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抒情记事篇一
人们常说:时间如流水,转瞬即逝,说的倒是不错。明日,你就将踏上十五岁的旅途。看着外头如水的月光,我的心中也有万千的思绪。
这已经是我们共度的第十四年了。看着你从一个牙牙学语的小宝宝,再到后来天真可爱的小孩子,再到如今亭亭玉立的少女,不经得感慨一声。
小时候,每逢春节,你总让着要买些烟花,一买便是一大包,有在地上转的,有在手上舞的,总之各式各样的都有。腊月三十晚上,你便拽上我,一起来到大院子里,一起把弄这些玩意儿。你玩的高兴极了,殊不知竟把衣服弄坏了,只知道肆意的玩儿,尽情地玩儿,像匹撒了欢的小马,满脸的欢乐,满脸的惬意,小小的脸蛋像极了绽开的花朵。
再大些时候,你似乎已褪去了小时候的童真与欢乐,多了些沉稳。越发繁重的课程压得你有些喘不过气来,你的笑脸少了。又是一年春节到,大家一起忙活着年夜饭,你也参与进来。那时,你已不再嚷嚷着要去买烟花。你帮着洗菜,又抢着要切菜,倒是有些小大人的模样。吃饭时,你竟主动敬起酒来,说了一番又一番可人的甜话来,真叫人开心。那时,你已经长大了不少。
今年,又逢春节。大概是这次考试的不如意,使你一下子扑进了书本里,这几日才有闲暇时。上次,买烟花时送了几个孩子玩的玩意,你竟开心得手舞足蹈起来,我仿佛又看到了儿时的你。吃完饭你就嚷嚷着要出去,我们便全家出动。将烟花点着时,你跳了起来。五彩的火光四处乱窜,你往后稍稍退了些。年纪大了,胆子却越来越小了。你拿着手机,不停地拍着,记录着每一个瞬间。眼见火光越发大的大了越来越绚丽,你开心的笑了,又笑的像孩子般可人。
耳边,鞭炮声连连;眼前,你笑意不绝。有人问,你最爱的声音是什么,我说,那就是你的一切声音。愿你一切安好,再次扬帆起航。
抒情记事篇二
夜幕降临,月亮冉冉升起。家家户户却灯火通明,锅勺敲打声在耳畔回荡。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灯火辉煌。即使是幽深的古巷,地面也被鞭炮的残渣染得通红。家家户户的门上会张贴上崭新的春联,树上挂满了红灯笼,中国结;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大大的福字格外引人注目。那也许就是人们对新年的期盼。
在我们老家,有春节祭拜祖先的习俗。每年这个时候,总是能看见大人们在大厅的桌上摆好饭菜,倒上酒。记得在小时候,我常常问奶奶:“难道祖先们真的会来吗?”奶奶却总是这样说:“我们看不见他们,可是他们能看见我们。”只有等祖先们“吃完”后,我们才能开始吃年夜饭。时至今日,尽管没有科学证明这一说法,但我相信,祖先们永远在我们心中,我们将永远牵挂。
傍晚时分,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桌子旁。在各色春联互相掩映的色彩中,在那瓷碗碰撞发出的叮当声中,一道道饭菜散发出泌人心脾中浓香,望着桌上美味可口的佳肴,我不禁馋涎欲滴,心中涌起了一股暖意。笑声,碰杯声,欢笑声,祝福声交织着,充斥着整个房间,也久久地在人们心中回荡。和着窗外热闹的炮竹声,年夜饭也接近了尾声。
“放鞭炮啦!”爸爸喊道。只见光彩夺目的烟花腾空而起,宛如在黑幕上释放出的华丽流苏,那流光溢彩的点点金光,把夜空装点得如此灿烂夺目。我们也迫不及待地想放烟花,“嘭”一道优美的弧线划过天际,顿时在天空中炸开了花。我从未如此近距离看烟花。有时像溅起的暗金色大雨,一刹那的辉煌,天空亮白如昼;有时像无数星星,金光闪闪,镶嵌在漆黑的夜空中;有时像迎面而来的星辰无数,最后又迅速消逝,华丽谢幕。烟花再次冲向夜空,以优美的姿态,协调的动作绽放了,像一簇簇火焰,一粒粒珍珠,一条条丝带,洒下欢笑给予大地,洒下祝福赠送大地,绽放的是人们的赞叹,绽放的是人们的遐想。
烟花下的人们,双手合十,祈祷着新的一年万事如意,风调雨顺。红红的火光倒映在人们脸上。同时,也照亮了人们对春节的满满期待,照亮了新的一年。
“炮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新年的钟声敲响了,迎来了新一年的曙光。新的一年里,我爱烟花,但更爱家人团聚的时刻。
抒情记事篇三
我们的祖国已经五千岁啦!经历过多少苦难,顶住了多少艰难与困苦,受到了多少打压,克服了多少挫折。你流泪,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他们,坚强地挺了过来,让现在的孩子过上幸福的生活,可以与家人一起吃年夜饭,拿压岁红包,和人民一起感受春节的味道。
我和爸爸今年没有来得及回老家温州,我常听见爸爸羡慕地对我说:“孩子,你们现在可是真得很幸福啊!可以吃上团圆饭,还可以待在家里,看电视,吃瓜子,这和以前真是太不一样了!”“那你们那个时候是怎么样的呢?”我迫不及待地听着爸爸给我讲。
爸爸告诉我,原来温州乡下是个穷地方,当时爸爸的兄弟姐妹都睡在一个十分小的房屋里,小屋那时候是由木板拼成的,没有一点防护措施,而且还容易漏水,当时因为没有足够的钱,所以每次都是等到春节再换新木板。换好木板后,大家会拿出一年存下的积蓄,一起高高兴兴地到菜市场买鸡、鸭、鱼、年糕、汤圆等,一起庆祝我们又大了一岁。哪里像现在的城市,只要点外卖,或者直接去饭店里吃就好了,不需要到菜场去买菜。
在乡下,只有过年时才可以吃到这么丰盛的晚餐,通常会吃鱼,表示年年有余;年糕,表示年年高;鸡,表示大吉大利。吃完饭后,大家会安静地坐在位置上,等待长辈们发压岁红包。分到的钱通常只有20元、30元,但是大家依然非常高兴,仔细地数着红包里的钱。
大家欢呼着,跳跃着,奔跑着,拿着红包到那条清激见底的小溪旁,看着水平如镜的湖面,大家都安静了,像在思考人生哲理的学者,静静地看着水中的倒影,看鱼儿欢快地游来游去,仿佛在庆祝新一年的到来。但可惜,城里人无法感受到乡村的味道,也看不见这美丽的小溪了。
我想这和互联网时代真是太不一样了,现在家家户户都有手机,只要动动手指,就可以发出红包,这既能表达新年祝福,又十分便捷。祖国的科技发达了,很多人也常参加互联网的春节活动,如:支付宝集五福,春季购物打折……赋予了传统文化另一种表达方式。互联网科技虽然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但永远不能改变的是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敬意。
科技的潮流滚滚向前,就连乡村里都用上了科学技术。每到过年,回农村里的人就特别多,我们会一起吃着农村里的土特产,一边发着微信红包。
我庆幸自己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之中,我相信在未来的几十年中,祖国将有更大的辉煌,我要努力适应现代科技生活,和祖国一起过春节。
抒情记事篇四
中国,是一条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从战争到和平,从落魄到富强,从诗经到传奇,从散文到小说,从立春到冬至,从春节到中秋……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真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民风民俗不胜枚举。我喜欢我们国家的每一个节日,但最喜欢的是春节。
春节前夕,大街小巷的店铺挂满了红灯笼,贴上了闪闪发光的对联,商店里的墙壁粉刷一新,玻璃也擦得晶莹透亮,一派辞旧迎新的气氛。这时候,庞大的人群带着迎春的喜悦涌入大商店置办年货。商店里的年货琳琅满目,多得让你眼花缭乱,无法选择。焕然一新的大街上,许许多多的小朋友高兴的拿着零花钱这里逛逛那里玩玩,见到好的东西就买下来。来来往往的汽车的鸣叫声,小贩的叫卖声,孩子们的嬉闹声为这热闹的大街谱上了一曲欢快的交响曲。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诗人王安石所写的《元日》里面提到的过春节的习俗。这也是我喜欢过春节的一大原因。
春节,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风俗。在我的家乡,过年要吃年糕,红烧鱼,炒米粉,八宝饭,煮糊羹。其含义是年年高升,年年有余,粮食丰收,稻米成串,八宝进财,年年富裕。
拜年也是很讲究的,初一儿子给父母拜年,幼辈依次给尊长拜年,尊长又率幼辈给邻居拜年。初二女婿给丈母娘拜年。初三女儿回娘家要给邻居分糖饼,体现邻居关系融洽。
除夕的晚上就更热闹了。餐桌上摆着许多美味佳肴。我们举杯祝福长辈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长辈们也希望我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长辈们希望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饭桌上的大家边吃边聊着这一年来的变化。聊到高兴之处,大家都开怀大笑!
除夕的夜景别具一格,人们燃放五彩烟花,天空不停地出现一团团美丽的花朵。灯火与烟火把城市变成了不夜天。
春节,不仅仅是大家在一起吃喝玩乐,每年庞大的春运队伍昭示着一种民族精神,代表的是一种亲情,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