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汉语词语,公文的一种格式,是指对上级有所陈请或汇报时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掌握报告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对于个人和组织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神奇的水实验报告单篇一
粉体真密度是粉体质量与其真体积之比值,其真体积不包括存在于粉体颗粒内部的封闭空洞。所以,测定粉体的真密度必须采用无孔材料。根据测定介质的不同,粉体真密度的主要测定方法可分为气体容积法和浸液法。
气体容积法是以气体取代液体测定试样所排出的体积。此法排除了浸液法对试样溶解的可能性,具有不损坏试样的优点。但测定时易受温度的影响,还需注意漏气问题。气体容积法又分为定容积法与不定容积法。
浸液法是将粉末浸入在易润湿颗粒表面的浸液中,测定其所排除液体的体积。此法必须真空脱气以完全排除气泡。真空脱气操作可采用加热(煮沸)法和减压法,或两法同时并用。浸液法主要有比重瓶法和悬吊法。其中,比重瓶法具有仪器简单、操作方便、结果可靠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应用较多的测定真密度的方法之一。因此,本实验采用比重瓶法。
1.了解粉体真密度的概念及其在科研与生产中的作用。
2.掌握浸液法—比重瓶法测定粉末真密度的原理及方法。
3.通过实验方案设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重瓶法测定粉体真密度基于“阿基米德原理”。将待测粉末浸入对其润湿而不溶解的浸液中,抽真空除气泡,求出粉末试样从已知容量的容器中排出已知密度的液体,就可计算所测粉末的真密度。
实验仪器:真空干燥器,比重瓶(2-4个);分析天平;烧杯。
实验原料:金刚砂。
1.将比重瓶洗净编号,放入烘箱中于110℃下烘干冷却备用。
2.用电子天平称量每个比重瓶的质量m0。
3.每次测定所需试样的题记约占比重瓶容量的1/3,所以应预先用四分法缩分待测试样。
4.取300ml的浸液(实际实验中为去离子水)倒入烧杯中,再将烧杯放进真空干燥器内预先脱气。浸液的密度可以查表得知。
5.在已干燥的比重瓶(m0),装入约为比重瓶容量1/3的粉体试样,精确称量比重瓶和试样的的质量ms。
7.从真空干燥器中取出比重瓶,向瓶内加满浸液并在电子天平上称其质量msl。
8.洗净该比重瓶,向瓶内加满浸液,称其质量为ml。
9.重复操作5.6.7.8测下一组数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神奇的水实验报告单篇二
实验地点室外
实验目的阳光直射、斜射与吸热
实验器材温度计、黑色纸袋
实验步骤1、把三个同样的黑色纸袋分别按和地面水平、垂直、和太阳光垂直的.方式摆放。
2、看哪个升温快。
实验现象和阳光接触面集越大升温越快
实验结论和阳光接触面集越大升温越快
备注
实验人实验时间
神奇的水实验报告单篇三
实验目的:想办法把土壤中的砂和粘土分开。
所用器材:(装置)烧杯、玻璃棒、水、土壤等。
实验步骤:
1、在烧杯中装半杯水,把土壤慢慢倒入水中。
2、用玻璃棒沿着一个方向轻轻搅拌。
3、静置一会儿,观察水中的土壤。
实验结果:土壤分成了两层。
认识与结论:
上层的'土壤颗粒小,是粘土;下层的土壤颗粒大,是砂。
神奇的水实验报告单篇四
实验名称:太阳下影子变化的模拟实验。
实验准备:手电筒、绳子、橡皮、铅笔、呼啦圈等
实验过程:用手电筒代替太阳,把手电筒用细绳挂在呼啦圈上。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方落下,影子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由西向动转动。
实验结论:早上和傍晚的影子最长,中午的影子最短。
实验名称: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
实验准备:地球仪、手电筒等
实验过程:用手电筒水平照射地球仪,会发现向着手电筒的一面变亮了,背着的一面没有变亮,逆时针转动地球仪,地球仪亮着和黑的一面不断变换。
实验结论: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随着地球的转动,白昼和黑夜交替出现。
实验名称: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
实验准备:凸透镜、凹透镜、白纸等
实验过程:(1)分别用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物体。(2)让阳光穿过凸透镜,观察聚焦情况。(3)把凸透镜对着窗户,观察成像的情况。
实验结论:凸透镜有放大物体的作用,能聚光成像。凹透镜有缩小物体的的作用。
实验准备:手电筒、三张带孔的纸板等
试验过程:把三张纸板平行放置让三个小孔在一条直线上,用手电筒照,光能穿过三个小孔;让三个小孔不在一条直线上,光不能通过小孔。
试验结论:光在空气中是沿着直线行进的。
实验方法:(1)给电磁铁通电后,让其钉帽一端与指南针接近,如果钉帽与指南针的北极相吸,那电磁铁的这端就是南极;(2)改变电池的正负极,发现钉帽与指南针的北极相斥,这时电磁铁的南极变成了北极。
实验结论:电磁铁的两极会改变,电池正负极方向改变后会改变电磁铁的磁极。
假设与线圈圈数有关。线圈匝数多,磁力大;
线圈匝数少,磁力小。
保持不变的是:电池数量、铁钉粗细等。
需要改变的是:线圈匝数
结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有关。线圈匝数多,磁力大;线圈匝数少,磁力小。
7
材料:试管、气球皮、橡皮筋、酒精灯
结论:水加热后体积壮增大
8
材料:平底烧瓶、塞子、玻璃棒、烧杯、红墨水
结论:一般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9
材料:锥形瓶、
气球、烧杯
10
材料:铜球、铜环、酒精灯
结论:固体在一般情况下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材料:铁丝、凡士林、小棒、酒精灯、支架
结论:热从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
材料:圆形金属片、凡士林、小棒、酒精灯、铁架台
结论:热从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
材料:铁架台、细线、同样大的螺帽
步骤: 1、用线的一端栓住螺帽,另一端在铁架台的支棒上(a、同一重物和同一摆长;b、摆长一样和重物的轻重不一样;c、摆长不一样,重物轻重一样)
2、将第一种拉到不同高度,将第二种和第三种都拉到同样高度
结论:
1、同一个摆,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是不变的。
2、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与摆线的长短有关。
神奇的水实验报告单篇五
实验地点 实验室
实验目的 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实验器材 生态瓶、小鱼、水草
实验步骤
1、减少生态瓶里的水。
2、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
实验现象
1. 由于水量减少,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减少,氧气量减少,水少的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比较多。
2. 水草增加,产生的氧气量就增加,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减少;小鱼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增多。
实验结论
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发生态群落的变化。
备注
实验人
实验时间
仪器管理员签字
神奇的水实验报告单篇六
实验地点 实验室
实验目的 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
实验器材 绿豆芽、水、纸巾
实验步骤
1、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终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2、3----5天后观察观察。
实验现象 豆芽的根会向有水的方向生长
实验结论 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实验效果
实验人
实验时间
仪器管理员签字
神奇的水实验报告单篇七
不许碰肥皂泡,你能让“脆弱”的肥皂泡不断地自己变得越来越大吗?
剪刀、吸管、圆纸筒、盆子、肥皂水
1、准备一些浓肥皂液,使吹出的肥皂泡不会轻易破裂。
2、用小剪刀在吸管的一端剪出4个同样深的切口,再将剪出的切条向后折。
3、用吸管有切条的一端吹出很大的泡泡来。
4、将卫生纸中间的圆纸筒一端用水润湿,迅速而轻巧地将肥皂泡放到浸湿的纸筒上,让肥皂泡稳稳地站在纸筒的一端。
5、在盆子中装入大半盆水,把圆纸筒没有肥皂泡的一端向下伸入水中。
6、慢慢向下压纸筒,直到纸筒的大部分都没入水中。
7、如果肥皂泡破裂就重复做一次上述步骤。
8、肥皂泡会越变越大,最后,“砰”地一声轻响,肥皂泡破了。
把纸筒向水下压时,筒内的空气受到水的压力,自身压力就会变大,使越来越多的空气渗进上方的肥皂泡中,将肥皂泡越吹越大。
神奇的水实验报告单篇八
实验地点 实验室
实验目的 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实验步骤 1、用夹子夹住卡纸,横立在桌面上排成整齐的一行,间隔距离为15cm(没有孔的放在最末端)
2、用手电筒照射有孔卡指和管口
实验现象 光在物质中是直线传播。
实验结论 光在同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备注
实验人 实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