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约定劳动关系的书面协议,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维护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文件。那么合同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合同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催促合同签订的函篇一
第一百八十五条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第一百八十六条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第一百八十七条赠与的财产依法需要办理登记等手续的,应当办理有关手续。
第一百八十八条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赠与人不交付赠与的财产的,受赠人可以要求交付。
第一百八十九条因赠与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赠与的财产毁损、灭失的,赠与人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第一百九十条赠与可以附义务。
赠与附义务的,受赠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
第一百九十一条赠与的财产有瑕疵的,赠与人不承担责任。附义务的赠与,赠与的财产有瑕疵的,赠与人在附义务的限度内承担与出卖人相同的责任。
赠与人故意不告知瑕疵或者保证无瑕疵,造成受赠人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第一百九十二条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一)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
(二)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
(三)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第一百九十三条因受赠人的违法行为致使赠与人死亡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销赠与。
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六个月内行使。
第一百九十四条撤销权人撤销赠与的,可以向受赠人要求返还赠与的财产。
第一百九十五条赠与人的经济状况显著恶化,严重影响其生产经营或者家庭生活的,可以不再履行赠与义务。
【相关阅读】
赠与合同的成立
一、赠与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一)赠与合同的基本含义
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地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给予财产的一方称赠与人,接受财产的一方称受赠人。
赠与合同作为财产所有人依法处分自己财产的一种法律形式,属于转移财产所有权的合同。
(二)赠与合同的基本特征
1.赠与合同是一种双方法律行为,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时赠与合同成立。只有其中一方的意思表示,赠与不能成立。也就是说赠与作为一种法律行为,须是赠与人与受赠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如果只有人自愿赠与而无人愿意接受,或者只有人愿意接受赠与而无人愿意作出赠与表示,赠与合同均不能成立。
2.赠与合同是转移财产所有权的合同,赠与合同以赠与人将其财物给予受赠人,受赠人接受赠与财产为内容。因此,赠与合同履行的结果是赠与物财产权利的转移。
3.赠与合同是无偿合同,赠与人将其财产给子受赠人所有,尽管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和理由,但不以从受赠人处取得任何财产为代价,受赠人取得财产无须偿付任何对价。无偿并不绝对化,法律允许附义务的赠与存在,但此种义务与赠与利益相比非常微小。
4.赠与合同是单务合同,在非附义务的情况下,赠与合同中只有赠与人对受赠人负无偿给予财产的义务,而受赠人并不负有对待给付义务;相对于赠与人转移财产权利来说,受赠人一方仅享有权利而不负担对待给付义务。
5.赠与合同原则上是实践性合同。赠与合同是实践性合同还是诺成性合同,各国法律规定并不相同。我国法学界也有不同的看法,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民法通则意见》)第128条规定,公民之间赠与关系的成立,以赠与物的交付为准;赠与房屋,如根据书面赠与合同办理过户手续的,应当认定赠与关系成立;未办理过户手续,但赠与人根据书面赠与合同将产权证书交与受赠人,受赠人根据赠与合同占有、使用该房屋的,可能认定赠与有效,但应令其补办过户手续,故依此而论,赠与合同应当为实践性合同。但是根据《合同法》第186条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的规定,赠与合同原则上是实践性合同,但是又存在例外,即《合同法》该条及第188条所规定的情形。
二、赠与合同的成立标准
关于赠与合同的成立问题,争议主要在于赠与合同为诺成性合同还是实践性合同,依上述分析,赠与合同的成立标准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根据《合同法》第185条及186条第1款的规定,赠与合同原则上是实践性合同,所以赠与合同的成立要件仅一般情况下不仅需要有赠与人与受赠人意思表示的一致,还要求必须进行赠与财产的交付。
(二)根据《合同法》第186条第2款及第188条的规定,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属于诺成性合同,而不是实践性合同,只要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达成一致,即可成立。
三、赠与合同的主体资格标准
(一)关于赠与人的资格标准
1.赠与人主体范围的确定标准
(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赠与人一般是指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公民可以把自己的财产赠与他人、集体和国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其有权处分自己的财产权利,法律一般不应对其进行干涉,所以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可以成为赠与人。
(2)法人
法人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依法可以处分自己的财产,因而也可以成为赠与人。
(3)其他经济组织
其他经济组织,如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等在法人授权范围内也可以处分相应的财产,自然也可以成为赠与人。
2.自然人作为赠与人的资格限制
根据《合同法》第9条规定,订立合同的当事人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而在该法第47条第1款关于合同效力待定问题的规定中,仅规定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合同法》分则中的赠与合同也理应受此限制,即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是不能成立赠与合同中的赠与人的。那么,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是否绝对地不能成为合同当事人呢?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是可以进行一些民事活动的。另外,在实务中确实也存在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从事民事活动的事实。如其从事的购买日常小商品这样简单的民事行为;不满10周岁的小学生独自乘公共汽车,有些甚至因家庭条件好甚至乘出租车去上学而产生的运输合同关系,在实务中并不否定其效力,不能以《合同法》第9条为依据,以因一方当事人无民事行为能力而认定该类民事关系在法律上无效。这不仅不利于维护正常交易秩序,而且对维护合同当事人各方利益也是非常不利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仅可以成为一些简单的民事法律行为的主体,而且,也同样可以成为赠与合同的赠与人。只要其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与其年龄、智力状况相适应,又不损害他人的利益,就应在法律上予以认可。
(二)关于受赠人资格的确定标准
1.可以作为受赠人的一般主体
从主体的范围来看,公民(自然人)、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都可以成为受赠人,接受公民或企业、事业单位法人和有独立财产的社会团体的赠与,这无可非议。就公民主体来说,只要是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均能以自己的行为接受赠与成为受赠人。
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及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受赠人资格问题
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能否成为受赠人,有观点认为,依照《合同法》的有关规定,未成年人中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成为受赠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则不能再作为受赠人。因为赠与合同是双方法律行为,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本身无从事民事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能力,因此,当然不能从事合同这种双方法律行为。但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可以作为受赠人的。因为接受赠与属于纯获利益的行为,而且赠与本身就是无偿的。赠与人赠与财产或是出于某种报答,或是为了给予资助。因此,只要赠与人的行为不违反财经纪律或者不属于变相行贿等违法性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受赠行为应为有效。《合同法》第47条也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但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的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即使受赠与财产的数额大小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或与其生活关联程度不密切,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可以由其法定代理人依法代理其作出意思表示,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由其法定代理人对其受赠行为予以追认后,赠与合同即有效。另外,《民法通则意见》第129条中规定,赠与人明确表示将赠与物赠给未成年人个人的,应当认定该赠与物为未成年人的个人财产。第6条也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奖励、奖金、报酬,他人不得以行为人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有由,主张以上行为无效。上述规定的精神并未与《合同法》第47条的规定相抵触。因此,依《民法通则意见》也表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可以作为受赠人。
催促合同签订的函篇二
我国《合同法》第52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具体而言:
(一)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根据《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8条之规定,所谓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是在受欺诈人因欺诈行为发生错误认识而作意思表示的基础上产生的。
因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是行为人在他方有意的欺诈下陷于某种错误认识而为的民事行为。构成欺诈应具备如下条件:
一是必须有欺诈人的欺诈行为。欺诈行为是能使受欺诈人陷于某种错误,加深错误或保持错误的行为。主要表现情形有三种,即捏造虚伪的事实、隐匿真实的事实、变更真实的事实。
二是必须有欺诈人的欺诈故意。欺诈故意是由于欺诈人的欺诈行为而使他人陷于错误,并基于此错误而为意思表示的故意。
三是必须有受欺诈人因欺诈人的欺诈行为而陷入的错误。这里所说的“错误”,是指对合同内容及其他重要情况的认识缺陷。传统民法认为,构成欺诈必须由受欺诈人陷入错误这一事实,受欺诈人未陷入错误,虽欺诈人有欺诈故意及行为,在民法上不发生欺诈的法律后果。
四是必须有受欺诈人因错误而为的意思表示。所谓受欺诈人因错误而为的意思表示,即错误与意思表示之间有因果关系。错误的认识必须是进行意思表示的直接动因,才能构成欺诈。
五是欺诈是违反了民事活动应当遵循的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要求人们在民事活动中讲究信用,恪守诺言,诚实不欺,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
根据《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9条的规定,所谓胁迫,是以给公民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或者以给法人的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相对方作出违背真实意思表示的行为。胁迫也是影响合同效力的原因之一。
胁迫构成应当具备如下条件:
一是必须是胁迫人的胁迫行为。所谓胁迫行为是胁迫人对受胁迫人表示施加危害的行为。胁迫行为在《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9条已规定清楚。
二是必须有胁迫人的胁迫故意。所谓胁迫故意,是指胁迫人有使表意人(受胁迫人)发生恐怖,且因恐怖而为一定意思表示的意思。即包含两层含义:须有使受胁迫人陷于恐怖的意思和须有受胁迫人因恐怖而为一定意思表示的`意思。
三是胁迫系属不法。所谓不法,情形有三种:有目的为不法,手段也为不法者;目的为合法,手段为不法者;手段为合法,而目的为不法者。
四是须有受胁迫人因胁迫而发生恐怖,即受胁迫人意识到自己或亲友的某种利益将蒙受较大危害而产生恐怖、恐惧的心理。若受胁迫人并未因胁迫而发生恐怖,虽发生恐怖但其恐怖并非因胁迫而发生,都不构成胁迫。
五是须有受胁迫人因恐怖而为意思表示,即恐怖和意思表示之间有因果系,这种因果关系构成,只需要受胁迫人在主观上是基于恐怖而为意思表示即可。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五个要件,方可构成胁迫。
依《合同法》第52条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订立的合同,只有在有损国家利益时,该合同才为无效。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所谓恶意串通,是指当事人为实现某种目的,串通一气,共同实施订方合同的民事行为,造成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损害的违法行为。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司法实践中并不少见,诸如,债务人为规避强制执行,而与相对方订立虚伪的买卖合同、虚伪抵押合同或虚伪赠与合同等;代理人与第三人勾结而订立合同,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的行为,亦为典型的恶意串通行为。
该类合同损害了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因而也具有违法性,对社会危害也大、是故,《合同法》将《民法通则》第58条第1款第(4)项所规定的“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民事行为无效,纳入到无效合同之中,以维护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维护正常的合同交易。
恶意串通而订立的合同,其构成要件是:
一是当事人在主观上具有恶意性。即明知或者知其行为会造成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损害,而故意为之。
二是当事人之间具有串通性。串通是指相互串连、勾通,使当事人之间在行为的动机、目的、行为以及行为的结果上达成一致,使共同的目的得到实现。在实现非法目的的意思表示达成一致后,当事人约定互相配合或者共同实施该种合同行为。
三是双方当事人串通实施的行为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恶意串通的结果,应当是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受到损害。法律并不禁止当事人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中获得利益。
但是,如果双方当事人在谋求自己的利益的同时而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利益的时候,法律就要进行干预。
恶意串通所订立的合同,是绝对无效的合同,不能按照《合同法》第58条规定的一般的绝对无效合同的原则处理,而是按照《合同法》第59条的规定,将双方当事人因该合同所取得的财产,收归国有或者返还集体或者个人。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也称为隐匿行为,是指当事人通过实施合法的行为来掩盖其真实的非法目的,或者实施的行为在形式上是合法的,但是在内容上是非法的行为。
当事人实施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行为,当事人在行为的外在表现形式上,并不是违反法律的。但是这个形式并不是当事人所要达到的目的,不是当事人的真实意图,而是通过这样的合法形式,来掩盖和达到其真实的非法目的。
因此,对于这种隐匿行为,应当区分其外在形式与真实意图,准确认定当事人所实施的合同行为的效力。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而订立的合同,应当具备下列要件:一是当事人所要达到的真实目的或者其手段必须是法律或者行政法规所禁止的;二是合同的当事人具有规避法律的故意;三是当事人为规避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而采用了合法的形式对非法目的进行了掩盖。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在法律、行政法规无明确规定,但合同又明显地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时,可以适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条款确认合同无效。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是指当事人在订约目的、订约内容都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合同法解释》第4条明确规定:“合同法实施以后,人民法院确认合同无效,应当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为依据,不得以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为依据。”
需要说明的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的合同,当事人在主观上是故意所为,还是过失所致,均则非所问。
只要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则就确认该合同无效。笔者认为根据《合同法》第52条规定的精神,对无效合同的确认原则可概括为:法律、行政法规明文规定合同为无效的,则该合同无效;反之,则了合同有效。
合同法第52条浅议【2】
近日另两同事在讨论其所承办案件时,偶然提出一观点令人感觉有点似是而非,简述如下:该案案由系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其中所涉争议焦点之一为合同之效力,一同事表示虽然承包人一方为自然人,不符合行政管理部门之规定,但鉴于行政上对于资质之规定系管理性规定,故根据相关法律及解释,合同应为有效。
其理由所涉之相关法律及解释应为以下条文:合同法第52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同法解释一第4条:“合同法实施以后,人民法院确认合同无效,应当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行政法规为依据,不得以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为依据。”
合同法解释二第14条:“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规定的“强制性规定”,是指效力性强制性规定。”
故要判断该理由是否可行,则必先理解合同法第52条第5项之规定。(鉴于合同法第272条明确规定工程应由具备相应资质条件之单位承包,故本人同事所论之事实本身并无争议,本文仅抽离出其理由进行讨论)
合同法第52条系从各个角度对合同之无效情形进行表述,但内容似乎欠妥:
关于第一项“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其中包括两个要素:
1、采用欺诈、胁迫手段;
2、损害国家利益。两个要素本身即为两个角度,采用欺诈、胁迫手段是从合同成立过程中之瑕疵而言,即受欺诈、胁迫方之意思表示不真实,但仅具备该要素还无法使合同无效,仅能让受欺诈、胁迫方取得申请变更或撤销之权利。
只有在通过该手段所订立之合同标的损害国家利益之情形下,合同才是无效的,故本条之重心在于后一点,即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但在于第四项之存在,两者在如何理解上实令人迷惑,而迷惑之来源即在于“国家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处延大小无法确定。
由于法律无法穷尽社会情态,故在成文法国家多会在立法时加入保底条款,即在法文表述中加入模糊概念,虽然此举与法律之确定性要求相互矛盾,但鉴于立法技述之局限性,往往不可避免。
此处即为显例,何谓“国家利益”,何谓“社会公共利益”,如何在法律框架内对其进行确切的解释对于严谨的法学者而方显然是一件劳心劳力的工作,但对于随意的适法者而方必然是一件得心应手的工具。
每一概念都有外延,本人孤陋寡闻,实在无法准确的对两概念进行定义,只能用以下方法对两概念之处延大小进行比对:一情形,“国家利益”概念大于“社会公共利益”概念,则用体系解释之方法,则可得出如下结论:“以非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之合同,损害两利益之差的,为有效。”
此点显然难以令人认同,不取之;二情形,“国家利益”概念等于“社会公共利益”概念,则显然立法过于繁锁,第一项无存在之必要;三情形,“国家利益”概念小于“社会公共利益”概念,则同于二情形,过于繁锁,第一项无存在之必要;据此,本人认为合同法52条第一项无存在之必要,或者立法者认为“国家利益”概念大于“社会公共利益”概念且两者之差无保护之必要。
关于第二项“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其中也包括两个要素:1、恶意串通;2、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本人认为,此项存在之问题与第一项同,第二个要素与第四项之间外延大小之问题,如等于或小于的,则第2项无存在之必要,如大于的,则双方都为善意或一方为善意的则即使合同标的“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也为有效,显然于理不合,且该条中之第三人利益显然不能含括进社会公共利益之中,故此,双方都为善意或一方为善意的但其合同标的损害第三人利益则必然有效,谬误显然。
关于第三项“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其要素为一点——非法目的,但非法目的之外延同样模糊不清,难以确定。
关于第四项上文已提及,或许立法者之目的在于就某些具有显著特点之情形作出特别的规定,以便对民事主体更好发挥指引作用。
该目的无可厚非,但其表述之内容却未达致此目的,包括第5项在内,无效之根本原因都在于违反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第三人利益或法律、行政法律之规定,至于民事主体以何种方式行为的,无论是欺诈、胁迫,还是恶意串通,都不是合同无效之根本原因,依吾人所见,并无需要于法律条文中特别指明,这样反倒会造成解释上的漏洞,无甚益处。
上文仅为本人之浅见,于主题无密切关联。本人同事所论观点主要系对合同法52条第5项及相关司法解释之理解。
合同法之内容依通常之方式可表述为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者无效,而相关司法解释主要是对条文中之“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作出限缩性明确规定,即法律、行政法规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仅指效力性强制性规定。
依本人浅见,合同法第52条第5项之规定所应明确之内容不仅是其后半段,对于规制对象亦应予以明确,即何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之强制性规定的合同为无效。其中可细化为合同之主体,合同之订立过程,合同之标的。
一、先论合同之主体,如仅依合同法之内容言,在目前之条文中并未明确对合同主体不适格之法律后果作出一般性规定,仅仅表述为“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而在某些特殊合同中对于主体之特殊要求多在行政管理性规定中明确,故而会使适法者在理解上产生多种结论。
其实如对整个民法全面考察,可以在民法通则第58条中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独立实施的民事行为无效(此处依吾人所见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实施之行为如由监护人追认的应为有效)。法律作出如些规定系在无、限制民事行能力人应受保护之社会价值与契约自由价值作出选择,无待详论。
而在某些特殊合同中,某些行为必然需要具备特殊能力之民事主体方可履行,故国家一般会通过行政认可、行业组织认可等方式来明确部分民事主体具有特殊民事行为能力,依本人所见,在特殊合同中,无此特殊民事行为能力之人所订立之合同在法律无明文规定之情况下应当用目的性扩张之方法适用民法通则58条之规定判定无效。
此处之价值判断为应当以最小之社会成本保障社会之平稳运行,如没有具备公信力之确认方法或确认方法没有实质意义,则民事主体必须在每一次签订特殊合同时都要对相对方进行考察,此时社会成本将被大量的无收益消耗,故该方式虽与契约自由相冲突,但与契约自由之最终目的——追来更美好的生活——一致。
而合同法第52条第5项之规定已通过司法解释明确其所称之法律、行政法规具为最高级别之规定,而在实践中许多资质认定之规定具为行政部门作出,如认为因合同主体主适格造成合同无效之法律基础为合同法第52条第5项之规定,则必然造成大量资质认定彻底边缘化,基于目前之环境,对民法通则第58条进行目的性扩张更为合适。
二、之后为合同之订立过程,于此上文所论之法条及合同法中关于可撤销、可变更合同之规定,可以明确该条之规范范围不包括合同之订立过程。
三、最后为合同之标的,包括:作为与不作为。人们出于不同之目的订立合同,其内容五花八门,难以列举,以此条作为概括性规定也甚合适,但依吾所见解合同之无效情形应依民法总则之规定定之,因合同为民事行为之一部,合同仅需例出其特殊之无效情形即为已足,如以客观不能之给付标的者合同为无效,余者按民事行为之无效规定判定即可,如此则条文不至过于繁锁,也不易造成理解上之冲突。
民事行为既已存在,则必然产生一定之后果,故如非必然,无效之情形不可任意规定。
催促合同签订的函篇三
在我参与的诸多案件中,其中最多也最为普遍的就是合同案件了。合同案件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就已经接触到的了,它是指各种类型的合同含金量争议的案件。本文从各个方面剖析了合同案件中涉及到的核心问题,对于合同案件的管理与解决方法作出了一些结论与体会。
一、 合同交易流程中的风险控制
在合同案件中,风险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我所参与的案件中,有极少数因为双方不熟悉合同交易规范引发纠纷。所以,我认为在合同交易中,首先必须了解合同交易相关政策法规的基本原则,另外,对合同中的条款进行仔细的审查和考量。我们必须尽可能了解每一项条款的含义,确保双方都能够完全明白其义务和权利,避免因为语言混淆或者不完整引发的争端。
二、 合同文本的规范化
在合同起草过程中,文本的规范化是非常重要的。起草合同时,我们应该遵循规范化的思路,条理清晰,简明扼要,要注意细节,尽可能地避免产生歧义和误解。此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口头承诺”,我们需要注意不要在未经过合法手续的情况下,轻易地对某些事项作出承诺。而且,建议在合同签订前,双方都应积极地反复多次确认合同内容以及要求对方讲解不明确的问题。只有在合同内容及相关条款表述清晰的情况下,双方才能在合同框架内安心合作。
三、 合同事项分析
在合同中各项事项的分析对于合同的成功签订也是至关重要的。事项分析是指对于各项条款进行审查,帮助双方梳理出细节问题,确保在合同生效后,各项事项都能够得到顺利执行。在现实中,买卖双方往往会对某些问题存在误解,以至于引发争执。因此,在合同签订前,需要对于买卖双方的意图和行为进行深度探讨,摸清买卖双方的底细,在谈判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扫除掉任何一些误解和隐患。
四、 合同案件的解决方法
当合同纠纷产生之后,紧急且正确的解决方法成为了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解决过程需要注意追求公平正义,双方均平等,理性,及时,事实和法律操作使案件进展能准确反映合同的签订情况及本貌。另外,建议在案件解决的时候,可以多寻找专业合适的法律援助中心,寻求专家的意见,具体了解法律对于案件的具体规定,进而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五、 合同案件心得总结
最后,针对以上的思考和实践,我们进行了相关总结。合同案件虽多,但都有一个共性特点,那就是需要我们注意不同事项方面,从合同交易的早期开始,必须一步步地规范操作。事事讲求条理性,关怀细节的人才可以把合同漏洞缝缝补补。总之,处理的每一个局面,都应该学会处理好,切勿一步到位。这就需要我们细心、耐心、努力地学习并实践。相信在不断地总结和运用中,我们可以积累足够的经验和信心,解决更多合同案件的纠纷。总之,一份好的合同让合作双方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处理好每一个细节和环节,才能真正实现这个目标。
催促合同签订的函篇四
合同是商业社会发展与立法的产物,也是商业交易中最基本的商业法律关系。合同在商业交易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合同,商业活动就无从进行。然而,即便在签订了合同之后,仍然可能发生各种合同纠纷,这时候就需要依靠合同法来解决问题。本文将围绕“合同案件心得体会”这一主题,结合实际案例,对合同纠纷的处理进行探讨,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发。
第二段:范围与背景
商业活动中的合同纠纷主要包括合同的履行问题、合同的解除问题以及合同的违约问题等。其中严重的合同违约可能会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合同纠纷的处理非常重要。在法律界,处理合同纠纷的案例较多,其中一些案例非常有代表性,如小鹏汽车与上汽集团在车联网领域的合同纠纷、人人车与众泰汽车在评估标准上的合同纠纷、特斯拉在上海工厂建设领域的合同纠纷等。不同类型的合同纠纷都需要考虑不同的法律规定和解决方式。
第三段:案例分析
以小鹏汽车与上汽集团在车联网领域的合同纠纷为例,小鹏汽车起诉上汽集团状告其侵犯其合同权益,要求赔偿经济损失。经过审理,法院认为上汽集团并未侵犯小鹏汽车的合同权益,因此判决小鹏汽车败诉。这个案例说明了在处理合同纠纷时,需要对合同内容以及法律规定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分析,不可轻易地进行诉讼或仲裁。
第四段:体会与思考
处理合同纠纷需要严谨的思辩能力和扎实的基本功夫,需要考虑到双方的利益,进行公正的裁判或仲裁。同时,在实践中更多的是协商达成结论,因为仲裁和诉讼费用高昂、程序繁琐,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耗费双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因此,商业活动中的重要关键是在签订合同之前尽可能地完善合同条款,明确双方义务和权利,减少合同纠纷的发生。
第五段:结语
在现代商业活动中,合同是保证商业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然而不同因素可能导致合同履行出现问题,从而出现合同纠纷。在处理合同纠纷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法律规定,注重公正、公平,同时在签订合同时尽可能地完善合同条款。只有在理解合同条款、善于谈判、处理灵活的情况下,才能有效地解决合同纠纷。
催促合同签订的函篇五
法定代表人:xxx
委托代理人:
甲方地址:xx新城人民西路160号
乙方:
居民身份证号码:
家庭住址:
户口所在地地址:
在甲方工作起始时间:年月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甲乙双方经平等自愿,协商合作的原则签订本合同,共同遵守本合同所列条款。
第一条本合同期限类型为固定期限合同。
本合同自年月日起生效,其中新聘用教师的试用期为2个月。终止日期为年月日。
第二条乙方同意根据甲方工作需要,担任工作。
第三条工作量为每周5个工作日。乙方应根据甲方的合法要求,按时按质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第四条甲方安排乙方执行课时及坐班工作制。在保证完成规定课时及坐班时间的前提下,工作和休息、休假乙方自行安排。
第五条甲方为乙方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教学用品,建立健全有关教学管理制度,确保乙方教学工作的正常安全进行。
第六条乙方在业务培训、职务聘任、教龄和工龄计算、表彰奖励、社会活动等方面依法享有与公办学校教职工同等的权利。
第七条甲方安排乙方加班补课,应安排乙方同等时间补休或依法支付加班费。
第八条甲方确定工作报酬应遵循按劳分配原则。
第九条甲方于每下个月月10日前以货币形式支付乙方工资,月工资为?国办教师按县政府会议纪要执行?本科元/月?专科及以下元/月元。(其中试用期间工资为元/月。)
除试用期外,甲方应依法支付乙方寒暑假期间的基本工资。
第十条甲乙双方应当按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缴纳职工养老和医疗保险费用。
第十一条乙方应当认真履行法定义务,遵守甲方依法制订的规章制度;遵守职业道德;爱护甲方财产;按甲方的要求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第十二条甲方负责对乙方的工作进行考核。
乙方在教育教学、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教学改革、学校建设、社会服务、勤工俭学等方面成绩优异的,甲方予以表彰、奖励。
乙方违反劳动纪律,完不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体罚学生,经教育仍不改正的;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甲方可依据本校的规章制度,给予纪律处分,扣发工资、直至解除本合同。
第十三条订立本合同所依据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发生变化,本合同应变更相关内容。
第十四条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本合同可以解除。
第十五条乙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甲方可以解除本合同: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甲方规章制度的;
(4)被撤销教师资格的;
(5)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十六条下列情形之一,甲方可以解除本合同,但应提前2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乙方:
(2)乙方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第十七条甲方办学效益极差濒临关闭进行法定整顿期间,经向学校工会或者全体教职员工说明情况,并向教育、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解除本合同。
第十八条乙方解除本合同,应当提前十五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甲方。
第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乙方可以随时通知甲方解除本合同:
(1)试用期内,在不影响甲方正常教学工作前提下;
(3)甲方不能按照本合同规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第二十条本合同期限届满,甲乙双方协商同意,可以续订劳动合同。
第二十一条甲方违反和解除乙方劳动合同的,应按下列标准支付乙方经济补偿金。
甲方克扣或者无故拖欠乙方工资的,除在规定的时间内支付乙方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工资报酬25%的经济补偿金。
第二十二条下列情形形之一,甲方应根据乙方在甲方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乙方解除合同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一个月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
(1)第十四条。(2)第十六条。(3)第十七条。(4)第十九条(2)、(3)款。(5)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本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由甲方解除劳动合同的。
第二十三条乙方违反第十五条中的任一款,甲方解除劳动合同的,甲方负责发放给乙方自解除合同之日前的薪金。不再发给乙方任何经济补偿。
第二十四条因履行本合同发生的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向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二十五条甲方以下列规章制度作为本合同的附件:
1.《海阳教师行为规范》;
2.《职工守则》
3.《班主任工作条例》
4.《海阳私立学校教师工作纪律及奖惩办法》
5.《滦县海阳私立学校教职工考勤制度》。
6.《滦县海阳私立学校工资政策》
第二十六条本合同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
第二十七条本合同与附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本合同一式两份,自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xx海阳私立学校(盖章)
乙方:(签字盖章)
法定代表人:(签字盖章)
委托代理人:(签字盖章)
年月日
催促合同签订的函篇六
甲方(用人单位) :
乙方(聘用人员)姓名: 性 别:
出生年月:
家庭住址:
居民身份证号码(或其他 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甲方采取招聘方式聘用人员,乙方自愿受聘于甲方工作。现甲乙双方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同意订立本合同,共同遵守本合同所列条款。
一、合同期限
1、本合同期限自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起至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止。
2、其中试用期自____ 年____ 月____ 日至____ 年____ 月____ 日止,期限为_____。
二、工作内容
1、根据甲方工作需要,安排乙方担任________岗位工作。经甲、乙双方协商同意,可以变更工作岗位。
2、乙方应按照甲方的要求,按时完成规定的'工作数量,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
3、工作岗位职责要求,按有关规定执行。
4、因生产经营发生变化,甲方有权调整乙方的工作岗位。乙方不适应本岗位工作或对本岗位工作不能胜任时,甲方有权决定对其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
三、劳动报酬和保险福利
1、乙方试用期的工资标准为_________。
2、乙方试用期满后,工资标准为 。甲方可以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乙方的能力表现以及工作岗位的调整情况,合理调整乙方的工资。
3、甲方按 支付乙方工资。 初按上个 乙方实际出勤天数(或者实际完成工作量)向乙方支付工资。
4、甲方向乙方支付的工资中包含: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费用。上述保险费用甲方以工资形式支付给乙方后,由乙方自行办理缴纳;社会保险费个人缴纳部分,甲方不再从乙方工资代扣代缴,也由乙方自行办理缴纳。
四、劳动纪律
1、乙方应严格遵守甲方制定的规章制度,服从甲方在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方面的指挥和管理,爱护甲方财产,保守甲方的商业秘密,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2、乙方违反甲方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的,甲方有权进行纪律处分和经济处罚,直至解除本合同。
五、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
乙方在执行工作过程中因忽视劳动安全,违规操作或不服从甲方管理,擅自作主等行为,造成他人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甲方在赔偿后有权向乙方追偿。
六、劳动争议的处理
因履行本合同发生的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部门申请调解;不愿调解或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七、其他
1、本合同期到期即自行终止。如工作需要甲乙双方经协商一致,可以续订用工合同。
2、本合同未尽事宜,双方可协商解决。
3、本合同一式三份,甲方两份,乙方一份,自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续签合同加以下条款:
附:乙方关于续签合同的说明:本人自愿续签一年期用工合同(乙方签字按手印)
甲方:(盖章) 乙方:(签字按手印)
经办人: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催促合同签订的函篇七
在商业活动中,合同谈判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合同谈判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是商业成功的关键。在我的工作生涯中,我参与了许多合同谈判,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旨在分享我的合同谈判心得,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第二段:前期准备
合同谈判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前期准备是否充分。在谈判前,我们必须对自己所代表的公司的情况、市场需求、竞争对手以及所谈判的对象进行详细了解。只有全面且深入地了解对方,才能抓住关键点并避免陷入不必要的争执。此外,我们还需要制定谈判方案,明确谈判的目标和策略,以便在谈判中呈现最佳的姿态。
第三段:不断学习
合同谈判是一个长期不断学习的过程。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自身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将之前的谈判案例进行总结,并分析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同时,我们还可以向其他同事请教,从大家的经验中吸取教训。
第四段:沟通技巧
在合同谈判中,我们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首先,要善于倾听。只有通过倾听,我们才能全面了解对方的需求,更好地进行谈判。其次,要掌握恰当的表达方式。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要用简单、明确的语言进行表述,不要使用过于高深的词汇,以免对方无法理解。此外,要注意语气和语调,避免引起对方的不满。
第五段:谦虚、灵活
在合同谈判中,我们要保持谦虚、灵活的态度。首先,我们需要摒弃自信过度的心态。即使我们已经积累了大量经验,我们仍然不应该过于自信,以免把握不准,导致谈判失败。其次,我们需要保持灵活的思维方式。在谈判过程中,不要固执己见,要根据对方的态度和说话的方式来灵活调整自己的策略,以获取最终的胜利。
结论:
有一句话说得好:“准备充分,谈判成功”。在合同谈判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忘记加强前期准备工作,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技能,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保持谦虚和灵活的态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合同谈判中取得成功。
催促合同签订的函篇八
随着商业交易的不断发展,合同越来越成为各类商业交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明确交易的双方权利与义务,更能够提供法律保障。因此,在商务往来中,编写一份合规合法、条理清晰、明确易懂的合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分享我在合同编写方面的心得体会。
一、了解合同的基本结构
合同编写需要在前期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了解合同的基本结构是必须要做的功课。一个好的合同应该有明确的条款,明确交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清晰地陈述每个条款的具体内容。在合同条款的编写中,需要着重关注四个方面:第一,条文必须得到法律法规认可;第二,条文舒适度高、每个相关方面的权益的同时,能够完成预期目标;第三,应该清晰具体地标识验证条目;第四,采取适当的语气和语言表达方式,使其易于理解。
二、将合同重点阐述
在编写合同条款时,应着眼于合同的重点。也就是说,不能遗漏重要细节或让某些条款未明确地处理。任何重要的条款都应被明确制定,例如付款细节或交货细节,必须详细列举。同时,在明确这些条款时,还应考虑到合同期间存在的各种变化情况。做好足够的规划是关键,使合同成为一种有效的牢固工具,更恰当地处理商务往来中的各种可能性,最终达到企业合作共赢的目标。
三、注重合同格式的规范化
除了保证合同条款的完整和清晰外,合同编写中,格式的规范化也非常重要。合同的格式可以帮助客户更快地理解条款及相关细节。对于不太了解合同结构的阅读者,简洁的合同格式可以让其轻松对合同概述做出快速了解,同时在合同的核心条款上做出精细的指导方向。这样,就可以让每个客户都可以很好地履行他们曾经遵循这些条款。
四、合同的适当调整
在合同的编写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合同内容的适时调整。商务往来中,有可能突然异常情况突然发生,这种情况将影响原始合同中存在的某些重要条款及相关细节。因此,需要保证合同能够迅速应对这类情况,并在未来的过程中尽可能地规避出现类似的风险和隐患。在实际操作中,不要担心讨价还价或犹豫不决,保证国内外服务的高质量。正因为如此,才能使初步的商务往来顺利进行下去。当然,在所有的合同调整、补充或更新过程中,需要缜密处理各种可能的风险和隐患。
五、合同的审查和确认
在编写完合同之后,务必要进行审查和确认。这是确保合同的完整性和合法性的重要一步。首先,合同的审查必须严格遵循以及行业相关新法律规定,以防止可能带来未知的风险或损失。其次,还应评估和确认商务条件和条款对企业的实质影响。最后,双方需要共同签署合同并对合同的各种细节做出严肃细致地讨论,以确保合同得到认可,达到双方所需的交易效果。
总之,在合同编写中,需要考虑到各种可能性,使合同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强有力地支持交易,提供保护。在实践中,个体注意事项可能因国家、地区与行业而异,在所有情况下细心审查和明确合同条款,将有益于确保交易中的每个相关方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