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骨干教师培训活动简报篇一
为了适应我校的教学改革,提高我校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我校和国家职业核心能力广东推广中心联合举办了“全国第96期职业核心能力师资与考评员认证”培训。培训于5月24至25日在新教学楼207阶梯教室举行,校领导、各系主任、中层干部、骨干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共130余人参加培训。现将培训班基本情况通报如下:
5月24日上午,培训开班典礼在207阶梯教室举行,副校长谭尔历主持开班仪式。校长侯德富教授致词,向教师们提出殷切希望,希望教师们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改进教学方法,为把私立华联学院学生培养成社会有用之才而奋斗。接着,国家职业核心能力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人社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职业标准总监、研究员李怀康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
李怀康代表国家人社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向私立华联学院授牌,侯德富校长愉快接牌。私立华联学院荣幸地被授予20xx年4月至20xx年6月的国家职业核心能力项目试点单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和国家职业核心能力培训认证推广中心的基地之一。
授牌仪式结束,培训专家、全体在场领导及教工合影留念。
本次培训围绕“什么是职业核心能力?”“为什么要培养职业核心能力?”“怎样训练职业核心能力?”这三个问题展开。现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40名教师在讲台前分成5组来配合培训,开展实操。两天来,参加培训的教师普遍表示收获很大。
国家职业核心能力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童山东主讲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培训、职业核心能力全国统一测评的技术与管理和课程设计等内容;国家职业核心专家委员会专家吕革新主讲与人合作、与人交流和解决问题三个模块的实践训练方法;国家职业核心能力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人社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职业标准总监、研究员李怀康主讲职业核心能力是怎样炼成的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江苏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核心能力教研室主任王士恒主讲职业方法能力的学习、信息处理和数字应用三个模块及训练方法。分组教师们积极配合,每一讲结束时培训师对讲解训练的精华能力点进行总结。
整个培训过程中全体老师聚精会神,认真听讲,积极配合互动。
5月24日共有132名教职工参训,5月25日共有112人参训,5月25日晚共有110人参加考试,整个培训期间学校提供三顿免费用餐。考试合格出满勤、无迟到记录的教师可取得《职业核心能力师资培训合格证书》和《职业核心能力考评员合格证书》。
骨干教师培训活动简报篇二
为了提高我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水平,给教师搭建一个提炼自我的平台,促进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我校定于第八第九共计两周时间进行教师教学比武。按照工作安排,定于10月14日(周一)下午在我校南一楼开展各年级组集体备课活动。本次十分荣幸邀请到上海市优秀教研员、奉贤区数学名师基地主持人钱湛恩专家莅临我校做报告和指导教研活动。
活动分为:
1.专家微报告:回归本源----重温教学“五环节”
2.年级组集体备课和展示与专家对其指导
专家微报告
钱老师深入浅出,启发思考的讲解,让老师们明白备课过程的注意事项,如何更好的备课。
结合丰富的案例,全面而具体。例如备课:备学情备学生备单元最后备单节课,课如何备的深,讲的透,得而析的准与练的精。
集体备课
结合钱老师满是干货知识的讲解,各年级组进行集体备课并活学活用。
各年级组代表分享本组备课成果,其中六年级组结合课件展示。钱老师认真倾听与记录,并逐一点评与提供可优化建议。
林转副校长作活动的总结发言: 肯定数学老师们认真,用心的教研态度同时感谢钱老师对我校数学组教研活动的指导。
本次集体备课活动,专家莅临指导,以课例为抓手,老师们积极参与,共同探究,分享成果与专家点评和建议。这样的活动,不仅为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提供了一个平台,也让参加研讨的老师相互学习、启发,对于促进海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也祝老师们在教学比武中取得优异成绩!
骨干教师培训活动简报篇三
xx年第一学期的学生期末考试已经落下帷幕,我校圆满地完成了此次任务。县教科局统一考试所以此次考试的信度和效度非常高。所有试卷真正体现新课程理念,与课程改革相适应,达到了以测导教,以测促教的功能。
我校组织教师认真解读试卷、自我分析、发现得失,并于2月24日下午召开了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会。对本次成绩进行了全面、具体的分析,为各班下一阶段的教学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诊断。
会议由余腾娜书记、种飞校长主持,全体老师参加了此次分析会。会上,余书记提出:希望全校教师以此次质量分析会为契机,积极查找差距,调整与优化教学,凝心聚力,她首先对我们在此次期末考试中取得成绩表示祝贺,并鼓励老师们继续努力,再创佳绩。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不抛弃每一个学生。
最后,种校长要求全体教师“抓常规,重细节”,在常态的教学研究中提升教学质量。
各学科首先针对自己年级的检测情况用具体数据进行纵向横向比较,然后逐个环节分析答题情况,找出出错原因,并结合实际情况详细交流了适合自己年级的补救措施。语文老师普遍认为,本次试卷在重视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重点突出了学生全面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大部分学生在阅读理解和习作方面得分较低。数学老师普遍认为,数学试卷主要表现在既侧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还增加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在以后得教育教学中要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和运用能力的训练。
这是一次总结的会议,思索积累可贵的经验;这也是一次部署会议,针对现在学校的实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安排,使教师的工作有章可循。使二校的教学迈上一个新台阶!
骨干教师培训活动简报篇四
此次教师岗前培训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教师职业道德、教师心理健康、新课程课堂教学、教学新技能、教育技术能力、素质教育与创新等诸多方面的知识。积极地学习、认真的聆听与记录使我收获颇丰。现将我的“特岗教师岗前培训”总结如下:
在远程教学培训中,使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老师讲的“智慧型教师的实践品性”中有这样一句话:作为教师首先要具有积极的自信,自信就是在一切事物未发生之前你对其发展趋势的心理准备状态或把握度,自信助推教育机智。我很欣赏这些话语,只因为拥有了这样的状态,虽然作为新教师,但至少这些话会激励我时刻做好准备,能勇敢的、坦然的面对未来将要发生的那些不论工作或生活中那些未知的事情。自信是成功的垫脚石,只要我坚定意志充满信心的工作,认定自己所做的都会得到认可乃至成功,那么忠于职守,认真对待工作中的每件事,遵守学校的教学规章制度等工作将会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在培训中,老师们讲到自己心路历程的时候,大多都体现出了他们师德的灵魂,就是关爱学生。其中,杨卫平老师讲的《奉献就是获得》让我记忆犹新,在她的经历中让我深切感受到爱的气息,杨老师当时的神态历历在目,她由刚入职时在孩子们面前所呈现的野蛮、鲁莽的教育形象通过时间的雕琢、岁月的磨砺渐渐成为师生心目中温暖、细腻的形象,我相信杨老师的蜕变基于她对学生们爱的心肠。她对学生的严慈相济,不仅体现出关爱学生,还在学生面前树立了榜样,起到了言传身教的作用。这样的“德高为范”精神深深地触动了我,让爱像源源不断的河流流通到学生中间,使学生汲取这样的源泉,自然而然的发出亮光来,成为榜样的形象返照更多的人。我相信在这样的引导和躬身实践中,学生们的心灵会更健全、美好。
通过培训,使我认识到要做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尤其是从事特殊岗位设置的基层教育者,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使命感,要以教书育人为己任,要将传授知识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思想教育于教学之中。 清楚地记得丁馨老师在《班主任工作理论与实践3》中讲到“用笔沟通 润物无声”,对于我来说这样的教学方法倍受启发,因为从丁老师口中所溢出的话堪为美辞。不论她所讲的是“私密周记”,还是“开放性班级日志”,亦或是“温馨小纸条”等,都充分体现出新课标所要求的对学生的教育应该是:唤醒与激发。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是关于学生的“我想学习”“学什么”“怎样学”的实现,实现的结果关乎教师的引导,就是要在教育过程中将新课标的教育思想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来。比如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用多种教学形式来组织教学,用多元化的评价语来评价学生和鼓励学生等等。清楚地记得丁老师所提出的“同伴教育”,这样的教育是学生与学生相互的教育,通过学生对一两个同伴的观察发现彼此之间的闪光点与不足,从而来扬长避短,并且由教师引导形成“优点公开化”“缺点公开化”的学习模式,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达到合作共赢的效果。
对于即将参加工作的特岗教师来说,对于一个合格的小学教师来说,还缺乏一定的认识。培训过程中,看到老师们绘声绘色的报告,心生羡慕。在他们如今的成绩背后,我发现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断进取,利用一切机会加强学习。翟召博老师讲到《幸福到底在哪里》,让我获益匪浅。他分别从教师的职业心理、教师的构成、教师的意义、当教师的目的等方面作阐述。也是我从他的经验中来了解教师的应有的追求和教师人生,从厌烦到喜欢,从虚空到充实,从模糊到清晰,从茫然到豁然。这是一个冲刺的过程,只是延长了时间;这是一个更新变化的过程,在进取中填充了时间;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在超越中利用了时间。原地踏步就是退步。没有激流就称不上勇进,没有山峰则谈不上攀登。岗前培训给我的是正能量,我会坚持自己的教师梦,加强学习,积累自己,像前辈们一样,积极进取,突破自我,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
培训中,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新的感受。作为教师,不只是授业解惑,还要蹲下来与学生站在同一水平线上感受他们的视角。要想成为学生们的良师益友,我认为要有和学生们一样的活力。老师的成功不仅体现在学生能把知识学好,更要培养出好学的学生。当然了,好学所涉及的领域必须是正面的、积极地。这就在于老师的引导。学生的好学也会激励老师成为一个好学者甚至是乐学者。因为新课标要求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创新、共同提高的过程,并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所以,岗前培训让我认识到小学教学不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门艺术,这就需要长时间的学习、积累和摸索。当这样的学习、积累、摸索成为我们的生活状态和习惯时,我相信教师这个职业将成为我们人生中所要用心经营的事业。
总而言之,这次特岗教师岗前培训,对我来说,不但了解到教育教学的架构,而且更重要的是给我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总感觉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确实,终身学习是我们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更是我们自身提升的助推器。新的起点,新的奋斗。这样的培训能更好的规范自己,真正落实成为我的航标和前行的动力。那么,成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小学教师便指日可待!
骨干教师培训活动简报篇五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提出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逐步加快,各种资源、环境的压力变得越来越突出。只有加大对环境保护,树立牢固的生态文明观念,才能使人类文明向着高层次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_首次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标志着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党对坚持文明发展道路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努力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明;文明建设;环境保护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环境保护与建设隐患大、矛盾突出,生态文明及环境建设任重而道远。
一、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
首先,生态文明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人与自然作为地球的共同成员,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生态保护意识逐渐成为了大众文化,其价值观从以前征服自然、人定胜天等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转变。
其次,生态文明的目标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随着环境污染侵害事件的逐年上升,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显得更加重要。
再者,基于目前世界人口众多,生活物资稀缺的现状,生态文明建设是长期艰巨的任务。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双重任务和巨大压力,一方面要保证人民生活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要坚持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和主要内容
党的_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不仅提出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而且指出要“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党的_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思想。这充分表明并确定了生态环境对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础性地位,也表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注重环境保护和建设,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努力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这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三、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对策
(一)加强教育和学习,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平等和谐的统一关系,我们必须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吸取教训,把促进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与保证未来持续发展统一起来。过去“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实践已经证明了其不合理性,将会为子孙后代带来惨痛代价。
(二)支持文化创新,加强生态文化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要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森林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等生态文化,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道德观,并渗透到社会、经济、法律、政治、伦理等领域,为经济社会的生态化发展给予支持。
(三)发展现代循环经济。
发展现代循环经济就是实现国民绿色经济,解决经济增长和生态破坏之间矛盾的有效出路。现代的循环经济,包括从源头预防污染物产生,从消费降低废物排放,从处理增加利用效率等多个方面。这就要求改变传统工业生产中的“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高污染”,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努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积极淘汰落后生产技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特别是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实现结构节能。大力提倡生态科技,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树立正确消费观,节能减排
人们需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杜绝浪费。这要求人类摒弃过度挥霍性消费的享乐主义,而主动以实用节约为原则进行适度消费,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间的物质交换,使得生产消费的消耗最小。资源的使用和环境的破坏都基于人类的欲望,因此以节俭满足基本生存需要为目标的适度消费必定能够大幅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生态文明是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可持续的社会经济政策为手段、以致力于构造一个人与自然发展为目的的文明形态。它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走向,生态文明建设所追求的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当前,中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许多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在这个重要阶段,一定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增长同资源、环境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同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由此可见,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既是基于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资源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加大的新形势而做出的战略决策,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缓解生态环境压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生态文明,既有利于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要自觉向公众宣传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观;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环境、资源意识;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资源,爱护社会上的一草一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