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山东师范大学专项篇一
地方专项计划和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隶属于高考三大计划,是国家为了促进高考公平,帮助贫困地区学子圆梦大学而推行的优惠政策。这项计划每年会定向招收各省(区、市)实施区域的农村学生,具体的报名要求、实施区域、录取办法等都由各省结合实际条件确定。
简单来说,地方专项计划是一项“扶贫计划”,只针对农村贫困地区的学生,招生学校一般是省属重点高校。
山东师范大学专项篇二
地方专项计划平行志愿投档后,部分院校因生源不足和考生不服从专业调剂退档,尚有剩余计划,现进行征集志愿。具体要求如下:
一、地方专项计划报考资格审核合格且分数达到一本线(文史549分,理工451分)的未被录取考生,可根据附表公布的计划情况填报志愿,考生填报时请仔细查阅《贵州省2022年高考高校招生专业目录》和院校招生章程了解各院校招生专业的特殊要求。
二、本次征集设置6个平行志愿,网上填报时间为7月18日11:00至18日16:00,考生可凭准考证号和密码登录“贵州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志愿填报系统”(网址)填报志愿。超过规定时间后,志愿填报系统将自动关闭。
三、本次征集志愿投档安排在国家专项计划第4次征集志愿投档后进行,投档时,根据院校征集志愿的计划情况和考生志愿一次性平行投档。
附件:
1.地方专项计划征集志愿计划统计表(理工类)
2.地方专项计划征集志愿计划统计表(文史类)
贵州省招生考试院
2022年7月17日
山东师范大学专项篇三
以广东省为例。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发布的《关于做好2020年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工作的通知》,该省地方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录取纳入普通本科批次进行,实行单独划线,平行志愿投档的录取方式。大家可以选择只填报地方专项计划志愿,也可以同时填报普通类和地方专项计划志愿,增加自己被录取的机会。
2021年是广东省执行新高考的第一年,所以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同学们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二,普通类本科线按照物理、历史两科分别划线;
第三,地方专项计划在录取的时候会采用“院校专业组+专业(类)”的模式,一个院校专业组即为一个志愿。相同“院校专业组”内的专业(类)对选考科目的要求是相同的。
山东师范大学专项篇四
1.志愿设置与填报。
定向招生志愿单独设置,各学校所有本科第一批专业均允许考生填报。志愿实行“专业+学校”形式,每个志愿包括一个专业和一个院校。每个考生可填报30个志愿。考生填报志愿前,须认真仔细查看拟报考专业、院校的各项具体招生要求,确保本人符合相应条件。如未按相关要求填报而造成不录取的,责任由考生自行承担。
填报时间与本科第一批提前录取院校的填报时间相同。
2.资格审核。
志愿填报结束后,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公安部门对已填报志愿考生进行资格审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3.投档录取。
录取工作安排在第一批提前录取最后一天进行。根据各县(市、区)分科类定向招生计划,分数从高到低,按考生志愿(专业+学校)顺序检索,一旦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专业和院校,即投档到该专业该院校。投档比例为1:1。当批次线上生源不足时,可适当降分投档录取,最大降分幅度为20分;仍不足时,剩余计划转入另一科类(文科或理科)录取;另一科类生源仍不足的,转入学校普通计划录取。各县(市、区)录取人数不超过定向招生计划数。
六、工作要求
地方专项计划招生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畅通农村和困难地区学子纵向流动渠道要求所采取的重要举措之一。各地、各高校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政策执行不走样。要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将相关招生政策内容周知广大考生。要严格规范做好资格审核工作,杜绝资格造假。对弄虚作假违规违纪行为,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伪造、变造、篡改、假冒户籍学籍等信息或以其他方式骗取专项计划报考资格的考生,以及招生录取过程中出现违规行为的学校、单位和个人,要按照《教育法》以及《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教育部令第36号)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依法追究当事人及相关人员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对公职人员违规违纪的,要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等相关规定严肃处理。对直接责任人和负有领导责任的人员,要依纪依规严肃追责问责。
附件:1.往年已实行的县(市、区)定向招生计划
2.今年扩大的县(市、区)定向招生计划
3.各高校定向招生计划
浙江省教育厅
2016年6月7日
山东师范大学专项篇五
。从上文就可以看到,。虽然当生源不足的时候会有降分录取的情况,但这样的情况并不多。
最后,老师同样以广东省为例,给同学们整理了2020年进行地方专项计划招生的院校名单,方便大家参考:
1)汕头大学
2)华南农业大学
3)广州医科大学
4)广东医科大学
5)广东海洋大学
6)广州中医药大学
7)华南师范大学
8)深圳大学
9)广东财经大学
10)广州大学
11)广东金融学院
12)广东工业大学
1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14)南方医科大学
15)东莞理工学院
16)佛山科学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