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好玩的纸船教学反思篇一
活动目标:
1、知道冰是凉的、硬的、光滑的,初步了解冰是由水变成的,冰遇热会化成水。
2、学习制作“冰花”。
活动准备:
1、让家长提前在家为幼儿动制一盘冰和一个八宝粥小碗。每组一盆温水。
2、教师做好的冰花、彩纸、大的果冻盒、水、毛线等物品。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玩家长做的冰块。
教师问孩子这些冰是谁给做的?是怎么做出来的?
2、教师引导孩子感知冰的特点。
(1)师:小朋友仔细看一看冰是什么颜色的?幼儿:没有颜色、很亮……
(2)师:刚才你们摸冰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幼儿:凉凉的、很炸手。
(3)孩子们,捏冰的时候怎样?幼儿:很硬很硬、捏不动……
(4)老师请小朋友将冰放在手心里,看看冰有哪些变化?手上的水又是怎样来的。
(5)并在手里会慢慢化成水,说一说还有什么方法化成水?
(6)请幼儿将自己的冰放在温水盆里,观察冰慢慢融化的过程。
3、教师演示制作冰花的方法,幼儿学习制作冰花。
(1)小朋友你们看老师做的冰花漂亮吗?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2)教师问幼儿现在的冰和刚才你们玩的冰有什么不一样?请幼儿说说不一样在哪儿?
(3)小朋友仔细观察老师的冰花是用什么材料做出来的。你们想想做?
(4)教师和幼儿共同制作冰花。
(5)教师和幼儿把做好的冰花放在室外,(因为幼儿园没有冰箱)待第二天欣赏冰花。
4、欣赏冰花。
第二天把冰花取出,挂在外面的一根绳子上,共同欣赏谁做的冰花最漂亮。
中班好玩的纸船教学反思篇二
设计思路:
纸很软,容易折成各种形状,纸很轻,容易在空中飘飞。孩子们对于纸的玩法兴趣比较浓厚。整个活动,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以及与材料的互动,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具有较强的教育价值。
活动目标:
1、体验和纸条游戏的乐趣。
2、培养幼儿的想象创造能力及动手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鲜艳的纸条,坐垫,音乐,胶水,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我的纸条会跳舞。
1、挖宝游戏导入,引出纸条,教师表演纸条跳舞,引起幼儿兴趣。
2、幼儿每人一根纸条跟教师一起跳舞。
3、纸条宝宝都都跳累了,快让他们躺在我们的脚边休息一下吧。
二、我的纸条真有趣。
1、认识我的纸条。
(1)你的纸条是什么样子的?
(2)你来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3)你的纸条像什么?让幼儿发挥想象,充分讲述。
2、纸条变魔术。
(1)“老师的纸条还会变魔术呢”教师演示几种让纸条变形的方法,吸引幼儿注意。
(2)幼儿自主来变魔术。
(3)教师请个别幼儿上来表演自己把纸条变成了什么?
(4)纸条为什么能变成各种东西?
小结:我们用的这些纸很软具有易变形性。
3、我和纸条做游戏。
“我的纸条宝宝变成一条小虫子爬到我的头上了,请你也把自己的纸条变成毛毛虫爬到你的额头上。”
(1)进行游戏1:大风小风
“毛毛虫还能爬到哪里去?”
(2)进行游戏2:贴一贴,动一动。
小结:纸很轻,有风就容易被刮的四处飞,污染我们的'环境,所以我们要随手收拾好不用的纸张,不能随处乱丢。
4、纸条变裙子。
“现在我们就把我们手中的纸条变成一件漂亮的裙子吧。”教师和幼儿一起把手中纸条做成美丽的裙子。引起幼儿装扮自己的兴趣。
三、我的纸条真能干
1、介绍玩法,提出要求。
2、幼儿动手装扮自己。
3、向教师展示自己的作品。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中,组织幼儿玩纸条变魔术的游戏。
活动反思:
本活动坚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通过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探索空间、真实的情景体境,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使幼儿在自由、开放的环境中建构新的知识经验。而教师坚持做一个“热情而积极的鼓励者、支持者,有效而审慎的引导者”,根据幼儿的需要在精神上、策略上因势利导给予启发帮助,使幼儿在自由的环境中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整个活动以情激趣,以情激学,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充分发挥了师生互动作用,使幼儿在真实的情感体验中学习,变被动为主动,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中班好玩的纸船教学反思篇三
1、尝试用各种感官感知冰的特性。
2、体验参与小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冰块、热水、温水、冷水各一杯,实验记录表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
师:老师这里有一样东西,谁来摸一摸,猜猜是什么呢?
你怎么知道是冰呢?冰是怎么来的?
2、感知讨论
(1)幼儿玩冰
提问:你有什么发现?
(2)比较发现
提问:冰和水有什么不一样呢?还有什么办法能让冰变成水?
3、冰块实验
(1)介绍材料及方法
出示记录表及实验用具:把冰分别放入冷水、温水、热水中,比一比哪一个会融化得比较快。
幼儿猜想
(2)幼儿实验并记录
(3)交流验证:把冰块放入不同温度的水中,水温越高,冰块融化得越快。
4、拓展延伸
继续进行水结成冰的实验,如做冰花等。
活动生成及建议
1、此活动可以整合语言“冰锅盖”,在听赏儿歌的过程中了解水的“三态”变化,并体验儿歌的有趣。
2、活动中的冰可以事先引导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本次活动中冰在冷水、温水、热水中的融化仅仅是教师预设的,冰的融化也可以用其他不一样的方法,如让它自然融化、放在手中用手的温度融化、用吹风机吹等等,本次活动后,可以让幼儿在探索区继续实验探索,教师多提供一些辅助的材料。
3、长时间玩冰,幼儿的小手有冻伤等危险,建议老师在旁指导。
中班好玩的纸船教学反思篇四
设计思路:
根据《指南》所提倡的“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我们设计了本次活动“好玩的冰”。通过两次探索:玩冰——冰中取礼物,让孩子们在与冰的亲密接触与操作中具体感知冰的特性并获得冰融化经验,激发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的兴趣。
活动目标:
1、感知冰透明、冰冷,光滑,能化成水等特性。
2、尝试让冰融化的各种方法,并能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了解冬天的季节特点。
2、物质准备:冰块,杯子,夹心冰块,积木、筷子、热水、毛巾、ppt等。
活动过程
1、第一次探索,初步感知冰的特性。
(1)出示冰,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好玩的东西,看看是什么?
(2)自主探索冰的特性。
师:请你去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等会告诉大家冰是怎么样的?
(3)幼儿探索并交流。
提问:冰是怎么样的?
小结:冰看上去是透明的,摸上去凉凉的,滑滑的,玩一玩,还会变成水。
2、第二次探索,感知让冰融化的方法。
(1)提出要求
老师想送你们一些小礼物,可是这些礼物都藏在冰块里,有什么办法能拿到礼物,谁来说一说?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热水、木块、小棒,请你去试一试,看谁能够拿到礼物。
(2)尝试取物并交流
你用了什么办法拿到了礼物?你发现最后冰变得怎么样了?
小结:刚才小朋友想出了好多办法,有的用热水泡冰块,有的用小棒搅拌,还有的用木块敲,冰块慢慢化掉了,越来越小,我们成功获得礼物,真开心!
3、播放视频,了解夹心冰块制作过程。
(1)你们知道老师是怎样把礼物放在冰块里面的?谁先来猜猜看。(猜想)
(2)还是请夹心冰块宝宝自己来告诉你们吧。(播放视频)
中班好玩的纸船教学反思篇五
1、感知冰的各种特性。
2、初步了解冰遇热会化成水,水预冷会结成冰。
3、学习制作冰花,体验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每组一盒冰,一杯温水。
2、提前制作的冰花,彩纸或颜料,各种形状的透明杯子,水、线等。
3、课件。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探索,感知冰的特征。
(1)请幼儿看一看冰是什么颜色的?摸一摸,捏一捏有什么感觉?
(2)将小块冰放到手心里,看看冰有什么变化,手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
(3)观看冰块在温水里慢慢融化的过程,冰是怎样形成的呢?
小结:冰是透明的、凉凉的、硬硬的、滑滑的,遇到热会化成水,水预冷会结成冰。
2、学习制作冰花。
(1)观看各种冰雕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3)教师示范并介绍冰花制作过程:在不同形状的透明杯子里,倒入水,将彩纸或颜料放入水中,放上一根绳(一半在杯内,一半在杯外),然后将杯子放入冰箱冷冻一段时间取出即可。
(4)幼儿尝试制作冰花。
活动延伸:
与幼儿一起欣赏自制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