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亲近篇一
;朔风舞蹁跹,叶如蝶凌空。在初冬轻盈的步履间,叶轻巧地挥挥手,款款而来,落地有声。
在我看来,落叶,那是一种与落花截然不同的美。落花,美得凄艳,“落花不解伊人苦,谁又怜惜伊人情”;
落叶,美得恬淡,“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在这一绿一淡然、一落一随缘中,饱经风霜的落叶仍能用一颗无尘的心,守候生命的静美,在这纷争喧嚣的红尘里,淡定地“归去来兮”,寻求那份清净、悠闲和自在。
我停下脚步,倾心静听叶落的声音。那窸窸窣
窣的声音犹如天籁,在風中低吟浅唱,欲语还休。手中的那枚落叶融入我心,心也就随着落叶一起流浪。我分明听到了那叶脉中流动的葱茏,在记忆的河流里缓缓流淌。是啊,那些波澜壮阔的岁月已渐渐平息,再也不会在心海里激起一点点涟漪。那些深深浅浅的足印早已冲淡,再也寻不到一起奔跑的路线。落叶如此,人亦如此。我在青春时代,在前行的路上满怀激情、朝气蓬勃,如树叶历尽春花秋月的浪漫和冬夏岁月的峥嵘,此时,回首往事已是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如那萧萧落叶,悲喜交加!
我常想,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东西不是一成不变的,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开始、高潮、结束、谢幕的过程。日落不是岁月的过,风起不是树林的错,人的一生中,有得到也会有失去。或许错过风,你将收获雨;
错过雨,你将收获彩虹。过来,我失去了很多,但也得到了不少,特别是经历了很多挫折之后,人越来越成熟了,看透了一切,也看淡了一切。我虽然没有达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种境界,更没有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那种高度,但心是坦然的、是淡泊的。因为人和落叶一样,一转身就是一辈子。
我继续在山野里漫步,脚下发出阵阵清脆的声音。风过处,纷纷落下的黄叶,干净空灵,正如我此时的心境。在初冬的山野里,独自看落叶飘飞,听叶落声音,如诗里听涛、画里闻香,无穷曼妙。
相关热词搜索:;亲近篇二
其实我不喜欢动物,我一直以为动物都是很凶猛的。可是,那一次让我知道了动物也有可爱的一面,也有会受伤的时候,那一次也让我学会了亲近动物。
那是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到公园去玩,哪儿没有一个人。突然,我看见一个毛茸茸的像球一样的东西在草坪上,我小心翼翼地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只受了伤的小白兔。我想它应该是被狼狗追赶了,才受伤的。可是我怕我帮它包扎好伤口后,有反咬我一口,那怎么办?但看着它那可怜兮兮的样子,我忍不住对它产生了怜悯之心,我二话不多说,立马抱起它往家跑。
到了家,我拿出医疗箱,细心地给兔子包扎起来。没过多久,我就帮兔子包扎好了。突然,它从桌子上爬了起来,我想它要来咬我了吧,我立即退后了几步,没想到它跳下来,用脸蹭了蹭我的脚,我感到这只兔子并没有我想象得那么凶猛,我蹲下来,摸了摸它的头。
几天后,它在我的细心照料下伤已经完全好了,我把它抱回了公园。没到有空的时候,我都会来看看兔子有没有在那儿等我。
亲近篇三
每当我拿出珍藏已久的海螺,轻轻聆听大海翻滚时的美妙歌曲,总会想起那蔚蓝而宽阔的大海。
台湾宾馆靠海,我趴在窗户上观赏大海,放眼望去海面细波如鳞,海天相接,在夕阳的照射下闪闪发光,显得格外美丽。让我想起了一句古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第二天早上,只见远处海天相接处,乌云翻滚,巨浪滔天,要下暴雨了。海浪不断涌向沙滩,约十米宽的沙滩一下子就不见了。一阵暴雨之后,天是那么蓝,海水无边无际,远处海和天连到了一起,暴风雨之后仿佛为这里增添了一丝美丽。望着远处的海面,容身于大海之中,一切烦恼都烟消云散了。
踩着脚下的鹅卵石,我们来到了普陀沙滩上玩耍,一阵微风吹来沙子顿时翩翩飞舞,像在欢迎着我们的到来,海螺在一旁吹响乐章,走在贝壳“铺”成的地毯感受着夏日的美好。沙滩上有的游客和小朋友在用沙子做雕塑,有的.在用沙子“埋活人”,有的在摆poss拍照片。沙滩上,热闹极了。
“下水啦!”我兴奋地嚷着,急忙扑入大海的怀抱,欢快的游了起来,仰望天空,海鸥在空中翱翔,自由自在的,真好!波浪向我们冲来,我站立不动,浪潮把我冲到岸边,我使出自由泳的姿势向它攻击,我真想游过一湾浅浅的海峡,剪断海峡两岸的乡愁,盼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结果还是失败了,途中呛了海水,咸咸的,涩涩的,有一丁点苦,其中也夹杂着一丝甜。这是我第一次尝到海的味道,感觉是那么特别。
我欢笑着,尖叫着,像一条快活的小鱼儿在清清的海水中尽情地游来游去,享受大海给我带来的乐趣。
亲近篇四
;枕河而居,依林而眠。乡村是一个适合早睡早起的地方。
我对林家村是一见钟情的。首次遇见林家是在黄河口诗会上,那是去年8月底,天还很热,万木葳蕤。我随黄河口作家采风团来到黄河岸边的林家村,瞬間就被这个村子吸引了: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庭院深深,灰瓦白墙,如同一位恬淡的高士隐于密林之中。我们参观了村里的民宿,一座座鲁北农家院落里,竟然装饰得现代时尚,艺术范儿十足。方正的四合院里几棵瘦竹,客厅宽敞,卧室干净,一应俱全的文房四宝。
10月下旬,我到林家村报到。金秋时节,树木换了秋装,金黄、褐黄、红黄、绿黄,彩虹样的斑斓,满地落红给这位林间高士更添了几分诗意。第二天,我就迫不及待地住了下来,终于可以与它朝夕相处,日夜相伴,甚至命运相连了。
很多朋友对于我一介女流心甘情愿抛家舍业,跑到这偏远的黄河岸边工作表示不解。他们关切地问我住在这里怕不怕?我反问道,怕人还是怕鬼?他们只是笑,依然目光狐疑。我也笑,怎么才能对他们表述我对这样一片土地的眷恋呢?我说,也许上辈子我就是这黄河岸边一棵树吧,我要回家了。
来到村里后,我做了一些乡村振兴的调查和思考。乡村振兴的关键是城市优良资金、资源对农村的注入,以及人才和先进技术理念的注入,并且是持续不断注入,否则靠农村自己崛起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城市优良资金是有限的,谨慎的,更是逐利的。
林家村要搞文旅发展,这也是现在很多特色乡村都在走的一条路。搞文旅的优势是靠近黄河,生态环境好,村容村貌干净整洁。但是规模很小,附近没有其他旅游景点带动,最重要的是没有资金。
每一次招商都像相亲一样,我们怎样才能把待字闺中的姑娘体体面面地给嫁出去呢?按理说,我们要把姑娘打扮得漂漂亮亮,然后配备一定的嫁妆,才能吸引好小伙。即使这样,我们还无比担心嫁错人,因为优良资金像优秀好小伙一样是稀缺资源。
曾经,我从这样一片土地出走。我想要走向远方,走向高处,进入闹市,投向繁华,我想要走遍大江南北,海角天涯,去寻一个梦,寻一份可与生命相提并论的意义。
出走是一条长路,漫漫修远,如同长夜。我无畏无惧,这片泥土给了我健康的双脚和坚定的信念,这条河给了我不屈的脊梁和无限的热情。我身背行囊,朝行夜宿,攀过高山,越过土丘,跨过堤坝,趟过河流……像一棵树,踮起脚尖,再踮起脚尖;伸长手臂,再伸长手臂,葳蕤的叶试图触摸天空。我四处摘下了一些果实,梦里始终是那片泥土和那条河。
如今我要归来,回到这片养育我的泥土和浇灌我长大的河。作为一棵树,世界再大,我更需要脚下那片泥土。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