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的语言应该准确、流畅、生动,能够让读者产生共鸣和情感共鸣。小编特意挑选了一些获奖的优秀作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大家写作带来一些启示。
学包粽子三年级(优质14篇)篇一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妈妈说:“咱们去买点糯米、苇叶、蜜枣,到外婆家包粽子。”我高兴地答应了。我跟妈妈转了三条街,还是没买来苇叶。我说:“别买了,我们就用外婆家房后的竹叶吧。”
到了外婆家,我跟外婆一起去竹林里捡竹叶,妈妈在家里泡糯米。竹叶已经干了,我只好把捡回的竹叶用水泡一泡。
吃过午饭,我们开始包粽子了。外婆跟妈妈不会包,我只好当他们的小老师,给他们示范包粽子的方法,不一会儿,外婆和妈妈就学会了。我们齐心协力,不一会就把粽子包完了。妈妈说:“真是人多力量大呀!”
开始煮粽子了,妈妈把包好的粽子放到高压锅里,添上水,点燃气,我们静静地等着粽子变熟。这个时候,闲下来的妈妈问我:“你怎么会包粽子呀?”我自豪地说:“是跟着街上卖粽子的阿姨学的。”妈妈认真地说:“高洁,这就叫处处留心皆学问。学习也应该像这样用心。”
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心里也觉得香甜。
学包粽子三年级(优质14篇)篇二
星期四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端午节每家每户都要包粽子,我也跟着妈妈学会了包粽子。
我和妈妈来到家和超市买了包粽子的原料,糯米、红枣、白糖、竹叶。回到家里,妈妈将糯米、大枣都分别放到锅里煮了一会儿,然后就用竹叶包粽子,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将竹叶卷起来,形成筒状,再将糯米和红枣装进去,然后包裹成三角形或四角形的粽子,最后用线捆绑起来,粽子就这样做好了。妈妈将粽子放到锅里蒸了半个钟头。看!香喷喷的粽子出锅了,我剥开一个粽子,啊!清爽可口,好吃极了!我一连吃了好几个,满脸上都是糯米,简直成了一只花脸猫。
吃完粽子,妈妈还为我编了五丝,听妈妈说,戴了五丝绳就会长命百岁的。
这个端午节,收获真不少。我喜爱端午节,盼望着下一个端午节快快到来!
学包粽子三年级(优质14篇)篇三
古时候有个爱国诗人,叫屈原。他因为被逼而投江自杀。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这天(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那天有一个流传至今的习俗——包粽子。
今天,我刚起床,看见妈妈和奶奶在包粽子,他们让我发粽叶和绳子,她们包粽子。至于爸爸嘛,就负责煮粽子。
奶奶先用玻璃瓶碾碎事先泡好的绿豆,加上水和一些调味料,就做成了一盆香气四溢的绿豆陷。奶奶又把一些浸泡好的糯米放进另外一个盆里。最后,她拿出一些猪肉,放进一个小碟子里。小舅把洗好了的粽叶也搬到一旁。妈妈先拿起两片粽叶,卷成一个“小碗”,然后把糯米灌了进去,之后又把一勺绿豆馅放在糯米里。就这样,一边卷一边放,不一会儿,一个长方形的粽子被妈妈熟练地包好了。待妈妈把粽子包好,就递给爸爸,爸爸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煮过了十多个小时,锅里的粽子熟了。厨房里到处弥漫着粽子的香味,我拿了一个粽子,去了叶子,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没过几分钟,我就吃了五六个粽子,没想到粽子是那么美味可口。
端午节的粽子真好吃。
学包粽子三年级(优质14篇)篇四
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又到了,今天我来到外婆家,让外婆教我包粽子。
外婆先给我做了示范,只见她一卷、一塞、一包、一捆,一个四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我看了,不禁跃跃欲试,连忙拿起一片粽叶,学着外婆的样子先卷出一个漏斗,再向里面放入糯米,还不时地用筷子插一插,这样粽子的尖角才会结实又好吃。接下来就得把粽叶盖好裹起来了,可是糯米却不听我的话,一个劲儿地逃出来,急得我直跺脚。没办法,我只好求助外婆,外婆把着我的手左一包,右一裹,再用棉线紧紧地捆起来,不一会儿一个漂亮又结实的粽子在我的手中诞生了。
外婆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锅里煮了好几个小时,香喷喷的粽子终于出锅了。我赶紧挑了一个,剥开粽叶,在白糖里蘸了一下,粽子甜甜的,滑滑的,好吃极了!
学包粽子三年级(优质14篇)篇五
在暖暖的微风中,在灿烂的阳光里,在雪白的云朵下,我们迎来了端午节。
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戴香囊,插艾草,赛龙舟……其中,最平常的就属包粽子了。今天,我有机会和小伙伴一起学习包粽子喽!
我选了一片深绿色的粽叶,上面有着淡淡的纹路,虽然有一点破了,但是一点也不影响我包粽子的.心情。我先把它卷成漏斗状,然后用手紧紧捏好,然后把像玉粒一般,洁白如雪、饱满的糯米均匀地撒进“漏斗”里,再放进一颗像红宝石似得,又大又红的枣子,最后盖上一层糯米,把枣子“锁”在里面。再用剩余的粽叶轻轻地封地严严实实,没有一丝空隙。最后,就可以用绳子拦腰捆好,一个粽子就在我手中诞生了。
我迫不及待地去看小伙伴包的粽子,有方形的,有三角形的,还有特别奇怪的不知道啥形状,但个个千姿百态。仔细看看自己的粽子,被我五花大绑地捆着,活像一个漏斗。
这一天,在快乐与忙碌中结束了,在回家的路上,我心里想象着粽子煮熟后暖暖糯糯的样子,满心期待着这个粽叶飘香的端午节。
学包粽子三年级(优质14篇)篇六
今天,奶奶教我包粽子。
首先,奶奶先把粽叶对折再对折,再把一些糯米放一些在底部,把半个咸蛋黄放在中间,和肉在一起,最后再把糯米铺在上面,把粽叶盖上,一个蛋黄粽子就完成了。
奶奶最拿手的就是包肉粽子了。她先把粽叶对折再对折,成了一个“漏斗”形状,再用糯米把这“漏斗”的底部填空,加了一块廋肉和一块油肉,在糯米的上面,一块廋肉和一块油肉的上面又加了一些梅干菜,梅干菜上面又加了一层糯米之后,奶奶再把粽叶盖上,再对折,一个粽子就在奶奶手下诞生了。
我也学着奶奶包粽子。
我拿过了一个粽叶,把它对折再对折,奶奶说:“太小了。”我再一次对折再对折,奶奶夸张地说:“哇,巨无霸。”我又一次对折再对折,奶奶叹了一口气说:“总算是对了。”当然了,失败乃成功之母嘛。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先用糯米把“漏斗”的底部给填平,奶奶点了点头,我拿了一块廋肉和一块油肉放在糯米的上面,又抓了一大把梅干菜放在一块廋肉和一块油肉的上面。这时候,奶奶说:“梅干菜不要放太多。”我又去掉了一些梅干菜,之后,我又拿了一些糯米放在梅干菜的上面,等看不出有梅干菜和肉之后,我再把粽叶盖上,一个肉粽就被我给做好了,奶奶看了直夸我聪明。
糟糕,写着写着就忘记时间了,爸爸就要回家了,如果他看到了我的“佳作”他就要让我给他包一个粽子试试看。要知道,我还不知道这粽子的尺寸大小,还需要奶奶的指点,不过没关系,这做粽子的村料已经没有啦!哈哈!
我终于学会了包粽子了。以后我可以向爸爸和妈妈大显身手了。
学包粽子三年级(优质14篇)篇七
包粽子喽!爷爷、小姑姑坐在板凳上拿着粽叶在包粽子,我和哥哥在一旁当“学生”。
只见爷爷拿起两片大粽叶卷成尖尖的“袋子”,先抓一把米放进去,然后放上板栗和蜜枣,再抓一把米,爷爷告诉我这个时候一定要将米先压一压,再轻轻地用手抚平,最后一步就是把留在“袋子”外面的粽叶翻过来盖住整个的“袋口”,绳子一捆漏斗状的粽子就成了。看着爷爷和姑姑一个接一个,似乎不是很难,我和哥哥也很想试试。
按照爷爷示范的步骤,做“袋子”、放米、板栗和蜜枣、接着翻过“盖子”,我和哥哥很得意,好像不是很难嘛!一人拿起一根绳子开始捆粽子,突然“哗”地一声,米、板栗、蜜枣全散了。“爷爷,我明明是盖住了,怎么绳子一捆就破了呢?”爷爷笑呵呵地看了看说:“你的袋子做得太大,而且米没有压实太松了,绳子捆得位置太偏了……”“啊呀呀,这么多问题,我不学了。”听到爷爷说了一大堆问题,我觉得包粽子太难了,跑开去玩了。
不知玩了多久,回来一看,哥哥已加入了包粽子队伍。“咦,哥哥,你怎么会了呢?”我很是不解,刚刚哥哥和我一样是没有包成功的,怎么现在就会包了呢?原来第一个失败了,哥哥没有放弃,第二个失败了,哥哥还是在那儿找原因,第三个、第四个……哥哥一直在那儿努力,直到包出第一个粽子。
看到哥哥能够包出完整的粽子,我才意识到,成功是需要付出努力的。
学包粽子三年级(优质14篇)篇八
在风和日丽的一天,校园里的同学都在包粽子,因为今天是五月初五的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这一天人们都会吃粽子,包粽子,赛龙舟等活动,但我们的学校只有包粽子这一样活动,不能去看赛龙舟,但是有一个好处,这个好处就是可以吃双倍的粽子,这是因为我们包一个,学校送一个,就是两个。
我们先将粽叶包成锥形,然后用勺子盘了些糯米和菜,然后盖上粽叶,可是不知怎么了,不听话的粽居然从中间的缝隙中跳出,我用手去堵这个缝,可是,米又跳了出来,天呢,这可怎么包呀。就在我犯愁时救星从天而降,教我们包粽子奶奶出现在我眼前。
她见我的粽子会掉,马上就给我指出问题说:“应该把锥形的尖给折一下。”我把锥形的尖给折一下,还真灵,一下子里面的米变得听话了,一粒米也没有溜出去。
我迅速把米、菜、肉,填满这个锥形。
接下来就是捆粽子了,这可怎么捆呢?我又犯愁了,那位奶奶又出现了,她又教捆的方法,我照她的方法捆了起来:先把绳子的一头放在粽叶上,然后和粽子一起转一个圈,再把粽子转一圈,最后一固定就ok了,一个粽子就完成了。
我再做了几个,一个比一个好看,结果我成了我们学校里的包粽子王。
通过这一件事我知道了,包粽子是一个要心灵手巧、眼疾手快的东西,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实际上是一件很难做的事。
学包粽子三年级(优质14篇)篇九
一年中有很多节日,其中我最喜欢端午节了,因为端午节不仅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而且在这一天我又可以吃到香甜可口粽子了。
今天我一进家门就闻到一股浓浓的棕香味,我马上走进厨房,只见桌子上放这一盘热腾腾的粽子,看着那一个个小巧玲珑、精致无比粽子,我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于是就迫不及待的拿了一个剥开来,一个洁白的身子便出现在眼前,晶莹剔透的糯米,珍珠般大小的赤豆,在墨绿色外衣的衬托下显得可爱极了。我忍不住咬了一口,啊!香香的、甜甜的好吃极了。
学包粽子三年级(优质14篇)篇十
有一天,我们一家一起包粽子。
我们先去超市上买粽叶,买完后我们再去买很多很多的糯米。
我们先把粽叶对起,再从一个角卷出一个椭圆形,在椭圆形里面放满糯米,如果有多出的糯米,就不要再加进去了,把它去掉,然后用对面的粽叶盖住椭圆形的上面,接着再包一圈,包完后就把中间捏几下,要轻轻的,不然的话糯米会出来。把剩下的粽叶从上面盖住,再把四个角做出来。拿一条线从上面开始缠一圈,然后再从叶子中间穿过去后绑紧,再在上面打一个非常非常紧的结,剩下的线不要剪掉,这样一个粽子就完成了!
学包粽子三年级(优质14篇)篇十一
今天是端午,我与母亲一起包粽子。
昨天晚上,母亲已经把竹叶与糯米泡在了水里,早上,母亲把这些材料捞出来准备好了。开始包粽子了,母亲先把竹叶卷成圆锥形,下面的尖一定不能留半点空隙。一开始我很着急,可后来我认真做,终于卷得合格了。再往圆锥里放少许糯米,用筷子用力往下戳,接着选择你自己喜欢吃的红枣、花生、咸肉、豆沙……放入其中。然后再放上一些糯米,也是要把米填紧,把它包成三角形或四角形的都可以,最后用线捆绑结实才行,要不然就会煮成一锅糯米粥了。
母亲把粽子放到锅里煮了接近一个钟头,香喷喷的粽子就出锅了。
我们全家品尝着我们自己包的粽子,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我喜欢这个有意义的端午!
学包粽子三年级(优质14篇)篇十二
妈妈告诉我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俗话说的好“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每到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弥漫着粽子的香味,在南方都会举行赛龙舟的活动。
在我的央求下,妈妈带我到超市去买粽子。在超市里我看到有蜜枣粽子等很多种,粽子是用粽叶包着一些糯米和其他的一些原料做成的。我让妈妈买了两种粽子。
回到家妈妈把粽子用水煮了十多分钟,我闻到糯米的香味,馋的直流口水。妈妈将粽子捞起来对我说,吃粽子时不要急,小心烫着。
我慢慢的把粽子上的细线解开,吃上了香喷喷的粽子,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学包粽子三年级(优质14篇)篇十三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元宵节等。在这些节日里,最让我难忘的就是端午节。
那是上幼儿园大班时过的一个端午节,我们正在草地上玩耍呢!你瞧!我们有人在玩捉迷藏,有人在玩溜滑梯,还有人在玩大虾抓小鱼……草地上一片欢声笑语。
我们玩得正开心,这时,从沙滩地那儿传来了老师甜美的声音“大1班的小朋友们,过来和老师做个有趣的游戏,好吗?”我们一听到“有趣”二字,马上就忘了自己在干什么,跑了过去。
跑到老师那儿后,老师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今天是端午节。端午节有一个习俗,叫包粽子。大家平时在家包过粽子吗”“包过。”我们异口同声的回答。“包过就好。”老师满意的点点头,“那我们就开始今天的游戏包粽子比赛!规则是每人有二十片棕叶,二十根稻草,沙子是馅儿,10分钟之内谁包的最多最好看,谁就获胜。”老师的话音一落,我们就议论纷纷。谁知一声突如其来的“开始”让我们个个忙活了起来。
有的小朋友快速地抓起棕叶一卷,再用手从旁边的沙地中抓起一把沙放进去,然后马上封好口,又迅速地拿出稻草缠在粽子上,再丢到盘子里。可能是赶时间吧!我在心里得意的想:“哼!那么简单,几下就可以搞定啦!”可是包了几个后,就怎么也包不好:有一个散开了,像个病人,有气无力的在呻吟着;有一个封口不太好,馅儿从里面流出来了,它咧着嘴,好像在说:“小朋友,你可真笨!”还有一个歪歪扭扭的,像一个弯腰驼背老态龙钟的老太太。我看着自己盘子里的粽子,又看着蒙婷雨包好的粽子,简直是天差地远啊!我有些泄气了。“为什么她每次包的那么慢也得冠军呢?我学学她,说不定可以包好呢!”想着想着,我开始耐心地包起粽子来,不一会儿,我的“模仿一号”出炉啦!它可漂亮了,方方正正的站在盘中,既没有“睁开眼流馅,”稻草也缠的很稳当,还打上了个结实的蝴蝶结呢!看着这个精致的粽子,我心中乐开了花。接着我又做出了好多和“模仿一号”一样的粽子,还得到了老师的夸奖呢!
最后,我得了第二名,但重要的不是得了什么名次,而是我的心中又记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做事情的时候光顾快是不行的,只有认真才能做好事情。
学包粽子三年级(优质14篇)篇十四
农历五月初五到了。这天,人们都要吃粽子,纪念大诗人屈原。
小兰家也不例外。早饭后,妈妈等人便到山上去采粽叶,回来后,准备好绑粽子的棉线,就开始包粽子了。只见妈妈先将两片粽叶重叠起来,把大头折成一个漏斗形状,再用勺子把糯米放进漏斗里,在上面放两颗蜜枣,接着放上一勺糯米,然后将粽叶折过来把米和枣盖上,顺着粽叶的方向折,直到把糯米和枣严严实实地包起来,最后用棉线把包好的粽子扎起来,防止包好的粽子蒸时散开,一个粽子才算大功告成。看了一会儿,我也学着包了几个,妈妈直夸我聪明。
妈妈将包好的粽子放在锅里蒸。过了一段时间,妈妈喊道:“粽子蒸好了,快来吃粽子啊!”妈妈的叫声将大家全吸引来了,一家人快速地坐在餐桌周围,等着粽子上桌。奶奶端着一盆冒着热气的粽子走来,老远就闻到香喷喷的。爸爸不管三七二十一抓起一个大粽子就咬了一口,夸道:“味道不错!这粽子真好吃,大家要多吃一点!”小兰和奶奶也抓起一个粽子,剥开叶子准备吃。妈妈端着一盘粽子,高兴地站在旁边看我们吃,乐呵呵地说:“别着急,慢慢吃,还多着呢!”
只有爷爷没有吃,只见他拿起几个大粽子,用一根线将它们串在一起,面色沉重地说:“你们别光着吃,知道吗?吃粽子还有一个传说呢!历史上,楚国有一个大诗人叫屈原,农历五月初五,他听说秦军攻占了楚国的都城,心想楚国快要亡国了,自己已经无家可归,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于是,他来到汩罗江边,跳进江里自杀了。这个消息传到楚国人民那里,人们敬重屈原,怕鱼虾吃掉他的身体,便把粽子投进汩罗江里,鱼虾们吃饱了,就不再吃屈原的身体了。后人为了纪念屈原,还设立了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听了爷爷的介绍,小兰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原来是这样啊!看来,我不仅要学会包粽子,还要记住端午节的这些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