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报告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报告。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报告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调查报告个字调查报告篇一
周朝的始祖后稷,名叫弃,是一个曾被母亲抛弃的孩子。
后稷的母亲名叫姜原,是有邰(tái) 氏族的女子,帝喾(kù)的正妃。一天,她在郊野见到巨人留下的脚印,很想去踩一脚。这一踩可不得了,立刻觉得肚子好像怀上了。十个月后,姜原真的生下个 儿子。她认为这是不祥之兆,就把婴儿偷偷扔进一个小巷,却发现每有牛马经过时,都神奇地绕开了婴儿。姜原又准备把他扔进树林,正碰到这儿人多,只好换个地 方,扔到沟渠的冰上。她惊奇地发现,立刻有鸟飞来,用翅膀盖在婴儿身上。姜原觉得这太不可思议了,就把他抱回来养大成人。姜原因起初想把这孩子扔掉,就给 他取名为弃。
以上,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后稷身世的一点记载。后稷被取名为弃,原来有这么一段故事。我们再来研究一下“弃”这个字,会发现它似乎正记载着后稷的这段身世。
“弃” 最早可以上溯到甲骨文。它是个会意字,用廾(一双手),其(箕,簸箕形),倒子(小孩子),及小点的血迹,表示双手持着簸箕,将新生婴儿抛弃。“弃”的本 义,也就是抛弃新生儿。后来的古文,省去了簸箕,只留下子与双手部分。小篆承接甲骨文并复杂化,尤其是簸箕的形状。楷体写作“棄”,今简化为“弃”。
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1]。姜原出野[2],见巨人迹[3],心忻然说[4],欲践[5]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6],以为不祥[7],弃之隘[8]巷,马牛过者皆辟[9]不践;徙置之林中,适会[10]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11]荐[12]之。姜原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初欲弃之,因名曰弃。
[1]元妃:帝王或诸侯的嫡妻。
[2]野:野外,郊野。
[3]迹:脚印。
[4]忻(xīn)然:欣然。忻,同“欣”;说,同“悦”,喜悦、高兴。
[5]践:踏,踩。(下同)
[6]居期:到了日子,这里指怀孕满十月。
[7]不祥:不吉利。
[8]隘:狭窄。
[9]辟:同“避”。
[10]适会:恰逢,正赶上。
[11]覆:盖
[12]荐:藉,垫。
我们知道,“不”字,在今天是个否定意义的虚词;在古籍中,同“否”,是个没有实义的语气助词。东汉时期的许慎,在他的《说文解字》中,甚至把它解释成“鸟飞上翔不下来也”,是一飞冲天的一只鸟。种种附会,让这个“不”字,不得以真面目示人。
甲骨文中,“不”字原是个象形字,画的是花萼形,而且含苞待放。这个字,上部分像个杯形,是花苞;下部分则是花托上的萼片。“不”,本义是花骨朵。《诗经·小雅》:“棠棣之花,鄂不韡韡。”(韡,音wěi,鲜艳的意思)这里是说,棣棠的花朵,艳丽夺目。大概是因为花骨朵还未开放,“不”才被借用为否定副词。
这个字,小篆和金文,沿袭甲骨文形状。今天的楷书“不”,只有bù这一个读音了。
老虎是妇孺皆知的一种猛兽,它体型庞大,扑腾矫健,呼啸成风,令人望而胆寒。这位兽中之王,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影视、美术、文学作品等,多有它威猛的身影。
东北虎庞大的身躯上有着黄色和黑色的花纹;猫型的脸上有长长的胡须,血盆似的大口、锐利的剑齿,两只虎眼显露出绿莹莹的凶光;它们还有强有力的四肢、尖锐的爪子和一条小扫帚般的长尾巴。它的性格凶猛异常,难怪人家说“虎是兽中之王”。张亦工:《东北虎》。
说 时迟,那时快,只见西边岭上月光之下,窜上一个物件来,到了岭上,又是呜的一声。只见把身子往下一纵,已经到了西涧边了,又是呜的一声。这里的人,又是 冷,又是怕,止不住格格价乱抖,还用眼睛看着那虎。那虎既到西涧,却立住了脚,眼睛映着月光,灼亮灼亮,并不朝着驴子看,却对着这几个人,又呜的一声,将 身子一缩,对着这边扑过来了!这时候山里本来无风,却听树梢上呼呼地响,树上残叶簌簌落地,人面上冷气棱棱地割。这几个人早已吓得魂飞魄散了!刘鹗:《老残游记》。
大 概是为了书写的简便,“虎”字发展到金文,已经完全线条化,而形态稍有些变形,虎脚错变为人脚。小篆的“虎”,虎头和虎身被“肢解”了,老虎的威风顿失。 东汉时期的许慎,在他的《说文解字》中,认为“虎足像人足”。后来,段玉裁说:“虎之股脚似人,故其字上虍下儿”。这个字,一变再变,直到今天的楷体,完 全没有几分“虎”的样子。
看吧,任老虎你多强健,人类总能把你玩弄在囚笼之中,玩弄在股掌之中。所幸的是,几千年来,“虎”这个字的本义,没有丝毫变更。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飏,飞飏,飞飏,——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凉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飏,飞飏,飞飏,——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飏,飞飏,飞飏,——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我很喜欢徐志摩这首《雪花的快乐》,每次读到它,都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片雪,悠悠扬扬从空中落下。
最 早的“雪”字,要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其上部分是“雨”,下部分是“羽”,比喻天上下着鹅毛般的大雪。后来的篆体字“雪”,下部分变为“彗(手拿扫 帚)”,成了可以扫的雨了。东汉时期的许慎,在他的《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瑞雪:“凝雨(说)悦物者。”其本义为,空气中降落的白色结晶体。
今天,简化字“雪”,看不出一点雪花的寓意了。
在中国历史上,“主”一直是个轴心人物。忠臣勇将,洒血疆场,莫不是为了护主勤王。可见,“主”在人们心目中的分量,是何等重要。但是,这样的“主”,只是一个抽象概念。我们的祖先在造字之初,并未将它抽象为人事,更重要的是用来说物,且只说灯头上的火焰。
灯无火焰不明,火焰是灯盏的主心。人们大概是认识到这一点,才创造了“主”这个字。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中,“主”是个象形字:画的是一个“未”形灯台上,燃起了火。后世的文字,除了上部保留火焰外,其于部分都已变形。秦代小篆沿袭古文,上部分是表音又表意的“、(zhǔ,灯焰)”,下部分是灯碗和灯座,且是个平底灯座。
从此以后,“主”字便已基本定型。它的本义,东汉许慎在他的《说文解字》中,认为是“灯中火主”,指灯头火焰。后来,“主”又引申出“君主”、“主要”、“掌管”等意思。这个字的本义早已湮灭,于是另有“炷”字,来替代灯头火焰的“主”。
调查报告个字调查报告篇二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家张大春的汉字家庭课堂,89堂溫馨逗趣的汉字课,89篇散文经典,记录了他教两个孩子认字的亲子时光,让这些汉字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本书既是有趣有益的汉字文化课堂,更是意味深长的情感教育与生命教育课堂,自首次出版十年来,荣获多项图书大奖,已成为两岸汉字启蒙教育的经典。
相关热词搜索:;调查报告个字调查报告篇三
我想,穷这个字朋友们都知道,但你们,知道它其中的含意吗。
那下面我来给你们分辨一下吧。
我就把这个穷字分成两个部分来说,第一,就是上面这个是学字头是家的意思,也就是说一般没有什么能力和本事的人不管男人也好还是女人也吧,都会在家里干活。
第二,就是下面那个力字,就是靠力气吃饭赚钱,也就是说,你像我们有些人在工地上打工,一辈子就靠做苦工每天起早贪黑忙到晚,工资也很少,有时干活干的慢了,老板还要骂,累了也只有自己心里知道,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天生就是这个命,无法选择。
所以说,我们生活在这个美好世界里,对我来说,都应该多转转弯,多看看别人是这样做老板,这样有钱,这样去闯事业。这样拼搏出来的成就,这样会有好日子,好好的学习他们,学习他们的丰功伟绩。
调查报告个字调查报告篇四
1.就算路不坦荡,也要做自己的太阳!
2.关关难过关关过。
3.谁努力,希望就属于谁。
4.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5.岁岁常欢愉 万事皆胜意。
6.不管黑夜有多长,天亮总会到来。
7.不求不妄,苦乐自当。
8.成功的秘密,就是每天淘汰自己!
9.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懂得美好是如何而来的。
10.而后 我长成参天模样又找到一些喜欢的了。
11.余生遥遥,天命昭昭。
12.预测未来的最好方法,就是创造未来。
13.这是很长很好的一生。
14.人世间,酸甜苦辣,若长良川。
15.路是走出来的,成绩是干出来的。
16.我要月亮奔我而来。
17.成功不是凭梦想和希望,而是凭努力和实践。
18.一生努力,一生被爱。
19.做好自己,无问东西
20.生活明朗,万物可爱。
21.山高月明 朗朗乾坤。
22.风乍起,合当奋意向人生。
23.不要因为没有掌声而丢掉自己的梦想。
24.即使生命如尘,仍愿岁月如歌。
25.与其担心未来,不如现在好好努力,只有奋斗才能给你安全感。
26.我始终相信一句话,只有自己强大,才不会被别人践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