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感悟,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感悟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感悟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手工的乐趣感悟篇一
”我听后感到十分惭愧。又过了二十多分钟,我终于剪完了。下面开始拼装。首先把机身折叠粘好,再把尾翼粘到机身后面。“咦,机翼应怎样安装呢?”我自言自语道。根本没有机翼的容身之地了。于是我又去求助爸爸,哪知爸爸还是那句话,给我顶了回去。我想了想爸爸的'话,似乎明白了那句话的真正含义。我拿起参考书,仔细地琢磨。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知道怎么安装了。原来是插装的,怪不得有一个小孔呢!这时我才恍然大悟。我继续耐心地做下去,遇到困难我就仔细研究,一一排除,最后,一架直升飞机终于呈现在我的眼前,虽然做得不十分精美,但是,是我自己用心去做的。看着眼前的飞机,心里美滋滋的。哈哈,手工制作乐趣多。记住哦,“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
手工的乐趣感悟篇二
今天,我在家里百无聊赖,闲着没事干。突然眼睛一亮,何不做手工呢?它不仅能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还乐趣无穷呢!今天,我就要制作“直升飞机”。呵呵,还真别说,手工制作的乐趣可不小呢!下面就由我来给你介绍整个过程:我先准备好工具:剪刀、胶水等,并初步去研究了一下如何去制作,阅读了制作说明。
根据说明图,我先拿起剪刀在印有“直升飞机”的纸板上沿虚线剪开,剪了十多分钟,还有一大半没剪下来,我开始不耐烦了。再看看前面剪下来的,该齐的不齐,该圆的不圆,就像是小狗啃得一样。我急了,不剪了,就跑去求助爸爸。爸爸语重心长地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耐性、有毅力,你天干这点“芝麻”小的事都做不好,更不用说什么成就大事了。”我听后感到十分惭愧。又过了二十多分钟,我终于剪完了。下面开始拼装。首先把机身折叠粘好,再把尾翼粘到机身后面。“咦,机翼应怎样安装呢?”我自言自语道。根本没有机翼的.容身之地了。于是我又去求助爸爸,哪知爸爸还是那句话,给我顶了回去。我想了想爸爸的话,似乎明白了那句话的真正含义。我拿起参考书,仔细地琢磨。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知道怎么安装了。原来是插装的,怪不得有一个小孔呢!这时我才恍然大悟。我继续耐心地做下去,遇到困难我就仔细研究,一一排除,最后,一架直升飞机终于呈现在我的眼前,虽然做得不十分精美,但是,是我自己用心去做的。看着眼前的飞机,心里美滋滋的。
哈哈,手工制作乐趣多。记住哦,“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
手工的乐趣感悟篇三
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我的'小制作彩色房子”。
我先小心翼翼地把28支棒冰杆粘在一起,一共粘了两行。粘好地基”后,我再把第一层房的地板、墙壁、窗户、门也一一造好了。可我造的楼梯板有些高有些低,一点也不整齐,调整了很久也没法弄平衡,气得我火冒三丈,在原地直跺脚。妈妈看见了说:耐心点,妈妈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果然,慢慢地,楼梯被我调整好了,我把它放到一旁。
紧接着,我把第二层的地面也造好了,再用彩棒做了房顶。很快,第二层楼房也完工了,我把第二层粘到作文第一层上面。好喽,整幢楼房全都搞定了。
接下来,我把楼梯安装上去。然后,我再做了栅栏,可是栅栏该用什么颜色呢?我冥思苦想,终于决定用绿色和黄色。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绿色和草坪的颜色一模一样,再用点深色的黄色就更醒目了。
我把草坪粘在地上后,再把栅栏和房子也粘上去,还在栅栏中间留了一点儿空间。最后,我把小树苗粘上去,再把小刺猬和小绵羊放进去。就这样,我的小制作大功告成了!
制作这一个彩色房子虽然很累,可我很高兴,因为这是我亲手制做的作品,还得到了全家的赞扬。
手工的乐趣感悟篇四
----------六年级语文下期“乐趣”主题单元综合活动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联系自身进一步理解什么是真正的“乐趣”,能够发现乐趣,与他人分享乐趣。
2、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3、培养高雅的乐趣、高尚的情操和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一、主题导语:
热爱生活的人,就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你愿意与大家分享乐趣吗?今天,我们来进行“感受乐趣,分享乐趣”的综合活动。
二、理解乐趣:
1、回想本单元的几篇课文,乐趣都体现在哪儿?请结合课文谈谈。
(有喜又忧,又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古诗中,诗人的乐趣在劳动中。《山中杂记》,冰心的乐趣在与动物的关爱与平等交流中。
2、其实,乐趣就在我们身边,一草一木,一花一叶,一人一事,一物一景,只要仔细观察,细细品味,内在的乐趣就会被我们发现。什么才是真正的乐趣呢?(出示课件:理解乐趣)
3、乐趣都体现在那些方面呢?你认为还体现在那些方面?(生补充)
4、怎么才能感受到这些乐趣呢?
(老舍爱养花,因为他人热爱生活;冰心爱和动物交流,因为她有一颗博爱的心;爸爸喜爱爬树,因为他热爱大自然。)
过渡:真正的乐趣,往往要和“爱”的情感融为一体,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人,才会在平凡的、普通的事物中发现和感受到常人所忽视的乐趣,这种乐趣也使生活充满情趣,满地阳光,同时,这种乐趣也会影响身边的人,使周围的环境也变得清晰起来。
三、感受乐趣:
1、那在我们生活和学习中,都有哪些事充满着乐趣呢?让我们来一起感受乐趣。出示课件。(感受乐趣)
2、这些乐趣体现在哪呢?(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3、你的生活和学习中,你都喜欢做什么事呢?请在小组中交流一下,从中选取最具有乐趣的事,用简单的词把你们的乐趣写在黑板上,与大家共享。注意乐趣相同的不要重复写。
生板书:
过渡:从大家的乐趣中,可以感受到你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和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四、表达乐趣:
1、如果把你的乐趣表达出来,与大家一起共享,该用什么方式方法来表达呢?(出示课件:表达乐趣)
2、表达方式可以是说明书、可以是解说词、可以是一篇记叙文。写法提示:
解说词:
风土人情、传说故事、地形地貌等 说明书:
结构、用途、目的 等
记叙文:
既要记叙事情的过程,又要记叙事情的乐趣。
事情的过程要具体生动,详略得当;要有真情实感。
3、根据老师的提示和你的实际,请将你要写的内容用一个恰当的题目表示出来。(展示)
4、按照不同习作类型写法的提示,想想你准备写哪些具体内容?然后列出简单的提纲。过渡:有了基本的方法,有了简单的提纲,我想一篇好作文很快就会从你们的手中诞生。请你们回到教室,利用30分钟的时间,独立完成习作,我和老师们静待你们的佳作问世。
五、独立习作。1、30分钟;
2、独立完成;
3、努力运用学到的词句和方法。
教学反思
张爱梅 即兴开了两组开头结尾,是让学生明白,对自己喜爱的事物一定要把这种强烈的感受抒发出来,尽可能打动读者,产生共鸣,尽管要求过高,但要让每一个同学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尝试着去写,相信会有奇迹发生。
围绕“兴趣”写一篇作文,采用开门见山、“先情夺人”的开头方式,使学生有一种创作的新奇感;中间的叙事也做到了选材于生活,真实生动感人,在叙事中表现这个兴趣所带来的启示或感悟;结尾采用抒情式结尾,亦显得感情浓烈,得以升华。在学生已充分理解作文目的的基础上,学生们开始写下刚才说的话,写得认真快速。
通过这样一堂课,作文的火花在每一个学生心中点亮,就连平时写作文最差的学生也写出了200字左右。作文是可以写好的,只要是触动了学生的感情神经,选材得当,命题新颖,相信作文自然会绽放其独有的光芒,也会让差生自主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变厌写为乐写,变白话为含蓄,变浅层为深刻,使学生在琢磨中悟道,在坚持中获得乐趣。
这堂课我认识到
1、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差生说话写作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活动起来,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能畅所欲言。
2、找准切入点,让学生找到生活与写作的桥梁。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即使再差的学生,他也有自己的“一技之长”,作为教师一定要善于发现并利用学生的这些“亮点”,从而有效点燃写作兴趣之火。特别是学生所表达的有关活动的感受,言语自然有味,确实体现了学生的个性。
3、实践“跳摘”理论,化解作文难度,使学生稍微一跳便能摘到“果子”。课堂上与学生聊天说话,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紧张恐惧心理,让他们轻松进入写作状态,调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知识积累,使作文有话可说。从学生拟写的作文题目来分析,远远超出平时的水平,若不是采用这种方式,很难让这些学生有这种水平发挥。
但这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未能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使学生自主探究,如条件允许,可在学生叙说的同时,播放有关nba篮球赛、世界杯足球赛的画面,把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更有利于激发差生的写作热情。另外由于学生基础水平的局限,写作思维仍旧单一,未能进行较好的想象联想,在文本中呈现的语句表达仍旧直露,不含蓄,未能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
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使作文朝自然、生活、哲理的方向迈进,真正做到“让写作快乐起来”!
作文课评课稿
张爱梅
作文课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发掘“材”源,独具匠心
写作是生活的需要,是有话要说,有情要抒,有事要叙。作文者,及生活之反映,为生活而作,因生活需要而作,内容为生活,形式为生活,终极目的为生活。离开了生活便没有了作文。“新课标”在习作目标中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以多姿多彩的生活为素材,衍生出富有生活气息的习作。可是,城市的学生生活并不丰富,他们每天奔走于学校及各种特长班,日程单调,生活空间狭小,缺乏丰富的生活源泉。学生怕写作文,总感到写不好,主要症结在于没素材可选,于是只好拼凑或抄袭。针对这些情况,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了形象生动,的作文题材。把写作内容生活化,具体化。
二、优化指导,激活思路
学生的习作内容具体、生动,有文采,有个性化,这取决于教师点拔的技巧与艺术。这次作文前导之所以能如此成功,我想首先得益于韩老师润物细无声的指点。这次自由写作的重、难点是“怎么样才能抓住场景特点”,整节课上,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教学过程的着力点放在了这一重、难的突破上,这次作文导写之所以能成功,还得益于教师成功地引进口语交际。这堂课先口语交际,再习作,融口语交际、习作为一体,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开拓思路。说和写相互配合、渗透。口语交际有效地提升了习作质量。我们知道,说话是从内部语言到书面语言的桥梁。加强学生对口头语言的训练,是保证由句列段的过渡乃至完成小学作文教学任务的需要。口头语言倾泻于笔端,便是生动的文章。
总之,这节课课处处以人为本,充满生命活力,令苦思有效作文教学而未得的我豁然开朗,是一堂的好课,值得学习。
手工的乐趣感悟篇五
项目名称:海州湾渔民风俗 项目简介:
海州湾是我国八大渔场之一,这里的渔民世世代代以出海捕鱼为生,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渔民风俗。
海州湾位于江苏省东北部,苏、鲁两省交界处,海洋渔业生产历史久远,《南齐书·州郡志》记载:“郁洲(今海州湾)在海中,周围数百里,岛出白鹿,土有田畴鱼盐之利”。在北起连云港市赣榆县柘汪乡绣针河口,南到灌河口的沿海一带全长170多公里海岸线上,自古形成了无时不有、无事不在、较为稳定的系列传统习俗。贯穿这些风俗的主线,是顺从性强、实用性强、避区忌讳多、吉利彩话多、信仰崇拜多。渔民认为不吉祥的话和事,绝对不说不做。开口讲究“彩字”,如取鱼叫“取彩”,馈赠叫“彩头”,船上作业都唱号子等等。海州湾渔民风俗大致可分为生产习俗、社会习俗、生活习俗和信仰习俗四大分类。海州湾渔民风俗。上古至今,独特的海州湾渔民风俗随着海岸线的东移而东迁,代代传承,传留至今。但随着现代化的发展,部分习俗已呈弱化趋势。分布区域、相关单位或个人:
连云港市境内,海州湾及其周边地区。
崔月明 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联系电话:*** 历史渊源:
连云港市地方海洋渔业生产历史久远。沿海一带的古遗址中常发现有网坠。《南齐书·州郡志》记载:“郁洲(今云台山,包括东西连岛)在海中,周围数百里,岛出白鹿,土有田畴鱼盐之利”。有鱼盐之利的当然不只是郁洲山,古海州附近沿海同样也有鱼盐之利。古海州城东二里的网疃村,明末清则尚临海,是常晾晒鱼网的渔村。清代康熙年间后,随着海岸线东移,云台山与大陆连成一片,古海州及云台山周围渔民随海岸线的东移而东迁。如来自云台山西南古凤凰城(今连云港市新浦区南城镇)的九姓渔民:“大姓江杨步,中姓胡顾李,小姓谭皮古”,部分居东连岛,渔民随海岸线的东移而东迁,逐渐使海州湾沿海渔村密布、海州湾170多公里的海岸线有13个渔区,成为全国八大渔场之一。自古形成的渔民风俗也逐代传承了下来。基本内容:
自古形成的、在仍然广泛流传的海州湾渔民风俗,主要有生产俗、社会俗、生活俗和信仰俗。
生产俗:
1、讲究吉利的造船俗。渔民们的生产工具(船等),从制造到使用的全过程,处处讨吉利,时时避晦气,事事讲究平安如意。造船俗称“钉船”,从开工到结束,都十分讲究吉利。开工选双吉日,铺置、上大肋、上金头、冠戴是关键性工序,都要举行庆祝,办酒席招待全体木工。金头上要雕一双“龙眼”,龙眼上涂颜色叫“开光”,龙眼中心要涂一点红色,叫“点眼”,点眼必须用公鸡冠子的血,被取过血的公鸡不能立即杀掉,要放在船后梢喂养,待船出海返回后才能杀掉,与第一网捕的鱼一起敬龙王和天后娘娘。新船油练完毕下水的当天,要做一番大的庆贺叫“冠戴”。船在海上经八九个月的风吹浪打,每年冬季要入埠整修。有的船头“龙眼”褪了色,要待深秋、冬季风大水冷少鱼时,选个吉日或双日请原造船的木匠大师傅重新“开光”涂色。在“点眼”时一般不再用鸡血,而用银珠代替。
2、每年一次的测天俗。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五这天,半夜后,渔民就起床观测天气的好坏,卜测一年的天气。
3、驱除邪气的烤网俗。春暖花开、渔民把整修了一个冬天的渔网抬到海边,用谷草烤网驱邪气,称“财财网”,然后放鞭炮。烧香纸,渔民抬着渔网,喊着号子登上渔船,把网盘在仓里,烤渔网的习俗其实是有科学道理的。
4、出海之前的礼俗。出海是渔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出海之前,宰猪一头,带皮烫剥,把整猪供奉于船头,在锣鼓、鞭炮中,升起彩旗。祭祀毕,将猪开膛、剔骨,切为大块,燉成“丰盛肉”,渔民饱餐畅饮。外人遇上船员会餐,不须谦让,自斟自食。日夜有人住在船上压船。船主择“黄道吉日”,在船头设供品、点蜡烛、焚高香、烧黄表,敲锣鼓、鸣鞭炮、行大礼。出海要选取黄道吉日,“八不出,七不归”,并且祖孙不能同船。每年春季第一次出海,无论远近,都要举行一次严肃的“照财神”活动,照船照网,叫照财神路,还要用猪头三牲祭龙王。船主执朱砂为新船点晴、开光,船头披彩,桅悬红旗,抬船人喊着“百事大吉、波静风顺”号子,送船入海。
5、人船出事的“唱童”俗。如果船体在海上受了损伤,尤其是在海上出事死了人,归来后要请“童子”烧猪唱戏(即以杀猪作为祭品),同时要用纸做一小船放入海中任其漂流,意为原出事的船重新成为清洁、吉祥船了。否则,这条船第二年不能出海作业了。
社会俗:
1、特别尊重船老大。船主对船老大特别尊重,必须亲自登门拜请,出海前要办酒席宴请,过年时要写好春联贴到船老大家门上。远海捕鱼,数十条船一同出海,要推选出一位经验丰富、技术高强的老大为总老大,称为“旗民”,旗民所在的船为旗船,桅杆上有特殊旗号,大家都看旗船行事。
2、渔船上讲究多。渔船上的各个部位,都有一定的讲究,不能随便起坐,也不得随处大小便。出海坐在船上时,不许坐在船帮并将脚伸进海里,据说这样会对龙王和海神不敬,要受到报应的。在船上,忌把衣服脱光。换衣服要在八尺舱内,否则,以为天后娘娘见了男子赤身露体会生气,会造成人船灾难。渔民在海上捕鱼期间不许剃头,头发长了必须在出海前或者回岸后剃,渔民忌讳“剃”字。
3、家庭观念薄弱。渔民的家庭观念比较薄弱,亲属移动频繁,无族谱之类文字记载,谱系不清,相传三、四代,世族已不复辩论,渔户只有连家船,而无祖宗祠堂。
4、“半夜带新娘”。渔民一般不与陆上人通婚,常常是“半夜带新娘”,是东夷文化的传承,更是本地特有的一个渔民风俗。
5、海上劳动喊号子。“船是三块板,行动就要喊”,海上劳动时,为了自娱自乐,增加劳动情绪,起篷、起锚、拔缆、点水、抛锚、打桩、张网、拿鱼等,都要喊号子,有摇缆号子,开网号子,打桩号子,拔锚号子,推关号子,起锚号子,拔蓬号子,撑船号子等。多为一人领唱,众人和唱,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风俗。
6、张贴春联有定式。每逢春节,船上也和人家一样张贴春联,一般船头贴“斗方”,上书“招财进宝”、“日进斗金”等;斗方两边贴“江河湖海清波浪,通达逍遥远近游”或“日进黄海三千里,风送长江第一舟”之类对联,横联为“一本万利”、“大吉大利”之类。后梢对联为“顺风相送,满载而归”,横联为“一路福星”等。船舵对联为“九曲三湾随风转,五湖四海任舟行”,横联为“一家之主”等。大桅上贴“大将军八面威风”,二桅上贴“二将军起步先行”,三桅上贴“三将军日行千里”等。
生活俗:
1、不说忌讳话。渔民生活中,不说忌讳话。平时忌说“沉、翻、倒”一类字眼。平时忌说“沉、翻、倒”一类字眼。不能说“把鱼翻过来”而应该说“把鱼转过来”或“把鱼划过来”,包好的饺子下锅时,人们不能说“下饺子”而应该说“煮饺子”,通常说“出海”有“出入平安”的意思,渔民通常称之为“扎子”不说“煤”。人们不说“海”字,通常都说:“落水了”因为海里有流。忌说“掉下海”,东西连岛当地人有骂人“掉下海”的口语。
2、武视妇女。旧社会妇女特别武视,不准妇女上船,更不准妇女跨船头、网具、大橹、斧头等。怀孕妇女不许摸渔网,忌从太平锚、太平篮、太平斧上、渔线或从上面走过去。渔船祭船后,出海前,忌未孕妇女从船头绕过或从网具上跨过,如有绕过或跨过的情况发生,渔船要推迟一天或三天出海。
3、吃饭规矩多。在船上忌坐着吃饭,只能蹲着。在船上吃顿鱼,须先把生鱼拿到船头祭龙王海神,而后不去鳞,不破肚,整鱼下锅。最大的鱼头由船老大吃,以示对船老大尊敬。鱼盘放好位置以后不准挪动,每顿鱼不准吃光,留着投在下顿鱼锅内。在船上把粮食说成“官帐”或“米面”。忌说“饼”,称饼为“瓦屋垄子”。向碗里盛饭忌说“盛饭”,要说“装饭”或“起饭”,因“盛”谐音“沉”。忌说“筷子”,称筷子为“篙子”。忌伸筷子搛别人面前的鱼菜,否则叫“过河”,船老大把过河的筷子夺下投入海里,因人随便过河是危险的,必须让筷子做人的替身,才能化险为夷。忌把筷子放在碗口中,否则船要搁浅,横着不动。忌把吃剩的饭菜、鱼骨、涮锅水等倒进大海,要集中在缸里带回陆地倒掉。在船上忌坐着吃饭,只能蹲着。在一个航次中,吃第一顿饭蹲在某处,以后每顿饭都得蹲在此处,忌随便移动位置,否则叫“离了窝”。
4、举止讨吉利。船在海面上航行时,与别的船打招呼或求其帮忙,只准拿物件平举打转或摇晃,忌招手呼叫,也可在第二桅杆上打起信号,对方发现,立即放下手中的活,向其靠拢,帮助解决困难,如见求助而不往,会受到社会强烈谴责。晾晒家具、鱼筐,只能口朝上,忌翻底朝上。在船上,忌把衣服脱光,换衣服要在八尺舱内。忌在船帮子上解小便;在后梢,忌两人同时解大小便。忌人坐在舱口把腿耷拉下来,腿耷拉下来是死尸的特征。忌趴着睡觉,意味着生意不好而“清等”的光头。
5、逢年过节放海灯。为祈求来年的鱼虾满仓,全家平安,祭奠在海上遭遇不幸的亲人,逢年过节放海灯。
信仰俗:渔船在海上遇到大风大浪大雾天气,在极端危险的情况下,便在船头上烧香许愿。渔船回岸后,渔民便到娘娘庙进香还愿。
1、敬龙王。每年第一次出海,多在清明前后,必须选吉日逢双的日子,逢二、六为最好,逢四(谐音“死”)这一天绝对不能出海。出海日,人们到岸边送行,船老大带领全体船员捧着猪头,在鞭炮锣鼓声中祭船敬龙王,通常是用椭圆形木桶装着猪头,猪嘴里衔着猪尾巴,先到龙王庙烧香磕头,然后把猪头摆在船头,向船头烧香磕头。祭船后,全体船员一起吃猪头,猪尾巴一定要给船老二吃,因猪尾巴象征测验水深的点水杆,或说是邀鱼鞭子。在祭船后,由船老大点燃用花皮(桦树皮)与芦苇系成的火把,俗称“财神把子”,将渔具、食物照一遍,边照边说喜话,照完后将火把抛入海中,将火把有火的一头朝上,燃烧着漂向远方的最为吉利。传说农历六月则三是龙王生日,当天渔船都要回岸休息,即使在远海作业回不来的,也要就地休息,不进行捕鱼作业,意为让龙王安安静静地过寿,如取鱼会引起龙王发怒,造成人船危险。
2、敬天后娘娘。出海的船供有娘娘龛,龛前放香炉和指南针,用烧香计时,用指南针定方向。在海上遇有风险,要烧香磕头,祈祷娘娘保佑,渔民把娘娘作为保护神,称之为“圣母”。
3、敬“大老爷”。渔民称鲨鱼和鲸鱼为“大老爷”当成神。船在海上如遇鲨鱼或鲸鱼,轻则网破,重则船翻人亡。凡遇“大老爷”时,百步之前均有各种鱼儿跃出水面,这时船上要烧香、磕头、祷告,祈求“保佑小民平安”。
4、拜石干大、石干妈渔船在海上遇到大风大浪大雾天气,在极端危险的情况下,便在船头上烧香许愿。渔船回岸后,渔民便到石干大、石干妈进香还愿,送去小船,纸灯待,感谢救命之恩。如果没有送灯,渔船平安脱离险境,则到龙王庙烧香还愿,感谢龙王爷的恩典。相关实物、器具:
船,公鸡,银珠,渔网,猪,锣鼓、鞭炮、彩旗,旗号,蜡烛、高香、黄表,花皮,椭圆形木桶,香炉,纸灯,娘娘龛,春节对联等 代表性作品:
1、《海州民俗志》刘兆元著,1991年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卷廿三“渔业”记述海州湾渔民风俗。
2、《海州风俗史话》孙绪文主编,1996黄山书社出版,“渔民习俗”部分记述海州湾渔民风俗。
3、《中国民俗大系·江苏民俗》2003年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第二章第三节“渔业”条中“海洋渔业”为刘兆元同志撰,记述海州湾沿岸渔民风俗。
4、《西连岛渔民风俗》刘兆元、崔月明著,2006年1月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5、《古朐流风》2005.3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渔家风俗”部分记述海州湾渔民风俗。