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考试焦虑教学反思篇一
《学会调控情绪》是人教版七年级教材上册第六课第二节内容,本节课的重点是:1、让学生知道情绪需要调控的道理;2、让学生掌握几种调控情绪的基本方法。
本节课我是这样设计的:
首先,是复习上节内容:情绪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各是什么?
第二步,根据学案上的自学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标注重点。
第三步,合作探究,给出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第四步,做当堂检测题。
课后反思如下:
一、在讲解过调节情绪的 方法后 ,我及时出示了两个情景:1、李明和同学吵了一架,很生气;2、我被别人误解了,心里很委屈。让学生运用刚刚学过的方法帮助这两个同学调节情绪,这样能够联系实际,让学生学以致用,但是学生的回答并不积极,很少有人举手,反思过后,我觉得这里应该给两分钟时间,让学生讨论一下,毕竟教材上的书面语学生还不是太会运用的,讨论还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不能节省的。
二、讲解情绪的特性时,我给出了一个生活中的例子:自习课上,大家都在安静地做作业,李明气哼哼的从外面走进来,扔掉手里的书,踢得自己的凳子震天响,原来他被班主任批评了一顿,同学们批评他,他还说:“这是我自己的事儿,你管得着吗?”他这种做法对吗?为什么?我们发泄情绪时应该注意什么呢?从而引出情绪的特性: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一个人的情绪很容易影响到周围的人,我们应该学会在合适的场合,用合理的方式表达情绪,这是可取的,这里应该再适时的点出“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让学生背诵的过程中,采取了南北排比赛的方法,倒是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不过还是有欠缺,如果,增加加分机制的话,效果会更好,比如从一开始复习,就开始比赛,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最后获胜的一排整体加分,这是否会让学生积极性大大提高呢?下一个班级开始尝试一下!
总之,我觉得给三班上这一节课不太成功,我会从下一节开始改进自己,弥补不足。
考试焦虑教学反思篇二
活动目的:
情绪与人类的需要有密切关系。生理上的需要,如食物与水的需要是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需要。满足了需要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得到满足就会焦虑,妨碍需要时就产生愤怒。但这些仅仅是生存的本能。心境是一种使人的所有情绪体验都感染上某种色彩的、较持久而微弱的情绪状态。如一个人兴致勃勃时,干什么事都乐滋滋的,而灰心丧气时,总是见花落泪、对月伤怀,干什么事都打不起精神,这些都是属这类情绪状态。
让同学们知道情绪对人的重大影响,让同学们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做情绪的主人,学会合理控制情绪和释放烦恼的方法。
活动时间:
20__年1月17日
活动地点:
本班教室
主持人:
陈曦宇、花荣丹
活动内容:
(一)如何调节情绪
主持人(宇)当你们看到这种颜色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呢?(举红色)答:热情、快乐、甜蜜、火辣。。
答:冷酷、悲伤。。
主持人:没错,颜色往往可以象征一种情绪,同样的,颜色也可以调节我们的情绪,情绪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产生的内心体验。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碰到令人愉快或令人痛苦的事,会产生喜怒哀乐之情。这种内心体验,一般心理学上叫做情绪。由于每个人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不同,内心体验不一样,情绪就也不一样。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关于调节情绪的方法
我们先来看看几个同学排的情景剧:几个关于情绪的事例
进行讨论这样做是不是正确的和唯一的。
总结:关于如何调节情绪
1.自我鼓励法
用某些哲理或某些名言安慰自己,鼓励自己同痛苦、逆境作斗争。自娱自乐,会使你的情绪好转。
2.语言调节法
语言是影响情绪的强有力工具。如你悲伤时,朗诵滑稽、幽默的诗句,可以消除悲伤。用“制怒”、“忍”、“冷静”等自我提醒、自我命令、自我暗示,也能调节自己的情绪。
3.环境制约法
环境对情绪有重要的调节和制约作用。情绪压抑的时候,到外边走一走,能起调节作用。心情不快时,到娱乐场做做游戏,会消愁解闷。情绪忧虑时,最好的办法是去看看滑稽电影。
4.注意力转移法
请你把注意力从消极方面转到积极、有意义的方面来,心情会豁然开朗。例如,当你遇到苦恼时,可以将它抛到脑后或找到光明的一面,则会消除苦恼。
5.能量发泄法
(二)诉说烦恼
主持人: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请大家把自己的烦恼写下来,然后不要告诉别人,全部交上来。然后我们击鼓传花,谁接到花谁就上台抽一张,大声读出来并且帮助他解决纸条上的烦恼,如果无法解决就说出自己的烦恼让大家帮助你解决。
下面气氛活跃起来,纷纷开始写下自己的烦恼递交上去
游戏进行,解决烦恼,大家都很开心。
(三)总结:
当今社会是一个快节奏,高效率,竞争激励,奋力拼搏的世界,人事日繁,竞争日剧,信息快递~~~~都把人们带入了一个空前紧张的状态之中。每个人都难以逃避挫折,打击和种.种压力,很容易引起心理不平衡,导致身心疾病。
美国心理卫生学会提出了十条心理平衡要诀,听似十分简单,但对心理平衡有极大的帮助。总体上说,解决情绪给你带来的困扰有这么几条可供参考:
1.不对自己过分苛求
2.对他人的要求不要过高
3.疏导自己的愤怒情绪
4.偶尔也需要屈服
5.暂时回避
6.找人倾诉自己的烦恼
7.为别人做点事
8.不要事事处处与人竞争
9.对人表示善意
10.娱乐
考试焦虑教学反思篇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青少年时期情绪是不稳定的,明白情绪是可以主观调控的
2、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
能力目标:1、掌握调控情绪的方法
2、形成自我调控、自我控制的习惯
情感目标:1、懂得调控自己情绪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
2、通过学习合理调控情绪,让自己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
3、学会观注他人的情绪,尊重他人,适时恰当的表达自己的情绪
教学重点:调控情绪的方法
教学难点:调控情绪方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才华出众,机智过人。但诸葛亮利用其气量狭小的弱点,巧设计谋,气得他断送了风华正茂的性命。《三国演义》中周瑜是怎么死的?(被气死)设问:
1、周瑜是怎么死的?(气死的)
2、他为什么会被气死?(学生积极讨论,教师引导)
人有七情六欲,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如果他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的话,就不会被人气死了。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如意、不如意),因此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保持轻松、愉快的情绪是不现实的,但是我们不应该做情绪的奴隶,听任情绪的摆布,我们应该做情绪的主人,学会用理智的`力量控制情绪,用适当方式来转移、调整自己的情绪。
二、学会调控情绪(板书)
(一)情绪是可以调适的(板书)
总结出:情绪与个人的态度是紧密相连的。
同样一件事,会因所持的人生态度不同而有不同的感受。要想积极地对待生活,应该改变自己的观念,使自己能够以乐观的态度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另外,生活的视角也需要调整。人的眼睛就像是一部摄像机,随时拍摄生活的各个场面,如果不调整“拍摄”的视角,总是悲观地盯着生活中的阴暗面,看不到光明的一面,就会感到烦躁、忧愁、焦虑,许多不良情绪就会产生。如果你能够关注生活中积极的、美好的一面,你就会从中体会到生活的美好,从而使你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乐观的生活态度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二)排解不良情绪(板书)
活动二:模拟情景:李伟画画非常好,曾获得美术比赛一等奖,他是班级的宣传委员。一天中午,他正在出板报,很多同学围观,不少同学赞叹,李伟听后心里美滋滋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微笑,画得更起劲。这时,小刚过来,对板报提出了一些批评,李伟不高兴了,回头生气地看着小刚,小刚还在说,李伟扔下粉笔,冲着小刚大声地说:“你行,我不干了。”剩下小刚和其他同学尴尬地站在那里。
总结:初中生的情绪特点:不稳定性、强烈性、自控能力差
多变的情绪,不能使我们专心做事;这不仅影响自己的精神状态,而且影响人际交往。甚至有些初中生不能摆脱情绪的干扰,凭着一时的冲动,做出一些违纪、违法的事情。
所以,我们更应该对情绪进行调节。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谈自己如何调节不良情绪的,教师总结即可。(学生谈的方法多集中在前两种)
活动四:出谋划策
请你给下面的同学出主意,开处方,帮助他们调控情绪。(见课本p66)
老师总结:我们同学提出了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有:转移话题、改变环境,我们把他们叫做:转移注意力。在适合场合哭一场、向他人倾诉、进行剧烈运动放声歌唱或大声喊叫、写日记,我们把他们叫做:合理发泄法。自我安慰、自我暗示、自我激励、心理换位、学会升华,我们把他们叫做:理智控制法。
具体介绍各方法的含义和方式
1、注意转移法:当人的情绪激动时,为了使它不至于爆发和难以控制,可以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把注意力从引起不良情绪反应的刺激情境转移到其他事物或活动上去。
改变注意焦点;做自己平时最感兴趣的事;
改变环境,到风景秀丽的野外去郊游或散步……
2、合理发泄法:遇到不良情绪时,通过简单的“宣泄”痛痛快快地表达出来,或将不良情绪通过别的方式宣泄出来。
在适当的场合哭一场;向他人倾诉;
进行剧烈运动;放声歌唱或大叫;
听听音乐;发发牢骚;写写日记;
声声吁叹……
3、理智控制法:
人都是有理智的,在陷入不良情绪时,应调动自己理智的闸门,去控制不良情绪,使自己的情绪愉悦起来。
(1)自我暗示:
(学生活动):1.考试时很紧张,这时我会_______。
2.与他人发生冲突时,我刚要发怒,我会_______。
3.当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我会_______。
这些方法就是通过自己的理智去控制不良情绪,这种方法就是自我暗示,不是通过外界条件来调节。
(2)自我激励:
通过外界的人、事物来约束、激励自己,使自己获得精神动力,从而更好地战胜困难和挫折。像林则徐的“制怒”条幅,时刻提醒自己。
(3)心理换位:
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与他人互换角色、位置,这样有利于增强相互之间的理解和沟通,可以消除一些不良情绪。我们同学之间、与家长之间、与老师之间,都可以用这种方法。
(4)升华法:
将痛苦、烦恼、忧愁等不良情绪转化为积极而采取的有益行为,产生积极情绪。战国时期孙膑被砍去双脚后,怒而发愤,写出《孙膑兵法》,歌德在失恋的基础上写出《少年维特的烦恼》,司马迁在遭受宫刑后,完成《史记》,贝多芬再遭受双耳失聪的情况下,创作出《命运交响曲》。
(三)、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
王强当时的情绪表达是否合适?
你能想象当时李晔的心情吗?
情绪的表达是否只是自己的事情?
我们在运用一些方法调控情绪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
老师归纳:个人由于自己的需要不同、遭遇不同的事情会引起不同的情绪感受,但个人在表达自己的情绪时,最好能考虑场合和他人的感受,否则有可能引起不尊重甚至伤害他人的情况。
老师总结:表面上情绪似乎是个人情感,其实不然,我们是生活在一个集体中,而人的情感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很容易影响到周围的人,我们应该学会在合适的场合、用合理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因此,情绪表达需要考虑他人感受,当喜则喜,当怒则怒,喜怒有常,喜怒有度,这是我们调控情绪的目标。如果我们能够在生活中对别人的情绪给与更多的关心,尝试去共享彼此的各种情绪,那么,我们的喜悦将加倍,而痛苦会减半,同学们的情谊也将更加深厚。
三、课堂达标:练兵场
连连看:(请同学讲)
1、当你面对他人的批评时g、不要内疚,要记取“吃一堑,长一智”
2、当你和家人有误会时b、不要难过,要理解父母的苦心
3、当你做错事时c、不要委屈,要提醒自己“闻过则喜”
4、当你对他人表现不满时d.不要愤怒,要选择“得饶人处且饶人”
5、当有人对你不满时e、不要生气,要自勉“走自己的
6、当你对新环境不适应时f.不要焦虑,要相信“人最终会战胜环境”
7、当你和同学有矛盾时a.不要伤心,要懂得“矛盾无时不有”
在什么场合下应该有什么情绪?
教室(1)手舞足蹈(2)大声喊叫(3)静心专注联
欢会上(1)积极参与(2)漠不关心(3)显示自我
追悼会上(1)高声喧哗(2)身着艳丽服饰(3)沉痛哀悼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人会有不良情绪的产生,一旦有不良情绪就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加以调节,及时地加以排解,我们要根据自己情绪变化的特点,合理宣泄不良情绪,主动调控情绪,保持积极的、良好的情绪状态,让你天天拥有一份好心情!
考试焦虑教学反思篇四
本课依据课程标准“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部分中的“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心态”;“我与他人的关系”中“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部分中的“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青少年时期情绪抑郁波动、不稳定的特点,明白情绪需要个人主动调控的道理。
(2)知道情绪调控的一些有效方法。
2.能力目标
(1)逐步掌握一些情绪调控的有效方法。
(2)形成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
(3)能够比较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懂得调控自己的情绪对于个人行为和生活的重要性。
(2)合理宣泄不良情绪,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状态。
(3)尊重他人,关注他人的感受,适时适当地表达个人的情绪。
【教学重点】
1.排解不良情绪
2.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
【教学难点】
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
【教学方法】
体验式教学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1)调查学生的不良情绪集中在哪些方面。
(2)调查学生及老师调控自己的情绪的方法和技巧。
2.学生准备:
(1)回忆以往自己在不良情绪调节方面的做法。
(2)调查同学、家人及老师不良情绪的调节方法。
(3)了解家人、同学和老师对自己的情绪调节的期望。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课前播放歌曲《快乐颂》,营造氛围。
今天,有很多老师来听课,此时此刻,你们心情如何?
贴近学生的经历或感受,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绪可以调适
看来,情绪是与人的态度紧密相关的,情绪是可以调适和改变的。一个有积极、乐观态度的人,往往会有更多的积极、健康的情绪。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之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来控制自己的情绪。既然情绪是可以调适的,我们怎样来调适我们的情绪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
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简单介绍情绪abc理论,帮助学生认识到情绪是可以选择的,情绪是可以调适的,只要改变自己的对人对事的态度,就会改变原有的不良情绪。
情绪需要调适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花季,我们在拥有五彩缤纷的生活的同时,也经历着丰富的情绪变化。情绪会带给我们勇气、信心和力量的同时,初中生的情绪也表现出容易冲动、易变、肤浅、强烈、不协调,两极性明显的特点,情绪表现很不稳定、很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还较差。情绪的冲动、不稳定、极端化等特点,使得不少中学生成为不良情绪的俘虏,使我们不能专心致志、善始善终地做好每一件事,学习和生活也因此受到干扰,有时放任的情绪还会影响精神状态和身体健康,妨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影响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和亲子关系,使我们冲动、消极、无所事事,甚至做出一些违背道德和法律规范的事情。
所以,情绪需要调节,不良情绪必须调控,这对任何人来说都很有必要,对我们情绪多变的初中生来说,就更应如此。
近些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案件居高不下,这与青少年不能很好地调控情绪不无关系。本活动设计目的在于引导初中生认识到自己的情绪特点,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情绪调节的意义。
排解不良情绪的策略
那么,应该怎样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呢?课前,我做了一个“你的情绪常因什么事情而多变”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占82.6%,另外,与同学、老师、家长交往不顺利、认为自己家庭氛围不好、不满意自己的形象也是影响情绪变化的重要原因。假如,期中考试结束了,你对自己的成绩极为不满意,非常懊悔,甚至气愤,你是怎样来调节自己的情绪的?把你的高招与大家交流一下。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
注意转移
学会调控情绪教学设计及课件法:
当人的情绪激动时,为了使它不至于爆发和难以控制,可以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把注意力从引起不良情绪反应的刺激情境转移到其他事物或活动上去。
※改变注意焦点;
※做自己平时最感兴趣的事;
※改变环境,到风景秀丽的野外去郊游或散步……
合理发泄法:
遇到不良情绪时,通过简单的“宣泄”痛痛快快地表达出来,或将不良情绪通过别的方式宣泄出来。
※在适当的场合哭一场;※向他人倾诉;
※进行剧烈运动;※放声歌唱或大叫;
※巧用颜色;※听听音乐;
※写写日记;※发发牢骚;
※声声吁叹……
理智控制法:
在陷入不良情绪时,主动调动理智这道“闸门”的力量,控制不良情绪,并努力使自己愉悦起来。
※自我解嘲,自我安慰;
※自我暗示,自己提醒自己,遏制不良情绪的产生;
※在困难和逆境面前,有效地进行自我激励,以便从不良情绪之中摆脱出来;
※心理换位,与对方交换位置,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
在对“你是怎么调控情绪的”课前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同学能够用倾诉、听音乐、运动、哭等方法来调控情绪。虽然,同学们无意间用上了一些调控情绪的方法,但调查发现同学们有意识地用理智来调控情绪、主动提高自己的情绪调控能力方面还发展得不尽如人意。希望我们每一个人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之中能够有意识地运用这些情绪调控的策略来积极地调控自己的情绪,做一个心理健康、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的人,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和
学习实际,说出自己是如何在具体的情境中,采取哪些方式来调控自己的情绪的。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学生交流自己的情绪调控高招时,要注意点拨和评价,引导其方法合乎道德和法律规范。
同时,教师注意总结和归纳,将学生说出的具体方法进行归类,并注意适当地讲解。
情绪调节的目标
假如你是他,你会怎样做?
王强当时的情绪表达是否合适?
你能想象当时张亮的心情吗?
情绪的表达是否只是自己的事情?
我们在运用一些方法调控情绪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
表面上看,情绪表达似乎是个人的事情,其实不然。每个人都生活在集体之中,而且,人的情感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很容易影响到周围的人。我们应该学会在适当的时间和场合、用合理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因此,情绪表达需要考虑他人感受,当喜则喜,当怒则怒,喜怒有常,喜怒有度,这是我们调控情绪的目标。如果我们能够在生活中对别人的情绪给与更多的关心,尝试去共享彼此的各种情绪,那么,我们的喜悦将加倍,而痛苦会减半,同学们的情谊也将更加深厚。
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切身体会归纳出情绪调节的目标,即情绪表达需要考虑他人感受,喜怒有常,喜怒有度。
评选情绪调控高手
现在,我们知道了如何调控情绪,也知道了调控情绪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那么,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之中,你是否很注意观察?你发现了身边的情绪调控高手了吗?他们是谁?你为什么选他们?有同学自荐吗?你觉得自己是情绪调控高手的理由是什么?希望大家向他们学习,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做情绪调控的高手。
评选“我身边的情绪调控高手”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榜样,感受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情绪训练营
我们已经知道了在不良情绪发生时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也知道了情绪表达需要考虑他人感受,当喜则喜,当怒则怒,喜怒有常,喜怒有度。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预防不良情绪的发生呢?下面,我们分组讨论一下如何有效地预防五种不良情绪的产生。失望、急躁、懊悔、不满和怨恨这五种不良情绪是我在前期调查中发现的比较集中的几种不良情绪。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不良情绪进行讨论,三分钟后,选小组代表将讨论结果进行交流。
教师归纳总结:
正视失败和挫折
控制徒劳的失望调整目标,加倍努力
改变方法
期望应该具有连续性
加强计划性
办事前做到自我暗示
摆脱无益的急躁加强素质训练
做是始终如一
事前计划周详
不要沉湎于后悔体验
消除无谓的懊悔不要为他人当替罪羊
培养洒脱、豁达的性格
从实际出发考虑问题
要学会全面地观察事物
驱散不满的阴云要有自知之明
培养对挫折的承受力
正是怨恨的存在
认识怨恨的危害
避免怨恨的伤害努力做到宽容
学会遗忘不愉快
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情绪调控的技巧解决现实生活和学习之中的问题。这些问题是调查之中发现的学生想迫切调适的不良情绪,活动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或身边的人的实际,分组解决某一具体问题,使之内化知识。
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探究了怎样调控不良情绪,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吧。调控不良情绪的策略有:注意转移法、合理发泄法和理智控制法。同时,我们也知道了情绪表达需要考虑他人感受,当喜则喜,当怒则怒,喜怒有常,喜怒有度。大家知道,快乐的情绪是会传染的,它会感染每一个人。现在,让我们在《快乐崇拜》的歌声中去慢慢体味今天的学习内容。
“抛弃了烦恼的请跟我来,让我们一起向快乐崇拜……快乐会传染,请你慷慨……”
学会调控情绪教学设计及课件;通过回顾,帮助学生形成本课的逻辑主线。让学生在歌声中回味本课,也有助于知识的内化。
【板书设计】
xxxx
考试焦虑教学反思篇五
《学会调控情绪》是人教版七年级教材上册第六课第二节内容,本节课的重点是:1、让学生知道情绪需要调控的道理;2、让学生掌握几种调控情绪的基本方法。
本节课我是这样设计的:
首先,是复习上节内容:情绪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各是什么?
第二步,根据学案上的自学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标注重点。
第三步,合作探究,给出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第四步,做当堂检测题。
课后反思如下:
一、在讲解过调节情绪的.方法后,我及时出示了两个情景:1、李明和同学吵了一架,很生气;2、我被别人误解了,心里很委屈。让学生运用刚刚学过的方法帮助这两个同学调节情绪,这样能够联系实际,让学生学以致用,但是学生的回答并不积极,很少有人举手,反思过后,我觉得这里应该给两分钟时间,让学生讨论一下,毕竟教材上的书面语学生还不是太会运用的,讨论还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不能节省的。
二、讲解情绪的特性时,我给出了一个生活中的例子:自习课上,大家都在安静地做作业,李明气哼哼的从外面走进来,扔掉手里的书,踢得自己的凳子震天响,原来他被班主任批评了一顿,同学们批评他,他还说:“这是我自己的事儿,你管得着吗?”他这种做法对吗?为什么?我们发泄情绪时应该注意什么呢?从而引出情绪的特性: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一个人的情绪很容易影响到周围的人,我们应该学会在合适的场合,用合理的方式表达情绪,这是可取的,这里应该再适时的点出“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让学生背诵的过程中,采取了南北排比赛的方法,倒是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不过还是有欠缺,如果,增加加分机制的话,效果会更好,比如从一开始复习,就开始比赛,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最后获胜的一排整体加分,这是否会让学生积极性大大提高呢?下一个班级开始尝试一下!
总之,我觉得给三班上这一节课不太成功,我会从下一节开始改进自己,弥补不足。
《学会调控情绪》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考试焦虑教学反思篇六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情绪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言行,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保持良好的情绪,拥有一个愉快的心情,那么,情绪能调节吗?如何培养和保持良好的情绪?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学会调控情绪(板书)
(一)情绪是可以调适的(板书)
总结出:情绪与个人的态度是紧密相连的。
同样一件事,会因所持的人生态度不同而有不同的感受。要想积极地对待生活,应该改变自己的观念,使自己能够以乐观的态度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另外,生活的视角也需要调整。人的眼睛就像是一部摄像机,随时拍摄生活的各个场面,如果不调整“拍摄”的视角,总是悲观地盯着生活中的阴暗面,看不到光明的一面,就会感到烦躁、忧愁、焦虑,许多不良情绪就会产生。如果你能够关注生活中积极的、美好的一面,你就会从中体会到生活的美好,从而使你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乐观的生活态度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举例:文革中赵忠祥被下入到“五・七”干校劳动改造一年半,从中央电台下转到干校劳动,而且是纯粹的体力劳动,赵忠祥不仅感到辛苦,而且时常觉得委屈。然而,更为糟糕的是,他刚适应农活儿的时候,干校领导又让他离开集体劳动,一个人去喂50头猪,又脏又累,一天忙到个不停。那个年代,委屈不满解决不了问题,面对困境,赵忠祥反而安心了。喂完猪后,他坚持读《鲁迅全集》,以一种开朗乐观的心境去对待环境。他相信,终有一天党会给他一个公道的。
举例:
(动画):《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表演片段
(图片):贝多芬、张海迪、桑兰、两位抗癌明星的照片
(提问):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
结论:他们热爱生活,有着乐观的生活态度,即使遭遇到挫折、失败,甚至危机到生命,他们依然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
(提问):我们怎样才能热爱生活,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
结论:善于寻找快乐!
(学生活动):寻找快乐。要求学生进行表演,目的逗大家乐,注意表演的语言、动作要健康向上。
(投影):
有了快乐的思想和行为,你就能感到快乐。――卡耐基
我们中间有许多同学经常会说自己有很多烦恼,这些烦恼包括:为了一张可爱的画片和同桌争执;当班干部被老师撤职;上课发言出了洋相;还有,早晨照镜子发现青春痘已经“蔚然可观”;晚上为电视频道和爸爸妈妈闹别扭……诸如此类。当我把这些烦恼列举出来,你一定发现,每天,那些烦扰我们心灵的90%以上都是--小事,是的,是这些芝麻绿豆的小事不知不觉中使烦恼的皱纹渐渐替代了我们开心的笑容。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去热爱生活。这并非是一件难事,只需要我们从身边寻找快乐,从学习、生活中去发现乐趣。生活中难免有失败。但是,同样面对失败,乐观者与悲观者会有不同的感受。乐观者会从中感受到启迪,增加力量;悲观者可能会意气消沉。正像一位哲学家比喻:同样是半杯水,乐观者会认为还有半杯水,悲观者叹息杯子里失去了半杯水。
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事情和乐趣,只要我们能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捕捉它、发现它,就会感到生活的快乐。
(二)排解不良情绪(板书)
(情景):李伟画画非常好,曾获得美术比赛一等奖,他是班级的宣传委员。一天中午,他正在出板报,很多同学围观,不少同学赞叹,李伟听后心里美滋滋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微笑,画得更起劲。这时,小刚过来,对板报提出了一些批评,李伟不高兴了,回头生气地看着小刚,小刚还在说,李伟扔下粉笔,冲着小刚大声地说:“你行,我不干了。”剩下小刚和其他同学尴尬地站在那里。
总结:初中生的情绪特点:不稳定性、强烈性、自控能力差
录像:《孟强故意伤害案》
讨论:初中生情绪的特点会对我们产生那些不良影响?
多变的情绪,不能使我们专心做事;这不仅影响自己的精神状态,而且影响人际交往。甚至有些初中生不能摆脱情绪的干扰,凭着一时的冲动,做出一些违纪、违法的事情。
所以,我们更应该对情绪进行调节。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谈自己如何调节不良情绪的,教师总结即可。(学生谈的方法多集中在前两种)
教师总结:转移焦点,当我们苦闷、烦恼时,转移注意力到有兴趣的活动中(结合学生的方法),这样情绪会慢慢好转,改变环境,到自己想去的地方玩,或改变自己的居住环境等。
教师总结:这些方法指的是在适当的场合,用适当的.方式来排除心中不良情绪,合理发泄不等于放纵、任性、胡闹。如果不分时间、场合、地点随意发泄,不仅不能调控好不良情绪,还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3、理智控制法:
人都是有理智的,在陷入不良情绪时,应调动自己理智的闸门,去控制不良情绪,使自己的情绪愉悦起来。
(1)自我暗示:
(学生活动):1.考试时很紧张,这时我会_______。
2.与他人发生冲突时,我刚要发怒,我会_______。
3.当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我会_______。
这些方法就是通过自己的理智去控制不良情绪,这种方法就是自我暗示,不是通过外界条件来调节。
(2)自我激励:
通过外界的人、事物来约束、激励自己,使自己获得精神动力,从而更好地战胜困难和挫折。像林则徐的“制怒”条幅,时刻提醒自己。
(3)心理换位:
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与他人互换角色、位置,这样有利于增强相互之间的理解和沟通,可以消除一些不良情绪。我们同学之间、与家长之间、与老师之间,都可以用这种方法。
(4)升华法:
将痛苦、烦恼、忧愁等不良情绪转化为积极而采取的有益行为,产生积极情绪。战国时期孙膑被砍去双脚后,怒而发愤,写出《孙膑兵法》,歌德在失恋的基础上写出《少年维特的烦恼》,司马迁在遭受宫刑后,完成《史记》,贝多芬再遭受双耳失聪的情况下,创作出《命运交响曲》。
(三)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板书)
小辩论:喜怒哀乐虽然是个人情感,但还是应该考虑周围人的感受。
喜怒哀乐是个人的事情,何必管周围的人,该笑就笑,该哭就哭。
通过辩论,总结出:我们应该学会关心他人,应该学会在合适的场合、用合理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
学生小结。
教案点评:
通过创设情景、观看《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表演片段、介绍名人故事、名人名言欣赏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引导学生理解乐观的生活态度是保持良好情绪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