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风景字篇一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在喧嚣的城市之外,鸡已成为了农村的象征,有常见的金黄的鸡,也有难能一见的披着“鹅毛大雪”的乌鸡。农村的家鸡热情大方,对来往过客是习以为常,每当屋子里是空无一人,它们就窜进厨房偷吃屋里的白菜,这已成了它们悠闲的午茶时光。对我来说,最具观赏性的是鸡啄食。我将玉米倒在盆中,放在鸡面前,面对我们这些主人家的陌生人,即使它们再热情大方,也还是对我怀有猜疑。他们一步一步向前,同时眼珠时不时地转悠,终于走到盆前时,它们不顾一切,开始疯狂啄食,丝毫不顾周围。吃着吃着,一只鸡不知怎的,开始施展武功,先是“大鹏展翅”,一瞬就轻盈地飞进盆中,紧接着是“金鸡独立”,其一人就霸占了整个食盆,其他鸡无从下口,只有它独享美食。我平生最看不惯这种欺辱他人的行为,于是立即与它进行了大战,一次次的过招,我已体力不支,但鸡却越战越勇,我最终败下阵来。
家家养着鸡鸭牛羊,和谐共处,这就是农村生活的和谐。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日暮降临,烟囱中传出缕缕带着香气的轻烟,农家的晚饭已开始筹备。农村不同于城镇,老一辈人家中还是用灶台做饭。回到家乡,必然要体验一回。待姑妈起好火后,我便在灶台前坐下,望着灶里熊熊的火焰,灶台里时不时有微小的火星,木柴中的水分与火焰碰撞,发出“滋滋”的声音。渐渐地,火快熄了,对于新手的我来说,这让我手忙脚乱,我不断腾出位置往里面加柴。正在烧菜的姑妈一下就察觉到火势的减小,过来拿起火钳,熟练的将多余的木柴夹出,原先几根奄奄一息的木柴又重新焕发生机。餐桌上传来阵阵香气,晚饭便在着生生不息的火焰中诞生。
喷香的饭菜,火炉的温暖,这就是农村生活的惬意。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而我此刻就在宁静的家乡中进入梦乡。故乡的夜晚,来的格外早,当我躺在床上,窗外就响起了小河的叮咚声,空气中氤氲着花草的芳香。在这样祥和的夜晚,我很快进入了梦乡。
在梦中,是绿水青山,是袅袅炊烟,是阖家欢乐,是故乡的一切。这是农村浓浓的情味。
当我将要离开身后传来一声声再见和祝福,是告别,是嘱咐,是浓浓乡味。
大洋,一个充满温情的村庄,我魂牵梦绕的故乡。
风景字篇二
我的家乡在河北省涿鹿县,它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是涿鹿人民对三祖的崇敬,开辟了这个历史悠久的地方。
说到三祖,那就要追溯到五千多年前了。那时的三祖指的是:黄帝、炎帝、蚩尤。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妇女们学会纺织、养蚕。黄帝有一个史官叫仓颉,传说是他创造了古代文字。黄帝打败蚩尤后,受到各个部落的拥戴。他们让人们的生活逐渐变好,所以涿鹿人民一提到三祖就莫不引以为自豪,都说自己是“炎黄子孙”。
关于三祖,我的家乡有三大圣地。分别是:黄帝城、中华合符坛和三祖文化广场。黄帝城里有三祖堂、古城水库,黄帝泉。人们都来这里传扬三祖文化,寻根问祖。中华合符坛显现出中华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景象,一条奔腾的巨龙盘踞在它中间。而三祖文化广场让人们来涿鹿看到三祖带给我们的幸福、和谐、安祥。这三大圣地力将涿鹿打造成文明和谐的古郡。
涿鹿,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源头,是三祖文化的发祥地。在这里,有轩辕黄帝、神农炎帝和九黎君蚩尤三个伟大始祖留下的珍贵遗迹和一个又一个三祖的古老传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炎黄子孙的根和精神家园,有令人激动的凝聚力。涿鹿堪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座塞外古城。从上古年间流传下来的“涿鹿之战”和“阪泉之战”就发生在这里。
我的家乡有很多特产。水果的品种很多,有葡萄,紫红的龙眼葡萄,白绿的马奶提葡萄,看了让你馋涎欲滴。还有杏,绿色的酸溜溜的,黄色的又甜又软,吃了还想吃,回味无穷!不光是这些,还有红彤彤的富士苹果,绿莹莹的梨,黄澄澄的玉米,真是应有尽有。除了这样用平常的吃法,这些东西还能干别的呢!龙眼葡萄可以酿红葡萄酒,马奶提葡萄可以酿白葡萄酒。除了葡萄酒还能晒葡萄干,抓一大把葡萄干放进嘴里,酸酸甜甜,真过瘾。杏仁能在锅里煸干了放盐吃,最特别的一点就是拿杏仁炸杏仁油,炒出来非常好吃,很名贵。朱迅来我县演节目时,亲自品尝了我家乡的特产,还带走了一瓶杏仁油,说我们涿鹿真是个好地方。
我爱我的家乡,它和谐、繁荣。我愿我的家乡如同一颗最亮的星星,在茫茫宇宙中绽放出它的光芒。
风景字篇三
秋风悄悄的跑过街边,带著微微凉意,带著缕缕情深。看桂花飘香,慢慢拥进秋的怀里;看枯叶纷飞,渐渐地踏入秋的故乡。
在这个思乡的时节,虾米炒小白菜将我对故乡深深地的想念都寄予来到它的的身上。
今天,吃完一道父亲做的虾米炒小白菜,味儿宛如当初。这盘菜看上去如同在几片晶莹透亮的翡翠玉上装点了几个红宝石,吃起來香甜可口,嘴中填满着小白菜的香甜和小虾米的芳香,好像看到了故乡的那条清亮的小溪,上边还泛着略微的涟漪。
村前有一条小溪,溪水清澈见底,溪里的水草伴随着流水的方位畅快摇荡,隔三差五还能看到一两条鱼儿从中游过,在冬日暖阳的直射下,组成一幅唯美意境的绘画。
在一个溫暖的下午,父亲牵着我的小手赶到溪边玩乐。溪边有一颗茶桃树,上边长满了深绿色的叶片。我折下一根树枝,随手把它丢进水里,以其取乐。父亲发觉后严格地指责了我,并说要保护大自然,不可以随意断裂树枝,更不可以把它丢进溪中。父亲讲完,就弯下腰,翻卷裤腿,迈入溪里,把那根树枝捡了起來,却惊讶地发觉上边粘满了小虾米,一颗颗,不计其数。父亲欣喜万分,提心吊胆地托着那根树枝返回了家,提前准备帮我做一盘虾米炒小白菜。父亲先把粘满小虾米的树枝放入盛满清水的盆里,随后祛除树枝和残渣,再从菜地里挖到几个小白菜清洗,放入锅中。我蹲在灶后帮助加上柴禾,父亲则立在厨房灶台前忙着烧菜。不一会儿,锅中就飘出一股浓浓香味。炒好以后,夹起一木筷放入嘴中,哪个味道就甭提有多美了。我吃了一大碗饭,整盘菜一不小心一扫而空。餐后,虾米的芳香还围绕在舌头,小白菜的香甜还残余在味觉当中。
吃一口虾米炒小白菜,便会看到父亲一件事深深地的爱和关注。
岁月,在漫漫流年中悄悄的溜走;想念,在悠悠岁月里悄悄的沉定。以前哪个魂牵梦绕的故乡也在我的记忆中更加清楚。“秋风吹不绝,总是玉关情。”秋风啊秋风,请将我对故乡浓浓的想念,捎回远处的故乡。
风景字篇四
——题记
在萦绕心头的记忆里,故乡里外婆的味道总是菖蒲的淡香。
“我回来了!”兴奋地推开院子的大门,我抬眼所见是外婆低头坐在矮凳上编菖蒲的情景。“怎么每次回来时您都在编草席啊?”我一边嘀咕着,一边却悄悄坐在外婆旁边的椅子上,扶着头看她一丝不苟一针一丝地编菖蒲。打自幼起,我对外婆的印象好像就定格在了这一幕。她脚下仿佛总有无尽的菖蒲等着她编。外婆好像不是在编菖蒲,而是将菖蒲细细地织进了自己的灵魂,身上总散着菖蒲的淡香,不能散去。
在抹之不去的记忆里,故乡里农民的味道,总是菖蒲的朴香。
故乡里的男人总是披着菖蒲编的蓑衣,辛勤下田干活,女人在家中忙于编织菖蒲,小孩则在长满菖蒲的溪水边娴熟地割下一捆捆的菖蒲。只有当酒红色的夕阳染醉了天,当袅袅炊烟徐然升起时,一切好似停下了脚步,农民们纷纷归家,一路上都弥漫着菖蒲的朴香。
在缠绵梦中的记忆里,故乡里小溪的味道,总是菖蒲的清香。
夏日里,林荫间的溪泉无疑是我的乐园。不必说在清凉河水嬉戏的清爽,更不必说在水中抓小鱼、捡鸭蛋的乐趣,单是那水边亭亭净植的菖蒲就能引发无限惬意。清风拂过,菖蒲翩翩摇摆,散出令人陶醉的直透毫端的香气,随着溪水流淌的声音氤氲了我的胸膛,更是充盈了我的记忆。
但是现在,味道都变了。
城市建设的脚步不可避免地无情地大步踏进这个村庄。田野变成了马路,矮房变成了高楼,连仅有的一小片树林也被肆意地砍伐。一切的回忆都被冷酷地封装在钢铁与混凝土中。外婆的身影,农民的庄稼,小溪的流水,随着菖蒲的味道,永远地流淌在岁月的年轮里,悄无声息、悠悠无边。
跪在最后一片菖蒲丛前,我将头深深地埋了进去,泪水湿润了干扁的蒲叶。我努力地,努力地奢望让这最后的菖蒲香泛滥在我心中。一切的温馨仿佛刹那涌上心头,只是这片菖蒲香有点苦涩。
可是,我明明记得故乡的菖蒲香是清甜的。
但,这终究是故乡的味道,故乡最后的味道。
风景字篇五
我的家乡很美丽,因为一年四季都拥有大自然的好心情。
从春天说起吧!春天的竹子换上了新装长出嫩绿的竹条和竹叶,大树也长出了绿色的叶子,只要你一直盯着它的叶子就能感受到它的美丽,还有满山遍野金黄色的油菜花映入眼帘,好漂亮!令人心旷神怡。
夏天,天气炎热,河水干了,小树长大了,就能看到一片生机勃勃的大森林,会让你感到生机盎然。油菜花开了,长出了油菜籽。小花和小草长出了长长的叶子,二百里连成一片绿的大草原,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宽阔无比。
秋天是农民伯伯丰收的好日子,也是小朋友们吃东西的好日子。稻谷长出好吃的大米,金色的小麦丰收了,玉米长得肥澄澄的,还有那绿油油的碗豆苗和它的长长的藤蔓长出快要破裂的碗豆。桔子树也开花结出了桔子。还有又高又壮的香蕉树,长出了弯弯的香蕉。花生开了黄色的花又结出了许多花生,桃子树开出了粉红色的花结出了又大又红的桃子,梨树开了一些白色的花结出了梨儿。没有来这里的小朋友还抢着吃呢。小河里小鱼的动作非常优美,小虾的手夹来夹去,小虾好像在给小鱼伴奏,小鱼好像随着音乐跳舞。
冬天,下起了满天飞舞的雪,它轻轻地飘落下来,还有树上和房顶上的积雪,只要你从高处往下一看一定会说:“啊!到处是积雪,太漂亮了!”只有松树是一年披绿装的植物。还有橡树,它在公路旁立着,好像上草原上挺立的哨兵。要是下雪的厚度超过了十厘米的话,那就是雪白雪白的地,你看了它一眼就会觉得铺了一张雪白的地毯。踏上去就会看见深深的脚印。
你觉得我的家乡美不美?有时间到我的家乡参观参观,这么美的风景和体会,会给你美的享受。
风景字篇六
风景有很多,相较于大自然的风景,都市的风景和校园的风景,我更热爱乡村的风景。
我的家乡在襄阳。记得第一次到襄阳的时候,我的目光就被那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原所吸引,流露出满眼的惊讶与喜悦。大概是我从小生活在繁杂吵闹的城市之中,很少见到这样广阔田野的缘故吧。
放眼望去,炊烟袅袅,淡淡的白雾绕着红色的砖瓦房和灰白的水泥房缓缓升起,给乡村增添了一份生气。
朴实而美丽的乡村,让我深深地眷恋和依赖。不管走多远,都是我魂牵梦萦的故土。
风景字篇七
无论我们的脚步怎样匆忙,却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家的方向。
白墙黛瓦的村庄,坐落在群山中。温热的阳光跌进小村,湿润的青石小路上,苍苔依旧墨绿如初。漫步其间,小村祥和平静,与世无争。爷爷奶奶都是纯朴的山里人,餐桌上始终有一道菜牵动着他们的心扉腐乳。这腐乳看似平淡无奇,味道却极佳,入口即化,营养也很丰富。每当拿来品尝,那柔软的感觉在舌尖上慢慢散开,酥软心扉。
虽说腐乳看起来并无特别之处,制作工艺却很讲究。腐乳是以豆腐为原料发酵而成。说它讲究,也就在对豆腐的要求上了。一般的豆腐做出来的腐乳味道就没有用那新做好的鲜嫩的手工豆腐那么嫩滑、顺口。可这手工豆腐上哪儿去找呢?于是我和外婆拿着黄豆特意到老式的豆腐店去换。
清晨,小村在朝阳下逐渐鲜活。外婆已将换来的豆腐切成小块。搁置数天后,待它们长出霉菌,就在上面洒上盐、辣椒粉、白酒,然后装进那黛青的陶罐中,封好盖子。流光被拉得很长,我们就这么与这场悠缓的等待邂逅。打开制作好的腐乳,空气中自会有浓郁的豆香味流淌,令人垂涎。外婆对腐乳的情感,自如对子女一般,因为她知道在每个辛苦劳作后的餐桌上,腐乳是最好的奖赏与陪伴。
腐乳的做好,也就预示着春节的来临。稚嫩的我总是耐不住焦急的等待,期盼着父母的回来。春节过后,爸爸妈妈又要踏上打工的旅途,他们总要带上两罐奶奶做的腐乳。妈妈说,每次吃到腐乳,就品尝到了家的味道。
我明白了,那一罐腐乳中,装着的是每个人心中固有的乡愁,承载的是家乡的味道;我明白了,父母经历了多少痛苦与失落,可他们总会将苦涩埋在心中,把幸福变成食物,呈现在那碟中的腐乳上。
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异地,而另一头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风景字篇八
我的家乡在湖南省。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湖南是古人屈原的故乡,是伟大领袖^v^的故乡。湖南孕育着许多伟人和发生许多伟大事迹。
湖南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着2700余年的历史,有着“鱼米之乡”的美誉,其中著名的洞庭湖,长江与湖南有着密切的关系,流量之大,景色优美。湘方言在湖南使用,分布在湖南省大部分地区。湘方言使用人口占汉族人口的3·2%。客家方言在中国南方的客家人中广泛使用,这是一大特色。
说起传统节日,不得不提到的是端午节。每到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包各色各样的粽子来纪念屈原这位伟大的诗人,而会把粽子丢到江里让那些鱼虾不吃屈原的粽子,还会划龙舟比赛。
最出名的还是长沙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大街小巷到处都有卖,而是麻辣小龙虾,夫妻肺片,等等很多好吃的。
这些吃的让长沙已经很出名了,但长沙的风景更是优美,比如到了春夏的时候要采茶了梯田上种满了茶树,茶叶可以泡茶还可以炒菜放在炒牛肉里提香,别提有多好吃了,茶籽还可以榨油,到了夏季油菜花又盛开了,一片片金灿灿你走到梯田中好像在花海迎面吹来微风也带来了花的幽香。
湖南就是这样,它不拘一格有着属于它自己的美,有时安静的像一朵花,有时像热闹的鸟儿。时而安静温和,时而热闹连城,就是这么不拘一格,这么的独特。
我爱我的家乡!
风景字篇九
家乡的四季多姿多彩,让我十分难忘,那里不仅风景如画,更有我童年的美好回忆。
在我的记忆中,家乡春天的时候最美丽。春天,正是万物复苏的时候,一切事务的生命都从那一刻起充满了勃勃生机,柳梢抽出了嫩芽,河里的冰也化开了,就连小燕子也从遥远的南方飞回了这里,这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好,欣欣向荣,几乎每年春天我都和同伴们一起去踏青,观察家乡的变化。
炎热的夏天,往往使人们变得懒惰,而我们这些小孩子却一刻也闲不住,与伙伴们一起上山捕蝉捉蝴蝶,累了就到树木里休息,林里的景色更是美不胜收,那里有好多种小鸟栖息繁衍,还有许多漂亮的野花,蝴蝶和蜜蜂在空中翩翩起舞,到处鸟语花香。
大雁南飞,秋天已到,在这收获的季节里,我们也跑到了山上,不为别的,就为了吃到山上的野果子,采到野蘑菇,虽然大地会慢慢失去往日的风采,但我们都很开心,因为我们得到了大地的恩赐与奖赏。
寒冷的冬季是一片白色的世界,到处都是银妆素裹,景色十分迷人。当然这也为我们营造出热闹的气氛,我们打雪仗,堆雪人……所谓“人老心不老”,就连六七址岁的老爷爷老奶奶都出来和我们一起运动一起玩耍。
家乡四季的景色虽不及远近文明的风景名胜,但它却蕴含了许多童年真情在其中,我喜欢!
风景字篇十
我虽然没有去过妈妈的故乡,但故乡在我心中应该是这样一幅画卷:青砖、灰瓦、石槽、绿萍,一只狗慵懒地躺在屋前,房顶上升起的白色炊烟,慢慢融入山色暮霭之中,那是勤劳的人们在做着晚餐。
故乡的食品我只吃过一种,那就是外婆包的包子。外婆包的包子个头虽小,但却皮薄馅多,一口下去,就能吃到馅了。
其实包子刚蒸出来的样子并不怎么好看,因为包子馅里的汁透出来了,就像姑娘白净的脸上青紫了一大块。刚蒸出来的包子冒着热气,让人看了都忍不住要下手拿起一个就开吃。可我每次下手拿起一个热气腾腾的包子时,都会被烫得直叫。有时不甘心,用牙齿叼着包子,被包子冒上来的热气闷得慌,外婆总会拿出一个盘子,把包子放进去,说道:“不急,不急,放凉了慢慢吃。”我则乐呵呵地端着盘子,去房间里享用我的独食了。
我最爱吃的包子便是外婆蒸的青菜豆腐包和萝卜羊肉馅包。青菜包子,想吃时都能吃到,可萝卜羊肉包子可要盼一年才能盼到。每到冬天,爸爸在内蒙古的朋友总会寄来一大包羊肉,外婆就用刀把羊油切下来,放在热锅里把羊油煎出来,加入鸡蛋炒,最后放入羊肉和萝卜调成馅。放上点盐,真是香气扑鼻呀,惹得我在厨房门外直流口水,恨不得将馅吞进肚子里。
有次寒假,我们去了泰国,在大年初一时,并没有回国,而是在异地过了这个年。当晚上吃饭时,妈妈讲起她小时候过年时,外婆总会蒸上一大锅包子、馒头。每家每户的房顶上都冒着袅袅炊烟。小孩子们穿着棉衣,在院子里嬉戏打闹。一旦包子出笼,就一股脑地围到灶旁去了。每当人们吃包子时总会感觉很幸福美好。当旅程结束回到成都时,外婆已经蒸上了我最爱吃的萝卜羊肉包子了。包子入口,面的柔软加上馅的鲜香,在口中混合出美妙的滋味。热乎乎的气,在口中升腾、盘旋,仿佛形成了一朵美妙的花。带着微咸的萝卜与细嫩的羊肉鲜味是一种不可抵挡的诱惑,叫人吃了一口忍不住要吃下一口。
外婆的包子里包的不只是肉和菜,还有一股浓浓的家乡情。每当此刻,我不仅尝到了包子的味道,更尝到了家乡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