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战争时期的老照片篇一
;作者简介:于海峰,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系国际政治教研室主任,法学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家大战略理论与实践,国际关系史。
基金项目:本文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当代日苏(俄)关系研究(1945-2010)”(12yjagjw001),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当代日苏关系研究(1945-1991)”(11d034)资助。
摘要:英国作为一个传统强国,在其崛起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战略文化与战争方式。这种独特的战略文化或战争方式,是英国能够逐渐发展成为霸权国并能够长期维持其霸权地位的一项重要保障。这种战略行为方式主要包括争取尽可能多的同盟国共同对抗大陆上对其霸权地位威胁最大的敌人,同时对威胁相对较小的对手实行“绥靖”以防止过多树敌;在进行同盟战争时,英国主要以其海上优势对敌人实行封锁,打击敌人的海上对外交通与贸易与保障本国的海上支配地位和贸易优势,同时,派遣一定数量的陆军在欧洲大陆与同盟国共同对抗敌人;最后英国对盟友的支持,最重要的是来自于财政上的。本文主要对英国传统战略文化与战争行为方式进行简略分析,以便提供较为明晰、简洁的对英国霸权时期战略文化与战争方式的认知。
关键词:英国;战略文化;战略传统;战争方式
对于国际事件,各个国家都有其各自的理解、分析和做出反应的方式,这与深植于其国家历史之中的政治、哲学、文化以及认知等因素紧密相连。因此,若想对不同国家的战略取向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就必须深入研究该国的文化,即进行战略文化研究。
从伊丽莎白时代开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两个多世纪的时间中,虽然略有争议,但英国一直是国际体系中最为突出的国家。可以说,这两个多世纪都是英国的世纪。作为处于世界强国家行列最前沿的英国,这两个多世纪以来,逐渐地形成了独特的战略行为方式,即争取尽可能多的同盟国共同对抗大陆上对其霸权地位——无论是政治、战略、还是经济上的,威胁最大的敌人,同时对威胁相对较小的对手实行“绥靖”,争取其中立或加入英国为首的同盟,以防止过多树敌;在进行同盟战争时,英国主要以其海上优势对敌人实行封锁,打击敌人的海上对外交通与贸易与保障本国的海上支配地位和贸易优势,同时,派遣一定数量的陆军在欧洲大陆与同盟国共同对抗敌人;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是,英国对盟友的支持,最主要的并非来自军事或政治上的,而是来自于财政上的,即以英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对盟友进行财政和经济上的补贴与支持。这种战略行为方式从伊丽莎白时代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以其最为成熟的形态出现在世人的面前。
一、绥靖政策
英国的这种战略行为方式,首先来源于英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外交战略,即在面对挑战国的威胁时首先以联盟战略和“绥靖”政策进行应对,以增强反对挑战国的力量。本项研究中的所谓“绥靖”,是指“通过理性谈判与妥协解决国际,或更次要一些的,国内冲突,满足(对现存安排感到不满的国家或势力)合理的不满(grievances),从而避免采取可能是代价高昂的、流血的、并且可能是十分危险的武装冲突”。paul kennedy: strategy and diplomacy, 1870-1914: eight studies, bucks, uk: fontana paperbacks, 1984, p.16.这种政策本质上是一种积极的政策,是基于对人固有的理性的乐观估计;但是它也包含了消极的一面,即对冲突的恐惧,这最终有可能导致对威胁的误读,从而采取错误的反应。
英国虽然在面对威胁更愿意采用“绥靖”的对外政策,但并不意味着英国规避战争,不愿意卷入战争。这种“绥靖”在理论上是有节制的,需要经过全面而系统的考虑。 “绥靖”是对那些对现存秩序不满的国家合理诉求的满足,而非无条件的。所谓合理是指这种诉求并未触及到英国的根本利益和传统优势,例如英国的本土安全、英国的海上优势、贸易自由以及欧洲大陆均势,等等。一旦这些利益受到侵蚀,英国的反应将是强烈而又坚决的——不论是菲力的西班牙、路易十四的法国、拿破仑的法国、还是威廉的德意志帝国,英国国务家们的态度是坚决又毫不妥协。而且,一旦进入战争,除非其目标得以实现,英国将是最为坚定的将战争进行下去的力量。
二、联盟战争策略
同英国战略地位相匹配的是英国在战争中所采取的联盟政策。其一,纵观伊丽莎白时代以来的英国历史,英国每次卷入战争之时,几乎面对的都是力量都远远大于其力量的大陆头号军事强国。这种国家的力量是如此之大——伊丽莎白时期的哈布斯堡西班牙、威廉与马尔波罗时期的路易十四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时期的法国、以及一战时期德意志帝国,以至于仅仅是单个国家的力量远远无法与之匹敌。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维持大陆均势,也是为了防止大陆出现一个单一的大帝国,从而保证英国的海上自由与贸易自由,进而维护英国海外霸权,英国就必然与欧洲大陆受到这些大陆头号军事强国威胁的国家结盟,共同对抗这些具有建立欧洲大帝国倾向的大陆霸权国。其二,采取这种联盟战略也是经济节约原则的需求。与英国采取“绥靖”政策的考虑相似,英国采取这种联盟战略一个主要考虑就是最为有效地使用所有可用以及潜在的资源来达到其战略目标——维持大陆军事,保证海外霸权。另外一个原因是出于地缘政治考虑。自从诺曼征服以来,英伦三岛虽然多次面临入侵危险,但从未真正为其他国家所入侵过。同时也与英国的国家体制相联系,英国陆军除了几个特殊时期,几乎都是保持着一个较小的规模,为了真正能够击败其所面对的欧洲大陆强国,英国的战略选择并不多,也并不复杂:与其他大陆强国结盟。
三、马汉逻辑vs.麦金德逻辑
以陆军在欧洲大陆进行周期性干预的能力,这是也是今天所普遍接受的原理所决定的,即只有陆军才能击破一个陆上强国。总之,从伊丽莎白以来,英国逐渐形成了这种看似矛盾的马汉vs.麦金德式的全球战略和欧洲大陆战略。这两种战略共同服务于英国三种根本利益,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构成了英国战略行为方式的极为突出的一大特点。paul kennedy: strategy and diplomacy, 1870-1914: eight studies, bucks, uk: fontana paperbacks, 1984, pp.43-85. 又见威廉·s·迈尔特比:《全球战略的起源:英国(1558至1713年)》,载威廉森·默里,麦格雷戈·诺克斯,阿尔文·波恩斯坦编:《缔造战略:统治者、国家与战争》,时殷弘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第158-187页。
四、优良的财政制度:战争经济支持
英国战略行为方式的另外一个特点是由英国强大的经济实力与良好的财政制度所决定的。与上述英国海外优势、海外贸易以及海上贸易的优势相联系,同时也与英国近代民族国家建构的较早完成有着密切联系的是,财富的大量积聚。从伊丽莎白开始,英国的海军力量与其他大陆强国有这明显区别的一项任务就是在保证对英吉利海峡的控制以外,维护海上交通线以保证财富流入的畅通无阻,这种明显的马汉式战略虽然并不便宜,但对于英国这样的海洋性国家而言,物超所值。战争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是经济。就英国经济而言,她大为依赖海外贸易,因而维护海外交通线虽然分散了英国的海上力量,但是这种分散并不是消极的。英国一项基本利益是国家的经济发展,而这种发展又是由英国那种重商主义式的殖民地和海外贸易体系所实现。就此而言,对贸易的维护也就保证了经济发展和财富增长。但是,至少在1700年以前,英国的这种财富基础并未有效地转变为英国真正可用的力量。这一悖论的根源在于她的政府,那是一个在财政方面有着巨大缺陷的君主政体。它并不能像它的法国和西班牙同行那样,依靠某种虽然是前现代的,但却相对较为充分的财政来源来支持战争。而这种财政方面的巨大缺陷在某种意义上,又成为了国王与议会冲突的导火索,从而引发了1640年和1688-1689年的两次革命。英吉利共和国和护国主时期议会对国家的控制使得议会开始改变了不愿为战争提供资金的态度,而光荣革命带来了奥兰治亲王威廉,也带来了现在君主立宪制度的开端。
国会对于国家的控制的巩固,使得战争成为了“人民”的事情,而非仅仅是“国王”的事情了。这样,英国在财政领域开始拥有了关键性的优势。首先,英国的赋税制度更加依赖于间接税而非直接税,这种特色使得公众对于它的不满不那么强烈。其次,英国很多税都是“无形的”,看上去只损害外国人的利益,而英国的土地税虽然是直接税,但对大部分人而言,也是“无形的”。而且这些税收都是由选举出来的议会授权征收的,从而使得公众对这些税的合法性有了更高的认同感。而这种成就与英国公共信贷方面的成就相比,却又显得黯然失色。在威廉的统治下,英国的财政制度经历了一场几乎是革命性的变革。在这一时期,英国信贷市场开始大规模的发展,财政部门组织了一系列由公众认购的长期贷款,而且他们最终由英格兰银行偿还。英格兰银行成立于1694年,是欧洲第一个这种类型的银行。它几乎从诞生起,就显示了它的功能,在一场几乎毁掉了政府信誉的信贷危机中挽救了政府的信誉,从而在维护公众信心方面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这样,到了1700年左右,“尽管在处理英国公共财政是弊病百出,但是在该世纪后一段时期,英国比起任何其他欧洲国家来说,都更加守信誉,更加有效率”,英国的公共财政体系已经是全欧最佳的了。同因议会对国家的控制而带来的对税收的抗拒力的减弱相结合,使得英国能够前所未有地利用经济增长和财富流入带来的巨大收益(见表2-3),“把大大超过其税务收入的钱财用于战争……”。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陈景彪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75-77页;威廉森·默里,麦格雷戈·诺克斯,阿尔文·波恩斯坦编:《缔造战略:统治者、国家与战争》,时殷弘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第160-167页。
英国在公共财政体制方面的这种巨大优势,使得英国不仅可以支持其本身对战争的需求,而且富庶的英国还可以以其强大的财政力量对其盟友进行支持。英国在进行其历次联盟战争时,除了派出一支花费巨大的大陆远征军这种直接军事行动外,或出钱组织雇佣军同大陆强国作战,或直接资助盟国。如1757年到1760年英国平均每年资助腓特烈大王675.1万英镑;拿破仑战争时期,英国最为主要的牵制拿破仑的法国的方式之一就是财政援助,仅1813年她就资助盟国1100万英镑,在整个战争中,她总共提供了6500万英镑的援助,在维持自己的陆军和14万人的海军同时,也养活了同盟国10万人的军队(1813年是45万!)。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陈景彪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94-97页。
五、分寸感:不过分削弱战败的敌手
另外,英国战略传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即其面对胜利时的审慎和分寸感。英国这种对待战争胜利的考虑,首先来源于贯穿于英国战略传统全部的一个目标,即维持欧洲大陆均势。为了保证大陆均势在战后再次达成,英国在历次战争之后都尽量避免过度削弱战败了的前大陆霸权国,并注意保持大陆各强国之间的力量平衡;其次,英国的这种中庸、理性对待战争胜利的方式,也来源于前文所讨论的英国政治传统中的“正义”与“道德感”的传统;其三,这种有限战争目标也有利于英国力量的节约使用,使英国不至于陷入克劳塞维茨所谓的“绝对战争”泥潭而不可自拔。总之,英国这种对战争有限目标的确定,既有利于维持大陆均势,也有利于节约使用力量。
综上所述,英国的战略传统是一种使经济、政治、外交和海陆军事等各个方面相互牵制而又相互制衡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英国能够使用她的所有资源来达到她自己独特的各项目的。首先,英国的战略目标是明确的,即保证对英吉利海峡的控制基础上,保证其海外优势和殖民地的发展;同时,维持与恢复欧洲大陆均势,防止出现对其海外优势有着巨大威胁的欧洲大陆强国的出现。在这种目标下,英国通过“绥靖”,让渡一部分非根本性利益,以保证不多方树敌,同时也防止过多承担大陆义务。而在战时,英国主要采取的是一种联盟战略,通过这种战略,英国可以克服其全球战略地位上力量相对不足的缺陷,利用同盟的力量对抗对其全球霸权威胁最大的大陆霸权国。在具体战争中,英国主要依靠制海权,对海上交通线的控制和对敌国的海上封锁在保证财富流入的同时打击了敌人;而大陆军事存在使得英国可以综合利用“非对称战略”与“对称战略”等多种手段打击敌人。同时,英国凭借其优良的财政体制,既保证了自身作战的经济基础,又以财政援助支援盟国。英国这种战略行为方式使得英国所参加的战争更多的是一种外围作战,这使得战争更为持久,更倾向于消耗战。同时,在战后安排方面,英国更倾向于不过分削弱战败国。这样,在英国的战略传统中,皇家海军的制海权保证并扼制住敌人,使得英国即使在战争期间都能够享受这种增长。同时,经济的增长,又使得英国的财政源源不断地支持英国及其盟国的战争。而陆上存在又牵制了敌国,使敌国不能集中精力应对英国的海上封锁。这样,英国的政治、外交、海陆军事力量与英国的经济和财政就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使得英国能够支持更为长期的消耗战,甚至在很多时候英国在战后具有更为突出的经济与军事优势,进一步加强英国战略地位。另一方面,相对温和的战后安排又使得欧洲大陆强国均势得以重新构建,更进一步地保证了英国的优势地位。总而言之,这种战略按照英国的人力和资源而言,是节省的、适度的和有节制的。
(责任编辑:王国勤)
相关热词搜索:;战争时期的老照片篇二
春秋时代,通常用来指中国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即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段历史时期,史称“春秋时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秋时期战争的特点及原因,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①战国时期的战争具有封建兼并性质,而春秋时期的战争仅是奴隶主大国争霸战争。
②春秋争霸战争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成长。而战国兼并战争在转化为封建统一战争后,导致一个封建大帝国产生。
现在多说几句,谈一谈二者之间的相同点:①都有扩大地盘、掠夺人口的.目的。②春秋和战国时期的战争在影响上,都是大吞小、强凌弱,减少了诸侯国数目,加速了奴隶制瓦解和促进了封建制形成。同时不可避免给人民生活、生产造成巨大破坏。
诸侯间的争霸和兼并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各民族逐步融合,人民都渴望统一,这样就形成统一的趋。
1、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战争不能随便发起,不允许一方趁着对方国君去世或闹灾荒等变故而发兵。在交兵前,乙方要派自己国家的使者代表这个国家的国君去交代交战的理由,如果敌方杀了使者的话,就相当于杀了该国的国君,这将会被视为是违反礼仪的行为,会被所有国家所鄙视。
2、不鼓不成列在开战的时候,不要等对方没摆好阵势就开始攻打。
3、不追逃兵在春秋的战场上,如果对方没有逃跑的话,就不能够追赶,并且对于跑步的步数也有规定,认为即使追的话,也只能追赶五十步。人们常见的五十步笑百步的典故也是出于这个原则的。春秋战争礼仪主要包括不斩来使、不鼓不成列以及不追逃兵的原则,这些原则都是春秋战争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战争时期的老照片篇三
内战全面爆发后,兼任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与邓小平指挥所部以大踏步的运动战,于1946年8月—1947年5月先后取得陇海、定陶、巨野、鄄城、滑县、巨金鱼、豫皖边、豫北等一系列战役的胜利,歼敌数十万,解放大片地区,挫败国民党军的战略进攻,有力配合了其他战场的作战。
1947年6月30日,根据中共中央、毛泽东关于“大举出击,经略中原”的战略决策,与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12万人在300里正面上一举突破国民党军“黄河防线”,发起鲁西南战役。他采取“攻其一点,吸其来援,啃其一边,各个击破”战法,指挥部队经过28天连续作战,取得歼敌4个整编师6万余人的重大胜利,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8月,刘邓大军分三路挥师南下,开始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捣国民党统治腹心的壮举。途经汝河时,在前有阻敌、后有追兵的紧急关头,提出“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响亮口号,并和邓小平亲临前卫团指挥作战,终于杀开一条血路。随后,在远离根据地、无后方作战的困难条件下,粉碎敌人33个旅对大别山的重点进攻。继而与出击陇海线的华东野战军外线兵团、挺进豫西的陈谢集团密切协同,在江淮河汉之间大量歼灭敌人,逐步在鄂豫皖边地区完成战略展开,实现了中央和毛泽东设想的最好前途——站稳脚跟,创建巩固的根据地。经过10个多月的艰苦作战,歼敌30余万人,解放县城100余座,开辟并扩大了中原解放区,形成三路大军互为犄角、机动歼敌、逐鹿中原的大好局面,迫使国民党军陷于被动防御地位,对扭转全国战局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毛泽东把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为起点的战略进攻称作中国革命“历史的转折点”。
1948年5月起任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第二野战军司令员。11月,根据决定,与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组成总前委,统一指挥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进行淮海战役,同徐淮地区的国民党军主力进行战略决战。他战前提出:“我们的打法是夹其额、揪其尾、断其腰,置之于死地而后已。”战役第一阶段,在歼灭黄百韬兵团的同时,他和邓小平、陈毅根据战场实际情况,果断地指挥部队截断徐蚌铁路,使徐州之敌完全陷入孤立。接着他和邓小平指挥中原野战军主力在双堆集地区围歼黄维兵团,成为准海战役承前启后的关键一仗。整个淮海战役以歼敌55万余人的巨大胜利而告终,大大地加速了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
战争时期的老照片篇四
正值“九一八事变”83周年之际,由香港导演吕小龙执导并主演,严歌苓任文学顾问,郑佩佩携女儿原子鏸,搭档老戏骨曾江领衔主演的首部“慰安妇”题材电影《黎明之眼》,今日曝光海报及预告片,影片正式定档9月18日全国公映。影片以真实故事为蓝本,用写实手法全景记录“慰安妇”所受的非人待遇,在揭露日军侵华暴行的同时,更揭开至今仍未被正视和尊重的“慰安妇群体”的生命档案。
全景记录——“慰安妇”群体无法愈合之伤
首搬银幕——定档9.18揭日军侵华暴行
双发海报预告——打开慰安妇的生命档案
战争时期的老照片篇五
战国时候,赵王得到了一块名贵宝玉“和氏璧”。这件事情让秦国大王知道了,他就写了封信,派人去见赵王,说秦王愿意用十五座城来换那块宝玉。
赵王看了信,心里想,秦王一向是只想占便宜,不肯吃亏的人。这一次怎么这么大方呐?要不答应吧,怕秦国兴兵来进攻,要答应吧,又怕上当。他想来想去拿不定主意,就跟大臣们商量。大臣们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蔺相如知道了,对赵王,说:“大王,让我带着‘和氏璧’去见秦王吧,到那里我见机行事。如果秦王不肯用十五座城来交换,我一定把‘和氏璧’完整地带回来。”赵王知道蔺相如是个又勇敢又机智的人,就同意他去了。
蔺相如到了秦国,秦王在王宫里接见了他。蔺相如双手把“和氏璧”献给秦王。秦王接过来左看右看,非常喜爱。他看完了,又传给大臣们一个一个地看,然后又交给后宫的美女们去看。
蔺相如一个人站在旁边,等了很久,也不见秦王提起割让十五座城的事儿,知道秦王根本没有用城换宝玉的诚意。可是宝玉已经到了秦王手里,怎么才能拿回来呢?他想来想去,想出了一个计策,就走上前去,对秦王说:“这块‘和氏璧’看着虽然挺好,可是有一点小毛病,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一听有毛病,赶紧叫人把宝玉从后宫拿来交给蔺相如。
蔺相如拿着“和氏璧”往后退了几步,身子靠在柱子上,气冲冲地对秦王说:“当初大王差人送信给赵王,说情愿拿十五座城来换赵国的‘和氏璧’。赵国大臣都说,千万别相信秦国骗人的话,我可不这么想,我说老百姓还讲信义呐,何况秦国的大王哩!赵王听了我的劝告,这才派我把‘和氏璧’送来。方才大王把宝玉接了过去,随便交给下面的人传看,却不提起换十五座城的事情来。这样看来,大王确实没有用城换璧的真心。现在宝玉在我的手里。如果大王硬要逼迫我,我情愿把自己的脑袋跟这块宝玉一块儿碰碎在这根柱子上!”说着,蔺相如举起“和氏璧”,对着柱子,就要摔过去。
秦王本来想叫武士去抢,可是又怕蔺相如真的把宝玉摔碎,连忙向蔺相如赔不是,说:“大夫不要着急,我说的话怎么能不算数哩!”说着叫人把地图拿来,假惺惺地指着地图说:“从这儿到那儿,一共十五座城,都划给赵国。”蔺相如心想,秦王常常会耍鬼把戏,可别再上他的当!他就跟秦王说:“这块‘和氏璧’是天下有名的宝贝。我送它到秦国来的时候,赵王斋戒了五天,还在朝廷上举行了隆重的送宝玉的仪式。现在大王要接受这块宝玉,也应该斋戒五天,在朝廷上举行接受宝玉的仪式,我才能把宝玉献上。”秦王说:“好!就这么办吧!”他就派人送蔺相如到宾馆去休息。
蔺相如拿着那块宝玉到了公馆里。就叫一个手下人打扮成一个买卖人的样儿,把那块宝玉包着,藏在身上,偷偷地从小道跑回到赵国去了。至于秦王会把他怎么样,他一点也没有考虑。
后来秦王发觉这件事,后悔已经来不及了,想发兵攻打赵国吧,赵国在军事上作了准备,怕打不赢。最后秦王只好放蔺相如回到赵国去。这件事情在历史上就叫作“完璧归赵”。直到今天,人们谈起这段故事来,还对蔺相如的英勇行为翘大拇指哩。
三国末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夺取魏国政权以后,准备出兵攻打东吴,实现统一全中国的愿望。他召集文武大臣们商量灭大计。多数人认为,吴国还有一定实力,一举消灭它恐怕不易,不如有了足够的准备再说。
大将杜预不同意多数人的看法,写了一道奏章给晋武帝。杜预认为,必须趁目前昊国衰弱,忙灭掉它,不然等它有了实力就很难打败它了。
司马炎看了杜预的奏章,找自己的最信任的大臣张华征求意见。张华很同意杜预的分析,也劝司马炎快快攻打吴国,以免留下后患。于是司马炎就下了决心,任命杜预作征南大将军。 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调动了二十多万兵马,分成六路水陆并进,攻打吴国,一路战鼓齐鸣,战旗飘扬,战士威武雄壮。第二年就攻占了江陵,斩了吴国一员大将,率领军队乘胜追击。
在沅江、湘江以南的吴军听到风声吓破了胆,纷纷打开城门投降。司马炎下令让杜预从小路向吴国国都建业进发。此时,有人担心长江水势暴涨,不如暂收兵等到冬天进攻更有利。杜预坚决反对退兵,他说:“现在趁士气高涨,斗志正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势如破竹(像用快刀劈竹子一样,劈过几节后竹子就迎刃破裂),一举攻击吴国不会再费多大力气了!” 晋朝大军在杜预率领下,直冲向吴都建业,不久就攻占建业灭了吴国。晋武帝统一了全国。
公元220xx年,曹操率领80方大军驻扎在长江中游的赤壁,企图 打败刘备以后,再攻打孙权。刘备采用联吴抗曹之策,与吴军共同抵抗曹操。
当时,孙权和刘备兵力都很少,而曹操兵多将广,处于压倒性优势。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和孙权的大将周瑜,商讨破敌良策,两人不谋而合,都主张只有火攻,才能打败曹操。
诸葛亮早猜透了他的心事,就笑着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怎能预料到呢?”周瑜听到诣葛亮话中有话,非常惊讶,就问有没有治病的良药。诸葛亮说:“我有个药方,保证治好您的病。”说完,写了16个字,递给周瑜。这16个字是: 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周瑜命令部下做好一切火攻的准备,等候诸葛亮借来东风,马上进兵。诸葛亮让周瑜在南屏山修筑七星坛,然后登坛烧香,口中念念有词,装做呼风唤雨的样子。
半夜三更,忽听风响旗动,周瑜急忙走出军帐观看,真的刮起了东南大风,他连忙下令发起火攻。
周瑜部将黄盖,率领火船向曹操水寨急驶,当火船靠近曹军水寨时;一声令下,士兵们顺风放火。风助火势,火借风威,把曹营的战船烧个一千二净,岸上的营寨也被烧着,兵马损失不计其数。在烟火弥漫中,曹操仓皇逃命,从小道退回许昌。
3.十个经典的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