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篇一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一门以教学论的一般原理为依据,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来研究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过程的课程。具体研究对象是学前儿童生活中常见的数学和自然科学类问题,因而,它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实践教学是学前学生学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直观具体地了解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和教学过程等,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从而更好的掌握教材内容。此外,通过实践教学,还可以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把所学知识融入到教学实践中。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前学生应能掌握幼儿园科学类和数学类教育活动设计的目标、内容、方法、活动设计和评价等专业知识,提高自身对幼儿园科学活动组织与指导的认识,从而具有进行幼儿园科学教育工作的实际能力和开展有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科研工作的初步技能。
第一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述
(一)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通过教学,了解科学的内涵;掌握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含义和意义;熟知本门课程的学习方法;理解幼儿学习科学的典型心理特点。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含义和意义。
难点:理解幼儿学习科学的典型心理特点。
(三)主要内容
第一节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基本问题
1.幼儿园科学教育这门课程的性质
2.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含义
3.幼儿科学教育的价值
4.怎样学习本课程
第二节科学是什么
1.科学的界定
2.科学的特征
第三节儿童怎样学习科学
1.好奇性
2.探索性
3.动手性
第二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有关理论
(一)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通过教学,了解当前关于儿童科学教育的相关重要理论,熟悉当前集中有影响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改革实验。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关于儿童科学教育的相关重要理论。
难点:理解关于儿童科学教育的相关重要理论。
(三)主要内容
第一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1、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2、知识分类理论
第二节布鲁纳的学习理论
1、发展阶段论
2、学习与教学
第三节维果斯基关于概念形成的理论
1、概念的形成
2、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
第四节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1、生活即教育
2、教育措施
第五节几种有影响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改革实验
1、“探究—研讨”教学法及其启示
2、“动手做”科学教育改革实验及其启示
作业:结合实例分析如何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运用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中。
第三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
(一)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通过教学,了解制定幼儿科学教育目标的三大依据;理解幼儿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和各年龄的阶段目标。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
难点:理解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
(三)主要内容
第一节确定科学教育目标的依据
1.依据学前儿童的认识特点
2.依据当代社会的发展需要
3.依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特性
第二节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各年龄的阶段目标
第四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
(一)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通过教学,理解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内容选择的依据;掌握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范围;掌握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内容选择的要求与方法。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内容选择的要求与方法。
难点:掌握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内容选择的要求与方法。
(三)主要内容
第一节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内容选择的依据
1.依据《幼儿园工作规程》、《纲要》的主要精神
2.符合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
3.适应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
4.遵循科学自身的规律和特点
第二节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范围
1.关爱、探究身边的有生命物质、探索无生命物质及其环境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关注、感受、探究身边的自然科学现象
第三节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内容选择的要求与方法
1.选择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内容选择的要求
2.选编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的具体方法
作业:选择一所幼儿园,调查该园本学期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概况,做好记录,并用本章知识进行分析。
第五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指导
(一)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教育的方法和原则开展各类科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工作。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灵活运用幼儿科学教育的方法和原则开展各类科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工作。
难点:能灵活运用幼儿科学教育的方法和原则开展各类科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工作。
(三)主要内容
第一节观察类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
1.观察类科学教育活动概述
2.观察类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
3.观察类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指导
第二节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
1.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概述
2.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
3.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指导
第三节技术制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
1.技术制作类科学教育活动概述
2.技术制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
3.技术制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组织指导
第四节交流讨论类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
1.交流讨论类科学教育活动概述
2.交流讨论类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
3.交流讨论类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指导
作业:结合实习观摩,任选一堂科学教育课进行记录和评课。
第六周学前儿童数学类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指导
(一)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通过教学,了解幼儿数学类教育活动的主要任务、内容和目标;掌握数学类教育活动的主要方法、技能;了解各年龄段儿童数学活动的基本特点;初步掌握数学类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的基本方法。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数学类教育活动的主要方法、技能。
难点:掌握数学类教育活动的主要方法、技能。
(三)主要内容
第一节数学类教育活动的概述
1.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含义
2.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意义
3.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数学类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1.集合概念的教育;数概念的'教育
2.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3.认识几何形体
4.量度教学
5.等分
6.识空间方位
作业:制定一份“5以内数的加法”的教案。
第七周学前儿童区域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一)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通过教学,掌握并理解区域科学教育活动的特点、价值和类型;具有设计与组织幼儿园自然角教育活动、科学活动区教育活动、数学角教育活动的基本能力。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合理设计区域科学教学活动。
难点:能合理设计区域科学教学活动。
(三)主要内容
第一节区域科学教育活动概述
1.区域活动的含义
2.区域科学教育活动的特点
3.区域科学教育活动的价值
4.区域科学教育活动的类型
第二节自然角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
1.自然角科学教育活动的含义
2.自然角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
3.自然角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指导
第三节科学活动区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
1.科学活动区活动的概述
2.科学活动区活动的设计
3.科学活动区活动的组织指导
第八周学前儿童科学游戏活动设计与指导
(一)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儿园科学游戏的基本能力。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科学游戏设计与指导的基本方法。
难点:掌握科学游戏设计与指导的基本方法。
(三)主要内容
第一节科学游戏活动概述
1.科学游戏活动的含义
2.科学游戏活动的价值
第二节科学游戏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
1.科学游戏活动的设计
2.科学游戏活动的组织指导
1.吴新武等编著,《学前儿童教育活动设计》,研究出版社,20xx年版。
2.施燕编著,《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夏力主编,《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复旦大学出版社,20xx年版。
4.张慧和、张俊著,《幼儿园数学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年版。
5.徐苗郎著,《我的幼儿园数学活动模式》,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xx年版。
6.《全国幼儿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课例评析》,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版。
本课程的考核由平时作业和期末考核构成。平时作业由四次作业的平均成绩构成,占总成绩的40%,期末考核采取开卷考试的方式。期末考核采取开卷考试的方式。期末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60%。期末考核内容: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种科学教育类型,设计一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教案。
上述作业和期末考核内容均以电邮的方式交至:yunshu125@。
交稿的截止时间为:20xx年4月6日。
若有任何疑问,请询问:13617697511李雪老师。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篇二
电动玩具车、大小电池、记录纸若干。
提问:怎样才能让这些玩具动起来?
1、电池的正负极。
2、电池的大小。
1、丰富知识点:
电池有两头,电池的一头有一个突出来的小头,还有一个“”的'图案,这边呢,是正极;另一头平平的,还有一个“—”的图案,这边呢,我们叫它负极。
2、介绍不同大小的电池分别是“1号”“5号”“7号”电池。
1、知道玩具要安装合适的电池以及电池安装时应正极对负极。
2、能大胆地和同伴交流,并能发现并提出问题。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篇三
1、认识相邻数,感受10以内数中每一个数都比它前面一个数大1,比它后面一个数小1。
2、探索发现一个数与前后两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3、激发幼儿与人合作,体验与同伴合作带来的快乐。
1、红圆点1个,绿圆点2个,蓝圆点3个;1-9的竖长条点卡1套。数卡2套。
2、幼儿人手一份《找朋友》题卡,贴画是幼儿人数的一半。
(一)、复习10以内的数序。
1、出示点卡幼儿读出数。
2、看数拍手。
3、问答歌:复习数的形成。
(二)、认识2的相邻数。
2、用数字表示圆点数目,请个别幼儿在每种圆点下面用数字表示它们的数目。
4、小结:2比1多1,所以2应排在1的后面,2比3少1,2应排在3的前面,2的好朋友是1和3。
(三)、体验相邻3个数之间的关系。
1、教师出示1-9的点卡引导幼儿观察,并匹配数字。
2、教师出示4的点卡:卡片上有几个点请找出比它少1的小朋友和比它多1的大朋友。
3、教师:1个数字有几个朋友是两个什么样的朋友?
4、引导幼儿找数字8的朋友。提问:8有朋友吗?它的朋友是谁?你是怎么知道的?
5、小结:一个数总比它前面的多1,比它后面的一个数少1。
(四)、游戏
1、找朋友
发给每位幼儿1张题卡(如图一),请幼儿按老师提供的图形的数目,用贴画贴出相邻数。对找的快又好的幼儿贴“红花”以资鼓励。
2、数字找朋友
老师将1-9的数卡发给幼儿,老师举起2-8任意数卡说:我是x,我的朋友在哪里拿相邻数的幼儿答:嗨,嗨,你的朋友在这里。游戏反复进行。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篇四
1、让幼儿了解地球上常见的几种水,初步了解水源。
2、让幼儿知道水的用处,培养幼儿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1、地球仪一个、金鱼缸、盛满清水的盆。
2、图片:河流、大海、湖泊、雪山等景。
每组桌上摆放一盆水。
1、出示地球仪和图片,幼儿讲讲图片上画的是大海、湖泊、河流。
2、问:“们看到的盆里面是什么?鱼缸里也是水。但请小朋友想一想,这些水从哪里来的?”“除了从自来水管里流出来的水以外,还有什么地方也有水?”
3、引导幼儿讲讲地球上常见的`水。
4、这些水都有些什么用处呢?
幼儿泛讲后,师补充讲解。
5、引导幼儿了解水的用处,养成爱惜水节约水的习惯。
6、延伸活动:
讨论:“我们平时看到水龙头没有关紧,怎么办?”
“如果看到有人往河里倒垃圾,怎么办?”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篇五
科学概念
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过程与方法
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3、根据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磁铁隔着水能不能吸铁。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同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
【教学难点】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
1、磁铁和被测试物品:铜钥匙、铁钥匙、回形针、铁钉、铝片、铜导线、玻
璃珠、木片或木块、纸片、弹簧、布条等物品(材料的种类多一些,铁材料制品要有多种,要有铜、铝等非铁的金属物品,学生的学习用品,如:橡皮擦、铅笔、塑料尺等也可用作测试材料)。
2、橡胶皮(气球皮)、杯子和水。
3、铁盒(如罐头盒)、铝盒(如易拉罐)、茶叶筒(底和盖是铁制的,筒身是纸制的)、圆珠笔。
4、几种不同材质的硬币,如一元的钢币,5角的铜币和钢芯镀黄铜币,1角的铝币和钢币,分值铝币。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1、我们认为磁铁能吸引什么?学生交流,师适当板书。(如:金属?铁?······)
2、怎样检验我们的观点?(做实验)
二、磁铁能吸引的物体:
1、老师准备了这些材料,请看(实物投影出示材料小样)。我们先预测一下物体会不会被磁铁吸引,然后再做实验进行检验吧。(预测时说说理由或根据)
2、我们小组的桌子上就有这些材料,一会儿就要请大家来做做小小检验员了。实验可不要忘了做记录啊。(投影出现记录表)检测后把被测试物体按“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分类填写好,然后小组讨论记录下两类物体在材料上的各自特点。(学生实验并记录填写好表格)
3、交流汇报。
4、小结。
(1)、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2)、由此我们可以推知,磁铁可以吸引什么物体?
(3)、与我们刚上课时的观点相比较,原来的观点是得到了确认,还是需要做一些修改呢?(回顾板书,修正板书。)
5、辨认铁制品。
(1)、这些物体中,哪些是铁材料做的?(实物投影出示:主要是硬币、茶叶筒等)
(2)、学生观察判断并交流。
(3)、对于自己的判断有十足的把握吗?想想辨认铁制物体用什么方法可以更可靠呢?(用磁铁)
(4)、那我们就用磁铁来检验一下刚才的判断吧!学生实验。
(5)、两次判断结果一样吗?哪一次判断更能使人信服呢?从中我们收获了什么呢?学生汇报、交流、小结(教师小结:磁铁都能吸引铁一类材料做的物体,我们可以把磁铁的这种性质叫作磁铁的磁性。)。
三、隔物吸铁:
1、引入研究。
(2)、学生猜测,教师演示。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交流汇报。
(3)、原来隔着纸的磁铁也能吸铁啊!那搁着别的物体行不行呢?想研究哪些物体呢?学生列举。
2、实验设计。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这些物体(实物投影出示),怎么做实验呢?哪个小组先设计好了哪种物体的研究计划,并口头交流汇报获得了我们的认可,就可以先领走该种物体了。(特别关注隔水实验的设计)
3、学生实验并做记录。(相应的物体后面做好记录)
4、汇报交流。
5、小结。
(1)、通过实验,你知道了什么?
(2)、教师补充介绍并演示:磁铁隔着铁片吸铁。(让学生领悟到书中结语中“一些”所表示的意思。)
四、总结延伸:
1、今天的课,对我们的知识增长有什么帮助?你有什么收获?
2、老师的钥匙不小心掉到了井里,不把衣服弄湿,怎样才能把钥匙成功捞上来呢?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篇六
小小航天科学家
1、进一步了解火箭的基本构造,并尝试用多种材料自制火箭。
2、发展幼儿的动手及想象能力。
3、激发幼儿探索航空知识的.兴趣。
1、孩子对火箭的兴趣及初步的了解。
2、范例,幼儿收集的各种瓶子,色纸、铅画纸、蜡笔、即时贴、剪刀、胶水、双面胶等。
能积极尝试自制火箭。
:火箭头的制作和各部分的粘贴。
1、出示“神六”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讲述。
2、航天科学家真了不起,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回小小航天科学家,自己动手来做一个火箭。
1、说说火箭的主要结构。
2、重点介绍火箭头的制作方法。
1、幼儿按意愿选择材料制作。
2、指导幼儿进行粘贴组合,制作火箭头。
3、对有创意的幼儿及时表扬,适当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1、幼儿展示自制火箭,共同参观并请个别幼儿介绍。
1、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航空知识的兴趣。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篇七
活动目标:
1、感受电话的有趣和给我们带来的方便。
2、学习打电话的方法,能有礼貌和别人打电话。
3、能主动地和同伴打电话。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娃娃家的游戏场景、电话机
活动过程:
1、娃娃家的场景,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2、学习打电话的方法。
师:爸爸妈妈应该怎样打电话给爷爷奶奶呢?
幼儿自由地打电话,教师观察并请幼儿讲讲自己是怎样打电话的?获得正确打电话的经验,师生共同讲讲怎样打电话:首先拨号再接通、通话时要问好,说自己找谁?再告诉别人自己是谁,最后要和别人说再见,才能挂电话。
3、游戏:我和你打电话幼儿两人一组互相打电话,邀请对方来家做客,巩固打电话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