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绿西湖篇一
23课古诗两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编排可见编者的用心。课前特意把这两首诗歌洋洋洒洒写在了黑板上,放在一起展开教学。
首先请学生先来学习这两首诗,经过一番品读,学生很快发现这两首诗歌有很多共同点,但也有各不相同的地方。正和我的心意,我们先来找找这两首诗的相同之处吧!学生的兴趣一下来了,细心的同学首先从诗题入手,题目中都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事件。题目很长,不会断句的,现在也都读得很好。同在夏季,同在西湖。都是七言诗,都写了西湖的美景。不同呢?学习的气氛更浓了!1、时间上略有不同,一是早上,一是下午;2、景色不同,前者写了8景,后者只有1景。3、天气不一样,前者写了雨天,后者写了晴天。
既然有这么多的不同我们来细细的读读吧!
时间上怎么不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晓” 就是早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诗人不会一大早就喝醉了吧!景色不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写了8处景色,分别是云、雨、风、水、山、船、地、天。怎样的云、雨、风、水?云,如“翻墨”,像泼翻的黑墨水一样仿佛让我看到了乌云不断加浓不断翻滚不断扩散的情景;雨,如“跳珠”,让我想到一个个小雨点好像在欢快的跳着舞。 “乱入船”,一个“乱”字,让我仿佛身临其境,看到了雨的变化:忽而急,忽而缓,忽而大,忽而小,忽而快,忽而慢,更像个顽皮的小孩了!风,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六月的天,孩子的脸,说变就变”一场狂风骤雨,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望湖楼下水如天”!水天一色!一切又恢复了平静。真美呀!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只写了1处景,荷花莲叶的美。水上的莲叶一片碧绿广阔无垠,一直延伸到与天相接的地方,一支支盛开的荷花在太阳的照射下更加的红艳了!怎一个美字了得!这首诗重点字词也就迎刃而解了。
天气不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写了雨天,“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写了晴天,“映日荷花别样红”最后一起诵读这两首诗,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谈谈学习这两首诗的感受,一同感受西湖美!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诗人拿西施来比西湖,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
这首诗应该是对前两首诗歌的一个最好的总结吧!
绿西湖篇二
佚名
一、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背诵全文。
2.学习本课1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犹如"、"像"、"仿佛","宛如"等词语口头造句。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西湖的清奇秀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二、重点难点:
抓住重点词语和文中的比喻句,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西湖的美丽。
三、教学教具: 挂图、录音机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调动积累,激发兴趣
同学们还记得上学期学过的《忆江南》吗?我们一起背背。
学生背诵《忆江南》,老师后背诵。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杭州和西湖真挚的感情。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西湖,就是镶嵌在"天堂"里的一颗明珠。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一次文中游西湖吧。
二、初读课文
⒈配乐范读课文。
⒉学生自读课文。
⑴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⑶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想他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不理解的地方。
3.检查自学效果。
⑴出示词语:
杭州天堂远眺掩映一般犹如典雅轻柔秀美连绵起伏
⑵指名读词,开火车读,齐读。(重点读准后鼻音、翘舌音)
⑶解释疑难词意,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⑷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
⒋感知全文
在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描写了西湖的哪些美景?
板书:山峦湖水
湖堤小岛
华灯
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⒌查字典理解"素有"的意思。
⒍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三、指导朗读
⒈教师启发:我们读了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体会了文中的美景。
你们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⒉学生提问。
⒊教师小结。
四、作业
⒈描红;
⒉抄写词语;
⒊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
提出了一些问题,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
⒉复习生字词。
⑴听写几个生字:雅、般、柔、州
⑵检查反馈,要求:①字形正确;②间架合理。
二、细读课文,理解文意
㈠第1自然段
⒈教师引导: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感受了西湖那如诗如画般的秀丽景色。
师生对背第一自然段,了解杭州有什么样的美称?
⒉西湖是什么?
㈡第2自然段
⒈同学们上节课读书时提出了一些问题:
⑴为什么说西湖时一副优美的山水画?
⑵为什么说西湖时人间仙境?
⑶月下的西湖时什么样的景象?
⒉以读代讲,读中作答
⒊启发思考:听了刚才这位同学的朗读,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⒋西湖的美不仅在湖,也在山,哪些句子写出了山美?
(讨论后出示第2自然段第一句话)
引导理解"远眺""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等词语。
⒌教师启发,引导朗读:
谁来读读描写西湖水美的句子?"硕大"是什么意思?
自由试读,边读边想象西湖湖面上点点白鸥飞掠的景色。
⒍现在你们明白为什么称它为一副优美的山水画?请用朗读来告诉老师。
㈢学习第3自然段
十里西湖中是怎样的景色?为什么说它是人间仙境?
请同学们朗读相关自然段。
"仙境"是什么样的地方?你在什么地方见过?
那么你们想看看西湖仙境吗?请读课文。
读了哪一句你彷佛看到了仙境?
结合课文理解"飘逸""掩映""典雅"词语。指导朗读。
㈣学习第4自然段
⒈生自由读第4自然段。想想这一段围绕那句话来写的。
⒊指名朗读两个比喻句。
⒌指导朗读最后一句。
⒍朗读:师读第一句,生读二、三、四句。
三、回溯全文,朗读品味
⒈我们循着"远眺西湖--近赏湖中--月下游赏"的线索,细读了课文,我们又领略了西湖人间仙境般的秀丽景色。这样的美文我们应反复读,品。
⒉学生朗读练习。
⑴自由读课文。
⑵教师小结
四、布置作业
⒈背诵课文。
⒉摘抄好词佳句。
板书:
6 西湖
山峦 湖水 (远眺)
湖堤 小岛 (近赏)
华灯 琴声 (夜游)
绿西湖篇三
设计本课教学时,我根据“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大力提倡综合性学习”这一理念,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时,立足于学生自己体会感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教师只作适当点拨引导。让学生在开放自主、欢快合作的学习过程中激发欣赏情趣,调动体验与感悟,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教材解读:
苏教版第小学语文第五册《西湖》一课,本文是本单元介绍祖国美丽山川的第一篇文章。作者以诗一般清新的语言描绘了西湖的秀丽风光,字里行间饱含了作者对西湖风光的喜爱与赞美。课文先概括地介绍了西湖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性。然后作者按观察顺序,循着“远眺——近赏——月下”的线索,紧紧扣住景物的特点,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秀美典雅的西湖山水图。课文层次清晰,词汇丰富,比喻运用贴切、生动、自然,文笔通达流畅。因此,本课的学习应将这些优美的句段进行多种方式的朗读、品读和背诵为主,以增加学生的语言及文化积累。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教材。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一)认知目标:
1.学习本课1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会用“犹如”、“像”、“仿佛”,“宛如”等词语口头造句。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了解西湖美丽的自然景观,体会西湖拥有“人间仙境”“明珠”称谓的独特内涵。
(二)情感目标: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西湖的自然美,感悟文章的语言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三)技能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引发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背诵自己喜欢的词句或段落,积累语言,提高文字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2.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运用打比方手法对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作用,尝试用比喻词说句子。
教学准备
1、课件设计。
2、课前要求学生查找与西湖有关的资料、及图片,并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收订和处理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调动积累,激趣揭题
1、(出示幻灯片)同学们一定都看到了上面这句话: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出示句子)“苏杭”指哪里,你知道吗?(板书:杭州 “杭”是生字,跟读)。
2、你觉得天堂是什么样的地方?而西湖(板书:西湖),就是镶嵌在天堂杭州的一颗明珠。
3、天堂是非常神秘、令人向往的、像仙境一样美好的地方,“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就说明苏州、杭州像天堂一样美。你知道吗,杭州向来就有“人间天堂”的美称。(出示文字)指名读,齐读。这句话中还有什么地方不理解吗?(理解:素有 选择词义)
4、你去过杭州吗?杭州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景点是哪里呢?(板书课题)西湖给你留下了哪些美的印象?(和学生多聊一聊)
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出示文字)
5、齐读,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吗?(镶嵌 结合生活中妈妈的戒指理解)
(先让去过杭州的学生说说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景点,聊一聊对西湖的印象,激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也让没去过西湖的同学对那里产生了想了解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图文结合,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为什么说西湖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呢?下面请大家跟随老师的摄像图片去游览一下西湖,好吗?请大家一边看一边听课文录音,等会儿请大家来说说看过之后的感受。(播放幻灯片,同时播放课文录音)
2、生谈感受。
(通过幻灯片的放映,课文的配音朗读,让学生游览西湖,感受西湖的美,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有了较真切的感受,也更加激起了学生学习课文的。)
3、小朋友都听得很认真。有些都迫不及待地想自己来读了,那就读吧,读的时候要做到:⑴、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⑵、碰到生字组成的词语多读几遍,并想想他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如果不理解,可以轻轻用铅笔打个问号;(3)读完后标好小节。
4、 检查自学效果:现在,老师想听听你们读得怎么样。
(1) 出示词语(带拼音):谁来读读这些词语?(指名读词——开火车读——齐读。重点读准后鼻音、翘舌音)
素有 连绵起伏 淡 犹如 格外
漂浮 掩映 一般 令人心旷神怡 夜幕初垂
①重点指导:前鼻音:绵、淡、掩、般翘舌音:初 后鼻音:令
②去掉拼音读。
湖堤 小岛
华灯 )
(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学生齐读。
①学习生字“素”,理解“素有”的意思:
字典上共有 种解释:abc这里选第种。
②第1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过渡:为什么西湖会被称为天堂里的一颗明珠呢?下节课再学习。
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换一换:绵——棉 犹——优、忧 浮——乳 掩——淹
加一加:令——铃、岭、冷、领
2、 如何把字写漂亮?
重点提醒:掩:左窄右宽,“大”要舒展,盖住“电”;
? 般:注意“舟”的笔顺;右上部分不要写成“几”;
? 初:左右部分的起笔一样高。
?
四、作业:
1、钢笔生字描红。
2、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过渡导入
天下西湖三十六,其中最美数杭州,杭州也因西湖(板书:西湖)而闻名天下,赢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西湖的秀丽,不仅表现在她的一泓碧水,而且表现在环抱她的群山,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远眺、近详,西湖总是那样的秀丽,令人流连忘返。现在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西湖风光吧。看,远处就是西湖!
1、出示“西湖”的图片。
(1)眼前的西湖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柳丝轻拂的图片)(学生自由说)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电脑出示西湖青山绿水的画面(自由读第二段)
思考:你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放眼远眺,看到了什么?自由读书
a:你觉得这山怎样?(板书: 山峦)从哪里体现出来的?(引导理解:层层叠叠,读一读、连绵起伏、)这连绵起伏的山颜色也很有层次,(看图引说,这山绿,--有浓--有淡:让我们看了感觉就像一幅优美-----)
( 那你能把这优美的景色读出来吗?自己读,指名,齐读。) 通过你的朗读,真的使我看见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静静的湖面有了这白鸥,显得更有生趣了。你能把这两句读好吗?自由试读,边读边想象西湖湖面上点点白鸥飞掠的景色。指名读,齐读。
2、站在湖边眺望,真是远山近水皆有情。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让我们一起把这画面展现出来吧!(让我们有感情地背诵第2自然段。)(你的朗读让我感受到了这美丽的山水景色)
3、过渡:是呀,正因为如此,西湖又有了一个比作美女西施的名字--西子湖。西湖之美,使人赏心悦目。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电脑出示画面)
2、文中写了哪些景点呢?所有这些景点都在这绿色的镶边之中。(看,出示图片,绿色镶边)
你喜欢西湖中的什么景点呢?
a:十里名湖中,葱绿的孤山显得格外秀美典雅。(孤山颜色很美,看多么秀丽雅致的孤山啊!)小结:西湖周围全都是葱葱郁郁的树木。孤山在碧水之间,显得格外秀美,它并不险峻,十分典雅。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它的美吗?(指名读)
b: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漂浮在碧水之上。这里的白堤和苏堤就是为了纪念白居易和苏轼两位诗人。(板书:湖堤)
似青绸绿带的长堤在漂浮波动的水面上,有着一种动态的美(朗读体会)
c;湖心——仙境一般。(朗读体会)小岛在树木的遮掩下,若隐若现,十分迷人。(板书:小岛)
d:这连绵起伏的群山,水平如镜的湖面,秀美典雅的孤山,似青绸绿带的湖堤,树木掩映下的小岛,仿佛仙境一般。看了后我们感到十分舒畅,真是——“心旷神怡”啊!
你能把“心旷神怡”的舒畅心情读出来吗?读最后一句。
小结: 你还知道哪些景点吗?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来介绍一下搜集到的西湖景点。(曲苑风荷 柳浪闻莺)
3、说话练习:看到了这样的美景,我( )
4、我们一起把第三段有感情地朗读好吗?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配乐范读第四自然段。
(1)游客们,月下的西湖美吗?你们看到了什么?
华灯倒映在湖中比作什么?朗读这个比喻句。(板书:华灯)
2、指名读(电脑出示画面)
4、学生自由朗读。齐读
齐读第一段。
五、总结: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六、作业
1、背诵课文。
2、摘抄文中的好词好句。
6 西湖
山峦湖水(远眺)
湖堤小岛(近赏)
华灯琴声(夜游)
绿西湖篇四
每当看到淡雅这个词时,脑海中便掠过一幅景象:几丝柳絮飞扬,几波湖水荡漾,几弯回廊旋绕……细想,这便是西湖。
记忆中的西湖是柔美的象征,伫立在西湖旁,会因西湖的美而震惊,那种感觉与面对大海的感觉截然不同,就像面对着一个亭亭玉立的羞涩少女般,为她的美貌和气质所吸引。曾有诗说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但我认为这是不对的,只有淡雅才能装饰西湖,又或者,只有西湖边,看着杨柳飞风拂起,水面溅起点点涟漪,白塔倒影在水中……从桥上走过,微风掠过脸颊,呼吸着青草的气息,回忆着白娘娘与许仙的相遇,好不惬意!
西湖的美不在于表面,而是面对它的心如止水,无比的平静。此时此刻,可以把世间万物抛在脑后,把时间抛向虚无,只是,一个人,带着淡淡的思绪,去看这片富有浪漫气息的土地。人群在眼前穿梭,他们已习惯了这西湖的存在,于是,西湖在他们脑海里留不下半点痕迹,那样的人好悲哀,眼里只有世俗,这些美他们从未留意……因此,他们可能从未有这样的思绪,从未有这样对美的体验。
静望西湖,感叹于它的淡雅,感叹于它的静谧,感叹于它的诗意,更感叹于它的唯美。
西湖,一座桥,便是整个世界。
绿西湖篇五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是一首婉转的诗,一幅美丽的画,一道优美的弧线。夏日里无穷尽的荷叶,别样红的荷花,为西湖添加了几分生机。暑假,我有幸来到了西湖,来欣赏这美丽的风景。
进入西湖风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音乐喷泉。我们正好赶上喷发时间,只见喷泉哗的一声,各种颜色的喷泉如同海浪一样腾起,又慢慢地落下,如落叶飘落,轻,秀,美,在游客心中传递,那么欢快,那么柔美!当喷泉呼的一声,喧闹的场面一下子静了下来,只见喷泉直冲云霄,像火箭似的飞向天空,落下的时候激起一朵朵浪花,如烟似雾。接着,喷泉又开始了舞蹈,像爱心,如弧线,如同仙女洒落人间的帷幔。双龙戏珠,鲤鱼打尾,真是无奇不有,在七彩闪光灯下,显得生机勃勃。
看完喷泉,我们便向左拐走出不远,就到了荷花池。荷花全部绽开了笑脸,粉荷花脸都笑红了。
向左走着走着,前面有古香古色的大轮船乘坐,在西湖中来回绕一圈。我们买了船票,便开始上船了。西湖的水在船光下,比早晨时更静了,静得如同一面平滑的镜子;比早晨更秀了,秀得像一幅美丽的图画;比早晨更绿了,绿得若无暇的翡翠。
乘船顺流而下,就到了三潭映月。每当月圆之时,三座石柱就会映出天月、水月、山月和心中月足足三十三个月亮,大大小小,隐隐约约。
远处城皇庙雷峰塔,近处玉带桥和断桥,天边朗朗明月,船边绿绿湖水……坐在船边,感到无尽惬意,让我不禁开始了我那无尽的遐想。
绿西湖篇六
人们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一次,我们来到杭州,来观赏杭州的美景。
杭州最有名的景点要算西湖了,那里的游客摩肩接踵,人山人海,川流不息。西湖本景是看不见的,只隐约现出几处时浓时淡的绿波。早晨的雾像密密的丝帘,总让人觉得似乎能揭开丝帘,去寻找佳境。一阵微风吹来,刚才还水平如镜的湖面,这时立刻泛起了鱼鳞般的波纹,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点点银光,湖上像撒了珍珠一样。微风一过,湖水又恢复了平静。
西湖边有个“海底世界”。里面有颜色各异的小鱼;有“大”字形的企鹅‘有凶猛的大鲨鱼;还有白色的浮游水母等等。其中大海龟让我印象深刻。海龟中有一只特别大的海龟,它不仅个头大,而且食量也大,工作人员来喂食了,只要它还没有吃饱,它就会攻击其它的海龟,从它们嘴里抢食吃。一只小龟刚咬住食物,就被贪吃的大海龟抢走了,还被咬了一口。
绿西湖篇七
71年前杭州举办了第一届西湖博览会,盛况空前成为一时佳话。如今古城换新颜,杭州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0年金秋十月,杭州迎来了本世纪最大一次盛会——第二届西湖博览会。五湖四海的嘉宾们来到了杭州,世人也把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杭州。西博会成为杭州宣传自己城市形象的窗口,成为国人和世界各国了解新千年杭州的一个窗口。
10月20日,在一片掠过全场的焰火中,在金龙与玉凤的飞舞中,《人间天堂》大型文艺晚会拉开了2000年“西博会”序幕。全新的黄龙体育中心、现代化的灯光舞台、五彩缤纷的歌舞、全场六万观众的热情欢呼,使10月20日成为一个欢腾的庆典,一个属于西博会的成功之夜。
10月21日晚上礼花盛开,五彩缤纷。凝聚着6个国家璀璨艺术的2000西湖国际烟花大会,使西湖变得尤为迷人。中国烟花率先亮相,撒下了“西湖烟柳”,紧接着是浪漫的德国烟花、热情耀眼的西班牙人造卫星烟花……西湖上空绽放了15000朵花,真是美不胜收,烟花似乎成为西湖的第“十一”景。
西湖博览会的开幕给天堂杭州抹上了浓浓的喜庆色彩。漫步杭城街头,无论是湖畔公园,还是里弄商场,到处是展览,到处是人流,到处是鲜花,到处是欢歌……美丽的西子湖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杭城万人空巷庆祝这一千年盛世。在这世纪之交喜庆的日子里,同学们不妨去逛逛大庙会:西冷印社社藏书画精品展,杭州文物精品展,第三届西湖艺术博览会,2000年西湖国际雕塑邀请展……这可是了解家乡杭州第一次好机会,大家可别错过了。
有人说,杭城人们的热情从来没有像今天庆祝西博会这样沸腾,因为杭城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的繁荣和兴旺。是的,同学们,我们应该为自己身为杭州人而激动、而自豪,但我们更应该为下一届西博会时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更加繁荣发达的新“天堂”而努力奋斗!
蒋丽萌撰写
2000/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