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与书的故事字篇一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的,我爱书,爱阅读。说起来我与书也有过一段故事呢!
“行!”我立马冲出家门,找到奶奶,并从她手中接过行李,又冲回了家——总算,可以看我的书了!
为了避免妈妈又吵到我,我索性关上门,把自己关到衣柜里,再准备一个枕头,一个小灯炮和一个可以充电的小风扇,万物俱全,可以放心的看书了。
当我看到一半时,隐约听到有人在喊我,我以为是幻听,便没太在意,继续看书。这时,肚子欢快地叫了几声,哦,我饿了。
刚走到楼下,就见到奶奶焦急地走来走去,一看见我,马上迎上来,说:“你去哪了?一家人都在找你,来,先吃饭,我打电话告诉他们别找了。”这时,我才知道,我躲在衣柜里看书看书差不多有半天,全家人都找我去了。
我喜欢书,因为书会把我带到知识的彼岸!
我与书的故事字篇二
在我的中学时代,有两本书先后改变了我。一本是沈石溪的《最后一头战象》,另一本则是周浩晖的《斗宴》。
在《最后一头战象》这本书中,动物小说大王深情地向我讲述了人类与大象之间那些让人感动而难忘的故事。沈石溪那张咧开嘴巴、靠在大象身旁的照片不时浮现在我的眼前,曾经漠视生命的我慢慢地热爱上了小动物,认为人类与动物就应该主动建立起热烈友好的关系。
我开始养起了金鱼。每天放学后一回到家,我就乐滋滋地趴在鱼缸边,欣赏一条条金黄色大尾巴神气活现地摇摆着。我又留下了几只乌龟作伴,小心地将手指伸进缸里戳戳它们深绿色的椭圆龟壳,喜欢它们缩头缩脑的模样。我耐心地给这些小生灵取上爱称,在撒食物时亲切地呼唤它们,一天又一天,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
我像沈石溪一样,想象着它们在想什么,它们在说什么。它们陪伴我度过了一个个美好的夜晚,甚至与我的父母一起见证了我又长大了一岁。我们是两个世界的生命,但是命运拉着我们的手,让一根细线轻轻将我们牵起,成为了生活在一起的家人。从第一天为它们刷洗鱼缸时,我就对生命怀着热烈的感情。
生命之花终有凋谢之日,我曾面对碧蓝长空,双掌合十,低声祈祷,可老天是无情、冰冷、高高在上的,他听不见一个小男孩微弱渺小的心声。我瞪大双眼,不停轻拍鱼缸,死死盯着一动不动的它们,我跑回房间趴在床上,止不住的'眼泪伴着一颗受伤的心。
我的情绪一直很低落。直到有一天,我拿起第二本书——《斗宴》。这是一本悬疑美食小说,讲述了几个大厨世家的年轻人为了查明一道曾被乾隆亲自美名为“烟花三月”的菜肴而踏上扬州之旅的故事。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烟花三月”原来只是一道普普通通的青菜炖豆腐。
大味必淡。
后来,我的书房里再也没有出现过小生命,但是我与生命之间的感情和联系从未断开过。我热爱生命,但是我也不愿意干预生命。我曾注视着陪伴老人慢慢散步的小花狗,我曾倾听着清晨在阳台外不断飞舞麻雀的聒噪,我曾轻轻地从一草一树旁走过,这就是我给予生命的最高崇敬。
我与书的故事字篇三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这个灯塔点亮了我多姿多彩的童年。书是智慧的钥匙,它开启了我的知识大门。
我爱书,当我很小的时候,我就和书交上了朋友,自从认识了书,命中注定我和书形影不离。
在我的记忆中,我读的第一本书是:《“虫它”的故事》。姥爷以前是图书馆的老师,他在我5、6岁的时候,给了我一本书,名叫《蛇的故事》。于是,我就开始读了起来:《“虫它”的故事》。有一天,虫它……”我心想:咦?虫它?虫它是什么东西?于是,我就去问姥爷。姥爷听了,很奇怪,问:“哪儿有‘虫它’?”我拿着书,指了指“蛇”,说:“就是这个!”姥爷一看,不禁哈哈大笑起来,一边笑一边说:“这是蛇的故事。”我吐了吐舌头,不禁脸红了。
这个笑话陪着我看书,到了7、8岁时,我的书已有好几个箱子了。我看的津津有味。漫画、连环画、童话、脑筋急转弯……一般的小人书我都看,不过,最吸引我的是故事书。一看上故事书,我就忘了吃饭,忘了时间,经常因此闹笑话呢!
到了10来岁,一般的故事书我都看过了,那时,我不得不承认我是喜新厌旧,看完了一遍就不想看第二遍了。终于,我发现了一块“绿洲”——厢房中的书柜全是姥爷的书。我像发现新大陆一样,马上研究起来,好不容易找到姥爷藏书的钥匙,可是太高,够不到。怎么办呢?我觉得,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和姥爷禀报一下才好。研究几种作战方案:1、请示2、借书3、换书。如果第一种行不通换下一种……姥爷竟答应了,要求是看完以后,还给他,从那以后,一有清闲的时候,我就马上找姥爷借书。姥爷的书可真多啊!不过,合我心意的还真没有多少,我看的如痴如醉,只要一看起来,会马上忘掉世上所有的事情,好像这个世界都是透明的,只有书才是真实的。
现在我四年级了,我现在又迷上了《水浒传》、《三国演义》……我看书看的入了迷,被书陶醉了,沉浸在书香中。每次看完书,我都浮想联翩。现在,我对每一本书都百读不厌。我如饥似渴、废寝忘食地读着每一本书。看!一边洗脚一边读书的是谁?是我!一边吃饭一边看书的是谁?也是我!
书也让我受益匪浅,它让我的阅读能力、写作水平大大提高,因为书,所以,我受到了不少夸奖。
伴着书香,过着我绚丽的童年!书将快乐带到了我的童年里,从幼时读的第一本书开始。有书作伴,真好!相信,随着时间的飞逝,我和书的友谊会越来越深,越来越浓!
我与书的故事字篇四
人累了,喜欢独坐一室,让疲惫之身得以安宁;心累了,喜欢捧起一书,让浮躁之心得以慰藉。
回首读书的日子,我仍忍不住怦然心动,一路走来,山高水远,我对书始终保持着一种绵绵不尽的情感,夜阑人静,一书在手思绪万千。拜读古今中外灿烂的文学长卷,卷卷都缀满一个深深的情字,翻阅人世千般气象,万种风情的纸页,触摸书中所诉故事的经脉,展读书中人物的笑颜,捧书中文章的内涵,那行云如水的语句,花雨缤纷的意境,真挚动人的情感,倾刻间唤醒了我沉睡的心灵像花瓣绽放在春阳中一般,有书的日子,充实,快乐,振奋,青春的本色在书香的温润中闪光,炫彩,歌唱。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面对的不是钢筋水泥,建造的不是高楼大厦,而是鲜活的生命,娇嫩的心灵,祖国的未来。所以,作为教师必须锤炼自己的语言技巧,提高语言的感召力、说服力、鼓动力,拓宽自己的语言内涵,增强语言的亲和力、凝聚力、向师力,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再现语言趣味性、灵活性、厚重性。当我们拥有了精妙的语言技巧,高超的驾驭能力、灵活的应变能力,实际上就是拥有了一笔取之不尽的财富,那时候,我们的每一句话都会真正起到“不是蜜,但可以粘住一切”的作用。而这些能力的获得,只能信赖于书,只有读书,我们才能拥有源头活水,滋润学生求知若渴的心田,只有读书,我们才能引领学生读书;只有读书,教起书来才会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妙趣横生,事倍功半。
让研读教育名著成为我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吧,让我们的生活再添几缕书香吧!让教育先贤的智慧,把我们课改实践的前行之路照亮吧!让我们在打造绿色课堂,全面实现新课程育人目标的实践中实现我们的专业成长吧!
漫游在教育书籍中,我的心潮此起彼伏,《爱心与教育》让我知道了为人师者要有爱心、耐心和信心;《民主与教育》使我明白了学生也的有说“不”的权力,《我的教育理想》让我懂得了一名优秀的教师要有理想、有文化、有爱心。所以,教师读书既要有栽花,也要用心插柳。
与书为友吧!因为读一本好书就象严冬里遇到了炭火,它会以无私的自信给你燃起澎湃与激情。
与书为友吧!因为读一本好书就像酷热的夏天遇到了浓阳,在你孤芳自赏时,给你浮躁的心灵泛起轻爽的凉风。
与书为友吧!因为读一本好书,就像迷途的航船遇到了航标灯,高扬理想的风帆,驶向人生的旅程。“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暴十寒”。
我与书的故事字篇五
“每当我上床睡觉前,才发现有很多作业没有写,每当我期末考试前,才知道该念的书没有念……等待遗憾的童年”。
你还记得吗?这是咱俩第一次见面时,你唱给我的那首歌。当时我还在嘲笑那首歌的主人公被没收了物品,可如今,我却被没收东西,然后你静静地躺在级部主任的书桌里了。
唉,写到伤心处,热泪又勾起了回忆。
那天是我的生日,父母商量了很久才决定让你来祝贺。见到你的第一面,我便心动了,我激动地站在你的面前,手不停的发抖,一会儿又缩回手抚摸你那光滑的皮肤,一会儿又缩回手怕刮花了你,眼睛也不安稳,时而注视你那如钢琴黑键般高贵的外壳,时而看看一向反对我接触电子产品的父母。
得到父母肯定允许的眼神后,我连句“谢谢”都没有,就带着你去蹭wifi了。开机,然后我把我能想到的手机应用全装进了你的内存卡里,接下来,就是玩了。手指在你的身上飞快地刷、划、点,手速快的吓人,手指能完成的动作花样也多得吓人,真可谓“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腾讯后淘宝”,一时间,我连自己的生日大餐都忘记了。
“游戏总有玩腻的时候。”对于母亲对我玩游戏的担心,父亲却淡定的说了这句话,果不其然,第三天,我的“游戏”文件夹里面的游戏均已玩烦,然后你就被我当工艺品一样摆在桌上,qq的提示音不响,我不会碰你。妈妈就此安了心。午后,我就又开始陪妈妈晒阳光、喝下午茶、困晌午觉……你的到来,没有像电视上说的那样拉开两代人之间的距离。
好景不长,虽只是偶尔登陆qq,但qq空间还是被我发现,于是我开始了那条漫长的“刷说说”道路。同样的阳光,同样的阳台,同样的两人,同样的茶和甜点,唯独不同的是因为你的存在而发生变化的母亲的眼神。那眼神先以感叹科技发达注视你,逐渐变为因不想拉开距离而注视我。而此时的你我,却在因游戏升级而乐,合不拢嘴。高中开始,你我已经是形影不离,正因为如此,你以违禁品的身份落入老师手中。从此结束了你我的缘分,缓解了母亲的忧愁,敲响了自己的傻脑子。
你到底是好还是坏?谁也不好说。你给我带来了方便与快乐固然是好,但这种好的代价若是两代人的代沟,我宁愿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