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寻觅春天的踪迹篇一
三月春光,万物复苏,有一种如同春笋破土,花草探头的春意,大地换上了新的衣裳,万里亮艳,夺目缤纷。
早晨,我踏着雾露寻觅春天的足迹。
竹林中浸满着清晰芳香的空气,沁人心脾的清凉涌进我心灵的空间,敞开了心中的窗口,放去整个冬日里的闷气。竹叶尖儿上挂着沉甸甸的水珠,拉弯了叶片和枝条,竹子显出一身婀娜的姿态,像云岚里的淑女,优美舞动的舞姿,像白雾里的侠士,遒劲有力的器宇,又像深山里的隐士,神秘隐约的风度。土壤里有带着尖帽的春笋破土而出,眼中充满了好奇和纯真,享受着春雨的滋润,沐浴着阳光的温暖。
中午,我闻着芳香寻觅春天的足迹。
小路旁,盛开的梨花,如同雪一般的白,这是一片圣洁的颜色,像白玉石一般光滑,黄色淡淡的花蕊里饱含着闻不尽洒不完的芬芳,这斑斑点点的白色精灵点缀在交织的枝条间表现得相得益彰,美得自然,白得透彻。转眼一望,满山的映山红像火一般点燃在山坡上,石隙间,一团团,一簇簇,美不胜收,应接不暇,来到山上,摘一朵含在嘴间,酸酸的味道传递着它的香气。
傍晚,我看着云霞寻觅春天的足迹。
天边,一道夕阳点亮了云端,粉粉的红色映入观赏者的眼眸,深邃而神秘,令人心旷神怡,心情舒适又充满情感,像是要赋诗一首,以抒己志。
春天的足迹处处可寻,时时可见,我不觉感到了她的美丽和天边的纯洁,我将永存心中那片春光。
寻觅春天的踪迹篇二
湖北省荆州市实验中学杨玲
【活动目标】
1、通过对以“春”为主题的作品感受,与春天对话,体验到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丰富学生的积累。
2、通过吟诵、描画、感悟、歌咏这一系列寻觅、创造“春”的活动,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3、引导学生感悟春的意蕴,让学生更加热爱春天,激励青少年积极进取,焕发青春活力。
【活动建议】
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合作的重要途径,同时也给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提供了广阔空间。所以,在明确每个学生的活动项目和活动内容后,要放手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让全体学生都能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陶冶情操,积累语言,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
导语:春天,一个富有生命与希冀、充满梦幻与成长的季节,它总是尽情展示着她勃勃的生机,让我们感到幸福与欢悦,(请同学们看画面,欣赏春天的美丽)。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寻觅她的踪迹,歌唱她的美丽!
活动一:吟诵──满园春色关不住: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含杨柳风。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逐个展示有关春草、春花、春雨、春柳、春风、春山、春水、春人的八首学生最熟悉的诗与词,配乐,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不同情感表达的吟诵。
活动二:描画──万紫千红总是春:
1、同学们,在诗人的笔下,春是秀美的、雅致的。仿佛一伸手便可触摸到她湿润的发梢,感受到她温暖的呼吸。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我们的描绘中。现在让我们也成为诗人,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大自然中的春天,要我们的笔下,“万紫千红总是春”!
2、播放一组“春”的画面(课件),让学生从视觉、听觉、嗅觉几个方面感受大自然中的春天。
现在欣赏一组春的画面,从画面当中:
⑴你听到了什么?
⑵你看到了什么?
⑶你闻到了什么?
请用“春天的_____美,你看……”句式说话。把你真切的体会,用诗意的语言描绘出来。
例如:
活动三:感悟──一年之计在于春:
2、请同学们自写,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表达自己的感悟:
面对春天,我多么想说:风雨算什么……
我们要抓紧大好春光,抓紧生命的春天……
我们要积极进取,努力学习,创造美好生活……
我们要把握好这人生之春,让信念长成一棵粗壮的树……
我们从春天出发,向着太阳,向着未来,放飞我们的理想和希望……
春天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积极进取、创造美好生活)
春天的象征(青春、新鲜、生命力、美丽、活力、温暖、关爱)
春天代表一种新生、一种活力,春是赞美青春的一首颂歌
同学们,我们感受到了春的气息,寻觅到了春的踪迹,感受到了姹紫嫣红,春色无限。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美丽的大自然中。让我们一起用童心来歌唱春天吧!
活动四:歌咏──春风又绿江南岸:
1、听唱歌曲《滴哩哩哩》
2、师生同唱《滴哩哩哩》。
教师优美地小结,下课。
(原文载于《开拓》2005年第4期)
寻觅春天的踪迹篇三
边的樟树不知什么时候已经长出新芽,那一片片嫩绿的新芽儿,正努力的朝着太阳生长。
它们一片片,载着阳光的希望,带着樟树的梦想,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一起来吸收太阳的温暖美好。
而那些枯叶,被新叶挤的没有地方,它欣慰的笑了笑,乘风落在地上。
旁的小花,也开的鲜艳漂亮,不但颜色各异,样子也都不一样,一朵朵开在旁,那样引人注目,多么生机,多么漂亮。
花儿,当然有一股芬芳,还会带上泥土的清香,那香味随着风儿飘荡,飘进每个人的心。
小花边上还会有一些小草,绿得新鲜,绿得漂亮。
除了旁那不知名的小花,花鸟市场的花儿更加漂亮,桃花和梅花相争艳,兰花也来凑热闹。花儿在这花鸟市场里,并不少见,到处都花的香气,走到哪儿,眼睛都充满彩色,还不同的样式不停的换,总是有新的图片印在你的脑海中。
春天的阳光是最好的,并不寒冷,也炎热,暖洋洋的,叫人犯困,让人想眯上一阵子眼睛感受阳光的拥抱。
天碧蓝碧蓝的,湖水碧绿碧绿的,天上,有白色的白云飘过,湖里,有红色的鱼儿游过。天上有小鸟,湖里也有小鸟。湖里哪来的小鸟?从天上来,倒映在湖水里。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一个美好的季节。
寻觅春天的踪迹篇四
3.培养在观察中勤于记录的习惯,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悟和感情,培养能将描写与抒情相结合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活动指导与建议
教材以“春天”为主题设计了三项活动,而开展此项活动正值春季,因此,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且这三项活动的学习资源不难找到,适宜学生自主开展。但三项活动各有特点,其活动方式、重点、达成的目标各有不同,教师在指导时应区别对待,各有侧重。
1.关于“编一辑‘自然日志’”。这项活动可按以下步骤进行:首先,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资料,让学生对二十四节气有所了解,在明确“春雨惊春清谷天”(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具体涵义的基础上,从中选择一两个节气,搜集当地的有关谚语,同时细心观察物候变化;其次,组织指导学生选择一、两种植物或动物“跟踪”观察,逐日记录,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可以从中发现春天的“足迹”,感悟春天的神奇,甚至还可引发关于自然、关于生命的诸多思考;第三,指导学生将搜集的谚语和自己对动植物的“观察记录”进行整理编辑;第四,组织全班学生对“活动成果”进行交流、评比。
在开展活动的方式上,可以将“小组合作”与“自主探究”两种学习方式结合起来,比如,对二十四节气和“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的具体涵义的了解、搜集谚语等活动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而对动植物的观察、记录则应侧重于自主探究。本次活动的重点是选择一两种动物或植物进行观察记录,以及对观察记录进行编辑整理。因此,教师要加强对这一环节的组织与指导。
2.关于“谱一支‘春天的赞歌’”。这一活动是对前一项活动的伸展和提升,如果说,“编一辑‘自然日志’”,主要是观察春天,那么,这项活动则是歌颂春天;前项活动要求对春天“跟踪了解”,用理性去认知,此项活动则要求对春天“深情投注”,用心灵去体验。教材中设计了两个小活动:第一,“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方式,写一首诗、一篇散文或一篇杂感”。开展这项活动期望实现两个目的:(1)提升、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丰富、深化学生对自然的感情。写作的过程是对以前的观察进行再“观察”的过程,即反思与体验的过程,是对已有观察的提炼,是对情感的激发和提升。因而,学生在活动中所获得的对春天的热爱、欣赏之情,可以通过写作来进行内化、强化和升华。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一定要关注学生情感的投入和发展,而不仅仅是写一篇文章。(2)发挥学生的写作特长,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教材提示了可用“你最喜欢的方式”,可以写成诗歌、散文、杂感,旨在尊重学生的兴趣的基础上,发挥其写作特长,来充分表达对春天的感情。实际上,除教材提示的体裁外,还可写成童话,甚至可以创作歌词,由自己或请人谱曲等。第二,以“春天的赞歌”为主题出一期墙报。开展这一活动旨在相互交流,互相促进,也为评价提供了依据。开展这一活动可以纳入“为画题诗”“为诗配画”学习活动的成果,将“配画诗”或“诗配画”在墙报里展出,或许会为墙报增色生辉。如果墙报“版面”已被占用,也可采用“春天的赞歌──散文、诗歌朗诵会”等活动形式,同样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3.关于“创作一幅‘诗画’”。这项活动是为了让学生从文学艺术的角度再次感受春天的“诗情画意”,同时通过活动来激活学生的创作潜能,用诗笔、画笔表现春天。教材中设计了两项活动内容,可让学生根据兴趣特长任选一项。教师对“为画题诗”这一活动的指导,需要注意三点:第一,为画题诗,通常要选择那些富有意境和情趣的画作,对这样的画作题诗,便于展开、发挥;第二,为画题诗不是对画面或画意简单复述,而是表达对这幅画的独特理解和再创造。通常是抓住画面最有特色、最有意趣“那一点”生发开去,发挥想像,点睛传神;第三,其诗作一般不宜过长,不要喧宾夺主。教师对“为诗配画”这一活动的指导需要注意的是:第一,为诗配画,不仅要理解诗意,而且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和联想;第二,配画不是对诗意的直观的面面俱到的“图解”,而是要描绘出诗中某种的神韵。
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指导,可以先提供一些范例,并进行解说;也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来查找、观摩这方面的资料(网络上“诗配画”、“画题诗”的作品较多,可资参考)。
无论是“为画题诗”,还是“为诗配画”,教师在指导时应注意不能要求过高,以激励为主。
“诗情画意”本就相通。可以通过相互协作的方式来开展活动,如共同围绕“春天”的主题,先让有绘画专长的同学来作画,然后由会写诗的同学来题诗;或者反过来,先由同学写出诗作,然后再由另一同学来配画。对这种合作学生可能比较感兴趣,而且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便于在合作中切磋研讨,品评揣摩,相互启发,共同长进。
4.关于写作。教材只设计了作文题“我心目中的春”或“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而对作文的体裁没有要求,可让学生自由选择。但从文题看,这两篇作文都有抒情性、文学性较强的特点。因此,在进行作文指导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尊重学生的语言特点,应大力提倡学生富有灵性的表达,理解并尊重学生自己的视角,防止用成人世界的思维方式和正统观念去钳制学生的思维;(2)要引导学生克服作文中的矫情。装腔作势、虚情、矫情是学生抒情性作文中的一大弊端,造成这一弊端的根源在于没有自己的体验,而是在追求对成人世界“正统情感”的迎合。真情来自真切的感悟、心灵的震颤,所以,要引导学生在观察、体验、感悟的基础上写出属于自己的真情实感。
三、活动评价
1.做好阶段性评价。三项活动及写作可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结束后应及时予以评价,甚至在过程中进行评价。如果等到活动全部结束再来评价,就有可能失之于笼统,不利于及时纠偏导正。当然,全部活动结束后还应该有总结性评价。
2.在加强过程评价的同时,“学习结果”应成为本次活动评价的重要指标。如对“编一辑‘自然日志’”活动的评价,要关注“自然日志”的编辑质量和交流的效果;对“谱一支‘春天的赞歌’”活动的评价,要关注诗、文的表达效果,是否有自己的真切体验和深入的思考;对“创作一幅‘诗画’”活动的评价,要看学生选诗、选画的贴切性和创作的水平。
3.对活动评价时,要特别关注那些基础较差但在活动中积极参与的学生,要善于发掘、发现这些同学的优长和进步,及时给予鼓励。
四、参考资料
(一)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夏满芒夏暑相连,(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秋处露秋寒霜降,(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二)二十四节气释义
夏至、冬至表示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快要到来。中国各地最热的月份是七月,夏至是六月二十二日,表示最热的夏天快要到了;中国各地最冷的月份是一月,冬至是十二月二十三日,表示最冷的冬天快到,故称为夏至、冬至。又因夏至日白昼最长,冬至日白昼最短,古代又分别称之为日长至和日短至。
春分、秋分表示昼夜平分。此两天昼、夜相等,古时统称为日夜分。这两个节气又正处在立春与立夏、立秋与立冬之间,把春季与秋季各一分两半,因此也有据此来解释春分和秋分的。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按照中国古代天文学上划分季节的方法,是把四立作为四季之开始,自立春到立夏为春;立夏到立秋为夏;立秋到立冬为秋;立冬到立春为冬。立,是开始的意思。故此四个节气是指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
雨水表示少雨水的冬季已过,降雨开始,雨量开始逐渐增多。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动物钻到土里冬眠过冬叫入蛰,至第二年回春后再钻出土来活动,古时认为是被雷声震醒的,故称惊蛰。从惊蛰日开始,可以听到雷声,蛰伏地下冬眠的昆虫和小动物被雷声震醒,出土活动。
清明天气晴朗、温暖,草木开始现青。清洁明净的风光代替了草木枯黄、满目萧条的寒冬景象。
谷雨降雨明显增加,雨水促使谷类作物之生长发育,古代称为雨生百谷。
小满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未有成熟,故称小满。
芒种芒指有芒作物,种是种子。芒种表明小麦、大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可以收割。
小暑、大暑暑是炎热之意,是一年中最热之季节。小暑是开始炎热,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之意。处暑表示炎热的夏天快要“躲藏”。
白露处暑后气温降低,夜间温度已达到成露条件,露水凝结得较多,呈现白露。
寒露气温更低,露水更多,也更凉,故称寒露。
霜降气候已渐寒冷,有白霜出现。
小雪、大雪入冬以后,天气冷,开始下雪,小雪时,始下雪。大雪时,雪下得大,地面可有积雪。
小寒、大寒寒是寒冷的意思,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气候开始寒冷,称为小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称之为大寒。
寻觅春天的踪迹篇五
春天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不知是何时,春天已悄悄潜入了这个冬眠着的世界。一切都“活”了。
天气暖和起来了,空气里弥漫着的不知名的清香也越来越浓郁了。原本时常结着层薄冰的小河,此时也已涨起来了。一切都以不同方式苏醒,为这新的一年打着小算盘。
最先知晓的是小草,也许是春雨叫醒的吧,也许是暖和的太阳晒着了吧,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它从土里钻出来了,嫩嫩的,绿绿的,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春风吹着,暖洋洋的,软绵绵的。远远望去,到处都充满了生机。黄莺,野鸽,和自家的老猫,都开始活动了。舒展舒展筋骨,各自干自己的一份事去。
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也面临着一个极大的考验,那就是春困。整整一个寒冷的冬天,我们一直被刺骨的寒风鞭策着,不得不加快了脚步。但这个天真浪漫的春天,哪肯如此凶狠,在这个季节,不知不觉中,不管是人还是动物,也不自觉地放满了脚步。
“春眠不觉晓”,不错的,春天是美好的,但我们不好好利用,也是有负作用的。春风如优雅的花香,柔软又细腻,还有一丝甜味儿,让人难以抗拒。在它抚摸着你时,不自觉的眼皮变重,似乎沉了一个冬天的睡意也沉不过气了,相在这儿大干一场。要克制住它,就要专注。我的春困老在读书时被打断,渐渐的不知疲倦的它竟然主动放弃,使我有了段清净的生活。
春天是令人喜悦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雨是最寻常的,它总是悄悄的.来,又悄悄的离去。它滋润大地,教官稻田与农场,细而密的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打在邻家的隔板上,打在自家的阳台上,发出弟弟大大的铃声,好不热闹!
春天带给了我们暖和又清新的空气、柔弱的青草及芬芳的花,更带给了我们希望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