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是指规划学习过程和目标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组织和安排学生的学习内容。以下是一些教学计划设计的案例分析,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二年级数学平均分的认识一教学设计范文(14篇)篇一
1.结合实际问题,体会测量时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的重要性,进而体会引入较大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单位米,认识表示长度单位的符号“m”。初步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
3.在实际测量中理解1米=100厘米。
4.通过实际测量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以及激发学习兴趣。
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
理解1米=100厘米。(调整为:建立1米的正确认知)。
1支7cm长铅笔、12把米尺、学生尺、1根长绳、1根1米长绳子、双面胶、剪刀。
学生尺。
一、复习提问。
1.测量铅笔的长度需要什么工具?测量所得数据要用什么作单位?
2.用厘米尺测量老师手中铅笔的长度。
(学生在投影上演示,教师强调测量时需要注意:把尺的刻度0对准铅笔的左端。)。
三、引入新课。
1.情境导入。
(1)课件出示小动画:量黑板的长度。(先是用厘米尺。
量,后改用米尺量)。
2.点明课题。
量较短物体的长度,用厘米尺就行了,但量较长的物体长度,用老师手中的尺子测量方便了,像这样的尺子叫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认识米用米量”。(板书:认识米用米量)。
四、探究新知。
1、估计1米的实际长度。
师:老师的身高是1米65厘米,你能估计一下,从地面到老师身上的哪儿大约是1米高呢?(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进行估计,并贴上标签)。
那怎么才知道谁估的最接近呢?
(生:用尺子量。)。
师:用哪把尺子呢?是大家手中的厘米尺吗?
(生:不是,应该用米尺。)。
师:好,那接下来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米尺”。
【教后思考:整个环节孩子们确实挺活跃的,但是由于操作不当(演示时大部分学生看不到;活动组织不严谨导致有的`孩子趁机开小差),导致部分孩子无法完全参与进来,进而转移注意力。结合小组研讨中各成员的建议以及自己的思考,这个环节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设计:
设计一:先让孩子们报自己的身高,再根据自己的身高估测1米的高度,然后引入测量工具——米尺,之后再利用米尺准确测量,明确1米的高度,最后寻找身边的1米(如1庹,窗户高度、电棒管的长度等等)。这种设计大致思路基本上和我原有设计相同,是先估测,再认识米尺,最后准确测量,再联系生活寻找1米,只是主体由“我的身高”换成了孩子们自己的身高,这样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应该效果会好些。
出示米尺。
(1)谈话:每个小组的桌上有1把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用它来量比较长的物体就容易多了。
请大家拿出你们的厘米尺,跟米尺比一比,找找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数字相同,都是从0开始,从小到大排列;刻度线相同,两根长刻度线之间相距1厘米,两根长刻度线之间有9跟短刻度线,其中正中间一根稍微长一点。不同之处就是厘米尺较短,数字较少,而米尺较长,数字也较多。)。
(2)那米尺上一共有多少刻度?(100个刻度)100刻度就是100厘米就是1米。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米=100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对比、思考学生自主发现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3、用米尺量。
(1)提问:到底老师身上的哪儿离地面是1米高呢,谁来帮老师量一量。(学生测量后,在1米的位置贴上标签。)。
小结:量物体的时候,一定要从物体的一头开始,用卷尺或米尺的0刻度对齐物体的一端,尺子要放直。(课件演示)。
(3)谈话:同学们现在知道1米有多长了吗?请小朋友张开双手,先估计一下,自己的一庹比1米长还是短。再同桌合作量一量。
(4)交流。现在你能用双手比划出1米大约有多长吗?(学生用手比划1米的实际长度)。
(5)谈话:请小朋友在教室里找一找,你的身边哪些物体长约是1米。再小组合作动手量一量。之后,全班交流。
(6)估一估,量一量:黑板大约长几米?
(7)小结:量哪些物体的长要用米做单位?——较长的物体。
五、活动巩固。
下面,我们来做个小游戏:老师带来了一卷绸带,请两个同学把这卷绸带慢慢的拉开,其他同学认真观察拉开的绸带,如果你觉得拉开的绸带的长够1米了,就立即喊“停”(学生活动)。
当学生喊停后剪下,贴到黑板上。指着黑板上的丝带问:这正好是1米吗?怎样才知道它到底有多长呢?(可以用尺量)。
方法一:直接量黑板上的丝带,长或者短了,再追问:那1米到底有多长?再剪一根1米长的丝带贴上去,对比。
方法二:再剪一根刚好1米的丝带贴上去,直接对比。
【设计意图:通过剪丝带的游戏进一步感知1米有多长,进一步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
六、方法应用。
1.提问:你能估计出1米长的队伍大约能有几人吗?(学生可能想到,竖着排大约有5人,横着排大约有3人。再实际排一排)。
提问:想一想,同样是1米长的队伍,为什么有的大约有5人,有的大约有3人呢?
2.小组活动。
要求:估计一下,用我们平时的步子走1米长的路大约要走几步?(请几个同学上来走一走)。
提问:同样走1米,为什么走的步数不一样?
谈话:同学们想知道自己走1米大约要几步吗?
小组合作:在地面上量出1米的距离。每个同学都来走一走。
【教后思考:“剪丝带”和“1米大约有几步”这两个活动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进行。】。
学生纷纷站在老师的身边,最后成一个半径是1米的圆。
七、梳理小结。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有哪些收获?
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米”,张开双臂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还知道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长度大约是1米的物品,课后同学们可以找一找,量一量。
八、课堂检测。
a卷:
1.两人互相量身高,_______米______厘米。
2.(1)量一把牙刷的长,用()做单位。(2)量篮球场的长,用()做单位。
(3)从直尺的0—1是()厘米;从直尺的0—5是()厘米。
3.在()内填写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
教室长9()黑板长2()小明身高124()课桌长50()。
b卷:
1、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
铅笔长18()一棵大树高10()一张床长2()教室长10()。
桌子高90()操场长200()一个杯子高10()桌子长100()或是1()。
2、判断:
(1)小红身高是145米。()。
(2)操场上的跑道长300米。()。
(3)米和厘米都是长度单位。()。
(4)因为1米=100厘米,所以长度单位厘米大于米。()。
(5)一根跳绳长3厘米。()。
(6)一枝铅笔长13米。()。
(7)有三条带子,第一根长6米,第二根长6厘米,第三根长60厘米,哪根最短?()。
九、布置作业。
二年级数学平均分的认识一教学设计范文(14篇)篇二
教学内容:
新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39页例1。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2、丰富学生对角的直观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能积极参与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画角。
2、初步学会用尺画角,理解角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猜图游戏。
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猜图形的游戏,看看这个可能是什么图形?(师出示图形)。
预设:生:三角形。
师追问: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教师再出示另一个图形,露出其中一个角让学生猜测。
预设: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师追问:那我们是怎样猜出这些图形的?
2、揭示课题。
师:原来小朋友是根据图形上的角来猜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角的世界,去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合作交流,认识角。
(一)找角。
(二)感受角。
1、看!图中那位老师手中的三角尺变到我手里来了,谁愿意到前面来指一指它的角在哪呢?(3个角)。
2、请你拿出准备好的三角尺,我们一起像刚才那样摸一摸、指一指,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告诉给你的同桌听!
(交流学习)。
3、汇报:角的两边是直直的;角是尖尖的。
(三)观察角。
2、同桌交流角的特点。
3、角的各部分名称:尖尖的部分我们叫它角的顶点,两边平平、直直的线我们叫它边。
4、小练习:判断哪些是角。
同学们我从数学王国里带来几个图形,请同学们判断一下,图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学生汇报后,师提问为什么那些不是角呢?说出理由。
(四)用活动角探究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观察活动角。
老师出示教具活动角,请同学们观察它是怎样一点一点变大或变小的。
动手操作(1):拿出手中的活动角,跟着老师一起操作,感受角逐渐变大或变小的过程。
说一说,角在变大,角两边的开口也在逐渐怎么样?所以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汇报:角两边的开口越大,角就越大;反之,角两边的开口越小,角就越小。
2、跟同学互相比较角的大小。
比较时出现问题:有的同学角的两边有长有短。
这时我们怎么知道谁的角大呢?
学生讨论: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开口大小有关,我们可以比一比,发现角两边的长短不影响比较。
师追问:所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有关系吗?
师小结:
出示填空问题: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角两边的开口越大,角就();角两边的开口越小,角就()。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
(五)画角。
我们了解的这么多有关角的知识,你们想不想把他们画出来?
1、师示范画角。
师:从一个点起,先向一个方向画一条笔直的线,再向另一个方向画一条笔直的线。
2、课件展示。
3、学生总结老师是怎样画的。
4、学生尝试活出不同角度和大小的角,
三、巩固练习:在生活中找角。
其实角的世界还有很多有意思的问题等着你去研究、探索,如果你感兴趣,下课以后再继续研究吧!
板书设计:
角的认识。
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
二年级数学平均分的认识一教学设计范文(14篇)篇三
1、通过直观的数数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并掌握数数方法,掌握10个一百是一千。
2、初步理解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3、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5、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成功与快乐。
通过直观的数数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并掌握数数方法,掌握10个一百是一千。
初步理解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实物投影等。
教学设想:
本节课我从学生的发展和学习需求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整体设计上注意了以数数为主线,把数的组成、估计意识的培养及数学与生活的结合等方面穿插在一起进行教学。
一、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来展开教学,所以我在课前活动中,先让学生在欣赏照片时,估计一二年级的人数、全校的人数,再让学生说说对于刚才说到的这些数,你知道些什么?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学生已经懂了的,我们就不必再教了。学生自己能探究的,我们就放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获取新知。
二、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是数出来的。
1、给学生提供小棒,以小组为单位数。经历单根数的、整十、整百和几百几十几的数数过程,使学生感知并体验1000以内数的形成。
2、让学生获得清晰透彻的数的概念。
在整个教学中,力求引导学生在动手摆、动口数、说的基础上,自主探究、主动构建起1000以内数的概念。例如:数的组成。让学生在动手摆过程中看着实物说出一个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再脱离实物,看数说数的组成。层层递进,由浅入深,让学生获得扎实透彻的概念。
一、联系生活,构建数的模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体育馆”的主题图。
(2)师:猜一猜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
2、师:用100以内的数能表示吗?由需要引出。
3、学习p68页主题图。
学生独立数数,再进行全班交流。学生从一个一个地数,到10以后由10个10个地数,到100以后,一百一百地数,做适当地板书。如下:
板书: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一十。
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
一百一百地数,十个一百是一千。
4、小结:关于数数,你们有什么新发现?讨论。(如果数的数量非常多,要继续往下数,怎样数比较快?)让学生会在操作中感悟到数较大的数也可以一百一百地数)。
做一做(强调接近整百整千时拐弯处的数法)。
(1)从一百九十八起,数到二百零六。
(2)从九百八十五数到一千。
注意学困生的辅导。
出示例2。
出示计数器上的数请学生读出来,再试着学生试写,再集体讲解。
师:哪一位上没有珠子,应该怎么写呢?用0表示。
怎么读?哪里的0读,哪里的0不读呢?(中间的0读,末尾的0不读)。
上面的每个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做一做。
三、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一是对教材的把握,新教材将万以内数的认识分成两部分,其目的何在。课前我甚至想过仍然将这两部分合起来上。但是,我想那些专家这样编排的用意何在。发展学生的数感,是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重要目标。所以可能原因就在于此。
二是怎样选择合适的生活情境,让数数与现实的生活情境联系起来。虽然说学生对1000以内的大数有所接触,但是很少。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据此,本节课主要采用活动教学法。
1、将教学内容活动化,让学生在做中学。
首先是猜一猜体育馆人数的活动;接下来是小组合作数小棒的活动,给学生一大盒小棒,在猜测的基础上,将"到底有多少根小棒"这一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在数小棒的操作活动中自己去体验、感悟,从而发现数数的方法,体会十进关系。然后是议一议的活动,让学生交流:关于数数,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最后是练一练的活动,包括接一接、数一数、说一说、估一估、填一填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完成了新知的应用与拓展。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往互动中学。
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小组合作数小棒,共同决策,集体解决问题,学生在小组中可以自由学习、充分交往,小组中的每个同学都有操作、发言的机会。
3、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特点,本节课创设了企鹅博士考大家、登城堡拿礼物的故事情境,力图引领孩子们走进一个充满童趣的童话世界,让他们学得轻松愉快又积极主动。
二年级数学平均分的认识一教学设计范文(14篇)篇四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数数的方法,会数1000以内的数,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初步体会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意识。经历观察、猜想、操作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过程,使学生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进一步体验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活动中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与自信心,并能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
教学重难点:正确数1000以内的数,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1、一个一个的数,从20数到30;五个五个的数,从30数到50。
2、从50数到100你们想怎么数?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课本74页主题图。这是北京体育馆,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用我们以前学习的100以内的数够不够用?(学生讨论交流,明确:不够)。
师:猜猜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
学生讨论交流。
师:这个体育馆能坐好多好多的人,要用一个比100大的多的数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000以内的数。
板书课题:1000以内的'数。
三、探究新知。
(一)、多媒体演示,进一步理解10个一百是一千。
1、电脑演示。课件出示10个小正方体。问:我想知道小正方体的个数,怎样数?
生:两个两个数,五个五个数,一个一个数。
课件演示一个一个地数.问:我们数了几个一?是多少?
生:十个一,是十。
板书: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一十。
2、课件出示100个小正方体。问:我想知道小正方体的个数,怎样数?
生:十个十个地数。
师生一起数(课件演示十个十个地数,并得出10个十是一百。
板书: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
让学生回答,了解掌握情况,数了几个百?3个百后面是几个百?5个百再添一个百是多少?……谁能继续一百一百地数?师:9个百再添一个百是多少?然后思考:10个一百是()。
板书:一百一百地数,十个一百是一千。
4、师:“千”是我们今天学到的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前面我们还学过哪些计数单位呢?
师:关于数数,你有什么新发现?
观察板书后小组讨论。用计数器加以引导。
十个地数;当数更大的数时,可以一百一百地数。
(二)数数游戏:
1、在三百五十六的后面连续数出5个数。
课件出示小正方体图(356个)学生边数课件边增加。
2、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数数,从九百六十起,一十一十地数到一千。你会吗?回顾计数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3、课本75页做一做。
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数数。
(1)从一百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一百二十。
(2)从一百九十八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二百零三。
(3)从二百二十起,一十一十地数到三百一十。
学生自由数,再集体数。拍手数数,使数数抽象化全班交流。
师小结:通过数数这个题我们发现,数的方法不同,数的顺序不同,数数找的规律不同,得到的结果呢?(也不一样),只要我们同学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相信你们会有更大的收获,你真棒,你们都是非常棒的。
四、知识应用。
填一填。
1.10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一百是()。
2.九百七十七后面的第五个数是()。
3.六百八十九的相邻数是()和()。
4.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小的四位数相差()。
五、总结提高,拓展延伸。
今天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一十。
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
一百一百地数,十个一百是一千。
个十百千都是计数单位。
二年级数学平均分的认识一教学设计范文(14篇)篇五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分橘子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
2、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3、让学生正确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4、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
2、让学生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1、有余数的除法及其竖式的计算方法。
学生试着自己列竖式后,展示不同学生的竖式并让学生说明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同时其他学生可以质疑。因为有除法算式做引导,估计学生不会出现余数大于除数的现象,如果有的话,就直接拿来当作下一环节的样本,解决余数不大于除数。然后教师做小结。
2、完成“试一试”,体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教师小结: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3、用竖式计算。
9÷421÷514÷319÷6。
4、钉一件上衣需要5个扣子,现有23个扣子,能钉几件上衣,还剩几个扣子?
四、总结。
1、说说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你今天最成功的是什么?你打算以后如何做?
板书设计:
分橘子。
每盘放4个橘子,14个橘子可以放几盘?
14÷4=3(盘)……2(个)。
答:14个橘子可以放3盘,还剩2个。
二年级数学平均分的认识一教学设计范文(14篇)篇六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百以内的加减法和几个数连加之后安排的。本节课从生活出发,从生活问题引入,让学生观察实际情景,并且其中暗示着一组组数量相同的数,可以用相同的数相加来解决。相同数相加中的加数是几和几个相同的加数是认识乘法的基础,即算式表示几个几,通过几个几的桥梁作用,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材第46页的一幅主题图,呈现了小火车、小飞机等情境图。图中蕴含着许多“相同加数”的因素,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并用语言表达出来,从而加深了印象,这就为引入乘法做了准备。例1是通过学生计算主题图中各项娱乐设施里面的人数,引出了加法计算,为引出乘法的意义做了铺垫。通过观察加法算式,使学生明白像这样的加数,加数必须相同,积累了同数相加的感性认识。教材中“这种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来表示”也表明了加法是乘法的基础,渗透了乘法的含义。在学生理解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的基础上,认识乘法,了解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学生亲自动手把其它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并读一读,使学生在动脑、动手的过程中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1、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
2、认识乘号、乘数、积,会读写乘法算式。
3、学生初步学会根据数学问题列出乘法算式,培养学生有条理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道乘法的含义,了解“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能够读写乘法算式。
能够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核心概念
符号意识 模型思想
数学思想
符号化思想 模型思想
教学准备
ppt
环节
环节一:情境导入
星期天到了,小明和他的小伙伴们正在一起玩耍呢,让我们来看看吧。(出示主题图)
这是什么地方呀?你最爱玩什么项目?
(游乐场。小火车、小飞机等)
那么我们来仔细观察一下这幅图,你能从中发现什么样的数学信息,能根据图中信息提一些数学问题吗?小组讨论交流一下。
生:1、玩小飞机的有多少人?
2、做小火车的有多少人?
3、过山车上有多少人?
其他学生解答,教师板书计算
3+3+3+3+3=15(人)
6+6+6+6=24(人)
2+2+2+2+2+2+2=14(人)
师:那同学们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这些加法算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生:每一个加法算式中的加数都是相同的。
创设情景,借助学生们喜欢的游乐设施,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
“几个几相加”是学习乘法的基础,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数一数,在算式中比一比,学生对“几个几相加”有了初步的认识,为学习乘法做铺垫。
环节二:探究新知
师:大家观察这几个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相同加数是几?几个几连加?
(这几个算式里的加数都是相同的,每个算式都表示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和)
师: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有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叫做乘法。
介绍:乘法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减法一样,也有一个运算符号叫做乘号,乘号的写法是“×”
乘法算式中,相乘的两个数叫做乘数,两个数相乘的结果叫做积。
5+5+5=15
5×3=15
3×5=15
乘数乘数积
师:怎样写乘法算式呢?我们以
3+3+3+3+3=15为例
先看一看,相同加数是几?
相同加数是3,就写在乘号的前面。
再数一数,是几个3连加?
把相同加数的个数5写在乘号的后面
生:6×4=24 4×6=24
2×7=14 7×2=14
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学生在加法、乘法算式的比较中进行感受和获得的,同时使学生形成对乘法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环节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48页“做一做”第2题。
师: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几,可以写成怎样的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学生回答,教师予以订正。
2、判断对错,错的更正,为什么?
4+4+4=4×3()
2+2+2+2+2=2×5()
7+7+4=7×3()
6+6+6+6=6×4()
(相同加数,乘法计算)
第一题,让学生在习题中巩固课堂学习内容,由几个几,引出加法,再变为乘法。
第二题,强调只有相同加数,才可以用乘法计算。
课堂小结
师:你学会了哪些知识?生: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加法计算,也可以用乘法计算。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2乘法算式中,相乘的两个数叫做乘数,两个数相乘的结果叫做积。
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平均分的认识一教学设计范文(14篇)篇七
二、教材简析。
除法是本册教学的重点内容,它的含义又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因此平均分这部分知识就充分显示出它的基础性和重要性。教材安排了两教时,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包括以下几层内容:(1)例1通过主题图创设情境,由“每份分得同样多”引出平均分的含义。(2)通过例2、例3,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进一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例2是已知总数和份数的等份除,例3是已知总数和每份数的包含除。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例1、例2。通过平均分的学习,为学生学习除法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从而顺利地理解除法含义。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以上教学内容的特点,本课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如下:
1、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形成平均分的表象。初步了解平均分的多钟方法。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3、在实践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体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
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含义的基础上,因此我觉得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出“平均分”的含义,形成表象。而两年级学生的思维完整性还不够,因此本课的教学难点让学生初步了解平均分的多种方法,为除法的认识和计算作准备。而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是让学生始终在生活情境中学习探究,并通过动手操作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从而形成清晰的表象。
三、教学设想。
为达成教学目标,设计本课时我意图体现如下教法:
2、通过多次的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经历数学的建模过程。
3、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形式,每个活动面向全体,同时在开放性练习的设计上又注重个性的张扬。
同时又设计了与教法相适应的学法,即:
1、让学生始终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通过小组合作,给每个学生创造充分的动手实践机会,在各种形式与内容的分一分活动中体验平均分的特点和方法。
3、练习的设计注重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基础的问题解决在新授后同步完成;综合的实践应用放在课尾,以开放生动的形式加以呈现。
鉴于以上教学法的设想,我在备课时对教材内容做了自己适当的处理,并试图用以下一个教学流程来展示我的教学:
1、通过分配奖品的实际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自主选择分配方法上感受平均分和不平均分各自的作用,同时初步理解“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含义。
2、通过小组合作平均分配礼物,在经历平均分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平均分的含义,会用简洁而完整的话叙述平均分的结果。
3、通过判断练习,巩固平均分的特点,引导学生按要求平均分,并能把不平均分变成平均分。
4、再次小组合作,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平均分,并在汇报交流时,进行分法的优化,渗透除法的计算。
5、开放创新的综合练习:“我是小小设计师”,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为演出服选择纽扣式样和数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平均分知识灵活创新地解决实际问题,并为下节课包含除作准备;同时,能在最后的结果中发现“被除数不变,除数越小(大),商就越大(小)”的除法规律,并注重学生审美意识和统筹安排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实施。
备课时的教学理念、教学意图必须通过课堂教学实践,通过学生动态表现的综合分析才有其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在开展对本课教学时我分以下几个步骤努力实施我的备课精神: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创设情境:小朋友,我们庄市小学的活动可丰富啦,在刚刚结束的语文知识竞赛当中,xx班的xx、xx、xx分别取得了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学校准备了6本精美的笔记本奖励给这三个小朋友,你觉得怎么分比较好呢?(学生自由发言)。
(3)比较这两种不同的分法,你发现什么?到小组里说一说吧。
(4)小结:是呀,像第二次每个小朋友分得同样多,这样的分法叫做什么?(平均分)。
(5)第二次你们为什么平均分呢?(因为他们名次相同)。
第一次是平均分吗?为什么这样分?
(6)师:是的,在生活中有时需要平均分,有时却不需要平均分。
现在这三个小朋友想把6要笔记本送给结对的两个小伙伴,怎么分比较好?
(每个小朋友都分3本)。
(7)这种分法叫什么?那么我们可以这么说:把6本笔记本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3本。
二年级数学平均分的认识一教学设计范文(14篇)篇八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和顺序,识别各数位上数的意义。
2、让学生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使学生学会用数描述身边的事物,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用数学的观念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能力,初步体验量化的思想,发展学生的`数感。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增强同学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意识。
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万”,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的数位顺序,理解万以内数的实际含义,掌握万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
难点:数数过程中能,接近整百、整千的数如何数;多位数中的数位意义以及相邻数位之间的10进位关系;读写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
教学过程:
一、开课。
1、出示:“千”
提问: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哪个字?
结果:板书个、十、百、千。
提问:为什么大家看到千能想到个十百?
结果:都是计数单位。
2、出示:126。
提问:你能说说这个数的组成吗?
3、出示:1000。
过度:刚才同学从数的组成对数进行了描述,老师这里选了一个计数单位并且用它组了一个词。
二、七千的读写和组成。
1、出示:“七千”
(1)提问:看到“七千”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说老师出示情境图再说)。
(2)在算盘上表示出“七千”
(3)追问:为什么可以这样表示?
(在千位上拨7颗珠子,千位上一颗珠表示一个千,七颗珠就表示7个千,7个千就是7000)。
2、写“七千”
(1)同桌交流“七千”怎样写。
(2)说说为什么这样写?
(3)把“七千”读一读,互相说一说数的组成。
三、几千几百几十几的数的认识。
1、七千二百五十三。
(1)在算盘上拨一拨。
(2)写数。
(3)说一说这个数怎样组成的。
(4)读一读。
四、末尾有零的数的读写和组成。
1、出示:试一试(自己独立完成)。
(1)写出这两个数,说说你是这样写的?
(2)读一读。
(3)说组成。
(4)齐读这两个数,比较两个数的异同。
(5)追问:末尾的0怎样读?
五、总结读、写数的方法。
1、总结写数的方法。
提问:在写数的时你有什么好的建议给同学们?
(2)同桌交流万以内的数怎样写。
2、总结读数的方法。
(1)要求:同学们把这些数读一遍。
六、理解计数单位“万”
1、让学生拨出三千六百。
2、从三千六百一百一百数到三千集体数,个人数。
3、交流三千九百再数一百怎样拨珠。
4、集体口头数从五千六百起,一百一百地数到六千五百。
5、师生共同拨从七千五百五十,一十一十地数到七千六百二十。
交流:七千五百九十接下来怎样数,怎样拨珠。
根据你的经验在数的过程中有需要提示的地方吗?
6、一个一个地数从九千九百八十九从九千九百九十十九。
提问:九千九百九十九数怎样组成的。
7、九千九百九十九再添上1,怎样拨。
(1)体会十个一千是一万。
(2)怎样读。
8、认识计数单位“万”
9、认识数位顺序并板书。
二年级数学平均分的认识一教学设计范文(14篇)篇九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教学内容:
平均分(二)。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
2、培养学生观察、动手能力,渗透爱护动物的教育。
3、通过生动的画面,学具的操作,学生逐步了解了平均分的方法,加深了对平均分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情境图、24根小棒、15个方木快。
教学过程:
一、准备活动。
1、把6个小圆片分成3份,有几种分法?
(让学生独立动手摆一摆,指名板演,展示结果。)。
第一种分法:oooooo。
第二种分法:oooooo。
第三种分法:oooooo。
2、上面三种分法中哪一种是平均分?
3、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6份,每份有几根?(学生动手操作,互相检查。)。
一、讲授新课。
1、教学例3。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春游吗?我们来看看这些春游的同学遇到了什么问题?
(2)呈现租船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图意,明确要解决“租几条船”的问题。
(3)收集解决问题的信息,教师加以强调说明:“每条船限乘4人”,“24人租几条船?”。
(4)分小组讨论:要租几条船呢?(可让学生用小棒分一分。)。
(5)交流各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明确“每4个人一组租一条船,24人可以分成6组,就要租6条船。”
2、课堂练习。课本第15页“做一做”。
(1)呈现出小动物准备就餐的生动有趣的情境图。学生互相说一说图意。
(2)师:有几个小动物准备就餐呢?一双筷子是几根?现在有多少根筷子?够不够。
分呢?让学生用小棒代替筷子在小组内分一分。
(3)交流结果,提问:12根筷子分成了几双?够分吗?
二、巩固练习。
练习三第4题。
先让学生观察画面,明确“把多少个萝卜平均分给小兔”和“按每只小兔几个萝卜来分”。让学生独立“圈一圈”。最后交流结果。
练习三第5题:学生观察画面,了解题意。(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结果。)。
练习三第6题: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进一步理解“平均分”就是“每份同样多”。)。
四、课堂小结:怎样分是平均分?
在《平均分》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机会。学生学得主动,课堂气氛热烈,知识获得与情感体验同步进行。
反思本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1、注重学生对平均分的感受和体验。
在教学中,我创设了分糖果的情境,让学生自由地分,学生汇报,老师板书展示出了好几种不同的分法。为了从中引出平均分,我提了一个问题:你们最喜欢哪种分法呢?为什么?很多学生马上就把是平均分的分法找出来了。学生说了自己的理由,与平均分的概念相去不远,我马上用比较规范的语言归纳出了平均分的概念。然后,让生再次观察黑板上的分法,汇报交流哪些是平均分,哪些不是平均分。
2、注重知识的二次利用。
学生经过一次实际操作,对“平均分”有了初步的理解,再进行“分橘子”,大多数已能独立完成这一任务,学生提出了很多平均分的方法,需要师生共同探究方法的化。在后面的闯关游戏、巩固练习中,通过让学生说一说,把不是平均分的改成平均分,通过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明确“平均分”与“不是平均分”的区别,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平均分”概念的理解。
3、渗透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在闯关游戏、巩固练习时,我设计了四关,通过“判一判”、“填一填”、“画一画”、“圈一圈,分一分”形式多样的习题,既考查学生对平均分的掌握程度,渗透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又培养孩子多方位思考和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本节课我给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把物体平均分现象展示给学生,把生活和数学相联系,在学生感受“同样多”的基础上概括出“平均分”的概念,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在头脑中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为认识“除法”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认识除法,才能收到水到渠成、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年级数学平均分的认识一教学设计范文(14篇)篇十
平均分(教案)一、创设情境小朋友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喜欢什么小动物?现在已经是深秋了,森林里的果实都成熟了。为庆祝丰收,今天小动物们要在森林里举行一次有趣的森林聚会。我们一起去瞧瞧吧。(课件出示)桌子上放有竹笋(12个)、桃子(20个)、萝卜(16个)和松果(15个)。哇!桌子上为他们准备了这么多好吃的食物,都有些什么呢?指生说一说。二、探究新知活动一:分竹笋1、(出示两只熊猫)它们正盯着竹笋,引出问题:怎样分竹笋呢?2、学生利用圆片代替竹笋帮熊猫分一分。学生动手操作。3、指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分的.,师板书:6、65、74、83、94、指生说一说哪种分法会让两只熊猫都满意。并说一说为什么?5、师指出:像这种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在数学上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6、同桌之间说一说什么叫做平均分。活动二:第二次分竹笋1、(出示又来了一只熊猫)学生思考:怎样吧12个竹笋平均分给3只熊猫呢?2、学生动手操作把12个圆片平均分给3只熊猫。在分之前想一想,怎样分才能分得同样多。3、分完后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分法。4、学生展示汇报自己的分法。(1)一个一个地分(每只熊猫分一个,分完一轮再接着分)(2)2个2个地分(3)4个4个地分5、小结:把12个竹笋平均分给3只熊猫,可以有不同的分法,但不管怎么分,最后结果都是每份分得同样多,都是平均分。活动三:分桃子1、同桌合作昂锿醢20个桃子进行平均分。(在分之前同桌先商量一下,打算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几个)2、学生动手操作。3、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分法。4、指生汇报交流他们的分法。5、学生说一说在平均分时有什么窍门。活动四:分松果和萝卜1、(出示兔子和松鼠)兔子的想法:每只兔子分4个松果,能分给几只兔子?松鼠的想法:每只松鼠分5个松果,能分给几只松鼠?2、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帮它分一分。学生动手操作。3、学生汇报自己的分法。(让学生说一说4个一份或5个一份,是不是平均分,为什么?)三、巩固练习1、判断下面的分法是不是平均分。2、出示图10条小鱼和5只小猫平均每只小猫分几条鱼?3、出示24支圆珠笔24支圆珠笔()支包一袋,可以包()袋。四、课堂小结说一说本节课有哪些收获?
二年级数学平均分的认识一教学设计范文(14篇)篇十一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例1至例2。
角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学习的平面图形,是由整体图形细化出来的初步的基本图形,也是《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第二学段进一步学习角的分类和角的大小比较等知识的基础。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和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有大小,初步学会用三角尺画角。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角,培养学生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角、正确画角。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角,建立角的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两根硬纸条、圆形的手工纸。 主要教学理念及选用的教学方法:
操作与思维是互不可分的,操作是前提,思维是关键。在本节课中通过“看一看、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动,促进学生思考,鼓励学生交流。在活动时教师大胆放手,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索。在探究知识的同时,既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又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学生通过有趣的探究活动,品尝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成功和喜悦,自信心和成就感也随之增强了。
[设计意图]
使学生感到生动有趣,产生探究的欲望。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了知识,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使整个课堂也充满了活力。
2、注重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在本节课中,我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经历知识的形成和探究过程。首先,注重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学生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找一找、做一做,在各种感官协调合作下初步认识角。其次,注重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分组合作讨论,全班展示交流,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既保护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又在交流中深化了对角的认识。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一)角的认识
1.联系实际,寻找生活中的角。
师:不仅图中有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教室里许多物体上都存在着角,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想一想,找一找,把你看到的角说给同学听。
会的密切联系,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课件演示学生说的四种实物:剪刀、三角板、课桌的角、黑板上的角)我们给它脱掉华丽的外套,课件演示从四种实物中抽象出角的过程。
3.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1)仔细观察,能说说角是什么样的吗?一个角有几个顶点,有几条边?
3
(2)谁愿意把你做的角来展示一下?有谁做的角和这个角不一样?还有不同的吗?(教师找多人展示,充分展示学生做的各种各样的角,但最后只留3人在讲台前分别展示锐角、直角、钝角。)
问:他们做的角一样大吗?哪个大?哪个小?
思考:怎样才能摆出一个大一点的角?怎样又能摆出一个小一点的角?(让学生转动手中的角,摆出大小不同的角。)
(3)老师也做了两个角。一个红角和一个蓝角,(出示两个大小相等,边的长度不同的角),你们觉得老师做得怎么样?猜一猜哪个角大?(课件播放动画:红角和蓝角)
小结:看来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
5.学习用尺子画角。
(1)把角的样子画在纸上,自己先试一试。
小结:从一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
(2)再画一次。
(3)画一个和刚才大小不一样的角。
1. 找出下列图形中的角:
3.用小棒摆角。
让学生用两根小棒摆一摆,看最多可以摆出多少个角?(摆法如下:)4.综合练习。
完成教材第39页做一做:第1题和第2题。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关于角的认识我们今天只是进行初步认识,下节课还要继续学习它。
二年级数学平均分的认识一教学设计范文(14篇)篇十二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感受平均分。
1、导入,操作。
(1)请把你组内的东西分给每一个人,要一样。
(2)各小组动手操作。
(3)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
2、观察。
(1)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观察汇报。
(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名称吗?
(4)学生取名。
3、出示课题。
(1)平均分。
(2)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
(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同学,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
(4)学生交流。
二、动手操作。
1、学习例2: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怎样分?有几种分法?
(1)讨论。
(2)动手操作。
(3)学生汇报。
(4)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2、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应是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分)。
3、完成课本做一做,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
三、应用拓展。
练习三第2题。
(1)肯定第二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
(2)引导学生观察第3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题意应该如何做?
(3)学生讨论交流。
二年级数学平均分的认识一教学设计范文(14篇)篇十三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年级数学平均分的认识一教学设计范文(14篇)篇十四
教材简析:
《秒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时、分、秒》中的教学内容,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1分钟、1小时持续的时间具有一定感性体验,知道时与分之间的进率关系,能正确认读几时几分。本节课是在学生已初步建立时、分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地顺势教学。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钟面上的秒针,了解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
教学目标:
1、认识钟面上的秒针与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观察与体验活动,逐步建立1秒的时间观念,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3、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逐步建立秒的具体概念。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秒表、口算纸、跳绳、皮球、作业纸等。
学生准备:钟表。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什么?让我们用倒计时来迎接。
我们倒计时时,每数一个数用了多长时间?
“秒”也是一个时间单位,为什么不用“时”或“分”呢?揭示课题:秒。
二、观察探究,建立概念。
(一)在钟面上认识秒。
让学生说说在钟表上已经知道了哪些秒的知识?
学生说到哪个,教师板书哪个。
然后有序讨论。先解决:哪根是秒针?
秒针长得怎样?钟面上这根最长最细走得最快的就是秒针。
再解决:秒针走一小格是几秒?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就是1秒。
秒针走1大格是几秒?你是怎样知道的?
如果秒针要走10秒可以从几走到几?指名说说又是怎么看出来的`?
最后解决:秒针走一圈是多长时间?
有的说是60秒,有的说是1分钟。
让学生观察钟面,秒针走一圈分针有什么变化?
同桌先互相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
秒针走一圈的同时分针正好走了一小格,所以1分=60秒,60秒=1分。
(二)体验感受,建立1秒的概念。
1.体验节奏。
你们能用声音或者动作把1秒1秒的节奏表示出来吗?
指名孩子带着钟表上来表示。
让全班跟着动作做得好的孩子做一做。
让我们跟着大屏幕上的秒针,用自己喜欢的声音动作表示每1秒。
再指名两个背对大屏幕单独打出1秒1秒的节奏。
2.感受10秒。
10秒有多长呢?请小朋友闭上眼睛静静地听,当你认为10秒到了就喊“停”。
你怎么知道喊“停”的?
得出方法:1秒1秒数,从1数到10。
你能数准10秒了吗?指名孩子数出10秒。
3.估计时间。
(1)不看钟面估一段时间有多长(20秒),看看谁能估准。
(2)“长音王”到底一口气能“啊”多长。学生默数,老师按秒表计时。
(3)听一段30秒的音乐,估计这段音乐有多长。
(三)30秒活动体会1秒的价值。
1.30秒活动。
指名他们的同桌帮助数数。
其他同学做口算,先估计30秒能做多少道口算。
活动完后让运动的学生分别说说自己30秒能拍几个球?跳几下绳?做几组下蹲起立?
师归纳:1秒大约能跳2下绳,1秒大约能拍2个球,1秒大约做1组下蹲起立。
让做口算的学生说说30秒做了几道口算?谁比他做得更多?
归纳得出最多的同学1秒钟都做不到1道口算题。
2.1秒能做些什么呢?学生体会到1秒很短。
出示课件:
我国生产的高速电梯,1秒可上升6米。
飞机1秒能飞行250米。
亚太纸业1秒生产的纸能做500本本子。
三峡水电站1秒最多能发电4900度。
此时此刻你们有什么想说的?
时间是1秒1秒累积起来的,我们要珍惜每1分,每1秒。
三、联系实际,巩固应用。
2.在括号内填上哪个时间单位比较合适呢?拿出作业纸先读一读,再想一想,最后填一填。
(1)学生每天睡觉时间大约9。
(2)做一次深呼吸大约用了4。
(3)小明吃饭大约用了25()。
(4)脉搏跳10次大约用了8()。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1.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秒,你们有哪些收获?
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秒,知道了1分=60秒,感受了1秒有多长,还知道了1秒虽然短暂,但却非常重要。
2.延伸:出示前面记录“长音王”时间的秒表,你们看得懂吗?看懂了什么?比秒更小的时间单位是什么?有兴趣的可以课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