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教学微课设计篇一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口算在实际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2.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并掌握一个因数是整百数的乘法口算,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情感
二、探究新知
把整百数看成几个百,和另一个因数相乘,得多少个百,在得数后面添上两个0。
三、尝试练习
整百数的乘法口算和整十数的乘法口算有什么异同点?
四、分层练习
练习十一的第1-3题。
五、作业:
练习十一的第4、5题。
课题二用两位数乘的乘法估算
1.让学生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2.掌握两、三位数乘两闰数的乘法估算。
3.能利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谁能说说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口算:28×8
89×9
312×7
498×6
22×9
说一说口算的简便方法。
二、探究新知
把本题的估算和前面的一位数乘法的估算作比较,它们有什么异同点?
三、尝试练习:完成第46页做一做。
四、分层练习
1.估算下面各题
79×5602×4
87×9
188×2
2.写出下面估算结果。
12×4232×5184×6293×53
五、作业:练习十二第1-3题。
课题三除法口算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除数是整百数的除法口算,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口算意识和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下面各题,看谁算得快。
200÷50
280÷70
3600÷90
450÷50
2.仔细观察下面两个算式与上面的题相比较有什么不同?
500÷100
2400÷100
二、探究新知
1.探究500÷100怎样口算?
2.教学例5。
3.归纳:怎样口算除数是整百数的除法?哪种方法最方便?
三、分层练习
1.仔细观察下面左边的算式可以看成右边的哪个算式?用线连起来。
800÷100
6÷2
600÷200
15÷3
2800÷70030÷6
1500÷3008÷1
3000÷60028÷7
2.做练习十三的第1、2题。
四、作业:练习十三的第3-5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教学微课设计篇二
课文记叙了战国初期齐国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孙膑巧用计使田忌先败后胜的故事。说明要办好事情,应对主客观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合理使用力量。
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也是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一节),主要写田忌与齐威王第一次赛马三场都失败了。第二段(第二节至“那就来吧”),写孙膑帮助田忌准备再赛。第三段(从“一声锣响”至完)写孙膑用调换马的出场顺序的办法,二比一胜了齐威王。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理解解决下列问题有一定难度:
1.比赛规则“各自把马分等级”是孙膑计策的必要条件,学生不一定给予足够注意;
3.齐威王的骄傲轻敌是孙膑计策得以实施的原因。暗含在作者遣词用句中须从人物上去理解。
解决的方法:运用设疑、讨论法。
三、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3——12自然段,从中领会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的道理。2、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生从孙膑献计中,领会到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的道理。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运用设疑、讨论法。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七、教学过程
多媒体投影机。多媒体课件。纸马。
教学微课设计篇三
4.1视图(二)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经历由实物抽象出几何体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会画直棱柱(仅限于直三棱柱和直四棱柱)的三种视图,体会这几种几何体与其视图之间的相互转化。
教学重点
掌握直棱柱的三视图的画法。
教学难点
培养空间想像观念。
教学方法
观察实践法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及过程
备注
一、观察实物、小组活动
观察:请同学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直三棱柱、直四棱柱,根据你所摆放的位置经过想像,再抽象出这两个直棱柱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
绘制:请你将抽象出来的三种视图画出来,并与同伴交流。
比较:小亮画出了其中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你认为他画的对不对?谈谈你的看法(如图4-8)。
拓展:当你手中的两个直棱柱摆放的角度变化时,它们的三种视图是否会随之改变?试一试。
学生观察自己所摆设的两个直棱柱实物。想像――抽象――绘制――比较――拓展
注意:在画视图时,看得见部分的轮廓线通常画成实线,看不见部分的轮廓通常画成虚线。
二、小组合作,人际互动
做一做
图4-10是底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和等腰梯形的三棱柱、四棱柱的俯视图,尝试画出它们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学生分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上台演示自己的“作品”。
三、随堂练习
课本随堂练习
学生观察、讨论、解决问题。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观察――绘制――比较――拓展,来完成学习内容的。在学习中注意想像和抽象,即把实物抽象成相应的几何体,在此基础上再画其视图。
五、布置作业
课本习题4.21、2
教学微课设计篇四
说课是教师职业的基本素养,说课要求教师对教学大纲、教学目的、课堂设计很了解,说课要包括:教材、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过程、板书、小结。
说课基本模板 各位老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xxx》。下面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地位与作用)
《xxx》是人教版必修教材第xx单元第xx个课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xx,这为过度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因此,本课题的理论、知识是学好以后课题的基础,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xx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3.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xxx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重点的依据是只有掌握了 ,才能理解和掌握 。
教学难点:难点的依据是 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我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xx是一门培养人的xxx能力的更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xx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设置情景教学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周边的客观事物,发展思辩能力,注重滨心理状况。当然老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 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 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语境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五、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 导入新课:(2~3分钟)
环节。
2. 讲授新课:(35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华。还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课堂小结:(2~3分钟)
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
4.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地、系统的板书设计,并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设计是:
5.布置作业。
七、说小结
1. 对教材内容的处理。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知识的跨度、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教材内容的增有减。
2. 教学策略的选用
(1) 运用了模拟活动,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教材这部分知识所对应的xxx现象,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但是缺乏对这种体验的深入思考。因此在进一步强化这种体验的过程中我进行了思考和认知,使乱放从学生的生活中来,从学生的思考探究中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现有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也有助于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交融。
(2) 组织学生探究知识形成新的知识。我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运用案例等形式创设情境呈现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做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表达、动手、协作、等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力求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目标。也正是由于这些认识来自于学生自身的体验,因此学生不仅“懂”了,而且“信”了从内心上认同这些观点,进而能主动地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有助于实现知、行、信的统一。
八、结束语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xx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的说果完毕,谢谢!
教学微课设计篇五
教学理念:
新课标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万能的手》是集唱歌、欣赏、创编于一体的综合课。这要求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把这节课设计成歌唱、创作、律动表现为一体的综合课。在课堂中,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既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又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从中获得新鲜的学习感受,充分体现新课标的特点和意义所在。
一年级的小朋友好动、爱表现,这是他们的天性,而学生对音乐美的感知是比较肤浅的。对于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该是在表演活动中逐渐地进行渗透,在教学中通过师生共同的体验、发现、创造来完成,从而感受音乐的美。根据这一教学理念,我在本课中设计了从欣赏《我有一双万能的手》——学唱《理发师》——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和表演唱《理发师》——认识勤劳的双手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四个环节环环相扣,将体验音乐美、欣赏音乐美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教学目标:
1、能理解劳动的愉快,并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边唱边表演《理发师》。
2、通过互动去了解双手的重要作用,从中体验合作的乐趣与“友爱”精神。
3、通过编创动作和表演,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并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体现劳动的快乐。
教材分析:
歌曲《我有一双万能的手》,历数了一双手的功劳,洗衣服等家务劳动,补图书、平操场等爱校园的劳动,拾麦穗、拔野草等生产劳动。真是样样事情都会做,因而得到爸爸的夸奖,使学生在歌唱中明白劳动光荣的道理,潜移默化地受到热爱劳动的思想教育。《理发师》是一首热情、欢快又不乏幽默的澳大利亚民歌。旋律采用了八度大跳、同音反复等发展手法,并将模拟理发的`“咔嚓”、“沙沙”声与有规律的节奏型向配合,生动表现了理发师认真、快速、愉快地忙碌的形象,深刻反映了劳动时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教学内容:
1、聆听 《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2、学习歌曲《理发师》
教学重点及难点:
激励孩子们大胆运用自己的双手进行表演、创造,并体会成功的喜悦。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电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课前律动
2、师生问好
二、新授部分:
(一)谈话导入:小朋友们,很高兴和你们见面了。今天梁老师要考考你们,请你们猜个迷语怎么样?(出示课件)仔细听:十个丫丫,分成两家,光会做活,不会说话;弟兄五个,住在一起。名字不同,高矮不齐。你猜它是啥?(手)那你们知道手有哪些做用?请小朋友看了大屏幕听了音乐再回答问题。
(二)初次欣赏《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1、初听《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师:好,刚才老师提出的问题“手有什么作用”谁来回答?
师:那你们的小手又做过什么?
(三)、教学表演《理发师》
1、过渡:哗,小朋友的小手真灵巧,能做那么多的事,梁老师决定奖励全班小朋友们,带你们去一个很美的地方澳大利亚。(课件介绍澳大利亚风景)带来一首澳大利亚的歌曲《理发师》听完后,请和小伙伴分享你的感受。
2、初听 《理发师》并交流感受(歌曲的情绪)。
3、歌词教学。
(1)师范念歌词。
(2)分小组自由念,碰到以前不认识的字,不懂得词互相讨论。
(3)全班边读边拍节奏。
4、学唱歌曲。
(1)师范唱。
(2)听歌曲,轻声跟唱。
(3)跟琴轻声唱歌曲,然后再运用其它形式去演唱歌曲,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歌曲。
5、艺术处理及表演。
(1)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分角色表演歌曲。
(3)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歌曲。
三、拓展部分
(一)巧巧手
1、教师表演魔术
2、师:同学们,手不仅能帮我们做很多事情,还能做出优美的艺术造型,请欣赏舞蹈《千手观音》。
师:这段舞蹈美吗?
那你们知道跳舞的叔叔阿姨都是些什么人吗?
(学习手语,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
四、 小结
1、师作小结:“欢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不知不觉到了该说再见的时候。通过这节课,梁老师发现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双勤劳灵巧的小手,相信你们以后一定能学会更多的本领,长大了用自己的爱心去关心他人,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来建设祖国。”
2、学生随《我有一双万能的手》音乐走出教室。
教学微课设计篇六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探索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掌握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小数点对齐,从低位算起。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被减数减小数需要补0的计算方法,应用小数的性质可将计算结果简化(去0)。
教具准备:
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出示情景图)
二、新内容讲授
1.认识小数(正确的读小数)。
2.认识小数各数位名称和计数单位。
3.课堂探索
(1)教学例1,出示情景图。
a.读已知条件,它提了什么问题?
b.写出算式,想想怎样列竖式计算?(先学生说,再课件展示):相同数位要对齐,小数点也就对齐了。从最低位算起,数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十分位前一位是个位)c.带单位写答语。
(2)教学例2,出示情景图。
a.读已知条件,它提了什么问题?
b.写出算式,想想怎样列竖式计算?(先学生说,再课件展示):相同数位要对齐,小数点也就对齐了。从最低位算起,数位不够减要向前一位借“1”作“10”。数位上没有数可以添“0”再进行计算。 c.带单位写答语。
(3)师生小结: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和整数的加减法计算非常的相似:
a.小数点要对齐,也是就是相同数位要对齐。
b.数位上没有数可以添“0”’后再进行计算。
c.从最低位算起,数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或数位不够减要向前一位借“1”作“10”。
(4)试一试
a.做试一试两道题:
b.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c.展示学生做的,可以让学生自己讲讲怎么做的。
d.老师订正,课件展示。
(5)议一议:计算小数加法和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和整数的加减法计算非常的相似:
小数点要对齐,也是就是相同数位要对齐。数位上没有数可以添“0”’后再进行计算。从最低位算起,数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或数位不够减要向前一位借“1”作“10”。
4.课堂练习(找同学在黑板上计算,其他同学在本子上算)
(1)学生独自计算。
(2)师生共同订正。
5.完成数学医院判断题
6.游戏:准备:同桌两个人,每人在自己本子上写一个比10小的一位小数或者两位小数。
规则:(1)写大数的同学算两数的差,写小数的人算两数的和。并各自把得数记在练习本上。
(2)玩2次后,再将自己的2次得数相加,总数大的一方获胜。
三、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数加减请注意:小数点.要对齐,加减符号要注意,计算要从低位起,满10进1别大意,借1作10别忘记,小数末尾可添0,得数末尾0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