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本是一种标准和示范,通过研究和分析范本,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该领域的表达方式和技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一些范文范本,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和启发。
小学科学班内分层教学实施策略论文(模板18篇)篇一
笔者认为必须要辨证地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
1、整体性与全面性。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十分注重追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注重结论与过程的有机融合,知识与能力的和谐发展,情感体验、道德生活的整体关怀。
如苏教版国标教材第五册“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参拟定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理解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可见,这样的目标设定主要是放在学生能计算,一堂课下来,要求学生达成的目标无非是会做一些这类的计算题。这样进行设定是不能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的,是不够全面的。
所以,我们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每一位都能整除)的口算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通过比较、讨论,感悟出竖式计算的优越性,能正确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探索算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能运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进行简单的估算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渗透转化、建模等数学思想。
(3)使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积极参与解决问题的活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共同性与差异性。
由于每位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基础、思维水平不同,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考虑学生的共性要求,还要关注学生个性需求,要注意柔性设计,即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留有适当的余地,弹性化地将目标落实。
如苏教版义务教材第九册“商的近似值”的教学,统一的教学目标要求: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能按需要在小数除法的计算中正确地截取商的近似值。而对于“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了解截取商的近似值的应用价值,并能在生活中灵活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这一教学目标则不能一刀切,要求人人达到同一尺度。
3、显性与隐性。
知识与技能目标是显性的,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是隐性的。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对抽象的目标结果给予明确的界定,引导教学的展开,同时关注学习过程性与体验性、隐性与潜在性,使之尽量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比如在讲授苏教版国标教材第六册“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内容时制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猜测乘出来一共有多少,培养学生对数的感知和直觉思维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小组和全班同学的交流、合作,体验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和合作的意识,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设定目标的时候,教者在认真分析教学内容及学生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教学过程使用了“经历”、“体验”等词语。把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隐性要求通过这些词语非常明确的表达出来。将隐性目标显性化,形成具体的教学目标。这样的目标对课堂教学过程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并且具有可监控性。
4、思维性与思想性。
课堂教学目标既要考虑它的广度,还要注意它的深度。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要具有思维内涵,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挖掘思维因素,要使学习材料的功能最大化,富有丰富的内涵,渗透数学的思想和方法。
如苏教版义务教材第九册“平均数应用题”的教学,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其中有一条就是:通过比较第一、第二小组平均每人包饺子的个数,渗透移多补少、估算、统计抽样等数学思想与方法,并能根据数字特征选择灵活的方法解决平均数应用题。这样的教学目标,具有很大的空间,富有挑战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探索的欲望,激起了原有的知识结构,渗透了数学的思想与方法,让学生触摸数学的本质。
5、现实性与逻辑性。
数学教材是按照数学知识的逻辑体系和小学生的一般认知规律进行编排的,具有普遍性、统一性,而每一个地方又具有地域性与差异性,所以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不能仅仅根据教材的逻辑体系,还要更多考虑学生的现实基础,使学习内容更富有问题性与挑战性。
比如在苏教版实验版第九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时,学生在学习了小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对于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已经没有一点障碍,教参上的目标是:“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但学生的现实基础已经超过这一要求,那就没有必要把教材的要求定为课堂教学目标。可以把目标定位在“让学生结合具体问题,应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解决问题,比较解决的方法和结果,初步渗透运算定律,体会整数与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不同,熟练运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这样的教学目标,充分考虑学生的现实基础,抓住了教学与学习的起点,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有利于使学习材料富有问题性,从而利于培养学生形成以交流和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方式。
小学科学班内分层教学实施策略论文(模板18篇)篇二
数学概念是数学理论体系的基础,据不完全统计,在小学阶段学生要掌握的数学概念有500多个。牢固掌握这些概念,对于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空间观念的形成都将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如何有效地使用概念教学策略进行教学,就成为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者不得不深入探讨的问题。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其中构成前三个领域的基础就是概念,而概念又是从实践中来,学习概念的目的也是为了在理解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因此“实践与综合应用”体现的也正是概念的学习与掌握过程。由此观之,在小学数学中,学生所遇到的一切问题几乎都包含着概念的因素,比如:要进行简单的加减计算,就先要明白什么是加法、什么是减法;要求某图形的面积,就要明白各种图形的定义以及面积的定义。数学概念是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的首要条件,也是进行计算和解题的前提。概念不清,就会导致思维混乱,也就无法正确解决相关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概念教学必须要受到重视。
1概念教学的实践意义。
进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的研究,一方面,会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我国小学数学的教育理论。另一方面,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师概念、教学现状的研究及总结,也为今后探讨我国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理论提供了一些新的依据。本研究在丰富的理论支持下,深入小学进行调查实践活动,可以对小学数学教师进行概念教学提供有效的指导,并可给小学数学教师进行概念教学提供新的思路。虽然在许多文章中研究者都有提到现阶段概念教学的现状,有的文章更是大篇幅的描述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但是他们并没有明确指出是通过何种途径发现的这些问题,只是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和阐释,并没有提供可以考察的数据以及调查方法,这种情况不免有些武断,对于后续的研究极为不利。对概念教学引入阶段的研究非常多,出现了许多单独研究的文章,各种方法也层出不穷,形成了一些值得借鉴的教学策略;对于讲解阶段的研究虽然成果不算丰富,但是也有一些研究者详细的论述了这一阶段的教学方法;而对于巩固阶段的研究却寥寥无几,只有少数研究者在概念教学整体的研究中稍微提及,却无深入探讨。这种不均衡状态急需改变。
2概念教学的实际界定。
概念是反映客观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数学概念是客观现实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数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在数学中,客观事物的颜色、材料、气味等方面的属性都被看作非本质属性而被舍弃,只保留它们在形状、大小、位置及数量关系等方面的共同属性。小学数学概念是每一个单元或章节所学习的重点也是后续学习的基础,体现的是“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个领域的基础内容,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比如:“数”、“比”、“比例”、“方程”、“分数”、“三角形”、“可能性”等都是小学数学中常用的概念。由于小学生思维的特殊性,小学阶段的数学概念呈现出一些独特之处,包括以下几点:小学数学中的科学概念与日常生活中的概念含义是不同的;由于小学数学概念的一些性质具有等价性,所以同一个数学概念的定义方法可以不同;小学数学概念的内涵包括概念的定义、性质、定理或推论,它说明概念的含义,外延是数学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全体,它说明概念的适用范围;小学数学概念是抽象性与具体性的辩证统一,且以具体性为主;在小学阶段,许多数学概念的定义都是初步的,然而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将逐步完善,这也恰好体现了数学概念的发展性;小学数学概念具有逻辑联系性,许多概念都是在原始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的;小学数学概念呈现方式多样,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长,以图形辅助式呈现的概念逐渐较少,而以描述式和定义式呈现的概念逐渐增多。
3不同概念呈现方式下的教学策略。
概念呈现方式的多样性是小学数学概念区别于其他阶段数学概念的一大特点。呈现方式的不同,必然会导致教师教法的不同,如果教师不注意这种区别,必然会对学生的概念学习产生影响。故此,提出了不同概念呈现方式下的教学策略。
语言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的讲、听、答、看都要同语言打交道,学生需要以语言为中介,借助书面或口头的表达来学习概念。在这一过程中,语言是师生双方表达意见的工具和思想交流的载体,有时甚至还被当作处理对象。以图示方式呈现的概念,其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形象直观,便于感知,特别适合低年级学生。以图形辅助式呈现概念的方式只存在于小学低年级,因为他们的数学认知结构中缺乏可供同化新知的知识经验,并且以概念形成的方式来获得概念对学生的心理能力与背景知识的要求相对较低,所以在教学中应以帮助学生形成以概念为主的思想。而辅以概念同化是因为在教学中要随着学生经验的逐步增多,逐步提高儿童思维水平,使教学适当的先于发展,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认知结构。
以定义式呈现的概念语言简洁,内涵丰富、深刻,抽象程度较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多层次的剖析语句所表述的内容。如教学平行四边形,先说明它是一个四边形,再说明它与一般的四边形的差别在于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这样层层深入的讲解符合小学生由低级到高级的思维特点。再如,教材中对最小公倍数的叙述先说明了什么是公倍数,之后再说明什么是最小公倍数,如果展开多层次的剖析活动,就可透过这些简洁的数字及文字,挖掘出包括倍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这三个关键词汇,进而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构建概念体系。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第一阶段就是让同学们进行动手实践,从直观操作入手,把动手、动脑、动口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参与到概念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高向斌.走向合作性教学(中国当代教育学术文库)[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
2李幼穗.儿童发展心理学[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3林崇德.小学数学教学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4孙少辅.小学数学概念教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小学科学班内分层教学实施策略论文(模板18篇)篇三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效率低下,其主要表现有以下三个方面:
1.在教学活动方式、教学过程上,仍然存在着语文实践活动不够丰富的问题。
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时容易走两个极端:
一是教师放任自流,教师只管提出问题,对于学生如何讨论,如何合作则不管不问;
二是教师收得太紧,课堂气氛过于紧张、严肃,缺少合作讨论的氛围。
由此,合作学习就只能流于形式,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2.课堂中,师生的交流比较肤浅,停留在表面上,往往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指名回答。
这样,使交流局限于师生的单项交流,不够深入,不够全面,教师往往关注学生是否能说出自己心中的预想答案,而容易忽视学生的表达中是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从而,使课堂上许多精彩的生成被扼杀在摇篮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开拓。
3.阅读教学过程中忽视对学生兴趣、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特别是不注重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质。
听、说、读、写,应该作为语文课堂上教师培养学生的最基本的能力。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不够到位,或者说基本上没有对学生朗读指导的过程。这样一来,由于缺乏基本的指导,学生不会写作文。长久以后,学生作文的兴趣一点点被抹,而且学生写出的作文也毫无创新可言,千篇一律。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平等对话、自由交流和讨论,有利于阅读能力的'不断提高,有利于学生人格、品质和心理的健康成长。阅读能力的提高,又反过来加深了学生阅读对话的深度和广度。
为组织合作学习时,我们应该注意:
一是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与任务;
二是引导想象,丰富体验,促进学生思维的开拓。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为了在阅读教学实践中落实这些基本理念,《新课标》在课程目标中提出了要扩大阅读面的要求,在“大语文”教育观下,阅读教学要立足于课本但决不能禁锢于课本。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树立拓展性阅读教学观,加速学生的拓展阅读,能迅速有效地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的人文底蕴加宽加厚。
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活动中,一方面学生受文本的客观制约,另一方面学生又不应该是简单的接受文本内容,而是自觉地参与对文本内容的补充完善和发展思维,特别是对文本内容中由于省略号或空白等造成的更会做出种种补充和拓展。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教材关键处的拓展空间,在已知内容的基础上,对课文做合理的续想,从而开拓学生思维,产生更有新意、更独特的语言,使学生充分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三是转换角色,平等宽容,挖掘学生创新的潜质。
(1)转换师生之间的角色。教师角色应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由“导师”向“学友”转变、由“统治者”向“平等中的首席”转变,把学生学习的课堂“放心”地交给学生。这种方法往往是教师创设某种疑问,让学生帮助解决,这样做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学生在“帮助”老师弄清疑问的过程中,更增添了探索的欲望和信心。
(2)转换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某个学生的学习方法很好,教师就可以让他当小老师去教其他的同学学习;如果谁的课文朗读得好,就可以请他范读;如果谁理解得深刻,就请他来表演。这样在学习中角色不断地转换,能够唤起学生积极上进的心理,调动学生内在的动因,不断探索知识,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挖掘创新的潜质。(3)转换学生与学习内容中的角色。
小学科学班内分层教学实施策略论文(模板18篇)篇四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问题解决是一个经常性的任务。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之下,调动已经学过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分析并解决目前问题的过程。解决问题也是现实生产生活中经常伴随的任务。教师在问题解决教学中最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能够让学生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保持清晰的思路,并且按照科学的步骤来完成问题解决的过程,增强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自信心和学习技能。
学生能否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从而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是其数学意识强弱的重要标志。正如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教师作为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科学合理地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成为数学问题的发现者与解决者。下面,笔者主要围绕数学中问题解决的相关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经验。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身上都有可挖掘的宝贵资源。在面对一个问题时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都有自己的发现和想法,因此用合作探究的模式,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各自的优势,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效果。所以在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的前提下,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把一定的问题解决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各自的小组中能够通过合理的分工,高效完成问题解决的任务。
例如,在教学“租车”这课时,有一道题:有38位同学乘车去郊游,大巴限乘15人,每辆租金180元;面包车限乘8人,每辆租金120元。怎样租车更合算呢?有的学生说:租3辆大巴。有的学生说:不好,租5辆面包车吧。师:为什么不好呢?生:租3辆大巴浪费7个位置,租5辆面包车才浪费2个位置。师:还有更合算的租车方法吗?通过合作讨论,学生最后得出了结论,并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彼此的合作能力。
二、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敢于提问。
平等协作的学习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他们能够在一种自由的状态之下更好地发挥出自身优势。由于在学习经验方面的不足,学生在探索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遗漏和错误,这都是非常正常的。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给学生做出积极的评价,让学生能够在面对困难时还能保持理性。同时,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点点智慧火花,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失时机地肯定和表扬,使学生有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感受到思维劳动的成功和乐趣。当学生的才能得到教师的认可时,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发挥更大才能的心理,并能够积极主动地在学习中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三、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促进学生问题的解决。
问题解决是一个生活中常见的课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够发现问题,理解生活当中的一些痛点,就需要采取解决问题的策略,将这些痛点解决掉,我们才能够恢复到平静的生活状态。而在数学的学习中,学生学习各种解题的方法,也是在为生活中去解决问题而做着基础的准备。在传统的应用题教学中,教师非常注重题型的训练,让学生通过大量的题型训练,反复掌握某一个概念,这样大任务量的学习模式,使得很多小学生都产生恐惧心理,这不利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发展。
例如,在学习关于重量的内容时,我就带了两袋食盐和一袋洗衣粉,另外还有硬币,其中食盐的袋子上标注着500克,洗衣粉的.袋子上标注着1000克,而硬币上面没有标注。通过观察实物,学生就能够对重量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并且对重量单位也有了基本的了解。又如,在教学“周长”相关内容时,我让学生量一量黑板、课桌、书本的长和宽,然后计算,甚至可以在父母的帮助下量一量自己家里家具面的长和宽。
其实,学生通过这样的一系列活动,就能够发现在现实生活中有那么多的数学的身影,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一下子增强了,而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启发学生,使他们明白这些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方法,并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些都能够让学生理解学以致用的基本道理,并且这样的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模式,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够保持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
四、通过勤实践,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水平。
数学这门学科是比较抽象的,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大家的共识。但是,这些抽象的理论知识不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尤其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在遇到一些问题时,如果我们能够辅助以动手实践,在学生的直观认识习惯和抽象理解之间建立起一座桥梁,就能提高他们理解知识的能力,所以教师要创造各种条件来让学生多动手多思考,提高他们对于数学问题解决的综合能力。
总之,在小学阶段数学的学习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教师要采用科学的训练方式,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让学生带着一种自信去迎接未来的学习挑战。
参考文献。
[1]陈晓政。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16)。
[3]张勋。小学高年级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培养[j]。小学科学(教师版),(1)。
[4]孙劲松。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指导与策略[j]。考试周刊,(102)。
小学科学班内分层教学实施策略论文(模板18篇)篇五
摘要:所谓“有效教学”就是使学生在课堂中接受教材内容的效益达到最大化,“有效”就是在教师讲解之后或者一段时间内,学生得到了进步或者发展,可以达到教师预期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水平。有效教学课堂的顺利开展,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营造更加活跃和谐的课堂氛围,使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如今的信息社会,之前陈旧的教育思想理念已经不适合用来教育新一代的学生,所以,新的课程改革应运而生。在新课程改革中,数学的有效教学得到了人们的密切关注,如何使教师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成功理解教材内容是数学有效教学的目的所在,数学有效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和教师的个人成绩,而且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较大的帮助。那么,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呢?对此,我浅谈一下个人见解:
一、创设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生活情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生有一颗好奇的心,提出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教材内容课题,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在“圆的认识”第一节课中,为了使学生更加理解“圆”这个图形的概念,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课件,在课件中播放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圆,例如,“硬币”“钟面”“自行车轮”等常见事物,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圆。用“钟面”引导学生“圆心”的概念,找到圆心确定一条半径就可以画出一个正圆形。提出问题“为什么自行车轮子要用圆形?而不是正方形或者长方形呢?”学生自主思考,将圆形与其他图形相对比,以此得出答案结果,这样贴近生活的教学问题,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日常生活中所存在的数学问题,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而且可以锻炼学生对数学的应用能力。
二、正确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学过程实际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过程,通过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把教材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这个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不确定的因素往往容易在小学生的课堂教学中出现,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只有做到正确地处理,才可以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与和谐,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1.尊重学生的问题。
小学生的想象力十分丰富,思维比较分散,容易提出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也许教师的一个词就可以使学生联想出许多与之有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教师不可能预设的到,那么,对于这些问题该如何处理呢?我认为,所有的解决方案都要建立在尊重学生问题的前提下进行。由于学生受年龄、心理的影响,也许提出的问题与课堂教学内容并不十分切合,所以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要运用正确的处理手段,在既不影响课堂教学,又不打击学生对于提问主动性的情况下,才能逐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习兴趣。
2.为学生留一些空间。
可以想象,如果整堂课都是教师在不停地讲解,那将是多么枯燥的一节课啊,不仅不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会对课堂教学质量影响甚大。所以,给学生留一些想象空间是有必要的,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可以留几分钟让学生自己思考和讨论,给学生一些自由想象的空间,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还可以缓解数学课枯燥的学习气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热烈互动,不仅可以调节课堂氛围。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一举两得。
三、“渗透式”的教学策略。
对于数学这门科目来讲,概念、法则、公式、性质等数学知识内容可以明显地写在教材中,容易背诵或者记忆,但是,学习数学的方式、方法、规律等无形的东西才是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所在。对于数学教学来说,教会学生公式之类的“硬件”是比较容易的,但是要学会方法、规律等,对于小学生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观念,不仅要教会学生数学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学数学,这也是进行有效教学的重要参考,只有让学生会“学”数学,才能把数学学好、学精。另外,教师要对教材的知识内容深入挖掘,找出各章节之间的联系和共通点,结合教学的具体内容进行改进,把学数学的方法逐渐渗透进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学”数学的要领。教师的责任归根到底是教会学生如何“学”,所以,提高成绩固然重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更为重要,只有掌握适合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懂得会学、巧学才可以更好地提高数学学习成绩。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数学阅读、分组合作学习等,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整体数学学习成绩,使教学更有效。总之,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进行“有效教学”,是顺应潮流的一种教学手段,把小学数学课程与日常生活联系到一起,通过不断积累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可以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2]冯胜.小学数学低年级有效教学例说[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4(12).。
文档为doc格式。
小学科学班内分层教学实施策略论文(模板18篇)篇六
自课改以来,教师们都在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探索与实践。我认为,阅读教学至少应把握住四个关键点。才能有效地实施课堂教学。
一、工具人文,经纬交织,生得“意”而不忘“言”
一般性阅读的主要功能是获取“文本的意义”,而不是获取“文本的语言”。获取“文本意义”的阅读和获取“文本语言”的学习过程有着本质区别,一般性阅读活动其实是读者对文本内容的“意化”,是“得意而忘言”的过程。
小学语文课程的功能是学习语言并运用语言,真正的语文课,应该真真切切地回归文本,聚焦于语言文字本身,着力于学生语言的“生长点”。因此,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过程就是语言学习的过程”。学生在理解文本思想内容、感悟文本情感的同时,还需要理解运用语言,如学习作者是怎样写的,作者是怎样为那个特定的内容和情感寻找最合适的表达形式的。现在有的教师在教学中淡化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因而教学是低效的。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文质兼美,文本蕴含的人文因素本身就很丰富,不需要教师过度地开掘,过多地渲染,就能对学生进行人文的熏陶。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及积累的知识也为感悟文本的思想情感奠定了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更多地考虑如何让学生在有限时间里扎实有效地吸收内化语言,感悟文本的表达方式,要在培养语感,整体把握,领悟读法,学习写法上下工夫,特别是在运用语言上下工夫。比如在《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随着文字移步换景,品味关键词语,深入情境,体验情感,再体会文本这样表达的妙处。这样的教学模式探究了学语习文的一条规律:不仅要关注内容,更要关注表达,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目标得以有效落实,学生“得意”的同时而不忘“言”。
二、多元解读,正确引导,生得“异”而不忘“本”
解读文本的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核心部分,它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基础。文本解读的过程也是教学设计的酝酿过程。很多高效成功的课堂都来自于教师、学生对文本的深入解读能力。在多元解读的过程中,由于学生个体在生活经验、知识储备、感悟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客观差异,因而他们对同一文本也可以作出不同的解读。这时,课堂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准确把握,如在学习《滥竽充数》这则寓言故事时,文本的价值取向是奉劝人们不要像南郭先生那样,没有真才实学却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有的学生说南郭先生是个审时度势、善于把握时机的人;还有的学生说这不能怪南郭先生,只怪齐宣王做事马虎,不好好审查资格。面对这样的文本解读,教师一定要予以正确引导,引领学生认识到“审时度势,善于把握时机的人是值得称赞的,但做人一定要诚实,千万不能不懂装懂”。这样的引导必然会让学生得到真正感悟,当他们再遇到像《狐假虎威》这类文本时,学生就不会再说那只狐狸成了“聪明、机智、化险为夷”的楷模了。
三、指导学法,点滴渗透,生得“鱼”又能“渔”
当前,教师们在进行课堂设计时,往往注重对文本的开掘,一味注重内容的理解、人文感悟,或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上下工夫,大量引进课外学习资源,以求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很少考虑,甚至忽略学法的渗透、指导、总结。因此从学生、教材的实际出发,将学法指导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积极思维,掌握知识,学会方法,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1结合文本,渗透学法。阅读教学中的学法指导应是自然地渗透,不能机械地、孤立地灌输。教师应该根据教材特点,抓住训练时机,巧设思维情境,渗透学法指导,让学生在学习一篇篇具体的课文中,在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真切感知学法。如学习《桂花雨》一课,在理解“母亲常常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一句时,教师就可以渗透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方法:(1)母亲的话会引发我对童年时代的哪些美好回忆?在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谈谈感受。此问必然会让学生联系前文的“桂花香”“摇花乐”内容来理解。(2)母亲的话言外之意是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作者的什么感受?此问必然使学生联系下文,回顾全文来理解。这样的问题设计使学生能串联全文,整体感知,在理解课文的同时,逐步掌握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
2举一反三,迁移学法。(1)课内迁移。比如有些课文段与段的结构相似,学生学习了前面内容后,教师帮助学生及时小结学习方法,这样就可以进行段与段之间的学法迁移了。以《陶校长的演讲》一课为例,课文中有关陶校长四问的内容表达结构相同,教师以第一问为典型引路,渗透“读――圈――扣”的学法指导,然后指导学生运用此法自主学习另三问。这种由扶到放、举一反三的教学方法强化了学生学习方法的习得,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2)课外迁移。教师必须重视学生课内外学习相结合,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巩固、运用学生课内习得的知识及能力。“课内习法,课外用法”是大语文观教学的有效途径。如在学习《音乐之都维也纳》一课时,对于先概括后具体的叙述方法,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某一自然环境或建筑物后,运用课内学到的写法写下来,及时地迁移课堂上学到的先总后分的表达方法。
四、超越文本。适度拓展,生得“近”又求“远”
《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学生搜集、处理、利用信息能力的培养,要求“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学习新课前,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搜集相关的资料。如对文本作者、课文背景的拓展阅读,搜集相关图片资料等。如能长期坚持,学生们就自然而然地养成了课前搜集资料的良好习惯,也培养了学生搜集、筛选、利用信息的能力。比如在教学《长城和运河》一课时,课前我引导学生动手搜集有关长城、运河的图片资料,为教学作了较好的铺垫。
学完了课文,并不意味着知识学习的结束,而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又一个开端。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林冲、洪教头的性格特点,学生学完课文后,我便组织学生阅读《水浒传》中的相关内容。学生在阅读时,就自然地将文本的信息与课外读物中的信息进行了对比、整合。信息之间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从而让学生多方位、准确地了解了林冲、洪教头的个性特点。这样,就把学生从课内阅读引领到课外阅读,引领他们走向更为广阔的阅读空间。
小学科学班内分层教学实施策略论文(模板18篇)篇七
教“总价=单价x数量”的前三天至一个星期,教师就布置学生调查商店、饭店、地摊等地点的各种商品的价格,了解如何算总价。上课时教师首先请学生报告单价情况。有的学生说,一只钢笔是10.5元;有的说,地摊上的气球1元买3个……学生争先恐后地报告自己的调查情况,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尽情地投入,为计算公式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同时,单价表示的多样性,是教师难以一时说清的,而学生在自己的调查中却轻而易举地弄懂了。这正是“问题解决”所追求的教学情境。
再如学生学习了四则计算后,就可以创设商品购买的情景,让学生说说怎样购买物品最合理;也可以让学生走出校门,了解一些旅游点的价格,然后制定一份最精简的旅游计划。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知识后,可以请学生在家里设计一些家电的外壳包装的材料等。有一教师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后,把学生带到学校大操场的一块空地上,让学生在这块空地上设计一个面积是30平方米的花坛,可以有几种设计方案。当学生接触这道题时,积极性十分高涨。他们几人一组,一边测量,一边设计,显得十分的投入。最后竟设计出十几种图形优美、很有创意的花坛。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先要对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这一知识重新进行组合,有一个新的认识。然后要对分割法、平移法、大面积减小面积等求面积的方法进行选择,看着哪些方法更适合于设计。这样,在学生的设计过程中,既解决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复习(长方形面积公式的计算),又拓宽了长方形的知识点(计算简单的组合图形),更为重要的是在设计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一次难得的实践锻炼机会。
小学科学班内分层教学实施策略论文(模板18篇)篇八
有一位教师在叫“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时,一改往常教材中的“讲解式”(摆小棒)的呈现方式为学生自主探究的“问题发现式”,这位教师是这样设计的:“爸爸让明明计算18+7,明明冥思苦想了一会儿,向同学们求助,谁有妙法帮我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顿时情绪高涨,积极思考,此刻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同桌互说等形式,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体现团结合作的精神,让每个学生都有主动参与的机会,加强了学生间多向交流。最后,学生想出了多种方法:有把18看成20(20+7-2)的;有把18分成13和5(13+7+5)的;有把7分成2和5(18+2+5)的;有数手指的;也有用竖式计算的,等等。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后,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过程,这正是学生自主创新的一种体现。
问题一旦经过一番努力后被解决,学生就会有紧张愉快的体验,有成就感、自豪感、价值感,这些心理倾向是激励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源动力。其次,可建立学习小组。学生的发展存在者不平衡性,无论哪个班的学生,他们的智力发展水平、所具有的能力以及他们对生活、对数学问题的认识是各不相同的。在课堂上,面临着要解决的一个个数学问题,学生的解决方法是各不相同的。为了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解决问题,我们可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建立学习小组,小组中学习水平上、中、下的学生进行合理搭配,推荐一个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担任组长,让不同水平的层次的学生的信息联系和反馈信息在多层次、多方位上展开。
小学科学班内分层教学实施策略论文(模板18篇)篇九
摘要:初中科学可以说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课程,新课程提倡在教学中把科学探究放在显要位置,充分重视科学探究在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作者结合教学经验,分析了运用探究性学习的意义及应该怎样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等方面问题。
运用探究性学习能使学生亲手操作、亲眼观察,从中掌握汲取知识技能,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然而,现实教学中的情况并不理想,应试教育严重束缚了科学实验课的发展。在传统的教学形式中,一般教师把握主动权,一味讲解,注重满堂灌,学生只是一味听讲,被动接受,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不高,自然教学效果也不好。探究性学习模式摒弃了传统模式的弊端,它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实践中学会解决问题,思考问题,扭转了以往初中实验教学的死板生硬局面。所以,探究性学习模式应该受到重视,并能在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得到大力推广和运用。
(一)拓宽学生的思维,提升他们的创新意识。目前传统的初中科学实验课程上,可以说实验的规程已定,操作流程已定,试验器材已定,甚至试验结论都是一致的,那么学生只得依葫芦画瓢,按部就班操作,毫无新意,严重束缚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运用探究性学习模式,教师可以逐步引导学生开拓思维空间,发挥想象力,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大胆设计,动手实验,积极摸索实践,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和提升,学习效果也自然增强。
(二)转换角色,使学生充分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学习的主动权应该在他们手里,所以教师也应该逐渐从传统的主导角色转换过来,做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和组织者。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就是要求教师学会放手,让学生学会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勤于思考习惯和获得实践中获真知的能力。这样举一反三,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自然就转换了,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
(一)集结合初中科学实验课程特点,开展探究性学习模式。初中科学实验课程时间有限,导致很多实验不能完整地展现给学生。比如月相及其变化的观察实验,观察生铁生锈等实验,这些实验要求在展示实验前做好充分准备。所以教师可以把此类实验放到课外,布置给学生任务,适时引导询问实验开展情况,并拿到课堂上分析探讨,这样达到的效果会明显强化。借助开展课外实验,就是结合初中科学课程的特点,实施探究性学习模式的体现。比如做鸡蛋被“吸入”玻璃容器中的试验,可采取以下步骤:先准备一个熟鸡蛋,浸泡在白醋溶液中,一段时间鸡蛋皮和醋酸反应充分,鸡蛋皮变软,准备一口径稍小于鸡蛋的容器,在底部铺一层细土。然后在容器中扔进点燃棉团,待熄灭之后,立即把鸡蛋对准容器口处。发现棉团火焰熄灭之后,鸡蛋迅速掉进容器中。冷却一段时间发现鸡蛋皮又恢复了坚硬状态。教师接下来剖析原因:棉团燃烧容器内的一部分氧气,且排除一些空气。待火熄灭后,容器内气温迅速降低,压强低于空气大气压强。因此,大气压把壳变软的鸡蛋压入容器中。从这个实验就可以发现,开展课外探究教学一方面能够完成初中科学教材所要求完成的实验任务,另一方面能拓展科学实验内容和形式。值得推崇的是,接着试验调动学生到生活中搜寻试验素材和寻找实验的方法,通过引导他们的实验过程,探索实验步骤等,培养了他们勤于动手、敢于创新的习惯,大大激发了他们思考探索和动手操作的技能。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意味着学生要处理面临的许多实际问题和难处,甚至付出努力和心思最终没有收获和成功。这个过程是很造就人的,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探索、主动学习、寻求创新的经历,对个人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发展都是不错的历练和提升。因此,探究性学习模式带来的作用是积极高效的,影响是意义深远的。
(二)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问题。教师根据课程需要预先布置学生动手设计操作某一个实验,在课堂上设计一些问题,让他们展开探究,探讨实验步骤是否合理,器材使用是否正确,并积极探讨改进策略。如在操作光合作用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探索实验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或者公布教材实验步骤,并让学生自由组合小组,探讨设计方案步骤是否正确有效。虽然学生对于实验原理都能表达明确,就是调节绿色植物所处环境的温度,会发现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可是,在实验实际操作中,会有一些客观因素影响实验效果,比如环境中的光线条件、空气湿度、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等,都需要学生考虑进去。
(三)引入情境教学法。要在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高效实施探究教学模式,教师就得尽心准备,深挖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情况,巧妙设计一些问题,引入采用情境教学法,使他们进而进行深思深究,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和探索精神。比如在讲解“月相及其变化”试验时,教师就应当根据试验要求,做好充分准备,设计一些趣味的问题,结合试验和教学搜集实验器材和道具。接下来,教师和学生互动,创建一些情景或者场景问题,如在一个月当中看到月亮由缺到圆,又转为月缺,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发生呢?上弦月和下弦月是怎么回事?日食和月食又是怎么产生的呢?你能详细叙述其中原理吗?提出该问题调动学生的探索欲望,进而查找真相,了解月相变化秘密。教师就可以结合课本内容,利用准备好的材料和器具展现月相变化的过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找出合理解释和自然现象原理,提升他们的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拓宽他们的知识范围。总之,实验在科学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把探究性教学模式引进初中科学实验课程,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课改提倡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探究学习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探究性教学模式摒弃传统模式,给科学实验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注入新鲜空气,教师教学焕发新生,学生学习也兴趣盎然,所以,在科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模式对强化教学效果和提高学习效率尤其必要,完全契合当前教育改革需要,这种教学模式应当受到教育界的推崇和探索,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合理运用,促进我国素质教育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永源.中学科学“探究式随堂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j].数理化教学研究,.
[2]沈雁.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与探究性学习[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
小学科学班内分层教学实施策略论文(模板18篇)篇十
许多老师没有充分认识到教学目标的重要性,认为教学目标只是教案设计中的一种形式,可有可无,有许多老师在备课时热衷于教学过程,而不考虑教学目标的准备与制定。就算制定,也是从教参到备课手册,从备课手册到教案,照搬照抄。
2、把握不够。
有的教师虽然也考虑目标,但教学目标制定不合理。要么过于狭窄,要么过于宽泛。只重视知识、技能目标,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急于让学生得出结论、记忆结论,忽视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更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3、混为一谈。
许多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认识不明确。在操作上出现了混乱现象,有的把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混为一谈,说是设计教学目标,实际上写的是教学目的;有的把教学目标的三个内容任意加减,使三个内容变成了四个、五个,甚至更多。造成了认知、技能、情意相混;还有的把教学目标和我国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总目标相提并论,把“三个维度”变成了教学目标。
教师自身的思想观念、知识能力、专业素养的缺陷是造成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我们首先要对教学目标有一个重新的认识。
第一,明确教学目标的地位。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师生要达到的学习结果。它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细化,在方向上对教学活动设计起指导作用,为教学评价提供标准和依据;它是教学设计的灵魂,它具有导向功能,它为教师加工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安排学生活动、布置作业、引导实际体验提供了准确而具体的根据。
第二,明晰教学目标的定位。首先教学目标不同于教学目的,教学目的是制定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时拟订的教学要求,具有方向性,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它不是一个单元的学习目标。而是一节课到底要使学生学习什么,具有达成性,它将所有的方向性要求具体为一种确定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可供评价与检验的要求。
小学科学班内分层教学实施策略论文(模板18篇)篇十一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运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探索解决新问题,并积极思维,构建认知结构的过程。教学时要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全过程,经过独立思考,艰辛的探索,成功的愉悦,从小培养他们探索,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终身受用的数学能力和创造才能。鉴于此,在设计此环节时,我没有直接让学生在发现了单根不够减时,就打开一捆和3单根合起来再减这一单一的思考方法,而是精心设计教学结构,展示知识的全过程,使呈现给学生的算理“活”起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上绝大部分学生都知道23—7=16,但当你问他们“你是怎么想的”时,他们就说不出来了。就在学生脑子一片空白时,我不急于教给学生算法,而是将这一学习任务完全交给学生。我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主动学习的工具——小棒,对学生说“用小棒来摆一摆,好吗?”摆完了和你的同学说一说。让他们自由独立地去探索,找到解题的方法,允许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算法,此时此刻让学生充分地感受数学,体验数学的过程,在学生汇报方法时,也没有在黑板上板书抽象的算理,而且让学生比较得出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通过摆小棒,对于已经知道得数的学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对于不知道得数的学生,他们也学会了如何计算进位加法,也同时突出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一这基本理念。我没有统一强制算法择优,而是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了指导,教师在教学中始终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鼓励他们去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在实践中去发现、认识、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
小学科学班内分层教学实施策略论文(模板18篇)篇十二
如今人们对人文教育的理解多种多样,正如一千个读者心中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把人们对人文教育的理解概括整理可以得到两部分人们彼此认同的观点:人文教育的起点是加强人文课程及知识的教育,而人文教育的传播媒介便是文史类的学科;人文教育的核心是对人文精神的教育。人文教育并不单单指文科课程学习或理解掌握部分有关人文的知识。人文教育的核心便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的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逐步拥有科学的、以人为本的人身追求。因此,人文教育的'现实内涵便是指:人文教育的教育内容是一切能够起到陶冶人性作用的人类文化及人生阅历;人文教育的目的则是在教师完善自身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指导,帮助提高其整体素质。人文教育促使每个人拥有自己独立完善的个性及人格,引导学生行为做到合人道、合规律、合人类。
二、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在当今各种物质诱惑及多种文化充斥的情形下,进行人文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明确人生目标及培养社会责任感,有助于其立足于社会。而现今科技的发展也需要遵循人文精神原则。因此,进行人文教育刻不容缓,人文教育的实施也有助于时代的发展。
第一,在教材中渗透人文教育。教材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基础,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是无法脱离教材的。在一篇篇教材课文中可以体现人文教育,教材中的文章都是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生命、情感及思想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由课本文字这个媒介与文章作者近距离地进行接触交流,真正感受到作者的思想及情感。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充分蕴涵着人文文化,值得教师去进行人文教育,也值得学生进行对人文教育的深刻体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善于发现课文中的人文亮点,合理运用其中的人文素养,再与自身的阅历及体会相结合,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学生也要学会对人文精神的领悟。
第二,体验式的教学方法。人文教育并不仅仅是只维持一段时期的教育,而是需要持续长久的进行下去。人文教育着重强调学生对自身的认识及内心的感受,而这些都是需要学生自己去感受,进而进行吸收及领悟。教师在进行课堂阅读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把适合的文章进行自主改编,进行一个情景模拟。学生通过对文章的自主改编及情景模拟表演,能够与作者产生共鸣,对人物内心有充分的体会及感受。这种做法既实现了教师的阅读教学目标,也丰富了学生的人文教育。
第三,教师提高自身人文修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都是跟随着教师的,教师如果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则能够帮助其在人文教育过程中获得更加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师还应时刻注重自身的人文修养,以便对学生发挥良好的影响作用。教师在对学生的作业、作文进行阅读批改时,如果能够保持微笑,对学生慈爱地进行课程辅导,充满爱意地进行阅读教学,是一定能够使学生感受及体会到的。教师将人格魅力与专业水平两者进行同步提高加强并相互结合,能够有效帮助提升人文素养。就像作者能够通过文字使读者感受体会到其思想、情感,教师也可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人文思想,对其进行人文教育。
总之,教师在教学时善于运用教材中的人文亮点并结合自身阅历,教会学生“成人”便是对学生的一种很好的人文教育。人文教育是需要一步步开展进行及贯穿人们一生的,因此,仅仅让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凭自身的一己之力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是远远不够的。不止是对学生需要进行人文教育,对于社会全民而言,人文教育也是非常必要的。
小学科学班内分层教学实施策略论文(模板18篇)篇十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与深化,小学科学教学成为发展学生科学素养、发展学生创新能力与创造思维的关键所在。小学科学教学采取何种方法,会对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当前小学科学教学需要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活动。鉴于此,本文笔者将对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策略的选用进行分析与研究。
小学科学的教学方法,就是在教学中采取的教学方法、手段、策略、模式等的综合运用,教学方法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思维特点、年龄特点、心理特点,针对教学内容,选择科学的、合理的、适当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更好的接受知识。一般来说,小学教学方法有两个方面的特性:一是具有合作性,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一起研究问题。小学科学的主要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创新性、创造性,发展学生的理解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学习《给身边的材料》分类的时候,教师在上课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给学生展现不同的物品材料,然后开展小组合作,将不同的材料分门别类,最后进行小组总结,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观察,对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加深读知识的掌握;二是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小学科学教学更加关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教学也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科学知识与科学现象综合起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的真谛,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问题与发现问题。
小学科学是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重点科目,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更直接、根本质的认识身边的世界,对科学知识、科学规律进行深刻的认识。小学生的联想能力、想象能力还是比较丰富的,正确教学方法的选择,会更加激发学生的创新素养,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当前的主要问题是,教师选择的教学方法都比较枯燥、单一,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爱好不相符合,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非常被动,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对科学知识缺少学习兴趣,限制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一)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科学教学主要就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思维,这就要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学会质疑,学会发问,自觉主动的去接触知识,逐渐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法,一点点的深入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因此,教学要从实际出发,以学生为本位,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教学实践的有效性,致力于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实施民主化的教学活动。
新的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指出,科学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探究是学习的目标与方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建立在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上,通过民主化的课堂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的、持续的、和谐的发展。例如在学习《太阳与影子》的时候,探究的主要目标太阳的运动与影子的移动、变化规律,教师不再仅仅以课内为教学环境不会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走出课堂,走上操场,以太阳为光源进行实验,对学生来说比较新颖,感觉到科学就是在身边的,他们愿意随时随地的进行探究,主动的探究影子的.变化。
(三)创新教学内容。
科学教育中,教师要有效的创新教学方法,提出新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的想象。教师要精心的设计问题,鼓励学生勇敢的提出新问题并且进行有效的猜想,教师要为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必要的时间空间,创设宽松的环境,也可以引导学生对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结论,然后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积极的进行思考,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学习《电产生热》这节课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将电池的正负极用一根铁丝连接起来,并且用手摸一摸,手上会有什么感觉,有的学生感觉上并不是很明显,但有的学生却说感觉自己的手非常的烫,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手很烫的学生用了三节电池进行实验,证实了电产生热的结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尊重学生的疑问,在学生具有创新意识的时候,教师应该给与大力的表扬,发展学生的创新行为。。
(四)开展科学探究的主题活动。
科学探究的活动,主要就是要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鼓励从身边的现象出发探究科学的秘密,重视科学知识的科学性、逻辑性、严密性,力所能及的进行科学探究。在研究“水”的时候,建立研究的课题与小组,从语文学习的角度来讲,水字有不同的写法,有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体等等,从象形字逐渐过度到现在的写法,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探究,水可以测量不规则物体的容易,从科学的角度进行探索,水具有不同的形态,有固态、也太、气态三种形式,让学生了解一种物质在不同的形态下会有不同的表现,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让学生的创新意识逐渐得到建立。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以一定的主题为中心,加强学生对问题的探究与思考,提升学生的探究意识与能力。总而言之,小学科学教学对学生的创新思维、想象能力、动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都有很大的作用。作为小学科学教师,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逐渐提升小学科学教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小学科学班内分层教学实施策略论文(模板18篇)篇十四
摘要:画图教学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加正确地理解和接受新知识,有利于小学生顺利解决数学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小学数学课堂画图教学的实施策略,认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帮助小学生学会画图,激发学习兴趣;以图求解,化模糊为清晰;画图搭桥,变抽象为具体;以图促思,变复杂为简单;以形助数,理解数学概念。
关键词:小学数学;画图教学;数学问题。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修改稿)中明确指出,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小学数学是一门具有抽象性、形象性和逻辑性的学科,而小学生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成为学生愿学、乐学的形式是十分重要的,而画图教学则可以帮助小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接受新知识,有利于小学生顺利解决数学问题。然而,在小学数学课堂画图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构建高效画图教学进行研究。
一、小学数学画图教学的概念。
小学数学画图教学,即小学数学教师依照“按图索骥”的方式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具体而言,是小学数学教师利用画示意图的方式达到“化复杂为简单,化隐性为显性”的目的,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抽象的数学问题或者复杂的数学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数学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直观形象地呈现给学生,既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又能够帮助小学生理顺解题思路,明确建模思想,进而快速建立解题模型,使他们可以更加轻松地接受和理解相关数学知识。
(一)学会画图,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不仅是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同时也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而言,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存在着许多不适,而且小学生生性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而画图教学法具有形象、直观的鲜明特点,可以将原本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更加有效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巧妙地应用画图教学法,可以让小学生享受学习乐趣,潜移默化地接受和理解数学知识。例如,我们在进行“鸡兔同笼”教学时就可以教学生画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先教会学生画一些相对简单的圆形来代表不同动物的头部,然后画两根竖线来代表不同动物的脚,在画画的过程中可以随时进行修改。在学生画完之后,由教师选择一些作品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并请画这幅作品的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在这样生动活泼的教学课堂上,学生在简单且有趣的画画过程中,可以直观地认识“鸡兔同笼”中“几个头、几只脚”的问题,进而激发对此类数学题目的兴趣。
(二)以图求解,化模糊为清晰。
有一部分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接受和理解能力相对较差,使得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存在较大困难。面对这一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图形的直观作用进行联想,帮助学生理清那些相对复杂的数学问题,从而化模糊为清晰,使学生更加轻松地解决数学问题。例如,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左右教学中,有一道题目:小朋友排队,从左往右数,小明是第五个;从右往左数,小明是第六个,请问这一列总共有多少个人?一些学生会感觉比较困难,此时我们就可以用画图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题目。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不断培养小学生借助画图来理解题意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合理地引导他们主动利用画示意图的策略,将数学题意变得相对清晰,更加轻松地解决各种数学问题。
(三)画图搭桥,变抽象为具体。
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必须遵循这样的过程:动作感知-前运算-具体运算-形式运算,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前后顺序是不变的。而画图的做法则是符合这一客观规律的,可以将相对抽象的数学问题“图形化”,帮助学生化抽象为直观,进而在直观的图像中理解题意,寻找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路。例如,在教学方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画图来搭桥,以提高教学效果。如例题:本地某公司因为技术革新使得八月份实际用煤共计240吨,相比原计划节省了1/7,请问八月份原计划用煤多少吨?这一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可以用线段图进行表述。通过这一线段图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明确题目要求,并寻找到解题思路。这样,我们只要借助一个相对简单的线段图,就可以将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直观地显示出来,从而为学生正确解题创造了条件。
(四)以图促思,变复杂为简单。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修改稿)提出,通过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而几何直观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将抽象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单形象,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解决思路,发现数学问题的本质以预测结果。例如,我们在进行“乘法交换律”教学时,就可以以图促思,利用直观图变复杂为简单,以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和正确理解。横着看,每排5个,5×3=15。竖着看,每行3个,3×5=15。因此,5×3=3×5。同时,教学时还可以再举几个相关实例,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观察和总结思考。例如:4×6=246×4=247×6=426×7=42因此,4×6=6×47×6=6×7通过画图及举例,不仅有助于降低知识难度,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的“乘法交换律”。
(五)以形助数,理解数学概念。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尤其是数学概念教学实践中,如果教师可以将形象的图形和抽象的概念联系起来,将数学概念的内在本质特征以合适的图形表现出来,就可以更好地帮助小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例如,在开展“20以内数的认识”课堂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小学生日常中“逛超市”的情境提出问题:我们买东西花费了14元,可以怎么付?然后引导小朋友们画小棒来代替一元纸币,摆出14元。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先借助学生很熟悉的货币单位来初步认识计数单位“十”,再通过画小棒来主动探索如何让人一眼看出是14,让他们发现10根捆成1捆的必要性,以“有形操作”助“无形数学”,进而实现生活语言向数学语言的有效转化。
三、结语。
在小学数学课堂画图教学中,教师在充分考虑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情况下,要善于将内容化繁为简,运用有效的课堂画图教学实施策略开展教学活动。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明晰解答过程,提高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
文档为doc格式。
小学科学班内分层教学实施策略论文(模板18篇)篇十五
新课程标准规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语言形式与思想内容的.结合体,具有以人类的积极文化对学生个体教育感化之功能.它通过语文所体现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心理过程等去感化教育学生,使学生探索真、崇尚善、追求美,达到净化灵魂、升华情感、完善人格的作用,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作者:李会霞作者单位:河北省平山县岗南镇中石殿小学,050400刊名:现代农村科技英文刊名:xiandainongcunkeji年,卷(期):2010“”(6)分类号:g63关键词:
小学科学班内分层教学实施策略论文(模板18篇)篇十六
1.增进师生间感情。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教师无私地情感投入,将会营造出一个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这种氛围中,通过与教师的交流及同学间的合作,可以更轻松、愉快地获取知识,进而发现学习的乐趣、激发自身学习兴趣。
3.提高学生情感认知能力。
情感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功用就是通过教师情感的投入,影响、丰富小学的情感内容,并引导学生对于情感与认知间的关系,进而塑造学生自身的健全、独立、个性的人格特征。这个过程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影响都是巨大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人生态度。
1.注重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
教师作为情感教育的执行者,其自身素质是决定情感教学效用的重要因素。这不仅需要教师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还需要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现阶段的小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在他们的内心中希望与人交流、交很多的朋友,但是缺少有效、正确的表达方式。针对这种情况,就要求教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和思想动态,做到与学生的平等交流,培养自身在学生中的信任度,进而实现有依据的、针对性的情感教育。
2.创造恰当的教学情境。
由情境教学的定义可得,小学语文中情感教学可行度最高的方式,就是通过创造恰当的教学情境进行情感教学。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绝对的教学主体,对学生实施“灌输式”教育,即教师单方面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教学,这种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的情感成长。
情感教学情境是指结合教学内容设定特定的情境,这个情境包含着教师想表达的情感内容。教师依托这种特殊情境开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情境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引起学生与教学情感的共鸣,通过这种共鸣在学生脑海中形成对这种情感的认知,最终由形成学生自身的知识。
3.实施合理的评价标准。
小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正处于对事物的认知阶段,故而在对一些情感的理解上,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偏差。学生产生错误的情感认知,在小学语文情感教学中是正常且可接受的现象,对此教师不应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这样会严重打击学生的自主思考积极性,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理解偏差入手,通过实例讲解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例如,在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堂上,教师正在讲解《乌鸦喝水》一课。《乌鸦喝水》主要表达的是,当我们面对困难时,应学会变通,灵活运用已有资源,进而解决问题。教师在上课时,有的学生提出“乌鸦为什么不能到别的地方喝水,为什么一定要喝瓶子里的水?”的疑问,这是由于学生对故事所设定情境不清而导致的。教师在教学时不应直接否认学生的想法,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可以对故事情境进行适当的扩展,进而对学生提问:如果瓶子周围存在其他水源或没有石子时,乌鸦的正确做法又是什么呢?这样即完成了教学目标,同时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性、发散性思维,进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结语。
小学语文作为小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更多的教育职能,其中包含的情感教育对于丰富学生的情感内容,培养学生的探索、求知精神,进而塑造学生自身健全、独立、个性的人格特征,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成长需求出发,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在教学中注重情境的应用以及对学生实施科学的评价标准,通过这些实际措施,充分发挥情感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促进作用,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小学科学班内分层教学实施策略论文(模板18篇)篇十七
摘要:小学语文课堂情感的教育,需要教师备教材、备学生、备形式。
“没有人的情感,就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列宁语),重视课堂教学的情感目标与评价,可以克服学生低级情绪和消极情绪,培养学生高级情感和积极情感,可以优化学生个性品质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发展。
可以塑造学生高尚的品德和美的人格。
关键词:语文;情感;课堂体验;感悟。
小学科学班内分层教学实施策略论文(模板18篇)篇十八
摘要:鉴于现在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出现的死记硬背和一知半解的现象,“诗性化”教育的概念由此提出,它专注于学生对课文中诗意的理解,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诗性化性格。
由于小学生正处于培养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这种教育理念是我们在学生的小学阶段必须要重视的。
也正因为如此,诗性化的教育对语文教师也有严格的要求――既要有一颗感性的心,又要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同时,诗性化教育对学生的要求也更加注重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诗性化”教育;教师素质;课堂硬件;课后作业。
一、“诗性化”教育理念的提出。
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根本之处在于它的人文性质,其目的在于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研读和探究,培养和塑造出有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人。
这种人文性质涉及人的生活态度、道德情操,以至格调品味和人格修养等各个方面,它可以塑造人的灵魂,培养人的性情,影响学生的未来,同样也关系到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传承[1]。
人文性质是其他学科所不能与语文学科相比拟的,其重要性毋庸置疑。
我们的语文教育也确实十分重视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素养的培养,但效果如何却令人忧虑。
例如,在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课文时,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这种革命传统题材的课文,离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不容易与文章中的人物产生感情的共鸣,体会不到文中人物李大钊的沉着,勇敢,从容等精神,也就无法培养这种文化素养。
古诗词,因为其中蕴藏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内涵和思想道德精髓,不仅语言优美凝练,意境也特别深远悠长,而经历了千百年的洗礼和筛选,能够留存下来的经典篇章堪称至善至美,能够选进教材的则更加百里挑一,因此更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素养。
但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又是怎样的呢?大多数孩子对古诗词的背诵还仅仅停留在死记硬背上,对于诗词的意思尚且一知半解甚至懵懂无知,更不用说对诗词里优美意境和动人情感的理解了。
我认为,这个问题主要出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并没有真正地把优美而饱含感情的文学作品讲解得生动、富有感染力且易于理解,学生也就无法领会其中的真味,教学也就无法达到满意的效果,尤其是对于小学生。
小学生处于人生的童年时期,他们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和想象力十分活跃,这一点与成年人有很大不同。
成年人由于多年习得的经验和习惯,对世界的看法已经成形,思想容易僵化,除非有意锻炼,否则很难有思维的突破。
而孩子由于生活阅历少,思维方式不固定,反而更加活泼新颖。
邹静之先生认为:“孩子是天生的诗人。”杜威也认为,教育如果不能与儿童活动相一致,那么“它将会遇到阻力、不协调,或者束缚了儿童的天性”[2]。
因此,我们必须用孩子的方式,也就是用孩子的“诗性”的特点来教语文。
这一点也符合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我们都知道,人类的发展进程与个体的发展进程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人类的童年时期――原始社会以及奴隶社会时期,人们表达自己情感的方式也就是最初的文学样式即诗歌;中国古代也有“诗言志”“诗缘情”之说。
可见,诗歌是最能够直抵人心的东西。
因此,“诗性化”的教育理念更能够对学生有所触动,也更有效。
二、“诗性化”教育的概念。
“诗意”,原指诗歌的内容和意境,后用来泛指像诗歌一样能给人以美的感受并带有强烈抒情意味的意境。
正所谓“诗情画意”,诗歌与绘画一样,都能为人们营造唯美的境界和让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心感受。
纵览小学语文课本中,凡是富有人文精神的课文以及古典文学(包括古诗词、古文、寓言故事、神话故事)的篇目等,都无不充满着这种诗意。
如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课文《秋天的童话图画》、《清澈的湖水》,小学三年级课文《七颗钻石》、《在金色的海滩上》,以及古诗《咏柳》、《春日》和神话故事《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等。
这些渗透在字里行间的优美的意境和诚挚的感情,应该被我们从字面挖掘出来,引起学生的共鸣。
所以,我们语文教师的任务就是要把课本中的诗意用有效的方式解读好,教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自己内心深处潜藏的诗意。
这就是我所说的“诗意化”教育。
三、诗性化特征对教师的具体要求。
要让学生融入诗意的氛围,教师这个课堂的主宰者才是关键,也就是说,只有教师自己是诗性的,才能解读蕴含在课文中的诗意,也才能让学生体会。
那么,诗性化教育对教师有怎样的要求呢?
1.感性。
所谓“感性”,原指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感觉、知觉和表象等直观认识,相对于“理性”。
按西方的说法,感性是与理性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最初阶段。
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感,动人心也”[2],“感”是外界事物的触动所引起的内心的波澜。
“善感”则是善于被事物所触动。
小学生由于认知水平不高,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他们都无法尽力感知,也缺乏观察感悟生活的能力和细心,因此,语文教师则更应该是感性的,教师只有善于被外物所感染,才能尽可能地抓住事物传达出来的信息,也才能尽可能传达给学生,代替学生来感知生活,为学生做出表率,才能培养出感性的学生,对于以后学生理性认识的培养也极为有利。
下面就以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中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为例,这是一首著名的送别友人,表达依恋之情的诗篇。
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只有十岁左右,自然领会不了好友远去、离愁断肠的情感,这就需要语文教师留心生活,积极感悟,用自己对日常生活的感触启发学生的情感,再联系学生们自己的'生活经历,这样既好理解,也让学生体会了中国古典文化的诗意精髓。
2.有效的教学语言。
语文教师不仅要有敏锐的感悟力也就是“感性”,更应该要把这样的感触用最有效的语言表达出来,传递给学生。
语文课堂的教学语言应该有三个特点:
第一,浅显易懂。
小学生处在最基础的学习期间,因此语言肯定不会很深奥,但是也不应该是口语,应该是要在其学习水平之上一点,容易理解也便于学习。
比如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的《可贵的沉默》一文,讲的是教师启发学生孝敬回报父母的故事,这其中蕴含着的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这种感情的诗意抒发是浑厚的,但更应该是直白易懂的。
所以在讲解的时候,教师应该用学生可以理解的语言讲解什么是中国的孝道,以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道理。
第二,优美生动。
为了展现课文优美诗意,教师的教学语言也应该是优美的,在一片诗意当中,学生的想象力驰骋纵横,学生的诗意情怀也渐渐滋长。
拿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白居易的《忆江南》为例: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这首词描写江南的美妙风景,但是北方的孩子们可能并不能理解这种美,尤其是刚刚十几岁的小学生,他们也不一定都有机会去江南旅行,那么怎样才能领会那样的诗意呢?这时候,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是像江南的风景一样美才可以。
用语言在学生面前展示一个多彩美妙的诗意画面,不仅仅限于这首词的范畴,更可以扩大范围,描绘在教师脑海中的江南景象,把学生带入一个杏花春雨的时节,一个流年似水的世界。
从小培养学生这样的诗意,需要教师自己不逊于古诗词的语言美。
第三,贴近生活。
教师的教学语言还需要贴近孩子的生活,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内容来讲述课本中他们不熟知的内容,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样才能够事半功倍。
比如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一诗,其中“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一句,北方的孩子对于水没有那么熟悉,也很难领会所谓的“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情景,这时候需要教师用贴近生活的举例还解释,比如行车,让孩子们懂得这种现象,再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天门山美丽的景致,让孩子沉浸在诗情画意之中。
四、诗性化的硬件要求。
多媒体是现在广泛用于课堂教学的设备,它是计算机和视频技术的结合,利用声音和图像来传达教学内容。
它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多方面地展现教学内容,给教师的授课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也使学生的听讲变得更加新颖有趣,有利于调动和训练学生的所有感官,增加学生对于课程的兴趣,让课堂活跃起来。
那么,在“诗性化”教授语文课程的过程中,多媒体设备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图片,包括绘画和摄影作品,指的是教师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通过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来营造诗意的氛围,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比如,《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是作者苏轼在僧人――当然也是有名的画家――惠崇的《春江晚景》一画上题的诗,那么,在讲解此诗的时候,搭配上富有中国气息的国画图片,必然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展现广阔的诗意。
2.视频,包括视频短片、影视作品、纪录片等一切可用的视频资料,这是比图片更有效的媒介,更能够营造诗意氛围,比如在讲解《敕勒川》一诗的时候,就可以选取介绍草原风光的纪录片或影视作品,让学生们亲眼看到“天苍苍,野茫茫”是何种开阔宏伟的景象,是何种辽阔悠远的意境,也势必更能够深入人心。
3.音乐,相比较前两种媒介,音乐是更富有诗意的艺术形式,它与诗歌一样,都可以让人感受到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和氛围,更有共通性。
那么,在展现诗歌意境的同时,让学生们在音乐的氛围里畅想和驰骋则更是培养学生审美感受的良好方法。
《高山流水》讲述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知音故事和深厚友情,在讲解这篇古文的同时,伴以《高山流水》的古筝弹奏,让学生们也来分辨,哪段音乐弹奏的是高山,高山的旋律给人怎样的意境;哪段弹奏的流水,流水又是怎样的湍急奔流或者悄然流逝。
让学生们在音乐的抑扬顿挫中体会中国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更能够体会古人那种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情怀。
参考文献:
[1]蔡颖.新时期师德修养[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
[3]商友敬.活泼泼的教育,活泼泼的人――我的小学语文教育理想.吴国平.教师人文情怀[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4]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编译.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