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总结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烤烟产业工作总结 农业产业化工作总结篇一
20xx年我市农业和畜牧业局农业产业化工作在省农委、白山市农委和我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局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和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把加强龙头企业建设作为带动农业产业化和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关键措施来抓,不断强化服务“三农”意识,努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村经济发展,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发展特色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各项工作均取得一定成效。
(一)着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依托资源优势,我市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型特色农业。围绕“参、蛙、菌、药、菜、牧、果、游”八大产业板块,突出打造蔬菜、瓜果产业带;菌食、林蛙、绿色食品产业带;人参、中药材、特色养殖产业带和休闲农业产业带等4个特色产业带。白山市给我市下达的指标为新增特色种植面积1.06万亩,我市已落实14641亩(其中,调减籽粒玉米0.93万亩),其中,农田地栽参3894亩、中药材2423亩、蒲公英1522亩、蓝莓1398亩、其它5404亩。重点打造一个特色产业园区我市通林菌业有限公司。
(二)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20xx年新申报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户,白山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户。重点抓了2个项目,其中,葵花药业集团(吉林)临江有限公司新建年产一亿支刺乌养心口服液(一期)项目和我市长兴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子公司我市佛库伦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长兴)年产21万吨天然饮用水。
(三)着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更好地发挥我市休闲旅游农业优势资源,特聘请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对我市农业产业及旅游资源进行调研,对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进行总体规划,规划正在编制中。同时,积极发展星级休闲旅游农业企业带动作用,新申报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国家级1家,省级休闲旅游示范企业2家。
20xx年我市按照省、白山市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为主题,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围绕“四条特色产业带”的总体布局,加强产业整合、资源整合和空间整合,深入推进区域、产业、产品的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加大食用菌产业推进力度。依托通林菌业,引导70个行政村大力发展以木耳为主的食用菌,每村发展10万袋以上。加大农田地栽参推进力度。重点建设了两个农田地栽参示范基地,计划发展农田地栽参20xx亩以上。加大棚膜经济推进力度,年发展棚膜300亩以上。加大地方名优特产的推进力度,建设15亩桦树晚李标准化示范园。
二是推进品牌建设。以“推动临江产品向临江品牌转变”为方向,遵循市场为主、政府推动、各方参与的原则,按照“定位、塑造、宣传、监管、保护”的思路,重点培育大米、人参、梅花鹿、中药材、果蔬等品牌,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开展商标注册与品牌创建。对荣获国家、省级名牌及其它名牌产品的企业予以一定数额的一次性奖励,并将此项列入市财政预算。同时,利用媒体广告以及博览会、招商会、网络营销、专题报道、展销会和公共关系等多种促销手段,进行品牌的整合宣传。
烤烟产业工作总结 农业产业化工作总结篇二
烟叶生产计划
根据镇党委政府提出“一年打基础,两年跨大步,三年上台阶”的烟叶生产奋斗目标,2022年我镇下达烟叶生产任务1500亩(县下达镇任务1200亩),签订种植合同1260亩,实际种植1000亩。收购烟叶万斤。
2022年烟叶生产情况
一、高度重视、组织有力
2022年我镇交售烟叶万斤。2022年烟叶收购结束后,镇党委政府迅即谋划2022年烟叶生产工作。制定了烟叶生产工作意见和烟叶生产专项考核文件。镇党委政府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及分管副镇长任副组长的烟叶生产发展领导小组。实行班子成员包片,镇干部驻点,部门配合,村社干部主动抓、带头种的工作机制。镇党委政府还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主任的烟叶发展办公室,抽调3名有经验、有精力的镇干部为成员,负责解决烟叶生产发展中的具体问题,督促、督查烟叶生产中的各个环节。
二、广泛宣传、措施有力
一是镇村组织召开动员大会。镇党委政府反复组织召开
烟叶生产形式分析会,任务分解、政策扶持、面积落实等动员大会,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意识。紧紧抓住这一项富民、富财增收产业,统一了干群思想。各村也分别组织召开了动员会。二是镇、村社组织召开烟叶生产技术培训会。镇政府挤出资金,采取请专家、种烟能手讲技术、印发技术资料等形式,让种烟农民个个掌握技术。三是镇村社采取集中与流动形式办现场会,实地观摩、现场演练。思想汇报专题其措施:一是落实干部责任。镇党委政府与各产烟村签定生产责任书。严格奖惩、斗硬考核。二是各产烟村给党委政府作出书面承诺。三是针对烟叶生产各环节,实行工作督查与检查。四是落实专业干部抓烟叶。
三、规模发展、提升档次
2022年,镇党委、政府坚持以跑马村为核心村,鹞子、长白、乌芽村为重点,辐射带动其余8个村的格局,其中跑马村种植600亩,鹞子、长白、乌芽村各150亩、100亩、150亩。发展烟叶生产专业社13个,培养种烟大户(2亩以上)285户。
畏脚。三是部分群众认识不足。四是,受自然条件地理条件影响,烟叶减产。抗灾能力差。今年自然灾害频繁,特别是“7〃11”“7〃13”两次特大洪灾致使烟叶受灾面积达328亩,绝收面积15亩。在烟叶收购关键时期,天公不作美,阴雨连绵天气导致 我镇仍有3万余斤烟叶没有干。受交通环境影响,鹞子村五社和跑马个别社(临近东升)烟农流失烟叶万斤。
2022年烟叶生产计划
一是抓面积,干部必须带头。镇党委政府将采取每名村干部向镇党委政府书面承诺个人种烟不少于2亩,交售烟叶700斤,新发展烟农3-5户。要求各社干部向村支部、村委书面承诺个人种烟2亩以上,交售烟叶700斤,新发展2-3户。严格对干部的个人考核。
增收项目。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在家富余劳动力成为种烟专业户。同时为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创造条件种烟,保证面积落实。
三是抓生产示范,培育核心村、重点村、专业社、大户。镇党委、政府继续巩固以跑马村为核心,范文top100种植1000亩以上,对基础条件好的长白、鹞子、乌芽各发展300亩以上,成为重点村,其余各村要有50亩以上的专业社1个以上。全镇2亩以上种烟户要达到500户以上。
四是抓质量,技术必须先行。镇党委、政府将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对烟干部、烟农进行系统培训。计划从2022年末至2022年烟叶收购期间,办培训班11期,达到人人掌握技术,实现烟叶优质高产。
五是抓基础设施,创造良好生产环境。除继续规划和完善烟水烟路工程外,必须抓好晾房建设,杜绝房前屋后晾烟。
六是抓制度,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继续坚持“领导包村、镇干部驻村、部门联村、村干部包社”的烟叶发展制度。逐步完善对烟干部、烟农的奖惩与考核制度,巩固烟叶风险保险制度。镇党委、政府将加大对基本烟田保护力度,合理规划、轮作种植。
_五宝镇委员会、五宝镇人民政府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十六日
烤烟产业工作总结 农业产业化工作总结篇三
(一)农业产业扶贫专项推进情况
始终把农业产业扶贫作为促进贫困人口增收的重要抓手,立足自然禀赋和资源优势,扩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布局,做响特色品牌,拓宽销售渠道,不断巩固“一花二黑三特色”产业发展成效。整合资金1亿元完成美德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主体建设,流转土地6138亩,大力发展三青莴笋和马铃薯春油菜三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万元;开工建设高标准农田万亩,新建粮油基地20xx亩,建成格村苹果干苹果酱小型加工厂美德园区冷藏仓储农产品初加工设施2座村马铃薯国道350油菜科技示范基地2个,改建乡畜禽标准化养殖1个,新增农机动力千瓦;深入推进农民教育培训提质增效行动,举办现代农业技术与管理培训班6期,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172人;通过电商平台展销会等方式,推广紫皮马铃薯大葱高原菜籽油黑青稞黑青稞糌粑青杠黑木耳野生菌类高原蜂蜜藏香猪肉小番茄等优质农特产品21个,销售额达812万元。对照州目督办下达20xx年农业产业扶贫专项任务11个子项目,我县已有9项完成年度任务,其中推广农特产品和新增农机动力超额完成任务。培育运行机制健全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10个已完成7个创建1个省级示范农民合作社两项按序时进度推进。
(二)涉农资金整合项目实施情况
20xx年整合涉农资金安排县农牧农村科技局实施扶贫项目11个,总投资万元,其中整合涉农资金万元,行业内资金1350万元。截止目前已完工10个,累计拨付资金756万元,资金拨付率,其中涉农资金拨付率12%,剔除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拨付率为70%。
(三)援建项目实施情况
截至目前已全面完成项目的建设,累计拨付资金万元,资金拨付率95%,剩余5%质保金待明年拨付。
(四)产业富民战略实施情况
已建成特色农业产业基地万亩,其中:水果万亩蔬菜万亩油菜万亩青稞2万亩(其中黑青稞1万亩)紫皮马铃薯万亩中药材万亩食用菌万亩;已完成资料收集,5家合作社的申报材料经州农牧农村局相关部门审核通过。目前正在等待州上,下评选结果的文件通知;已实现食品饮料加工产值812万元;中藏医药业总产值已达到亿元。
(五)百公里产业带实施情况
目前建成特色产业基地万亩,其中青稞2万亩,油菜万亩,蔬菜万亩;扶持集体经济发展;目前乡村进度已达到95%;目乡村进度达到85%;目前镇村进度已达到55%;在乡新建或改扩建标准化养殖小区(场)1个,已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县美德产业园区,目前孵化园已改造完成,冷链物流基地基础及框架结构已完成,正在建设配套设施,农产品展示大厅的改造完成,温室大棚基础及框架结构完成,钢结构预埋完成,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数据库完成。
乡乡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跨年实施项目,总投资4500万元,其中整合涉农3150万元,该项目10月中旬开工,仅拨付资金300万元,整体拉低了全县涉农资金拨付进度;同时其余10个涉农资金项目虽已完工,但资金拨付进度70%,下步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措施,切实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进度,对已完工的项目,及时完善竣工验收资料,力争在考核组到县前资金拨付比例达到要求。
烤烟产业工作总结 农业产业化工作总结篇四
按照省民政厅任务安排,县教育基金会参与了县梭坡乡村脱贫攻坚工作,现就我局与县教育基金会参与帮扶的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项目开展情况做以下总结。
一、村情简介
村位于梭坡乡东北面,距乡政府公里,距县城公里。是我县20xx年摘帽的贫困村,属于典型的高山河谷地带。全村目前为62户289人,拥有耕地亩,林地2400亩,退耕还林亩。由于地貌及恶劣的自然条件限制,我村群众收入主要以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及短期外出务工为主。
二、找准方向,兴建酿酒及鲜市葡萄相结合的葡萄种植产业
种植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之一。我局会同县教育基金会在村从村情民意入手,为夯实农村产业基础,推动农民致富增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工作。一是组织统筹集体土地50余亩,分上下半组实施开垦及管理,其中上半组由村支部书记任组长负责种植基地的具体实施及安排,下半组由村委会主任任组长负责种植基地的具体实施及安排。二是加强群众产业技能培训。20xx年县教育基金会先后5次对村进行葡萄种植技能培训,(培训内容涵盖了种植技能培训、种植基地选址、场地平整、品种筛选、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止等)。三是精准定位。针对村葡萄种植情况,多次深入田间地头对村已种植的葡萄进行采样研究。根据村日照时间长、水果含糖量高的特质决定投入资金33万元发展村葡萄种植业,并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经过考察、调研、征求该村村支两委及部分户主代表同意决定:将在原有种植面积的基础上新增50亩种植面积,拟定为我县社会组织参与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项目。每亩需求资金7000元用于购置基础材料及开垦荒地。四是组织学习。组织村已有种植经验农户前往攀枝花学习考察先进种植理念,破除陈旧种植观念,制定了一系列符合村实际情况的葡萄种植管理办法,并对其余种植户进行手把手种植教学,改善种植陋习,提高产量。五是引进外地先进经验,计划在村葡萄种植基地中打造独具特色的特色生态采摘园。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进一步加强对村群众的种植技能培训。
二是计划于20xx年初开始正式种植葡萄,我局将全程跟踪种植过程,确保葡萄产量。
三是在葡萄种植前做足工作,根据市场需求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制定一些列应对市场变化的规章制度,指导村葡萄种植业走上正轨、做出成效。
烤烟产业工作总结 农业产业化工作总结篇五
我镇曾是烤烟种植大乡镇,20xx年底乡镇撤并,我镇划出了4500亩的烤烟种植面积,去年全镇烤烟种植面积为2507亩,但烤烟生产在我镇特别是红路、邓子、岩脚三个烤烟种植村,烤烟产业仍然是其他产业无法代替的支柱产业。为进一步做好区政府下达我镇3000亩择优布局任务,强化领导,确保工作顺利开展,我镇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三个烤烟种植村挂钩领导、烟站站长、国土所、农科站、财政所负责人和三个种烟村的支书主任为成员的领导机构。
人多地少是制约我镇烤烟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为创新烤烟生产组织方式,提高户均种植规模,积极支持土地流转,鼓励烤烟生产向种植专业户和种植大户发展,促进连片种植和确保择优布局工作顺利开展,我镇出台了四项激励措施:一是为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镇政府安排工作经费用了我镇择优布局工作;二是对择优布局规划的地块,合同签订后按每亩补助1元钱给村组作出工作经费和奖励;三是对50亩以上的连片,签订合同后按每亩1元钱奖给村上作工作经费;四是连片地块内通过土地流转,以户为单位,种植规模在50亩以上的(包含50亩)按每亩100元奖给种植户,鼓励烤烟生产向大户、种烟能手发展。
9月29日开始,我镇抽调了农科、国土、办公室等部门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的技术人员,分三个组在国庆长假期间在三个种烟村,如开村组会议,按照“一基,四化”的要求,坚持择优布局服从于基本农田建设规划;坚持择优布局在基本烟田规划区域内选择种烟单数年地块;坚持择优布局与全面轮作相结合;坚持择优布局在基本烟田建设规划区域内“五配套”的原则,选择经济基础好、交通方便、水源条件优越、群众基础好;坚持择优布局与培育大村、大户和适度连片;坚持择优布局与好田好地相结合,不在坡地、瘦地、低洼地安排种植;坚持择优布局应避开病害和自然灾害高发区;坚持择优布局与确保总量相结合的原则。走村入户,自下而上,先征求群众、组、村的意见进行规划,在强有力的领导下,优越的激励措施鼓舞下,通过镇、村、组干部的辛苦努力下,我镇共完成了3000亩,11片的烟田择优布局填表、绘图工作。
烤烟产业工作总结 农业产业化工作总结篇六
我镇曾是烤烟种植大乡镇,xx年底乡镇撤并,我镇划出了4500亩的`烤烟种植面积,去年全镇烤烟种植面积为2507亩,但烤烟生产在我镇特别是红路、邓子、岩脚三个烤烟种植村,烤烟产业仍然是其他产业无法代替的支柱产业。为进一步做好区政府下达我镇3000亩择优布局任务,强化领导,确保工作顺利开展,我镇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三个烤烟种植村挂钩领导、烟站站长、国土所、农科站、财政所负责人和三个种烟村的支书主任为成员的领导机构。
人多地少是制约我镇烤烟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为创新烤烟生产组织方式,提高户均种植规模,积极支持土地流转,鼓励烤烟生产向种植专业户和种植大户发展,促进连片种植和确保择优布局工作顺利开展,我镇出台了四项激励措施:一是为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镇政府安排xx元工作经费用了我镇择优布局工作;二是对择优布局规划的地块,合同签订后按每亩补助1元钱给村组作出工作经费和奖励;三是对50亩以上的连片,签订合同后按每亩1元钱奖给村上作工作经费;四是连片地块内通过土地流转,以户为单位,种植规模在50亩以上的(包含50亩)按每亩100元奖给种植户,鼓励烤烟生产向大户、种烟能手发展。
众9月29日开始,我镇抽调了农科、国土、办公室等部门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的技术人员,分三个组在国庆长假期间在三个种烟村,如开村组会议,按照“一基,四化”的要求,坚持择优布局服从于基本农田建设规划;坚持择优布局在基本烟田规划区域内选择种烟单数年地块;坚持择优布局与全面轮作相结合;坚持择优布局在基本烟田建设规划区域内“五配套”的原则,选择经济基础好、交通方便、水源条件优越、群众基础好;坚持择优布局与培育大村、大户和适度连片;坚持择优布局与好田好地相结合,不在坡地、瘦地、低洼地安排种植;坚持择优布局应避开病害和自然灾害高发区;坚持择优布局与确保总量相结合的原则。走村入户,自下而上,先征求群众、组、村的意见进行规划,在强有力的领导下,优越的激励措施鼓舞下,通过镇、村、组干部的辛苦努力下,我镇共完成了3000亩,11片的烟田择优布局填表、绘图工作。
烤烟产业工作总结 农业产业化工作总结篇七
(一)、经济林果产业建设情况
1、果树栽植:截止目前,完成苹果栽植4.407万亩,其中春季栽植0.48万亩,秋季3.927万亩;补植3.08万亩,其中春季1.3万亩,秋季1.78万亩。
2、技术培训:采取举办技术培训班、果园实地培训指导等形式,共举办培训班33期,培训果农4100人(次)。
3、果园管理。对20xx年底现有的18.2万亩果园管理落实了施肥、浇水、喷药、修剪、清园和常规管理措施和生物防治等无公害生产技术。
4、果实套袋:完成果实套袋1.2亿枚。
5、苹果“千百十”工程和千亩栽植示范点建设:按照 “千百十”工程实施具体要求,重点抓了新建园、幼龄园、盛果园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和管理工作;建成了7个千亩栽植示范点,其中市级3个。
6、果窖建设:新建果窖61处。
(二)、种苗花卉产业完成情况
1、国营苗圃育苗完成情况
今年我县六处国营苗圃完成育苗320亩,其中:刺槐210亩,山杏110亩。
养畜、川地种菜育苗”的布局,突出乡土树种育苗,完成育苗20xx亩.在固城新村建立以苹果、曹杏、核桃、枣为主的经济林基地和以王昌寺行政村山杏、国槐、107杨树、速生柳为主的生态用材林基地,局里抽调2名技术人员长期驻育苗点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在老城镇的牧家沟村建立以沙棘、山桃、山杏、刺槐为主的用材林基地。
为了提高国有苗圃在苗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促进我县生态工程用苗的合理搭配,满足城乡绿化的需要,对师家庄科技示范园区引进的雪松、白皮松、塔柏、火炬、玉兰、日本樱花、黄山栾、白蜡等珍贵园林绿化树种及花卉苗木已驯化成功。繁育了子午岭绿化树种紫斑牡丹、丁香、文冠果、丝棉、黄刺梅等树种5万株。引进试验示范耐旱、耐寒保护水土流失的生态植物四翅滨藜和俄罗斯大果沙棘已获成功。同时指定专人管护和技术指导。
(三)、林下经济和特种养殖产业建设情况。今年,全县造林继续推行退耕还林林草间作、林药间作、林经间作,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全县推行林草间作0.6万亩,林药间作0.85万亩,林带内栽植黄花1.2万亩,结合封山禁牧工作,继续推行舍饲圈养,养殖小尾寒羊4.2万只,波尔山羊1.2万只,养猪3.149万只,养黄牛5.56万头,奶牛0.33万头,养兔1.6万只,养鸡2.8万只。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确保林业产业工作取得实效。为了保质保量完成林业产业建设工作任务,各乡镇高度重视,明确任务,狠抓落实,确定分管领导专抓此项工作。同时,县上分管领导及督查室、林业局、果业局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深入各乡镇进行巡回督查,确保林业产业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今年我县经济林建设主要以栽植优质苹果为主,目前全县共栽植各类果树4.407万亩,其中:苹果树3.505万亩(春季新栽苹果树0.48万亩,秋季栽植3.927万亩)、杏0.61万亩、其它0.292万亩;果品总产量7.51万吨,其中:苹果7.1万亩、杏0.206万吨、其它0.204万吨;完成果实套袋2.84亿枚;酸枣接大枣22万株;苹果改造7.1万亩;毛杏嫁接25.2万株;低产杏树改造0.43万亩;举办各类培训班35期;培训农民技术员4100人(次),提高培训班10期,培训技术骨干1460人(次),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227户。完成何家畔、吉岘两乡7个村1万亩出境水果果园注册登记申请材料上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