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皂角树皂角树篇一
村上有一棵“皂角树”,它就长在我家大门外不远的地方。
谁也说不清楚它长了多少年,有人说,这棵树长了一百年了,也有人说二百年了,但这些均无从考证,可全村人却拿它当做“宝”,视为“神”的化身。据老辈人讲,这棵“皂角树”是我们村的镇村之树,谁要动它一下或说它的坏话,全村人就会不惜一切地去保护它。
每逢过年,善良忠厚的老人们,都会三五成群地跪在大皂角树下,上三柱香、点一圈蜡,意在祈求“神树”保护全村老少的平安;甚至有些外村的老人们也会赶过来,在这棵大皂角树下,祈祷保佑家人的幸福安康。
这棵“皂角树”的树干,五六个人合围才可以抱得住,高度大约有二、三十米,树冠直径约十多米宽,生长在村口中央,就像一把“大雨伞”,非常显眼,非常壮观。
在春季,皂角树开花时,便引来成千上万只蜜蜂采花,“嗡嗡”的蜜蜂,凑响了欢乐的歌声,向人们展示它们的勤劳和智慧。
在夏季,人们坐在皂角树下纳凉。白天,妇女们纳着鞋底,欢欢笑笑,谈论着家长里短;男人们是“三皇五帝夏商周”的谈古论今;小娃娃们围住大树追逐打闹;老人们则拿着小“收音机”,收听秦腔名家唱段。
在秋季,树上的皂角,三个、五个一串,挂满枝头,个个饱满地像一把把“镰刀”,引的人们路过树下时,驻足仰望相看。
在冬季,皂角树叶先后落下,光秃禿的树枝上,只有那些已经成熟得呈黑褐色的皂角,如同铃铛在风中摇曳,不时地发出“沙沙”地响声,似乎在向人们示意:虽然我不再有绿叶的庇护,但请不要忽视我的丰硕成果!于是当哪天有大风吹过,一大早的便可看见,很多妇女与老人们提着篮子,在树下捡拾被风吹落下来的“皂角”,那可是女人们最喜欢的原始“洗发液”呢。如果谁家要给孩子结婚,更是要早早地来到树下,捡拾掉落到地上的皂角,按照当地风俗,两个一辫,结婚时给亲家当做吉祥的礼物送过去。
记得村上老辈人说过,民国二十多年前,关中闹旱灾,有个土匪头子领了十多个人,突然闯进村来,抓了好多老百姓,要粮要钱。那时村民们自已都吃不饱,哪来的粮钱?于是土匪们便把抓来的老百姓,集中在皂角树下,轮番拷打,并把其中一个人吊在树上,用点燃的扫帚,活活将其烧死……后来听说,没岀三天,那个土匪头子夜间行走,掉进深沟,当场毙命。人们就口口相传,这真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至今这个故事还在民间流传着。
还记得那年,全国都在闹“非典”,我们村的村民也都人心惶惶,害怕“非典”病毒传入村中,于是人们坐在皂角树下,倾听有关报告,查看相关资料,学习预防“非典”的科学知识,老人们则是祈求皂角树,保佑天下平安。
皂角树下,成了人们聚集的地方,队上开个会,搞个选举,承包个土地什么的,都在那儿举行,包括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队长派个活,记工员记个工分,都会在皂角树下进行。平时人们一手端着玉米珍子的饭碗,一手端着自家烹饪的'小菜,蹴(方言音jiu,蹲下的意思)在树下,你吃我一口小菜,我尝一下他家饭的味道,好不热闹,那情景既是村上的“老碗会”,也是大家情感的联络点,更是村上的“新闻发布会”现场。
皂角树皂角树篇二
在正阳一小的正中间,矗立着一棵高大的皂角树,他已经有二百多岁了。他与众不同的是:他非常高、粗。说他高,一点儿也不过分,他高达十米,比我们的教学楼还要高。说他粗,那就更不过分了,三个小朋友手拉手合抱才能抱的住。
春天,皂角树不知不觉的冒出了嫩黄的新叶,长出了像四季豆荚一样的青皂荚,那看上去非常娇嫩的新叶让人不忍心去碰它。这可能是百年来皂角树的自我保护方法吧!博友们,你们还找到其他的方法了吗?快告诉我吧!
夏天,皂角树的枝叶密密层层,像一把巨大的遮阳伞,许多小朋友在遮阳伞下玩耍、乘凉、做游戏。
秋天,皂角树成了收获之地,许多小朋友在树下捡成熟的皂角。有的把皂角的'两头打通,当喇叭吹;有的把皂角当飞刀玩;还有的把皂角从中间切开,把里面的籽当洗衣服的材料。
冬天,皂角树光秃秃的,看上去很难看。但是当下大雪的时候,皂角树银装素裹,整棵树像冰雪做的一样。许多小朋友在树下打雪仗,突然,树上的雪掉下来落在了小朋友的头上。
皂角树是我们的朋友,更是一小——这个大家庭的朋友。
皂角树皂角树篇三
;——《圣经·诗篇》
1、皂角镇:从世界的中心出发
皂角镇其实没有一棵皂角树,因为它是属于南方的树。也许,因为它的果实能洗洁衣物,所以,在这个没有皂角树的镇子里显得很神圣,或者说很稀有,人们就异想天开把镇子叫做皂角镇了。其实它更应该被叫做梧桐镇,因为从镇子到县城的唯一一条大路上,在柏油路的两侧长满了清一色的梧桐树,每当五月槐花落了之后,开花的梧桐树会一路迎接人们从小镇去往县城,也或者由县城去往小镇。
我现在是一个十七岁的女孩子,很难想象时光已经快过了十年,如果我的回忆把我带回十年前的话,我不知道那些回忆是真的发生了,还是在我的想象之中,因为我那时不写日记。现在偶尔会写日记,我觉得日记作为“文学”的一种,有着与文学不同的作用,那就是回忆时知道某些事确实发生过。
我的母亲吴水芹挎着一只靛蓝色的布包行走在皂角镇上。那布包是我的父亲孙乐留下来的,作为去年皂角镇的县人大代表去开会。这只包是会议上发下来的。
皂角镇是紧靠县城城区的镇子。所以镇里的超市、农资店、理发店、美容店都仿照县城的样式,但看上去不如城里的装饰那么高档和有气质。镇子的小超市在玻璃门或者木质的门外都挂上琳琅满目的商品,各色各样颜色的塑料包装的大小袋子,它们在尽量模仿着大城市的样子。
夏天的雨一会儿下着一会儿又停下来,它们薄薄打湿一层母亲的衣服。我母亲的布包里有一本黑色书皮的本子,上面写着两个字:圣经。还有一个她听布道时用来做记录的小笔记本。
母亲在说不清是雾气还是濛濛的小雨之中行走,终于到了一家农资店的前面。这家农资店曾经非常红火,原来的老板娘,客人刚到门口她一张白白的脸马上露出笑容。描了口红的嘴及时咧开,无论客人要什么东西,她都会拿出来,或者告诉人家说她有一种产品就能代替客人要的那种,而且效果更好。
那当然是一年半以前的事。现在农资店店牌上满是尘土,红黄相间的颜色在久未擦拭之下暗淡了,上面题写的店名也刚刚能够看清。有一张红布做的特购宣传。像是某种品牌的化肥产品,但红布已经变成了灰白色的。我的母亲在多次前来的时候,看到它或者在阳光下暴晒-。或者在大风中被吹得呼啦啦地响,让人担心像是要掉下来似的,或者像今天这样夏日的小雨雾中,一副软塌塌的样子。店门对开的左边玻璃门上贴着很久的一张电影海报式的广告彩色硬纸片,上面的颜色和字迹已经模糊,根本不知原来贴在那里做什么用的,在微风下它的下角掀开了,不停地拍打着玻璃门,门下是一堆垃圾。右边的玻璃门还能让人推开进去。进门后那个男人,穿着一件退了色多少天都没洗过的白背心,头发竖着,胡子没刮,邋里邋遢,他一边斜眼看着进门的客人,一边继续喝他的啤酒。
她将书递给他,他没像前几次一样看都没看就扔给她,而是看了看,做出尽量能读出书的名字的样子,然后带着一丝嘲讽将书扔回给她。她说,你不能再这样喝了!
哈,哈,哈……是吗?我现在的样子拜你的丈夫,不,是先夫,种子站站长大人所赐,是不是?难道你希望我喝的不是啤酒,而是这些——他一挥手,指向他背后那些画着骷髅头的农药瓶子。你想我喝了它们然后一了百了。
不,不是。母亲说。
隔着柜台离着两三步远,母亲能闻到他的头发油腻腻的一股臭味,还散发着一种霉味,她笑了。去年冬天下大雪的那个日子,她曾经揪住他不太长的头发,而他也抓住她的头发。她头发长比较吃亏,但她把他的脸上挠出了很多血印。他们厮打滚动在雪地里,镇上的书记来了他们才分开。
她转身走出农资店,她感觉自己近了一步,毕竟他肯跟她说话了。
有时候,母亲吴水芹并不走到农资店里去,她只是在能够看到农资店的一家音像店里,它在它的斜对面,有三三两两的年轻人,他们有的是几个小伙子吵吵嚷嚷地进来。有时是一对男女恋人,他们不时地相互搂抱,商量着要买的光盘。母亲这个年龄段的人很少出现在音像店里,她就像是这里的异类。她的目光只是偶尔看一眼那些光盘和通俗类的文学报刊,上面有花花绿绿的封面,她就像一只色盲的狗。根本看不到那些低俗的颜色,她的目光越过小店的窗玻璃投向对面的农资店,看着那个深陷在店面里的人影。她并没有窥私欲,她只是对那个人影好奇,他的一举一动她都看在眼里。那个人影仿佛知道有人在观看他似的,像是做给别人看的,或者就是做给母亲看的,他将喝完的空啤酒瓶子狠狠地向地上摔去,母亲像是听到了那种连续的砰砰的响声,玻璃碎裂的声音似的,她禁不住浑身哆嗦了一下,忍不住去捂自己的耳朵。其实这里的音响里放着某首流行歌曲,敲碎人的耳膜似的,根本不会有斜对面的店所传来的任何声响。
那个店里比母亲年轻几岁的男人,他有时会用没过期的农药、种子跟一些农民换蔬菜、鸡蛋之类的日常用品。他久不见阳光,出店做这些事时,他用手掌遮住太过强烈的阳光,他像个怪物。人家都不太愿意跟他打交道,无可奈何像吃了大亏似的换走农药和种子,赶紧离开他的是非之地。而他在人家走后,转身轻蔑地向地上吐一口唾沫,算是对人家的回报。
我已故的父亲,皂角镇种子站站长,他叫孙乐。前年冬天下大雪的一个日子去世的,与他一同死去的还有皂角镇农资店的老板娘。他们俩人死因镇法医称是煤气中毒。
种子站的小李那天起得不是太早,外面却已是白雪覆盖,雪还在下着,但已经小了很多。种子站在冬季也没多少事要做,他不慌不忙往种子站去上班。但在办公室坐了很久,都已经九点多了,孙站长还没来上班,有点反常。小李知道镇政府要求政府人员晚上要轮流值班,就是说昨晚孙站长在值班,就睡在种子站后院的宿舍里。
后来知道原来天气冷,我的父亲,他们的孙站长把种子站的另一个煤球炉也搬到宿舍里了。两个煤球炉!小李撞开门时。他先看到沙发前的小桌上有两瓶喝完了的北京二锅头,是那种二两一小瓶的,旁边有一盘炸花生米,床前两只煤球炉,床上的人躺着不动。小李惊出一身冷汗,赶紧掀起被子,结果就看到一对男女一丝不挂搂在一起的情景,而且都已浑身冰凉。小李大叫着冲出门外,声音惊动了镇政府所有的人。
相关热词搜索:;皂角树皂角树篇四
学校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是我们生活的乐园。在这里我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还收获了愉快的童年。我爱我的学校,更爱校园里那一棵的给我无数欢笑的皂角树。
皂角树就在我们教学楼旁边的操场上,有四层楼那么高,枝干粗壮要3、4个小朋友才能抱住。它像一位勇敢的士兵,守护着我们的校园。
春天,细雨如丝。皂角树长出了嫩黄的芽苞,像一个个绿色的小花骨儿。过了几天,一个个小芽苞变成了一片片小小的像婴儿的小手似的嫩叶,它们在温和的春风中欢笑着。一场春雨后,皂角树显得更有活力了。
夏天,骄阳似火。皂角树叶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深绿色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又像大人的手掌,但比大人的手掌要小得多。阳光照在树叶上,树叶闪着金光,阳光透过树叶在操场上留下闪烁的斑点。它像一位慈祥的母亲,伸开绿色的双臂,为我们遮风挡雨。
我爱校园的皂角树,更爱我们美丽的校园!
皂角树皂角树篇五
我家门前有棵皂角树。是前几年园林叔叔移栽过来的。
这棵树干长的很粗壮,我一个人都抱不过来。树上的叶子很小,但长得很茂盛,树上结着很长的皂角。茂密的叶子挡住了烈日的阳光,就像一把厚厚的遮阳伞。夏天楼里住的爷爷奶奶们在树下乘凉。
冬天到了,寒风刮掉了树上的叶子,只留下孤零零的皂角挂在树枝上,风一吹哗啦啦直响。有一次放学回家,我捡到了一只落在地上的皂角。哇塞!好大的皂角呀!比我的脚都长。
奶奶告诉我,皂角树全身都是宝,能活五百年,皂角能洗衣服,皂角籽和树上的刺能治病。
多好的皂角树呀!我要好好保护它,我要和它一起茁壮成长!
皂角树皂角树篇六
要么站着,要么倒下,他这样想。
不知从哪时开始,他就站在了这里,一直,就这么站着,不管风吹,不管雨打,无关春花,无关秋月,一直,坚挺的,坚强的,高高地举着双臂,擎着手中的旗帜——哦,那是一树蓬勃的梳枝和叶子,挺着胸脯站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它丝毫没有觉得累,也不在乎别人对自己有什么看法,不在乎孤独,不在乎寂寞。反正,生来就该这样,欣欣然地站着,这是他的使命!
当第一声莺啼响起,疏离而干枯的手臂,便在雨水的润泽下,悄然生发着变化,一些嫩嫩软软的小眼睛从他臂膀的毛细血管里钻了出来,又娇柔,又可人。它惊喜而欢乐,他觉得自己一下子变得生动起来,生命力在蓬勃、扩张,于是,他把双臂拼命地往前伸,他想要伸得更远,让手臂更粗壮,这样她们就可以在自己的手臂上自由地跳舞了。
秋日,西风吹尽,他手臂上的小扇子渐渐换上了新装,突然间变得分外艳丽起来,丝毫不逊色与春天的花朵。他有些担心,他知道这是她们成熟的妩媚,是时光赋予她们的光华,也是生命尽头的预示。华丽过后必将面对寡淡,繁华过后必定降临沉寂,这是不可更改的规律!所以,他珍惜着临别前的每一寸光阴,珍惜着别离前的每一段相处,他将双臂卖力而热烈地举着,像擎着一把偌大的火炬。“妈妈,妈妈,这树真像一只美丽的火烈鸟啊。”一个孩子站在远处指着他叫。
冬,终究盈着满满的寒意来了。美而华丽的叶片相继离去,看着她们一张张,一片片地飘零,他有些心痛,有些无奈。他知道,他无法挽留,因为所有的相逢都有离别的一天,所有的缘分都会走到尽头的一刻。而此时,他只能一如既往地高高地举着臂膀,他要让她们在落幕前,舞出了最后的一道绚丽。
终于,他终于只剩下干瘪而萎的枯条了,单调而孤独地在风中摇摆着,像老人干枯的手臂。失痛之时,无意低眉,看着满地的美丽和色彩,他动情地笑了,笑得很寂寞,但依然身子一颤一颤地,瞬间将伤感抖落一地。
他终于明白:离别是为了再次美丽的相逢!他要更加努力的伸张,更加卖力地去擎开双臂,更加努力地挺直腰板,和春天一样,和夏天一样,和秋天一样,让自己走的更远,让自己更强大。
要么站着,要么倒下;要么活着,要么死去,这是生存法则。生活,无从选择!
这,就是操场上那棵皂角树的人生!
皂角树皂角树篇七
到了中年,原本善感的我更多了几分怀旧之情。家乡的一草一木,都是那么眷恋、那么亲切、那么迷人。清明节回到家乡的第二天上午,我悠闲地在村后水渠埂边上散步,那棵树干粗壮、枝叶繁茂的皂角树又扑入眼帘。站在树下,双手抚摸着皂角树,我的心异常兴奋,像回到了古老恬静的梦里:皂角树那古老苍劲的神志、儿时嬉戏树下的情景、梦牵魂绕的画面、依稀如烟的往事……又历历在目。
依稀的记忆里,家乡虽然地处深山,树木繁多,但皂角树却十分稀少。村西头紧靠水渠的地头有一棵长得最为高大的皂角树。它保证了全村人洗涤衣物之用,落叶还可积肥、当柴烧。这棵皂角树在全村人的心目中,成为生活和心目中不可缺少的宝贝。
皂角树,因其果实而取名,皂角树又名 “皂荚”,豆科植物,属于落叶乔木,皂角是豆荚状,可当肥皂用,也可以入药,对治疗便秘有一定疗效,皂刺、树皮可祛痰。每到立夏时分,它盛开着极小的五瓣黄花,密密匝匝,香气四溢,蜜蜂嘤嘤嗡嗡地赶来凑热闹。秋季正是皂角树旺开花时期。它的花是一串串的,红彤彤的,象儿时吃的用山楂做成的冰糖葫芦,挂在那从四面八方向外延伸的树枝上,红花绿叶分外耀眼!花败的时候,树下洒落一层厚厚的花瓣。到了夏天,嫩黄的皂角一大抓、一大抓地缀满枝条。深秋,飘落的秋叶无声地向人们诠释着落叶归根的典故,树上高悬的浓黑、坚硬的皂角便在风中叮咚作响。每当深秋之时,树上随风飘摆的皂角紫黑油亮,形如刀鞘。轻轻一摇,只听里面的皂核哗哗作响。乡邻们便及时将成熟的皂角采摘、收集起来。严冬,昔日喧闹的皂角树突然变得寂静起来,皑皑的白雪也和皂角树一起保持着默然沉静。
贫困的岁月里,皂角是婶娘们用来洗头、洗衣服的。那时候,的人穿的是大布衣,连火柴都买不起,更谈不上买“洋皂”了。皂角泡沫极为丰富,去污力很强,无副作用,且有一种特别的自然香气,是当年婶娘们洗衣洗澡的必备之品。就是这棵皂角树,成了全村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每至攒了一堆要洗的衣服,婶娘们就来到了皂角树下。渠边有垒好的洗衣石,婶娘们选好位置,把衣服铺在石头上,放上皂角,先用棒槌把皂角砸碎,裹在衣服里,然后再用棒槌捶打,不一会,洁白的泡沫就出来了,再揉再搓后,在水里涮几下衣服就干净了。
清楚地记得,在夏日的午后,爱干净的娘总会带上我们姐妹三人到皂角树下的水渠里洗头。娘用皂角洗头是很有讲究的,娘不像其他婶娘们那样把皂角掰断或砸烂,在头发上硬搓起沫就行了。细心的娘极爱我们的头发,总是先把我们的头发在水里清洗两边,接着,拿出她精心制作的皂角糕(娘挑出皂角中间饱满的地方,去掉皂角上面的一层灰皮和两边的筋皮,然后取出里面的皂角籽,最后把皂角在净石面上捣碎,揉成小团,再用白布紧紧抱住扎牢),在发丝中间来回轻柔,直到有丰富的白沫出现,最后再用清水洗去白沫。娘说,这样洗头,既不伤头皮,又保护发质。也许小时候是娘细心呵护的'原因,现在,我们姐妹三人都留着一头长长的乌黑发亮的头发,赢得了许多姐妹的羡慕。
皂角除了洗衣服的作用外,乡邻们还把它作为男婚女嫁的吉祥物,预示着多子多孙!谁家姑娘出嫁,都少不了在箱子里、被絮中放上一些皂角,男女结婚典礼前焚香沐浴,澡盆里也必须放上皂角。
皂角树沐浴阳光,藐视雷电,餐露饮雨,傲对冰霜,树枝遒劲弯曲,树干粗壮,高大参天。夏天,烈日炎炎,绿茵遮天的皂角树下成了人们纳凉歇息的场所,男女老少只要一有空闲,扳板凳、拿草席、抱孩子,端活筐都来到这里,吃饭、聊天,哄孩子、做针线,下棋、睡觉……这里更是我们小孩们追逐嬉戏的乐园,在树荫的庇护下,这里成了娱乐大世界儿童的乐园,带来无穷无尽的乐趣。多少个夏天的午后,大人们在树下或乘凉聊天或在水中洗刷。而我们一个个像猴子一般,不用吹灰之力,走平路似的,一下子会爬上树顶,在树上唱山歌、装睡觉,捉鸟蛋。也有的在树下捉迷藏、弹珠子、丢沙包、来蹦棋,享受着山村孩子特有的童年情趣。我们还常常在皂角树四周疯跑疯闹得筋疲力尽后,在大人们天南海北的谈天说地中进入香酣的梦乡……年复一年,这种生活习惯不知持续了多少个春秋!
??从在村里读复式班、到大队上小学、到乡里上初中、到城里上大学,我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每次回来的路上,远远地看见那棵高大的皂角树,心里就会油然升起一种亲切和激动----到家了!那棵遥远静谧的皂角树啊!那棵让我魂牵梦绕的皂角树啊!
时光飞逝,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家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姑娘、小伙、媳妇们都不知道皂角曾经在人们的生活中充当了多么重要的角色。他们穿的都是高档面料衣服,用皂角洗衣服,怕把衣服洗坏了,大都用上了洗衣机,洗渍用品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再不用皂角了,男婚女嫁家电齐全,吉祥物也用高档香皂代替了。
也许是乡邻们忘不了皂角树的功劳,至今没有去砍它。每年秋天,皂角树下都是又肥又大的黑扁皂角,无人问津,皂角从乡亲们的生活视野中消失了。可它依然傲守于天地之间,像个忠实的士兵在村头站岗放哨。
父亲对我说,除非有少数人用它作为治皮肤病的偏方外,谁也不会用它洗衣服啦。
每当看到一树皂角挂着无人过问,在风中兀自哗啷啷地响着时,许多朦胧的记忆又豁然打开。我仿佛看到母亲在树下为我们洗衣洗头的样子,想起婶娘们站在皂角树下仰面凝望的神情,想起乡邻们在树下谈笑风生的愉悦……这画面像一幅悠远的水乡景致,清幽质朴。
岁月似河,光阴如水。几十年来,皂角树带给乡邻们的不仅仅是春的问候,夏的清凉,还有秋冬的厚重,更主要的是它那无私的奉献精神。有多少人对这棵皂角树有着深刻的记忆,有着深厚的感情!一个人的生命要比一棵树的生命短得多,一棵树留给人的记忆远比一个人深刻得多。人,无法延伸生命的长度,却能增加生命的厚度,就像皂角树,用季节换来一道道的年轮。我们应该像皂角树一样去实现生命的厚实和价值,用平常的心性去做人,用平和的心态去做事,用清静的心境去享受生命历程中的点点滴滴。这就是皂角树下童年时光所赐于我的人生感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