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家门前的那条路门前小路的变化篇一
“故乡的路,带我回家”。每当听到约翰。丹佛这首活泼轻快的美国乡村歌曲,我的思绪便跳荡在故乡门前的那条小路上。
记忆中的我家门口的小路是一条弯弯曲曲的泥土路,它像一条蚯蚓贴着我家门前的小河由东向西蠕动。它宽不过四五米,长也不过三百多米,贯穿整个村庄。路的北侧连接着我的家园,路南,紧挨着一条清亮的小河,河坎上长着繁密的杂树:杨树、榆树、刺槐、苦楝、银杏。我家门前河坎上的银杏树是我出生那年栽的,那年,我的叔叔刚刚考上大学,他一高兴,说是栽了留个纪念,于是就栽了。从此,只见它初夏时披一身翠绿,夏日里洒遍地金黄。年复一年,伴我成长。村的西头还有一棵年岁久远的银杏树,那可是一棵比我爷还要年岁久远的银杏树。
我的故乡郭家园地处如皋的南乡,它处于如皋到南通的南北连接线的中间位置,向北距如皋县城大约30公里,向南往南通城差不多也是30公里。因为这个缘故,在那个非常的年代里,很多“下放”的人都愿意分到我们那儿,那里不单物价相对便宜,距离南通、苏南乃至上海都近,以至于我们那个乡村小镇上云集了许多衣着整洁、南腔北调的异乡客,那时他们被称作“牛鬼蛇神”、“臭老九”,一到周末,他们都会聚集到我的老宅西面的马路上那个小小的汽车停靠站,往南,往北,急急地赶去和家人团聚呢。正是因为他们,让我们封闭的村庄多少知道了一些外面的信息,也正是因为他们,才让我们公社那所“戴帽子”的中学在恢复高考后考上大学的人数要比周边的乡镇明显多出很多。
芦芽初上的早春,我们每天都会到河边看小树抽芽,看小草开花。转眼,南飞的燕子归来,忙着从乡路泥水塘里衔泥筑巢。“三天无雨土飞扬,三天下雨水汪汪”,老家属于高沙土地区,连续阴雨天后,门前的路上经常可以看到车子骑人的景观—那时候,治安基本靠狗,通讯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那时别说汽车,庄户人家有个自行车就很不错了。乡下赶集路过这儿的,“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乡路泥泞,走一步,滑一步,常会有不小心的从路涯上滑下了河。骑自行车的先是把车推着走,不一会,便推不动了,原来叶子板里积满了烂泥,骑车人只得卷起裤脚,把个自行车扛在肩上往前艰难地挪着。这时,我会适时地唱起儿歌:“稀奇稀奇真稀奇,车子将人当马骑。”扛车子的本来就憋了一肚子的火,又被一个小孩嘲笑,心里那个憋屈就别提了。
最遭罪的是冬天雪后初霁消融解冻的时候。夏天在那路上滚了一身泥巴你可以到河里洗洗刷刷,冬天,河里结冰了,你想洗刷,先要撬开河面上的冰冻,河水像长了牙齿一样会咬人。不洗吧,你从这儿走要穿高靴子套鞋,高一脚,低一脚,好不容易从泥泞中拔出这只脚,那只脚又陷了进去。拔上来的这只脚上的烂泥,拿去称称足有三斤半,你不一定迈得开步。窘迫之下,过路的人会骂“作孽”、缺德。
我父亲那时做个队长。每天早上,他拿起喇叭筒站在路上一喊:“些人上工啊!男的挑粪,女的打塘儿锄草……”不一会儿,从沟南沟北三三两两走出挑粪桶、扛钉耙的男男女女。他们在田里劳作一天,晚上收工回到家。太阳西下,炊烟袅袅,晚饭时,有端着个粥晚沿路十八家,你家碗里夹块咸菜,他家碗里夹块黄瓜,从庄东吃到庄西。张长李短,都在这本站https:///条路上飞快地传播着。没有路由器,路如互联网。夏夜乘凉,农人在路上用麦芒燃起蚊香,孩子们追逐搞笑,不一会儿便听着大人摇着蒲扇谈狐说鬼。故事真真假假,真假莫辨,听得孩子一惊一乍似懂非懂迷迷糊糊的。迷糊了便走回去睡,睡醒了又是新的一天的开始。
路上的风景不全是是田园风光,乡居的生活远不是歌曲里的诗行。农村素有“借天不借地”之说,于是,临界植树便成一景。我们这儿水丰土沃,阳光充足,没几年,手指粗的树长成了胳膊粗,胳膊粗的树长成了合抱粗,村子里比邻而居的两家不是兄弟就是房族,却为临界长的一棵树打得头破血流。张家占路起厨房,李家占路盖茅房,一个不服一个,各不相让。那时,我的家里成了父亲调解室。一次,打架的两兄弟刚走,父亲突然恨恨地对着在煤油灯下看书、写作业的兄妹四人说:你们长大后一定要离开这个村庄,不然,你们就跟他们一样”。
第二年,我考上了苏州大学,西边的江平线也改道到了南边。我从家里坐二轮车先到镇南的乡村公路公共汽车招呼站乘车到薛窑,从薛窑乘车到南通港,从南通港再从十一圩摆渡上岸到了苏南,再换乘长途汽车开上两个小时才到苏州。早上从家里出发,到苏州能赶上学校里的晚饭。我那时还觉得蛮快呢。
后来,在我的带动下,我的两个弟弟一个妹妹也先后考上大学。那时,出门的机会少,母亲性子里要强,每次有子女考上,她总是这样:先是欢天喜地,接着忙东忙西地收拾行装,然后又总是坚持由她一路送我们到苏州、南京、长沙……等到回到家门前的那条小路,她又嚎啕大哭:”养了四个小鸟,大了翅膀硬了全飞走了……”。
转眼之间,几十年过去了。终于轮到我们的下一代漂洋过海,四处打拼了。他们或在南京或在上海,无论他们在哪里都没有了往日出行的艰难。飞机、高铁、高速公路……应有尽有。而自从我学会驾驶迷上自驾后,短短的四、五年间,我差不多开了10万公里,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如果把人生当作一次旅行,那么,只要活着,我们就总在旅途上。人在旅途,怎能没有乡愁?向外路千条万条,回家的路只有一条。在我看来,人生的一大乐趣就在于:年轻时搏杀疆场,年老时回到故乡。
家门前的那条路门前小路的变化篇二
我家门前,是条不宽的小路。路两旁,一棵棵幼小的桂花树正在茁壮成长,路面有些凹凸不平,像钥匙的齿。这条路就仿佛一把钥匙,打开我的记忆之门,往事从门内涌出。
回望漫漫小学之路,我发现了第一条我人生的成长之路。记得那个秋高气爽的季节,是学习一年一度的大队委选举。我欣喜若狂地从老师手中接过大队委推荐表,却不知该竞选什么职务。选大队长吗,还是原来的副队长……算了,不想了,反正妈妈会帮我决定。
回到家,我把表格交给妈妈,等待着结果。谁知妈妈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你马上就成为中学生了,有些事情需要自己做主。”真的可以吗?我有点激动,又有点怀疑。该选什么?还是依照原来的路走吗?总不能原地踏步呀,可选大队长,我能在众多佼佼者中脱颖而出吗?如果选上了,我又能当好吗?种种思绪像麻绳般紧紧拧在一起,将我的思维死死拴住了。
原来选择自己的路并不容易,我带着矛盾的心理来到门前透气。往往门前那条路,星星点点的金黄铺满眼帘。哦,是桂花树,它们挺立着翠绿的腰杆屹立在道路两旁,一朵朵一簇簇的花儿摇晃着灿烂的脸庞。“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这一刻,我看到了怒放的生命,用属于自己的季节,属于自己的精彩,铺上了一条朝气蓬勃的路,铺上了自己的未来!而我呢,在这充满希望的季节里,难道不应该像那些开得热烈的花儿,奋斗向上,开辟独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绽放自己的光彩?于是我回到书桌前,拾起那支下定决心的笔,郑重地写上:竞选大队长。
在我迈出人生第一条路的那一刻,我也长大了,告别了依赖,告别了软弱,学会了独立,学会了坚强。让我在成长之路上,懂得了责任,收获了信心,感受了快乐。
门前的路,门前的树,就像人生的画卷,描绘我生活中的色彩,伴随我的成长,让我带着新奇,带着希望在这条路上前行。
家门前的那条路门前小路的变化篇三
经过九九八十一难,那恶心的土路终于变成了坚固的水泥路了,时隔一个月,土路终于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土路的问题解决了,可新的问题又来了,水泥路太硬,摔在地上屁股嗡嗡的,可真的是旧的不去旧新的不来啊!
记得是寒假的时候,我骑着“汗血宝马”——自行车,自由自在地行驶在田间的水泥路上,还哼着歌:“来呀!造作啊……”正兴高采烈地开自行车,这时来了个飞来横祸——水泥路的裂缝,我珍藏的“汗血宝马”一下子陷在了裂缝里。我头一次遇见过这事,我的“汗血宝马”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和我一起摔了个狗啃泥,“哎呀!”我不禁愤怒地叫了起来,还怒气冲冲地说:“这是什么破水泥路,还不如土路。”这时我发现了我的脚流血了,急忙小跑回家。
终于不出所料,功夫不负有心人,这让我生气的水泥路变成了黝黑黝黑的沥青路了,把水泥路的所有缺点变成了优点了,我一下开心的一蹦三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