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通过记录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借鉴他人的经验,规划自己的未来,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参观熊猫博物馆心得体会篇一
在我国非常有名的可爱动物,熊猫在许多人的印象中一定会留下深刻的印象。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之一,具有极高的研究和保护价值,如今广州市的熊猫博物馆,成为人们了解熊猫文化、熊猫知识以及熊猫保护的一个重要场所。我曾在某个阳光明媚的周末,和我的朋友们一起去访问了广州市熊猫博物馆,并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体验。
第二段:熊猫博物馆的概况
广州市熊猫博物馆是由广东省林业厅主管,并集熊猫观赏、科普教育、熊猫文化等多元化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熊猫主题博物馆,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专门介绍熊猫历史文化的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完整最全面的熊猫文化展示平台之一,内部堆放许多有关熊猫的激动人心的场景,融合了熊猫文化、科普、互动和娱乐,并通过丰富实用的展示方式展现给观众。
第三段:熊猫博物馆的体验
在博物馆参观熊猫展览的过程中,我和我的朋友们收获了很多有趣的体验。首先是参观熊猫展览馆,几只活灵活现的小熊猫让我们感受到了熊猫的可爱和稀有,馆内还有熊猫发声的音频播放,使我们对熊猫的生活习性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接着我们来到了熊猫品牌馆,同样也是一个很有趣的馆区,我们通过各种外型精美的周边产品,更深入地理解了熊猫文化和可爱形象的重要性。此外还有一些科普互动区,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机会与熊猫互动拍照,并带我们进入了丰富多彩的熊猫世界,是非常有趣的体验。
第四段:对于熊猫及其保护的思考
观看熊猫的时候,我深深意识到了自然保护不易的重要性。由于开采石油、造林、泛滥发展等人类活动,许多动植物正受到严重威胁,而熊猫也不例外。如今,各种自然灾害和动植物疫病的出现,也让熊猫的生存成为了很大的困难,因此保护熊猫变得至关重要,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投入保护活动中。在熊猫博物馆之旅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迫切需要保护我们的环境和生物资源。
第五段:总结
在参观熊猫博物馆之后,我对于熊猫及其难以为继的问题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更加重视环境和生物保护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参观熊猫博物馆,让我感受到了熊猫文化的魅力和可爱,也体验到了博览馆的完美展示与交互方式。我想,参观熊猫博物馆,不仅能增强我们对熊猫文化保护及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也能让我们通过良好的博物馆展览设施,更好地了解文化和环境保护,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观熊猫博物馆心得体会篇二
在一片树林中住着一头大象和一只熊猫,它们每天争吵不休。
一天,大象说:“我的象牙最珍贵,比你的毛还珍贵呢。”熊猫说:“你别吹牛了,我的毛比你的象牙珍贵。”它们每天就这样吵吵闹闹的,森林中只听见了大象和熊猫的声音了。大象说:“你呀!还照不上彩色照片呢?”像我又高又大,又很重,一脚就能把你踩扁。不像你走得很慢。”熊猫生气了,转身就走:“不理你了,我回家睡觉去。”
过了两天,熊猫在树上吃竹子,听到了有人来了,它爬上一棵高高的竹子一看,好像是打猎的人,它就跑了,跑了几步忽然想起了大象,我和大象平时爱吵架,但我们是朋友呀!后来熊猫去找大象说:“我们快跑吧,有人要抓我们。”大象说:“我不相信你说的,我们不是吵架了吗?”熊猫说:“我没和你开玩笑。“大象说:“那我去看看。”大象在高处一看,果真如熊猫所说有人来了。于是它们就往山跑,在山上躲了两天。大象非常感激熊猫。最后那些人走了,大象和熊猫又回到树林里。
从此,它们再也不吵了,成了非常要好的好朋友。
参观熊猫博物馆心得体会篇三
今天我们去了成都熊猫基地,一下车就看见青翠的竹子和小花,我喜欢这儿。
跟着导游我们来到了“母子馆”,看见两只熊猫在吃竹子,其中一只叫“奇珍”,也叫“七针”,这个名字名字很奇怪吧?那是因为它小时候受过伤,伤势很严重,人们把它送到动物医院,缝了七针,精心照顾后才好,所以起了这个小名。
奇珍正和另一只熊猫打着玩,它们轻轻的抓对方,推来推去的看起来很开心。
离开母子馆,我看到一只小熊猫正趴在树上睡觉,身上是棕色的,我想:小熊猫身上的毛怎么不是黑白色呢?正在疑惑的时候,听到老师说:“熊猫小时候的毛是棕色的,长大后就和妈妈一样也是黑白色。”我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
告别可爱的熊猫,我们来到天鹅湖,这儿美丽极了,深绿色的湖水,白天鹅悠闲的在湖面游来游去,还有好多鱼儿在水中找吃的,如果我能去水里抱抱天鹅,那该多好啊!
这儿真是动物的天堂,我都舍不得离开了。
参观熊猫博物馆心得体会篇四
我最喜欢大熊猫,它的样子很可爱,而且还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大熊猫的头和耳朵成圆形,尾巴很短,身体肥胖,毛色黑白相间,特别惹人喜爱的是一对黑眼,就像戴了一副墨镜。大熊猫是一种古老的动物,性情温顺、憨态可掬、逗人喜爱的大熊猫不仅是中国的“国宝”,而且还被野生动物协会选为会标,并常常担当中国的“和平大使”,带着中国人民的友谊,远渡重洋。
目前中国野生大熊猫不足1000只,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森林砍伐,使它们无处栖身;二是捕捉过多,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所以保护国宝大熊猫,我们人人有责!
参观熊猫博物馆心得体会篇五
第一段:介绍背景和目的(大约200字)
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参观了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在与可爱的熊猫亲密接触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以及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这次参观让我明白了熊猫的珍贵之处,也让我意识到,作为人类的一员,我们有责任保护这些可爱又脆弱的生物。
第二段:熊猫的魅力(大约300字)
参观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第一眼,让我惊叹不已。这些圆滚滚的黑白毛球在眼前活蹦乱跳,它们憨态可掬的外表让人忍不住发笑。在解说员的引导下,我了解到熊猫属于濒危物种,它们的数量非常有限,因此观赏到它们其实是一件非常特别的事情。熊猫温顺、和善,具有独特的个性特点,这使得人们对它们更加喜爱和关注。此外,熊猫也是中国特有的物种,是国家的象征之一。熊猫的魅力无疑是深深吸引着我们的。
第三段:熊猫的保护与挑战(大约300字)
参观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后,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保护熊猫的困境与挑战。由于自然环境的破坏、生态平衡的失调以及非法的猎杀等因素,熊猫的生存面临着严重的威胁。然而,保护熊猫并非易事,由于熊猫的繁育和饲养条件比较苛刻,每年部分熊猫可能因为性欲低下、不懂繁殖技巧等原因而阻碍繁殖进程。保护熊猫不仅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也需要科学家们的精心研究和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
第四段:对熊猫保护的思考(大约300字)
观赏熊猫的同时,我也意识到了保护熊猫的重要性。作为人类的一员,我们应该更加加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环境的爱护。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支持熊猫保护,例如参与志愿者活动、捐款、宣传教育等。同时,政府应该加大对熊猫保护的重视,加大投入力度,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来保护野生动物。只有我们与政府共同努力,才能保护好可爱的熊猫以及整个生态系统。
第五段:总结和展望(大约200字)
通过参观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我深深意识到了保护熊猫的责任和重要性。熊猫是我们的国宝,也是世界的财富,我们要珍惜每一只熊猫,保护好它们的家园。我希望未来有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到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共同努力,为保护熊猫和整个生态环境做出贡献。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让熊猫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好,让这些可爱的生物继续在地球上安居乐业。
参观熊猫博物馆心得体会篇六
今年暑假,我们一家人去九寨沟游玩,途经成都,我们专程去大熊猫繁殖基地参观。
在去往大熊猫繁殖基地的路上,天下起了雨,我不禁担心起来:雨这么大,大熊猫会不会躲在屋里睡觉啊,这样我们不就看不见它们了吗?导游告诉我们,大熊猫喜欢潮湿的环境,如果天气太热,他们才会躲在空调房里睡觉呢。野生大熊猫一般都住在海拔2600-3500米的地方,那里温度适宜而且空气潮湿。人工养殖的'大熊猫房间空调一般也都定在20摄氏度左右,繁殖基地在室外安装了很多喷淋系统,定时喷雾,以保持空气潮湿。
当我们到达目的地时,雨已经小了很多。正是大熊猫的进食时间,只见它们有的围坐在一起吃,有的坐在树杈上吃,还有的躺着吃。导游说,大熊猫最喜欢吃箭竹,每天大约要吃竹笋23-40千克,竹叶10-18千克,竹竿15-20千克。大熊猫对竹子的消化利用率很低,食物在体内停留时间短,所以它们需要不停地大量进食。大熊猫平时十分温顺,很少主动攻击人,除非大熊猫妈妈有了小宝宝,即使你只是想看一看,它也会大动肝火。
我们都知道大熊猫是珍稀动物,据第三次全国大熊猫野外种群调查,全世界野生大熊猫不足1600只,属于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截止20xx年10月,全国圈养大熊猫数量为333只。大熊猫的繁殖率很低,刚出生的宝宝成活率也很低。我们在大熊猫繁殖基地里看了一个记录片,里面讲到大熊猫妈妈第一次产宝宝时没有经验,把熊猫宝宝用熊掌拍过来拍过去,基地工作人员要冒着危险把熊猫宝宝抢救出来。刚出生的熊猫宝宝是粉嫩粉嫩的,体重仅仅是它母亲体重的0.1%,像小老鼠一般大,还没有长毛,需要放在保温箱里。大熊猫妈妈在第二次产仔时就有经验多了,不会再粗暴地对待宝宝,也知道正确地喂养宝宝了。繁殖基地里有两个专门让大熊猫妈妈产宝宝和熊猫宝宝生活的地方,就是太阳产房和月亮产房。
回家后,我在网上查到更多关于大熊猫的资料。大熊猫的前掌上有六个趾,其中五个是并生的,第六趾起到大拇指的作用,可以帮它更方便地爬树和握住东西。另外,大熊猫除了吃竹子外,偶尔也会“开开荤”,恢复它们祖先食肉的本性。有一种害鼠叫做竹鼠,专吃箭竹的根,使箭竹枯死,但它的肉非常好吃,大熊猫就特别喜欢吃这种竹鼠。
这次旅行不仅让我与可爱的大熊猫近距离接触,也使我了解了更多关于大熊猫的知识。我们要保护环境,保护大熊猫的栖息地,避免这种濒危珍稀的动物有一天从地球上消失了。
参观熊猫博物馆心得体会篇七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本市动物园的熊猫馆,亲眼目睹了国宝级动物——熊猫。这次参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令我感叹自然界的奇妙,还让我体会到了珍稀动物保护的重要性。
首先,参观熊猫馆,我对熊猫的外貌和习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熊猫在我眼前呈现出圆滚滚的身躯,胖乎乎的体态,睁着大大的黑眼睛,看起来非常可爱。熊猫喜欢吃竹子,它们用柔软的手脚抓着竹子,剥去竹筒的外皮,吃得津津有味。除了吃竹子,熊猫还会在竹林里溜达,或者坐在那里享受阳光的温暖。通过观察和学习,我对熊猫的生活习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独特。
其次,参观熊猫馆让我深切认识到了保护珍稀物种的重要性。当我看到熊猫憨态可掬的样子时,内心充满了对这些可爱生物的保护之情。熊猫是我国的国宝,是世界珍稀动物之一,现在只有不到2000只。由于栖息地减少和人类活动的干扰,熊猫的数量正在快速减少,濒临灭绝的危险。参观熊猫馆,我看到了动物园为了保护熊猫所做的努力。熊猫馆里有专门的饲养员,为熊猫提供可口的食物,保持干净的环境。除此之外,动物园还积极开展科研和宣传工作,希望能够唤起大家对动物保护的意识,让更多的人了解熊猫的形象及其保护意义。
进一步体会,参观熊猫馆让我对珍稀动物保护产生了深刻的思考。熊猫是一种生活在高寒山地的动物,对生活环境有着严格的要求。然而,由于人类的活动、环境污染等因素,熊猫的栖息地越来越少,生存状况非常堪忧。如果不采取措施保护这些珍稀动物,它们将很有可能从地球上消失。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保护珍稀动物的责任意识,从自己做起,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支持相关的保护活动和机构。
最后,参观熊猫馆也给我带来了一种平和宁静的心情。当我看到熊猫悠闲地吃着竹子,或者安静地躺在阳光下的时候,我感到了一种从内心传递出来的宁静。熊猫给人一种平和、舒适的感觉,让人远离喧嚣,沉浸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之中。这样的感受让我反思,我们人类应该更加尊重自然,与之和谐共存,保护这个美好的地球。
参观熊猫馆,是一次自然界奇妙与珍稀动物保护意义的体验。了解了熊猫的外貌和习性,我更加爱护它们;深刻认识到了保护珍稀物种的重要性,认识到了自己的责任;思考如何保护珍稀动物的未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平静宁静的心情,让我意识到我们需要与大自然和谐共生。总之,这次参观熊猫馆带给我许多收获,也更加坚定了我保护大自然、保护珍稀动物的信念。希望未来我们能做得更好,为保护珍稀动物的未来而努力。
参观熊猫博物馆心得体会篇八
熊猫是活化石,也是中国的国宝。那天我第一次去熊猫馆,看到了黑白相间、憨态可掬的熊猫。
刚进熊猫馆时,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片花海,有蝴蝶兰、舞女兰以及各种各样的花草。我想,熊猫的生活真温馨啊!
走了好一段路,终于看到熊猫了。这里围了很多人,原来大家在围观里面一只进食的熊猫。熊猫馆里每个独立的区域只有一只熊猫,周围全是栏杆,栏杆内有堆成小山的新鲜竹子,地上还有绿色粪便。饲养员把一堆竹子倒进去,熊猫先把竹子咬成条状,然后把竹子放在嘴里咬碎,再把渣吐出来。竹子要用电锯才能砍倒,可见熊猫的牙齿非常锋利。
我们来到旁侧一个区域看另一头熊猫,它不像邻居那样狂嚼豪吃,而是慢条斯理地四处转悠着。听说这家伙以前很贪吃,有一次它把整个窝窝头吞了下去,结果梗在喉管里差点被噎死,幸好手术做得很及时很成功,才从死神手里抢救回来。现在它吸取教训了,每次吃竹子都细嚼慢咽。
听讲解员说,熊猫的肠子很短,吃下去的食物只被消化吸收一点点,就很快变成大便拉出来了。因为吸收的养分太少,熊猫没办法活太久,再加上它对配偶的要求很苛刻,所以全世界只有一百多只熊猫。这个熊猫馆共六个区域,住着六只熊猫。这些熊猫看似温顺,其实却是领地意识很强的独居动物,很多人想和熊猫亲密接触合影留念,没想到它会攻击人。
一个区域围了很多人,我就过去看热闹,原来这里住着世界上最长寿的圈养熊猫"巴斯",今年37岁了,亚运会吉祥物"盼盼"的原型就是它。“巴斯"曾经因高血压造成血管破裂,后来到医院抢救,又重新获得生命。现在它过得很滋润,它的身子比其它熊猫都干净,住处也更整洁,馆里还为它树了一个雕像。只是它现在很老了,眼睛也瞎了,这位相当于108岁老人的熊猫,白天也没怎么活动,希望大家帮助这个可怜的"巴斯"。
要是熊猫馆只有几只大熊猫,就太没意思了,那就去看看其它动物吧!浣熊比熊猫灵活多了,这些尾巴又粗又长的小家伙们,正啃着嫩绿的竹子狼吞虎咽。再看看马来熊吧,它们摇着栏杆,向对面的同伴打招呼。有一头熊爬到柜子上,同伴看见了,也来展示自己的特技。马来熊们像蜘蛛一样在笼子里爬来爬去,攀爬能力真强啊!
今天去熊猫馆看到这么多动物,我长了很多知识,真是不虚此行呀!
参观熊猫博物馆心得体会篇九
秋天来了,到处金灿灿的,秋高气爽。周末,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大熊猫基地参观。
我们跟着解说员姐姐走啊,走啊,终于走到了大熊猫居住的“别墅”。大熊猫的样子憨态可掬,它的身子胖乎乎的,尾巴很短,皮毛很光滑,头和身子是白色的,四肢是黑色的。它头上长着一对毛茸茸的黑耳朵,还有两个圆圆的黑眼圈。它还长着一条短短的尾巴,听解说员姐姐讲大熊猫有六个趾头。
大熊猫小的时候很活泼,喜欢爬上爬下。长大以后,不大爱活动,常常用爪子抱着头,呼呼睡大觉。你去逗它,它会睁开眼睛看一看,然后又呼呼地睡了。饿了的时候,它也摆动着胖乎乎的身子,走来走去找东西吃。大熊猫喜欢吃新鲜的竹叶和竹笋,你看,它抱着竹子吃得多香啊!
这时,我们看见两只大熊猫在“别墅”的房顶上打着玩耍,只看它们立了起来,一只熊猫用它肥肥的手把对方推了下去,我担心地问解说员姐姐:“大熊猫会不会摔伤啊?”解说员姐姐回答到:“你不用担心,熊猫的皮很厚,是不会摔伤的!”这时我才松了一口气。
啊!这次游大熊猫基地真有意思,大熊猫太可爱了,不愧是国宝啊。
参观熊猫博物馆心得体会篇十
这是我来成都的第三天,早晨风清气爽,太阳伸了个懒腰,万缕光芒像利剑一样穿过树梢,万物复苏了,我从梦乡中醒来,立刻叫醒了妈妈,小姨也醒了。我们便开始计划今天去那儿游玩。
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结果,去熊猫馆!我立刻兴奋起来,在地板上蹦来蹦去,想象着熊猫可爱的样子。吃完饭,我们便坐上了去熊猫馆的车,一路上花儿竞相开放,草儿青青的,浅红配翠绿,美不胜收!
熊猫馆终于到了,一进大门,我们便看到了茂密的竹林,那里林遮树掩,还有那自然形成的拱形桥竟也是竹子做的,看来这儿一定是熊猫的风水宝地了。
慢慢地,我们走到了林子的后面,只见一个个小房子,那儿游人很多,我迫不及待地往里面挤,终于看到大熊猫了!大熊猫懒懒的睡着,有着黑黑的眼睛,像戴着一副墨镜,全身雪白,后面还长着一个小尾巴,翘翘的,可爱极了!
从熊猫的房子里出来,外面的树林里蝉声震耳欲聋,一个个蝉皮在树上挂着。这时一个小孩子拿着蝉向我炫耀,他把蝉放在我的耳边,这位歌唱家唱起了美妙的歌声,简直把我引进了梦境。我羡慕极了,顿时心血来潮,就走在平坦的小路上,那儿十分宁静,但树木繁多。突然,我看见一只只蝉安静地趴在树上,我眼疾手快,一下子就捉住了一只。后来在妈妈和小姨的帮助下,我一共捉到了五只蝉。
今天,真是开心的一天!
瞧,我吃得多香!
老外也喜欢我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