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端午节班会教案免费篇一
1、理解歌曲内容,唱准附点音符和延长音,感受歌曲欢快、优美的特点。
2、采用轮唱、齐唱的方式,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3、感受同伴间合作演唱的乐趣,激发对屈原的崇敬之情。
活动准备
2、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1、播放教学课件,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提问:图片是有什么?这是哪个节日的习俗?
2、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词内容。
(2)结合教学课件,再次欣赏歌曲,理解歌词内容
提问:歌曲里都唱了什么?谁能用歌曲里的语言说一说?
3、指导幼儿分段学唱歌曲,理解歌词表达的情绪。
(1)引导幼儿学唱歌曲第 1 段,感受阿妈、阿爸庆祝端午节为家人忙碌的快乐景象。
(2)引导幼儿学唱歌曲第 2 段,感受阿哥、阿姐参加端午节民俗活动的热闹景象,以及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思念、崇敬之情。
(3)鼓励幼儿尝试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提醒幼儿唱准附点音符和延长音。
4、引导幼儿采用不同的.形式演唱歌曲,激发幼儿对屈原的崇敬之情。
(1)组织幼儿采用轮唱、齐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2)讨论:人们为什么要纪念屈大夫?激发幼儿对屈原的崇敬之情, 并鼓励幼儿向屈大夫一样热爱祖国,从小学好本领,长大为祖国做贡献。
端午节班会教案免费篇二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正是培育优秀民族文化的沃土,也是培养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在这个传统佳节——端午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引导学生围绕端午节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活动,设计了“粽叶飘香——话端午”这次主题班队会,以“走进端午、话说端午、描画端午”等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端午节的来历、有关故事、习俗等,感受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亲身体验我国传统佳节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等,体验端午节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2、在了解端午节由来和风俗习惯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
【活动时间】年月日
【活动地点】五(2)教室
【活动准备】:收集与端午节有关的资料、准备材料。
【活动流程】
活动过程。
(一)走进端午。
主持人a:又到一年粽飘香,你们是否对华夏传统节日——端午节有所期待呢?同学们,你们知道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呢?(生答)
主持人b:是啊,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节。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等。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端午节去了解一下吧!
合:“粽叶飘香——话端午”主题班队会现在开始!
(二)话说端午。
1、端午说由来。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爱国诗人屈原因为担忧国家兴衰,愤而抱石头投汨罗江自尽,而感动天下百姓,百姓为怕鱼儿吃掉屈原尸体。于是用竹叶包成肉粽投入江中,并且竞相划船(赛龙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体,这就是端午节的由来。)
(生讲《曹娥救父的故事》、黄巢及伍子胥的故事)
2、端午话习俗。
(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撮五彩线、喝雄黄酒、悬艾叶菖蒲等。)
主b:那你们知道在我们安庆过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呢?
(吃粽子、吃咸鸭蛋、划龙舟、悬艾叶菖蒲、吃绿豆糕、撮五彩线等。)
主b:那大家知道端午节最热闹的习俗是什么吗?(赛龙舟)
主b:谁能说说端午节为什么要进行赛龙舟比赛?
(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屈原跳江后,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主b: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五,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琳琅满目。除了这些,你们还知道端午节哪些习俗的由来呢?(生结合屈原和黄巢的故事谈喝雄黄酒、悬艾草的由来)
青、白、红、黑和黄色。这五种颜色从阴阳五行学说上讲,分别代表木、金、火、水、土。同时,分别象征东、西、南、北、中,蕴涵着五方神力,可以驱邪除魔,祛病强身,使人健康长寿。五彩线象征五色龙,系五色线可以降服妖魔鬼怪。民间喜欢用五彩线系在儿童手腕上(男左女右),俗称“长命线”,以祈求压邪避毒,长命百岁。)
3、端午赛诗会。
主a:我们知道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为了纪念他,所以有人把端午节还称作“诗人节”。现在谁来朗诵一首与端午节有关的诗篇。(生可以选择其他与端午节有关的诗篇)
(1)七律《 端午》 (老舍)
(2)《浣溪沙》(宋·苏轼)
(3)《端午 》(文秀)
(4)《渔家傲》(宋·欧阳修)
……
主b: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篇,已深入人心,因此,在我国有关端午节民俗文化领域,大家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4、端午习俗小游戏 。
主a:今天,我们的许多活动也与端午节密切相连,我们先来猜个谜语:三角四棱长,珍珠肚里藏,要吃珍珠肉,解带扒衣裳。请问是什么呢?(谜底:粽子)
(1)包粽子比赛。
主a:下面我们就来个包粽子比赛,怎么样?
(主持人讲规则:每个小组选两名同学,准备好材料,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个小组包得又快又好。)
(2)撮五彩线比赛。
主b:接下来我们进行撮五彩线比赛。
(规则:每组两人合作,把各自准备好的五彩线拿出来,待主持人喊“开始”,自己动手开始撮,看哪个小组合作的最好。
(三)描画端午。
主a:为了纪念我们的传统佳节——端午节,我班的同学们都办了手抄报,请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手抄报,并评选出优秀的手抄报。
(分小组展示手抄报)
合:两千多年的岁月,这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尽管大江东去,暮往朝来,诗人屈原的形象却依然留在人们心间。让我们世世传递端午节,代代都记住他,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
主b:“粽叶飘香——话端午”主题班队会到此结束。现在请辅导员老师讲话。
辅导员讲话:看了刚才的主题班队会,不仅是同学们,包括老师都对端午节加深了了解。我们记住了屈原,记住了我国的传统文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今天,我把屈原的这句话送给同学们,希望你们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不断勉励自己,不断进步!
端午节班会教案免费篇三
1、缅怀先人,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了解端午节由来和风俗习惯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
一、知识小竞赛。
1、端午节是哪一天? (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
2、端午节的别称有哪些? (端阳节、重午节、午日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龙日等等。)
3、端午节的活动项目有哪些? (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悬挂菖蒲、艾草,佩香囊,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二、请学生介绍端午节的由来。
三、大家说说怎包粽子?
【教师】:
我认为本次活动主题鲜明,通过知识小竞赛、师生讨论交流、游戏活动、作品展示,使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与价值。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既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也符合我校对学生进行“欣赏性德育模式”的培育要求。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习俗。可是,就在2007年,韩国已经提前申请了端午节为东南亚文化遗产保护,这可给了我们极大的警示:各类中小学校应该多举行这样的主题活动,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习俗,让它们代代相传!
【学生】:
这是我第一次学包粽子,觉得特别新鲜,同学们也异常兴奋。大家都激动得跃跃欲试,齐齐望着社区的阿姨,就等她这老师发号施令:第一步将粽叶卷成三角形状,底部要严实合缝,不可留出小口。可是我卷来卷去卷不好,终于卷到无缝的要求,谁知手一动,好不容易卷好的形状又散架了,唉,重新来过。看看我的同伴们,也都在向“无缝粽叶”的最高目标行进,再看看社区的阿姨,却早已在教如何放糯米了。
包粽子最难过的一关恐怕就是这个“包”字,如何将米包住不漏出来,还要将粽子包成漂亮的立体三角形,这可是一门学问,在场的许多人就是倒在了这一个坎上啊,不少同学直到最后结束还是没有包出标准的立体三角粽,包啊、包啊、包出的都是被我们班主任戏称为“三明治” 的平面三角粽子。忙碌了半天,尽管到下课我也没有包出一个真正合格的“三角棕”,但我依然觉得这节课过的特别充实。因为:它让我更深一步地感受到了屈原炽热的爱国情怀,也激扬着我的爱国热情;它也让我更深切地懂得了做一件事(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事)都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道理,启示我在学习上更应该踏踏实实、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可能有所收获。
1、让学生了解感受父母之爱、父母之爱以及博大的社会之爱,体验爱的圣洁、无私和伟大。
2、让学生学会理解关心父母、老师,以实际的行动报答父母老师,努力学习,回报社会。
1、准备反映感恩的歌曲、图片、故事、小品、朗诵等等
2、主持人准备串联词。
3、准备有关课件。
开场白:
主题音乐:《让世界充满爱》(主持人登场)
卢析:鱼儿向大海献上优美的舞蹈,因为是大海给了他生命。
周佩:鸟儿为大树送来清丽的歌声,因为大树给了它温暖的家。
卢析:感谢老师,传授我知识,告诉我做人的道理。
周佩:感谢朋友,在我困惑,委屈的时候给我力量。
卢析:感谢所有进入我生命中的人。
(两个人)一起:让我们共同走进今天的主题班会《懂得感恩》
[环节之一:感恩父母]
1、问题抢答
周佩:自古以来人类就懂得感恩,人类的许多节日就是表达感恩的;
同学们开始抢答:
(1)母亲节在什么时候?——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
(2)父亲节在什么时候?——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
(3)感恩节原自哪个国家?——源于美国
(4)你父母的生日是什么时候?——(略)
(5)我国重阳节在什么时候?——阴历9月初9
2、小品:《爹》
3、学生代表讲述关于父母之爱的小故事
周佩:同学们,一声问候,一杯热茶,一个微笑,一点进步,都是对父母的爱的一种无声的表达方式,下面有哪位同学想和我们一起分享发生在他自己身边爱的故事。
4、家长致辞
王井:是呀!爱是一缕缕阳光,能滋润干涸的心田;爱是一丝丝春雨,会萌发无限的坦诚……,只要有爱,枯木能发芽;只要有爱,沧海变桑田……,让我们来看看家长眼中的爱吧!(家长的发言稿)
5、感恩父母,我们还需要做得更好
学生的分析反省略。
尽管我们有这么多的不足,但我们仍会努力,我倡议,让我们一起来说:爸爸,妈妈,我们爱您!
6.朗诵《感恩父母》
郑晓磊:世界上有两人最值得尊重和感恩,她们便是我们敬爱的父母。下面请欣赏诗朗颂《感恩父母》。
表演者:曹安琪、徐文欣、王井、卢恒珩
7、小品:《十三岁的生日礼物》
王井:父母的家像一杯浓茶,需要我们慢慢品味。
王介寒:是呀!让我们过上幸福的生活,让我们没有忧虑地成长,是所有父母的心愿。
王井:但很多时候,我们习惯接受这种关爱,并且认为是理所当然。
王介寒:我们渐渐忘记了感动,忘了说声谢谢。
王井:下面请欣赏宋辞等同学为我们带来的小品
合:《十三岁的礼物》
[环节之二:感恩老师]
1、问题抢答
曹安琪: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9月10号是什么日子?学生答略。
我们的语文老师幽默风趣,我们的数学老师成熟稳重,我们的英语老师青春靓丽,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哪一位老师,为什么?学生答略。
2、朗诵:《致教师节》
表演者:林佳文、林钰
3、长笛:《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4、互动:学生模仿教师,台下同学猜
过程略
5、采访老师
王井:阳光普照,园丁心坎春意暧;雨露滋润,桃李蓓蕾红。同学们,其实老师也有许多话想对我们说,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陆老师!过程略。
[环节之三:感恩社会]
1、说一说:感动中国的人和事
学生回答:马背乡邮员王顺友、航空材料专家黄伯云、残疾人艺术家千手观音邰丽华、宇航员费俊龙聂海胜、赤脚医生李春燕、带妹妹求学12年的洪战辉、为战友守墓36载的陈健、平民英雄魏青刚、青年歌手丛飞等等。
正是有了许许多多的中国人,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更加和谐,我们要感谢他们。
2、合唱:《感恩的心》(同学一起做手语)
曹安琪: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哪怕是面对一个微笑,一句关怀,即使是不经意间的,我们也要学会感恩,感激这一切。请欣赏表演唱《感恩的心》。
1、班主任寄语
懂得感恩,我们要学会珍惜;
懂得感恩,我们要学会回报;
懂得感恩,我们要有自己的实际行动。
懂得感恩,老师相信同学们会越做越好。
2、主持人总结
让我们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吧!(5)班主题班会《懂得感恩》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各中小学、幼儿园:
一、各单位一把手和办公室主任必须保证24小时开通手机,副职也要保证联系渠道顺畅,以确保及时沟通联系。
二、各单位要结合安全生产月及夏季消防检查工作积极开展节前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加强节日期间值班工作,做到值班领导、值班人员、值班车辆、通讯工具四落实。值班领导和值班人员必须保证24小时通讯畅通,及时掌握并组织协调处置本单位职责范围内的各类突发事件。
三、采用多种形式,加强节前及假期的安全教育。各单位节日期间遇有紧急、重大突发事件必须及时报告公共事业局。
四、请各单位填写《光明新区教育系统20xx年“端午节”假期值班安排表》(见附件)于6月19日中午12:00前报送至教育科安全办邮箱:**。
端午节班会教案免费篇四
缅怀先人,认识传统节日的由来和意义,强身健体,团结合作,弘扬民族文化。
活动过程:
一、 知识小竞赛。
1、端午节是哪一天?
2、端午节的别称有哪些?
参考答案(配合画面):
1、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
2、端阳节、重午节、午日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龙日等等。
3、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悬挂菖蒲、艾草,佩香囊,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二、介绍端午节的由来。
史料记载,公元前2xx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三、大家齐动手――包粽子。
四、学生回家煮自己的粽子。
五、教师寄语。
端午节班会教案免费篇五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端午节现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
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端午节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屈原,名平,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生于楚威王五年夏历正月初七,或谓生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卒于楚襄王九年。
(河北省)北平忌端午节打井水,往往于节前预汲,据说是为了避井毒。市井小贩也于端午节兜售樱桃桑椹,据说端午节吃了樱桃桑椹,可全年不误食苍蝇。各炉食铺出售“五毒饼”,即以五种毒虫花纹为饰的饼。滦县已许聘的男女亲家咸于端午节互相馈赠礼品。赵县端午,地方官府会至城南举行聚会,邀请城中士大夫宴饮赋诗,称为“踏柳”。
(山东省)邹平县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给儿童缠七色线,一直要戴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解下来扔在雨水里。临清县端午,七岁以下的男孩带符(麦稓做的项链),女孩带石榴花,还要穿上母亲亲手做的黄在鞋,鞋面上用毛笔画上五种毒虫。意思是借着屈原的墨迹来杀死五种毒虫。即墨在端午节早晨用露水洗脸。
(山西省)解州端午,男女戴艾叶,称为“去疾”,幼童则系百索于脖子上,据说这是“为屈原缚蛟龙”。隰州端午,各村祭龙王,并在田间挂纸。怀仁县端午又名“朱门”。定襄县端午,学生需致赠节礼给教师。潞安府以麦面蒸团,称为“白团”,与粽子一起拿来互相馈赠。
(陕西省)兴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领僚属观赏竞渡,称之“踏石”。兴平县端午以绫帛缝小角黍,下面再缝上一个小人偶,称为“耍娃娃”。同官县端午以蒲艾、纸牛贴门,称为“镇病”。
端午节班会教案免费篇六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正是培育优秀民族文化的沃土,也是培养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今年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因此围绕“我们的节日端午”这个话题,设计了“端午说由来、端午话习俗、端午讲故事、端午赛诗会、学生谈感受”等板块,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习俗等,感受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亲身体验我国传统佳节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同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学习端午节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二(8)教室
2013年6月7日
上网查阅资料、收集故事、多媒体课件等。
1、缅怀先人,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了解端午节由来和风俗习惯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
一、知识小竞赛。
1、端午节是哪一天? (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
2、端午节的别称有哪些? (端阳节、重午节、午日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龙日等等。)
3、端午节的活动项目有哪些? (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悬挂菖蒲、艾草,佩香囊,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二、请学生介绍端午节的由来。
三、大家说说怎包粽子?
我认为本次活动主题鲜明,通过知识小竞赛、师生讨论交流、游戏活动、作品展示,使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与价值。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既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也符合我校对学生进行“欣赏性德育模式”的培育要求。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习俗。可是,就在2007年,韩国已经提前申请了端午节为东南亚文化遗产保护,这可给了我们极大的警示:各类中小学校应该多举行这样的主题活动,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习俗,让它们代代相传!
这是我第一次学包粽子,觉得特别新鲜,同学们也异常兴奋。大家都激动得跃跃欲试,齐齐望着社区的阿姨,就等她这老师发号施令:第一步将粽叶卷成三角形状,底部要严实合缝,不可留出小口。可是我卷来卷去卷不好,终于卷到无缝的要求,谁知手一动,好不容易卷好的形状又散架了,唉,重新来过。看看我的同伴们,也都在向“无缝粽叶”的最高目标行进,再看看社区的阿姨,却早已在教如何放糯米了。
包粽子最难过的一关恐怕就是这个“包”字,如何将米包住不漏出来,还要将粽子包成漂亮的立体三角形,这可是一门学问,在场的许多人就是倒在了这一个坎上啊,不少同学直到最后结束还是没有包出标准的立体三角粽,包啊、包啊、包出的都是被我们班主任戏称为“三明治” 的平面三角粽子。忙碌了半天,尽管到下课我也没有包出一个真正合格的“三角棕”,但我依然觉得这节课过的特别充实。因为:它让我更深一步地感受到了屈原炽热的爱国情怀,也激扬着我的爱国热情;它也让我更深切地懂得了做一件事(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事)都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道理,启示我在学习上更应该踏踏实实、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可能有所收获。
端午节班会教案免费篇七
端午节是中国的四大节日之一,以下是由本站pq小编为大家推荐的端午节主题班会方案,欢迎大家学习参考。
活动目标:
端午节是中国的四大节日之一,同学们对端午节的印象只是吃粽子、挂香包、看划龙船,从来没有深入去认识端午节,本活动的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深入的去认识端午节。整个活动设计先从端午佳节的习俗切入,让学生去寻找端午节的起源故事,动手做香包,以及认识端午节是诗人节,诗人写了很多赞颂端午的诗歌;进而让学生在吃粽子之余,关心一下自己,如何让自己吃得更健康,在看划龙船之余,也能体会一下团体同心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赛龙舟录像 有关端午节的诗歌
活动过程:
一、全体立正、各小队整队
二、各小队长向中队长报告人数,中队长向中队辅导员报告人数
三、出旗、奏乐、敬礼
四、唱队歌
五、主题活动开始:
(一)端午奇缘话习俗。
学生畅所欲言,只要跟端午有关的知识和风俗都可以说,可回答下面的问题。
1、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端午节)
2、那么,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
3、学生生动地讲述端午节的起源故事。(各种起源故事附后)
(二)外来学生说说自己家乡过端午的习俗。(班上7位外来学生)
(三)观看赛龙船庆端午的录像。
(主持人):同学们,你看过“龙舟竞赛”吗﹖端午节龙舟竞渡不单是传统庆祝活动,也是一项体坛盛事!端午节起源于诗人屈原因不满朝廷政治黑暗而投江自尽,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锣鼓声把江中鱼虾吓走,而同时又把粽子抛进江中喂饲鱼虾,以免它们啄食屈原的躯体 。
龙舟竞渡可说是端午节的高潮。龙舟长10米多,以龙头和龙尾作装饰,船身还特意雕上麟状花纹,唯妙唯肖;每只龙舟可容纳20至22人,二人并肩而坐,在船首的鼓 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领下,以及围观人群的呐喊声中划向终点 。现在,我让我们一起加入这一行列。
(播放赛龙船庆端午的录像。)
(主持人):看了刚才的录像,想谈谈自己的想法吗?
队员们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
六、辅导员讲话:
同学们,今天的活动搞得非常成功,在此向你们表示祝贺。老师高兴地看到同学们参与的热情,强烈的表现欲望以及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少年对信息、资料的搜集能力。通过本次活动,我们近距离接触了端午节,对它有了更深的认识,老师相信今年的端午节大家一定会过得特别有意思。到时候我们再一起来包粽子,表达一份我们对屈原的怀念。
一、活动主题:端午话传统
二、活动背景:现在的小学生对国外的节日了解很多,但对于中国的传统节日仅限于春节、中秋节等几个节日,为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节日,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积淀,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我决定引导孩子们开展“端午话传统”的主题班会。
三、活动目标:
1、缅怀先人,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了解端午节由来和风俗习惯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
4、以“端午节”为契机教育学生学习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伟大精神。
四、活动准备:
1.收集有关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等相关知识。
3.了解屈原的历史资料及诗歌作品。
4.选主持人,师准备视频及ppt。
五、活动形式:小组合作 诗歌朗诵
六、活动时间:十九周班会课
七、活动地点:五、二班教室
六、活动过程:
一、假设情境,激情导入
1.放吃粽子、赛龙舟的视频及照片。
2.引发学生了解相关知识的欲望。
3.主持人引出主题:马上就要到端午节了,同学们对端午节的知识了解多少呢,?我宣布:“端午话传统”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一、展示
(1)首先由各小组交流整理各自收集的的有关端午节的来历、风俗习惯及屈原的事迹。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两千多年来,端午节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如《九歌》、《离骚》,深入人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等熔铸着屈原思想光辉和人格精魂的隽永诗句,两千多年来,影响和哺育着一代代的仁人志士和文人墨客。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中国的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们过节的习俗却大同小异。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悬挂菖蒲、艾草,佩香囊,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逐渐消失外,其余习俗至今已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的国家。
每到端午节,人们都要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纪念屈原,端午诗会吟屈原、赛龙舟纪念屈原、举行仪式公祭屈原,此外还有挂艾蒿、插菖蒲、吃粽子、饮雄黄酒等。
二、交流
(2)选取代表朗诵李清照《端午》、《九歌》、《离骚》部分诗句,师生评价。
(3)师朗诵《离骚》部分诗句,引起共鸣,师生齐读,升华情感。
三、升华
师进行情景升华:今天我们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及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事迹及他的作品,就是要弘扬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今中国不仅需要大量优秀的人才,更需要成千上万富有高尚爱国情操的仁人志士。我们小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及希望,更要做一个爱国的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
四、拓展:
(1)讨论交流:为了明天更幸福,我们应该怎么做?
(2)师生小结讨论交流情况。
七、班主任总结
今天的主题班会开展的很成功,同学们团结协作,积极参与,老师为你们感到高兴。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风俗习惯以及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事迹和他的作品,真正接受了一次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更懂得了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让我们努力学习,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端午节班会教案免费篇八
1、了解端午节的名称、来历和有关习俗,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目之一。
2、体验中国民间节目的韵味。
1、幼儿已经初步了解中国农历记年的方法。
2、幼儿用书:《快乐端午节》。
1、幼儿相互交流,初步了解端午节。
教师:今天是什么日子?
幼儿和同伴交流。
请个别幼儿在全班面前表述,重点引导幼儿表述端午节的时间。
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端午节是中国农历的五月五日。
2、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教师: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有没有小朋友知道它的传说故事?
幼儿相互交流。
教师请两名幼儿讲述,大家分享端午节的传说。
教师小结:古代楚国的诗人屈原非常热爱自己的国家,在秦国攻破楚国京都时,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农历五月五日,在写下了诗歌《怀沙》之后,抱石投汩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老百姓非常悲痛,纷纷涌到汩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3、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教师: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都有哪些活动,为什么进行这样的活动?
幼儿分组交流。
每组选1名幼儿在集体面前发言。
教师小结:端午节人们会进行许多活动,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配香囊等。
4、引导幼儿看幼儿用书,巩固对端午节的了解。
教师:书上有许多活动,请你找出端午节里人们的活动。
幼儿认读,并完成幼儿用书上的练习。
端午节班会教案免费篇九
1、目前,未成年人成长环境日趋复杂。西方文化的渗入,在未成年人当中掀起了一股来势不小的崇洋潮,着洋装、吃洋餐、过洋节。不少未成年人对西方的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情有独钟,却对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如扫墓祭祖的清明、悼念爱国先人的端午、阖家团圆的中秋、登高敬老的重阳不屑一顾。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有些问题不容忽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迫在眉睫。2007年12月,国务院决定把除夕、清明、端午、中秋列为国家法定假日。教育部和中宣部已联合决定把每年9月份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就是一个有深远意义的重大举措。认真审视现实社会沉渣泛起的丑恶社会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孔不入,扭曲了青少年的是非标准和价值观念。不少青少年精神空虚、道德滑坡、行为失范,迷恋不健康的网络游戏以至逃学、出走,就是其中的典型。
2、为迎接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评审,我们学校一直在探索欣赏型德育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情境性与审美性的有机结合,借助于具体的德育活动,进行审美实践,把美内化为素质,形成中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发展审美能力,培育审美情趣,完善学生人格美。正是在这样的德育目标的指引下,为了继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民族节日——端午节,宣扬中国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我校举行了“迎端午,缅故人,扬传统”主题班会。
活动目的:
1、缅怀先人,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了解端午节由来和风俗习惯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
活动过程:
一、知识小竞赛。
1、端午节是哪一天?
2、端午节的别称有哪些?
【参考答案(配合画面)】:
1、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
2、端阳节、重午节、午日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龙日等等。
3、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悬挂菖蒲、艾草,佩香囊,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请学生介绍端午节的由来。
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悲愤交加,心如刀割,于五月五日,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大家齐动手――包粽子。
为配合这次活动,初二年级4个班主任为学生准备了水泡后的糯米、红豆、粽叶、包粽线,在学校请来的社区阿姨的指导下,举行了学包棕子的活动。
亲历感悟:
【教师】:
我认为本次活动主题鲜明,通过知识小竞赛、师生讨论交流、游戏活动、作品展示,使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与价值。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既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也符合我校对学生进行“欣赏性德育模式”的培育要求。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习俗。可是,就在2007年,韩国已经提前申请了端午节为东南亚文化遗产保护,这可给了我们极大的警示:各类中小学校应该多举行这样的主题活动,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习俗,让它们代代相传!
【学生】:
这是我第一次学包粽子,觉得特别新鲜,同学们也异常兴奋。大家都激动得跃跃欲试,齐齐望着社区的阿姨,就等她这老师发号施令:第一步将粽叶卷成三角形状,底部要严实合缝,不可留出小口。可是我卷来卷去卷不好,终于卷到无缝的要求,谁知手一动,好不容易卷好的形状又散架了,唉,重新来过。看看我的同伴们,也都在向“无缝粽叶”的最高目标行进,再看看社区的阿姨,却早已在教如何放糯米了。
包粽子最难过的一关恐怕就是这个“包”字,如何将米包住不漏出来,还要将粽子包成漂亮的立体三角形,这可是一门学问,在场的许多人就是倒在了这一个坎上啊,不少同学直到最后结束还是没有包出标准的立体三角粽,包啊、包啊、包出的都是被我们班主任戏称为“三明治” 的平面三角粽子。忙碌了半天,尽管到下课我也没有包出一个真正合格的“三角棕”,但我依然觉得这节课过的特别充实。因为:它让我更深一步地感受到了屈原炽热的爱国情怀,也激扬着我的爱国热情;它也让我更深切地懂得了做一件事(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事)都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道理,启示我在学习上更应该踏踏实实、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可能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