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端午节作文字篇一
粽子是糯米做的,一粒粒饱满的、雪白的糯米挤在一起,看上去很诱人。不过,要让粽子好吃,馅也要好。那馅各种各样,枣的、肉的、豆沙的……数也数不清。咬上一口,可真香啊!
每到端午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那么,你知道为什么要吃粽子吗?告诉您吧,这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期的楚国人。当时,他看见自己的国家快要灭亡了,可楚成王却无动于衷。他多次直言上谏,可成王不但不听劝,而且还把他流放在外。他悲痛万分,写下了《怀沙》这首诗:
“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
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悲壮地吟诵这首诗后,投江殉国了。人们怕鱼把他的身体吃了,就包了粽子扔进江里让鱼吃。
后来,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人们把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每年端午节,人们都以吃粽子和赛龙舟来悼念屈原。
端午节作文字篇二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而我最喜欢的就是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的气息遍布在中原,为家家门口挂上了艾叶,为厨房增添了一阵粽香,更是为河边的龙舟增添了比武的斗致。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香喷喷的糯米,清香的粽叶和甜甜的蜜枣,凑成了那美味的粽子。从小时候开始,我就和奶奶学着包粽子。刚开始我坐在旁边观看,随着我的成长,我渐渐可以当奶奶的助手了。直到现在,我已经可以自己包粽子了。
今年的端午节到了,因为奶奶生病了,所以今天我想让奶奶尝一尝我自己包的粽子。拿起两片一长一短的竹叶,让短竹叶与长竹叶的一条边对齐,微微倾斜,再折成漏斗的形状,然后拿出泡的糯米,抓起来,沥干水,放进漏斗状的粽叶里。捏起一颗蜜枣,把它放在糯米上,再抓一些糯米放在上面,然后压实,再向下折,挤一挤,左压压,右压压。捏起一根线,缠绕、拉紧,最后打一个蝴蝶结。一个粽子就包好了。我把粽子下到水里,过了一会儿,粽子就做好了。
我把粽子端到了奶奶的房间,和奶奶一起分享了这份美味。
我喜欢端午节,因为有飘香的艾叶,香喷喷的粽子和精彩的龙舟。
端午节作文字篇三
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是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所定的节日。
今天我们去外婆家过端午节,还没到门口,就闻到一股扑鼻的香味,原来是外婆在做油炸饼呢,我忍不住拿起一个就放入嘴里,呀!又香又脆真好吃。妈妈说只有在每年的端午节才能吃到这香脆可口的饼。
一会,我又看到外婆拿来几把草,把它插在大门上,我奇怪地问外婆:“这是什么东西?”
外婆告诉我:“这是艾草和菖蒲,在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插上它,因为它们的茎和叶能产生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还有驱邪作用,就是能把不好的东西赶出去。”我感到很吃惊:原来这草有这么多的功效!
中午吃饭是,我发现桌上有我最吃的黄鳝﹑黄鱼等。妈妈告诉我:“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和雄黄酒,把雄黄酒洒于室内可消毒杀菌,喝它对人身体也很有益。”
今天不仅有很多好吃的,还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这个端午节我过得真开心!
端午节作文字篇四
今天是6月12日,农历五月初五,也是端午节。
下午,我大姑,二姑和我弟弟一起来到我们家,你们大概不知道是要干什么吧,让我来告诉你们,是包粽子。
要开工啦!我和弟弟在一边玩竹蜻蜓,我妈妈、大姑和二姑包粽子。我大姑先洗米。快洗完了,但是,弟弟太顽皮,他把竹蜻蜓一扔,去用力推我大姑一下,这下子,米全都撒在地上了。我大姑被我弟弟气火了,打了我弟弟一下,我弟弟跑开了。
我大姑把米捡了起来,又重新洗了一下。下面就剩包粽子了。她们包的时候,我留心观看,只见妈妈先拿出粽叶,把粽叶卷起来,先放进粽叶三分之一的米,放半个枣,再放两颗花生,再把剩下的三分之二用米填满,最后细线绑上去。这样,就做好了一个完美的粽子。我想帮妈妈、大姑、二姑包粽子,就照着样子包了几个。她们都说我包得很好,都为我竖起了大拇指。到了下午4点,我们终于包完了。开始煮了,分两锅煮,第一锅煮到五点。第二锅煮到七点,煮好了。
终于吃到粽子大餐了。吃着美味的粽子,我仿佛吃到了仙桃一样。
这个端午节实在是太快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