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望庐山瀑布字篇一
这次庐山旅游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尤其是庐山的瀑布使我记忆犹新。一个是大口瀑布,一个是三叠泉瀑布。
大口瀑布就是当年李白诗句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中描写的瀑布。当我看到它的时候我却有几丝失望,因为水流太小,从山涧落下,显得瘦弱无力,不见当年的雄伟壮观的气势。
比起大口瀑布,我更喜欢三叠泉瀑布。“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尽管导游说三叠泉的路非常难走,上下有近四千级台阶,但我还是决定一睹为快。
很多游客选坐小火车前往,而我和妈妈决定步行,因为我们不想错过沿途风景。我们一路跋涉走了很久才到达目的地,但导游告诉我们说必须下到山谷底才能看到完整的瀑布,而这下去就有两千多级台阶。我们既然来了,当然要把瀑布完整的看个够才行。于是我们又顺台阶而下,哗哗的水声一路相伴,似乎瀑布就在身边,但只闻其声不见其身。下到一半台阶的时候,我的双腿已经发抖了。很多人开始放弃前行,还有碰到一些返回的游客劝说我们不要下去,因为太难走了。但妈妈一边鼓励着我一边牵着我的手扶着栏杆继续走下去。
终于到了谷底,我抬头仰望,看到了三叠泉瀑布。三叠泉瀑布是由三个峭壁形成的三级瀑布而得名。我站在观瀑台上,看到瀑布从天而降,好像身着白色长裙的仙女飘然而至,又像一条银蛇盘山而下,还像一条白色的绸带迎风飞舞。三叠泉瀑布确实很独特、很壮观、很美!来到瀑布下,我们划着船靠近瀑布,抬头仰望,瀑布敲打着岩石溅起的水花及雾气让我觉得自己犹如在仙境之中、又仿佛人在画中。那丝丝凉意漫人心脾,顿时让我感到疲倦全无。我兴奋起来,快乐地在水中嬉戏玩耍。
三叠泉瀑布没有黄果树瀑布及德天瀑布那么雄伟壮观,没有那种霸气十足的感觉,但它却有着自己独特的秀美与灵动。尤其是它镶嵌在绿绿大山之中,山因此而不再沉寂,有了独特的生气与活力。我喜欢庐山瀑布、喜欢三叠泉。
望庐山瀑布字篇二
在一个空气新鲜,无比清爽的早晨,太阳公公慢慢地爬上山坡,庐山被阳光照耀着显得格外动人,如仙境一般,令人着迷。
你看,香炉山真的就像一个大型香炉,雄奇高大,上面布满了绿油油的小草。远远望去,在阳光温柔的照耀下,就像一位身披绿袍、高高在上的仙人在守护着这美丽的庐山呢!香炉山旁边围绕了一层薄如轻纱的云雾,随着光芒看过去,好像一团紫色的烟,格外漂亮。
你瞧,瀑布就像一块散发着淡淡桂花香气的手帕,倒挂在前面清清的河流上,仿佛观看着大地上的一切。
眼前那一幕就像一幅神奇的画,展现在我们面前。一条气势汹汹的瀑布挂在山间,水流从峰顶飞流而下,一泻千里,就像一条银河从天而降。那溅起的水花四散开来,就像山谷中飞舞的星星……我看呆了,身体仿佛被钉住了一样,嘴巴张得大大的,半天合不上。这样壮观的景象,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呢。
啊,我爱庐山,我爱这美丽、壮观的瀑布。大自然如此神奇,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它的更多美丽之处。
望庐山瀑布字篇三
这天,李白来到庐山游玩。
饱览了壮丽山色后,他遇到一游人,问:“还有值得一观的景吗?”游人曰:“有!山腰上有一瀑布,煞是壮观,先生不妨去观看。
李白道谢后,急急去观庐山瀑布。
到达山腰,李白惊得目瞪口呆,半晌才说:“美哉!美哉!”那瀑布真是雄伟壮观:汹涌的河水紧贴悬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落地撞开万朵莲花,溅起的水雾飘飘洒洒,水声震耳欲聋。
在这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置身于水帘面前,置身于细细的水雾中,李白陶醉不已。
这时,瀑布下升腾起一片紫色的烟云。
李白看呆了,问两个游人:“这是什么?”答曰:“这儿每天清晨会升紫雾,所以叫香炉峰”。
李白正沉醉,忽听二游人正在作诗:“香炉峰上瀑布美,水帘垂下紫烟围。
此间景观不常见,人间仙境游几回?” “这么美,应作诗耶!”李白酝酿了一下,就做好了《望庐山瀑布》,诗曰: 日照香炉升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字篇四
庐山是我国的名山之一,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南部。
庐山风景秀丽,是个人见人爱的好地方,主要的景点有:三宝树、仙人洞、五老峰等。
先说说三宝树吧。三宝树是三棵参天古树,有两棵柳杉和一棵银杏,两颗柳杉高约40米,一棵银杏高约30米,三棵参天古树大约六百岁。
再说说仙人洞吧。仙人洞高、深各约10米,幽深处有清泉下滴,称“一滴泉”。毛泽东同志的着名诗句“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使仙人洞景点名扬四海。是来庐山的客人必游并留影之处。门楣镌刻“仙人洞”三个大字。
最后再说说五老峰吧。因山的绝顶被垭口所断,分成并列的五个山峰,仰望俨若席地而坐的五位老翁,故人们便把这原出一山的五个山峰统称为“五老峰”。它根连鄱湖,峰尖触天,海拔1358米。
庐山真美啊!
望庐山瀑布字篇五
我玩赏过水平如镜的漓江,看见过一望无际的长江,却从没看见过像庐山瀑布一样壮观的水。
大诗人李白曾在诗中说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想到这儿,我的脑海中便浮现出诗人站在瀑布前吟诗的情景。我们来到庐山的瀑布前,观赏这壮观的景象。
瀑布的水真高啊,高的像是从空中倾倒下来的,感觉如神来之笔;瀑布的水真直啊,直得像一把直尺,直驱而下;瀑布的水真白啊,白得像是一朵朵雪花在空中飘扬;瀑布的水真冰啊,冰得用手触摸时,都能感受到那寒冰刺骨。
瀑布下的水潭也很值得观赏。
庐山的瀑布给了小水潭丝丝生机,小水潭又倒映出瀑布的美。仿佛这山是为了这水而存在,这水是为了这山而奔流,两种相融显得格外美丽。
庐山的美景真是让人如痴如醉啊!
望庐山瀑布字篇六
导语:《望庐山瀑布》全诗融情于景。庐山瀑布“飞流直下”的气势,洋溢着诗人昂扬激进的思想,蕴含着他对祖国锦绣山河的深切感情。中唐诗人徐凝也写了一首《庐山瀑布》,虽是小诗,却颇有点大赋的气味。比起李白那种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有形有神,奔放空灵,相去实在甚远。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1.两首诗一开头便将一条巨大的瀑布“挂”在了读者的眼帘,即使并未亲眼见过庐山,但通过他们的描写我们也能真切地感受到庐山瀑布的壮观,两首诗中均有“诗中有画”的境界。读罢“遥看瀑布挂前川”与“虚空落泉千仞直”这两句诗,我们已然不知是该赞叹大自然造物的巧夺天工还是该赞美诗人们的艺术美感。这两句同写瀑布与山的依存状态,李在描写手法上巧在了一个“挂”字,“挂”原意是人为的动作,却用来描写瀑布倚靠在香炉峰的状态,突出了瀑布的巧夺天工,似乎是神仙有意为之;“遥看”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李白远远望见瀑布时“两眼放光”的喜悦之情,此情着实溢于言表。徐的“千仞直”则把瀑布写得干净利落,这里的瀑布好似一把利刃,于千万丈的山峰上直直地劈斩至平地,气势震撼,场面壮阔,让人为之一震。
2.读到这里,我们发现,徐的诗较之李更早地进入了描写瀑布的状态,这是他们的不同之处。李一开始腾出了一句七个字“日照香炉生紫烟”来描写整个大环境,而不直接就写瀑布,这是有其用意,他并不着急将我们带到瀑布面前,而是先跳出来,让我们看看香炉山在日光的照耀下烟雾缭绕的景象,意境灵动,视野开阔,给人“欲进却出”之感。徐则单刀直入,马上从视觉上给予我们以强烈的冲击,而后如惊雷般的声响更让人心头为之一震。两首诗的前两句是两位诗人在不同的方位观下对瀑布的艺术渲染,各有其妙处。前者较之后者意境视野更加开阔,但在冲击力方面则要略略逊色于后者。
3.两首诗为突显瀑布的宏伟巨大似乎注定了描写手法上离不开了夸张和比喻等手法,先看李的“飞流直下三千尺”,三千尺有多长?三尺为一米,三千尺为一千米!天晓得哪里找得到这么长的瀑布,但是,在李白的诗里,它却可以存在着。词句为展现瀑布与山峰的高大毫不吝啬地夸张描绘,画面感依旧同前两句一样地强烈。最后诗人发出感慨:想必这是天上银河落下来的吧,更是将诗人的兴奋、赞叹的情绪含蓄地表达了出来。而徐则把瀑布比成白练,着重从视觉上展现瀑布镶嵌于山峰中间的状态,“破”字更是如前面所提到的“千仞直”一样突显了瀑布的冲击力(“杀伤力”),瀑布于被青色包裹的山峰中冲“破”而下,抑或说是“劈出”一道“白痕”来,手法夸张但又写实,很好展现了徐凝眼中瀑布的雄伟壮观之景象,这是徐的手法妙之所在。
4.通读两首诗,发现这两首诗在描写瀑布的状态方面给我们呈现出的意境大体一致,只有几处略微不同。第一,李的诗整体空间较大,徐的诗较为局促,这与李白欲勾勒瀑布恢弘开阔之画面、徐凝意营造瀑布视听美景之盛况的目的有关。第二,由于着眼点的略微不同,也就造成了两首诗在瀑布上花的笔墨不同,李白笔下的瀑布显得没有徐的有神、有形,这是为造宏观之势作出的牺牲。总之,无论是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还是徐凝的《庐山瀑布》,都为描述庐山瀑布的一幅神作,各有各的特点与长处。
庐山,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南北临长江,东南傍鄱阳湖,古称南障山,相传秦末有匡俗兄弟七人庐居此山,因而得名,瀑布,指香炉峰附近的开先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峰在庐山西北部,因其峰尖圆,状如博山香炉,加上峰顶终年云雾如香烟缭绕,颇具香炉之神。这句诗是写香炉峰的奇丽景色,为瀑布勾勒一幅壮美隽逸的背景图画。香炉峰上之山石多为紫褐色,兼有云母页岩,山头常年云雾升腾,在阳光的照耀下,云蒸霞蔚,气象万千,因此远远望去会有“紫烟”缭绕之感。这里的“香炉”、“紫烟”无疑是景物名称的偶然巧合,但是经过诗人似乎漫不经心的一笔巧借、点化,却增添了动感。这里的勾勒环境,其实并不单纯为了描绘美景,而是借此来寄情托意,将自己的性格、理想寓于追求香烟缥缈的仙境的志趣之中。唯其如此,才更能显示出“谪仙人”李白那飘逸、豪放的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遥看瀑布挂前川”,把遥望中开先瀑布的形象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这里的一个“挂”字,化动为静,突现了远望中瀑布的`静态感、其灿若珠帘、洁如白练的壮美感。这样,在雄阔的背景中勾出珠帘垂空、直泻润底的一泓瀑布,就增添了诗歌景中有声、以静显动的气韵。
“飞流直下三千尺”一句,诗人扣紧瀑布的喷涌,通过“飞流”、“直下”两个极有气势的动词和“三千尺”这个富于夸张的数量词,把瀑流之湍急、冲力之猛烈、声势之宏大,展现于读者眼前。在这突如其来的气势面前,第四句妙笔的生发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句中,诗人巧借银河自天而降的比喻,渲染瀑布飞动的气势。此处的“疑”字分外传神,它既真切地传达了诗人仰观飞瀑时一刹那间的心灵感受,又符合开先瀑布高接云天的实际。它在青玉峡之上游约二华里处,位于香炉峰之左前侧,其正后方没有峰峦遮挡,瀑流自开先峰脊直泻而下,游人在瀑布前仰望,大有瀑布之水“天上来”的感觉。
李白是积极浪漫主义的艺术大师,这首诗表现了他豪放不羁的精神、激奋的爱国热情和横空飘逸的才气。诗人积极浪漫地调动想象、夸张、比喻等艺术手法来突现庐山开先瀑布的变幻多姿和雄奇壮观,把瀑布描绘成了独具个性的艺术形象。
全诗融情于景。庐山瀑布“飞流直下”的气势,洋溢着诗人昂扬激进的思想,蕴含着他对祖国锦绣山河的深切感情。诗人丰富独特的想象,使全诗的字里行间飘荡着浪漫主义的色彩。诗人又调动衬托、夸张、比拟等修辞手段,更使全诗神采飞扬,浑然天成。苏东坡对李白这首《望庐山瀑布》诗推崇备至,评赞曰:“帝谴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南宋〃葛立方:《韵语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