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忆中秋字忆中秋字篇一
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古时候人们就在每年的今日组织活动:唐代赏月,玩月颇有盛行;北宋拜月说心愿,祈求月神保平安;南宋互换月饼,取月圆之意;明清以来,中秋的风俗更加盛行,灯谜、吃月饼、祭月等等。
同时在我国古代神话中,月亮中有广寒宫、嫦娥、玉兔和吴刚,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伽利略的望远镜,“阿波罗”登月计划将诗人和作家的美好想象打破了,美丽的明月是一片空寂,连一样生物都不存在。但我却希望月球上的广寒宫、嫦娥、玉兔和吴刚都存在。美丽的月亮上一片生机,桂花树郁郁葱葱;粉装玉砌的广寒宫中,嫦娥正在奏乐;玉兔拿着捣药杵为她伴奏;外面的吴刚,时而摆动阔斧,砍向桂树,让天空落下一阵桂花雨,时而提着酒壶,畅饮桂花酒……这境界是多么美好!
而眼前所看到的夜空也同样美丽。空中布满了繁星,一连串的闪烁、眨眼。眼望星星渺小,可它的真实表面是如此庞大。在这浩瀚、一望无际的天空中有无数颗在闪闪烁烁的繁星,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明月时而亮,时而暗,月色朦胧,在它表面上已蒙上了一层飘动着的云雾。月亮不是圆月,它现在呈了弯腰皎洁的月亮。虽然黑夜,云雾散开后,世界变的如同白昼,万物都能清晰看见。沉迷的明月身旁飘荡的是云雾,就像是它的白衣裳。衣裳是轻薄透明的,月亮是洁白的。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
夜色越来越浓,阵阵秋风送来了点点寒意,皎洁的月光中弥漫着节日的气氛。
忆中秋字忆中秋字篇二
农历8月15日就是中秋节,月圆之日也是团圆之日!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中秋散文:中秋记忆,希望能帮到大家!
说起过中秋节,最让人难以忘怀的还是我小的时候。
那时,乡下人的生活还很艰难,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全加起来也吃不到五顿纯粹的白面馍馍。当时,人们长年赖以果腹的粮食就是玉米和高粱,一年里还要吃上半年的蒸红薯。偶尔,家里来亲戚了,母亲才肯打开上锁的面柜,从里面甚是不舍地提出那一小袋儿面粉,或是烙饼,或是包饺子来招待客人。而我们这群孩子,只有等客人抹嘴儿吃完了,才允许扑上桌子享用一下客人剩下的残羹剩饭,有时,为一块烙饼的争夺还要兵戎相见,让坐在一边喝水的客人看着笑话。
那个年月,母亲每天给我们端上饭桌儿的都是老三样:棒子面儿窝头、贴饼子、蒸红薯。为这,嘴馋的老兄弟总是咧嘴抹眼儿地在饭桌上闹食。我的童年,家里那张裂缝瘸腿儿的饭桌上能够摆上填饱肚子的食物就算是好日子了。更多的时候,每到春荒时节,家里的粮食便告罄了。为让一家人能够活下去,四处借粮和采摘野菜便成了父母的头等大事。每到这个时候,我都会听到父母在黑夜里长吁短叹声。
生活艰难,日子过的就不是那么甜美。在拮据者眼里,那些节日是给富人们借题享受用的,穷人的日历中没有节日。
每年的中秋节到了,看到殷实人家的孩子手里拿着一块自来红月饼,馋涎欲滴地盯着人家有滋有味儿地咀嚼着嘴里的月饼,我的心里羡慕极了。回想起当时的场景来,我现在都想抽上自己几个嘴巴解恨呢。
我们家里孩子多,父母手里没钱给我们买上毛八分钱一块的月饼,让自己的儿女感受一下中秋的滋味。每逢八月十五这天,虽然母亲很是为难,但总要千方百计地让她的孩子们和别人家的孩子一样过上中秋节。生活最艰苦的那几年,母亲再吝啬,也会从面粉口袋里舀出两瓢面粉和好,把一捧花生仁儿或是核桃仁儿在锅里炒熟,擀碎后和红糖掺和匀实。都准备好了,把面团揪成一个面剂子擀薄,把自制的.馅料包好后摁进事先借来的桃木刻子里,挤压匀实后磕倒在面板上,一个外形好看的小饼子便成型了。直到把所有面剂都变成了一个个有着好看花纹的小饼子后,母亲才吩咐早就蹲在灶旁的姐姐添柴点火。待锅底烧热,母亲挖了一勺猪油涂抹在锅壁上,然后在一个个小饼子上沾上一点芝麻变放进锅里了,待盖上锅盖后,母亲便让姐姐离开灶旁亲自掌握火候了;微微烘烤一段时间后,母亲将所有的小饼子逐一翻身后,再在锅边淋上一遍猪油,随后在微火慢焙;最后,母亲将一个个小饼子在锅底的猪油里上下翻动两次,于是,一个个色泽金黄的自制月饼便端上了全家人的饭桌。
还是母亲动手,年龄不分大小,每个人手里都分到了两个月饼。我们先是狼吞虎咽地把一个月饼吞进肚子,看着剩下的那个,心里就有些舍不得再暴殄天物似的糟蹋另一个了。正在读小学的二姐和三哥,干脆把另一个收藏起来,留待明天上学路上也让别的同学羡慕一番。
直到今天,五十余年的光阴如白驹过隙,但儿时的中秋记忆却恒久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这便是我童年的中秋。
甜蜜的东西往往最容易被人遗忘,而身历的苦难却可以铭记终生!
忆中秋字忆中秋字篇三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因为八月十五在秋季中间,故名为--中秋节。这一天的月亮又圆又亮,是最美的。在中秋之时,大家都会一家团圆,所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
去年中秋节,是我过得最开心幸福的一天。因为那是妈妈带我回西安老家和爷爷奶奶爸爸等人一起过得“团圆节”。
记得那一天,我和妈妈买了月饼,就匆忙的坐上了火车,来到了西安。到了晚上,我们一家人吃过了晚饭,就到了后院里来赏月。姑姑在后院为我们准备了月饼、水果和各种好吃的。
我们刚到院子时,月亮姑娘还在云层里躲着呢。我想她是在化妆呢吧。我们等了一会儿,他终于露出了半个脸。像一个蒙着面纱害羞的少女,悄悄的看着我们。
我们吃着月饼,聊着天儿,静静的等着他,露出全部的面容。过了一会儿,她果然没让我们失望,一个好似玉盘一样的月亮挂在了天空。我目不转睛的看着天上的明月,好像看到了嫦娥,让我不禁想起了嫦娥奔月这个神话故事。
忆中秋字忆中秋字篇四
儿时,每到农历的八月十五,生产队里都要休息一天,尽管是秋收繁忙的黄金季节,这年中秋,我们这个二百多人的小村子,队里给杀了一条牛,全队社员都热热闹闹分上了鲜美的牛肉。那场面,不亚于召开一个小型的交流会,大家有说有笑各自把牛肉拿回了家。
准备着中午的美餐。下午,母亲和姐姐在家里就烙起了月饼。我看到她们一会儿和面,一会儿弄糖,一会儿弄馅儿,忙得不可开交。弟弟哪也不走,就守在锅旁……直到月上枝头,母亲终于叫我们了,回家吃月饼了,我高兴的一蹦一跳,从早上盼到现在了,真感到除了过大年,就属今天快乐了。我们一家人围着月饼坐成了一个大圆,父亲说,先不要动,月饼和西瓜要先敬给月亮吃。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在这样的秋夜,我反复浅吟着杜甫的诗,体会着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一轮明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