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中的抑扬顿挫,相当于音乐中的节奏,音乐需要节拍,演讲也需要节拍,你应该让你的演讲充满节奏感,节奏就是你口头表达进度的度量。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演讲稿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演讲稿,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研究生面试演讲稿篇一
大家晚上好!
我是来自商学院的赖文琪,也是校学生会学习部成员之一。很高兴今天有机会能够站在这个舞台上为大家进行演讲。下面我将要演讲的主题是《我的大学,我快乐》。
记得高中时有人曾经问过我:快乐是什么?我的回答是不知道。一直以来我都觉得我不是那种在墨迹里游荡的人,我只知道当我在运动场上,汗水或泪水流淌在我的脸颊,拼尽全力冲向终点的时候,我听得见我的呼吸,我的心跳;那时候的我觉得自己无时无刻不在……那时的快乐很美很甜很单纯,不用刻意的书写和雕刻,可那时我并不知道这些就是快乐。
记得刚开学的时候,我的大学和很多人一样,缺乏那么点光彩,是茫然的没有方向的。虽然每天都往返于宿舍、食堂、教室,过着三点一线生活,有时会去个图书馆,但却没有认真的学习过。除了在快考试时认真的去复习下。参加的课外活动也很少,一些精彩纷呈的派对、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各种各样的讲座,尽管每一项都充满着诱惑力,但我却选择了一条寂寞的路。生活是那么的空虚、无聊,我好像迷失了自我,如行尸走肉般地活着。
当我独自一人静静待着的时候,我都会陷入深深的沉思:难道就要这样昏昏噩噩地度过三年的大学时光吗?难道大学的快乐就是这样碌碌无为、没有光彩吗?不,绝对不是这样的,大学的生活应该不单要学习,还应该有更丰富多彩的内容。于是我重新规划了我的大学生活。具体到了每个星期,每一天,并且每天都要落实到位。因此我积极的参加了许多班级及学生会组织的活动。
如今大一上学期快接近尾声了,在这几个月里有酸也有甜,也有苦,也有乐。虽然每天有点累,有点忙,但我觉得过的很充实。我敢说:我的大学!我很快乐!我想大学生活未必是灿烂的,因为我们要经历寻求、寻找,完善的成长;大学生活未必是富有的,因为我们要走出校园,面对社会,各种压力的挑战;但,大学是美好的,它让我们学会了独立,学会了坚强,完善了自我;大学生活是精彩的,是富有意义的阶段,是成就梦想、展示自我的平台,是人生一幅美丽的画卷。我很羡慕天使拥有的那双翅膀,我渴求归期梦想的芳园,我甘愿尝试披荆斩棘的历程。我的心愿就是让理想漫过我的青春,让幸福滋养我的生命。也许,当我有机会牵系昨日的往事之手;有能力珍惜今朝的红尘之烟;有理想勾勒未来的幸福之州的时候,那么飞奔的时间老人会就会在灿烂的日子里赐予我成长的诗篇!美好的年华,美好的大学,没有理由不走下去,更没有理由不敢走向未来。最后,希望我的大学,以及在坐的各位学长学姐,同学们都能有一个美好的开场,动人的过程,和一个完美的谢幕!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
研究生面试演讲稿篇二
班长是一个班的核心,是连接老师和同学之间的纽带,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学新生竞选班长演讲稿,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大家好!
我很荣幸能站在这里参加班长的竞选,在此我对大家的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首先, 我向各位介绍一下自己:我叫陶盟,作为大学一年级新生,我来自电气一班,现为班卫生部负责人之一。
小时候,父亲曾对我说过:做事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做。”于是,我从从一名中学生到今天走进大学一年级、走上这一神圣的地方,我深感机会的来之不易,需要好好珍惜。正是由于这种动力,当我站在这里的时候,倍感自信。
当然仅仅有自信是不够的,还要有一定的能力。而从小什么都不会到今天能独立策划活动,从不会到会,从不好到好的过程,就是凭借着自信和虚心的态度来认真完成每一件工作的。
在中学,我担任过班长、学生会主席。在工作中,我自觉培养了我的合作与协调能力,我能真诚的与别人合作,并且协调 好同学们之间的关系,对不良行为敢于大胆管理,从不姑息纵容,因此,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我经常从同学的角度来看待我们班干部的问题。在星期六、星期天多与同学们谈 心、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性格、思想、爱好,倾听他们的心声,充分的听取他们的建议、意见。我也总是试着从他们的角度来组织活动,这样班级活动也总是开展得热火朝天 。
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也犯过错,但我敢于面对自己的错误,从同学与老师的 帮助中虚心的接受批评,并改正错误,而且决不充许自己第二次在同一地方跌倒。
今天我之所以在这里参加竞选。我希望把我们班建立成为学校领导与学生之间心灵的桥梁, 成为师生的一条纽带,成为一个真正的为同学服务,同学们真正爱它的团体,同时也想锻炼一下自己的能力,给自己一个展示能力的舞台。与他人相比,我觉得自己多了一份自信,因为我是一个不服输的人,我有着一颗不折不扣的责任心和对我们班的满腔热情。
当然,我如果没有当选,我将一如继往的认真工作,并且会做的更好,全力支持新一届主席 团的工作。因为我爱这个团体,因为爱,所以我要竭尽全力的去做。如果我有幸当选,我将借鉴上一届主席团的宝贵经验,进一步发扬他的光荣传统,实事求是的为同学服务,并将与 风华正茂的同学,团结协作,与时俱进,大胆改革,充分发挥我们我们班应有的作用,让它成为名副其实的团体。
最后,我真诚希望大家相信我,支持我,给我这次展示能力的机会。
我将在这一片属于我们的天空中挥洒春的汗水,为大学校园明天绘出一幅美好的蓝图。我相信我们班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同学们:
你们好!
今天,我走上演讲台的目的就是竞选班长。我坚信,凭着我的勇气和才干,凭着我与大家同舟共济的深厚友情,这次竞选演讲给我带来的必定是下次的就职演说(这是我比较有自信的说法)。
我从没有担任过班干部,缺少经验。这是劣势,但正因为从未在“官场”混过,一身干净,没有“官相官态”,“官腔官气”;少的是畏首畏尾的私虑,多的是敢作敢为的闯劲。正因为我一向生活在最底层,从未有过“高高在上”的体验,对摆“官架子”看不惯,弄不来,就特别具有民主作风。因此,我的口号是“做一个彻底的平民班长”。
班长应该是架在老师与同学之间的一座桥梁,能向老师提出同学们的合理建议,向同学们传达老师的苦衷。我保证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首先是“想同学们之所想,急同学们之所急”。当师生之间发生矛盾时,我一定明辨是非,敢于坚持原则。特别是当教师的说法或做法不尽正确时,我将敢于积极为同学们谋求正当的权益。
班长作为一个班组的核心人物,应该具有统御全局的大德大能,我相信自己是够条件的。
首先,我有能力处理好班级的各种事务。因为本人具有较高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凭借这一优势,我保证做到将班委一班人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使每个班委成员扬长避短,互促互补,形成拳头优势。
其次,我还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所谓“处变不惊,临乱不慌”,能够处理好各种偶发事件,将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再次,我相信自己能够为班级的总体利益牺牲一己之私,必要时,我还能“忍辱负重”。
最后,因为本人平时与大家相处融洽,人际关系较好,这样在客观上就减少了工作的阻力。
我会是一个最民主的班长,常规性工作要由班委会集体讨论决定,而不是由我一个人说了算。重大决策必须经过“全民”表决。如果同学们对我不信任,随时可以提出“不信任案”,对我进行弹劾。你们放心,弹劾我不会像弹劾克林顿那样麻烦,我更不会死赖不走。我决不信奉“无过就是功”的信条,恰恰相反,我认为一个班长“无功就是过”。假如有谁指出我不好不坏,那就说明我已经够“坏”的了,我会立即引咎辞职。
同学们,请信任我,投我一票,给我一次锻炼的机会吧!我会经得住考验的,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我们聪明才智的班务工作一定能搞得十分出色,我们的班级一定能跻身全市先进班级的先列,步入新的辉煌!
谢谢大家!
我想大家认识我了吧,但十几天的相处大家还并不了解我,但这个没关系,以后相处的时间还长,大家慢慢了解,那我就直接进主题,我今天竟选的职务是班长,接下来我谈一下我对班长的认识。
班长是一个班的核心,是连接老师和同学之间的纽带,而我愿意当任这条纽带,努力把我们建立成一个真正为同学们服务,同学们也真正热爱的集体!要想实现这些构想,我认为作为班长应具备这些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而我对自己在这几方面的能力还是很有自信的!
那我就说一下我竞选班长的原因:
第一:我希望为大家服务。如果我能当上班长,我愿意为每位同学解决任何琐碎的事情,让同学们都能轻松的学习,愉快的度过我们美好的大学时光!
第二:我想锻炼自己。如果我能当上班长,我希望每位同学都能监督并指导我的工作,我愿意在同学们的督促下变的更强,成为真正能为我们班独挡一面的班长!
第三:我有过当班长的经验。在高中我曾担任过班长,虽然高中时代的班长与大学时代的班长所承载的含义有所不同,但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无论在那个时期当班长,都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对于这一点我对自己相当自信!所以请大家相信我,也请大家给我一次机会,我将用实际行动证明我不但能当好高中时代的班长,更能胜任大学时代的班长!
第四:我很自信,也很沉稳,虚心。我认为作为班长一定要自信,因为班长代表着一个班的精神风貌,这点很重要!其实这一路走来,我一直用自信,沉稳,虚心的心态认真完成每一个工作,做好每一件小事。如果我能当上班长,我也将继续保持下去!
以上就是我竞选班长的原因,也许我的发言不是最精彩的,但这一定是最真诚的,希望大家都能给我投出信任的一票,请大家支持我,谢谢!
研究生面试演讲稿篇三
漫漫人生,唯有激流勇进,不畏艰难,奋力拼搏,方能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理想信念是人的心灵世界的核心。有无理想和有什么样的理想,决定了人的一生是充实还是空寂,是丰富还是贫瘠。对我们大学生来说,追求远大理想并为之不懈奋斗能给我们带来无限动力,一直激励我们向前进,开创属于我们自己的未来。
理想对我们大学生成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理想指引我们人生的奋斗目标。人生只有分否才有意义,只有奋斗才不空虚。而奋斗如果没有理想作指引是很迷茫的,是很容易放弃的。有了坚定不移的理想,我们才能一直奋斗下去,想尽一切方法克服困难。
理想能提高我们人生的精神境界。没有理想,认得一生便会如行尸走肉一般碌碌无为,不知道为什么而活着,不知道活着的意义在哪里。有了理想,我们的精神生活变有了内容,使我们的内心世界充实而安宁。
那么,怎么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呢?
首先我们要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是崇高的,它深刻的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反映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本质和拨打胸怀,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为人类的进步和解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所以马克思主义有着持久的生命力。
然后我们要树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不要以为这是国家的事,其实这是我们每个中国公民的事,更是我们每个有文化有理想的大学生的事。那么我们要怎么做呢?我们要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视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民族复兴大业呈现出灿烂辉煌的美好前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代中华儿女前仆后继共同奋斗。我们大学生身为祖国未来的希望更应该要树立为祖国繁荣富强而贡献青春力量的远大志向,在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谱写壮美的青春之歌。
少年强则国强。为了祖国美好的明天,我们大学生责无旁贷要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不懈奋斗。
谢谢大家!
研究生面试演讲稿篇四
来到清华,站在清华的开学典礼上,希望你们在未来的几年,勇敢地突破眼界的局限、追求的极限,实现人生中最美丽的一次蜕变。下面就由本站小编为你带来清华大学研究生开学典礼学生代表演讲稿,希望你喜欢。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土木工程系的熊俊。在母校跨入百年华诞前的最后一个金秋,我们迎来了四千多位清华园的新主人。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在校研究生和校研究生会,对各位新同学的到来,致以最热烈的欢迎!祝贺大家即将从这里扬帆起航,开始新的征程。
水木清华,毓秀钟灵。自建校以来,母校已经走过了99载风雨春秋。近百年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校训,铸就了光辉灿烂的奋斗历史;“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清华精神,养育了成千上万的报国英才;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激励着代代清华人探求真理、勇攀高峰。
悠久的历史积淀赋予我们共同的品质,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我们传承着清华精神。至今犹记入学时,在清华园的第一堂课上听到的一句话,“选择了清华,就是选择了一生的责任”。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将自己的成长发展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选择,是清华人身上不可磨灭的印记。
作为一名直博五年级的老生,请允许我将自己的一些体会与大家分享。
首先,研究生要以研究为先。做好学术研究是我们的本职所在,也是未来事业发展、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基本条件。学术研究,首先依靠积累。我们需要充分阅读文献,了解世界范围内最新研究成果,积累知识和技能。我们需要在积累的基础上尽快明确研究方向,围绕实际课题进行研究,通过学习、积累、分析、思考,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在研究过程中,学术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萧伯纳曾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清华有很多优秀的老师和同学,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做出了出色的成绩,对学术科研有自己独到的感悟。在研究中多向师长请教,多跟同学研讨,将有助于我们开拓思路,把握研究关键。同时,要利用好学校提供的各种机会或平台,积极到国际的学术舞台上进行探讨和交流。
在做好科研学习的同时,要保持健康的身心。蒋南翔老校长提出“争取至少为祖国健康地工作五十年”,这已经成为清华独特的校园文化。在繁重的学习科研压力下,体育锻炼更显得弥足可贵。我想对大家说:不要让学习科研压力成为我们逃避锻炼的借口,不要让宿舍、实验室成为“宅男”、“宅女”的栖身地,不要让电脑屏幕阻隔了远眺的视线,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练就强健的体魄,塑造过硬的心理素质,健康、快乐、充实的走过研究生阶段。
同学们,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既是清华百年教育的见证者,更是清华百年精神的传承者。百年清华,岁月流转,传承的,是清华人的爱国之心和赤子之情;百年清华,朝气蓬勃,不变的,是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永恒追求。今天,你们成为了清华园的新主人;明天,你们的力量将汇入我们共同的行列,我们握手、相识、共同奋斗,继续书写清华新百年的辉煌!
最后,衷心祝福大家在清华园度过一段美好而又难忘的研究生生活!
谢谢!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今天,百年清华又一次张开双臂,迎接20xx级研究生新同学。首先,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研究生是求学生涯的新阶段,也是人生旅途的新起点。选择深造,因为你们怀揣着更大的梦想;选择清华,因为这里是圆梦的舞台。我知道,你们当中很多同学是第一次来到清华,你们是清华园的新主人,也是清华的新生力量。我相信,清华会成为你们永远的精神家园。你们中有些同学曾在清华学习过,我希望再次成为新生的你们,与母校一起继续成长进步。你们中还有来自88个国家的留学生。毕业于哈佛大学教育专业的timothy hesler,曾在清华英语夏令营为大一本科生短期授课,对清华浓厚的学术氛围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在考虑继续深造时,清华-mit全球mba项目成为他的首选。我相信,未来的清华会成为全球更多优秀学子圆梦的地方。
清华大学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传统。在“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和“行胜于言”校风的熏陶下,一代代清华人在这里学习成长,并从这里走向广阔的天地。创新同样也是清华文化中的重要元素。1920xx年毕业的校友们赠送给母校一块刻着“人文日新”的牌匾,如今这块牌匾仍高悬在大礼堂南墙上。其中的“日新”二字出自古代典籍《大学》中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为学绝不能因循守旧,而要革故鼎新,勇于突破。实际上,追求创新的精神,早已深深融入清华人的血脉,并化为探索未知、创造新知的具体行动。20xx年,薛其坤院士领衔的团队在世界上首次实验发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其论文被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先生誉为“第一次从中国实验室里发表的诺贝尔奖级的物理学论文”。就在今年8月21日,施一公院士领衔的团队在顶级学术期刊《科学》上同时发表两篇论文,首次解析了真核细胞剪接体复合物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并揭示了其基本工作机理,多位诺贝尔奖得主都评价这一成果为“巨大的突破”。
朝气与活力是青春的标志,创新也应当是青春的标志。研究生阶段是奠定学术基础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产生创新成果的重要时期。事实上,很多学术大师都是在研究生阶段获得了一生中第一个甚至是最重要的学术成果。因为电影《美丽心灵》而为公众熟知的纳什,在其22岁时完成的博士论文中就提出了后来被称为“纳什均衡”的博弈理论,而这正是他获得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最重要的基础。著名生物学家克里克也是在他的博士生阶段揭开了dna双螺旋结构的奥秘,开启了分子生物学的新时代,从而获得1962年诺贝尔奖。青年永远是创新的生力军,希望你们在研究生阶段充分发掘自己的创新潜能,为青春岁月刻下最难忘的印记。
成为优秀的创新者,要敢于质疑。北宋哲学家张载说过:“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人类历史上重大的学术进展,往往都是在最熟视无睹、人云亦云的地方取得突破的。成为优秀的创新者,要善于合作,在思想碰撞中激发创新火花,在交流合作中提升学术水平。当然,成为优秀的创新者,还要有丰富的想象力,给知识插上想象力的翅膀,你们才能飞得更高更远。
质疑、合作、想象力都很重要,但今天我更想强调的是,创新者要敢于选择有挑战性的目标,不畏惧创新之路的艰辛。正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所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爱好登山的人都知道,攀登珠穆朗玛峰有南北两条路线,南坡易、北坡难,攀登北坡除了要克服严寒缺氧,战胜陡峭悬崖外,还需要跨越“北坳”冰陡坡、“大风口”以及被称为不可逾越的“第二台阶”三大难关。真正的登山者更愿意选择北坡,在极限挑战中锤炼无所畏惧的勇气。无论选择南坡还是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勇士,都是值得我们敬佩的。但我相信,选择北坡的人一定能看到更加奇异的风景,沿途的艰辛以及经历艰辛的过程一定会使他们变得更加强大。创新同样是一个攀登的过程,探索的道路越艰险,达到的境界越高远。
英国数学家怀尔斯从小喜欢数学,10岁时就立志要征服300多年未被证明的费马大定理。33岁时,已成为著名数论学家的怀尔斯,决定放弃所有与证明费马大定理无关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这项失败风险极高的研究之中。通过长达7年的努力,他完成了这一证明。然而,他的论文在审稿过程中被发现存在一个重要缺陷。怀尔斯在解决这个缺陷的过程中一度面临绝境,但他坚持了下来,用392天最终做出了完美的证明。怀尔斯凭借他过人的勇气和执着努力,不仅登上了数学王国的高峰,更是收获了非同寻常的人生体验。他说:“再没有别的问题能像费马大定理一样对我有同样的意义。我拥有如此少有的特权,在我的成年时期实现我童年的梦想。”无论做什么事情,清华人都永远追求卓越。我希望,大家在学术研究中选择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目标,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执着坚守,“衣带渐宽终不悔”,做不畏艰辛的创新者!
同学们,未来属于每一个朝气蓬勃、充满理想、敢于创新的人。你们是清华园的主人,你们将在这里播种耕耘,并收获属于你们自己的创新成果。我相信,美丽的清华园一定会因你们而更加精彩,你们的青春足迹也一定将为清华园所铭记!
谢谢大家!
图为陈吉宁校长在研究生开学典礼上讲话。记者 智 斐 摄
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来自全球88个国家和地区的6xx4名新同学欢聚一堂,隆重举行20xx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首先,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各位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
同学们,在今后几年的校园生活中,你们的人生之舟将驶入一段全新的旅程,探索创造新知,培育职业素养,在这里完成青春的再一次蜕变。你们的思想将更加成熟,羽翼会更加丰满。你们将不再只是既有思想、知识、技能的学习者、接受者,更将成为新思想、新知识、新技能的创造者、贡献者。同学们,今后几年也可能是你们人生最后一个阶段的系统学习,你们自然会更多地思考自己未来的工作和职业的选择,更现实地考虑自身的发展方向和人生目标,这可能会让你们更加关注身边的、眼前的、局部的事物。这是一个迷茫、探索和“作茧”的过程。我希望你们在这一过程中,勇于突破自己,超越自己,化茧成蝶,收获新的成长。
突破自我,首先要突破眼界的局限。眼界有多宽,追求就有多大。从这个意义上说,你的眼界就是你的世界。在清华的一些演讲会上,我发现很多同学提问时,话题总是绕不开身边的事情,即使谈到一些大的问题,往往也是从自身的视角出发。
今年毕业的法学院许吉如同学,曾作为交换生前往海外学习。后来,她在写给我的一封信中说到,使她感到惊讶的是,海外的学生能够跨越自己的国籍和文化背景、站在整个世界的轴心去观察和思考问题。她有两位室友,一位是来自瑞士的交换生,选修了最难学的阿拉伯语课程,原因是对中东—欧洲关系很感兴趣;另一位美国室友,则对南亚地区情有独钟,说以后要致力于研究、检验各种经济援助计划究竟有没有解决亚洲的贫困问题。两位室友对于自己的城市、国家之外的地区的高度关切,令她称奇和深思。
这也让我深思,清华的同学,能否多关注一些与今天的自己无关、看来无用的东西,并由此建立起你的理想和情怀。因为只有眼界开阔、视野宽广的人,才能把目光投向与自己无关的人、无关的事、甚至无关的国度。今年,清华发展中国家研究博士项目的首批6位同学将陆续前往阿联酋、巴基斯坦、印度、巴西、印度尼西亚和阿根廷,深入当地去开展与他们的生活完全不相干的研究。他们为我们、也为清华打开了认识当代世界的新窗口,让我们在这里祝福他们,也感谢他们。这6位同学是:王霆懿、涂华忠、谢超、周燕、薛松、田嘉。同学们,我也希望你们今天读研不要仅仅是为了今后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或职业,甚至不是为了发现值得奋斗的事业,而是要为寻找更明晰的人生方向做好准备。
突破自我,就是要突破追求的极限。做人、做事、做学问,都是一个过程。你的追求就是你的人生,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于追求的结果,而在于追求的过程。有更大的追求,人生才能有意想不到的精彩。
突破追求的极限,意味着你要不断突破追求的目标。我们尊敬的老学长、应用数学大师林家翘先生,当年曾对他的老朋友、也是清华老学长的历史学家何炳棣先生讲,“不管搞哪一行,千万不要做第二等的题目。”据何先生回忆,1933到1934年,林家翘大一时选修萨本栋教授的普通物理课。季终考试时,萨本栋和同仁研究某试题所有可能答法,看林家翘能否采用最简洁最漂亮的答案,结果林家翘的答案出乎所有教授意料,他的答案“比预想的答案都要高明!”同学们,对目标的突破,不仅是追求完美的答案,更是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探寻人们预想不到的答案,这就是清华人的自强不息、追求卓越。
突破追求的极限,更意味着你要突破自我价值的实现。看重什么,选择什么,追求什么,取决于一个人的价值取向。今年是中国第一次核试验成功50周年,当年有一大批清华人为此隐姓埋名、默默奉献,邓稼先学长等xx名“两弹一星”功臣就是他们中的突出代表。王淦昌学长那句“我愿以身许国”,道出了清华人突破自我价值实现的家国情怀。清华是一个有理想的学校,清华人追求的并非一己之私,而是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人类文明进步。这是清华和广大清华人赢得社会尊重的真正原因,也正是厚德载物的深刻涵义。同学们,希望你们能够跳出自我欣赏、自我设计、自我实现的小圈子,在历史的长河中追寻生命的意义。
突破自我,还要有敢于突破的勇气。刚才鲁白教授也谈到了勇气。《孙子·始计》曰:“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勇敢,有勇气,有胆量,是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称道的品质。这种勇气,在今天不是要你们流血牺牲,不是要你们面对灾患,也不是让你们浪迹天涯,而是更多地体现在敢于打破传统的思维习惯、摆脱从众的心理、冲破世俗的困扰。
作为一名有勇气的清华人,就是要在当今社会推崇时尚、快餐、夸夸其谈之时,深深地懂得科学上没有捷径,做人也没有捷径,就是要敢于坚持自己,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施一公教授认为,“圆滑的人是不适合做科学家的”。当别人都很浮躁,选择做简单题目、短平快项目的时候,你能不跟风、不从众,不随波逐流,敢于选择别人不敢做的题目,勇于做冷、偏、尖、深的课题。你不是为了展示自己,不是世故地做学问,不是投机取巧走捷径,而是能够认认真真地下笨功夫。正如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所倡导的——“沉潜治学、朴实无华、不尚标榜、不尚宣传、诚诚恳恳、实实在在的研究科学”。
同学们,希望你们在未来的几年,勇敢地突破眼界的局限、追求的极限,实现人生中最美丽的一次蜕变。
谢谢大家。
研究生面试演讲稿篇五
亲爱的东南大学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今天来到这个会场特别亲切,去年(2019年)的4月21日,我也在这个会场给大家做过一场演讲,不知道去年有多少同学在这里听过的,有一些,非常好,老朋友了,非常开心,我对东南大学有着比较亲近的感觉。
年轻人要学会读书、交友和独立行走
刚才傅书记讲了很多超级企业家,我不像他讲得那样完美,也不像他讲得那么崇高,我也是一个世俗的人。第一,我看到美女依然非常心动,但是我很开心自己还能这样,表明我的青春依然存在。
还有刚才傅书记提到我读书。其实我读得也不多,但有很好的看书习惯,同学们肯定没有我忙,我从今年1月1日到现在,总共不到3个月的时间,我一共读了接近60多本书,都是真正给人带来思考的书籍。我读的都是历史书、哲学书、还有现代商业潮流和未来世界发展方向的书。我已经做了三万多字的读书笔记。所以说,人生是要学习的。
有人问我,俞老师,你为什么还要读书呢?因为确实只有书中的思想才能够引导你走向未来。大家都知道人是一个受思想指引的动物,你的思想走到哪里就会走到哪里。我的另外一个朋友,北京大学的教授张维迎出了一本书叫《理念的力量》,大家也去看一看,讲的是社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思想的发展,创新的发展,以及一个人的发展,都是人的理念改变的结果。当你的理念指向哪里的时候你就会走向哪里。如果你的理念觉得你是一个自卑的人,你就是一个自卑的人。理念要从内心中深深地相信才行,你要是表面相信,实际不相信,就会形成性格分裂。
做一件事情是有标准的,如果说你做这件事情就是为了获奖,比如说救人的王汝华,他如果刚才在上台来讲的时候,假如他说我当时想的是要为人民服务,想起了雷锋的先进事迹,那就太假了。但是他刚才说了,没有那么想,就是想要把人救起来,不把他救起来不行,那是一个人的真实想法,这样就很贴近人性。
大家别看马云,他是真实地相信他长得特别英俊。有一次我跟他在一起聊天,李彦宏坐在旁边,我说你比李彦宏长得有特点,他说哪有啊,我比李彦宏帅啊。
我是真实地相信,当你的理念改变了,你的思想改变了,你就能改变你的生活。因为只有思想创造现实,人是靠这样的思想创造现实,通过现实倒过来再丰富人类的思想。所以,你一定要通过各种各样的办法让自己的理念变得先进。
那么,理念如何来呢?理念从三个地方来,第一,大量地读书,要读各种各样的书,海内外的,英文不会,就看中文的,现在所有的优秀英文书籍一经出版,一个月之内都会有中文版面世。
同学们需要大量地读书,海内外的书都要读。什么书都拿来读,这样多种思想冲击碰撞以后,你才会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你就能成为世界上优秀思想的集大成者。同学们,你们一年读50本书应该不多吧。我在北大的时候一年读200本书,我读书的速度还是比较快。你们就读50本书,因为你们现在有很多好玩的事情,比如谈恋爱什么的,但也不能忘了读书。
第二就是与人交往,这个特别重要。在今天我之所以发现我还有一些思想,就是因为我周围有一批有思想的朋友。如果我有一段时间不跟人打交道了,我就会变得很难受,所以,我一个月中就会组一两次局,以吃喝玩乐为诱惑把他们招过来,和他们边吃边聊,就能从他们身上学多东西。
我发现我的成长过程是朋友圈不断变化的过程。我在进北大以前,我的朋友都是农村小孩。进了北大以后,我的朋友都变成了北大的同学,那层次就高了一些。毕业以后留在北大教书,我的朋友就变成了北大的老师,北大有很多年纪大的,有智慧的老师,我当时作为一个小老师,和他们接触的机会也会有很多。
后来我离开北大做了新东方,有一段时间我特别孤单,为什么呢?我做新东方以后,周围都是老师,这些老师很多都是我招聘过来的,这些老师都比我年轻好几岁,所以他们是从我身上吸取营养,我有种被他们吸干了的感觉,而我从他们那边吸取得比较少,这个是很危险的。过了几年我觉得不行,我身边必须有一批人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比我水平高,思想、学术、教研、发展,必须比我强。我就跑到美国把我的同学招回来。王强、徐小平就回来了,他们在国外深造过,水平就比我高很多。我把他们招回来,就可以在他们身上学东西,总是有人比你水平高,这样你才能成长。一个人身上有智慧的时候你要多交流。你身边大量的人对你来说是有用的,关键是你怎么用他们,大量的人是可以交往的,关键在于你怎么和他们交往。
第三是要行走。走向社会是一步,全球旅行也是一步,出国留学(课程)更好。只有这样你才能知道世界和中国怎么融合。我从来没有到国外留过学,但我每年世界各地至少要走三到四个国家,目的是看世界,我走到这个国家一定要参观他们的博物馆,一定要到老百姓的生活区去吃饭,和当地老百姓聊天,一定会到这个国家的大企业去参观访问。我和企业家俱乐部的企业家们每年都有机会去几个国家访问,有的甚至能拜访到总统、总理和商务大臣,和这个国家的前十名企业家聊天,吃饭,这都能潜移默化学到东西。
但是,其实没有一个国家是绝对的机会均等的,没有一个国家是会把机会倾斜到每一个人身上去的,所以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去争取机会,自己去努力。我们当初创业真是一分钱没有,我在1993年开始做新东方的时候,中国的《公司法》还没有出来,谁会给你钱呢。我为了开第一个班花了60块钱买了十盒磁带,我回到家以后,我老婆跟我吵了一个晚上,她根本就不支持我创业,60块钱是一个月的生活费,如果做起不来60块钱就白扔了。
我去年成立一个创业基金,叫做“洪泰基金”,是和我的朋友盛希泰联合创立的。如果你们真的有创业的想法,我们的钱就到你身边了。现在你们创业的背后已经有人支持了,我们第一代创业家已经富起来了,我们做的事情是干什么?我们成立天使基金支持年轻孩子创业,我的终身目标就是与年轻人为伍。像自强之星奖学金每年要好几百万块钱,现在新东方出资,万一新东方倒闭了呢,也许我所支持和投资的你们创始的新西方会起来,自强之星活动就可以由你们传承下去了。
你要说现在上大学,当初也比我们要好上很多,现在已经40%的中学生都可以成为大学生了。现在出国也不难了,光新东方辅导的学生今年拿到的国外全额奖学金就接近2亿人民币,难道没有你一份吗?只要你在哪个专业出色,那个奖学金就会是你的。有人说我是农民家庭出身,我本科不去,我研究生去可以吧。作为农民子弟去不了吗?还是去得了。关键是你想不想去。
我们人生成长就是三个要素:要读书,要交友,交往能让人成长的朋友,自己要学会行走。我一直用这三个标准在要求自己。非常庆幸的是,我到今天为止还不算太落后,我要落后了,新东方早就倒闭了,新东方与移动互联网结合起来,新东方将会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拥有全世界优秀教育资源的企业。这是我的目标。
你要不断地定你的目标,这样你就会感觉到很兴奋。
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几个关键词大家可以把握一下,第一个就是梦想,人不能没有梦想和理想。人有时候会有非常清晰的梦想,也有时候有不清晰的梦想,但是一定要有梦想在你的前面,引领你往前走。所以人生要给自己定高度,高度定完了以后,你会发现自己不知不觉的往上爬。主席在陕北的延川县梁家河大队插队的时候读了很多书,为了借一本书走30多公里。他当时还只是在基建队劳动,但是他的理想就是要在中国成长,为中国做贡献。他当然没有预料到自己会成为,成为党的,但是今天他在这个岗位恰恰是因为他当时坚决要在中国农村领导一个县往前进。你学了知识,学以致用,你得用对地方上。我的理想不是那么高远,我的理想是阶段性的,我的第一个理想是从农村考上大学,第二个理想是变成一个好老师,结果我就当了一个老师。再一个就是希望有钱,想办法赚钱,不能抢,不能偷,所以我就到处教书,没想到教书后就有另外一个想法,我可以办个培训班。我的第四个理想是出国,到美国去读书,但没有任何学校给我奖学金,所以我就没有钱出去,所以还是缺钱。我把第四个理想放一放,所以就有了新东方。我这辈子一开始并没有想到我要带一个培训班,在北大的时候我希望变成季羡林这样的人物,后来觉得我根本不可能变成这样的人物,但是我还是要有理想。大家知道我们这一代人的理想很单纯。
做了新东方以后我发现挺有意义的,有意义不是带来钱了,而是发现无意中在帮助无数的人,好多人后来都去了哈佛、耶鲁、斯坦福,所以我就一直做下去,我没有想要做成上市公司,但这个路一直往前走,它是自然形成的。做上市公司现在也不是我的目的,但是把新东方做好一直是我的目的,我发现后者的意义太大了。
每年有三百万学生在新东方学习,这意味着新东方的教学某种意义上影响了他们,一方面我觉得是正面影响了他们,因为孩子在成长,多好啊。有时候我们还可以做点别的事情,比如可以团中央一起做“自强之星”,传递正能量。新东方每年都在山区建小学,就会在当地成为一个特别典型的小学,把新东方老师派过去支教,那些学生就特别开心,你就会觉得做着有意义的事情是非常高兴。再简单地说,新东方现在拥有35000个员工,至少为国家解决了35000个就业岗位。
关注我新闻的人知道,去年的时候我接手了一家民办大学叫耿丹学院,我想用20年的时间,把它打造成在中国最优秀的,可以和中国一流大学媲美的大学。我刚接手一年,就开始拼命鼓励学生读书,一开始他们不知道怎么读书,我就给他们买书,带着他们一起读。
2019年,我想成立一个基金支持年轻人创业,结果一召唤,我们就聚集了4亿人民币,平均天使投资是100万到200万,一个投资项目,如果100万一个项目,一千万就是10个,一个亿就是100个,4个亿我可以支持400个创业项目,这中间一定会有人做成马云、马化腾、李彦宏,那我就是未来企业家之父啊。做400个,估计有50个还是可以做成功的。
你们年轻人本身就代表了进步和发展,但是我们代表什么?我们代表资源,我们可以变成你们的垫脚石,我们有的人脉、资本你没有,我把我们有的东西给你,你去做贡献。
第二个关键词是成就感。幸福最核心的词是来自于你的成就感,幸福无他,就是成就感。你知道,任何东西其实背后都是有成就感和对自我的认可。这个认可包括你背一首诗有成就感,你搞科研发明也有成就感,你谈恋爱成功了有成就感,你考上公务员(课程)也会有成就感,为什么?这就表明你的能力在发挥。能力有高有低,但是你不去发挥自己的能力,不去锻炼自己的能力,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能力。
我现在的能力,是20年来的成长。每天都在成长,就会让自己的梦想飞得越来越高。在20年前我是不敢想象我能够去办一所民办大学,我现在敢想,是因为之前这二十年我在奠定基础。
第三个关键词是自信。刚才傅书记也提到了要有修炼,人的修炼主要在于两个方面。第一个你要把自己修炼得雷打不动,水泼不进。你不能自己先把自己贬低了,有很多同学说家庭贫困,有的同学和我说身上穿的衣服不是名牌衣服,走到同学面前觉得丢脸,那就没有办法了。刚才两个脑瘫的孩子脸上充满了自信的光辉,他们不会因为身上有了缺陷就觉得完蛋了,要不然他们也没有今天站在舞台上的机会。
这方面我再次呼吁大家向马云学习。不要以为马云从小就是这样的,马云和我有很多相似的经历,我们都是参加了英语(课程)考试,我们都是高考(课程)考了三年,我考上了北大,他考上了师范学院。我自卑到大三,自卑到得了肺结核,医生说这是典型的自卑性肺结核。我用了七年的时间当上了北大老师,两年后学生喜欢我的课堂了,我才把自己的自卑克服掉。但是马云只用了一个礼拜,马云还是个专科生,开学第一天,他找了一圈想找一个比他更难看的,发现根本找不到。怎么办呢?就坐到西湖边上想了一个礼拜,想通了,我长得难看,不是我难过,是别人难过。
他给自己定了三个目标,第一,必须把专科变成本科;第二,必须成为学校的优秀学生之一;第三,必须和杭州师范学院的校花谈一场真正的恋爱。而我连北大的枯花都没有敢想,还想校花呢。马云最后专科变成了本科,成为了优秀毕业生,马云最后和美女谈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明白为什么马云到现在能到2019亿,我只有50亿了,我七年以后才克服了自己的自卑。同学们,不要自卑,不要低估你自己的力量,因为人是可以随时爆发力量的。不断读书,不断交友,不断游走世界,你的气质慢慢就起来了。
第二个修炼要难一点。让自己感觉到自己崇高起来。这也是第四个关键词。因为当你想到自己变得崇高的时候,你就不会做坏事,你内心就会愿意让自己做更多值得骄傲的事,你就真心去救人,你就真心去献血。当你内心修炼出崇高感的时候,你就真的走在正道上了,所以修炼就两个,一个是把自己立住,第二,让自己开花。把这个修炼修好了,加上你前面的梦想就好了。
自中央加大反腐以来,尤其是从去年开始,我们看到不少政府官员,还有一些企业家都锒铛入狱。那是因为什么原因?因为他没有修炼第二个修炼,他只修炼了第一个修炼,要想发财了。要有第二个限制,不然到最后就把自己给弄没了。有了第二项修炼以后,你做事情就会更加长远。例如你可以竞选学生会主席,但是你不可以不择手段、背后使坏、造谣、诬蔑等等,你何苦呢?这样做的结果是把自己生命的底线没有了。
方向要对,交往要准,规矩要严,做人要暖
现在我有十六个字送给大学生们:方向要对,交往要准,规矩要严,做人要暖。人生大方向,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一定要对,不做坏事是底线,什么是坏事,个人有不同的看法,至少法律禁止不能做的事情你不能去做。交往要准,交往朋友要准。你要交对你有用的、人品比较正直的朋友,不能只是吃喝玩乐的朋友。现在要谈恋爱,将来要结婚,我个人的人生体验和周围朋友的体验是,谈恋爱谈错了没关系,但是结婚是非常重要,哪个人陪你度过一生是一辈子的事,如果交往不对,人生会被折腾死。规矩要严,规矩养成了,对你来说有莫大的好处。比如说我定的规矩是每天再忙,读书不能少于50页,这个规矩促使我不断地读书。做人要暖,做人的时候要尽可能给人温暖,让周围的人觉得你这个人就是诚信可靠,有什么困难都可以来找你,你就是一个热心人,你的头脑当中就没有七七八八的东西,让人一下子觉得你这个人超级可靠,有困难的时候就会有无数的人来帮你。我发现做人好了以后是有好处的,这个好处也许不能明天就给你回报,十年以后就给你回报,但一定会有回报。
还有一个关键词就是坚持。同学们如果认定了事就要坚持。我还是非常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高考考三年,你根本就不知道希望在哪里。我做新东方22年了,还在坚持。中间有无数的艰难困苦都扛过来了,你坚持下来了可能就有成果。一开始做专注的事,最后叫脱颖而出。另外,在关键时刻的时候人生要善于舍得。我要舍不掉北京大学的教学岗位和安逸的生活,我就不可能有新东方,马云和我一样的,他舍不得的话,他就不可能有现在的阿里巴巴,他比我还要坚韧不拔。他做第五个公司才做成了阿里巴巴。每个人都要有这样的舍弃精神,才能得到新的东西。这就是我们人生中间大家不断去想的问题。你要舍不得现在优越的拿工资的生活,你怎么能创业呢?创业意味着要不就成功,要不就一无所有,你要有这样的勇气才行。舍不得旧的生活方式怎么有新的生活方式呢。所以要舍掉,再来得,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到最后,在前面要素的前提下,不断让自己成长,可能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绝不能仅仅认为自己就是一棵小草。社会中的人,中间有5%的人会获得比较大的成就,而我在周围的朋友调查的结果,这5%的人绝对不是因为他们智商过高,而是因为他们在不断地成长,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坚持,不断地追求未来,才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希望我们在座的同学们把自己的生命都燃烧起来!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