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文学回忆录读书心得实用篇一
“腹有诗书气自华”,才华究竟是天赋,还是后天习得?才华如流水,水无源则必枯竭,难道真有可以供人一辈子流淌的泉源?这显然是不现实的。若要才华横溢,必有源头活水,那么源头活水究竟从何而来呢?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读书。我不知道木心先生究竟读了多少书,但是《文学回忆录》中流溢的才华显示,他读过的书是非常多的,只有汗牛充栋才能成就学富五车。那么究竟该怎么读书呢?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木心先生提供了两种境界,一种是有选择性的读,另一种是开卷有益。有选择性的读书,是为了构建起初步的框架,而性质相近的东西更容易建起框架;开卷有益时,则是对自己的框架进行装饰与加工,是一个精雕细琢的过程。我觉得这种思路是很有道理的,如果一开始接触的东西太多太杂,最终可能迷失掉自我,没有了自我,读再多的书又有什么用呢?如果已经有了自我,却坚守自我,不涉及其他内容,早晚得变成一个老顽固,被时代所抛弃。因此,可以说读书其实可以大致分为两大阶段——发现自我,和充盈自我。
但是,这个逻辑,似乎只适合天生好读书者,或者已经具备读书习惯的人,对一个不喜欢读书的人而言,这两种境界都是没有意义的。因此我想在这两个环节之前加一个环节——激发读书兴趣。身处信息时代,书的替代品层出不穷——电视、网络、手机,都有取代书的野心,他们可以提供更多的视听效果,满足人的感官享受,甚至设置身临其境的情境,轻而易举地将受众置身其中。这种体验很能吸引人,与此同时这种体验变得更加直观,甚至是仅仅停留在感官刺激的层面,很难激发思考,很难获得更深层次的交流。并且应接不暇的视觉冲击,也不会给人留下太多思考,甚至感动的时间,以至于大多数情绪都无法沉淀下来,不能真正给人心灵以启发和震撼。但是追求这种经历的人也在急剧减少,都被简单的感官刺激所吸引和欺骗,沉浸在短暂而轻薄的感触之中。因此,激发读书兴趣成为一个越来越有必要的环节。
那么究竟该如何激发读书兴趣呢?如果从小就培养,似乎不是一件难事。更困难的挑战是,如何将那些沉浸在多媒体陷阱之中的人,拉回书中。一个最简单粗暴的办法,就是禁一切电子产品,但是这种方法实施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再说选择电子产品,也是人们自愿自由的选择结果,强力的干涉可能会引起不明所以的反抗,并且如果被一些别有用心的唯利是图之徒利用,必然会引起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另一个我觉得可行的办法是有组织地读书,简单的说就是以读书会的形式进行,这样做的好处是以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替代禁令,以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代替强制干预——找一群有读书意愿的人,通过协商产生一些有利于读书的基本要求,相互监督,逐步回归到读书的环境与氛围中。通过感情的滋养,促使人养成读书的习惯,重新激活思维,开启深度思维的历程。
这可以说是读书的三个环节,也可以说是读书的三个境界,如果这三重功夫都修的圆满,则会自然而然地产生第四个环节——才华横溢。不管胸有多开阔,心有多大气,人作为才的容器,总有装满的一天,满了自然就溢出来。当一个人溢出了满地的才华,自然会光彩照人,想掩盖也难。当然,容器也有大小之分,因此只要在坚持输送活水,就不要担心没有横溢的一天。那些读了很多书却没有膨胀感的人,才是真正的大容器,如果有一天开始溢出来了,就有可能成为江河湖海,而不仅仅是山野小流,并且滔滔不绝,让人叹为观止。
箫爻
风雨书桌
文学回忆录读书心得实用篇二
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让我这个读者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读《爱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的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知道,"爱"是没有限制的。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
透过安利柯的描述,我了解到什么样的师爱才最让学生感到温暖,把学生当亲人的老师。当安利柯的先生说道:"你们以外,我没有别的家属在世界上,除了你们,我没有可爱的人!你们是我的儿子,我爱你们,请你们也欢喜我!我一个都不愿责罚你们,请将你们的真心给我看看!请你们全班成为一家,给我慰藉,给我荣耀!"先生的这些话,让所有的学生都信服与他。虽然我无法做到这位先生的如此坦诚,但想想,我是否用平等的目光看待所有的学生了。两个学生同时犯了错误,有时,我会凭我直觉判断,然后毫不留情的批评那个我心目中的差生。却不知,受了一肚子委屈的学生在暗自垂泪,也许在他们的眼里,我不再是个好老师。宽容和尊重学生,"只要你们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我绝不会责怪你们",这是安利柯的先生们给的我另一个启示。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学生,我们的目的是教育学生,只要目的达到,又何必在意学生是否接受了惩罚。
爱是一种感受,是一种信仰,是一种追求,是无法用准确的文字形容爱的定义,但是我知道,拥有爱的人,付出爱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实而无憾的。同样,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应是发自肺腑的爱,这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真情流露。当我们把爱心自然而然地献给学生时,学生会不仅把我们当教师,更会把我们当作朋友,兄弟,父母。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是无从谈起,感情当然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须充满感情。
总之,爱的教育是治疗心灵创伤的良药,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被爱的人才懂得去爱人,爱给人力量,给人温馨,也给人美丽的心灵和情感。让孩子们心中拥有爱,很多问题都可能在爱的暖流里溶解。书中给我的启示是,做一个温柔的严师,用充满爱意的语言来严格要求我们的学生。
文学回忆录读书心得实用篇三
近来在读一本好书叫做《文学回忆录》,也推荐给大家看看。
试看开课引言的一段话,气势磅礴,底蕴雄厚,“总能使诸君听完后,在世界文学之内,不在门外。”
《文学回忆录》在刚听到这本书的名字时,感觉是这样的:回忆录,既是回忆肯定令人沉思,沉思而必定深奥,深奥也就免不了难懂,难读。既是录,则会冗长,所以书本肯定很厚。不想大家咋一听到本书是否也有这样的第一反应。
《文学回忆录》里所有的内容都是木心先生的总结,分析,思想。但这本著作却是他的学生陈丹青记录的,先生讲述,学生笔录,进而思想得以传播。这种做法颇有点古人游说,而弟子载其言以为书的味道。在这方面,孔圣人可以说是最好的范例。本书也提起孔圣人,人人尊孔而奉为圣,而木心却看不起孔子,贬其为“伪君子”,木心说,孔子想要塑造人,却把人扭曲的不是人。这句话有深意,源远流长,值得深思。
《文学回忆录》厚厚的两本书,跨度很长,从远古的希腊神话故事开讲,到近现代的魔幻现实主义而终止。时间跨度长,历史悠久,内容也就丰富多彩。虽然书的主体是对文学的分析与概括,但也包含了对其他学科的谈论,哲学最为贴近。
我想这本书的价值在于,通过木心独到的分析与谈论,读者至少能从卷帙浩繁的文学中找到一本或是多本适合或是喜欢的作品,能够更好地选择我们知道或不知道的一些作品的精华去品读,从而在我们选择读物时有个清晰地轮廓。
我喜欢的理由在于,文学回忆录不仅仅谈文学,而能通过表象去看本质,更深入的认识某个人,看清某个历史时期利弊,批判不合理的社会体制,融入一种浓烈的觉醒意识。不得不为人所敬佩。
这是木心讲课的记录,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一本书,或者也可当作是一系列的课件。不同的在于,我们作为学生,老师的课件放在了 u盘里,而木心的讲述写在了陈丹青的笔下。
既然是老师讲课,就我们大学生的学习状况而言,描述课堂不外乎枯燥,无聊。回到我自己最开始的疑问上,会不会因此而让这样的书变得难读呢。
读过之后,才明白这样的担心有点多余了。我们开设的课程里似乎有这样类似的,如《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世界文学简史》。里面也讲述了很多的文学大家,但那样的书实在难以静下心读一读。
《文学回忆录》毕竟还是一本课外读物,不等同于教材。也就没有那么神圣不可侵犯严肃。书的编写排版都是很精美,拿到手给人的感觉就很舒适,清新,简约大方。虽说这是一个很表面的东西,可能不重要,但是我们在拿到某本书的书的时候,总会有看着就想读或不想读的感觉。不能否认,感官的东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的兴趣取向。
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这本书之所以不是难读。在于木心讲学的方式,不是那种枯燥乏味,也不是严肃难以靠近。一些本来会让我们模凌两可的东西,木心善于用自己的方式,让听者更易于理解接受。讲课时也讲究轻松自然的氛围,其随意性,我想这段话可以是最好的概括“希望大家读《道德经》有疑难,有问题,可以找我,电话是(718)5261357,我总是在家的。”另外,自己站在一个高位,作为一个有声望的学者,却总是成听者为“诸位”,很显然是把大家和自己摆在了一个平等的位子,没有摆阔绰,其乐融融。陈丹青笔下又很好的呈现了木心先生的讲学现场,也让这本书活灵活现一般。
那天我跟影子说,要是我们的教材也能像《文学回忆录》那样编写的话,那该多好!
影子回答说:“你别这样说,要是教材真是这样的话,你也不一定就爱看了。”
我细想一番觉得影子说的没有错,真要是把教材改版成那样,我肯定自己不会去看,至少不会这般用心,只是关于原因真说不清楚。
我只想探讨一个问题,一个大家都觉得会是次要的问题。关于教材我不说它的内容编的好不好,值不值得读,我没有认真读过教材,没有资格道是非。
但是我能够谈谈想不想读的问题,感觉所在而已。教材给我们的第一感觉就是提不起阅读欲望,这就好比男人看到没有性欲的女人就不能勃起一般,这是很简单的道理。教材的文字排列,要么就是如蚯蚓一般到处乱钻,要么就是满地芝麻。总让人看得头昏眼花。要说那些都是知识吗,都是必须掌握的要点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们在考试前求老师给重点,就不会像求甘露一般饥渴了。
突然很怀念小时候上学 时 的读本,有些简单的图画,文字也不多,关键很多书还都是彩印的。一本在现在看来并不是很厚的书可以学一个学期,而不像现在无数的课程排满了课程表,每一本书都跟《辞海》一般,可在几个星期完成。不要说孩子心智发育还未健全接受能力不够强,当然像我们今天这样学的多。而我想说,小时候 没有 天才 的禀赋 ,长大了也 做不了 天才 的事 。孩子们还很天真,对什么都很忠贞 ,学习就是学习,他们要专注得多。
其实,教材也可以成为我们一本爱不释手的读物,而不总是被逼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