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秋凉字篇一
;从细微处发现生活的美学、人文与文化,寻找视觉的惊奇与心灵的触动。
10月的第二个周日,去京都大德寺看曝凉展。
日语里有个词叫“虫干し”,原本是指从立秋前十八天左右开始,为了防止虫蛀而把衣服和书籍都拿出来晾晒的做法。如今这类仪式感的季节行事已日渐式微,难得有大德寺还坚持着旧时传统:每年都在10月的第二个周日,把平日里藏于深阁的古画书法都拿出来悬挂于6个房间之中,“曝凉”一整天,每年只能见着一次,慕名者众。
但凡有些美术爱好的人,总对大德寺的曝凉展心生向往,我去年与它失之交臂,终年念念不忘。原因之一是实在有太多国宝——日本全国的寺社佛阁中,论及称得上“国家重要文化财产”的收藏品的数量,仅次于奈良东大寺的就是京都大德寺了。也确实没令我失望,例如有着“也许是世界第一水墨画”之称的牧谿的《观音猿鹤图》和《龙虎图》,就真的挂在眼前触手可及处。寺庙里的展览不同于美术馆,与人没有距离感,不会用冷冰冰的玻璃窗将人隔开,也不會有森严戒备的警戒线,大可以蹲在跟前看个够,听见身后有人驻足,有人发出惊呼:“啊,就是这个!我在书上看过好多次。”我最喜欢的狩野永德画的那副织田信长像,是每个战国迷都在历史书上见过的名作,也竟近在眼前。
大约是国宝的缘故,进入本坊之前,所有人都要被收掉随身携带的行李和相机。大德寺常有不同于其他观光型寺庙的严格规定,例如大多数塔头禁止拍照啦、不好好脱鞋会被住持骂啦,兴许这正是我爱它的理由之一,在一场曝凉展上,没人拍照,没人玩手机,大家都只能专注地看着,观望从历史中流传下来的一个微小片断。看得累了,也只是坐在廊下的侧缘上,沉默地凝视着枯山水,偶尔一只不畏人的螳螂从脚下缓缓爬过,凝视它走过漫长的旅程之后,再一抬头,方才意识到眼前两株枫叶有些渐红的迹象,又将是一年红叶季了。
若干年前初次光临京都,大德寺是我造访的第一间寺庙。初来乍到者是不太知道这间冷门寺庙的,但因彼时有某位京都通带领,便径直来了这个她最喜欢的、后来也成了我最喜欢的地方。大德寺拥有24个塔头,终年开放的只有龙源院、瑞峰院、大仙院和高桐院四间,其他的全凭兴致限时开放,碰不碰得上全凭运气。
去年秋天专程来赏红叶,恰逢当年丰臣秀吉为织田信长举办盛大葬礼的总见院开放,拜过墓地之后,坐在本堂榻榻米上,看见红叶开在窗户里,两个小孩在院子里的石子路上跑来跑去,窗户似画,小孩似画,让秋天终于也成了一幅画。后来稀里糊涂跟着人潮转到了高桐院,排着队进了院,排着队照了相,天气十分糟糕,满地落叶却令人心颤,大有倾尽生命全力之势。行至拐角,树上一块牌子闯进眼帘,上书:“生死事大,光阴可惜;
无常迅速,时不待人。”像是给古都最好的季节下了个注脚,令人站在这红叶盛事中开始思索凋零,劝人懂得珍惜而后放下。
其实大德寺的禅机总是以这样的方式时时存在,后来我在黄梅院写朱印,这里是住持亲自出来写,不是简单的山号门派字样,而是会先抬头打量来者一番,再写上各自不同的一段话,末了又详细地讲解一番。远远听见住持跟排在我前面的女人讲了个有关红叶绽放与凋零的故事,接着她便毫无征兆地大哭起来,好半天才缓缓道出母亲和丈夫都在这一年过世了。再后来我在关门前闯进空无一人的兴临院,看见枯山水尽头仅存两株日暮红叶,抬头撞见迦蓝的magic hour,寺庙的钟声缓缓响起,便说服自己:热爱定会受伤,然而心死于热爱之物与美好一瞬,大概也好。
相关热词搜索:;秋凉字篇二
立秋的秋,就这样如期而至了。
头天还是热夏,没有任何过渡和征兆,夏的热情便倏地被褪了下来,转眼便感觉到了入秋的微凉。
在夏末和初秋的时节里,处暑时节的到来,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至此而止。夏的余温和秋的凉意交织,万物也在整个燥热狂夏后,趋于平静。有些欢愉又有些伤感,有些平静又有些惆怅。
早晚开始有了凉意。
相较夏日早晨的阳光普照、热气阵阵,秋日的早晨,天色暗沉,凉风习习,清爽而精神。
白天还有些长,有阳光的日子,仍是温热的。晚饭过后,天色渐暗,温度降了下来。沿着小溪,漫步在微热的`风光带里,些许风来,夹杂着溪水的湿润,便是一番惬意怡人了。
入夜后,夜凉如水。有时一床薄被也不能抵御秋夜的寒凉。静卧床榻,透过窗格,遥望远空,银河迢迢,虫鸣嘤嘤,满夜繁星至天明。
有风有雨的日子,凉意更浓。
秋天的雨总是不大的。无论是淅淅沥沥的小雨,抑或是绵密蒙蒙的细雨,撑一把小伞,凉风拂过,行进在雨中。即使脚步匆匆,没有驻足的时间和欣赏的心境,秋雨也不忘腻腻地将发丝与衣衫沾湿,这凉意便感受得更真切了。
感受着这微凉的情境,但凡浮躁,内心也静慢平和下来。纷繁复杂的人事,惊了流年,乱了浮生,扰了清幽。在这冷落清秋的时节里,就任这绵长的秋思恣意而悠远吧。
如至白露,夏已结束,秋雨更甚,秋凉更凉。
秋凉字篇三
;雁,只这么一嗓子,就把天喊蓝,就把稻喊香。
父亲弯腰打扫场院,弯腰倾听菊花,心里装满辽阔。村庄被一种熟稔的气息抬高。叶子老了,躺在以村庄命名的河流里,梦却搁浅在千里之外。
风驮来的凉,堆满了秋的路口。在越来越接近冬天的窗前,逐渐谢顶的老树怀乡的旧病复发。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