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园子字篇一
大地震后,我们兄弟姐妹三个共聚大姨妈家,那是一个修建在德阳市罗江县蟠龙镇文昌村的小洋楼,它的前面是一条蜿蜒、澄澈的凯江河,后面是一座大山,山上柏树繁茂,一片葱茏。
我们三个一边诉苦、一边走上“隔热大道”,刚才那火辣辣的太阳被大树严严地隔在九霄云外,我们立刻说的说,笑的笑,蹦啊,跳啊,唱啊,那歌声多嘹亮,多甜美。不久便到了山顶的园子,那里的天是绿的,地也是绿的,四面都有绿色的屏障。
刚开始,姨父干什么,我们也跟着干什么,挖了一会儿花生,都觉得太乏味,我便坐在一块大石头上玩小游戏。玩腻了,又在大姨父面前乱勾一阵,弟弟在一旁安装武器——摘还未成熟的甜枣来攻击我和姐姐,我被他惹恼了,也攀上那棵遮天闭日的大枣树,左右包里装满了又小又硬的绿枣子,小心地滑下来。“嘿!嘿!小不点你死定了!”我一边“翻山越岭”的追他那只“猴子”,一边发射子弹,弟弟没地儿躲了,就跳上姨父的背上,想借刀杀人,利用姨父雄壮的气势来对付我。啊,小家伙挺狡猾的哈,我也会。“姐姐,走,我们摘桃子去,我拉起正在采花的姐姐,站在那指指点点谈论着园子外又大又红的桃子。弟弟可禁不住又大又红的桃子的诱惑,跳下姨父的背,走到我们面前来。我立刻拿出和姐姐商量好了的阴谋。一声令下,我们发动暗器——苍耳。我拍着弟弟的肩,叽哩呱啦地说了一大堆来分散他的注意力,姐姐借给他打蚊子的'借口将苍耳布满弟弟的背上。
玩累了,口渴了,山上又没有水,也没带水果。对了,还有一棵大桃树呀!我们三个猫起身子试着接近那棵桃树。经过商量决定,我做指挥,姐姐和弟弟实施盗窃行动。嗯,没人发现,“走!”姐弟两人猫着身子,闯进人家的果园,尤其是弟弟那满身的苍耳结合那老鼠的动作,简直就是只小刺猬。
果子吃了,我们又在姨父的菜园子里追逐,把他刚挖出来的花生,全踩得四分五裂。有的有壳无籽儿,有的壳和籽都踩碎了,还有的果和壳都被踩进土里安息了。姨父气急败坏,把我们赶下了山。
我们蹦着、跳着,又去寻找新的乐园。
园子字篇二
祖父的园子是充满生机的园子:园子里的昆虫很多,有 ,有 ,有 ,有 ,拍一拍手, ,叫一两声, 。
祖父的园子是快乐的园子:“我”在园子里吃黄瓜、 、 、 、 、 。
设计意图:
《祖父的园子》主要描写了“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第一题基础题让所有学生在填空的过程中,熟悉课文内容,感受“我”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
挑战题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只白蝴蝶。
(1)这段话中写到的植物、动物有什么特点?
(2)这段话运用了 和 的写法。
(3)你能运用“愿意……就……”句式,仿照样子写几句话吗?
园子字篇三
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蚂蚱、樱桃、蚌壳、瞎闹、锄头、倭瓜、水瓢、圆滚滚、一动不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引导学生自主读书,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领悟作者如何表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的表达方法。
让学生了解作家萧红,读一读她的有关文章。
1课时
上节课,我们随着作家林海音一起感受了她在北京城南的那段美好时光。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另一位女作家萧红,走进《祖父的园子》,一同感受她的童年生活。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思考:你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试着用一个词语概括,并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谈谈理解。
(本课清新活泼的笔调定会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定会对祖父的园子产生深刻、美好的第一印象。)
1.默读课文,找出印象最深刻的情景,体会“我”的心情。
(学生自主学习)
2.汇报交流:
(1)从这几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祖父的园子里昆虫丰富多彩;昆虫非常可爱;祖父的园子充满生机、热闹、美丽……我对园子非常喜爱,难以忘怀。)
(2)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热闹和生机勃勃的感觉。
“伏在”、“乱钩”,说明“我”的举止很天真可爱,说明了园子不仅是童年的乐园,而且是学习的大课堂。
(这几个小节围绕着“我”错把谷穗当野草割掉的趣事展开,通过对话表现“我”的年幼无知和天真顽皮,也表现出祖父对“我”的喜爱和呵护。一老一少,形象鲜明,语言生动,特别是人物心理很耐人寻味。教学中,还可安排角色表演的形式,激发兴趣、丰富内容、加深体验。)
(3)小结:“我”在园子里到底是玩还是干活?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我”在园子里干活就是玩,玩就是干活,反正都充满了欢乐。)
(4)选择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我”的快乐。
(“捡了这个,扔了那个,心里却又想着另一个”,这种微妙的心情,是每个孩子共有的心理特点,因此,这一环节应重视孩子的朗读体验,读出孩子所特有的俏皮可爱。)
(1)思考:从这两段话中读出了什么?是从哪些句子读出来的?
(2)交流、讨论:
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
(写园子里植物和动物的自由自在,表达“我”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快乐心情;所以,在“我”的眼里,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快乐的,都是那样美好,充满活力。)
(3)重点朗读17小节,体会其中的自由和快乐。
(理解作者在这一小节列举了大量事物,花费大量笔墨细致描写的用意,充分感受园子中所有生命的自由自在。)
(4)有感情地朗读后面三段话,通过适当的语气把“我”的快乐心情读出来。
质疑: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
(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并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把“我”—一个小孩做的、想的、说的如实地写下来。这些事,只有小孩会这样做,这样说,具有真情实感。作者的描写具体生动,用了一系列的动作、语言,心理描写,使我们好像真正走进了园子,看到了“我”一样。因此,我们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这篇课文为什么能给人带来强烈的震撼,使人心驰神往?缘于作者敏感的心灵,细腻的笔触,她选取的例子看似一件件平常的小事,却往往最易打动人,印证了“生活就是写作的源泉”,对我们的写作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兴趣的,还可以背一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2.摘抄课文中体现童真童趣的句段。
3.课外阅读有关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尔基的《童年》,为口语交际做准备。
园子字篇四
除夕这天晚上我喝了不少酒,守岁的时候,又等放了鞭炮和烟花后才睡去,本以为初一会起来很晚,没有想到我还是很早就醒来了。
我拉开窗帘,温暖的阳光顿时从小园子的上空穿透玻璃窗,铺满了整个屋子。我朝窗外望去,几只不知名的鸟儿,在园子里的果树树枝上跳跃,又落在窗沿及空调架子上,叽叽喳喳地唱个不停。我想我就是被这阵欢快、清脆的鸟鸣声给叫醒的。它们应该是想告诉我新年来了,春天来了。
老婆家原来的房子在镇中心,门前过了马路就是宽阔的新安江上游的支流。江水一年四季清澈碧绿,江边杨柳依依。
后来城镇发展规划,准备在江边建了一个休闲公园,因此他们家也被征地征用,房子也被拆了。实际上后来,公园建在另外一个地方,而老婆家的房子被推倒后,原址上重建的却是一栋占地一亩的六层楼公寓,首层是商铺,被当作商品房卖了,而且价格不菲。
政府在旁边山脚下的田野边修建了一个城中村,他们就搬到村里一栋栋独立的统建楼里。
房子是三层半的独栋,上面是半层的尖顶阁楼,底层还有一个车库。有点欧式也有点旧江南民居的感觉。
这一栋栋的江南乡村民居,要是在大城市里,就是我们所说的别墅了。只是结构有点简单,样子有点土气,每栋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翻版。
丈母娘一家人心地善良、敦厚老实,当年在村长语重心长,推心置腹一样的聊家常,聊童年一起生活玩耍的趣事过程中,也就答应了这样的置换。虽然他们换回了两栋房子和两块宅基地,其实,老丈人家还是实实在在吃了大亏的,只是当年他们并不知道如何当“钉子户”,如何当一个“刁民”。
好在房子的前面和后面都有一个园子,面积虽然不是很大,但是也都各有三分地。这些是丈母娘最为满意的地方。
老丈人是个农民,一辈子都在种地,一直到他生病躺在床上不能劳动时才得以停止。丈母娘原先是个医生,在镇上防疫站上班,后来退休后,刚好又碰到老丈人中风了,所以她基本就一直在家照顾老丈人,算起来差不多也有近十年的光景。
丈母娘也是个勤劳的人,除了照顾老丈人,还帮我们带了几年的小孩。除了这些,她还要常常照顾小舅子他们的日常生活,而且她把家里的小园子,打理得有声有色,生机盎然。
前面的园子里有一口井,原来没有通自来水的时候,家里的饮用水,养花种菜,洗衣服全靠这口井。最早是用手打的水,后来小舅子装上了抽水马达,一合上开关,水就哗啦啦地抽上来了。现在的井水,丈母娘还是用来浇花、种菜、洗地、洗衣服。
老丈人已经中风十年了,越来越严重,如今连坐起来都要别人扶,而且也不能久坐。几乎每个星期都要打吊针,是那种很贵又不能报销的针水。这些年来,因为照顾老丈人,丈母娘落下了关节炎和骨质增生,她虽然时常也有牢骚老丈人的吃药、打针不听话,但是她总是几乎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老丈人。她说,老丈人当年很辛苦,大冬天的还要下田干活,种菜、摘菜,空闲时间还帮别人搬东西赚钱。但是在最辛苦的日子里,他也从来没有让两个女儿和儿子帮过一次忙,他让他们安心读书。所以到现在,他的两个女儿和儿子都没有下过田,也都不会种菜。
其实种菜不是一件容易和轻松的活。我问丈母娘,你退休以前一直都是一个医生,你是怎么懂得种菜的呢?她说,我是跟老丈人学的。我知道侍弄瓜果蔬菜和这些花儿已经成为她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她不会像其他老人家一样在晚年的'闲暇时光,去跳广场舞,去打牌,或者只是看看电视。她只会在照顾家人的空闲时间侍弄她的小园子,侍弄她的瓜果蔬菜和一些花儿。
她不仅仅在园子里种花,她还种菜,种果树。
这里地处江南,虽然每年也会下一两场小雪,但是冬季并不会太冷,特别适合种各种的瓜果蔬菜。
每年秋末冬天的时候,她会分批种上上海青,大白菜,奶白菜和大蒜,香芹。这样从冬天到清明前,一直都有新鲜的蔬菜吃。如果天气不冷的话,只要把菜籽均匀撒在用锄头翻过的泥土坑里就行了,如果天气冷的时候,她还要在翻好的泥土上覆盖塑料薄膜,在薄膜上面挖出一个个的小洞,让小菜秧苗根部的泥土保持适当的温度不至于被冻坏。如果运气好,年前能下一场雪,那经过霜打雪盖后的蔬菜就是最香甜的了。我没有见过城市里的蔬菜是怎么种的,或者是什么样的一个品种,但是我能吃得出来那味道绝对不是我在这里小园子里吃到的那样香甜和有浓浓的菜味。
到了正月十五以后,天气基本就慢慢热起来了,这时也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了。冬天种的菜也基本吃光了,剩下的菜叶子或者较老的菜,她就会清除干净,用锄头仔细地把地翻一遍,把原来上面的菜根和一点残留菜叶埋到地底下,再把表层的泥土松动、扒平,开始种清明后的菜了。这时候的菜基本是瓜果类的菜,有丝瓜、豆角、茄子、西红柿和辣椒等等。
在小园子里,除了菜还有鲜艳的花。花苗是丈母娘在年后元宵前后在集市或者苗圃买的。有茶花、君子兰、兰花、海棠还有牡丹。丈母娘说这些花点缀着青青的菜叶,显得五彩斑斓,赏心悦目。我刚回到老家的那天,几盆不大的茶花树上面满是含苞欲放的花苞,在年前的几天里,都一一绽放了,红得耀眼,早晨细微的露珠静静地趴在花瓣上,花儿就显得更加有灵韵了。后来陆续地兰花也开了,虽然是小巧得不易觉察的白中带有紫色斑点的花瓣,但是花香扑鼻。
年过完了,在我们返回深圳的时候,丈母娘在小园子里给我们摘了几大捆的上海青,香芹,大蒜和香菜,让我们带回深圳。她说,自己种的菜放心,香甜。她还给我们带上两株从小园子里挖来的万年青,她说,这个很好养,放在花盆里都可以养活,过几个月后就可以看到它们长得壮壮实实的,而且还会发出更多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