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年级太阳教案篇一
歌曲《甜甜的秘密》是一首深情、优美的儿童歌曲,歌曲生动地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那种浓浓的、真挚的爱意。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这首歌曲还是稍有难度的,尤其是歌曲的节奏不是很好掌握。下面,我将对本课的教学思路和设计,结合课堂教学情况谈谈我的教学反思。
在设计本课教学环节时,我以《课程改革标准》的理念为指导,让学生通过感受、体验、表现等一系列的音乐活动进行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感受及表现的能力。因此,在教授本课时,我以浓浓的师生情贯穿始终,注重以情动人、以情促学。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我本着从听觉入手,但每次的听都有不同的要求和问题,这样学生在每次的听中都会找到不同的答案,就这样一点点积累把歌曲中要掌握的在每次听中了解到,当然如果只有听是满足不了学习歌曲的欲望,最主要的还得去体验。例如:引导学生通过对“悄悄地”和“着急等待”的样子的模仿,体验,唱出歌中小朋友送橘子给老师和焦急等待老师发现礼物时的心情,这样不仅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掌握难点节奏而且演唱起来也更有感情了。本课的尾声我也尝试着让学生加入音乐元素来二次创作歌曲,这样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自己的创作中更好的了解歌曲的意图,领会歌曲的情感,这要比我破口婆心的打比方,或者其他方式来的更直接,而正好趁着学生们自己找到的感觉来演唱歌曲自然地把情绪带出来,是这节课最好的情感投入的方式。
但本节课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值得去思索,去改进。在语言、动作、表情上,我还很欠缺。要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音乐教师在一堂课上,应始终都充满激情,以自己的.情绪去带动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上来。另外,音乐教师的课堂评价语也是很关键的,我缺乏音乐性的评价,没能做到对学生深层次的提醒,在一方面还很不足。
三年级太阳教案篇二
[教学背景]:
1.教材分析:该教材是选自湖南文艺出版社三年级下册。本课要求学生可以初步认识吉他、提琴、法国号等,还能在演唱《我是小音乐家》中,进行创编活动,体验小音乐家的情绪。本课在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喜欢程度上十分有意义。
2.学情分析:该课面向的是三年级下册的学生。这一学段的学生,在对音乐的感知力和鉴赏力上都有很大的提升。同时他们对音乐的表现力也在逐步展现出来。只要在音乐课堂上巧激兴趣,他们会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学策略]:
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本课采取的教学方法有,欣赏法、启发诱导法、对比法等。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唱歌曲《我是小音乐家》和认识乐器吉他、提琴、法国号。
2.难点:对乐器的区分和即兴创编环节。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吉他、提琴、法国号。
2、在演唱《我是小音乐家》中,进行编创活动,体验做小音乐家的情绪。
3、介绍并演奏自己的乐器。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件小乐器。
2、教师准备一件手工制作的小乐器,课件等等。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一、激情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了几个会唱歌的小朋友来给大家认识,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歌声,猜猜他们是谁。(随后,我播放课件中吉他的音乐,学生很快猜出答案。)
生:这是吉他的声音!(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教师可以提示,在黑板上贴上“吉他图片”)师:那么你知道吉他是怎样演奏的吗?谁能模仿吉他的演奏姿势?(学生开始有模有样地摆出吉他的演奏姿势。)
2、师:第二位小朋友是谁?(播放了一段《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小提琴协奏曲片段)生:这是小提琴!(在黑板上贴上小提琴图片)
学生合着音乐模仿演奏小提琴的姿势。
3、师:现在老师请同学们猜最后一位小朋友是谁?(播放圆号音乐片段,对于圆号的音色,学生可能会出现一脸的茫然)
师:你们认为这件神秘的乐器是属于吹、拉、弹的哪一种?
(生讨论)
师:这种乐器采取吹奏的演奏方式,它起源于古代的猎号……(教师可以简单介绍圆号的来历。)
二、寓教于乐
1、第一遍聆听
师:有几个小音乐家会演奏这几样乐器,让我们来听听他们分别是在哪里演奏这些乐器?(播放课件,在伦敦、巴黎、柏林三地风光照片背景衬托下,聆听本课音乐,让学生带着问题倾听音乐。)
2、第二遍聆听
师:谁能把黑板上歌曲中出现的乐器名与地名正确地连接在一起?
(学生们争先恐后举手回答,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可以可以清唱歌曲的前半部分,让学生在无伴奏演唱中感受歌曲的节奏以及加深学生对于歌曲中三段歌词的记忆,有助于表演。)
3、第三遍聆听
师:这些小音乐家们在演奏时候的心情怎么样?演奏的音乐美妙,在歌曲中找找它们的声音吧!
(演奏时的心情很高兴、愉快地,演奏的声音是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跳哟,唱哟,跳哟,唱哟,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这里教师解决后半部分的衬词)
4、第四遍聆听(结合动作模仿)
师:大家羡慕这些会演奏美妙音乐的小音乐家吗?让我门也来当一会小小音乐家吧!(随音乐带上前面模仿乐器的姿势进行律动)
5、张口默唱。
6、随琴声轻声跟唱。(如果有错误,及时纠正)
7、完整演唱歌曲。
8、表演唱(加入拍手动作及乐器模仿的动作,或者也可以按顺序跟老师走出位置围成一个大圈,进行表演)
三、创造表现
(在第四册中已出现让学生自己根据身边的物品制作沙球等打击乐,这里学生应该会纷纷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须表扬学生的创新精神。)
师:老师今天也带了一个小乐器,是用一个空酸奶杯和三根橡皮筋做的,我把橡皮筋系在空的酸奶杯上,两头固定好,拉动两头的橡皮筋就会发出响声,而且两头的声音都不一样。“老师想请几个做得比较好、有创意的同学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
(自制小鼓:在空月饼盒的旁边穿根绳子系上结,可以挂在脖子上,再用两跟筷子做小鼓捶。用一个空的纸巾盒,几根橡皮筋,把橡皮筋系在纸巾盒上,拉动橡皮筋就会发出声音。)
2、师:我们看了几个同学的小乐器,你们能不能给自己的乐器起个名字,然后把你的乐器名与歌曲的乐器名称换一换。我是一个小小音乐家,住在奉化,我拉起我的小响筒,能奏起美妙的音乐,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跳哟,唱哟,跳哟,唱哟,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
3、学生小组进行编创。(学生纷纷像小鸟似的叽叽喳喳为自己的乐器编歌词。)
4、上台展示。
四、完美结课
同学们,拿起你们的小乐器为自己编的歌曲伴奏吧!(孩子们合着伴奏音乐高兴地拿起自己制作的乐器,唱着自己编的歌词,陶醉地唱起来。这个时候,我们老师也可以拿起酸奶瓶,和孩子们一起唱一起跳,让我们就在这愉快的、充满成就感的音乐里结束这节难忘的音乐课。)
三年级太阳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会认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收获、奇花异草、较量、钢筋铁骨、虎背熊腰”。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内容,懂得夏天季节的美好,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夏天好的原因,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师:你喜欢夏天吗?喜欢参加夏天的一些活动吗?想想看,当我们听着蝉儿鸣叫,跳入大河洗澡,在夏夜讲故事,那该是多么爽的一件事啊!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夏天的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教师范读课文,边听边想象课文中描绘的画面。
2、自读课文。
a、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
b、将句子读通、读流利,将课文读熟。
c、借助工具书,弄清字音、字义。
三、学习课文生字、新词。
1、指名认读生字卡片,读准字音。
2、重点指导容易读错音的字:蝉、采、量、哪、枣。
3、记忆字形。
a、借助熟字和偏旁记忆生字:蝉、矿、较、量、哪、蛋、漕、妹。
b、分析重点生字。
4、出示认读字卡,指名认读,然后集体认读。
四、再读课文,理清课文条理。
1、快速阅读课文,标出节数。
2、说说每小节各写了什么。
3、学生自由交流、汇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听写生字。
二、精读课文,指导感悟。
第一节
1、抓住美的景色,指导欣赏。
课文写了夏天哪些景物?“我”在干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2、抓住美的语言,朗读感悟。
a、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看课文,整体感受语言的美。
b、学生自己尝试朗读,边读边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
c、学生自由朗读,数数有几句话?每句写了什么?
d、指导朗读重点词句。
“夏天好,白云缠在半山腰。”要重读,体现家乡景色美。
“今天的收获真不小:啊,土壤矿石……一书包。”要带着欣喜的感情读。
第二节
1、自由练读。
2、听同学朗读。
3、找好词好句反复读。
4、小组齐声表演读。
5、解说,用自己的语言介绍这一节从哪些方面写出夏天好?
学生自学第三节
1、有感情地朗读最喜欢的句子。
2、全班齐读整节诗。
3、自学汇报。
夏夜可以坐在树上乘凉;夏夜景色美,晚风轻轻吹,星星亮闪闪……
三、指导背诵。
1、学生看文听老师背诵。
2、听老师提示,练习背诵。
第一节:夏天好,白云……今天
第二节:夏天好……风吹日晒……啊,钢筋
第三节:夏天好……你讲……啊,凉风习习……
3、倾听同学背诵,回忆印证。
4、全班齐背。
四、实践活动。
画一画自己的家乡夏天的景色,介绍家乡夏天景色的特点。
三年级太阳教案篇四
这节课中最让我感动的地方是了解乐器的这部分。没等我演示完乐器演奏的姿势时,学生们都能很快的反映出我演示的是什么乐器,这说明学生对乐器的熟悉,也说明我的演示是像模像样的。等学生回答出来之后,我再让个别学生来体会,学生们都非常活跃,反映很灵敏,而且课堂秩序活而不乱,这说明学生们已经被我的音乐课吸引了,也说明了学生的训练有素。看到学生这么有兴致的参与音乐活动中来,我鼓励他们:音乐来源于生活。只要有心,每个人都能成为小音乐家!
对于新教师来说,这节课是成功的,但是也有一些值得探讨的地方。通过大家的讨论,得出我的课堂调控能力还有待加强,我与学生的互动还做得不够。很感谢大家对我的课提出宝贵的意见,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克服这一点,争取早日成为一个名师!
三年级太阳教案篇五
诗人: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
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元知:原本知道。元,通“原”,本来。
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
但:只是。悲:悲伤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
同:统一。
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北定:将北方平定。
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无忘:不要忘记。
乃翁:你的父亲,指陆游自己。
译文: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朝廷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三年级太阳教案篇六
这是一首描写宫廷寒食节的诗。寒食节禁火,然而受宠的宦官,却得到皇帝的特赐火烛,享有特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借助注释、图画了解、想象诗中描绘的景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效果及自学能力。
(1)指名读。(读后评读)
(2)填空练习。《韩食》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所做。
二、教师点拨。
(1)知诗人,解诗题。
韩翃: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官至中书舍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原有诗集,后散佚,明人辑有《韩君平集》。
寒食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两天。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
(2)明诗意,感情读。
师:自由读诗,结合注释看能不能说说诗句的含义。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诗人立足高远,视野宽阔,全城景物,尽在望中。“春城”一语,高度凝炼而华美。“春”是自然节候,城是人间都邑,这两者的结合,呈现出无限美好的景观。“无处不飞花”,是诗人抓住的典型画面。春意浓郁,笼罩全城。诗人不说“处处飞花”,因为那只流于一般性的概括,而说是“无处不飞花”,这双重否定的句式极大加强了肯定的语气,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诗人不说“无处不开花”,而说“无处不飞花”,除了“飞”字的动态强烈,有助于表现春天的勃然生机外,还说明了诗人在描写时序时措辞是何等精密。“飞花”,就是落花随风飞舞。这是典型的暮春景色。不说“落花”而说“飞花”,这是明写花而暗写风。一个“飞”字,蕴意深远。由此我们可以充分体会到诗人炼字的功夫。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首诗能传诵千古,主要是其中的警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而这一句诗中最能耀人眼目者,就在一个“飞”字。
“寒食东风御柳斜”,春风吹遍全城,自然也吹入御苑。苑中垂柳也随风飘动起来了。风是无形无影的,它的存在,只能由花之飞,柳之斜来间接感知。照此说来,一个“斜”字也是间接地写风。
第三、四句,论者多认为是讽喻皇宫的特权以及宦官的专宠。不过我们也不妨只视之为风俗画。“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这其中写实的成份是主要的。唐代制度,清明日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以示恩宠。又寒食日天下一律禁火,唯宫中可以燃烛。“日暮汉宫传蜡烛”,皇帝特许重臣“五侯”也可破例燃烛,并直接自宫中将燃烛向外传送。能得到皇帝赐烛这份殊荣的自然不多,难怪由汉宫(实指唐朝宫廷)到五侯之家,沿途飘散的“轻烟”会引起诗人的特别注意。
(3)悟诗情。
读到这里,你会想到写什么?
(4)朗读全诗。
三、作业设计: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三年级太阳教案篇七
《寒食》这首诗描写了暮春时候长安城白天满城飞花,皇 家花园柳枝随风轻摇的曼妙春色,傍晚皇宫分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家的情景,展示出寒食节长安的独特迷人风光。
本案设计做到以下两点:
1、把握课型特点,自主解读诗意。
诗情体验和感悟的基础是对诗意的准确理解。“诗词诵读”课型特点是以诵读为主,提倡在诵读中领悟内容。这就要求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课前预习、结合文后注释,在自主感悟和同学的讨论中去整体感受诗意,不作一对一的直译,在字词的理解上不“锱铢必较”。
2、遵循年段特点,合作鉴赏诗文。
高段的诗词诵读教学,教师不应该止步于引导学生对诗情的体验和感悟,还要适当的引导学生鉴赏诗词。本课的鉴赏关注三个方面:一是对诗情的多元解读。对《寒食》一诗,自古以来就有两种看法。有的认为这是首讽刺诗,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特权及宦官得宠专权的腐朽现象;有的认为这是首摹景诗,选点典型,写出了唐朝寒食节市井民情,赞颂皇恩浩荡。既然诗的主题没有定论,教者在教学中没有必要也不应该把自己的主观理解强加给学生。只需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解读诗文,学习多元解读的方法即可。鉴赏关注的第二个方面是感受诗文中的形象。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形象大于思想”(高尔基),由于作者未曾刻意求深,只是沉浸在打动了自己的形象与情感之中,发而为诗,因而使诗更含蓄,更富于情韵。教学中指导学生抓住诗中典型形象,可以使学生意会到比作品更多的东西。鉴赏关注的第三点是佳词妙句,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对佳词妙句的品评中提升对语言的感受力和鉴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