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现代散文作家排名篇一
埃.彼林
埃林.彼林(1877一1949),保加利亚作家。重要作品有《短篇小说》两集、幽默作品《我的烟灰》等。
一阵肆虐的狂风从遥远的树林里刮来两颗种子,随意将它们分撒在田野里。雨水将它们润湿,泥土将它们埋藏,阳光给它们温暖。于是,它们在田地里长成了两棵树。
最初,它们十分矮小,然而无心的时间把它们高高地拉离地面。它们便能眺望得比从前远多了。
它们也能彼此看见了。
田野十分辽阔,直到那葱绿的平原的尽头,也看不到任何其他的树木,只有这两株远远分隔着的树,形影相依地伫立在田野中间。它们的枝丫纵横交错,仿佛是些用来丈量这旷野的奇怪的标尺。
它们遥遥相望,彼此思念,彼此倾慕。然而,当春天来临,生命的力量给它们温暖,充盈的液汁在它们体内流动起来时,它们心中也勾起了对那永有的、同时也是永远离开了的母林的思念。
它们会心地摇动着树枝,相互默默地打着手势。当一只小鸟像一种心念从这棵树飞到那棵树的时候,它们就高兴得战栗了起来。
狂风暴雨来临时,它们惶恐地东摇西摆,折断了树枝,呜呜地呻吟叫喊,仿佛想挣脱地面,双方飞奔到一起,紧靠支撑,并在相互拥抱中获得解救。
夜晚到来,它们消失在黑暗中,重又被分隔开来。它们痛苦得如同病魔缠身,它们祈求地仰望天空,期望快快给它们送来白日的光辉,以求再能彼此相见。
如果猎人和干活的人坐在它们中一个的影子下休息,另一个就忧伤地喃喃低语,沉痛地诉说孤独的生活多么苦恼,离开亲人的日子过得多么缓慢、沉重、没有意义;它们的理想因得不到理解而消失;它们的希望因不能实现而破灭;找不到慰藉的爱情多么强烈,没有亲情的处境多么难以忍受。
现代散文作家排名篇二
蒋子龙(1941------)作品:《乔厂长上任记》,《开拓者》、《赤橙黄绿青蓝紫》、《锅碗瓢盘交响曲》、《燕赵悲歌》他是一个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他总是密切关注现实,热情拥抱生活,关注国计民生,他能及时发现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和矛盾,及时的表现出来引起人们的注意。他的小说塑造了一系列开拓者的形象,在塑造这些人物时,他善于选取尖锐冲突的环境,并以强化的表现刻画人物性格。蒋子龙不是一个细腻型的作家,他喜欢浓墨重笔,在大刀砍削中完成他的作品,但却及注意情节的跌宕起伏,也很注意编织引人入胜的情节。他的风格粗犷而又豪放,浑厚雄壮,具有一种振奋人心的阳刚之美。
从整体看,1)他对历史的反思不仅仅通过人物命运表现历史的曲折,而且往往通过主人公自我的内省展开,小说的主人公往往要在灵与肉的搏斗中“超越自己”通过对自身的痛苦自省和拷问,努力寻求“比获得更高的东西”,最终完成人格的蜕变和升华。2)在表现历史苦难时特别注重历史苦难过程中发现美好的东西,在苦难的背景上表现智慧的美、感情的美、在阴暗的背景上表现上闪光的人性和劳动者的美好情愫。3)他的小说大多都以雄浑和苍凉的大西北为背景,这给他的小说提供了一种粗犷、壮观、严峻的气氛,而他的富有哲学意味的思考又使作品呈现出一种理性的色彩。
贾平凹(1952---)是新时期文坛上很有影响的作家。作品:《满月儿》、《小月前本》、《鸡窝洼的人家》、《腊月正月》、《商州》、《浮躁》、《废都》等。他的作品表现在农村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思想、情绪和人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伦理观的变化,表现农村改革在人们内心深处掀起的巨大波澜,以较强的艺术力量展示出改革潮流不可阻挡的大趋势。《浮躁》是贾平凹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收获,是一部以对现实同步思考为特征的现实主义作品,它与张炜的《古船》一起标志着新时期文学从急切地反映社会政治文题转入对复杂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心理、文化背景进行文学审视。它们标志反映改革的文学跃上一个新的层面。
陆文夫(1928—)作品:《献身》、《小贩世家》、《围墙》、《美食家》、《井》。他是描写苏州文化风情的一位高手。他的小说以苏州小巷生活为题材,写小巷人物的命运,从小巷看世界,反映时代风云,思考历史变迁,他不是一个激烈的作家,不喜欢以悲剧动人,而往往是微笑着看世界,写着普通人的平淡生活但却能够于平淡中见深沉,在风土人情的描写中表现社会和历史的风风雨雨。
王蒙(1934---)现实主义力作:《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是“干预生活”思潮的代表作,《最宝贵的》、《悠悠寸草心》、《说客盈门》、《庭院深深》、《青春万岁》、《在伊犁》、《表姐》、《名医梁有志》等。东方意识流小说:《春之声》、《夜的眼》、《海的梦》、《风筝飘带》《布礼》、《杂色》、《蝴蝶》、《相见时难》写实力作:《活动变人形》、《要字8679号》、《来劲》、《坚硬的稀粥》、及“季节系列”:《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狂欢的季节》 王蒙是小说界在建国后最早创作和大量发表意识流小说的作家之一,他小说的艺术特色及意识流手法的借鉴:1)立足于民族性和现实性的思想内容:从《布礼》开始,王蒙大胆吸收“意识流”的表现形式,用人物的心理活动来结构作品,表现主人公心灵变化的历程。《夜的眼》、《春之声》进一步表现了特定的历史转变时期人们的典型情绪和感受。这些小说所表达的思想主题如历史的阵痛、灵魂的扭曲、生命力的压抑、理想的失落与寻找、两代人的精神隔阂与沟通等,都牢固地立足于民族性、现实性,打上了鲜明的民族与时代的烙印。2)追求题材和手法多样性的创作原则:王蒙意识流小说不像西方意识流小说那样晦涩,在借鉴意识流让大量的感官印象和意识流动进入作品,从心里角度来处理时间次序和空间位置等手法的同时,还揉入中国传统艺术手法如白描、比兴、象征、主观感受和夸张变形、幽默讽刺滑稽、杂文式的嬉笑怒骂、巧合、悬念、戏剧性冲突的运用、作者的旁白和人物的独白、对比、反衬等艺术手法,使他的“意识流”小说具有开放的品格。3)充满着诗情画意的文风:王蒙意识流小说意象明丽,文风飘逸清新,《春之声》写岳之峰坐在闷罐子车里的印象、见闻、感触,写回荡在耳旁的《春之声圆舞曲》的旋律,写出了他心中的希望和在闷罐子车里的发现的诗意,《海的梦》写年逾50的翻译家缪可言失去了青春的海的梦,却窥见了海的魂。生命终于获得了高扬起来的力量:“爱情、青春、自由的波涛,一代又一代地流动着、,翻腾着,永远不会老,永远不会淡漠,更永远不会中断,它们永远和海,和风,和月,和天空在一起”。可以说,王蒙的意识流小说是对西方意识流小说的改造,因而被称为“东方化意识流”
先锋小说:具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倾向(也称探索小说、实验小说、现代派小说、新潮小说、后新潮小说)特征:1)反叛性。反理性(业以确定的秩序)、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美学精神、和表现手法。2)实验性。以不拘一格打破常规方式创作新的艺术和语言形式为己任。先锋小说的艺术贡献在于现代小说文体实验,是名副其实的“形式的先锋”但在意义的追求和表达上,并未见什么特别的“先锋”之处,这也是先锋小说后来日渐苍白并走向没落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作家:马原、格非、莫言、孙甘露、余华、苏童、叶兆言、洪峰、北村、扎西达娃。余华的作品:最初的成名作是1987年的短篇《十七岁出门远行》,表现出对日常生活经验和常识的怀疑与颠覆。之后发表《一九八六年》、《河边的错误》、《世事如烟》、《现实一种》、《难逃劫数》、《往事与刑罚》、《鲜血梅花》、《古典爱情》等,以一种冷静的笔调叙写死亡、血腥与暴力,揭示人性的残酷与存在的荒谬。90年代后,向写实回归,在长篇《在细雨中呼喊》中初见端倪,并在随后影响较大的两部长篇《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中走向鲜明。
新写实小说:“新”是相对于传统的写实小说而言的,是对传统现实主义创作观念的更新,它的革新意义在于使日常生活本身成为文学写作的对象,成为写作追求的意义所在,写作回到了生活,回到了人本身。但新写实小说在直面“生存本相”的同时,普遍地保持“零度感情”介入状态,对现实采取认同妥协的态度,又导致了现代知识分子自“五四”以来所高扬的现实批判精神和战斗力量的削弱。代表性作家有:方方、池莉、刘恒、刘震云。池莉的代表作《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白云苍狗谣》等。从家庭的窗口透视烦恼人生,以入乎其内而又设身处地的体验方式和平视型观察方式及平静达观的叙述态度和细腻流畅的语言表达人性精神。刘恒的作品有《伏羲伏羲》、《黑的雪》、《狗日的粮食》等。
王安忆是新时期一位重量级的女作家,她的《长恨歌》以都市文化为背景,展现了在社会挤压下一些人的世俗生活,以及在时代大变局中无常的命运,以一种“苍凉”的心态和眼光,写出了对时间、历史、和生命的体验,被有的评论家认为是继张爱玲之后将上海这一摩登城市写活写透的一位新海派作家。
现代散文作家排名篇三
余秋雨,1946年出生于浙江,当代著名散文家,文化学者,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余秋雨的散文中始终贯穿着一条鲜明的主线,那就是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又透着几丝灵性与活泼,表达的内容却是浓重的。
1.?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声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喧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2.如果真的有一天,某个回不来的人消失了,某个离不开的人离开了,也没关系,时间会把正确的人带到你的身边。
3.从阴雨走到艳阳,我路过泥泞、路过风。一路走来,你不曾懂我,我亦不曾怪你。?
4.?一切伤口都保持着温度,一切温度都牵扯着疼痛,一切疼痛都呼唤着愈合,一切愈合都保留着勉强。
5.?我轻轻地叹息一声,一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总是以一群强者英武的雄姿开头,而打下最后一个句点的,却常常是一些文质彬彬的凄怨灵魂。
现代散文作家排名篇四
等有机会见了,
却又犹豫了,
相见不如不见。
有些事一别竟是一辈子,
一直没机会做,
等有机会了,
却不想再做了。
有些话埋藏在心中好久,
没机会说,
等有机会说的时候,
却说不出口了。
有些爱一直没机会爱,
等有机会了,
已经不爱了。
有些人是有很多机会相见的,
却总找借口推脱,
想见的时候已经没机会了。
有些事是有很多机会去做的,
却一天一天推迟,
想做的时候却发现没机会了。
有些爱给了你很多机会,
却不在意、不在乎,
想重视的时候已经没机会爱了。
人生有时候,总是很讽刺。
一转身可能就是一世。
然后,你忽然醒悟,
是没有好好珍惜,
或者不敢去面对。
有时,一别,便是一生。.。.。.
现代散文作家排名篇五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鲁迅散文
复仇
人的皮肤之厚,大概不到半分,鲜红的热血,就循着那后面,在比密密层层地爬在墙壁上的槐蚕更其密的血管里奔流,散出温热。于是各以这温热互相蛊惑,煽动,牵引,拼命希求偎倚,接吻,拥抱,以得生命的沉酣的大欢喜。
但倘若用一柄尖锐的利刃,只一击,穿透这桃红色的,菲薄的`皮肤,将见那鲜红的热血激箭似的以所有温热直接灌溉杀戮者;其次,则给以冰冷的呼吸,示以淡白的嘴唇,使之人性茫然,得到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而其自身,则永远沉浸于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中。
这样,所以,有他们俩裸着全身,捏着利刃,对立于广漠的旷野之上。
他们俩将要拥抱,将要杀戮……
路人们从四面奔来,密密层层地,如槐蚕爬上墙壁,如马蚁要扛鲞头。衣服都漂亮,手倒空的。然而从四面奔来,而且拼命地伸长脖子,要赏鉴这拥抱或杀戮。他们已经预觉着事后自己的舌上的汗或血的鲜味。
然而他们俩对立着,在广漠的旷野之上,裸着全身,捏着利刃,然而也不拥抱,也不杀戮,而且也不见有拥抱或杀戮之意。
他们俩这样地至于永久,圆活的身体,已将干枯,然而毫不见有拥抱或杀戮之意。
路人们于是乎无聊;觉得有无聊钻进他们的毛孔,觉得有无聊从他们自己的心中由毛孔钻出,爬满旷野,又钻进别人的毛孔中。他们于是觉得喉舌干燥,脖子也乏了;终至于面面相觑,慢慢走散;甚而至于居然觉得干枯到失了生趣。
于是只剩下广漠的旷野,而他们俩在其间裸着全身,捏着利刃,干枯地立着;以死人似的眼光,赏鉴这路人们的干枯,无血的大戮,而永远沉浸于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中。
一九二四年十二月二十日
现代散文作家排名篇六
大的黄叶子朝下掉;
慢慢的,它经过风,
经过淡青的天,
经过天的刀光,
黄灰楼房的晨梦。
下来到半路上,
看得出它是要
去吻它的影子。
地上它的影子,
迎上来迎上来,
又像上往斜里飘。
叶子尽量慢着,
装出中年的漠然,
但是,一到地,
金焦的手掌
小心覆着个小黑影,
如同捉蟋蟀--
"唔,在这儿了!"
秋阳里的
水门汀地上,
静静睡在一起,
它和它的爱。
现代散文作家排名篇七
文学,意识的产物,生活的反映,文学是客观的东西到了人的`头脑中后,人重新组织编出用文字表达出来的东西。
艾青原名蒋海澄,诗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北方》《黎明的通知》《艾青诗选》。
巴金(1904—)原名李芾甘。创作了《爱情》三步曲、《激流》三步曲等小说,是中国现代著名语言大师。学过课文《春蚕》、《海上日出》、《鸟的天堂》。《海上日出》充分体现了青年时代巴金的进步思想和政治信念:新社会要到来,光明要把黑暗驱逐干净。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少年闰土》《狂人日记》《阿q正传》“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的写照。学过课文《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笔名,因母姓鲁,周鲁同姓之国。鲁迅,愚鲁而迅速;表达对母亲、祖国的挚爱之情,也时刻提醒自己坚持不懈地同黑暗势力作斗争。
叶圣陶(1894—1988)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名绍钧。学过课文《荷花》《瀑布》《记金华的双龙洞》、《三棵银杏树》、《爬山虎的脚》、《牛郎织女》。
老舍(1899—1966)小说家、剧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人民艺术家。代表作《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话剧《龙须沟》《茶馆》《春华秋实》,小说《无名高地有了名》。学过课文《趵突泉》、《猫》、《草原》、《养花》、《林海》。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自佩弦。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主要作品有诗歌散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现代散文作家排名篇八
解开相思多少情缘,无数日夜梦里缠绵。
这次端午,先有五一在前,又有末期在后,一个刚刚回去,一个即将回去,加上归程遥远,坐车不易,这次我便不回故里。可是“每逢佳节倍思亲”,身边的同学、朋友,都纷纷攘攘、一家团聚。当粽子飘香,鸭蛋泛滥,眼眸中滴滴青涩泪水,便几番打转,有着夺眶而出之感。凉风袭来,防不胜防。
其实,端午节又名重五节,音律所在,忍不住想到重阳节。重阳节乃是敬老崇孝之节,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等,往往倾室而出,以求健康长寿、天长地久。昨夜又一朋友托我寄果品回家,予古稀之年的爷爷,一番思绪,变得复杂万分、变幻莫测、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其实在我的故乡,端午乃是别有一番滋味的,只是不知为何这般多愁善感、触景生情。
往年端午,深山老林总是随着佳节来临,变得热闹非凡。初三初四,邻里乡亲便会将腌了许久的咸鸭蛋拿出洗净,到了初四晚上,一律进锅煮熟。初五凌晨,母亲便会开灯起床,将睡前和好的面粉揉好,做成一个个包子,中心抹上红颜料或者盖上章,放到笼子里面。等到旭日东升抑或细雨蒙蒙,炊烟绕梁,伴着心中欣喜、冲霄直上。母亲老是搓着老手,将自己一夜奋战煮熟的咸蛋和蒸出的包子送到卧室里睡眼惺忪的我的面前。那时候,不论滋味好坏,我都吃得喜笑颜开。
等到一夜奋战结束,就到了家家户户你来我往的环节。街坊邻里纷纷拿着桶子或者篮子里面放个盘子,将包子咸蛋放在里面,挨家挨户的送去。这个时候,我总爱挑肉粽,找红心鸭蛋,比比谁家的包子蛋多,比比谁家的包子蛋味道好。等包子蛋送到了各户,母亲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在厨房门口呼和父亲挂上艾草,驱病消灾。紧接着,又忙活早点去了。
我呢?吃了咸蛋、粽子、包子,不等米饭、蔬菜就已经饱饱的,小肚子鼓鼓的。但是,小孩子都爱显摆,还要编一个蛋袋,里面装一颗最喜欢的鸭蛋,挂在胸前、走户窜门。要是自己不小心磕破了,那就疼惜不已、急忙回家、千里挑一、移情别恋。要是别人磕破了,那就嚎啕大哭、满地打滚、要死要活、痛哭流涕。还记得我奶奶去世得早,母亲总是忙于家务,一年忘记了给我编蛋袋,后来端午一到,我猛然惊醒、缠着邻居家的阿姨给我编制,那一次,我得到了一个最大的蛋袋,一次可以装三颗打蛋。(但为小蛋,便会漏出)以至于我炫耀之后,一大群人全部缠着那位阿姨编制蛋袋,以至于后来那位阿姨郁闷不已,跑到我家、说我闹事。后来我目前就再也没有忘记给我编制蛋袋。
我的家乡乃是山区,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等大型活动并没有举办过,但是一事一物,皆是民风质朴、充满乡野之热闹之气息。尽管岁月更迭,往事今朝依旧回味隽永、一成不变。稚气未脱之时从未想过今日会对往年端午这般珍稀,颇具缠绵悱恻之情,叫人感慨万千。
今年端午是首次在校园度过,随翠柳烟波也好,五教书香也罢,心中所思所想,莫过于来年一定相聚。不论外面怎般灯红酒绿、流光溢彩,终究没有家里一砖一瓦、一田一地亲密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