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优秀的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报告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科技馆总结报告篇一
昨天,我们去了南京科技馆。
一进入大门,我们就看到了一个海报,上面是《变形金刚》的擎天柱,它一只手张开伸在前面。夏天一只手拍在擎天柱的手上,大喊:“我和擎天柱拍手啦!”逗得我们哈哈大笑。
我们一开始进入绿地迷宫。我和郦庭筠夏天“神经兮兮”的,我们假装拿着枪,拿着假对讲机,说:“栋一栋一(编号),我是栋二,现在我在绿地里面准备突围,完毕。”过了一会儿,我们冲出了迷宫,大喊:“突围成功,year!”
随后,我们又进入了像鼠标一样的主题馆。一进去,我已经被震撼了,我一进去就像进入了宇宙一样,天上的全是星星和一些星球的大模型,在正中还有一个火箭!
我们先到地下展馆,老师先领我们进了地震演习,我们进入一个小屋子。刚进去,我就感觉不对头,这是超重力屋子。这时我被一个人撞到到了左边,向右边走十分困难,我好不容易走上了中心,又被一个人撞了回去,最后,我们在跌跌撞撞走出了小屋子。
接着,我们被一个声音带到那地方,原来是陈家煊在玩虚拟格斗,我们也参加了进去。我们对虚拟人拳打脚踢,不亦乐乎。这时,一声:“排队啦!”虚拟人立马倒在地上,我们一阵惊呼,“秒杀,秒杀,绝对的秒杀!”原来是刘毅干的,我不禁冲着他竖起了大拇指。偷偷的对他说:“你什么时候练出狮吼功的?”
看了看时间,我们开始了最后的4d电影。管理员先给我们每人发一副眼镜,我带上了眼镜,开始了电影。本片讲了一个灾难,在很久以前,这里发生了一场特大的灾难,地震和火灾和海啸,一个接着一个让人提心吊胆。最为恐怖的是一个商店突然撞出了一个大卡车,吓得我情不自禁打叫了起来:“啊啊啊啊……”
下午,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科技馆,开始了海洋馆了旅程。
科技馆总结报告篇二
暑假里的一天,我和朋友们来到上海博物科技馆,准备游玩这个向往已久的科技乐园。虽然天阴沉沉的,还下着小雨,但丝毫不影响我们激动的心情。
来到科技馆,我们就直奔宇航天地。宇航天地有许多有意义的娱乐设施,有“星球称重”、“旋转射球”、“科氏大转盘”等等,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四轴平衡器”,它是提高宇航员的平衡力和自制意识能力的训练装置。我看着这个由2个圈做成的装置,觉得用起来没多大难度,就决定亲自试试,于是便坐了上去,做好安全装备工作后,工作人员便把这个装置转起来,我便在这个三维空间不停地转动起来,随着晃动角度和速度的增大,我的身体一会侧着、一会仰着、一会又整个人头朝下倒了过来,没一会我就转得头昏眼花了,下了平衡器后,都找不到北了。现在想来宇航员们天天要在这个平衡器上训练真的是很辛苦。
接下来我们又来到了“智慧之光”。在这个场馆中,发现有许多科幻的东西。比如:“魔屋”、“辉光球群”、“环形激光琴”……而令我匪夷所思的是“天上水”。它是一个巨大的没有进水管的水龙头在空中放着水,奇怪的是它看上去没有使用任何支撑物或吊装,就这样悬浮在地面上,而且它的水也不知道从哪来的,好像永远也放不完。经过我们不停地研究讨论后发现,原来它还是有支撑物的,在水龙头流下的水流中隐藏着一根透明的水管,流下来的水经过下面的水池,再通过这根透明水管循环到水龙头里再流下来,运用这个原理让人们感觉这个水龙头刘出来的水好像是天上来的。虽然这是个小把戏,可是能想出这个点子来也不简单啊。
最后我们还看了场四维电影《剑齿王朝》,一个讲恐龙的电影,跟传统的2d、3d电影不同,四维电影多了很多身体上的感知,看电影的.过程中,碰到一些特定的场景,影院里居然会电影下雨、起雾、飘雪。这样看起电影真的很爽、很真实。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一眨眼竟然已是下午5点,科技馆快闭馆了,我们也该回家了。虽然一天的时间不能完全参观完整个科技馆,但通过这次参观游玩,让我对科技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想,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会越来越发达,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方便。
科技馆总结报告篇三
畅玩合肥市科技馆,不仅感受到知识的力量、科技的奥秘,也悟出不少人生哲理、学习感想,时刻回味在心间。
看字读色
科技馆人体奥秘展区,一排用彩笔书写表达颜色的汉字,要求快速读出每个字的颜色。看到提示后,我心想这么简单的颜色辨认,幼儿园小朋友都能说好。可结果,短短16个字,我说错了5个:黄颜色写的“红”字,我直接读为红色;绿颜色写的“蓝”字,我读为蓝色……一旁的同学们哈哈大笑说我色盲。奇怪,熟悉的汉字,常见的颜色,怎么会变得那么陌生?原来,这是思维定势作祟,大脑对汉字读音已形成思维定势,转而要读汉字显示的颜色,大脑中左右脑思维不断冲突,导致错误百出。
从牙牙学语到翩翩少年,从目不识丁到能读书写作,我的知识储备在不断积累,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也逐步形成自己的判断,比如:看到夜空中的星星,我会想到地球自转公转规律;看到送外卖的,我就想到一次性餐具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然而,思维定势也阻碍了我的学习,比如:习惯用汉语的思维理解英语的结构;习惯用小学里的算术思维理解初中的方程式……其实,科技馆里的科技创新,都是打破思维定势后的成果。在以后学习生活中,我既要善于利用储备的知识解决问题,又要敢于打破常规,开发潜能,获取新知。
镜像画星
众所周知,镜子中看到的影像和现实物体是相反的。对着镜子画五角星,也因为镜子的这一特性变得麻烦起来。明明想向左画,手却不自觉地向右移动。多年的`习惯,我们的视觉和手部动作形成了平衡,而镜子破坏了这一平衡,使得手和眼不按照大脑的统一指挥,画画只会越画越乱。不仅仅是画画,芭蕾舞演员跳出优雅的舞姿,乐队演奏出激昂的乐曲,都需要身心合一、听从指挥。
我们工作生活中也要听从指挥、遵循规律:在课堂上,跟着老师的思路理解一个个知识点,学习才能事半功倍;在家里,配合父母的要求按时吃饭睡觉,家庭过得有滋有味、欢乐祥和;外出郊游,不摘花攀枝,不乱丢果皮纸屑,环境就会越来越好。
隔墙堆物
积木是一种常见的玩具,我们经常搭出自己想要表达的各种形状。当你隔着一堵墙,要求同伴搭出自己心中所想的形状时,结果很难如意。我按照拖拉机的形状向同伴描述,结果她堆得如火车;同伴按照城堡形状向我描述,结果我堆成了钟楼。我们看到对方的作品,一边哈哈大笑,一边摇头埋怨对方没有理解自己的意思。
其实,我们每个人思维表达方式不同,对事物的理解看法也不同,才会造成这种现象。隔墙堆积木教育了我,以后与同学们相处时,不能无原则地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人,这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负责。同时,在表述一个观点、描述一个事物的时候,要注重细节,力求完美,让交往变得更融洽。
科技馆总结报告篇四
周五,我们很多同学一起去科技馆玩。
大约九点钟,我们上了去科技馆的公共汽车。一路风景很美,宽阔的马路两旁都是树。几分钟后,我们到达了科技馆。
当我走进大门时,我第一次看到两只恐龙的骨骼,其中一只只有三层楼高。“这是腕龙吗?”我猜,因为这和我之前在书上看到的腕龙介绍很像。心里的疑惑还没解决,就跟四楼的人群一样。有一个地方叫“五景剧场”,里面有一幅画在眼睛里,有关于视觉的知识,还有喉咙、声音等五景的内容,让我大开眼界。
我甚至去练了消防通道,很有意思。我“练”了很多次。然后,我去了《漫游绍兴》。绍兴是著名的水乡。进去的.时候感觉像坐在船上。出来之后头都晕了。
玩了一遍四楼,我们又去了三楼。这真是一个有趣的地方:机器人、跷跷板、机械滚球、360度自行车.
这里有魔方机器人。我玩魔方玩的很好。虽然我一直盯着它,但还是跟不上它的节奏。还有一个绘画机器人,一对母女坐在椅子上。机器人马上就画了起来,几分钟就完成了,栩栩如生。然后就是象棋机器人。只要你挑战它,它就会战斗,它还是高手。也许,你不是它的对手。最后,还有跳舞的机器人。他们舞跳得很好。我很想表扬他们。
我们还玩了机械滚球的游戏,很用心,终于把球带到了终点。
聚在一起,我们完成了科技馆的快乐之旅。
科技馆总结报告篇五
20xx年11月4日星期二,我们六年段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来到了三明市科技馆。
我们分别乘坐公交大巴去科技馆。我们走进科技馆就看到墙上挂满了历代的著名科学家,有牛顿、阿基米德、达尔文等等。迈进三楼正馆,一个由八个投影仪投影出来的一个巨大地球映入眼帘。这个地球在不停的转动,向我们展示了地球的真实面目,看得我们不禁赞叹起来。
从入口进去,一个荧屏又进入视线,上面投影了我们的队伍,我四处寻找那些摄像头,终于在荧屏下看到了一个黑玻璃,里面有一个摄像头,拍下了我们的队伍,并发送到上方的投影仪,再通过投影仪投放到荧屏上。瞧,屏幕上还有小鸟呢!
一位工作人员走了过来,来当我们的解说员。他带着我们从出口进入,先带着我们看了机器人,让我们跟机器人扳手腕,测测我们手臂的力,让我们跟机器人猜拳。然后,带我们看了人从胚芽到出生的过程,还配上了视频解说,自然不难懂啦。
往前走,我们看到了登月舱和一个古怪的'东西,据工作人员说,这个由三四个圈和一个座椅组成的东西叫“失重体验器”,坐在上面就和在太空中差不多感觉,有位女同学去试了一下,还真的跟失重一样呢。
然后,一个仿真飞机驾驶舱出现在了我们面前,一些男同学“呼啦”一下就冲上去,几个快的坐到了“驾驶仓”里面“开飞机”,慢一点的,只能站在机舱外干瞪眼。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咦?哪里的枪声?等等,我看见了,在那!天啊,这可是男生的最爱——枪战游戏!除了我、阿铭和聂千卜还有少数男生站在原地,其他男生都一哄而上,冲到前面观战,连我们的李老师都走上前拿起“枪”在玩,同学说:“李老师童真未泯!”哈哈!
然后,解说员让我们自由活动,我们三个——我、阿铭和聂千卜——小跑到关于电的展厅,看见6班的魏老师在玩静电,她让我们试一下,结果毫无防备的我把手放了上去,魏老师转动了转盘,“ouch!(英语:好痛)”随着我的惨叫,我终于明白了这个“害人”的东西——静电仪的效果了。
不知不觉,随着解说员叔叔的“集合!”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科技馆,坐上大巴,返回学校。
科学真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