析强调直角三角形搞得画法。
(3)全班集体评价,总结三角形高的画法及注意事项。
思考:一个三角形可以画出几条高?(3条)
四、总结评价,回顾全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三角形有了哪些深层次的认识?还有什么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五、作业
1、完成课本第65页练习十五,第1题。
2、自选作业单上一个图形,画出它的三条高。(有能力的同学请把三个都画出来。)
四年级数学下期学科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六
1、结合生活经验和实例,感知平移现象。能直观地分辨常见的平移现象。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经历观察、操作等过程,感受图形的美,发展空间想象能力,会判断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1、体会平移的本质特征。
2、物体沿着直线运动,把这样的直线运动叫做平移现象。
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环节问题情境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应用设计意图
一、知识铺垫
学生观察教师示范:
1、这个物体在做什么运动?
2、物体从一个位置沿着 直线运动 到另一个位置,这种现象叫做平移。
3、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现象。
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谈话,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复习平移的知识。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例3
(1)怎样数出图形平移的格数?
小结:平移的关键:根据箭头观察平移的方向,采用找对应点的方法确定平移的格数。
(2)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2、在方格纸上平移图形的方法步骤
(1)找出原图形的关键点(如顶点或端点)
(2)按要求分别描出各关键点平移后的对应点
(3)按原图将各对应点顺次链接。
3、平移的特点: 形状,大小不变,位置变。
三、巩固应用p87做一做
四、总结
四年级数学下期学科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七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认识负数的作用;
2、会用负数表示生活中的问题,知道正负数是可以抵消的;
3、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与生活,应用于生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正数和负数所表示的具体意义,理解正负抵消。
2、解决有关正数和负数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
借助游戏、学生的生活经验及直观材料,理解正负数的求和。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学生完成学案“温故互查”并二人小组交流。
2、揭示《正负数(一)》并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玩剪刀、石头、布的游戏.
2、在表格中记录得分情况,然后根据得分情况独立完成学案“设问导读”第一小题,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3、汇报交流结果。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阅读课本第74页的“试一试”:
1、独立完成导学案“设问导读”的第二小题。
2、小组交流。
3、展示汇报。
四、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独立完成学案“自我检测”1题和2题,小组交流。
2、独立完成学案“巩固练习”,小组交流、汇报。
五、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年级数学下期学科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八
教学内容: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先把教科书中的复习题按下面的格式写在黑板上.。
20×312×4200×3。
120×420xx×31200×4。
二、新课。
1.教学例9.。
教师出示例题350x3,提问学生:这道题怎样用笔算?
教师再提问:还有更简便的算法吗?
教师接着出示2500x3,让学生用简便方法试算.。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简便.。
2.做例9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
三、课堂练习。
1.做练习六的第1题。
有多少,哪些学生还没有做完.然后集体订正.。
3.做练习六中的第3题.。
学生做前教师提问:“各是多少”是什么意思?要求的是什么?
4.做练习六中的第4题.。
让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然后集体订正.。
5.做练习六中的第5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
四年级数学下期学科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九
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通过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并能灵活运用方法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2.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一、设疑引欲,提出问题。
师:体育课上,同学们在进行套圈比赛,一起来看看。比赛分男生一组,女生一组,规定每人套15个圈。
师:(出示前三轮比赛成绩)这是前三轮比赛的结果,你觉得哪组套得更准些?为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师:比赛继续进行。(课件继续出示)现在哪个组套得更准些呢?(„„)我觉得女生组套得更准些。因为她们套中的个数多呀!
(学生讨论、交流)。
2、移多补少,平均数的意义。
师:指名汇报,显示移多补少的过程,结果:男生平均每人套中7个。
师:数学上,像这样从多的里面移一些补给少的,使得每个数都一样多。这一过程就叫“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少)。
师:这里的“7”是什么意思?是指“王宇”套中的个数吗?(学生讨论、交流,结合统计图汇报)。
师(出示女生套圈统计图):你估计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几个?如果用一条线像表示男生平均每人套中个数那样表示女生的,你觉得这条线可能放在哪儿?(学生思考、汇报)出示一条线置于“10”的位置,能放在这儿吗?为什么?出示一条线置于“4”的位置,能放在这儿吗?为什么?你觉得她们的平均数在哪些数之间?(4~10)。
师:现在怎么办?学生汇报“移多补少”,课件演示过程。
生:有的比平均数多(师:多了几个?)有的比平均数少?(师:少了几个?)(课件分别演示比平均数多和少的直条)。
师:比平均数多的个数和比平均数少的个数怎么样?(相等、一样多)师:会不会是一种巧合呢?我们再来看看女生组的情况。谁来说说对这个“6”,你是怎样理解的?是不是每个女生实际都套中6个,实际是怎样的?看着屏幕一起来说说。(根据学生回答,课件演示女生比平均数多和少的直条)。
师:平均数会比这里最大的数大吗?师:会比最小的数小吗?
师:对了,平均数是通过把多的部分移给少的部分,使大家都相等而得到的数,所以它在最小数和最大数之间。其实,这是平均数的又一个重要特点。利用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大概地估计出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3、探索计算方法。
(1)师:除了移多补少的方法,你还有其他方法求出平均数吗?(学生汇报)。
师:好办法,给这种方法也取个名字:求和均分。师:能列出算式吗?(6+9+7+6=28(个))。
师:28表示什么?谁来说一说。(男生组套中的总个数)师:为什么要除以4?(男生有4人)师:道理讲得很清楚。
(2)师:下面请大家自己算一算女生组的平均数师:谁来说说你的方法。(10+4+7+5+4=30(个))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指着30)30个表示什么?师:(指板书)为什么这里用总数除以的是5而不是4?师:解释得真好。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交流。
指出: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解题。
2、刚才我们知道了,超出平均数的部分和不到平均数的部分一样多。把握了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巧妙地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师出示如下三张纸条,如图9)师:老师大概估计了一下,觉得这三张纸条的平均长度大约是10厘米。不计算,你能根据平均数的特点,大概地判断一下,老师的这一估计对吗?生:我觉得不对。因为第二张纸条比10厘米只长了2厘米,而另两张纸条比10厘米一共短了5厘米,不相等。所以,它们的平均长度不可能是10厘米。
师:照你看来,它们的平均长度会比10厘米长还是短?生:
师:它们的平均长度到底是多少,还是赶紧口算一下吧。
指名汇报。
师:你觉得,当把它变成多少的时候,它们的平均数是8?(5)你是怎么想的?
师:现在,请大家观察下面的三幅图,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
生:我发现,每一幅图中,前三次成绩不变,而最后一次成绩各不相同。师:最后的平均数——生:也不同。
师:看来,要使平均数发生变化,只需要改变其中的几个数?生:一个数。
师:瞧,前两个数始终不变,但最后一个数从5变到8再变到11,平均数——。
生:也跟着发生了变化。
师:难怪有人说,平均数这东西很敏感,任何一个数据的“风吹草动”,都会使平均数发生变化。现在看来,这话有道理吗?(生:有)其实呀,善于随着每一个数据的变化而变化,这也是平均数的一个重要特点。在未来的数学学习中,我们还将就此作更进一步的研究。
3、出示第3题。
师:下面这些问题,同样需要我们借助平均数的特点来解决。瞧,学校篮球队的几位同学正在进行篮球比赛。李强所在的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
1.每个队员的身高一定是160厘米,对吗?
师:为了使同学们对这一问题有更深刻的了解,我还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出示中国男子篮球队队员的合影)这是以姚明为首的中国男子篮球队队员。老师从网上查到这么一则数据,这支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为200厘米。这是不是说,篮球队每个队员的身高都是200厘米?师:你知道姚明的身高是多少吗?生:姚明的身高是226厘米。
师:看来,还真有超出平均身高的人。不过,既然队员中有人身高超过了平均数——。
生:那就一定有人身高不到平均数。
师:没错。据资料显示,这位队员的身高只有178厘米,远远低于平均身高。看来,平均数只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并不代表其中的每一个数据。
师:可别小看这一数据哦。10年前,中国男性的平均寿命大约是69岁。比较一下,发现了什么?生:中国男性的平均寿命比原来长了。
(师呈现相关资料:中国女性的平均寿命大约是78岁)师:发现了什么?
生:女性的平均寿命要比男性长。
师:既然这样,那么,如果有一对60多岁的老夫妻,是不是意味着,老奶奶的寿命一定会比老爷爷长?生:不一定!生:虽然女性的平均寿命比男性长,但并不是说每个女性的寿命都会比男性长。万一这老爷爷特别长寿,那么,他完全有可能比老奶奶活得更长些。
师:说得真好!平均数的知识生活中随处可见。希望我们同学们做个有心人,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问题。最后,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些实际的平均数据。
四年级数学下期学科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十
教学目标:
1、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生的头脑中强化小括号的作用。
3、习中总结归纳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重、难点: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教学用具:四则运算运算顺序归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忆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学习过的四则运算顺序。
前面我们学习了几种不同的四则运算,你们还记得吗?谁能说说你在前面都学会了哪些四则运算顺序?(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二、新授。
出示例5(1)42+6×(12-4)(2)42+6×12-4。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画出顺序线)两名学生板演。全班学生进行检验。
学生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概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板书)。
谁能把我们学习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帮大家来总结一下?(学生自由回答。)。
三、巩固练习p12/做一做1、2p14/4(教师巡视纠正。)。
四、作业p14—15/2、3、5—7。
板书设计:四则运算。
(1)42+6×(12-4)(2)42+6×12-4。
=42+6×8=42+72-4。
=42+48=114-4。
=90=110。
运算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四年级数学下期学科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十一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烙饼问题”。
1、让学生通过简单的烙饼问题,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让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4、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寻找合理、快捷的烙饼方案。
初步培养学生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件、三张圆纸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多媒体出示图片:鸡蛋。
师: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鸡蛋)如果煮熟一个鸡蛋大约要用4分钟的时间,那么煮熟10个鸡蛋大约用多长时间呢?(学生作答)
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都要讲究方式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节课我们就一起从数学的角度来研究烙饼的方法吧!
师:随机板书课题——烙饼问题
二、自主探索,探究烙法。
(一)解读信息,理解烙饼规则。
课件出示情境:同学们,图中妈妈已经开始烙饼了,你们从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答)
师:每次只能烙两张饼是什么意思?两面都要烙又是什么意思?(生答)
(二)观察学习,探究两张饼的最佳烙法。
1、明确烙一张饼的时间。
师:想一想,如果烙一张饼,需要多少时间?(生:6分钟)
师:为什么是6分钟?(生答)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用流程图把刚才这位同学的烙饼过程板书下来。
板书:一张:正反
3分钟3分钟(6分钟)
2、探究烙两张饼的最优方法。
师:同学们,想一想:如果烙两张饼,怎么烙?有几种可能?(同桌合作,用圆纸片代替饼进行实践并作好记录)
汇报交流:学生回答并上台演示,教师板书。
第一种:12分钟。
板书:两张:(1)正(1)反(2)正(2)反
3分钟3分钟3分钟3分钟(12分钟)
第二种:6分钟。
板书:两张:(1)正(2)正(1)反(2)反
3分钟3分钟(6分钟)
师:同学们,通过合作演示同样烙两张饼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答案,你们认为那种烙法最快?为什么第一种烙法多用了6分钟呢?(学生展开讨论)
师生共同小结:就是说本来可以两张放在一起烙,而第一种每次只烙了一张,浪费了空间,也浪费了时间,所以多用了6分钟。
师:如果我们要尽快的把饼烙熟,你会选择哪种烙法呢?(生答)我们给第二种烙法取一个名字,就叫做“两饼同烙”。(板书)
(三)动手操作,探究3张饼的最优烙法。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现在妈妈烙几张饼?(3张)瞧瞧小精灵提的什么问题,谁来读一读?(生读)那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呢?(生答)
师:回答得很好。现在我们来分组动手烙一烙吧。看看怎样才能把3张饼最快的烙熟,在动手之前,我们先看清要求。(课件出示数学信息:探究要求)。
师:请小组长拿出3张圆纸片当作3张饼,小组进行合作,动手操作烙饼。(生操作,师巡视)
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教师板书。
第一种:3张(1)正(2)正(1)反(2)反
3分钟3分钟
(3)正(3)反
3分钟3分钟(12分钟)
第二种:3张(1)正(2)正(1)反(3)正
3分钟3分钟
(2)反(3)反
3分钟(9分钟)
师:同学们,请你们比较一下这两种不同的烙法,为什么都是3张饼一种需要4次,另一种需要3次?(同桌相互交流说说)
教师引导归纳:常规的烙法,先把两张饼放进去,正反面烙完后,再烙第3张。第3张饼的两面得一面一面烙,浪费了其中一个位置。经过合理安排,烙饼的时候尽可能使锅里有两张饼在那里一起烙。这样就不会浪费空间,最省时间。所以我们在平时解决问题时,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它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像这种轮流交换着烙确实很快。这种烙法帮我们解决了数学难题,我们也可以给它取个名字叫“交替烙”或“轮流烙”(板书)。
师:同学们,不管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事先做好安排、想好策略,这样就能节省时间和空间,提高办事效率。所以,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合理安排时间,充分利用空间。
三、总结方法,探究规律。
师:下面我们来研究烙4张饼,条件不变。谁能不能动手摆摆就知道怎样烙最节省时间?大家先想一想,你来当小老师给同学们讲清楚。(实在想不出来的可以借助学具帮忙)。
1、反馈烙4张饼的方法。
师:如果烙4张饼,怎样烙?(生答)师板书4张分成2张2张。能不能说得更简单一些?(可以说2张2张烙)最少需多少时间?现在老师请一位同学上台烙一烙,大家帮他数一数烙饼的次数好吗?(观察后生答:4次12分钟)
2、反馈烙5张饼的方法。
师:如果烙5张饼,怎样烙?你能不能很快说出烙5张饼最少烙几次?最少需多少时间?
生:上台演示、讲解:先烙2张再烙3张共5次,需15分钟。
3、出示烙6、7、8、9、10张饼的课件。
师:同学们,请你们仔细观察大屏幕上的表格,如果烙6、7、8、9、10张饼,分别至少要烙几次,需要多长时间?(生答完成表格)
师:请仔细观察这个表格,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得出:最短的总时间=烙饼的次数x烙每一面饼的时间(1除外)烙饼的次数=烙饼的张数(1除外)。
师:找到了规律我们解决问题就容易了。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应该合理地安排时间,才能去做更多的事情。
四、结合实际,实践应用。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找到了烙饼的规律,总结出了公式,我们就利用这个规律和公式来计算一下给我们班的每一位学生烙一张饼至少需要几次?最少需要多长时间?(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五、课堂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想说些什么?(同桌互说)
师:老师也希望大家能够运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提高效率,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
四年级数学下期学科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十二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经历认识梯形的底和高的意义和画高的全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梯形底和高的意义并会画梯形的高。
教具准备:图形,剪子。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 感受新知
1.平行四边形的特性。
同学们已经学过三角形,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性,那么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呢?
(2)动手操作。学生自己把准备长方形框拉成了平行四边形,并动手测量一下两线对边是否还平行。
(3)归纳。根据刚才的实验、测量,引导学生概括出: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4)对比。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容易变形;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不同它容易变形,也就是不稳定性。
你能举出例子日常生活中应用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这一性质的应用吗
二:探究新知
1.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1)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2)找出相对应的底和高。
(3)画平行四边形的高。
教师讲解后,学生动手画高,72页“做一做”第2题。73页1题。
2.认识梯形各部分名称。
1) 结合图说明,说一说梯形个部分的名称。
提问:梯形的高是从哪一边到哪一边的垂线?高能不能画在腰上?
完成72页做一做2,73页1题 。在梯形中试画高。总结:梯形的高只能从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中任意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它的对画垂线。
再想一想,你怎样区分梯形的底和腰呢?
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再次强调:梯形的底和腰是根据对否平行来区分的。
2)认识等腰梯形。
(1)小组研究:每组一个等腰梯形,研究它的特点。
(2)小组交流汇报。
对折后两腰相等,并且重合。用尺子测量后,也同样得到两腰相等的特征。
(3)概括。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三、巩固练习
1、73页2题,在点子图上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分别画出它们的高。
2、73页3题。剪一剪。
在平行四边形纸上剪一刀,使剪下的两个图形都是梯形。
在梯形纸上剪一刀,使剪下的两个图形有一个是平行四边形。那么另一个图形是什么形呢?
四、课堂小结:
你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学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四年级数学下期学科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十三
2.教学生尝试着画视图进一步巩固空间观念。
尺
一、谈话揭题:
上节数学课。
我们学习了"观察物体"。
说说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板书:视图。
出示两张图。
问:你觉得这两张图有什么不同?
指出:我们在观察一个正方体的时候,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前面、右面和上面。
图1画的就是我们平时能看到的情况,而图二是在图1的基础上添上了3条虚线,这样就使图看起来立体的效果更强,可以完整地看到正方体的六个面,像这样的图,我们可以叫它"透视图"。
我们要会观察视图,大家一起动手画一个正方体。
二、练习:
说一说先完成书上的问题。
问:谁能像这样子也来提问考靠大家?
随学生的`提问。
其他同学解答。
注意学生在出题的时候。
要说清楚是从哪个面观察。
得到的是怎样的排列的几个正方形?
你能用几个小正方体搭出下面的楼房模型吗?
追问:图2看到的是3个正方体。
是不是真的就3个?
观察这类图要注意什么问题?
3.先数一数各有几个正方体。
再摆一摆。
(图略)提醒:图2和图3都是2层的。
2层的视图要注意上面正方体的下面虽然看不到,但肯定是有的一定要数进去。
4.思考题:
下面的几张照片分别是谁拍的?连一连连完后请学生说说自己在连的时候是怎么考虑的?
连完后有什么发现?
注意让学生发现相对的面。
如前面和后面左面和右面在观察的时候,上面多的那一块的方向是正好相反的。
三、尝试画较为复杂的视图。
1.用4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摆成从右面看到的是。
2.用4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摆成从右面看到的是。
四年级数学下期学科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十四
1、通过练习,熟练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和几百几十数以及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2、提高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
掌握算理。
提高口算正确率。
口算卡片。
1、口算。
450÷96000÷6100÷10。
39÷372÷480÷5。
120+48。
2、估算。
387÷5426÷8218÷4。
142÷5135÷7320÷6。
说一说426÷8、142÷5的估算过程。
1、教材第13页练习三的第7题。
指名学生读题。
分析数量关系。
集体列式计算。
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请学生说出不同算法。
2、教材第13页练习三的第8题。
理解题意。
说一说,题中要我们求什么。
要求这两个问题,都需要哪些相关信息?
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怎样计算360÷4、360÷9。
(1)读题。
(2)独立分析题意,列式解答。
(3)订正口算过程及结果。
2、出示课件。
海龟的寿命大约是青蛙的多少倍?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1)阅读所给信息。
(2)讨论:根据所给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3)教师板书学生所提问题。
(4)尝试解决这些问题。
找出下面每行数的排列规律,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481632()。
24381279()。
25112347()。
824123618()。
四年级数学下期学科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十五
p13例6(0的运算)。
1、使学生掌握关于0的运算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2、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
3、复习巩固《四则运算》的知识。
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
(一)谈话导入。
师:我们上周一直在学习四则运算,主要讲了四则混合运算,不知道你们的掌握情况怎么样?现在我们就来做几道题。
课件显示:
(2)8×7÷2。
(3)2+3+6×5。
(4)72÷9-1×3。
(5)(9+11)×5。
做好评比!
(二)回顾四则运算的概念、运算顺序。
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老师板书,然后课件再次显示关于四则运算的.概念以及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加法。
减法。
乘法。
除法。
四
则
混
合
运
算
没有括号的。
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
左
右
加减乘除混合:
先乘除,再加减。
有括号的:
先算括号里面的。
文本框:四则运算。
(三)新授。
1、引入。
(1)快速口算。
排火车进行快速口算。
课件显示:。
(1)100+0=(2)0+56=。
(3)0×78=(4)154-0=。
(7)0÷76=(8)235+0=。
(11)0×29=(12)9×0=。
(2)举例总结关于0的四则运算,在运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课件显示。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
100+0=100。
0+56=56。
154-0=154。
99-0=99。
0×78=0。
29×0=0。
0÷23=0。
0÷76=0。
(3)0不能作除数。
课件显示:
0不能作除数。
18÷9=?2×9=18。
36÷6=?6×6=36。
6÷0=??×0=6。
6÷0是不可能得到商的,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6。
0÷0=??×0=0。
0÷0是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0乘以任何数都得0。
(4)巩固运用0不能作除数。
考考你!判断对错。
课件显示:
(1)128+0=128(2)0+45=45。
(3)88+0=0(4)1×0=1。
(5)0×97=0(6)0÷56=0。
(7)16÷0=0(8)60-0=60。
(9)0÷76=76(10)10÷0=10。
(四)巩固练习。
1、应用题的解答。
课件显示:
寒假中,小明3天完成87道口算题,照这样计算,他6天能完成多少道口算题?
2、判断并改错。
=75。
240÷40×3。
=240÷120。
=2。
让学生先判断再自己改错,提醒注意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的运算顺序!
(五)做课堂练习,结课。
做书《练习二》的第二题,以巩固。
五、作业设计。
1、背会《四则运算》的概念及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做《学习之友》单元测试题。
四年级数学下期学科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十六
1、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2、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3、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练习一第1题:先回顾计数单位的顺序,再根据书中的数据说说它们是几位数,最高位在什么位上,并进行读、写。
练习一第2题:先复习多位数的不同数位上数字的不同意义。再进行数的改写。
同桌间进行的游戏:第1步一个同学读数,另一个同学根据所读的数写数,经过几次读数,两人可交换角色;第2步一个同学写数,另一个同学根据所写的数读数,然后交换角色进行。在同桌练习的基础上,可选派代表在全班进行比赛,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做第4题:完成后说说比较的方法。
(一)组数游戏:
请每个同学准备一些数字卡片;然后请学生代表提出组数的要求,根据要求每个同学都摆一摆;接着,选择一部分学生所摆的数,供全班观察讨论。
(二)有关近似数的练习。
讨论括号内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分析哪些是“五入的”,哪些是“四舍的”。
板书设计:
练习一。
级万级个级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亿亿亿。
万万万。
13计数单位。
8200一千三百八十二万00。
四年级数学下期学科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十七
(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2、利用学过的小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一、创设情境。
创设计算电视广告费的`情境。
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
让学生看懂问题的意思,然后,让学生自己解答。
学生的解答方法可能不完全相同,有的学生可能会分步计算,也是可以的。以学生所列综合算式为例,研究连除、乘除混合的运算顺序和脱式步骤,说明小数混合运算和整数四则混合的运算顺序是一致的。
三、巩固与应用。
试一试:
第1题:其中第2小题是带有中括号的算式题,指导学生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它的运算顺序。
第2题:先让学生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回忆一下四月份有多少天,再独立解答。
练一练:
第1题:要求学生脱式进行计算。
第2题:先让学生说一说从这张收费表中能获得哪些信息,再让学生独立解答。
第3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能获得哪些问题,再独立解答。
四、总结。
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小结,重点讲解。
四年级数学下期学科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十八
教学内容: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先把教科书中的复习题按下面的格式写在黑板上.。
20×312×4200×3。
120×420xx×31200×4。
二、新课。
1.教学例9.。
教师出示例题350x3,提问学生:这道题怎样用笔算?
教师再提问:还有更简便的算法吗?
教师接着出示2500x3,让学生用简便方法试算.。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简便.。
2.做例9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
三、课堂练习。
1.做练习六的第1题。
有多少,哪些学生还没有做完.然后集体订正.。
3.做练习六中的第3题.。
学生做前教师提问:“各是多少”是什么意思?要求的是什么?
4.做练习六中的第4题.。
让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然后集体订正.。
5.做练习六中的第5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