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英语散文集有哪些篇一
选 择 题 考 点
1.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2. 儒家学派创始人(注:不是儒家思想)
3. 思想核心:仁、礼
4. 主张“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5. 私人办学第一人
6. 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7. 学习方法:“举一反三”“温故知新”“学而不厌”“不耻下问”
8. 贡献:传播和保存六经
9. 《论语》是先秦时期一部著名的语录体散文集,儒家经典著作,主要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10. 春秋时期:孔子,老子
战国时期:庄子、孟子、荀子、屈原
翻 译 题 考 点1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
见于:拜见
冉有、季路拜见孔子说
2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有事:采取军事行动
季孙氏将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
3 无乃尔是过与?
无乃:定结构,恐怕。过:动词,责备
我恐怕该责备你了。
4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以为:以他为 主:主持祭祀的人
先前的先王让他主持东盟山的祭祀
5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是:这是 社稷:国家 何以:为什么,凭什么。伐:讨伐
这是鲁国的臣属,凭什么要讨伐它呢?
6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陈:陈列,施展 就:担任 列:职位
能施展才能就担任那职位,否则就不要去。
7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而:表转折 焉:代词,哪里 相:这里指搀扶盲人走路的人
8 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椟:匣子
9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疾:厌恶,讨厌 舍曰:不说
君子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想去做却偏要编造借口的人。
10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服:归服 修:讲究 来:使动用法,使它归顺
远方的人不归服,便完善文德教化使他们归顺。已经使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定下来。
11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谋:谋划 干戈:武力,战争 邦:借代国家
反而在国内谋划发动战争。
文 言 虚 词【之】
①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代词,代指“远人”
②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代词,代指“伐颛臾”这件事
③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助词,的
④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第一个,代词,那样 第二个 代词,它
【以】
①何以伐为
介词,凭、靠
②则修文德以来之
连词,表目的,相当于“以便”
【于】
①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
引进动词宾语,无实义
②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介词,对
③虎兕出于柙
介词,从
④龟玉毁于椟中
介词,在
⑤固而近于费
介词,与,同
【而】
①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连词,表转折
②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连词,表递进
③固而近于费
连词,表并列
词 类 活 用1.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来,使动用法,使…来)
2.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来,使动用法,使…来)
3. 既来之,则安之 (来,使动用法,使..来;安,使…安)
4. 无乃尔是过与? (过,名词作动词,责备)
特 殊 句 式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于颛臾有事,介词宾语后置)
2. 无乃尔是过与? (是过尔,这要责备你,宾语前置)
3. 是社稷之臣也。 (是…也,判断句)
4. 何以伐为? (以何,宾语前置)
5.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状语后置)
6.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状语后置)
阅 读 理 解3个比喻句,采用类比论证方法:
①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② 虎兕出于柙
③ 龟玉毁于椟中
本文选自《论语·季氏》篇,是一篇对话形式的驳论文。
历 年 真 题1.先秦时期一部最能代表民主思想的语录体散文集是 ( ) (04年)
a.《论语》 b.《孟子》 c.《庄子》 d.《荀子》
2.下列各句中的“者”字,同前面的词语组成“者”字词组用作宾语的一项是( )(05年)
a.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论语·季氏将伐颟臾》)
b.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史记·李将军列传》)
c.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d.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侯方域《马伶传》)
3.下列句子中“焉”字作兼词用,相当于“于此”的是 ( ) (06年)
a.斯天下之民至焉。
b.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c.焉是此人知是且非邪?
d.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4.在下列句子中,“则”字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却”的是 ( ) (07年)
a.既来之,则安之
b.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c.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
d.兵强则士勇
5.下列句中“则”作连词,表转折关系的一项是 ( ) (09年)
a.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b.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c.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
d.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6.【翻译】孔子日:“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真 题 答 案1.a
2.c
3.a
4.c
5.c
6.【翻译】孔子说:“冉有,我恐怕该责备你了。”
英语散文集有哪些篇二
大纲3500+个单词,总有一年出现几次和几年才出现一次的,十指还有长短,何况那么多单词,怎么可能都是重点?其实市面上很多书都抓住这个点,出了很多高频词汇总。
二是它每个单词下面都会配有真题短语,其实高频单词的相关短语也就是高频短语。
不是那么勤奋的学生,可以像我上面说的那样,先背一些必考词,还有常考词,同时别忘了它附带的真题短语。
而想在高考中得更高分的学生,你们最好在英语复习上分配足够的时间。可能有人要说了,高三学习任务很重,我其他科目也不怎么好,哪有那么多时间背单词啊。
其实你完全可以用零碎时间背,比如早操前、学校开动员会时、饭后运动消化时,时间很多,你只需要把单词表塞进兜里,在适当的时候把它拿出来就行了。
英语散文集有哪些篇三
《季羡林谈读书治学》,《季羡林谈师友》;《季羡林谈人生》,《病榻杂记》,《忆往述怀》,《新纪元文存》,《母与子》,《三个小女孩》,《垂钓》。
内容简介
季羡林先生是著名学者、国学大师、同时它还是著名的散文大家。他襟怀坦荡、学贯中西,读他的散文是一种享受,开怀释卷,典雅清丽的文字拂面而来,纯朴而不乏味,情浓而不矫作,庄重而不板滞,典雅而不雕琢。无论记人、状物或摹事,笔下流淌的是炙热的人文情怀,充满着趣味和韵味。
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8.6-2009.7.11)山东清平人。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4年毕业,在山东省立济南高中任国文教师。1935年秋进人德国格廷根大学学习赞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印度古代语言。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应聘留校任教。
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直至现在)、系主任(至1983年);1978年开始兼任北京大学副校长,至1984年离职。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被选为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常务委员会委员。
现为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他曾长期致力于梵文文学的研究和翻译,翻译了印度著名大史诗《罗摩衍那》。此外他还创作许多散文作品,已结集的有《天竺心影》、《朗润集》以及《季羡林散文集》等。
英语散文集有哪些篇四
昨晚中西音乐歌舞大会里中西丝竹和唱的三曲清歌,真令我神迷心醉了。
仿佛一个暮春的早晨,霏霏的毛雨默然洒在我脸上,引起润泽,轻松的感觉。新鲜的微风吹动我的衣袂,像爱人的鼻息吹着我的手一样。我立的一条白矾石的甬道上,经了那细雨,正如涂了一层薄薄的乳油;踏着只觉越发滑腻可爱了。
细雨如牛毛,扬州称为毛雨。
大约也因那蒙蒙的雨,园里没了秾郁的香气。涓涓的东风只吹来一缕缕饿了似的花香;夹带着些潮湿的草丛的气息和泥土的滋味。园外田亩和沼泽里,又时时送过些新插的秧,少壮的麦,和成荫的柳树的清新的蒸气。这些虽非甜美,却能强烈地刺激我的鼻观,使我有愉快的倦怠之感。
看啊,那都是歌中所有的:我用耳,也用眼,鼻,舌,身,听着;也用心唱着。我终于被一种健康的麻痹袭取了。于是为歌所有。此后只由歌独自唱着,听着;世界上便只有歌声了。
英语散文集有哪些篇五
《空白》《平凹文论集》《学着活》
《做个自在人》《走山东》《说话》
《商州三录》《造一座房子住梦》《访兰》
《爱的踪迹》《心迹》《贾平凹散文自选集》
《坐佛》《朋友》《我的小桃树》《静水深流》
《平凹与三毛》《我是农民》《天气》《敲门》
《饺子馆》《走虫》《月迹》《艺术家韩起祥》
贾平凹的散文内容浩瀚,五彩缤纷,内容极为宽泛,社会人生的独特体察、个人内心的情绪变化、偶然感悟的.哲理等等皆可入文。有《月迹》、《心迹》、《爱的踪迹》、《贾平凹散文自选集》。
贾平凹的大部分散文都闪烁着哲理的火花。这种哲理多出自作家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而非前人言论的重复,哲理的诠释过程也就是文章的重心,极富情致和个性,代表作有《丑石》、《一棵小桃树》、《文竹》等。这些作品在简短的篇幅中,既没有玄奥的言词,也没有空洞的说教,只是以一个经历者的身份讲述一个个富有哲理的故事。娓娓动听,从容不迫,决不自以为是,不炫耀、不张扬。
贾平凹:一个追求“有自己声音”的作家,是当代文坛的奇才。1952年,他生于陕西南部丹凤县棣花村,1972年进入西北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学。此后,一直生活在西安,从事文学编辑兼写作。现任西安市作协主席、《美文》杂志主编等职。出版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商州初录》、《土门》、《高老庄》、《怀念狼》、《病相报告》、《秦腔》,中篇小说《天狗》、《黑氏》、《五魁》等,并有大量散文、随笔问世。作品曾获全国文学奖5次,及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法国费米那文学奖和法兰西文学艺术荣誉奖。以英、法、德、俄、日、韩、越等文字翻译出版了20种版本。
关于《白夜》,贾平凹曾坦言,自己最喜欢的作品不是那部“让我灵魂安妥的书”——《废都》,而是《白夜》,这也成了他一生最大的遗憾之一。“我的作品总是一个阶段一组。《白夜》就出在《废都》后没多久,结果我最好的作品被《废都》的声浪湮没了。”评论界与广大读者对这部被《废都》遮蔽的小说给予极高的评价,认为其无论是情节设定、语言运用、人物描写都远远超过《废都》。《白夜》也因其平静中埋伏机锋,练达处深藏宏义成为华语小说界公认的一部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