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我们对自己、他人、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和感悟。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通过总结和反思,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厦门会晤心得体会篇一
没去厦门的时候,总听人们讲厦门有多美多美,我心中就对厦门有了一种向往,终于,去年暑假我的这个愿望实现了!
我们厦门行的第一站选择了闻名遐迩的鼓浪屿,它是厦门的一个小岛。鼓浪屿可谓是吃货的天堂,什么蚵仔煎,大龙虾,各色海鲜烧烤,还有大名鼎鼎的张三丰奶茶……岛内还有许多欧美风格的建筑物,树木茂盛,鸟语花香,可惜不让游客入内,我猜想里面肯定更美!吹着习习的海风我们又参观了钢琴博物馆,郑成功纪念馆,日光岩,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我们乘船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这座美丽的小岛!
厦门旅行第二站当然要去最美大学——厦门大学,走进厦大的校园,仿佛走进了一个大公园,茂盛的树木,葱郁的热带植物,鲜艳的花草,开阔的草坪,碧波荡漾的湖波,风格迥异的建筑……我不由得惊呼:太美了吧,我要来这里上大学!继续往校园里走,陈嘉庚的雕像映入眼帘,我问妈妈为什么要把他的雕像建在这里,妈妈说就是这位陈先生创办的厦大,我心想陈嘉庚还真是不简单,创办了这么美丽的大学!走着走着就来到了非常有名的“芙蓉道”,这个隧道可不简单,它里面的墙壁上都是历届厦大学生画的涂鸦,每幅画都画的栩栩如生,感觉要从墙上蹦出来一样,我心想或许不久的将来这上面也会有我的大作吧!厦大的校园很大,它面对着大海,背靠着山,接着我们又游览了芙蓉湖,情人谷,学生宿舍,图书馆,白城沙滩……厦门大学果真是名不虚传,我希望自己可以好好学习,将来也在这风景如画的校园上课!
第三天应我的要求我们来到了胡里山炮台!在这里我看到了世界上最大的大炮,炮口有一个篮球那么大,炮管大约有十几米长,它的射程有两千多米,曾经还击中过日本的军舰呢!我站在主炮旁,遥望对面的金门岛,不禁想起了当年那场激烈的海战。继续往里走是一条防空通道,里面陈列着各种各样的大炮,弹头,这里可真是军事迷的天堂呀!傍晚时分,游人渐渐散去,我站在一门大炮旁吹着咸咸的海风,周围是那么的宁静,我竟陶醉其中无法自拔!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又去参观了福建的土楼,这里的土楼真的很有特色,圆的,方的,形态各异,每座土楼都有几百年的历史,至今还有人居住,真的'是奇迹呀!
这次游厦门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也增长了不少的知识,这真是一座来了就不舍离开的城市!带着一路的兴奋与不舍我们离开了厦门,我心想:以后有机会我一定还要再来一次!
厦门会晤心得体会篇二
11月5日-12日,我有幸到厦门大学学习,短短六天的学习经历,让我收获很多、受益匪浅。厦大的美丽让我知晓了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厦大的学习让我明白了学海无涯、学无止境;厦大的求知让我理解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厦大的氛围让我重温了同窗时光、同学友谊。芙蓉湖畔,凤凰树下,嘉庚楼群,碧海金沙,虽然留下的是我们轻轻的足迹,但是却永久定格了一段我们人生值得记忆和回味的瞬间。回想六天的厦门之行,主要有这么几点体会。
一、厦门的环境适宜人居,让人心旷神怡
—1—
路,每三年举办一次国际马拉松比赛,届时将吸引世界各地的健身爱好者。这里的海滩常年开放,而且很有特色,在海滩上散步,必有一番滋味。说到厦门的环境,更重要的一点就是绿化,亚热带的气候让植物常年保持绿色,真有一种人在花园中的感觉。
二、厦大的教授知识渊博,让人受益匪浅
一是思想超前。无论是余章宝教授讲的《民生问题与政府公共服务》,还是xx教授讲的《文化创意与城市文化建设》,纵观世界各地、纵观近现代历史,既有空间上的层次感,也有时间上的穿透力,短短三个小时的课,却让我们了解了几百年的历史,了解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先进理念。尤其是余章宝教授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引用了新西兰政府公共服务的例子,采用最前沿的思想理念,深刻诠释了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将我们引入了一个崭新的国度,也让我们对政府职能转变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二是讲课风趣。在李非老师讲的《新形势下台海局势与两—2—
岸关系》中,不仅谈到了台湾多年的历史,而且总结了世界上几个国家兴盛的规律,让人眼前一亮,特别是李老师闽南语讲课的风格,风趣幽默,不时引起学员们的阵阵掌声。当然,给我们印象最深的还是他对台海局势和两岸关系的深刻认识,不仅有规律性的总结,更有深层次的剖析,将在我们并不了解的台海局势讲解得深入浅出,也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台海局势和两岸关系的认识。
三是学识渊博。除了几位教授超前的理念和风趣的讲课风格外,他们普遍的一个特点就是学识渊博。傅小凡老师讲的《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从孔子、孟子的生平讲到儒家思想的形成、传承,让我们仿佛回到了春秋时期。程文文老师讲的《团队建设与激励》和《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选人、识人、用人》,用了两个小时时间讲述电视《楚汉传奇》中的人物关系以及各自的性格特点,为讲述团队建设和选人用人理论作铺垫,正是这种实例与理论结合、寓理论于实例中的讲课方式,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人物之间的关系,也更加深刻地领会到了课程的含义。其他几位教授比如:雷艳红老师讲的《沟通与协调》、xx老师讲的《网络舆情与新闻媒体应对》、xx老师讲的《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等,都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讲的十分生动,让人难以忘怀。
三、厦大的校园异常美丽,让人流连忘返
—3—
培训的第二天下午,我们在参观完牛庄文创园后,在班主任黄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厦门大学校园参观,真正领略到了“中国最美校园”之一的厦大校园的风光。从进入学校大门到嘉庚楼群,再到建南大礼堂,再到思源谷,再到芙蓉湖,整个厦门大学仿佛就是一副美丽的图画。第一,位置优越。厦门大学依山傍海,背靠五老峰,与闽南古刹南普陀寺为邻,是厦门最有文化气息的地方,或许这就是国内万千学子都希望能进入厦大读书的原因吧。第二,景色宜人。成为中国最美校园之一,与厦门的气候不无关系,这里四季如春,色彩斑斓、绿意盎然,无论走到哪个角落,都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第三,建筑独特。这里有一排嘉庚楼,是校内一个标志性景观,楼体上面为闽南的草帽式屋顶,下面是西式的建筑,据黄老师介绍,这寓意是中国要永远把西方国家压在下面,这也成为了厦门大学的一个特色,所以被命名为嘉庚楼,这也让我们感到了陈嘉庚先生浓浓的爱国之情。
回顾六天的厦门之行,既学到了知识,又领略了风景,可谓收获颇丰。下一步,我将把学到的知识更好地运用到今后工作中,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
—4—
厦门会晤心得体会篇三
20xx年4月3日-4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厦门六中举办的全国第五届“相约名师,聚焦课堂”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两天的时间里,聆听了名师的示范课及其有针对性的讲座,我领略到了名师们各自独特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两天的时间虽短,但收获颇丰。给作为新教师的我指点了迷津。
从吴老师的讲座中,我知道了作为一位优秀的教师必须做到“三读懂”:第一是要读懂教材,也就是说要整体把握教材,专业地读,知道所教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及其国内外的比较。第二是要读懂学生,直面学生现实,用心读学生。树立正确的儿童观,认识到儿童是活生生的人,需要尊重、理解、善待,我们教师要学会期待。同时也要认识到儿童是发展中的人,具有潜力,但尚不成熟。第三是要读懂课堂,课堂是动态生成的,我们教师需要智慧地读。听了吴老师的课,我受了很大的刺激,于是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实际。相比之下,我很惭愧。我任教的是一年级,面对一群充满童真的孩子,我本应该走进他们的世界,了解他们的思维,成为他们的朋友,但是我没有做到位,尤其是面对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不认真做作业,不认真听讲……我没有深入了解孩子们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而是以成年人的思维责怪孩子们,把自己放到了孩子的对立面去了。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教学智慧的获得不是站在成年人的角度去思考的,而是要站在儿童的角度去思考。
李上余老师:执教《对策问题》一课,以玩扑克牌的游戏作为导入,抓住了学生好玩的天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同样也非常注重学生探索、思维的过程。
朱乐平老师:朱老师执教的《用字母表示数》充分展示了作为著名教师的严谨、睿智、举重若轻的风采。他的课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样气氛热烈,更多的是让学生静静地思考,教师不急不躁地耐心等待。大量的提问时这堂课的特色之一,每当朱老师抛出关键问题,总是停顿十余秒,给学生留足充分思考的时间。而当学生回答了关键的问题后,朱老师并不急于加于赞赏或肯定,而是提一些小要求——“有谁听得懂他说的”、“他说的什么意思,对不对?”、“还有不同的看法吗”等,有意识地在关键之处引导学生停留、思考、回味,让学生之间互动起来。整个课堂学生思维逐渐健全,思路在逐渐清晰,首先明确了字母可以表示确定的自然数、小数、和分数等等;其次明确了字母还可以与数一起进行运算;再次明确了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变化的关系;最后初步学会假设字母表示关系。
徐斌老师:《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和《两位数乘一位数》这两节课徐老师都上的很精彩,激发了学生探索新知的主观能动性。第一节课,徐老师由生活中的路线图和方格图,提出问题:出去的路线与返回的路线有什么关系?从学生生活出发,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策略。接着联系生活,引入策略。首先根据“一杯果汁”的变化,让学生了解“倒推”的策略,这一环节完了之后老师追问:为什么需要“倒推”策略。这一追问让学生体会到了“倒推”的独特价值,细节体现了教者的教育智慧。其次出示连贯性的例题分别让学生理解、深化“倒推”策略。再次巩固练习,运用策略。练习逐层深入,先是基本练习,再是专项练习,后是对比练习。对比练习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的策略意识,让学生知道什么时候该用“倒推”策略。最后总结提升,拓展策略。魔术展示,倒推四张背面有汉字的卡片,得出“玩好数学”的字样。
第二节课以复习的形式导入,其间一句简单的话“大家看,今天谁来做客了?大象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问题呢?”没有太多的激情洋溢的渲染,简约的语言把孩子们带领导了计算的时间训练中。课堂中简便竖式的教学是在师生共同计算、观察、比较的基础上生成的,而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徐老师精妙的教学设计,师生间的积极互动等都值得我们细细回味。
徐长青老师:徐老师的这节课《重复》把做简单的数学”的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我感觉并非是在听课,而是一种美的享受。徐老师的幽默风趣、激情飞扬的风采和驾驭课堂“炉火纯青”的能力无不折服在场的每一位师生。这节课形式灵活多样,设计合理巧妙,课堂气氛活跃,时时爆发阵阵笑声和掌声。徐老师先是用“理发师的困惑”这一小故事引入课题,引出一个双重身份的人,因是祖孙三代,让学生为此产生兴趣。接着又设计了抢椅子、猜拳、套呼啦圈等游戏,把《重复》这一现象想象化、简单化和生活化。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当数学二环终于套在一起的时候,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掌声既是送给聪明的孩子们,也是送给精心策划的了不起的徐老师,甚是精彩!
通过观摩这六堂课,我发现六位专家都有许多的共同点,课前的沟通与交流都很精彩;以学为主,不以教为主;让学生学“儿童化”的数学;让学生学“动手做”的数学;让数学多一点“生活味”少一点“数学味 ”;给予学生充分的数学思考时间;对学生的评价是多元的;关注学生的数学情感等等。我认为他们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当他们的学生真幸福,听他们的课真是一种享受。
两天的学习过去了,但我仍意犹未尽。我意识到了做一位优秀教师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这将时刻鞭策着自己不断地积极努力向上,上学生喜欢的数学课,做学生喜欢的数学老师。教育无小事,我将从小事做起,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厦门会晤心得体会篇四
带着各种各样的关于海的梦,金色的'夕阳伴随着我们登上了去观海的火车。
火车在轨道上轻轻颠簸着前进。窗外,一片宁静,浓浓的夜色在四周蔓延。远处,一座座城市里的灯形成了一条巨龙,蜿蜒着伸向前方。我在火车的摇晃中,怀着对海的憧憬进入了梦境。
不知过了多久,梦幻般的海突然消失了,火车的天花板替代了汹涌的大海。天已经大亮了,火车仍未停止前进。
大约在下午4点,火车缓缓地在福建省会福州停下。我高兴地跳下火车,一路直叫大家走快一些。
当晚我们是在福州度过的。第二天早上坐车去厦门。那天下午,我第一次看见了海。
走在沙滩上,迎面扑来一阵风,温柔地抚摸着面颊,带着一种清新的海的气息。在耀眼的阳光照耀下,沙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深蓝的海水带着镶上的金边轻轻跳跃着,像是穿着华丽的礼服正在参加一场舞会。脱去鞋袜,在沙滩上漫步。柔软的细沙被踏在脚下,海水时不时漫上岸来,在脚背上微微跳几下,感觉好像在做一次按摩,舒适惬意。这时的海是平静安详的,不是想象中的汹涌澎湃,她现在正在低吟一首舒缓的歌曲,无论什么人听到后,所有的不愉快都会抛到九霄云外,取而代之的是海一样的平静。平静,是另外一种美。
厦门会晤心得体会篇五
寒假时,我们为了避开西安的寒冷,乘坐着飞机,来到了位于福建的厦门,开始了一段令我们难忘的旅程。
我们刚到厦门,就看见了一座美丽的城市,十分繁荣,景色也十分的美丽,大海将厦门的一面冲出了海滩。对于我来说,这一切都是那么新鲜,那么有趣,令我十分高兴。
我们刚在一个海边的宾馆住下,我就迫不及待地拉着妈妈出去,冲向了海边。
在我眼前,一望无际的大海绵延到了天边,波澜壮阔。脚下,海浪拍打着沙滩,将许多的贝壳冲上了海岸,海浪拍打着我的脚,凉凉的,让我感觉十分舒服。
我拿着一个小罐子,在沙滩上仔细的挑选了一小瓶美丽的贝壳,这些贝壳,我现在还留着。
第二天,我们来到了一个清代的古炮台,那里虽然已经荒废,饱经战火洗礼,但其中的大炮仍然挺立着,永远面对着大海,仿佛永远准备着,以自己的身躯为国家抵挡外来之敌,保护我们的安宁。
一个港口旁,我们正在散步,突然,耳边传来了雄壮的国歌声,循声望去,一艘军舰停在岸边,正要准备出发,奔向大海,时刻准备着,保护我们的幸福、和平。
第三天,我们来到了一个美丽的小岛:鼓浪屿。
鼓浪屿四面环海,也叫钢琴之岛,因为岛上有一座钢琴博物馆,是国内收藏钢琴最多的博物馆,收藏了从最原始的一直到近代的钢琴。在岛上,家家都有钢琴,人人都爱钢琴。在路上走着,无论从哪一个角落,都能听到优美的钢琴声,使人陶醉其中。
在岛上,有许多风格迥异的小洋楼,它们曾是一些国家的租界使馆,见证了中国曾经被殖民地被侵略的耻辱,同样,它们也见证了中国现在的繁荣与复兴。
在岛边,我们向海上望去,天气十分晴朗,一座小岛在海上若隐若现,导游告诉我们,那里便是台湾的金门。导游给了我们一个建议,让我们对那边表示一下友好,我们对那边挥了挥手,希望他们能看见。
旅程很快结束了,我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厦门,厦门多么美丽啊!我以后还会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