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失去的一天教案篇一
《失去的一天》是一篇阅读课文,主要讲佩佳明白自己失去了一天。
离下课只有15分钟了,我说:"同学们,现在请你把自己的学习收获跟大家分享一下。"只见举手的同学很多,我点名来说哦。"老师,我知道课文是讲佩佳失去了一天。""我知道佩佳没有完成妈妈布置的任务,他失去了一天。""我知道一天中没有做该做的事,就是失去的一天。""我还知道了佩佳的妈妈是要教育佩佳珍惜时间。""我知道了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重点写了妈妈让佩佳知道什么是失去的一天。"……同学们体会真深刻、到位。这些知识是他们自己学习得来的,个个乐滋滋的。
最后,我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有没有失去过一天?珍惜时间吧同学们,时间一去不复返。让我们的每一天都过得精彩、充实。
这节课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收获不错。
失去的一天教案篇二
教育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失去的一天”的含义,从而教育学生要懂得珍惜时间。
2.指导学生学会“茬、砖、涎”3个会认字。
教育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失去的一天”的含义,从而教育学生要懂得珍惜时间。
教育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
教育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谁失去了一天?为什么说他失去了一天,这一天里都失去什么了?)
二、初读课文
1.读读课文,试着回答自己的问题。
2.检查字词
麦茬:麦子收割后,遗留在地里的根和茎的基部。
垂涎欲滴:形容非常贪馋想吃的样子。
游手好闲:游荡成性,不爱劳动。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九岁的佩佳没有完成妈妈给他安排的一天的任务,觉得今天的事情可以放到明天去做。妈妈领他看了在这一天里拖拉机手、建筑工人、面包师的工作成果和图书馆里大家一天看过的书,使佩佳明白了自己失去了一天。)
三、学习课文
1.为什么说佩佳失去了一天?
出示ppt:
妈妈严肃地说:“孩子,虽然你觉得今天的事情可以放到明天去完成,可你要知道,现在地球上少栽了一棵树,人们中间少了一个知道什么叫《远处的青山》的人。现在你无论多么努力,也无法了解你失去的'这一天所应了解的一切。”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然后画出佩佳在这一天中的表现,再画出其他人一天中都做了什么?谈谈你的感受。
2.交流
佩佳:
想再睡一会儿”,他觉得“还来得及呢”“先坐一会儿再开始干活吧”,又在果园里吃吃玩玩。总之他干事一推再推,最后一事无成。
其他人:
拖拉机手这一天翻耕的麦茬地,看建筑工人新砌的一堵墙,面包师制作的面包,图书馆里一天中人们看完后还回来的书。
3.别人在这一天里做了很多事,而佩佳什么也没做,他能弥补回这天没做的事情吗?(不能,因为每一天人们都会做很多事,时间是不会倒流的。)
4.佩佳错在哪呢?(觉得今天的事情可以放在明天去完成。)
5.最后佩佳明白了什么叫做“失去的一天”了。
讨论:佩佳到底明白了什么?(时间一去不复返,要珍惜时间)
四、总结
谈谈你对“失去的一天”是怎样理解的?
失去的一天教案篇三
随着新课程改革,我校的教学也在不断实行改革,本期教研活动就与以前不同,要求同一位教师用同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在同一年级上三个不同的班级。我也是其中的一位执教者,我上了四年级语文课,教学内容是《失去的一天》。这三节课分别在三个星期上完的,我也经历了“恐慌——稳定——期待”这一过程。
我在上第一节课之前,我惶恐不安,总担心上不好,害怕失败,可是还是上了第一节,第一节课下来,自己也觉得有很多不足的地方,经过教师们的观课议课,才确实知道自己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不管是在教学流程方面、还是在重难点的把握上、还是在训练学生方面都存在一些不足,有待改进。
在第一节课的观课议课中,教师们给我提出的宝贵意见,集集体的智慧 ,我又上了第二节课,这一节课,我的情绪稳定了,尽管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杂乱无章,但我情绪是稳定的,问题的关键是我没又梳理好学生提出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令人满意,整堂课下来,听教师们的评议,比第一节课的整体效果要好得多。不管在哪一个方面都进步多了。
在我校语文组高年级的教师、还有张校长、张主任再次观课议课,不断提出自己的宝贵意见,我又上了第三节课,是四(1)班的学生,在这节课上,我改变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就学生提出的不理解的问题进行教学,课堂上学生能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我抓住重点问题进行教学,适时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要懂得珍惜时间,努力学习。最后,让学生小组交流珍惜时间的名言、谚语、诗歌,深化主题。布置作业:让学生以自己失去的一天(一节课、一小时……)为题写一篇随笔,写出从中明白了什么。就这样我的一节课结束了,整节课我感到轻松,学生感到愉快。
经过教师的观课议课,从教师们的评论中知道自己的这一节课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得到教师们的肯定,能够达到这种效果,这些都离不开我的良师益友的帮助。
通过这三节课的磨练,我对真正有效的课堂有几点初浅的认识:
第一、做到课前认真备课,深钻教材,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科学地确立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法。
第二、不能低估学生,要让学生大胆想像,提出问题。
第三、在教学过程中,要设计好学生活动,明确每一个活动的目的。(如:什么时候读,读时思考什么问题)
第四、提出的问题,要兼顾好、中、差生,关注每一个角落的学生。
第五、要调动起每一个学生的极积性,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
第六、教师上课要有激情,学生才会精神振奋。
失去的一天教案篇四
《失去的一天》是西师版小学四年级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课要求学生在理解重点词句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珍惜时间的重要性,明白佩佳在失去的一天中失去了什么,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所在。
在孩子心中,时间只是一个很抽象的名词,在他们的意识里,失去了今天还有无数个明天在等待。为了让大家真切得感受到时间的存在和流失,明白时间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我用清脆的闹钟滴答声为背景,要求孩子们在一分钟之内“看书、写字......”体会一分钟能做多少事情,从而引出课题。
教学中,首先让孩子们明确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再根据自学指导自主学文。如:妈妈给佩佳布置的任务时什么?妈妈回来了,为什么“他羞愧得不敢看妈妈的眼睛。”;佩佳失去的这一天失去了什么?......带着这些问题学习,尝试交流自读的收获,体会自读所得收获的成功感,激发学生自主读书的兴趣,同时根据自学提示读中质疑,有疑则思,使学生养成边读边思的习惯。
对于语言积累还很薄弱的孩子们来讲,声情并茂的朗读更能帮助感悟课文内容,达到理解体会,在学习中采用“指名读、分组赛读、师生评读”等多种方式,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中使学生快乐学习语文。最后,图片的展示、谈自己在生活中是否遇到类似的情况,并用收集的名言警句劝自己劝朋友,从而深化孩子的情感,让孩子通过课文的学习,从而感悟时间是多么的珍贵。教学本质是学习,学习也是实践。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学生已经意识到时间的宝贵,为使这种意识转化为一种能力,要求孩子们自己设计一份“快乐星期天”的计划表,从而付诸于行动中。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叶出现了一些相关问题,本堂课教师的语言不够精炼,显得些许的啰嗦,在引导孩子体会佩佳前后心情上做的不够。
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发现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只要认真对待每个问题并不断改进,相信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会不断进步的。
失去的一天教案篇五
课堂进行到展示对比环节,瞧,“天衣无缝”组的同学表演情景再现:“妈妈”推着伸着懒腰、打着哈欠的“佩佳”说:“你已经放假了,今天的任务是:在农舍旁边栽一棵树,读完《远方的青山》这本书。”说完,妈妈上班去了。望着妈妈的背影,“佩佳”伸着懒腰、打着哈欠说:“现在没有人打扰我了,继续睡觉了。”“唉,妈妈布置我的任务怎么办呢?嗯,睡起来再去做,时间多的是,还来得及。”
就这样佩佳失去的一天被“天衣无缝”组的同学创造性地再现出来,令人深思。接着,各小组交流自己周末在家一天的时间安排,和佩佳进行对比,感受是什么?最后全班交流。气氛达到了高潮,孩子们的小脸红扑扑的,深深地知道了时间的宝贵,学生们激情四溢地说出一则则珍惜时间的格言。我在黑板上板书: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就这样,“失去的一天”的含义学生们在表演、体验、对比中了解了。懂得了时间的宝贵,懂得了如何珍惜时间,发自肺腑地表达: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我被学生们精彩的表现折服了,情不自禁地为他们叫好。这就是我的学生。孩子们,老师爱你们!
做老师真好,做老师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