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通过总结和反思,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卫生基础常识心得体会篇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经济全球化不断深进,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进,现在毕业生就业实行在国家方针政策的指导下,在一定范围内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自主择业的办法,因此,在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帮助毕业生释疑解惑,调整好心理状态,使其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有着重要的意义。
1、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目的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择、就业思想和技巧的教育。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正确地把握目前就业市场的需求形势和国家、各省市有关大学生就业的制度和政策,按照社会需求确立就业期看和就业心理,树立正确的择就业观念和就业取向,了解大学生就业程序,把握一定的就业技巧,以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同时,进行相关的职业知识、道德、素质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目前的就业趋势和职业必备素质和技能,尤其是了解独立创业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进行独立创业,为国家排忧解难。
1.1指导和帮助学生完毕学业,促进全面发展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要求,指导和帮助学生在学制系统中完成学习任务,完毕学业。并在此基础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上告知学生全面发展,并逐步确立职业生涯设计目标,并从思想上、能力上和心理上预备求职。
1.2指导和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发展趋势,树立公道的择业观念高校学生接受的是专业化教育,将来面临的就业方向与所学专业密切相关,因此,很有必要通过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学习进一步的了解所学专业及职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帮助学生树立公道的择业观念,使学生萌动的、安闲状态的求职期看,上升为实在的、自为状态的择业行为;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艰苦的地方、到祖国建设最需要人才的边远地区、县和乡的基层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干出一番事业,达到人才资源的公道配置。
1.3指导学生正确把握目前的就业形势和用人趋势,了解和熟悉国家、省市相关大学生就业政策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是国家为完成一定历史时期的任务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有关就业的行动准则,它将根据国家政治经济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各地,各部分也根据国家当年颁布的有关政策并结合本地区、本部分的实际制定相关的就业政策。因此,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毕业生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是择业求职过程中非常关键的环节。
1.4指导毕业生把握求职对策,促进顺利就业求职是高等学校毕业生走出校园的第一步,面对着社会上形形色色的招聘会和用人单位,他们必须做出选择,来完成就业。由于高校毕业生刚刚结束学生生涯,开始职业生活,社会经验的不足,在面临求职抉择是,他们经常无所适从。而一个人的发展和成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职业。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就是给毕业生提供了一些解决求职对象和应聘规则的途径和办法,从而为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创造条件。
1.5激励学生以新的姿态继续学习,走向成功目前,终身性学习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潮流。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把握知识将成为人们的追求,终身学习将成为社会的时尚。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在完成就业前的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也鼓励学生终身学习,并预祝他们走向成功。
2、就业指导课的内容
2.1就业思想教育择业标准、择业方向是受人的支配的。就业的思想指导即对学生进行职业价值观教育。职业价值观简单说是人们对职业的基本看法和态度。主要是通过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职业道德、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调整择业期看值,正确选择和对待职业,确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倡导“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国家就业政策。基层也是成才地,在平凡的职业中作出不平凡的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2就业政策指导政策指导是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基矗它系统地向学生先容国家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题目的宏观指导政策、劳动人事法规。通过具体的就业制度、政策、方针和有关劳动人事法规、个人在择业过程中所享受的权利和应尽义务的学习,引导学生深刻领会国家关于毕业生分配的政策,摆正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走出择业的误区;尤其是要让大学毕业生加强对国家就业鼓励与倾斜政策的了解,使学生就业能在政策范围内有的放矢地进行,克服择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使学校既落实国家宏观调控计划,又完成毕业生资源公道配置。 2.3就业心理教育心理题目是心理不健康的现象或倾向,是心理压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相互作用,使人失往应有的心理平衡。“双向选择”的就业办法在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严重的冲击,对很多学生的心理产生了不良影响,出现了攀比、盲目求高、自卑、自负、依靠等就业心理题目。就业指导课通过对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对在求职择业中常见心理题目的分析和自我调适等的讲授,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自身素质和个性特征,树立正确面对现实,克服心理障碍,走出心理误区,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择业的自信心。
卫生基础常识心得体会篇二
很高兴终于念完了《会计学基础》这门课程,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关于会计之类的课程,这个学期虽然学习时间不长,但还是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以下是我对会计学的一些感触与想法。如有不足之处,敬请老师指教。谢谢。
经过半年的学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会计学基础的知识。虽然时间不是很长,但是经过老师细致的讲解,使我对会计这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有了一定的了解。深知会计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企业运作中。
在学习当中我了解到会计要素,如果对会计要素进一步细致划分的话,就产生了会计科目,会计分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同样,会计电算化、会计制度设计、财务管理、审计也都要以基础会计为基础,所以,基础会计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我认为,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建立和实施会计制度规范了企业的会计核算,提供了真实完整会计信息,规范有序的会计制度也对企业的健康有序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控制成本方面。而且会计部门是企业的信息中心,为了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我们必须真实完整地提供会计信息,不。必须以《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为基础和准绳进行会计核算,话说回来正是因为基础会计的重要性,所以,我们从态度上应该重视它,认真学好它,提高学习的兴趣。在强调它的重要性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基础会计毕竟只是基础会计,它的内容是基础的,所以我们学习的时候一定把它定位在这样一个高度:对基础会计中的知识以课本知识为主,不要进行太多太深的扩展,对会计核算的流程只要有一个全面的基本了解即可。
说实话,刚开始学习这门课时,我觉得很枯燥,不过在后面的学习中让我越来越有兴趣,主要是老师的讲解通俗易懂。
老师告诉我们,学习会计学,要注重原理的学习,吃透原理,活学活用。不能生搬硬套,不能死记硬背,基础会计学主要是阐述会计核算的原理,包括会计的基本理论和会计核算方法的原理。
因此,学习时一定要从原理的角度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例如,学习各种会计核算方法时,不能就方法论方法,要理解其理论依据;既要学会应当怎样做,又要弄懂为什么要这样做。要防止钻入具体业务处理,而忽略对其原理的学习。我们要善于将讨中阐述的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与后面阐述的会计核算具体方法的运用结合起来学习,融会贯通,以求对会计学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活学活用的基础是吃透原理,因为只有弄懂了原理,才能举一反三;只有掌握了原理,才能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会计核算方法,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以求得对课程内容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按照这一要求,我们在学习会计基础这门课时,必须处理好识记、领会和应用的关系。识记是指能认知有关的概念、原则、方法的含义,并能表述和判断其是非。
这是最低层次的要求,对课程内容的学习不能停留在识记这个最低层次上。较高层次是领会,即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理解、把握有关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并能表述其基本内容基本原理,分析相关的区别和联系。但识记和领会还不够,还要会应用,这是最高层次的要求。所谓应用,是指在领会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去分析有关的理论问题,处理某些实际问题,进行计算和账务处理。其中,简单应用是指能应用学过的一两个知识点去计算、分析、处理某个业务问题。综合应用是指能应用学过的若干个知识点综合地计算、分析、处理比较复杂的业务问题。我们在学习会计学基础课时要把书上的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弄清楚,事实上,每门课的学习方法都是一样的,都是要下功夫。把知识点构建一个体系,再说,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如此之多,更需要我们用心去学。会计学是一门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学科,学好了它。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与企业管理会有相当大的作用。
卫生基础常识心得体会篇三
去年年底开始,创业热在大陆开始迅速升温,大学生作为国家期待的创业主体,其受到的关注与关照尤其明显,这种情况,也就将担任创业教育的教师推到了尴尬的境地。
从这个大背景来分析,国内对创业的重视,绝非仅仅为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权宜之计,而是有较深层次的原因。1947年,哈佛大学商学院梅斯教授以mba学员为对象开设创业课程,但其后二三十年中,以大企业为主流的经济,使得创业教育发展惨淡。1979年,大卫伯奇的研究《工作产生过程》,以翔实的数据推翻了大型企业是经济支柱和创造新就业机会主体的论断,揭示创业对创造新工作机会、推动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引发了政府和高等教育界对创业重要性的大讨论,随后,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获得了快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之后,科技创新和创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两翼,科技创业教育的兴起更是在一定程度上早就了美国新经济的“奇迹”。
近期,我国提出经济新常态的概念,在资源有限、经济总体容量基本保持不变的背景下,激发个体寻找机会,重新整合资源,也成为了政府的选择。
然而,我国的情况与美国科技创业教育还存在一些差异。在科技发展方面有差异,在文化背景方面也存在差异,但在创业基础教育方面差异更大。在美国,商业意识的教育起于高中甚至更早,而我国的学生,在商业意识方面的教育趋近于零。也就是说,对我国普通高校的大学生而言,进行科技创业教育固然重要,但进行基本的商业意识的启迪,尤为重要。
国内外创业教育的现状与趋势是什么?创业,是否是一门学问?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是什么?我们是否有资格进行创业教育?这种资格如何获取?大学中创业教育的内容与社会上的创业教育内容与形式有何异同?如何衡量我们创业教育的成果?这些都是我想从台湾两位专家那里请教的问题。
首先,我了解到,创业升温,不是我国独有的一种现象。从欧美国家到亚洲的韩国、新加坡,均在近几年推出了一系列促进创业的政策,而台湾地区,政府部门中有13个部会推出了48个促进创业的计划。在美国,mit的创业教育《打造企业的黄金24法则》、斯坦福的精益创业是两大流派,百森商学院的创业课程很有特色,新生代创业模式画布非常实用。台湾交通大学的创业生态系统ecosystem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创业教育(及实践)模型,十多年的创业孵化器以及完整的孵化体系令人羡慕,开展的诸多创业活动令人神往。完整的课程体系、强有力的校内支持使得交通大学有很强的潜力。
其次,对于创业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创业有很多定义,但个人感觉,创业,是一个人或者团队,将人的行为或社会活动转变为具有价值的经济活动,并能从中持续获利的初始过程。到目前为止,个人感觉创业还很难称之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主要原因是,虽然研究对象日渐清晰,但研究方法还难以明确,虽然总结出了很多规律,但难以通过实验去验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创业不能研究,不能发展,只是还需要积累。目前,文献法、案例法、观察法都可以揭示很多创业规律。与创业相关的学科有很多,但基本是: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
因为其相关学科很多,所以大学在选择课程时,需要有针对性。主要原则有:第一,因为受到学时数量的限制,社会中能提供更专业课程的不必细讲,例如,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等等。第二,课程的目标,不应是学生马上去创立企业,而应该是根据所学内容对自己进行评估。第三,就教学形式而言,应该是传授内容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偏重于体验。第四,应该将授课对象设定为普通高校,而非重点高校的大学生,以培养他们的意识,而不是依靠高科技创业。
第三,创业教育应达到怎样的效果呢?对于讲授主体而言,在校教师与创业者相结合或许更为理想,笔者最近曾就效果问题询问过投资机构人士。用比喻来讲,他们希望接受过创业教育的同学,能够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创业地图,也就是说,对创业这件事情有个全局性的概念。最好还能意识到自己在地图中所处的位置,要到达的位置,并对行动时所需要的资源,应该具备的心态有所了解或掌握。而这些资源,或者一些具体的技能,如产品设计,营销,财务,法务等,未必要作为课程的重点,因为各个投资机构基本都有专家级的培训。
最后,对于创业教育成果的衡量问题。交通大学创业孵化园的历史很悠久,开展了很多活动,但其中在校生参与的非常积极,但在校生创业的成果好像还没有成规模的出现。创业教育好像开始于xx年,正如老师所讲,课程的最大效果是培养学生对创业的兴趣,对成果不宜过于强求。这也是我国目前相关部门及高校应警醒的方面,应该认识到,对于创业知识的普及很重要,但对创业及自身有所了解后,未必要选择创业。因此,不能仅将创业成功率作为衡量标准。
在聆听专家教育之余,各高校老师也就创业教育进行了交流,有一些心得。
首先,对从事创业教育的我们而言,危机与挑战并存。一般高校的创业教育几乎一片空白,但通过仁能达提供的机会,使得我们对重点高校进行创业教育的模式有了全面的了解,掌握了一定的主动性。大家可能对航空公司的案例还有印象,在案例中,只注意高端市场的航空公司,基本都消失了。做个类比,创业教育,目前在重点高校中开展较好,但未来一定会出现在一般院校中。
其次,我们要做好创业教育这件事情,应该具备互联网思维的意识,即关注用户(大学生),吸引粉丝(大学生、企业方面、政府等各方面人士),众筹思维(可以是课程、更可以是创业项目),无边界的联系(不必受地域的限制,通过虚拟团队,为创业团队提供机会),社会化传播。
最后,建议大家珍惜这个平台,以此为起点,做好创业教育。目前,创业教育在一线城市发展较快,机会较多,但好像也出现了类似产能过剩的情况,很多项目和理念的推广,需要地方的支持;而在地方上,大学生可能有这方面的需求,但得不到相关资源。希望这个平台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如果需要,笔者愿意在这些方面提供一定资源。例如,在创业辅导、路演机会等方面。
卫生基础常识心得体会篇四
为期两天的“新基础教育”理念的培训,从宏观的背景出发,引出新基础教育的初心;从理论的高度,引领我思想观念的转变;也从真实具体的案例,引发我对教育教学现状的反思。两位教授高屋建瓴,给我构建了“新基础教育”的理念框架,也娓娓道来地讲述教学案例,深入浅出,让我受到了思想的洗礼;也以其儒雅的气质和稳重风趣的演讲姿态,让我感受到他们身上经过学术浸润后散发出的魅力。
本人任教语文6年,在第一个循环的教学中,以模仿学习为主,从模糊走向清晰,渐上轨道;现在处于第二轮教学,学会了批判性地接受别人的模式,尝试开拓,探索更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然而尝试不够到位,研究还不够深入。审视身边的教学环境以及自己的教学,确实很浓厚的应试教育氛围。如串讲文章、强调书本观点和考点,方法教学变成了应试技能教学,身边甚至连诗意的古诗词也成了死记硬背划重点的教学内容。以我们学校为例,每个学期的教学都得赶进度,不是因为教学时间不够,而是习惯式地以三分之二的时间教教材,再以三分之一的时间复习考试,为考试服务。审视自己,虽意识到不足,也陷入常规化的怪圈里被同化,虽想改变现状,却无从下手。
对照当下,反思自我,受益匪浅,获得了不少启发。一、勇于试验,探索适合自己的“新基础教育”课堂模式。当前正值各种模式行天下的时候,各种课堂教学模式如风暴一般走向课堂,可是当模式的弊端显现出来,便在谋求另一个模式风暴。然而教育具有复杂性,没有一种具体的模式可以走遍天下,新基础教育不搞生硬的模式化,但建立常规,给课堂提供基本的支架,灵活地处理课堂教学。
在irfp的课堂结构中,注重几个方面的策略:第一步,有向开放;第二步,互动生产;第三步,反馈回收;第四步,巩固练习。真正做到重心下移,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和参与的空间,在开放与互动中生成新的课堂资源,尊重差异、允许错误,并从中获得课堂的资源。注意以生为本,备课中建立核心的课堂目标和内容,但不必步步紧从,限制了课堂的鲜活生命力。同时,在有效课堂实施中,应避免:1、虚假的演出,假开放的“钓鱼式”教学;2、没有例外,给孩子带上枷锁的教学;3、矮化学生;4、人为地“高大上”。
在学习中比较深刻的是这个课堂案例,教师让学生仔细阅读文章,找出文中哪些人分别用了什么方式救了小白鲸,学生阅读不到一分钟的时间便举手回答,分别四个学生回答了不同的人物和方式,每回答一个,老师板书一个,过程中,追问“还有吗?”“还有谁?”等。在板书过程中,老师按照自己预设的顺序板书,而没有按照学生的回答顺序写。
这是日常教学中,最常见不过的教学场面,殊不知满是槽 点,确实惭愧,今天才意识到这是“有问题”的教学。没有从本质上去批判、质疑的话,就不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新基础教育强调“批判”,从差异和错误中找到提升的空间。习惯于现状不一定都是好的,打开眼界,在对比与批判中,找到不足,发现更好,才能让自己不断提升。此外,在开放的课堂应注重读出学情。培训中卜教授让我们分析学情和教情,然而,我们并不熟悉,因为我们没有分析学情的习惯。然而开放的课堂,应该随时敏感地捕捉学生的资源,缺乏了分析,就难以“敏感”起来。还有,在课堂上我们启动问题往往忽视了提问背后的意义和价值,只着眼与内容性的知识,忽视了思维性的知识。大部分问题只是单纯为了串联教学,为了教“内容”,只是碎片式地点状呈现,没有引导学生构建宏观的知识体系,让学生难以掌握知识背后的逻辑性思维和学科思维。
在“有向开放”方面,反思自身的教学实际,确实存在着很多 “钓鱼式”“限制式”和“白开放式”的教学情况。提问时总时自以为聪明地限制了学生甚至“矮化”了学生,如案例中,在一个班中提问“文中最弱小的是什么”,换一个班问“对于文中穿雨衣地事情,你有什么疑问?”第一个问题显然是简单的,答案也是单一的信息,但换了问法后却勾出了学生许多“新奇”的问题,在不同问题和观点中碰撞出更多的火花。第一种问法,只是按照老师的教案去走,而第二种问法打开了学生的思路,让学生敢于勾连自己的体验,也让老师更加真实地了解学生。因此,开放的课堂中提问需要技巧,需要设法走进学生,提出让他们愿意有向开放的问题。此外,关于反馈回收,就需要老师要有接受错误、解读差异的能力,这也是考验教师的功底和教学智慧重要挑战。不按套路不等于没有预设,这要求教师在教学前要做更充分的准备,从解读教材、单元、课文和学情入手,制定好课堂教学的目标,明确课堂的主心骨,并能因应各种变化把课堂生成的资源“收回”到课堂的核心内容上。
课堂应变的智慧也应在备课上下功夫,把握课堂教学的内在关系,注意考虑学生的经验起点、年段成长线、学科年段要求,从而确立文化知识和教育目标。
此外,教师应对教学内容有足够的敏感度,应能宏观地掌握学科的知识结构,从而判定知识点的定位以及它所辐射的内容。当学生熟练地掌握某个知识点时,可以往相关的知识点深度挖掘;当学生不熟悉这个知识点时,又可以通过旧知识或旁支的知识来补充教学。这样才能快速地以学定教,根据学情来扩展延伸或深化教学内容。
因此,新基础教育的课堂,在开放与回收中回环上升,大胆组织开放,有智慧地回收,这是在课堂教学值得努力的方向。
二、改变教学观念,追求高品质化的教学
重建我国课堂教学的新价值观里提到共通价值观是:促进每个学生、积极主动、高品质的学习。注重公平化、积极化和高品质化。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高品质化”。
这里卜玉华教授先给我们讲了她儿子学习英语的例子,她儿子初中时期在一所著名的私立学校就读,老师布置他学习三个单词,有三个任务,第一,给单词注音标;第二,给单词进行词性转换;第三,用单词造几个句子。刚开始时还在做起来很费解也很费时,但第二次、第三次……久而久之他在学习单词中找到了规律,学会了自学单词、理解了音标、词性、用法等,并形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当他长久做下去后,这样的学习就不再困难,并内化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启发我们,在教学中传授的知识、技能很可能只是学科体系中的冰山一角,深藏在水面下的还有更广阔的天地,如学习策略、学科独特的视角思维策略、审美等,也有合作交往能力、自律、好奇心、热爱学习、毅力等品质。
反思当下,我们的教学视角太狭窄了,“一叶障目,不泰山”片面地只看到某个单元,某篇课文,甚至还找不到课文间的联系。点状式、碎片式的教学不利于学生有效记忆、也不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语文学科知识体系庞大,作为老师,必须先建立起自己的学科知识体系,这个体系不仅要关注内容性的,更要关注思维性的,甚至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这样才能发挥语文学科多元的育人价值,实现高品质化的教学。
在教学中,也要重视“程序性知识”的传授,重视思维的培养,总结方法。其中,在“思维外显化”方面做出努力。正如学英语单词的例子,重视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一步步体验获得知识,引导他们总结方法和程序,帮助他们形成习惯。在方法的教学方面,不仅仅关注答案的内容,更应关注思维的过程,并引导学生把思维过程表达出来。
三、]持之以恒,追求终生发展。
语文的内涵和育人价值是十分丰富的,作为语文老师,学无止境,持之以恒地学习,当是毕生的追求。在教育事业中,应乐于研究,在工作中研究,利用研究指导工作,不断完善自己。产生职业倦怠,是因为不停地重复过去,也是因为视野狭隘,看到当前的琐碎而看不到高层次的格局。因此在工作中也要不时从宏观角度审视自己,把工作放在研究的角度看待,让自己变得更有意义。
有扎根的意识,也要有离开的勇气。从教六年,有自己的“舒适区”,但也有自己未知和需要完善的领域。六年可以舒适,但也可以在前期的积累下,快速发展。希望自己鼓起勇气投入到新基础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在尝试、质疑、批判中磨砺成长。
最后,终身学习不能忘,语文老师应丰富自己的阅历,让 自己的人生丰厚起来,以自信、阳光的心态引领学生,再以学识渊博,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打动学生。坚持阅读、学习、思考、表达,让自己有良好的精神品质,追求终生发展!
感悟有以下几点:
1.学习教案剧的课堂中,老师关注的是知识、教案、评委、唯独缺少学生,课堂中老师通过讲授,把控课堂,是填鸭式的课堂,课堂不是满堂灌就是满堂问,学生主动学习、生生互动、动态生成、探究发现、知识结构、学生发展关注的少。
“新基础教育”研究特别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状态、教师与学生互动生成。每个学科除了学科知识以外,关注育人价值,满足生命的成长需要。所有学科的教学改革实践要把专题研究转化为日常化的研究实践。以教师的自主发展需要为出发点,激发教师主动发展愿望,实现师生生命的自觉。
2.“新基础教育改革”首先是还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空间和提问权等,进行“长程两段式教学设计”,通过“教结构”和“用结构”,由慢而快的推进教学过程,运用学到的知识结构和方法结构,主动地在课堂上学习类似或相关的的新知识。新基础教育主张“五还”,教师要舍得放,在“多向互动”中呈现多种资源,把握好“放”和“收”,在“交互反馈”中推进课堂生成。
3.面对活起来的课堂,我们做好“放”“收”结合的课堂。课堂放下去时,要用“大问题”激活课堂,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放”是生生、师生教学资源生成的过程,“收”是师生互动、回应反馈,一“放”一“收”有机结合,促进教学“过程生成”的过程。
卫生基础常识心得体会篇五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基础会计学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从6月13日开始,到6月15日止。我参加了会计学基础的精品课程培训,有幸聆听了刘老师和林老师的课程及两位老师和一些学员对会计学基础的讲授内容的一些观点,感到受益匪浅。这次精品课程培训对我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作用,其一改变了自身的一些教学理念。其二改变了对会计学基础教学的系统认识。其三学到了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
(一)会计教学的全局观点
会计学教学不止是讲授会计的基本知识,学生要解决问题不可能只使用会计知识,对其他知识的综合了解与运用,才能够使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包括学生的管理交流等个人能力。这包含了对会计的认识,会计是服务于企业的,因而对会计的学习必须植根于企业这一土壤。因而任何一个相关会计的案例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企业所在的行业特点,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企业的发展趋势等。因而教学中讲授的会计知识包括后面所提到的会计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会计教学中教师个人素质与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
教学是“传道、授业、解惑”以往我所讲授课程的重心是授业、解惑在课程的讲授中不加入个人的见解。因为对会计基本的认识,对大学教学中的基本认识是学生已经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我尽量不去影响,不去改变。但是通过刘老师的课程介绍,我发现教师的个人的素质直接影响到课程本身的质量,而正确的个人观点的传达可以给学生对其进一步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一)会计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应用的新认识
这里的理论实践应用不是简单的会计记帐、帐簿登记等技术性问题。实践应用中的关键是对企业运行的了解。尤其对非会计专业的管理类专业,他们未来要面临的是真正运行的企业,因而会计学习必须与这些结合起来。在注重专业性技术性的同时,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解决实际问题必须要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需要教师对社会上当前实际情况的深刻了解,除此之外,对企业的相关理论知识的深入了解也有重要的作用。
(二)会计学科的认识
入门难、入门以后同一水平层次的反复较多,横向课程较多。这是刘老师对会计学的认识。这同样启发了我们在会计教学中对不同课程的认识,除了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是纵深类课程之外。其余的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等均属于平行课程。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通过什么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作为一个独立思考的个体。什么样的知识能够引起他们共同的兴趣,其一是真正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其二是告诉他们会计的重要价值。刘老师课程导论理论化和通俗化两个特点融于一体,最终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相对固定的模式。其中梁山好汉的引入,引发学生兴趣。课程如果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结合起来,学习的主动性必然会被调动起来。其他的教学内容中也通过。
(二)通过互动教学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引导学生进入任何课程学习,并深入进入学习的重要影响因素,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刘老师的引入方法主要是交学生“learnhowtolearn”。启发他们去发现,通过互动方式:例如多少职业因为没有价值被社会淘汰。老师讲授然后要求学生提出他们对这些被淘汰的以及新出现的职业的认识。进而引导学生了解会计职业及对会计继续深入学习及自己学习方向的探讨和思考。
(三)职业道德的教育贯穿始终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刘老师探讨人性的引入。会计的职业道德建设是经济管理和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是会计信息质量的根本保障,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的培养从大学接触会计时进行培育是必要的也是极为重要的。而这种培育不应该仅仅是进入到会计职业道德这一这一章节需要讲授的,它应该贯彻到整个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
3天的学习时间并不长,但是通过3天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是有相当难度的,而从这段学习中真正观点的改变,思路的开拓,眼界的拓宽对未来的教学工作很有作用。学无止境,希望能在未来多提供这些会计学教师交流的机会,甚至其他相关课程一同交流的机会。这将对未来的会计学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卫生基础常识心得体会篇六
为了提高自身的计算机管理业务素质,促进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于20xx年3月份在中小学继续教育网上选学了《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学习。这次培训非常适合我们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它给了我们一个掌握现代教育媒体技术的好机会。当前,计算机行业是个飞速发展的行业,日新月异,因此,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拓展知识领域,进行知识更新,是我们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由于我们农村教师长年工作在教学一线,工作任务繁重,没有时间外出参加培训活动,需要一种能够适合个人工作形式的培训方式,中欧项目为广大农村教师提供了这样一个场所,在这个场所里,教师可以借助配置的学习资源和自身的经验,开展有组织、以自学为主的培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上级部门组织了这一次学习。
培训中我们学习了以下这样一些知识内容:
1、计算机的基础;
2、计算机的硬件安装与维护;
3、系统软件的安装与维护;
5、网络的维护;
6、卫星接收;
7、光盘刻录。
1、培训学习让我了解了计算机的硬件与系统软件的安装、维护知识。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授课老师深入浅出,让我们自己积极动手操作,结合实践来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使每个学员得到了一次锻炼的机会。
2、学习了常用的办公软件,主要有office、word、excel、powerpoint等,以及常用的几种软件的应用技巧,同时也学习了一些解决实际应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的方法,相信这次学习,会让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运用电脑时能够得心应手。
3、在我们农村小学,大家对网络方面的知识较为贫乏,大多数人还从未接触过网络知识,还不能超前地认识到网络带来的好处。因此为了提高大家的认识,老师不仅采用实物演示的办法,而且还为我们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来为大家讲解有关组建局域网以及网络维护方面的知识,介绍了一些平时我们很少用到的网络检测命令,对我今后维护学校自己的局域网络有很大的帮助。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始终认真学习,把知识及时作以整理和复习,以便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以适应信息时代对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要求。
计算机知识更新是很快的,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何接受新的教育理念,转变我们传统的教育观念,来充实我们的专业技能,已经成为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掌握最新的知识,把工作做得更好。
我们也渴望能够参加更多的这类培训活动,以便更好地为各位老师提供学习的机会,使我县的教育教学水平能更上一个台阶,由此教育教学法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卫生基础常识心得体会篇七
创业需要远见,更要勤奋。我现在讲叙一位从一无所有成为20xx年福布斯大陆富豪榜。他名叫祝义才,出生于安徽省桐城市肖店乡,那是一个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地方,环境的恶劣可想而知。为了生计,十几岁的祝义才就开始闯荡"江湖",他先是跟着亲戚,在桐城航运公司当水手,没干多长时间,祝义才意识到不是生路,他觉得依附于人,终久没有出人头地的时候。经过一番考虑,他决定从江上登陆,到岸上去。1990年,他看中了当时利润很大的水产生意,决定贩运水产品做出口贸易。他租用了一辆三轮车送货,起早摸黑,与各色人打交道,在现实的摸爬滚打中探索经商之道,为了给水产品保鲜,他在车上装满冰块上,往往一趟货送下来,自己的脚被冻得失去了知觉。功夫不负有心人,半个月下来,他关门一盘算,结果让他这个穷惯了的农家孩子大吃一惊:净赚10万元!这些钱对于一个穷相避壤走出来的人而言,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由此,祝义才得了自己经商道路上的第一桶金。
你们看!祝义才本可以跟着亲戚安安心心地做个水手,但是他却不甘心埋没于安逸中,不愿踩着别人的步子前行,觉得自己有更高的目标。于是便开始了自己的创业道路,开始放飞梦想。凭借自己的辛勤劳动,一年下来获得了10万元的净收入。由此可见远见和勤奋对于创业的重要性。
“做贸易,我不踏实,无法做出自己的品牌。况且,贸易做得再好,也只是个中介,惟有实业才是我的终身打计,我得创新项目,找新市场。”这句话就是祝义才的标志。创新精神不止是创业所需要的,我们的一生都需要它。这种宝贵的创新精神正是祝义才创业之路点睛之笔。祝义才的创业精神使我了解到创业是要付出很多很多努力和汗水。也要吃很多数不清的苦。但是他的见识和创新精神更值得我们敬佩,去学习。
创业并不是只靠远见,勤奋,见识和创新的,它还需要智慧!还需要换个角度去思考,去创造!巴黎有个年轻的画家,他倾尽家产,在巴黎着名的艺术街上开了一家画廊,展示自己的作品。这条艺术街很有名,许多大腕画家都在这里展示作品,不少价值不菲的艺术品都是在这里被买走的。画廊开张后,年轻的画家才发现:这条艺术街上已有太多的画廊,除了几十家装饰特别讲究的知名画廊外,像他开的这种小画廊根本没有什么人光顾。苦苦支撑了几个月后,画家决定关掉画廊。关门前的这天下午,心情烦闷的他来到街头一家小咖啡馆。望着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客人,他一声不吭地喝着咖啡。他发现,这虽然是一家小小的咖啡屋,客流量却相当大。他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为何不在艺术街上开一家咖啡屋?一周后,艺术街的一个角落出现了一家小小的咖啡屋,虽然并不显眼,但咖啡的香气足以吸引过往的行人。当人们走进咖啡屋,坐下来喝咖啡的时候,惊奇地发现咖啡屋的墙上挂满了一幅幅精美的画作。边品尝可口的咖啡,边欣赏动人的画作,客人们陶醉了。年轻画家的咖啡屋在艺术街上一炮打响,门庭若市。来喝咖啡的客人中有不少艺术品投资者,纷纷问起这些作品的来历。不久,“咖啡屋的老板竟是画家”的消息在艺术街上传开了,年轻画家的咖啡屋名扬巴黎,他的作品被抢购一空。画家本是“出师不利”,过于乐观的估计了形势。但是经过灵感与思考,相出了一条不寻常的经营策略。最终使他名利双收。由此可见,智慧也是创业路上必要的条件。
我们居住的星球,原来是一穷二白的,除了物质以外,什么也没有,正是由于人类的创业活动,才使它变成了百业兴旺、五谷丰登的家园。创业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它使人们富有、社会繁荣、国家昌盛。我们在生活中享受的各种物质的和精神的文明成果,无不是创业者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同学们,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虽然今天的我们只是一只只小小鸟,但是明天的我们就是展翅高飞的雄鹰,让我们一起放飞心中的创业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