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馄饨字篇一
;馄饨馅材料
荠菜240克,猪肉120克,鲜虾仁120克,姜3克,大葱15克,酱油1大勺,蚝油2大勺,橄榄油1大勺,香油1小勺,花椒2克,盐适量。
馄饨皮材料
面粉300克,水130克,盐3克。
做法
1.用面粉、水、盐和一块稍硬些的冷水面团,饧30分钟。
2.饧好的面平均分成3份用擀面杖擀开,用压面机将面压成面皮(也可用擀面杖擀成面皮),再切成三角形或梯形的面皮。
3.猪肉切肉丁,倒入酱油,腌制10分钟。
4.鲜虾去皮、虾线,切小块;
葱、姜切细末备用。
5.荠菜清洗干净,过一下沸水立即捞出切碎。
6.向荠菜碎中加入肉丁、虾仁、盐、蚝油、橄榄油、香油、花椒水和葱、姜末,并拌匀成馅。
7.取一个馄饨皮包入适量馅,从一端卷起包住馅,将左右两角交叉捏紧,沸水煮熟即可。
美食小链接
相关热词搜索:;馄饨字篇二
;陆小树上六年级了。新学期刚开始,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项作业:研究性学习——寻找身边的老味道。研究方向是美食文化,彰显家国情怀。
爸爸想帮他,但陆小树说:“老师要求我们自主发现问题,进行研究。”
陆小树说:“让我再想想吧。”
爷爷?老味道?陆小树一拍脑门:“对呀!我怎么把爷爷忘了?”
爷爷常年卖馄饨,无冬历夏。夏天的晚上,就在马路边支个馄饨摊儿,深夜不打烊。冬天就挑一副担子走街串巷,一路敲着竹梆子,“笃——笃笃”。
爷爷总是那句话:“闲不住,卖习惯了。”
爷爷卖的馄饨,被称为“野馄饨”。
馄饨就是馄饨,为何冠一“野”字?无从考证。也许是岛城人的又一发明吧。这里的人似乎善于发明。比如:用塑料袋打啤酒,提着往家走。金黄的啤酒,泛着白色的泡沫,晃晃悠悠。五个人打四副扑克,叫 “保皇”。六个人打四副扑克,叫 “够级”。
这种馄饨的卖法有些特别:马路边,散落一地马扎子、小桌子。几个摞在一起的啤酒桶,一个烤炉。一辆小餐车,一应炊具,一大摞碗,煤气罐。调馅用的敞口大瓷盆。各色作料。锅盖一揭,热气腾腾,馄饨煮好了,来一碗,小笊篱捞起,冲入沸汤——熬得浓稠的乳白色的骨头汤,撒上翠绿的香菜茬儿、葱姜等作料,点一滴香油,一勺入口,皮薄馅嫩,味美汤鲜。真是“打破混沌,开天辟地”。大口吃吧,这就是野馄饨。还不完全是,这只能说是一种吃法,只吃一碗馄饨。瞧,烤炉炭火很旺,烤鱿鱼、烤针良鱼、烤羊肉、烤牛肉、烤猪肉、烤蘑菇筋、烤金针菇、烤大蒜……嗞嗞儿地冒油、冒烟、冒出香味。很快就上满了人,坐在马扎子上,撸串、数钎子、喝啤酒。末了,再吃一碗馄饨,抹抹嘴,打着饱嗝回家。这又是一种吃法。以吃烧烤为主?还是吃馄饨为主?说不清楚。走,去吃野馄饨。岛城人都这么说。
专门来吃一碗野馄饨的人,也不少。不吃烧烤,不喝啤酒,只吃馄饨。一碗一勺,埋下头,稀里呼噜,吃得极香,酣畅淋漓。明月清风已不顾,人间烟火,至味是清欢。凡夫俗子,自得其乐。
爷爷的馄饨摊,生意很火爆。许多上了年纪的人也来吃,他们都说,吃到了老味道。也有不少人,追着爷爷吃馄饨。从夏天的马路边,固定的馄饨摊,到冬夜的街头,游走的馄饨担子。据说,他们吃的不仅是馄饨,还是一种文化,一份情怀,一抹温暖的记忆。为此,爷爷还上过报纸,大幅的照片,配以大段的文字。照片里,爷爷乐呵呵的,肩挑一副馄饨担子,手拿一个竹梆子。
那份报纸,全家人都看过,陆小树清楚地记得,那篇报道的题目就叫:记忆中的老味道。后来,爷爷把那份报纸仔细地收好了,放在哪里,没人知道。
野馄饨是分季节的,一般从春天的晚上卖到夏天的晚上,秋天就渐渐少了,到了冬天,一家也没有了,谁在寒风凛冽的街头卖馄饨?如果有,只能是挑着担子卖馄饨。这样的馄饨,不分季节,越在寒冷的冬夜,越能听到那让人心里暖暖的梆子声,笃——笃笃。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这才是真正的野馄饨!
爷爷就是在那个寒冷的冬夜,挑着担子卖馄饨的人。他一路打着竹梆子,笃——笃笃。敲出一串花点,引来吃馄饨的人。担子歇下来,包馄饨,下馄饨。吃一碗,包一碗。再往前走,笃——笃笃。馄饨担子吱嘎吱嘎地响。披星戴月,响到深夜。
那副担子,弯弯的,榫卯结构,古朴厚重。挑得久了,被肩膀磨得油光闪亮。担子的两头,各挑一个雕花朱漆木柜,一米来高,平底儿,不带腿儿。一头的木柜上面有八个扁扁的抽屉,每个抽屉都带一个蝶形的黄铜拉手,也被磨得发亮。随着走路,丁丁当当地响。每个抽屉,有放调料的,放馄饨皮的,放碗筷的……各尽其用。另一个木柜里安放烧柴火的小缸灶,上面支一口小銅锅,圆圆的,浅浅的。锅分两格,一格盛骨头汤,一格盛下馄饨的清水。扁担和柜子连成一体,像一座拱桥。两个柜子像两座坚实的桥墩。打的时候,扁担就安在柜子上了,从一开始就注定再也不分开。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爷爷包的馄饨,那才叫馄饨,肉馅饱满,面皮薄如蝉翼,加上传统熬制的醇厚浓郁、风味独特的老汤,辅以作料,颇似天地混沌之象,入口爽滑,鲜香。那种味道,啧啧,一辈子也忘不了。
岛城很美,依山傍海,每一条马路都是风景。但,爷爷却是一道最为独特的风景。偌大的城市,挑担子卖馄饨的人,只有他一个,在冬夜,在风中,踽踽独行。
有一个号称“第一馄饨吃货”的人,她熟知岛城的大部分野馄饨,哪家的馄饨好吃,哪家的作料齐全,哪家的馄饨个大、皮薄、馅多。具体到包法,莲花包法,元宝包法,草帽包法,金鱼包法……老板是个什么样的人,是胖是瘦,是男是女,外地人还是本地人等等,均一清二楚,了若指掌,一口气能说出十几家,并且,她都吃过。嚯,她吃过这么多野馄饨,真是一个爱吃野馄饨的人。从某种程度上讲,她像一张美食地图。
她还知道馄饨的各种叫法,北方等地通常称为馄饨,广东人称云吞,湖北叫包面,江西称清汤,四川叫抄手,皖南为包袱,福建称扁食,新疆叫曲曲。她知道得真不少。但是,她认为,至少在岛城,爷爷的馄饨堪称第一。她还有句话,在朋友圈传开:一碗野馄饨,足以慰风尘。就是这样一个人,曾经在老城区沿途寻找爷爷,只为能够在寒冷的冬夜,吃上一碗爷爷包的馄饨,梦里也觉得这个夜晚,这个冬季,甚至,这一生,很暖。
爷爷很固执,都一把年纪了,依旧不肯放下这副沉重的担子。他的理由很简单,我卖了四十多年馄饨,有人就念这一口儿,放不下。
陆小树开始研究爷爷,毫无疑问,爷爷卖的馄饨就是老味道。没想到,他遇到第一个问题是,那张报纸哪去了?他想认真看看,上面是怎样写爷爷的,这对他有帮助。可是,他找不到那张报纸了,问爷爷要,爷爷却神秘地告诉他,藏起来了,不想轻易往外拿,自己找去吧!爷爷很爱跟他开玩笑,包括在这样一件事上。
陆小树心想:这还能难住他?家就这么大,套三的房子,一百二十平米。爷爷再怎么藏,那张报纸也跑不出这个家。可是,一天过去了,陆小树翻箱倒柜,并未找到那张报纸。他干脆不找了,其实,不用看报纸,闭上眼睛一想,爷爷卖馄饨的那些事,打小他就知道得不少。
爷爷常说,他们家是三代“担”传,爷爷的爷爷就是卖馄饨的,一副担子传到今天,三代人挑过了。可惜,到了陆小树的爸爸这一辈,恐怕就传不下去了。
这副担子是爷爷的爷爷砍掉院子里的一棵老榆树,请一个有名的木匠给打的。而这棵老榆树,还是爷爷的太爷爷亲手栽下的。当年,爷爷就是用这副担子,挑起了一家人的生活,他对这副担子很有感情,常常在灯下,久久地凝望着它。
陆小树的爸爸曾经感慨地说:“一棵老榆树,养活几代人。”
在研究爷爷的过程中,陆小树发现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突然从心里蹦出来的,让他隐隐作痛。从小到大,他从未见过爷爷挑担子卖馄饨的身影。因为,爷爷是在深夜出去卖馄饨,凌晨以后才回家,这个时候,陆小树早已进入梦乡了。偶尔,在某一个晚上,迷迷糊糊地,他听到竹梆子响,那是爷爷出门了。爷爷有个习惯,挑起担子出门时,就敲几声竹梆子。可以想象,那是一个多么疲惫的身影。爷爷就在身边,这个身影不需要去想象,应该亲眼去看看。
陆小树决定,像那个“第一馄饨吃货”一样,在深夜的大街小巷,沿途寻找爷爷。并且,他要坐在马路边,吃一碗爷爷亲手包的馄饨。他把这个想法,悄悄地跟爸爸说了,爸爸很支持他,表示到时候一定陪他一块去。
这个念头一产生,陆小树晚上再也睡不好觉,脑子里全是爷爷卖馄饨的身影,梦里都会梦见爷爷卖馄饨,一打开锅盖,水蒸气扑面而来,瞬间淹没了爷爷那张皱得像老榆树皮一样的脸。“爷爷。”他在梦里轻声叫着,不知不觉,泪水打湿枕头。爷爷对此全然不知,他一个人睡在另一个房间里,守着那副老担子。他一直将那副担子放在卧室里,没事的时候,就用一块布擦着,将它擦得锃亮。
陆小树掐着指头算日子,快要立冬了。每年从立冬这天开始,爷爷才出去卖馄饨,颇有仪式感。每天晚上从不间断,一直卖到年根儿。
立了冬,十月节,翻天就是雪。
这天,下了一场罕见的大雪——岛城很少下雪。从早上下到晚上,虽然越下越小,但是一直在飘。白天,到处可见闹雪的人,堆雪人、打雪仗、赏雪景、拍雪照,还有人吃雪!深夜,人就少了,哪怕再喜欢雪的人也不大出门了,白天都玩累了。此刻,爷爷出门了,挑起担子出门了。“笃——笃笃。”梆子声响过一会儿,估计爷爷走出一段路了,陆小树在爸爸的陪伴下,也出门了。走上一条弯曲的街道,远远地,陆小树看见爷爷低着头,弯腰拱背,挑着担子,吃力地往前走着,两头的柜子,一晃一晃的,爷爷的身子一歪一歪的。
“看,爷爷在前面。”陆小树拽了拽爸爸的衣袖。
他终于看见爷爷的身影了,风雪迷蒙,一个苍老的身影,在深夜的马路上,负重穿行。爸爸转过头去,抹了一下眼睛,握紧陆小树的手,停下不走了。
“快走呀,爸爸,跟上爷爷。”陆小树拉着爸爸的手。爸爸又抹了一下眼睛,往前走去。突然,陆小树发现爷爷不见了。
“爷爷呢?”他问爸爸。
“可能转到另一条路上去了。”
“咱们快走,追上爷爷,要不就找不到爷爷了。”
“看你急的,听梆子声,还愁找不到你爷爷?”
雪还在下,似乎小了一些。路灯下的雪花,一闪一闪的,像一个调皮的孩子,躲躲藏藏;像一个含羞的少女,遮遮掩掩。凡花五出,雪花六出。陆小树没来由地想起这句话,他在一本书里见过。他想看一看,是否所有的雪花都是六个花瓣。借着灯光,一伸手,去采雪花。这时,笃——笃笃。传来一阵梆子声,似乎离他们很远,又似乎离他们很近。陆小树的心颤了一下。
“爷爷!”他脱口而出。侧耳再听,只剩下簌簌的雪声,梆子声消失了。冬夜,如此沉寂。
“爸爸,快走,赶快去找爷爷。”
陆小树放眼一看,前面有个丁字路口,便拔腿跑过去,拐进另一条马路。这条路很有名,不长,也不宽,有点弯,形状像条鱼,铺了一路马牙石,一百年前铺的,被往来的脚步磨得又滑又亮。它有路名,但人们都不叫它,习惯叫它马牙石路。眼下,看不到一块铺了一百年的马牙石了,黑亮的马牙石全部被洁白的雪覆盖了。咯吱,咯吱。陆小树踩着雪往前跑,把爸爸落在身后。
跨过“鱼腹”,他的眼睛就亮了,昏黄的路灯下,落下一副担子,弯弯的,像一座小桥。小桥的旁边,站着年迈的爷爷,拱着背,抄着手,瞅着雪。两个年轻人坐在马扎子上,端着碗大口地吃馄饨。热气从碗里冒出来,从柜子上的小缸灶里冒出来,丝丝缕缕,绵绵不绝。雪花往热气里飘,一闪就没了。
爷爷很惊讶:“小树,你怎么来了?”
一抬頭,又看见陆小树的爸爸走过来。
“你们这是……”
“小树要来的,他从来没见过您挑着担子卖馄饨……”
“这有什么好看的?大冷天的……”
陆小树搀住爷爷的胳膊,“爷爷,您冷不冷?”
爷爷把他搂在怀里,“好孩子,爷爷不冷。”
“爷爷,我想吃一碗馄饨。”
“好,好,爷爷这就给你包。”
陆小树的爸爸说:“爹,我帮您包。”
“不用啦!我也给你包一碗。”
“爹……”
“坐下吧!”
陆小树手抚担子,瞅着那个盛馅用的铁钵——像僧人用的钵盂。里面盛着馄饨馅。爷爷用勺子挖馅儿,手有点抖,但他包得很快,莲花包法。眨眼间,就包了两碗馄饨,下到锅里。一会儿,馄饨出锅了,透明的馄饨皮,水打葱花猪肉馅儿,分成两碗,加老汤,鲜香扑鼻。馄饨在汤里漂,莲花开了。
爷爷往每只碗里放了作料,作料很齐全,而且很讲究,除了老牌的灯塔酱油、王记老醋,还有正宗的小磨香油!其他更不消说了,花椒油、辣椒油、味精、紫菜、虾皮、姜末儿、蒜末儿、韭花、荠菜、芫荽……还有丁香!
陆小树和爸爸各端一碗馄饨,相对而坐,头碰头地吃起来。爷爷站在身边,笑眯眯地看着他俩,轻轻摸了摸那副担子。
“爷爷,您也吃一口吧!”陆小树舀了一个馄饨,填到爷爷的嘴里。
爷爷边吃边点头,笑着说:“好!”不知是夸自己包的馄饨,还是夸陆小树。
那两个年轻人吃完了,起身付钱。爷爷拉开柜子上第二层的抽屉,将钱放进去。陆小树一眼瞥见,抽屉里放了一张报纸。
“爷爷,原来您把报纸放在这里。哈哈。”
“哈哈哈。”
夜很深了,雪下大了。“笃——笃笃。”马路上响起一阵阵竹梆子声。爷爷撑起的小桥上,爸爸在这头,陆小树在那头。
相关热词搜索:;馄饨字篇三
已到了一天的末尾,这一天里,大家身边一定有一些有趣的见闻吧,是时候写好总结,写好日记了。那么写日记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日记一则:包馄饨,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4月13日 星期日 多云
今天,我们家要吃馄饨。
一大早,妈妈就去菜场买来了包馄饨用的皮子、肉和一些佐料。
九点多一点,妈妈开始动手了。她先把肉洗干净,然后放在菜板上面,把肉切成条,然后切成粒,最后剁成泥。她又从菜篮里拿出香菇、水芹菜、葱等佐料,同样切成丁,和肉一起防在一个大碗里。然后,放一些盐、味精、菜油等调料品,拌均匀。接着,奶奶拿了一个小碗成了一些水放在餐桌上。一切准备就绪了,妈妈就开始包馄饨了。
妈妈包馄饨的动作可熟练了。我看了一会觉得很好玩,就对妈妈说:“妈妈,你教教我包馄饨好不好?”妈妈爽快地答应了,同时对我说:“你得先把手洗干净了。”我立刻去洗了手,一本正经地坐在椅子上等妈妈教我包馄饨。
妈妈一边说一边示范:先把馄饨皮平放在手掌,然后用筷子夹一点肉,接着把肉卷进皮儿里,裹住;再用手把皮子的两端卷到中间用一点水把它们粘住。这样,一只馄饨就包好了。我照着妈妈的样子包馄饨了。我也把馄饨皮放在手掌上,拿着筷子夹了一团肉放到皮儿准备“封口”。我两只手拿住皮儿的两端用力一捏。“哎呀!”我叫了起来。原来是皮破了。馄饨露馅儿了。妈妈见了说:“你放的.肉太多了。”我剥开皮儿取出肉,把肉防到碗里,换一张馄饨皮儿再做。这一次,我更加小心了。我夹了一点点肉,放在馄饨皮儿上像刚才那样继续做。不一会儿,一个馄饨做好了。我高兴地捧起馄饨对妈妈说:“妈妈,我也做好了一个,你看,好不好?”我满以为会受到表扬。不料,妈妈却说:“肉放得太少了,样子不好看!”“好,第二个我一定要包得更好看!”说着,我又拿起一张馄饨皮儿包了起来。这回放肉前我特地看了妈妈放的肉,照样放,所以这次做出来的要好看多了,妈妈终于夸奖我了。就这样,我包馄饨的动作越来越熟炼了,馄饨也越来越好看了。
包好馄饨,妈妈特地从我包的馄饨中拿了二十只放到锅中煮。过了一会儿,就煮好了,妈妈盛了一碗出来给我吃。我吃着自己做的馄饨非常高兴:因为肉香四溢,味道鲜美。我一下子就吃了两碗,要不是妈妈限制我不让我吃,我还想再吃两碗呢!
馄饨字篇四
盼星星,盼月亮,我们终于把春节给盼来了。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我们小孩子最喜欢的节日,因为每逢春节,好吃的、好喝的、好玩儿的、新衣服、压岁钱可是一样也少不了的!
在我的老家过年时会有许许多多的民风民俗如:贴春联呀,包馄饨、圆子呀,放鞭炮呀等等。其中要数包馄饨、吃馄饨最重要了!
大年三十下午,奶奶拿出昨天换来的馄饨皮,又端来了刚刚拌好的油光闪闪的菜肉馄饨馅,最后拿来了装馄饨的圆圆的筛子。一看这架势我就知道奶奶要开始包馄饨了。哈哈,这可是我最喜欢做的事了,怎能袖手旁观呢?我立马去厨房洗干净了手,然后回到客厅,准备“大显身手”。我站在奶奶身旁,拿起一块方方正正的馄饨皮,用左手托着薄薄的皮儿,再夹了一点儿馅放在馄饨皮中心,然后对折,用手把皮按平整了,接着将封口的那面向里对折,最后向前回拢,把接头处摁紧,一个馄饨就包好了。我欣赏着这个馄饨娃娃,它白白的皮肤,挺着凸凸肚皮,两只耳朵有力的翘着,嘻嘻!真漂亮,真精神!
我和奶奶在不断地包着馄饨,突然我想到,我们过年吃的是馄饨,好像北方人吃的是饺子,而且他们会在饺子里面包上一枚硬币,家里谁吃到了那枚硬币就预示着来年他的运气会很旺,且事事顺心。如果我也学一学北方人在馄饨里包上硬币,那该多有趣呀!但是硬币上有许多细菌,多脏呀,怎么能放在食物里面呢?嗯,那该怎么办?“有了!”我大叫起来,奶奶被我吓了一大跳,怪我道:“你这个死丫头,瞎叫什么呀?差点没把我吓死!”我连忙笑着向奶奶说出了我的想法,并告诉她想用花生代替硬币包在馄饨中。奶奶对于我提出的做法好像也挺感兴趣的。于是,我就跑去抓了一小把花生米,奶奶包一个馄饨,我就放一颗花生米进去,隔几个馄饨再放一个。我们包进了一颗颗花生米,也将对新年的祝福包了进去。看着我们包好的这满满的两筛子装载着幸运的馄饨,我好有成就感啊。又想起现在只有我和奶奶两人知道幸运馄饨的秘密,心里更是乐开了花!到底家里谁能吃到就那么几个幸运馄饨呢?只有晚上见分晓了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