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理解和领悟所经历的事物,发现自身的不足和问题,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与他人的交流和分享。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庄子的心得体会篇一
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被誉为“庄子之道,庄子主义”,他的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在古代哲学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通过研读庄子的著作,我对他的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庄子的思想深入人心,对于我来说,从中得到了许多宝贵的启示和心得体会。
首先,庄子的思想教会我放下烦恼、追求内心的宁静。在庄子的著作中,他以动物为例,告诉我们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在。人们常常为外界的事物而困扰,过于焦虑和烦恼。而庄子告诉我们,内心的宁静才是真正的富足。通过放下对利益、地位和名誉的追求,在宁静中寻找自己的真我,心灵才能得到满足。
其次,庄子的思想使我深刻认识到“自然”这个词的重要性。庄子对于自然的观点与当代环保理念有相通之处,他认为人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自然环境。他把自然看作一个完整的系统,人只是自然界中微小的一部分,不应该以人的意志来改变或侵犯自然。这使我对生态环境保护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更加珍惜身边的自然资源。
再次,庄子的思想让我明白了对世界的包容和宽容的重要性。庄子认为世界是多元而复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理念。他倡导人们应该宽容对待不同的观点和思想,不要将自己的看法强加于他人。这使我在与他人交往中变得更加宽容和理解,尊重他人的差异,从而促进和谐相处。
此外,庄子的思想教会我放眼于更高的境界,追求超越个人欲望的事业和目标。他认为人生是短暂的,追求功名利禄只能带来暂时的快感和满足,真正的意义在于追求精神和心灵的升华。庄子强调修身养性,通过修炼心灵和内在的自我,达到超越物质追求的境界。这使我重新思考了人生的目标与追求,摒弃了浮躁的功利主义思想,更加注重内心的塑造与提升。
最后,庄子的思想引导我走向自由和平静的境界。他强调追求自由,指出人生应该是自在自由的,追寻内心的宁静和自由是人生的终极目标。通过放下对物质的追求和功利的欲望,我们才能真正获得自由和平静的心态。这使我明白了追求内心自由的重要性,让我更加努力地寻找自我的真谛。
总之,庄子的思想给予了我深刻的启示和思考。通过学习他的著作,我不仅对于人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很多的指导和启示。他的思想触动了我的内心,使我认识到追求内心平静、尊重他人差异、超越个人欲望的重要性。这些体会使我在面对问题和困扰时有更多的解决思路和方法,让我活得更加有意义和自由。庄子的思想是一把智慧之剑,指引人们走向真理与自由,对于我来说,它意味着一种心灵的寄托和追求。
读庄子的心得体会篇二
这两天我读的只是第一篇《逍遥游》,收获很大。了解到庄子思想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那就是逍遥地逃开名利的束缚,不借助任何外力,自由自在地游荡在宇宙天地间。庄子和老子一样,都是追求自由的人,较之老子,更加热衷于无所羁绊的自由。他可以做到无视世俗的一切偏见或者只是意见,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无论世人如何赞誉还是诽谤自己,都不会改变自己对个性的坚持。这一点真的很难得。一个人生活于世,就要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东西,不能以别人的意志为转移,否则或者不过是傀儡。正所谓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一个人不能受制于任何外在的东西,比如功业、名利等,要活得洒脱、坦荡与无比自由。
庄子的逍遥的人生价值观,或许在某些人眼里有些消极避世,不值得赞同。但我们要承认的是,人各有志,庄子和老子一样,不是积极追求建功立业扬名于世的人,他只是追求君子穷则独善其身的价值观念。在战乱频仍的年代,个人的力量是极度微薄的,唯有把自己做好,才能超脱苦难的人生。庄子的生活年代是致使庄子思想诞生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而庄子睿智、豁达、富有远见卓识的个性,亦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庄子思想之所以能够千年如新,正因为它能够引起广大人们的共鸣。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热爱自由、无所顾忌的品性,只不过是有的由于种种外在环境的影响,而被社会规范、人生准则、忠于名利等东西所掩盖。老庄思想代表的是人类最原始的最无华的价值观念,可以企及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触动软肋。
我们不妨在行走于人生困顿的时候,或是感觉到人生劳累的时候,汲取庄子逍遥自在的思想观念,让心灵保有一份难得的安静与沁凉,以便能够迎接更大的挑战。当然更可以依从于庄子,实践体会他的逍遥思想,在其中自由驰骋,获得轻松愉悦和无所担忧的人生体验。
在我的眼里,庄子的逍遥游思想并没有什么缺陷,被所谓的正统思想观念所排斥,是不可思议的。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谁是谁非,本没有什么明确的界限。思想的天空,就应该是百家争鸣、异彩纷层的,后人可以从中汲取到丰富而不单一的思想养料。人生、国家和社会,需要博采众长,才能实现优质,否则就会朝向不健全的方向发展。一边孔子,一边庄子,我认为是必须的。
读庄子的心得体会篇三
《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作者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庄子。《庄子》是一部思想性很强的著作,其中包含了作者对人生、自然、道德等问题的深刻思考。通过学习《庄子》,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演进历程,感受古人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
在学习《庄子》的过程中,我深受作者对自由和自然的思考所感动。庄子认为人应该追求真正的自由,不受世俗的约束。在庄子看来,人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规律生活,并以此来达到心灵的平静与自在。通过深入研读《庄子》,我开始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更加珍惜自然,追求内心的自在和平静。
段三:对《庄子》哲学的思考
《庄子》中有很多富有哲学思考的言论,让我对一些人生的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例如,庄子在《人间世》中提到“得理者多故失理者少”这一观点,他认为成功取决于自己的内心,不应过分依赖外界因素。这让我明白了成功的关键在于自己的态度和努力,而不是环境的变化。
另外,《逍遥游》一文让我对人生的意义有了新的思考。庄子提出了追求逍遥自在的理念,认为人应该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平静。这让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追求物质的富裕,更在于内心的舒畅和平静。
段四:《庄子》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学习《庄子》让我深刻认识到现代社会中的一些问题。在物质崇拜的社会里,很多人只追求金钱与名利,却忽视了内心的需求。庄子强调内心的自在与平静,提醒我们要珍惜现有的资源,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同时,《庄子》也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以平常心对待得失,以亲近自然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段五:对学习《庄子》的收获
通过学习《庄子》,我受益匪浅。不仅对中国古代哲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学习《庄子》使我看到了人生的更多可能性,也启发我更加珍视内心的自在和平静。我相信,通过在学习中与庄子的思想对话,我能够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追求自己真正的自由与逍遥。
读庄子的心得体会篇四
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本文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庄子名言,供各位参考。
1、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2、通达大命的靠顺利,通达小命的靠碰巧。
3、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
4、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5、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
6、人皆知有用之用,莫知无用之用。
7、寡不道以欢成有德者能之。
8、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
9、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争美。
10、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12、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
13、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
14、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
15、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
1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也。
17、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18、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
19、今我睹酒之难穷也,吾非至于酒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0、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
21、故天下皆知求其所不知,而莫知求其所已知者;皆知非其所不善,而莫知非其所已善者,是以大乱。
22、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23、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
24、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
25、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游者鞅掌,以观无妄。
26、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27、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28、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29、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30、以天下为之笼,则雀无所逃。
31、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32、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
33、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君原于德而成于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
34、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
35、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36、不为福先,不为祸始。感而后应,迫而后动,不得已而后起。
37、礼义法度者,应时而变者也。
38、汝非吾,焉知吾思。
41、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命之所无奈何。
42、千岁厌世,去而上仙,登彼白云,至于帝乡。
43、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
44、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
45、不仁之人,决性命之情而饕富贵。
46、故纯朴不残,孰为鬃穑"子癫换伲孰为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
47、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
48、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
49、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觉得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
50、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尔后知其梦也。
读庄子的心得体会篇五
庄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文化名人,他的思想被认为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之一。他的著作《庄子》源远流长,深受后世学者的研究和推崇。从庄子的思想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他对于人生、自然和道的独特见解。本文将通过五个方面的探讨,来展示庄子思想的核心和对我们的启示。
段落2:推崇人的自由与自然
庄子主张人应追求个体的自由和与自然和谐相处。他认为人应该放弃对权力和名利的追求,而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心灵的自由。他以“养生之学”为宗旨,不断追求个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的舒适。这种观点对我们启示深远,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我们应该学会放下内心的贪欲和追逐,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简约。
段落3:崇尚自然与远离功利
庄子提倡对自然的尊重和远离功利的态度。他认为自然是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类只有和谐地融入自然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和幸福。他以辩论和韩非的故事为例,来说明人们对于成功和名利的追求会使他们陷入无穷的痛苦和困惑,而远离功利可以使人回归自然的本真和纯净。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这个观点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在社会中往往被功利和名利所迷惑,很难找到真正的自己。
段落4:道的思考与心性修养
庄子主张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心灵的修养。他认为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要顺应道的自然规律,并遵循心性修养的原则。他以“大庄周”为例,说明人们应该放松心境,融入大自然的节奏,以达到心灵的宁静。这个观点对现代人们来说非常有借鉴意义,因为我们往往处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容易产生心理压力和精神困扰,而庄子的观点给我们指明了一条温和安宁的道路。
段落5:超越生死辩证观
庄子以尸素为例,说明他对于生死有着特殊的见解。他认为生死只是存在和不存在不同状态的变换,并不是绝对的对立。他主张应当超越生死的痛苦和危机,追求永恒和不朽的道。这个观点虽然对普通人来说很难理解和接受,但是我们也可以从中感受到人生的无常和转换,明白人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追求真正的幸福和意义。
结论
庄子的思想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思考和启示,他的主张和观点是我们现代人值得学习的。他追求自由与自然,远离功利,崇尚修养和心灵的宁静,超越生死的辩证观,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借鉴并运用于现实生活中的。通过对庄子思想的体味和领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标,生活得更加有深度和品味。
读庄子的心得体会篇六
逍遥,似乎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仰慕的词语,它似乎是象征了思想达到了一定的境界,又或是灵魂上升到了俯视他人的地步,以来显示自己鹤立鸡群。这种观点是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以特立独行,标新立异,故作惊人语的方式来显示自己“逍遥”的事例不计其数,但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仅以庸俗的方式来“反衬”自己灵魂的浅陋罢了。
那对我们来说,是否还有逍遥一说?实际上是有的。学校生活也堪比一处小型社会,也有难以言语的烦心事,每到这种时候,在我们摆脱不了的时候,我们都会自然地想到要做个逍遥的人,想要脱离这些“世俗的枷锁”。在遭受误会之后,在身陷囹圄之后,或在困于风口浪尖上时,逍遥,总是那么神圣而美好。
但我想说的是,我们能拥有的这种逍遥,是超然,但绝不脱俗。于我而言,逍遥是释放灵魂的行为,在苦于学习或生活时,我会自己游于湖边,在宁静安和的湖风里,释放自己的灵魂,让自己穿着莲衣,赤脚立于无边浩瀚的冰面上,寒风中,白茫茫的世界里,内心的苦郁无处遁隐。在内心像湖一样平静后,逍遥缘于苦困,苦困则生于尘世,在逍遥之后,我们必将继续面对那些烦忧,绝不可能也不可能逃避,所以对我们来说,逍遥是给我被拘禁的灵魂一个抚慰自己的旅店,绝不是一处前往他乡的.车站。
就像《逍遥游》中所暗示的一样,我们都不能做到真正的逍遥,我想,庄子也不是一个真正的逍遥者,因为真正的逍遥者不会屑于留下这篇文章,也就是说,庄子也并非超然于世,在他蝶游之后,他仍得继续身体力行,以宣扬思想和价值观来引导,救济那个混乱年代饱受灾苦的灵魂。所以说,逍遥赋予我们的是自然、坦然、超然的权力,让我们能在苦难中让灵魂羽化成仙。但事实是,我们仍是继续面对现实,因为绝大多数事情,我们都不能仅以逍遥一说可以规避。只有认清现实,但不为之所苦,所忧,并勇于去解决它,才能得到那种“无所困”、“无所忧”,那种让你陷入俗尘的黑手抓不住你的自由逍遥。
每个人都不必在乎别人的闲言碎语,也不必担忧自己面对不了什么而恐惧。尘世、苦困、逍遥这过程,我们将重复面对很多次,而每一次经历,我们却将有灵魂上的愈加纯净和自由。终有一天,当你觉得生活中接下来的只有阳光,没有能让你烦心的事情时,那才是上天能给予我们的最好的逍遥。
读庄子的心得体会篇七
段一:介绍庄子和老子,以及他们在道家思想中的重要性(200字)
庄子和老子是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的两位重要代表。庄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的思想注重个体的自我完善和返璞归真;老子是《道德经》的作者,他的思想强调天人合一和无为而治。这两位思想家的不同观点和方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启示,我在学习他们的思想过程中收获颇丰。
段二:庄子的思想启示(250字)
庄子的思想认为人应该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发展。他提出了“逍遥游”和“养生之道”的理念,鼓励人们摆脱俗务的纷扰,返璞归真,以自由的心态看待人生的种种苦恼。庄子认为人是自由自在的,只有跳出喧嚣和功利的追求,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宁静。通过隐退和寻求内心的真实,我意识到生活中的许多烦恼其实都可以放下,用一颗宽容和淡漠的心态对待,才能更好地平衡内心的情绪。
段三:老子的思想启示(300字)
老子的思想主张“无为而治”,倡导顺应自然和守静无为的生活态度。他认为人应该像自然界一样保持平和和谐的状态,不要过度追求功名利禄。老子的思想告诉我们,时常保持心灵的宁静和对自然的敬畏,才能真正领悟到生活的真谛。通过感悟老子的思想,我明白了在快节奏和高压的生活中,应该学会收放自如,保持平衡,不被外界的压力和诱惑左右。
段四:庄子与老子的共同点(200字)
尽管庄子和老子的思想有所不同,但他们都强调了心灵的自由和内在的平衡。他们都认为人应该发展自己与自然的连结,追求人生的真谛。他们主张对自然界产生敬畏之心,以达到心灵的安宁和自我完善。这使我意识到,无论是庄子的逍遥游还是老子的无为而治,都是为了追求人生的真正价值和内在的心灵满足。
段五:对庄子和老子思想的态度和建议(250字)
庄子和老子的思想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我对生活有了新的认知。我发现,追求物质享受和外在的名利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和满足感。我更加重视内心的宁静和灵性的发展。在繁忙和喧嚣的社会中,我时常回想庄子和老子的思想,尽量减少对物质世界的贪欲,更多地关注内心的修持和精神的滋养。我相信,只有通过深入思考和修炼,才能拥有自由自在的心态,更好地应对人生的起伏与挑战。
总结:通过学习和研究庄子和老子的思想,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更明确的方向。他们的思想告诉我们,物质的世界并非唯一的追求,人们应该重视内在的修养和心灵的滋养。只有通过道心一体,追求真实的自我,才能拥有真正的快乐和内心的宁静。庄子和老子的思想给了我重要的启示和指引,我将一直努力践行并将他们的智慧融入生活中。
读庄子的心得体会篇八
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称庄子为“神人”。关于庄子的传说也都或多或少的带有一些神话色彩,因为他的神秘,我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不敢读他的原著,因为自己的水平不够高,索性报读了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解读《庄子》这一学科。学完后,感觉庄子的思想绝非“淡泊明志”这四个字就能概括。他的一些教育思想直至今天依然闪耀着夺目的光辉,让我受益匪浅。
从老师的讲解中可以看出庄子的教育主张:不要以己教人,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
认真看完专家的视频,专家具体的讲解,让我反省了很长时间。虽然我经常提醒自己,作为一个语文老师,上课时应该力图让孩子们喜欢语文,教给他们解决问题的策略和丰富孩子们的思维广度,但有时却仍丢不掉一些老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习惯用同一个尺度去要求学生。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有他的个性和长处,倘若我们按照其个性,把这些长处挖掘出来,那对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都会有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我们的学生就会万马奔腾,我们教育的硕果就会挂满枝头,芬芳无限。当然,尊重个性不是放任自流,而是要挖掘长处,扬长避短。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确,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才谈得上教育。否则,我们教育的结果,只能是培养出一群学习的机器;甚至有的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阳奉阴违;更有桀骜不驯者,根本不接受你这一套,甚至走向极端。总之,那样的结果,只能是众马齐喑,我们的马儿都失去了其活跃的本性,怎么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我们的教育也会南辕北辙,永远达不到它的目的。因此,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不要抹煞他们的青春活力。同样,作为教育者,我们不要以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教育学生,要按照学生的特点去安排学习的内容和方法,因材施教。
除此之外,通过解读庄子中的寓言,结合现代社会的现象,引导我们用庄子的思想来指导人生。庄子的人生哲学,就是教我们要以大境界来看人生,感知已心,淡泊心态,合乎自然,超越利碌功名和自我,是一种理想的,甚至是超理想的境界。读过此书,让人在不经意中增加了智慧的砝码,给予了力量的源泉,伴随了身心的成长,满足了心与心的交流,真正品味出那份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细腻意境。
作为一名教师,更是如此,我们的快乐,就是可以从孩子们一双双清澈的眸子里,看见他们对你的喜爱,夫复何求。
读庄子的心得体会篇九
庄子是中国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许多故事和寓言以幽默而深刻的方式表达他的哲学思想。在阅读庄子的故事之后,我深有感触。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探讨我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庄子的“齐物论”哲学思想。庄子提出的齐物论思想,认为自然中万物平等,具有同等的价值。他引用很多有趣的故事来诠释这一观点。比如“秋水共长天一色”,告诉我们,即使物体不同,但在大自然中却是相等的。这与我们现代社会中的价值观念是有区别的,我们经常会根据物品本身的质量和名称来区分它们的价值。而庄子的思想则中立地看待每一个事物。
第二段,庄子对生命和死亡的看法。庄子作为道家思想者,对生命和死亡有着独特的看法。他常常用“蝴蝶梦”这个故事来表达这种看法。蝴蝶在梦中以为自己是一只蝴蝶,醒来后才发现自己还是人。庄子借此说明人类的存在,肉体未必是全部,灵魂或许更为重要。死亡只是肉体的死亡,灵魂则永生不灭。这种观点在当今社会中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三段,庄子的“无为而无不为”的观点。庄子认为,自然之道即“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说,自然中所有的事物都自然而然地遵循本身的规律,不需要人的干预,但这并不会影响它们正常的运行。这种思想提醒我们,有些事物需要我们顺其自然,不必强行干预,这样可能会产生更多的麻烦。
第四段,庄子关于人性的思考。庄子的许多故事和寓言都表现出他对人性的思考。比如“破壶”这个寓言,告诉我们要有量力而行的观念。人们不应过度追求财富或权利,而是要适当掌握自己的渴望,避免不必要的争端和冲突。道家的思想认为人应该追求心灵的平静,而不是过度的欲望。
第五段,庄子的思想在当代的借鉴意义。庄子的思想可能让我们在当代社会中有更好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学习一些传统的思想来达到心灵的平静,缓解压力和焦虑。我们应该对生命和自然充满敬畏之心,避免过多地破坏环境和自然的和谐。庄子告诉我们,只有融入自然世界,才能真正地生活。
总之,庄子的哲学思想和故事有着深刻的含义和启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庄子的思想来解决一些困难和矛盾,从而使自己更加平和、开朗,全面发展自己的人性。
读庄子的心得体会篇十
如今的我,最喜欢在深夜,燃一盏孤灯,品一杯香茗,握一卷《庄子》,反复揣摩“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不是一部书,而是一个世界。掩卷而沉思,庄子的思想,仿佛是注入一股清泉,对心灵进行着一次次洗礼。
不是吗?庄周化为蝴蝶,从喧嚣的人生走向逍遥之境,是庄周的大幸;而蝴蝶梦为庄周,从逍遥之境步入喧嚣的人生,恐怕就是蝴蝶的悲哀了。但是庄周梦蝴蝶是他渴望的境界,渴望的选择,并不是每个人都向往逍遥之境。蝴蝶梦庄周,这是蝴蝶的选择,蝴蝶的向往,不能一概而论 。
庄子一直在讥讽颠倒的世界,嘲笑那些为功名利禄,蝇营狗苟之徒,讽刺那些为眼前蝇头小利,毁坏天人和谐的小人。庄子一生贫而不穷,家住陋巷,以织草鞋为生,有时甚至无米下锅,要向人借粮。但是他却能随心所欲,自得其乐。就是这样一个一贫如洗的人,断然拒绝了楚王送上门的相国之位,自称宁愿做一只在淤泥中拖着尾巴、自由自在的乌龟,也不愿意当供奉在庙堂上,受人尊敬的龟甲。庄子的飘逸和洒脱,正是他卓尔不群、高傲不羁的性格魅力托起的自由天空。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万物。” 庄子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已经跳出三界,站在云端,鸟瞰人间沧桑。
然而,看过之后也有几分惆怅,也许我很向往这种生活,也许我能淡泊名利,但放弃一切名和利,我做不到。更何况,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身上的担子很重。每天勤奋地工作,可怜的一点薪水要孝顺父母、养孩子,一不小心成了房奴,又得养房子,还务必要养好身子,病了,昂贵的医药费让你吃不了兜着走。然而,过多的奢求和索取,会让我们的心像无底的深渊,以至于都忘了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快乐,心灵的快乐,心灵的闲适放松。这些离我们太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