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个人在经历某种事物、活动或事件后,通过思考、总结和反思,从中获得的经验和感悟。通过记录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借鉴他人的经验,规划自己的未来,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综艺节目心得体会篇一
雨水照丰年,今天是个好日子,雨水滋润了心田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龙王为新人们祝福,带来了甘露雨水带来了财运,在这个好雨之时节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两位新人的结合。从此,世界上少了两个孤独的日呢,多了一个幸福的家。
刚才接到一个同行朋友的电话,她第一句话就是问我为什么年底可以接到很多主持活动,是关系?是价格?其实这些都不是主要因素,主要因素是在于我的口碑,在于客户之间对我的认同。
我在20xx年正式走入了婚礼主持的行业,这行常常被称为甜蜜的职业,但真正做好这一甜蜜的事情确不是很容易,我通过这几年主持的经验以及向别人的学习,我认为婚礼主持人在婚礼场上不仅仅需要侃侃而谈、知识渊博、风度潇洒、仪表堂堂,而且还能够引曲释疑、说学逗唱、诙谐风趣、雅而不俗、笑而不脏,不仅仅需要主持必要的程序,还要面对其他一些意外的、突发的情况发生,这时候,就需要婚礼主持人能够游刃有余,应付自如,处理的令所有人都感到满意,一个出色的婚礼主持人不仅仅能够为整个婚礼增添光彩,协调好各个方面的关系,从而使得婚礼总指挥的作用。
第二,我认为优秀的婚礼主持的着装和仪态体现着对婚礼的重视程度,以及对新人宾客的敬意。所以我非常注意职业仪表,严格着装,以给新人和宾客以亲和力、安全感。
第三,我在婚礼前与新人以及家人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只有充分的和新人沟通,才能比较详细的了解双方的职业、家庭情况、文化背景和喜好程度,才能挖掘各种素材,一切围绕新人做文章,针对不同的新人准备不同的婚礼程序串联词。
第四,作为优秀的主持人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艺术内涵,因为能说会道应该算主持人的基本功,但内在的文化修养艺术也是十分重要的。我建议大家可以找一些关于言语交际学常识、听知学常识、文化民俗常识、节目主持人语言常识、科学发声常识、普通话语音常识、朗诵学常识、体态语常识、社会语言学常识、言语交际学常识等资料学习。
第五,优秀的主持人要顺应潮流,不断的与时俱进学习、研究和探索,同时,你还应该与同行朋友多多交流多借鉴,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以便形成自己的主持风格。比如我的风格就很适合做西式。
第六,婚礼主持人在婚礼上应该把握好自己的“度”。即分清谁是主角,谁是配角。有些婚礼主持在婚礼场合上过多的表现自己,抢了新人的风头,剥夺了新人发挥的空间,以致来宾把注意力从新人身上转移到主持人身上。所以在主持的时候一定要把新人作为绝对主角,时时刻刻围绕新人,挖掘他们在生活中、恋爱中、工作中的点点滴滴,让他们的感情在这一刻来一个更好的升华,让来宾们一起分享新郎新娘的美丽往事。
第七,婚礼主持人应该杜绝单纯的模仿,多些创意,在学习别人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学习是基础,但不要啊自己拘束在学过的内容里。应该用心思考,用心去感受,用心去行为,切勿去用单调的华丽辞藻哗众取宠,要结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层面以及不同的审美标准,定做不同的版本,组织不同的语言,这是一名优秀的婚礼主持人应该去努力的方向。
第九,婚礼主持人要具备冷静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如果说婚礼主持有套路可以寻,但是在婚礼现场,也会遇到一些意外或尴尬的情况,比如香槟塔不小心碰到,交换戒指不小心掉下,喝交杯酒时不小心洒了,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主持人能够及时的站出来帮助新人摆脱这种尴尬的境遇,用一些话挽回让人不快的局面,让婚礼得以继续热闹喜庆,不至于因为这些小事影响了新人的心情。
总之,优秀的婚礼主持人在主持婚礼以前就应该做足功课,下足功夫,这样才能在婚礼上有充分发挥的空间和余地,对于主持人的内容个性化和要求是越来越高了,而人们对于婚礼主持人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了,希望我的这篇心得对于主持的同行们有共勉,也祝大家在主持生涯中走出自己辉煌的天地~!!
综艺节目心得体会篇二
20xx年央视主持人大赛首轮60强选手中,有一对夫妻格外引人注意,这样的夫妻档在央视主持人大赛的历史上,好像也不多。丈夫叫田靖华,妻子叫孟语凡,同样29岁,他们不仅来自同一家单位一一广东卫视,同样都是新闻主播,还是同一档节目中的搭档。而且他们是从大学校园情侣走进婚姻的,毕业后有了共同的事业,如今又一起参加主持人大赛。
丈夫田靖华在首轮第二场以新闻类选手参赛。3分钟自我展示环节,田靖华讲述了夫妻二人同为主持人的感受,那种属于电视人的双份辛苦和快乐也感染全场。田靖华发挥稳定,表现出了一名专业主持人的良好素养,最终以96.344分排名新闻类小组第二,成功晋级30强。田靖华帅气的外形和有亲和力的主持,也让很多观众对他口中的“爱人”充满了期待。
妻子孟语凡在首轮第三场以文艺类选手参赛。3分钟自我展示环节,孟语凡讲的是三对不同行业的情侣之间遇见的故事,从而关联到了她自己和田靖华在台风报道中连线的感受,跟田靖华在第二场讲述有的内容一脉相承。最终孟语凡得到了96.120分,排在文艺类小组第三名,同样成功晋级30强,看到这个结果,大家都替孟语凡松了一口气。
虽然分处于不同的赛道,但这对夫妻档选手前后两场相继亮相讲述同一个主题"同行"故事,也是隔空示爱,彼此呼应。田靖华以精确的时间把控能力和完整的叙述,赢得了点评嘉宾康辉的称赞,说他内容结合得巧妙。同样孟语凡想挑战文艺主持也得到了康辉的认可:“让我们看到了你站在文艺舞台上的感觉,而且那个感觉真的挺对路的”。
孟语凡在广东卫视以前基本上没主持过晚会,一直在播新闻,这次居然挑战的是文艺类,也是相当有勇气。有意思的是,前几天广东台70周年台庆,孟语凡首次作为晚会主持人出镜,看来孟语凡的文艺主持人之路,通过这次比赛已经成功跨出了一大步。丈夫田靖华在广东卫视一直也是播新闻的,这次依旧报的新闻类,6年沉淀才能有如今我们看到的“稳”。
特别喜欢孟语凡最后那句:“同心、同向、同行”,她和他,既是同行(hang)也在同行(xing),同一个词不同的读音表达了同一份感情,展现地更是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身为同行夫妻,彼此身上肩负的使命,他们理解,互相的思念和牵挂,他们也明白。就是在这种心照不宣的默契下,在前行的路上,他们的手越牵越紧。
综艺节目心得体会篇三
曾经是意气风发自信飞扬的49号选手
现在是大气从容睿智幽默的大赛主持人
央视主持人大赛20xx观后感八
就我作为大众评审所观察到的各位选手的表现,之所以龚凡第一场能得高分出线,就在于与其他同类型的主持人相比,她的的风格比较突出,而且跟央视现在迎合“年轻化”“轻松幽默“趋势有很大关系。当时看她上场的时候就感觉,嗨这姑娘不一样,后来董卿点评的时候也提到她鲜明的个人特点,估计在场的大众评委都看到了她的特点,给的分就比较高。至于业务水平,能上这个场合比赛的,差不多是这个年龄段主持人里的精英了,都很强。
楼上有一个答主有提到人情啊暗箱操作啥的,这个咱也不知道。但以他们准备特别充分不出错,就认为选手提前知道题了或有内幕,这种想法对他们是很不公平的。
同时,作为一个认真看了比赛全程并认真听台下评委和董康二人点评的观众,真切地感受到央视的这些新闻人,他们对新闻的理解力洞察力,对新闻事件的策划能力,真的是一般新闻人和媒体人所难以企及的。不愧是央视。
综艺节目心得体会篇四
今晚花了近三个小时看年级的主持人大赛,在前两个环节的时候真的很想开溜,因为作为一个为院主持人大赛选拔选手的年级主持人大赛在我看来实在是不需要如此的大费周章,因为怕辅导员点名,所以还是坚持到了最后。
对于电脑的普及,网络的发展,我不知道是应该高兴还是应该为这个什么事儿都可以上网copy而不再那么需要思考的年代感到悲哀。主持人大赛,自我介绍可以是网上copy的;在直播间的环节,参赛的选手说出来的也都是某个节目的某期的内容,完完整整的对白,因此,到此为此,比赛做的准备实际上就是考查选手的记忆力,记忆台词的能力,通过这样的比赛选出来的选手,也许他的能力并不是像他表演时那么的优秀吧,因此对这样的比赛我是不敢恭维的。也许我如此评价网络以及我们的主持人大赛是偏激的,毕竟我现在也是因着网络的才在这发牢骚的,而我也是这里的一份子。
答,尽管为此我的休息常被打扰,但是我愿意,因为我想这也许的唯一能为老爸分担的吧,这一点我只为老爸做。记得一次和一个结了婚后来又离婚了的比我稍大的一个女孩聊天的时候,我告诉她,在我的世界里永远是亲情第一,然后才是友情和爱情。她说我是还没有嫁人,还不会有体会,这一切都只是理想,到时候结婚了,一切都会以老公为中心的。也许吧,不过我宁愿相信我是因为亲情而不是爱情而以老公为中心的,也许爱情久了就会化为亲情吧,我始终相信化为亲情的爱情才是最可靠最稳定的。
好像有点跑题了,关于主持人大赛,我还是有好多想说的,蔡飞舟,记得大一时他因为对古代文化的无比热爱代表着古典,,他说他只喜欢古代的不喜欢现代的,只喜欢中国的不喜欢外国的,看到同学在古汉课上看英语他觉得难以忍受。另外,他的书法也不错,还经常自己写词。正因为如此他成为了我们年级或许还可以说是我们院的名人。当时对他怀有的是一种敬畏之情的。可今天晚上在舞台上看到他再次表演古诗词朗诵时,我却觉得很反感。在第三环节中,听抽到的是歌曲《童年》,令人吃惊的是他居然没有听说过,场下一片哗然。我想,也许当时他的追求古典是他的标签,而今这种标签似乎还是需要的充电的,也许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他还是需要改变一下自己吧,毕竟个性也许只能带来一时的新鲜而不能当饭吃吧,社会在进步,人还是需要进步的吧。
还有就是,有时比赛pk的并不仅仅是能力吧,毕竟中国一直就是个讲人情的过度。
说到我们班的表现,我也不好说什么,毕竟我没有去参加,不能说我们参加的人怎样怎样的,但真的感觉我们班的人大多是没有什么准备的,好像都是为了凑数而去的,也许班级的积极性还是不够的,英语口语比赛是这样,主持人大赛是这样,下回的运动会但愿会好点。
综艺节目心得体会篇五
第一期播了也有一段时间了,今天终于抽出时间看了!看完之后只想大喊,这到底是什么神仙专场。大赛赛制简单,分为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三分钟自我展示,第二个环节九十自我展示。为了不剧透,我就挑我印象深刻的部分讲。首先大赛的节奏真的是看过同类型节目中最快的了,四分钟就开始正式比赛,三人之后进入赛点,没有故事直接淘汰!
以下不是全部赛手(顺序是个人观点,跟节目组有出入)
龚凡
姚轶滨
迟茜
才24岁,还是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她,遗憾的是没有晋级,但是这个小姐姐绝对展示了极高的职业素养,关键是还只是研究生啊!小姐姐未来可期。
赵思衡
李莎旻子
看之前不知道是湖南台的主持人,看完之后有点遗憾,个人觉得这是一位被高估的选手,三分钟自我展示很聒噪,动作也很多。是唯一一位想让人快进的选手。
综艺节目心得体会篇六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xx主持人大赛》在上周六迎来首轮对决,不仅34城、59城双网收视率破1%,当晚实时收视反馈持续第一,更在微博热搜榜连登五个热搜词,引发全网热议。
选手们的出彩表现获得观众的肯定,超强大的评委阵容也得到网友的隔空告白,“优质选手+专业评委,这么强大的搭配就是一场听觉盛宴”“看得十分过瘾,央视出品,必属精品”“这是一档规格最高最好看的节目,并且还显示着强大的专业性”。
著名主持人康辉和董卿作为点评嘉宾,在节目中的专业点评十分精彩。康辉本次走下“主播台”,一改播报新闻时的严肃,不仅以精准到位的点评为选手“指点迷津”,也常常“金句”频出,与小撒“斗智斗勇”,展示出接地气的一面。两大“名嘴”同台令网友激动不已,“撒贝宁居然也有接不上话的时候”“终于看到康辉和撒贝宁两大段子手同框了”。
董卿引经据典式的点评透露出真挚细腻的情感,洋溢着睿智的思想光芒。她的点评依旧还是温柔却有力量。一针见血,一语中的,听后会有“原来是这样”“原来还能这样”的恍然大悟!
网友纷纷被她举手投足间散发出的魅力吸引,“董卿的点评真的很到位,我当时也是那么想的,但是她就可以很好的表达出来,真有一种腹有诗书的感觉”“董卿是什么人间仙女?也太温柔了吧!每个点评都一针见血就算了,还没有一点评委的架子”。
综艺节目心得体会篇七
央视综艺频道《一堂好课》。这是央视综艺频道继《朗读者》和《国家宝藏》文化节目后的全新力作。小编整理了中央综艺《一堂好课》观看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欢迎借鉴参考。
今天,我们的谢老师在微信群里发了一段视频,是《一堂好课》,主持人是康辉,主讲人是金一南。
金一南老师讲的第一课时是“百年苦难”。中国是一个发展比较艰难的,从一个强大的王国倒被扣上“东亚病夫”的帽子,是因为中国之前,清朝后期,国家的弱力。中国共产党就是黑暗中出现,中国不是从胜利走向胜利,而是在惨败中走向胜利。在1920xx年的南昌战役中,两万两千人的部队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转眼间就只剩下了一千人。信仰的力量是无限大的,中国共产党就有自己的信仰,中国共产党还是敢于胜利的队伍。毛主席说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信仰就是那星星之火。
金一南老师讲的第二个主题是“百年辉煌”。中国是一个飞速发展的大国,在这些年里,中国完成了别的国家二、三百年才可以作出的发展历程。中国华为的5g领先了美国三年,领先了欧洲五年,中国制造业、专利申请率在世界第一。
看完了这篇文章,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华民族的强大。一百四零至一九四九年是救中国,而一九四九至20xx年这一百年将是中华完成复兴的时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星星之火”,就看可以燎原不。
今天上午的第三节课老师,让我们看了一《堂好课》这个综艺节目这个节目既有趣又知识丰富,也让我懂得了许许多多的关于历史的道理。
我们这一堂课的主讲师是“金一南”,他是一个经历许许多多故事的人,他是有许多的称号的人“天生的工程师”“天生的图书管理员”“天生的教师”等等,他说:“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的成就是靠自己努力而得来的”。
他还说,中华的振兴不是从胜利走向胜利,而是从惨败中走向胜利。我还知道了,1931年日本侵华到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中国是由无数人的生命换来的,这也是我十分感动的,我知道了新中国来之不易,我想我长大了,一定要为祖国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让祖国不再受别人的侵略,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今天,我观看了《一堂好课》,这是一堂让我深感震撼的思政课。
课堂上,金一南教授串讲了丰富的史料和热血故事,讲述了中国百年救亡的苦难斗争史和百年复兴的辉煌奋斗史。
在这堂思政课上,金一南教授重点围绕“我们为什么要爱国”和“怎样才能真正地爱国”两个话题展开,我一边聆听,一边思考着问题答案。
在金教授分享的自己从被尼克松总统车队堵车迟到,到国务卿基辛格向自己道歉的故事中;在三位“课代表”,海军陆战队退役军人、北京大学学生宋玺,以及青年演员黄景瑜、屈楚萧分享自己对爱国的理解中;在我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勇于承担国际重任,为国际维和做出贡献的故事中。我找到了答案。
只有祖国强大了,每一个中国人才能有尊严,才能过上幸福安稳的日子。作为一名中学生,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长大了走向社会成为有用之才,来报效祖国。
面对新的征程,要像先锋精神所铭记的那样要“敢于胜利”:“这不仅是军人,而且是每一个中华民族一份子的心中都需要腾起的这样一团火焰!”多么激励人的一句话。
我记住了,我要“敢于胜利”,用“我能胜利”“敢于胜利”来爱国,来报效祖国。
11月17日20:30观看了央视综艺频道《一堂好课》。这是央视综艺频道继《朗读者》和《国家宝藏》文化节目后的全新力作。“好课班主任”康辉将邀请十二位大家,从国学、艺术、军事、体育等各个领域为年轻学子和广大观众传道授业解惑,点亮思想之光,嘉奖向学之心。
本期节目为思政课,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将在航天工程大学士官学校展开分享,带领大家进一步地去认知和强化我们心中的国家意识,宋玺、黄景瑜、屈楚萧则作为课代表,和现场的士官学员们一起聆听,同时展开课堂讨论、课前预习等丰富互动,分享他们心中的爱国观和信仰观。
主讲人金一南教授47年的军旅生涯,从三尺讲台到强国论坛,他一次次震撼发声,深入浅出普及国防知识,增强国防意识,给许许多多的青少年们讲述我们如何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勉励年轻一代要有爱国情怀,敢于担当重任。观看后,深受感动,金老一生孜孜不倦的奋斗令每个人动容。
“爱国”两个字听起来非常庞大,于英雄而言,往往意味着忘我的流血和牺牲。身处和平幸福年代,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这一生都不会碰上生死抉择和伟大时刻,我们又该如何脚踏实地践行“爱国”二字?课堂上,一位曾扎根沙漠哨所的边防兵,和一位在基层工作的警卫战士,分享他们对于责任和奉献的理解。平凡的工作岗位,只要不甘平凡同样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苦难重重,但复兴在望。只有更好地了解国家和人民,我们才能知来路、明去路。只有懂得了肩头的责任,我们才更有勇气、更有定力、更有自信用行动去爱护祖国母亲。
综艺节目心得体会篇八
即兴考核这个环节,是考核主持人快速理解材料,调用新闻或知识储备,实时理清思路、组织素材并最终呈现的能力。
如果用万能水话来应付,其实是在偷机取巧,失去了考核的意义了。
比如,即兴表现中,大量充斥赞助商信息、频繁请大家互动、扫二维码,或把开现场主持人撒贝宁或康董二位点评嘉宾的玩笑,硬性拉入,我认为都属于没话找话型,太水了。
董卿说‘“真的就成了你们单位的一个联欢会了”。
犀利!
与李礼的驳杂迥然不同,冯硕给我的感觉是纯粹。
无论是自我展示还是即兴考核,他都有是思路清晰,集中,注重对比和联系,在走动中运用道具,用道具辅助内容的表达。让人一听就明白,指向非常明确。没有芜杂的信息干扰,直指核心。
这一点其实很不容易。因为选手往往想要表达的太多,既讲故事,还想融入自己,有些还想显摆一下。各种考虑,都会让内容展现中或多或少掺杂了一些杂质。
而冯硕,胜于纯粹。
在今天的选手里,无论从内容的架构还是语态上看,冯硕是最像一个新闻节目的主持人的。
后面的杨光我也很喜欢,但他的主持中,“我自己”的成分有点多了。
作为一个新闻节目主持人,这里面有三个“我”:第一个是作为自己的我;第二个是作主持人的我;第三个是作为记者的我。
自己的我,要渗入个性化色彩和情感、温度;主持人的我要引导和服务;记者的我,要冷静观察,深入思考。
冯硕把这三者比较好的融合了起来,既能够感到三者的存在,又彼此均衡。
另外,他的语言表达也很好,基本上没什么明显的毛病。比如“速度”、“高度”、“深度”三个并列重音,处理得当、准确呈现。对引导听者理解他表达的内容,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