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通过记录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借鉴他人的经验,规划自己的未来,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戏曲心得体会篇一
人常说,人生犹如一场戏。在我看来,它是一场长久却无需道具的戏,这场戏的,主角是自己,每个人在演戏都是演真实的自己,感受喜怒哀乐自是一种快乐,真可谓,何必让杞人忧天占了上风。
既然是看戏,何不真就当做一一场戏曲,边看边想,看完还是要记得摆脱出来,千万不可执迷。快乐是一生,悲哀是一生,碌碌是一生,追求亦是一生!
戏剧原始社会发展代中国古代,经历了一个重大改革。中国古代戏剧因“戏”“曲”为主要因素,所以称作“戏剧”。
中国戏曲主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传奇和明清传奇,也包括近代的京戏和其他地方戏的传统剧目在内,它是中国民族戏剧文化的通称。
看了上方的介绍还不错吧!
中国的戏曲文化就是这么精彩,要一点一点讲十天十夜都说不完呢!期望未来的我们能继续发扬它哦!
戏曲心得体会篇二
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血脉,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艺术内涵。作为一位戏曲爱好者,我多次观赏和研究了不同类型的戏曲表演,并且深深地感受到戏曲带给人们的独特魅力。在这篇论文中,我将分享我对戏曲的心得体会,探讨其艺术魅力及对个人的影响。
第二段:戏曲的艺术魅力
戏曲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形式,有其独特的魅力。首先,戏曲通过精湛的表演技巧和唱腔,使观众能够充分感受到传统音乐的美。这些唱腔饱含了中国古代音乐的精髓,声音高亢激昂,仿佛能够穿越时空,引领人们走进古代的历史。其次,戏曲的表演形式丰富多样。在京剧中,演员通过表演、唱腔、舞蹈和武打等多种元素的结合,给观众带来极大的视觉与听觉享受。最后,戏曲饰演的角色形象丰富多样,每一个角色都有独特的性格、言谈举止和情感表达,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社会和人物。
第三段:戏曲的熏陶与教育
戏曲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一种深刻的熏陶与教育。在传统戏曲中,道德伦理和价值观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戏曲,观众可以学到许多道德准则,如“忍辱负重”、“君子以义为重”等等。此外,戏曲也是一种宣传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方式,通过剧中的古代历史故事和传统习俗,使观众对中国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戏曲对我个人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它激励着我追求卓越,注重修养和品德的塑造。
第四段:戏曲的传承与创新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变化,戏曲面临着传承与创新的挑战。传统的戏曲技艺需要青年一代的传承与发扬,同时也需要创新形式来吸引更多的观众。近年来,戏曲艺术的现代化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京剧大师梅兰芳曾在传统的剧目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推出了具有现代主题的新剧目,吸引了年轻观众的关注。同时,一些年轻戏曲表演者也尝试融合流行元素和现代技术,通过网络和社交媒体传播戏曲艺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传承与创新结合是戏曲保持活力和发展的关键。
第五段:戏曲的现实意义与未来展望
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是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也是我们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戏曲的未来发展也面临着挑战和机遇。我认为,在戏曲传承的道路上,应该注重对青年一代的培养与引导,提升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同时,通过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广戏曲艺术,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使之爱上这门传统艺术。只有这样,戏曲才能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总结:
通过对戏曲的多次观赏和研究,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戏曲所带给人们的独特魅力和深邃内涵。戏曲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熏陶与教育。它对我个人的影响也是深远的,激励着我追求卓越并注重修养和品德的培养。在传承与创新的挑战下,戏曲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和关注。相信通过持续的探索和创新,戏曲艺术将能够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扬光大。
戏曲心得体会篇三
戏曲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在我不满三岁时就酷爱听戏,我的爷爷是一名老教师,退休后在家里闲的没事干便拿着收音机听戏,我就搬来一个小板凳坐在爷爷身旁,爷爷时不时唱一句,我也装模作样的哼一句,逗得爷爷哈哈大笑。
每一次村里谁家摆台唱大戏,无论多么远的剧场,无论演出到多晚我是场场必到,直至演出结束。每一次看戏我总是来得很早,为的就是抢到一个好位置,但不一会人越来越多,围成了一堵厚厚的人墙,但即使我被大人们挤得满头是汗,也依然是兴味盎然。看到演员们唱戏时的身段.强调就这样不知不觉中学会了。看完之后,再回去的路上,我也学着演员的样子,再把看的戏唱一遍。
不知什么时候,爷爷发现了我的戏曲天赋,他便开始调教我。爷爷唱一句,我跟着学一句,我对戏曲很敏感所以很快就学会了,爷爷夸我是一个戏曲天才,正当我学的尽兴时,爸爸妈妈知道了,他们不想让我学戏说是学戏会影响学习,爷爷却反驳说:“娃这么小能学个啥!”爸爸说:“学习要从小做起,您看别的孩子三岁就会背几十首古诗了,你在看看咱孩子。”爷爷便无话可说,只得把我放进爸爸的虎口,但是对我而言我宁可多学几首戏,也不要被一首古诗。爸爸每一次给我讲古诗时,我就像听天书一样,什么也听不进去,有时为了装装样子就把古诗的词用戏曲唱出来,解解闷。我实在忍受不住不让我唱戏的煎熬,便趁爸爸妈妈没下班时,我就跑到村口的大树根上唱戏,我的乡亲们是我的观众。我没有别的期望只想有一个属于我的舞台,属于我的观众,在那里我可以超常发挥,展现自己,我已经知足了。有一次爸爸妈妈回来得早,看到我在那么多人面前唱戏,便马上把我拉回家并且以后再也不准我在乡亲们面前唱戏以免丢他们的人。我伤心极了,要知道唱戏占我生命的一大半啊!我可以不吃饭但不能不唱戏啊!
有一次,我趁爸爸妈妈还没回来我偷偷的在平台上唱戏,不一会爸爸回来了,我却不知道,爸爸听见我在唱戏,但他并没有打搅我,可能他也开始有一点喜欢我的戏吧!慢慢的爸爸妈妈不在反对我唱戏并且决定好好培养我。
有一天,爸爸不知从哪个村找来了一位戏曲老师,他是一个看起来很严厉的老爷爷,他说我唱得不错,但是动作不够优美,他要我从基本功练起,每天早上跑上山,吊嗓子,回来要练下腰,下午要练前后翻,训练完动作便开始训练唱腔,每天至少学会三首戏。____老师教的很好,我听得也很认真。长大了上五年级时市里举行了第三届“星星火炬”选拔大赛,我报了名,结果获得了一等奖呢!
我在戏曲的道路上渐渐长大,戏曲如一炉火,练就了我的勇气和毅力。
戏曲心得体会篇四
戏曲课程是我大学期间选修的一门课程,作为不同于平常课程的一种文化艺术体验,我对此抱有浓厚的兴趣。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戏曲的基本知识、表演技巧以及对经典戏曲作品的欣赏与研究。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对戏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二段:学习收获
在这门课程中,我学到了戏曲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以及主要流派等基础知识。通过老师的生动讲解与实际案例分析,我逐渐明确了京剧、豫剧、越剧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戏曲的差异与特点。同时,我也学到了戏曲表演的技巧,如演员的身体语言、气息控制和舞台表演等,这些技巧使我领悟到了戏曲表演的精华所在。
第三段:经典戏曲欣赏
课程中,我还有幸欣赏到了多部经典戏曲作品的表演,如《白蛇传》、《红楼梦》等。通过观看这些精彩的演出,我进一步加深了对戏曲的理解与欣赏。戏曲表演的精彩不仅体现在演员的精湛演技,更体现在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深远的文化内涵。这些经典戏曲作品让我在欣赏中得到启发,深入思考并感悟其中的人生哲理与情感表达。
第四段:文化自信
戏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通过学习戏曲课程,我对我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也对中华文化的独特之处有了更多的感受。戏曲艺术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符号,融合了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元素,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与博大精深。这让我对中国文化充满了自豪感,也进一步加深了我对国家的自信和文化认同。
第五段:对未来的启示
通过戏曲课程的学习,我明白了戏曲是一门需要多年积累与反复训练的艺术。而我在短短一学期里只能初窥门径,但我发现自己对戏曲的热爱与兴趣不减。作为大学生,我认识到自己作为新一代的传承者,需要积极学习和传播戏曲文化,让更多的人理解和欣赏戏曲。同时,我也更加明确了自己对艺术的热爱,希望能够将戏曲艺术与我所从事的专业结合,为戏曲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这门戏曲课程的学习,我不仅拓宽了视野,增加了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认识,而且在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上提高了自己的能力。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让我深深着迷,也使我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期待与憧憬。我相信,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会坚持不懈地学习和钻研,让戏曲艺术在我的心中绽放出最美的华彩。
戏曲心得体会篇五
也不要相信我的爱情/
在涂满了油彩的面容之下/
我有的是颗戏子的心/
喜欢伶人,他们演的是戏,唱的是戏,在阡陌尘纷间寻找自己的前世今生,用文字为针唱腔为线,一点点绣这人生画卷的不尽起伏跌宕情思缱绻。声声慢声声叹,把光阴唱老,流年暗逝。
而其中,尤以青衣为最。青衣,青衣,这两字只是启唇轻唤,便觉已有无限的惆怅与文艺。王吟秋的《春闺梦》,他饰演张氏去探问自己丈夫王恢消息时,柔荑轻扣邻家门,那个动作魂牵梦萦,令人叹为观止!他的手柔弱无骨,只食指和中指轻轻一弹。那一弹,轻盈飘逸,弹出无限风情与旖旎。那样修长的手,十指尖若笋——是天地间最美的一双手。而他唱“可怜负弩充前阵”这段二流转水时,我看见他的腰身柔似少女轻若柳烟,那样柔美又那样舒展,那样诱惑又那样缠绵。听他戏,便觉是银碗里盛雪的肃清,却又似听着隔云的水萧,分外缠绵。而台上的他,幽咽婉转,风情万丈,切切地唱,丝丝绕绕,恍若置身云端,有分外薄凉的冷艳。
青衣是诗,是散文,是天边那一轮幽然红月,是黑夜里妖娆的诡异,有咸湿的香,带着三月的烟花味,淡淡的,青青的,是一段说不出清的情愫,是柔肠百结间那一寸寸缠绵。
也许也正是依了这份情怀,我才分外的迷恋青衣,迷恋她的婉转,不媚俗,凛然,又有极度的诱惑。她的语调,她的摇摆,她的一唱三叹,令人心醉其中,不能自拔。
更加喜欢琴师。一套戏班子,琴师是顶顶重要的。没了琴师,戏班子又上哪去寻它的魂?琴师是灵魂,是比角还要角的第一把交椅,没了琴师,没了调,没了弦,纵然伶人歌喉婉转,阳关三叠,也唱不来那最是婉转幽深的一曲。
小时候暑假总是跟着阿婆看戏,听那二胡依依呀呀,便是在午夜的梦中也缭绕不去。而倘若白天听了《病中吟》,衬上二胡声调那一抹悲凉,那今夜定是难以入眠。因为那简直是如泣如诉了,渲染得整个人都湿达达。憋在胸腔里,挥之不去。
绕在我成长的岁月里,渐渐成了心头一抹朱砂痣。那朱砂痣,红出了光影与曼妙,是旧日里阿婆铺在床上大红的缠枝莲床单,流苏足够长,艳也足够艳。它在旧时光里,闪着异样的光。
彼时年幼,可从小受了戏曲熏陶,竟也完全沉溺在其中了,完全的不顾别人。忘了身处戏院,忘了身边的阿婆,也忘了自己是谁,整个世界便只剩那一曲,一意孤行的寂寞跌宕开来。这里刚刚落下一幕,那一幕又拉开来,是谁在晚风里孑然独立月下,幽然的月光模糊了他的背影?春潮涨水了,你却仍然不回来。月亮湿透了,打落谁的花枝?夜色如此深沉,不粘不滞,带着往昔的风,呼啦啦的吹来。
一个激灵从戏里醒来,侧过头想要唤阿婆,却看见阿婆已然泪水涟涟,便倏然收了声再不敢打扰。却暗自揣测,阿婆是在这戏曲里想起了什么?是不是她年轻时着蓝色绣花的小棉袄端然坐在另一个他眼前的喜悦?彼时脂正香,粉正浓,而如今,转眼双鬓已成霜。
从小便这样痴痴的迷着,恋着戏曲。而对戏曲里的爱由浅入深,是在见了《霸王别姬》里,张国荣的师兄与他出逃,对着台上的风情万丈的戏子,倏然泪下,叫唤连天“他们是怎么成的角呀。”转身两人回了梨园。便在那一瞬,我对戏曲的爱,霍然浓烈起来!如上古传说中那一星天火,就此点燃了我的心!烧尽心中不尽浮躁,唯有关于戏曲的一切悠悠荡荡沉淀了下来。
戏曲心得体会篇六
第一段:介绍戏曲学员心得体会的重要性(200字)
戏曲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自古以来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而要学习和传承这门艺术,戏曲学员心得体会的作用尤为重要。通过亲身参与戏曲表演的锻炼和体验,学员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戏曲的核心精髓,同时也能在艺术追求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因此,戏曲学员的心得体会,既是对自身学习的总结和反思,也是对艺术传承的一种贡献。
第二段:戏曲学员体会的收获与成长(300字)
参与戏曲表演的学员们常常会有一系列独特的体验和收获。首先,他们能够通过舞台实践加深对剧本的理解和演绎技巧的运用,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艺术表达能力。同时,戏曲表演中对音乐、舞蹈、肢体语言等方面的要求都很高,学员们在表演过程中,还能够增强对自身形体和音乐节奏的感知与掌握。此外,参与戏曲表演还需要与其他演员密切合作,培养了学员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这些宝贵的经验与收获,不仅丰富了学员们的艺术修养,也对他们的人生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
第三段:戏曲学员心得体会对戏曲传承的意义(300字)
戏曲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艺术形式,有着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由于现代社会的变迁和娱乐方式的多样化,戏曲逐渐淡出了大众视野。而戏曲学员心得体会的积累和分享,对戏曲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学员们通过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既能够将自己的戏曲经验传承下去,也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对戏曲进行深入了解和关注,进而推动戏曲的传承与发展。此外,学员们的心得体会也对戏曲的创新和演绎有所启示,为戏曲艺术的更新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第四段:戏曲学员心得体会为个人成长带来的价值(200字)
戏曲学员心得体会不仅在艺术层面上具有重要价值,对个人成长的意义也不可忽视。学员们通过参与戏曲表演的过程,不仅实现了自我意识的提升,还能够锻炼自己的自信心和自律能力。在排练和演出中,学员们需要面对挑战和困难,培养自己的毅力和耐力。同时,戏曲表演也要求学员们对人物角色进行深入的思考和体验,加深对社会人性的理解和感受,有助于拓宽他们的思维和视野。这些在戏曲学习中培养的品质和能力对于学员们终身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第五段:戏曲学员心得体会的价值与未来展望(200字)
戏曲学员心得体会的价值表现在对个人、艺术和社会的多个层面。对个人来说,学员们通过总结和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不仅提升了自身的艺术修养和表演能力,还培养了自己的自信和毅力。对艺术来说,戏曲学员心得体会的传承和创新,有助于戏曲艺术的发展与推广。对社会来说,学员们通过心得体会的分享,能够引起更多人对戏曲的关注与喜爱,推动戏曲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展望未来,希望更多的戏曲学员能够坚持总结与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为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戏曲心得体会篇七
民间戏台上,常常贴有各种各样的有趣对联,或宣传戏剧的特点和作用,或指导观众看戏,或反映剧场的欢乐气氛,写得妙的,还借题发挥,寓意深长,富有教育意义。以下是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戏曲对联精选,欢迎大家阅读。
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
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
文就武成,金榜题名空富贵;
男婚女嫁,洞房花烛假风流。
顷刻间千秋事业;
方丈地万里江山。
今古今古今今古;
古今古今古古今。
神是人,鬼是人,人也是人,一、二人千变万化;
车行步,马行步,步也行步,三、五步四海五湖。
台上笑、台下笑、台上台下笑惹笑;
看古人、看今人、看古看今人看人。
愿听者听,愿看者看,听看自取两便;
说好就好,就歹就歹,好歹只演三天。
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
尧舜净,汤武生,桓文丑旦,古今来几多角色?
日月灯,云霞彩,风雷鼓板,宇宙间一大戏台。
凡事莫当前,看戏何必听戏好;
为人须顾后,上台终有下台时。
看新戏,亦看旧戏,看看新戏,看看旧戏;
好上台,也好下台,好好上台,好好下台。
作廿四史观,镜中人户之欲出;
当三百篇读,弦外意悠然可思。
坐客为谁,听二分明月箫声,依稀杜牧;
主人休问,有一管春风调笔,点缀扬州。
一阕荔枝香,听玉笛吹来,遍传南海;
双声杨柳曲,问金樽把处,忆否西湖。
花深深,柳阴阴,听隔院声歌,且凉凉去;
月浅浅,风翦翦,数高城更鼓,好缓缓归
一曲笙歌,有典谟,有训话,文中子着意看来,莫谓戏无益;
满堂面目,曰喜怒,曰哀惧,尔小生传神做出,总要人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